畢士安送趙恆和一幫文武大臣出了城門。含淚對趙恆說:“皇上,臣隻能送到這裏了,望皇上堅定信心,得勝而歸。”
趙恆說:“愛卿不能隨朕出征,令人遺憾,朕少了一個謀劃的人,若有大事,朕該問誰呢?”
畢士安說:“皇上,寇大人才華勝臣十倍,請皇上一定要相信他。”
趙恆說:“朕知道寇準大才,隻是他太剛強了,隻怕會壞朕大事。”
畢士安看了看趙恆說:“皇上,莫非要與契丹人和談?”
趙恆不言,隻是看著畢士安。
畢士安歎道:“皇上有這個打算,應該和王繼英講,他會幫助皇上的。”
趙恆說:“先前,王繼忠來信說契丹有講和之意,朕覺得契丹人如此兇悍,怕不是真心。”
畢士安說:“臣覺得王繼忠說的應該是真話。”
“何以見得?”
畢士安說:“臣記起一個人來,他曾對臣說契丹軍雖然深入,但是,屢屢受挫,攻無所取,不曾攻占一城一地,上下都有退兵之意,隻是覺得麵子上過不去,才沒有退去。再說,他們傾巢出動,難道不怕別人攻占他們的老巢?所以,臣以為王繼忠說的應該是真的。”
趙恆說:“誰這麽說的?”
畢士安說:“前不久不是有一個契丹降將叫耶律兀欲嗎,是他告訴臣的。”
趙恆喜道:“如此說來,和談是有希望的。”
畢士安說:“臣主張與契丹人和談,戰則兩傷。和則雙贏,百姓不再遭受戰亂之苦,天下之福也。”
趙恆說:“好,卿迴去吧,好好保重身體,等著朕迴來。”
畢士安含淚辭別了趙恆,站在路旁目送大軍迤邐而去。
趙恆一路上,走走停停,心裏忐忐忑忑,心驚膽戰。他不停地透過窗幔,看著車外,侍衛環繞著車輦,大軍在前後無限地延伸,看不到盡頭,彩旗獵獵,兵戈閃耀,好一支雄壯威武之師。
看到這裏,趙恆的心裏踏實多了,但這支隊伍還是給不了他很大的信心,契丹軍的強悍令他恐怖。他靠在椅背上,思考著這條親征之路。這條路他走過很多迴了,每次都走得很輕鬆,但這次,他卻走得十分沉重,舉步維艱,前麵究竟有什麽等著他,他不敢想,一想起來就像前麵懸著一把刀,每向前前進一步,危險就多一份,心也更緊張。
起風了,風吹得旗幟嘩啦啦的響,趙恆看著車輦前麵的一麵大纛,大風一陣緊一陣的地把它卷起來,又忽地向一旁扯去,仿佛一定要把大纛撕裂,才肯罷休。
趙恆為那麵大纛提心吊膽,出征前的種種不祥征兆,壓迫著他,叫他心驚肉跳。那異常的天象,那接二連三的地震,那奇怪的兒歌,到底預示著什麽?毋庸置疑,它預示的是災難,是與這場戰爭有關的災難。
趙恆的覺得自己幾乎透不過氣來,雖然,外麵寒風逼人,但他一陣冷一陣熱,大汗淋漓。
隊伍越往前走,他就越想起石重貴,這個人離現在不過數十的光景,落到那麽淒慘的下場,難道自己要做第二個石重貴嗎?
他喊了一聲侍衛王應昌。王應昌騎了一匹白馬走在車輦旁邊,低頭問:“皇上,有什麽事?”
趙恆說:“前麵是什麽地方?”
王應昌說:“陛下,我們快到韋城了。”
趙恆心裏喜道:“那就到韋城駐紮吧。”
王應昌接到旨意後飛馬向前,傳令大軍今天就在韋城駐紮。
韋城就是汴梁北麵一座小城,距離汴梁不足百裏,若在平時騎快馬,一天一個來迴,性急的人趕大早,五更起床,還能趕上早上的尾市。
但就是這麽近,趙恆走了兩天多。
趙恆在這裏住下來之後,就令人布置行宮,征用房屋,粉刷牆壁,修繕屋頂,門窗,掛上帷幔。趙恆住進了縣裏的衙署,便將衙署按照宣和殿布置起來。
寇準覺得奇怪,問道:“皇上,這是幹什麽?”
趙恆看了看剛布置好的衙署,說:“看看,像不像宣和殿?”
寇準點頭說:“像,可皇上,您為什麽花這麽大的力氣布置這些?”
趙恆沒說什麽,隻問:“各地的戰報呈上來沒有?”
寇準從懷裏拿出一疊奏折,遞給趙恆,說:“各地聽說皇上親征,士氣大漲,各地援軍,正源源不斷地向大名府聚集。”
趙恆接過奏折,說:“大名府的情況如何?”
寇準說:“契丹人還在圍攻大名府,不過,王欽若的奏折上說,好像契丹人攻城並不激烈。”
趙恆皺了皺眉頭說:“怎麽是好像?到底情況如何?”
寇準說:“王欽若的奏折在裏麵。”
趙恆看了奏折,說:“這分明是說大名府形勢危急,你怎麽說攻城不激烈?”
寇準說:‘皇上請看,契丹人攻打瀛州時,死傷慘重,我軍傷亡也很大,但是王欽若的奏折沒提雙方傷亡數字,這就說明損失不是很大,所以,臣以為契丹人並沒有用力攻城。’
趙恆說:“他們為什麽不用力攻城?”
寇準說:“臣以為契丹人已經無力進攻了。”
趙恆心裏一陣喜,但隨即心咯噔一下沉了,驚恐地看著屋外,說:“契丹人該不會殺過來了吧?”
寇準說:“不可能,他們無法渡過黃河天塹。”
趙恆抬頭看了看天,搓了一下凍得發僵的手指,說:“這麽冷的天,黃河一定結冰了。”
寇準說:“皇上放心,黃河上日夜又我軍民鑿冰,不可能結冰的。”
趙恆說:“對,朕聽王旦說過,是他親自派人鑿冰的,王旦,王旦呢?”
寇準說:“王大人去巡視河防了,他要監督巡守河道的軍民不得偷懶,不能讓河麵結冰。”
趙恆籲了一口氣,說:“讓王旦迴來見朕,朕要他親口對朕說河防情況。”
寇準說:“好,臣這就去辦,王大人是個謹慎的人,不會有差錯的。”
趙恆又問:“王超那邊的情況怎麽樣?他們動身了嗎?”
寇準說:“王超已經動身了,隻是說道路泥濘,橋梁毀壞嚴重,正在抓緊搶修橋梁。”
趙恆大怒,說:“這是什麽話?分明是膽小畏懼,不敢出兵,拖延時間,拿困難塞責嘛。”
寇準說:“是呀,這個王超坐擁十幾萬之眾,大宋精銳部隊盡付與他,他卻畏首畏尾,不敢出戰,真讓人失望,還有那個傅潛也是聞敵就望風逃竄,致使國門大開,契丹人長驅直入,這樣的人一定要重重地處罰,不過,他們聽說皇上已經親征,都已行動起來了,相信不久就會匯軍於大名府城下,一舉殲滅契丹醜類。”
趙恆歎道:“大軍不來增援,如之奈何?”
寇準說:“皇上莫急,現在馬知節已經修好了橋梁,王超再無話可說了,援軍很快就會到了,還有雷有終以率軍進入土門,正急速趕來。”
趙恆說:“有終來的真快,如果都像他這樣朕還有什麽憂愁的。”
正說著,李繼隆進來了,說:“皇上,契丹人已經到澶州了。”
趙恆大驚失色,半天不能言語。
寇準看了李繼隆一眼,說:“誰說的?”
李繼隆拿著一封奏折遞給趙恆,說:“是周瑩的奏報。”
趙恆看了奏折驚駭道:“契丹人真是兇猛,來的好快呀!難道大名府被他們攻下了?”
李繼隆說:“不,大名府還在我們手裏。”
趙恆說:“那為什麽契丹人來了澶州?”
李繼隆說:“說實在的,臣真的搞不懂,他們這是打的哪一門子仗,放著城池不攻一味地直插進來,究竟想幹什麽?難道真不怕我們斷他的後路嗎?”
趙恆說:“朕看他們就是奔我們的汴梁來的。”
寇準說:“皇上,我們也要盡快地趕到澶州,不然,澶州就危險了。”
趙恆搖了搖手說:“卿等先下去吧,朕今天已經累了,像休息一下。”
寇準無法,隻好和李繼隆走出行宮,心焦如焚,他知道趙恆又不想走了,想在韋城住下了,隨時準備逃跑。
寇準看了看一同出來的李繼隆,說:“太師,你有何打算?”
李繼隆寇準寇準,說:“大人是什麽意思?難道不信任我?”
寇準說:“太師誤會了,現在,形勢危急,隻有皇上親征才能打敗契丹人,但皇上心裏畏懼,不敢前往澶州,這如何是好?”
李繼隆說:“李某沒有別的本事,但有一顆為國盡忠的心,大人勿憂,我這就稟告皇上,我先帶領人馬先去澶州,防守城池,皇上和群臣隨後趕到。”
看著握住李繼隆的手激動地說:“那就拜托太師了。”
李繼隆折身又見了趙恆。
趙恆聽說他要先去澶州,說:“舅舅,澶州危險,你這麽大的年紀了,還是不去為好。”
李繼隆說:“皇上,國家到了危急時刻,臣這邊老骨頭是到了捐獻出來的時候了,皇上放心,有臣在,絕不讓契丹人踏進澶州半步。”
趙恆說:“要不,還是跟朕南巡吧。”
李繼隆說:“皇上,千萬不能打南巡的算盤,那樣大宋就真的完了。”
趙恆皺眉道:“好了,朕知道了,舅舅去澶州要小心。”
李繼隆說:“臣會的。”說罷,出了行宮,當夜引兵北上。
趙恆在韋城住了兩日,寇準和眾大臣催了好幾迴,趙恆借口身體不舒服,就是不動身。
到了第三日下午,寇準焦急萬分,又來催促。
趙恆說:“契丹人來勢兇猛,勢不可擋,現在增援大軍還沒有到達,朕去了恐怕沒有什麽作用啊?”
這樣的話,寇準已經聽了很多遍了,不想迴答這個問題,說:“陛下想怎麽辦?”
趙恆說:“南巡如何?”
趙恆終於把心裏話說出來了,他心裏一直還在想逃跑。
寇準氣得不知如何說才好,沒想到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說動了他親征,沒想到在親征的路上,十幾萬將士都出發了,他又變卦了,這該如何是好。寇準心裏亂極了,覺得自己無能為力了。他看了看趙恆,有很多話要說出來,卻一下子都堵在胸口,說不出來,隻好告辭出來。他想好好理一下思路。
寇準從行宮出來,一臉沮喪,低著頭走路,迎麵撞上了太尉高瓊。
“寇大人,你這是怎麽了?遭霜打了?”高瓊說。
寇準歎道:“唉,別說了,功夫恐怕要白費了。”
高瓊說:“怎麽?皇上又有什麽變故?”
寇準說:“皇上又在打南遷的主意。”
高瓊驚道:“這怎麽行?北伐大軍已經上路了,怎麽又要南巡?這不是冷了將士們的心嗎?”
寇準說:“誰說不是,真叫人憂心呀。”
高瓊說:“大人要我幫忙嗎?”
寇準說:“若得太尉相助,大事成也。”
二人又到行宮求見,寇準見了趙恆,說:“皇上,我軍已在這裏耽擱兩天了,前方軍情緊急,請速速出發。”
趙恆沉默不語,隻是看著二人,似乎在說:“南巡可以嗎?”
寇準說:“皇上,南巡萬萬不可,不信你問問高大人。”
趙恆看著高瓊,說:“太尉以為如何?”
高瓊說:“皇上,臣是一個粗人,隻知道上陣殺敵,皇上若用臣,臣當效死命,將士們也會為皇上盡忠。現在,大軍已經出發,一心赴敵,皇上千萬不要三心二意,皇上的這支大軍都是汴梁子弟,家屬都在進城,皇上如果放棄都城,執意南巡,這些軍隊人心必然瓦解,都想迴去保護家人,誰還會保護皇上,保衛國家?到時候誰也控製不住。契丹人乘勢進攻,國家豈能存保?皇上就是逃到天邊又有什麽用?”
趙恆聽了,驚出一身冷汗。高瓊的話擊中了要害,趙恆不得不考慮遷都的後果。就在這時,冀州知州王嶼送來一封奏折,趙恆看了,喜道:“王嶼打退了契丹人的進攻,太好了,這是朕近來聽到的第一個好消息。”
高瓊說:“什麽?王嶼打退了契丹人的進攻?”
趙恆說:“對,你們看看。”說罷,將奏折遞給寇準。
高瓊不識字,便問:“寇大人,奏折裏寫的什麽?”
寇準說:“王嶼說契丹人圍攻大名府,王欽若見形勢危急,就派人向他求救。他便率軍前往大名府救援,沒想到契丹人圍攻大名府是假,進攻冀州是真,等他率軍出城不到二十裏,契丹人就來邀擊他們,王嶼知道情況有變,連忙迴撤,拚命撕開了契丹人的包圍退迴了冀州,擊退了契丹人的進攻,保住了冀州。”
高瓊說:“這個王嶼了不起,從前我軍被契丹人圍困,很少能夠脫身的,就是楊繼業那麽強悍的人,被圍了,都沒能衝出來,王嶼卻衝出來了,還擊退了契丹人真了不起。”
寇準說:“我想這一是王嶼英勇,二是契丹人一定太疲憊,沒有能力合圍我軍了。”
高瓊說:“大人說得對,契丹人千裏奔襲,輾轉數月,早就人乏馬困,戰鬥力已經大大減弱了。皇上,這真是我們反擊的好時機呀。”
趙恆喜道:“你們說的有道理,傳令各軍啟程前往澶州。”
王嶼的捷報給趙恆打了一支強心劑,當趙恆走出行宮,來到冰天雪地的時候,一陣寒風吹過了,他打了一個寒戰。曠野,狂風肆虐,像利刃一樣掃過來。趙恆的臉凍得通紅,他搓了搓凍得發僵的手指,看著天上流雲從北方一陣一陣地壓過來,整個天空都籠罩在一片灰暗的,陰鬱的烏雲籠罩之下。
侍衛王應昌拿來一件貂皮大衣和一頂貂皮暖帽,給趙恆穿戴上。
趙恆卻突然脫下衣帽,扔在一邊。
王應昌驚詫地問:“皇上為什麽不穿?”
趙恆指著已經踏上征程的士卒,說:“你看看這些將士們,哪一個不是凍得發抖,他們都沒穿戴這些,朕為什麽要穿?”
王應昌撿起衣帽,說:“皇上體恤將士,與將士們同甘共苦,將士們心裏明白,但您也不能這樣糟蹋自己身子啊,您凍壞了身子,可是大事。這麽冷的天,滴水成冰,您怎麽受得了?”
王應昌的話又讓趙恆驚懼不已,迴過頭問:“工部侍郎王旦來了沒有?”
王應昌說:“還沒有。”
趙恆歎息了一聲,嘀咕道:“怎麽還沒迴來,這麽冷的天,黃河一定封凍了。”
王應昌知道趙恆又想打退堂鼓了,便依舊將大衣給他披上,帽子給他戴周正,說:“皇上,將士們和大臣們都上路了,您也上路吧。”
趙恆橫了王應昌一眼,說:“你也來催促朕?”
王應昌說:“臣不敢,隻是皇上這樣猶豫不決,奴才怕冷了將士們的心。”
趙恆說:“你懂什麽?”
王應昌不敢作聲,但依然將趙恆扶上車輦,與其說趙恆是被扶上車輦,倒不如說他是被王應昌塞進去的,他隻覺得一隻大手抓住自己的腰帶,他就腳不點地地走到車輦旁邊。王應昌一手拉開車門,接著趙恆就覺得自己騰空而起,飛進車輦之內。
趙恆剛在車內坐下,車輦就跑起來了,幾乎把他摔倒。沒多久,他看見車輦出了一座城門。
韋城,別了。趙恆在嘴裏念叨,忽然感到慶幸:幸虧出了韋城,若再待下去,韋城就真的成了“危城”了。
趙恆迴頭望了望,韋城已經被遠遠地甩在身後,綿延的城牆擋住了他的視線,擋住了通往汴梁的大道。那條平整的,寬闊的的大道,這兩天來,一直被他寄予莫大的希望,那是一條逃生的道路,一天不到,就可以逃到汴梁,出了汴梁,不出旬日,就可以到達建業。
現在,這條被他寄予厚望的大道,看不見了,呈現在他麵前的是一條坎坷不平的充滿兇險的道路。
趙恆在這條路上,走得磕磕碰碰,膽戰心驚。前途未卜呀,雖然,王嶼的捷報讓他足足地興奮了一個時辰,但一踏上北上的道路,趙恆又緊張得不得了。畢竟王嶼擊退了契丹軍,隻是個別現象,改變不了戰場的勢態,契丹大軍還在南下,澶州被契丹重兵圍困,此去澶州,仍然危機重重。
再說,王嶼隻是擊退了契丹人,並沒有打敗他們。說契丹人疲憊,可能有些道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呀,要不然,王超,傅潛、桑讚幾十萬大軍都不敢出城迎敵?連最驍勇的楊延昭都不敢出戰,可見契丹人多麽強大。
想到這裏,趙恆又打了一個寒戰,裹緊了貂皮大衣,靠在車輦的側板上。
車輦一顛一顛地走著,窗外寒風怒吼,戰馬低鳴,車輪吱吱呀呀地,沉悶又單調。它走進一個燈火通明的院子裏,院子裏擺了一張很大很大也張桌子,好多人在哪裏吃飯。這些人都穿著奇裝異服,露著胳膊和腿,打扮得妖異古怪。見了趙恆不跪拜,也不打招唿。隻有侍者拿了一把叉子塞進趙恆的手裏,端過來一盤不知什麽肉,放在趙恆麵前,讓趙恆吃。
趙恆平時使用筷子,這時拿著叉子,麵對盤子裏的東西,不知如何下手。扭頭看了看旁邊的人,都是用叉子吃東西。
趙恆便學著他們的樣子,照著那塊肉紮進去。沒想到,那塊肉變成了一個小孩,被趙恆的叉子叉住,手腳痙攣地在空中亂抓,忽地掙脫下來,伸手一把向趙恆的臉上抓來。
趙恆大吃一驚,醒了,出了一身冷汗。
王應昌掀開車幔,說:“皇上,我們到了。”
趙恆一臉惶惑,說:“到了?到哪兒了?”
王應昌說:“到宿營地了,我們今天就在這裏住一晚上,寇大人剛才來過。”
趙恆說:“是不是前方送來了戰報?”
王應昌說:“契丹人開始進攻澶州了。”
趙恆一哆嗦,忙問:“怎麽樣?戰況如何?”
王應昌說:“不甚明白,寇大人一會兒還會來的。”
趙恆下了車,走進軍帳之中,頹然坐下來,想著剛才的夢境,呆呆地,不知身在何處。
趙恆說:“愛卿不能隨朕出征,令人遺憾,朕少了一個謀劃的人,若有大事,朕該問誰呢?”
畢士安說:“皇上,寇大人才華勝臣十倍,請皇上一定要相信他。”
趙恆說:“朕知道寇準大才,隻是他太剛強了,隻怕會壞朕大事。”
畢士安看了看趙恆說:“皇上,莫非要與契丹人和談?”
趙恆不言,隻是看著畢士安。
畢士安歎道:“皇上有這個打算,應該和王繼英講,他會幫助皇上的。”
趙恆說:“先前,王繼忠來信說契丹有講和之意,朕覺得契丹人如此兇悍,怕不是真心。”
畢士安說:“臣覺得王繼忠說的應該是真話。”
“何以見得?”
畢士安說:“臣記起一個人來,他曾對臣說契丹軍雖然深入,但是,屢屢受挫,攻無所取,不曾攻占一城一地,上下都有退兵之意,隻是覺得麵子上過不去,才沒有退去。再說,他們傾巢出動,難道不怕別人攻占他們的老巢?所以,臣以為王繼忠說的應該是真的。”
趙恆說:“誰這麽說的?”
畢士安說:“前不久不是有一個契丹降將叫耶律兀欲嗎,是他告訴臣的。”
趙恆喜道:“如此說來,和談是有希望的。”
畢士安說:“臣主張與契丹人和談,戰則兩傷。和則雙贏,百姓不再遭受戰亂之苦,天下之福也。”
趙恆說:“好,卿迴去吧,好好保重身體,等著朕迴來。”
畢士安含淚辭別了趙恆,站在路旁目送大軍迤邐而去。
趙恆一路上,走走停停,心裏忐忐忑忑,心驚膽戰。他不停地透過窗幔,看著車外,侍衛環繞著車輦,大軍在前後無限地延伸,看不到盡頭,彩旗獵獵,兵戈閃耀,好一支雄壯威武之師。
看到這裏,趙恆的心裏踏實多了,但這支隊伍還是給不了他很大的信心,契丹軍的強悍令他恐怖。他靠在椅背上,思考著這條親征之路。這條路他走過很多迴了,每次都走得很輕鬆,但這次,他卻走得十分沉重,舉步維艱,前麵究竟有什麽等著他,他不敢想,一想起來就像前麵懸著一把刀,每向前前進一步,危險就多一份,心也更緊張。
起風了,風吹得旗幟嘩啦啦的響,趙恆看著車輦前麵的一麵大纛,大風一陣緊一陣的地把它卷起來,又忽地向一旁扯去,仿佛一定要把大纛撕裂,才肯罷休。
趙恆為那麵大纛提心吊膽,出征前的種種不祥征兆,壓迫著他,叫他心驚肉跳。那異常的天象,那接二連三的地震,那奇怪的兒歌,到底預示著什麽?毋庸置疑,它預示的是災難,是與這場戰爭有關的災難。
趙恆的覺得自己幾乎透不過氣來,雖然,外麵寒風逼人,但他一陣冷一陣熱,大汗淋漓。
隊伍越往前走,他就越想起石重貴,這個人離現在不過數十的光景,落到那麽淒慘的下場,難道自己要做第二個石重貴嗎?
他喊了一聲侍衛王應昌。王應昌騎了一匹白馬走在車輦旁邊,低頭問:“皇上,有什麽事?”
趙恆說:“前麵是什麽地方?”
王應昌說:“陛下,我們快到韋城了。”
趙恆心裏喜道:“那就到韋城駐紮吧。”
王應昌接到旨意後飛馬向前,傳令大軍今天就在韋城駐紮。
韋城就是汴梁北麵一座小城,距離汴梁不足百裏,若在平時騎快馬,一天一個來迴,性急的人趕大早,五更起床,還能趕上早上的尾市。
但就是這麽近,趙恆走了兩天多。
趙恆在這裏住下來之後,就令人布置行宮,征用房屋,粉刷牆壁,修繕屋頂,門窗,掛上帷幔。趙恆住進了縣裏的衙署,便將衙署按照宣和殿布置起來。
寇準覺得奇怪,問道:“皇上,這是幹什麽?”
趙恆看了看剛布置好的衙署,說:“看看,像不像宣和殿?”
寇準點頭說:“像,可皇上,您為什麽花這麽大的力氣布置這些?”
趙恆沒說什麽,隻問:“各地的戰報呈上來沒有?”
寇準從懷裏拿出一疊奏折,遞給趙恆,說:“各地聽說皇上親征,士氣大漲,各地援軍,正源源不斷地向大名府聚集。”
趙恆接過奏折,說:“大名府的情況如何?”
寇準說:“契丹人還在圍攻大名府,不過,王欽若的奏折上說,好像契丹人攻城並不激烈。”
趙恆皺了皺眉頭說:“怎麽是好像?到底情況如何?”
寇準說:“王欽若的奏折在裏麵。”
趙恆看了奏折,說:“這分明是說大名府形勢危急,你怎麽說攻城不激烈?”
寇準說:‘皇上請看,契丹人攻打瀛州時,死傷慘重,我軍傷亡也很大,但是王欽若的奏折沒提雙方傷亡數字,這就說明損失不是很大,所以,臣以為契丹人並沒有用力攻城。’
趙恆說:“他們為什麽不用力攻城?”
寇準說:“臣以為契丹人已經無力進攻了。”
趙恆心裏一陣喜,但隨即心咯噔一下沉了,驚恐地看著屋外,說:“契丹人該不會殺過來了吧?”
寇準說:“不可能,他們無法渡過黃河天塹。”
趙恆抬頭看了看天,搓了一下凍得發僵的手指,說:“這麽冷的天,黃河一定結冰了。”
寇準說:“皇上放心,黃河上日夜又我軍民鑿冰,不可能結冰的。”
趙恆說:“對,朕聽王旦說過,是他親自派人鑿冰的,王旦,王旦呢?”
寇準說:“王大人去巡視河防了,他要監督巡守河道的軍民不得偷懶,不能讓河麵結冰。”
趙恆籲了一口氣,說:“讓王旦迴來見朕,朕要他親口對朕說河防情況。”
寇準說:“好,臣這就去辦,王大人是個謹慎的人,不會有差錯的。”
趙恆又問:“王超那邊的情況怎麽樣?他們動身了嗎?”
寇準說:“王超已經動身了,隻是說道路泥濘,橋梁毀壞嚴重,正在抓緊搶修橋梁。”
趙恆大怒,說:“這是什麽話?分明是膽小畏懼,不敢出兵,拖延時間,拿困難塞責嘛。”
寇準說:“是呀,這個王超坐擁十幾萬之眾,大宋精銳部隊盡付與他,他卻畏首畏尾,不敢出戰,真讓人失望,還有那個傅潛也是聞敵就望風逃竄,致使國門大開,契丹人長驅直入,這樣的人一定要重重地處罰,不過,他們聽說皇上已經親征,都已行動起來了,相信不久就會匯軍於大名府城下,一舉殲滅契丹醜類。”
趙恆歎道:“大軍不來增援,如之奈何?”
寇準說:“皇上莫急,現在馬知節已經修好了橋梁,王超再無話可說了,援軍很快就會到了,還有雷有終以率軍進入土門,正急速趕來。”
趙恆說:“有終來的真快,如果都像他這樣朕還有什麽憂愁的。”
正說著,李繼隆進來了,說:“皇上,契丹人已經到澶州了。”
趙恆大驚失色,半天不能言語。
寇準看了李繼隆一眼,說:“誰說的?”
李繼隆拿著一封奏折遞給趙恆,說:“是周瑩的奏報。”
趙恆看了奏折驚駭道:“契丹人真是兇猛,來的好快呀!難道大名府被他們攻下了?”
李繼隆說:“不,大名府還在我們手裏。”
趙恆說:“那為什麽契丹人來了澶州?”
李繼隆說:“說實在的,臣真的搞不懂,他們這是打的哪一門子仗,放著城池不攻一味地直插進來,究竟想幹什麽?難道真不怕我們斷他的後路嗎?”
趙恆說:“朕看他們就是奔我們的汴梁來的。”
寇準說:“皇上,我們也要盡快地趕到澶州,不然,澶州就危險了。”
趙恆搖了搖手說:“卿等先下去吧,朕今天已經累了,像休息一下。”
寇準無法,隻好和李繼隆走出行宮,心焦如焚,他知道趙恆又不想走了,想在韋城住下了,隨時準備逃跑。
寇準看了看一同出來的李繼隆,說:“太師,你有何打算?”
李繼隆寇準寇準,說:“大人是什麽意思?難道不信任我?”
寇準說:“太師誤會了,現在,形勢危急,隻有皇上親征才能打敗契丹人,但皇上心裏畏懼,不敢前往澶州,這如何是好?”
李繼隆說:“李某沒有別的本事,但有一顆為國盡忠的心,大人勿憂,我這就稟告皇上,我先帶領人馬先去澶州,防守城池,皇上和群臣隨後趕到。”
看著握住李繼隆的手激動地說:“那就拜托太師了。”
李繼隆折身又見了趙恆。
趙恆聽說他要先去澶州,說:“舅舅,澶州危險,你這麽大的年紀了,還是不去為好。”
李繼隆說:“皇上,國家到了危急時刻,臣這邊老骨頭是到了捐獻出來的時候了,皇上放心,有臣在,絕不讓契丹人踏進澶州半步。”
趙恆說:“要不,還是跟朕南巡吧。”
李繼隆說:“皇上,千萬不能打南巡的算盤,那樣大宋就真的完了。”
趙恆皺眉道:“好了,朕知道了,舅舅去澶州要小心。”
李繼隆說:“臣會的。”說罷,出了行宮,當夜引兵北上。
趙恆在韋城住了兩日,寇準和眾大臣催了好幾迴,趙恆借口身體不舒服,就是不動身。
到了第三日下午,寇準焦急萬分,又來催促。
趙恆說:“契丹人來勢兇猛,勢不可擋,現在增援大軍還沒有到達,朕去了恐怕沒有什麽作用啊?”
這樣的話,寇準已經聽了很多遍了,不想迴答這個問題,說:“陛下想怎麽辦?”
趙恆說:“南巡如何?”
趙恆終於把心裏話說出來了,他心裏一直還在想逃跑。
寇準氣得不知如何說才好,沒想到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說動了他親征,沒想到在親征的路上,十幾萬將士都出發了,他又變卦了,這該如何是好。寇準心裏亂極了,覺得自己無能為力了。他看了看趙恆,有很多話要說出來,卻一下子都堵在胸口,說不出來,隻好告辭出來。他想好好理一下思路。
寇準從行宮出來,一臉沮喪,低著頭走路,迎麵撞上了太尉高瓊。
“寇大人,你這是怎麽了?遭霜打了?”高瓊說。
寇準歎道:“唉,別說了,功夫恐怕要白費了。”
高瓊說:“怎麽?皇上又有什麽變故?”
寇準說:“皇上又在打南遷的主意。”
高瓊驚道:“這怎麽行?北伐大軍已經上路了,怎麽又要南巡?這不是冷了將士們的心嗎?”
寇準說:“誰說不是,真叫人憂心呀。”
高瓊說:“大人要我幫忙嗎?”
寇準說:“若得太尉相助,大事成也。”
二人又到行宮求見,寇準見了趙恆,說:“皇上,我軍已在這裏耽擱兩天了,前方軍情緊急,請速速出發。”
趙恆沉默不語,隻是看著二人,似乎在說:“南巡可以嗎?”
寇準說:“皇上,南巡萬萬不可,不信你問問高大人。”
趙恆看著高瓊,說:“太尉以為如何?”
高瓊說:“皇上,臣是一個粗人,隻知道上陣殺敵,皇上若用臣,臣當效死命,將士們也會為皇上盡忠。現在,大軍已經出發,一心赴敵,皇上千萬不要三心二意,皇上的這支大軍都是汴梁子弟,家屬都在進城,皇上如果放棄都城,執意南巡,這些軍隊人心必然瓦解,都想迴去保護家人,誰還會保護皇上,保衛國家?到時候誰也控製不住。契丹人乘勢進攻,國家豈能存保?皇上就是逃到天邊又有什麽用?”
趙恆聽了,驚出一身冷汗。高瓊的話擊中了要害,趙恆不得不考慮遷都的後果。就在這時,冀州知州王嶼送來一封奏折,趙恆看了,喜道:“王嶼打退了契丹人的進攻,太好了,這是朕近來聽到的第一個好消息。”
高瓊說:“什麽?王嶼打退了契丹人的進攻?”
趙恆說:“對,你們看看。”說罷,將奏折遞給寇準。
高瓊不識字,便問:“寇大人,奏折裏寫的什麽?”
寇準說:“王嶼說契丹人圍攻大名府,王欽若見形勢危急,就派人向他求救。他便率軍前往大名府救援,沒想到契丹人圍攻大名府是假,進攻冀州是真,等他率軍出城不到二十裏,契丹人就來邀擊他們,王嶼知道情況有變,連忙迴撤,拚命撕開了契丹人的包圍退迴了冀州,擊退了契丹人的進攻,保住了冀州。”
高瓊說:“這個王嶼了不起,從前我軍被契丹人圍困,很少能夠脫身的,就是楊繼業那麽強悍的人,被圍了,都沒能衝出來,王嶼卻衝出來了,還擊退了契丹人真了不起。”
寇準說:“我想這一是王嶼英勇,二是契丹人一定太疲憊,沒有能力合圍我軍了。”
高瓊說:“大人說得對,契丹人千裏奔襲,輾轉數月,早就人乏馬困,戰鬥力已經大大減弱了。皇上,這真是我們反擊的好時機呀。”
趙恆喜道:“你們說的有道理,傳令各軍啟程前往澶州。”
王嶼的捷報給趙恆打了一支強心劑,當趙恆走出行宮,來到冰天雪地的時候,一陣寒風吹過了,他打了一個寒戰。曠野,狂風肆虐,像利刃一樣掃過來。趙恆的臉凍得通紅,他搓了搓凍得發僵的手指,看著天上流雲從北方一陣一陣地壓過來,整個天空都籠罩在一片灰暗的,陰鬱的烏雲籠罩之下。
侍衛王應昌拿來一件貂皮大衣和一頂貂皮暖帽,給趙恆穿戴上。
趙恆卻突然脫下衣帽,扔在一邊。
王應昌驚詫地問:“皇上為什麽不穿?”
趙恆指著已經踏上征程的士卒,說:“你看看這些將士們,哪一個不是凍得發抖,他們都沒穿戴這些,朕為什麽要穿?”
王應昌撿起衣帽,說:“皇上體恤將士,與將士們同甘共苦,將士們心裏明白,但您也不能這樣糟蹋自己身子啊,您凍壞了身子,可是大事。這麽冷的天,滴水成冰,您怎麽受得了?”
王應昌的話又讓趙恆驚懼不已,迴過頭問:“工部侍郎王旦來了沒有?”
王應昌說:“還沒有。”
趙恆歎息了一聲,嘀咕道:“怎麽還沒迴來,這麽冷的天,黃河一定封凍了。”
王應昌知道趙恆又想打退堂鼓了,便依舊將大衣給他披上,帽子給他戴周正,說:“皇上,將士們和大臣們都上路了,您也上路吧。”
趙恆橫了王應昌一眼,說:“你也來催促朕?”
王應昌說:“臣不敢,隻是皇上這樣猶豫不決,奴才怕冷了將士們的心。”
趙恆說:“你懂什麽?”
王應昌不敢作聲,但依然將趙恆扶上車輦,與其說趙恆是被扶上車輦,倒不如說他是被王應昌塞進去的,他隻覺得一隻大手抓住自己的腰帶,他就腳不點地地走到車輦旁邊。王應昌一手拉開車門,接著趙恆就覺得自己騰空而起,飛進車輦之內。
趙恆剛在車內坐下,車輦就跑起來了,幾乎把他摔倒。沒多久,他看見車輦出了一座城門。
韋城,別了。趙恆在嘴裏念叨,忽然感到慶幸:幸虧出了韋城,若再待下去,韋城就真的成了“危城”了。
趙恆迴頭望了望,韋城已經被遠遠地甩在身後,綿延的城牆擋住了他的視線,擋住了通往汴梁的大道。那條平整的,寬闊的的大道,這兩天來,一直被他寄予莫大的希望,那是一條逃生的道路,一天不到,就可以逃到汴梁,出了汴梁,不出旬日,就可以到達建業。
現在,這條被他寄予厚望的大道,看不見了,呈現在他麵前的是一條坎坷不平的充滿兇險的道路。
趙恆在這條路上,走得磕磕碰碰,膽戰心驚。前途未卜呀,雖然,王嶼的捷報讓他足足地興奮了一個時辰,但一踏上北上的道路,趙恆又緊張得不得了。畢竟王嶼擊退了契丹軍,隻是個別現象,改變不了戰場的勢態,契丹大軍還在南下,澶州被契丹重兵圍困,此去澶州,仍然危機重重。
再說,王嶼隻是擊退了契丹人,並沒有打敗他們。說契丹人疲憊,可能有些道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呀,要不然,王超,傅潛、桑讚幾十萬大軍都不敢出城迎敵?連最驍勇的楊延昭都不敢出戰,可見契丹人多麽強大。
想到這裏,趙恆又打了一個寒戰,裹緊了貂皮大衣,靠在車輦的側板上。
車輦一顛一顛地走著,窗外寒風怒吼,戰馬低鳴,車輪吱吱呀呀地,沉悶又單調。它走進一個燈火通明的院子裏,院子裏擺了一張很大很大也張桌子,好多人在哪裏吃飯。這些人都穿著奇裝異服,露著胳膊和腿,打扮得妖異古怪。見了趙恆不跪拜,也不打招唿。隻有侍者拿了一把叉子塞進趙恆的手裏,端過來一盤不知什麽肉,放在趙恆麵前,讓趙恆吃。
趙恆平時使用筷子,這時拿著叉子,麵對盤子裏的東西,不知如何下手。扭頭看了看旁邊的人,都是用叉子吃東西。
趙恆便學著他們的樣子,照著那塊肉紮進去。沒想到,那塊肉變成了一個小孩,被趙恆的叉子叉住,手腳痙攣地在空中亂抓,忽地掙脫下來,伸手一把向趙恆的臉上抓來。
趙恆大吃一驚,醒了,出了一身冷汗。
王應昌掀開車幔,說:“皇上,我們到了。”
趙恆一臉惶惑,說:“到了?到哪兒了?”
王應昌說:“到宿營地了,我們今天就在這裏住一晚上,寇大人剛才來過。”
趙恆說:“是不是前方送來了戰報?”
王應昌說:“契丹人開始進攻澶州了。”
趙恆一哆嗦,忙問:“怎麽樣?戰況如何?”
王應昌說:“不甚明白,寇大人一會兒還會來的。”
趙恆下了車,走進軍帳之中,頹然坐下來,想著剛才的夢境,呆呆地,不知身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