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亥之交,南京城內,已經燃起了燈火。
蕭綽的車馬進清晉門時,晚霞還紅彤彤的,雲彩像錦緞般飄在天際,南京的城郭非常清晰地呈現在地平線上,讓人絲毫意識不到黑夜就要到來。
走進宣和殿,蕭綽被明亮的燭光照得一時看不清殿內,隻聽見吵吵嚷嚷的站了一殿人。見蕭綽進來,紛紛叩頭進見。
過來片刻,蕭綽終於看清了眼前幾乎文武大臣全到場了。蕭綽穿過人群,走上丹墀,坐下來,隨即讓大臣們都站起來,蕭綽轉頭看著耶律隆緒,說:“皇上,究竟出了什麽事,這麽晚了還不讓眾卿家迴去休息?”
耶律隆緒欠身道:“迴太後,山西出大事了,朕與眾卿家商議難決,所以,一直等太後迴來。”
蕭綽說:“什麽事難倒了皇上?”
耶律隆緒遞過一個奏折,說:“這是山西節度使蒲達理的奏折,說王繼忠溝通敵酋,陰謀叛國,現已被他羈押在獄,聽候處置。”
蕭綽吃了一驚,忙打開奏折細看,然後,抬起頭說:“這個王繼忠想幹什麽?膽子也太大了。”
耶律隆緒說:“是啊,朕早說過宋人不可信,他分明是想投奔故土,要拿山西作贖罪的禮物。”
蕭綽看了看台下,說:“大家也是這樣認為的?”
台下立即響起一片附和聲。
室昉沒有說話,蕭綽問:“室愛卿,你為何不說話?”
室昉說:“臣不敢斷言王繼忠叛國。”
蕭綽說:“蒲達理的奏折寫的清清楚楚,王繼忠欲石普勾結,約為同盟,為何還不能認為叛國?”
室昉說:“據老臣所知,王繼忠與石普締結盟約不假,但盟約的內容隻是說宋遼雙方各自約束,互不侵犯,並沒有結為同盟。僅憑這,不能說他已經叛國。”
耶律休哥說:“我與宋世代仇怨,國家正討伐趙宋之際,他不好好討伐宋國,卻私自與敵締結和約,這不是忤逆皇上,犯上作亂嗎?”
韓德讓說:“王繼忠的確膽大妄為,但是山西情況特殊,民生凋敝,因此,南伐之時,朝廷也未在山西用兵,隻令堅守疆界,山西不出兵討伐也是出於聖意。”
耶律隆緒說:“但他不能擅作主張與敵締結和約呀,他眼裏還有朝廷嗎?”
蕭綽看了看大家,說:“好了,今天已經晚了,眾卿迴家休息,明日再議。”
但次日蕭綽仿佛忘記了這事,在朝堂上抱怨南京天氣炎熱,想找個地方消消暑。
說到消暑,眾人皆有同感:今年的確暑氣來得快,還未到五月,已經熱得難受,南京城就像一個大蒸籠,走在街上一陣陣熱氣直往身上撲。這些過慣了草原生活的契丹人早想離開這裏,往草木茂盛的涼爽地鑽。因此,太後一提出消暑,立即得到眾人的響應,七嘴八舌議論避暑之事,而把正經事忘了。
耶律隆緒摸不清太後的心思,也不敢貿然相問,而且,太後正與大臣們為避暑討論得熱火朝天,他不能敗了她的興致。就這樣一直到散朝,也未在王繼忠的事情上說上一句話。
散朝之後,耶律隆緒留下耶律斜軫,對他說:“太後昨天說今天要就王繼忠的事好好地商議,怎麽今天卻忘了?”
耶律斜軫笑道:“皇上什麽時候見過太後忘了大事的?”
耶律隆緒說:“那為何她今天連王繼忠提都未提?”
耶律斜軫說:“皇上不要心急,該提的時候,太後一定會提。臣若是沒猜錯的話,已經有人去了山西,王繼忠的事很快就會水落石出。”
耶律隆緒想了想,說:“沒錯,太後一定讓康延欣去了山西,太後會如何處置王繼忠?”
耶律斜軫說:“太後是個明白人,皇上放心。”
耶律隆緒卻說:“不,朕不放心,太後寵愛王繼忠,朕怕太後放了他。”
耶律斜軫說:“皇上,臣說一句不恭敬的話,太後寵愛王繼忠,有私心,難道皇上恨王繼忠就不是私心?不就是王繼忠在岐溝關打敗了皇上,讓皇上沒麵子,皇上是不是還記這點仇?”
耶律隆緒說:“誰記仇了?朕是記仇的人嗎?”
耶律斜軫說:“皇上當然不是記仇的人,皇上心懷天下,豈會計較私人恩怨?”
耶律隆緒說:“但這迴王繼忠的確膽大妄為,不懲治何以治理國家?”
耶律斜軫說:“皇上莫急,既然太後派康延欣去了山西,臣想她可能會解押王繼忠到南京,到時候,皇上親自審問,再治他的罪。”
耶律隆緒說:“什麽?太後派康延欣去山西了?你怎麽知道?”
耶律斜軫說:“皇太後在西山召見了康延欣,但康延欣沒隨太後迴宮,她去哪裏了?”
耶律隆緒如夢初醒說:“是啊,康延欣一定去山西救王繼忠了。”
耶律斜軫說:“不錯,太後是讓她去帶王繼忠迴來。”
過了兩天,王繼忠還未押到,耶律隆緒幾乎等不及了,對耶律斜軫說:“大哥,康延欣會不會放走王繼忠?”
耶律斜軫說:“皇上放心,王繼忠是不會走的。”
耶律隆緒說:“何以見得?”
耶律斜軫說:“皇上記得他是怎麽來的嗎?他如果想走那時就走了。”
耶律隆緒說:“大哥說的是,王繼忠做人還是很誠實的。”
耶律斜軫說:“皇上,臣這兩日一直在想,王繼忠與宋人締結和約到底對不對?”
耶律隆緒立即說:“當然不對,宋國是我們的仇敵,與他們締結和約,難道是要和殺我們的親人的仇人和解嗎?”
耶律斜軫說:“皇上說得對,我們不能放過仇人,隻是我們與他們,今天我殺過去,明天他殺過來,何日是一個休?”
耶律隆緒說:“那就把他們趕盡殺絕。”
耶律斜軫說:“皇上千萬別這麽說,殺人是征服不了人的,況且,殺人一千自損八百,兩敗俱傷,皇上還指望誰效力?”
耶律隆緒一時沒有話說。
耶律斜軫說:“如果締結和約真的有利於地方安定,百姓安寧,倒也是一個長久的休養生息之計。”
耶律隆緒說:“大哥,你怎麽說出這樣的話來,你不是一直想像霍去病,李靖那樣橫掃寰宇,席卷六合,成就蓋世奇功嗎?今天怎麽說出這樣喪氣話?”
耶律斜軫歎道:“皇上,並不是臣說喪氣話,實在是臣近來反複思考,找不到一個很好的方法幫助皇上建立一個太平盛世。漢文景二帝偃兵息武,休養生息,終獲大治;漢武帝窮兵黷武,雖建立了不世之功,但耗盡了國力,大漢王朝自此衰落。開元之初,李唐最盛,天下太平,四海呈祥,可後來漁陽鞞鼓一響,烽煙四起,一個花團錦簇的世界竟被打得千瘡百孔,大唐自此衰敗,真是可惜。”
耶律隆緒說:“大哥是說打仗不對?”
耶律斜軫說:“臣一時還沒有想明白。”
耶律隆緒不悅道:“那你迴去想明白。”
耶律斜軫退出。
一直過了十幾天,王繼忠才被押到南京。蕭綽正在元和殿,忙令他進見。王繼忠見了太後、皇上。
未等王繼忠禮畢,耶律隆緒就問:“王繼忠,朕讓你去山西幹什麽的?”
王繼忠說:“迴皇上,臣去山西是安撫民眾的。”
耶律隆緒說:“你既然知道朕讓你去安撫民眾,為何偏生事端,意欲何為?”
王繼忠說:“臣一心為民,沒生事端。”
耶律休哥說:“好你個王繼忠,還敢狡辯,你私通宋人,締結和約,你想出賣我們嗎?”
王繼忠說:“於越大人明鑒,王繼忠的確與宋人締結了和約,但那是當著節度大人的麵與宋人簽訂的和約,絕對沒有與宋人私通,更別說出賣契丹。”
耶律奴瓜說:“王繼忠,你擅自與宋人簽訂和約,是不是得了宋人的好處?”
王繼忠說:“王繼忠主張與宋人簽訂和約,不是為我自己得到什麽好處,是為山西的百姓得到好處。”
耶律隆緒說:“你一口一個你為百姓得到好處,百姓有什麽好處?”
王繼忠說:“陛下,山西百姓苦啊,屢經戰亂,民不聊生,他們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休養生息,讓他們安定地生活,不再受戰爭的蹂躪,不再流離失所,不再擔驚受怕。臣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安寧,為了山西百姓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蕭綽說:“王繼忠,你未經請示,擅自與人簽訂和約,專斷獨行,目無皇上,你不怕死嗎?”
王繼忠說:“臣確實犯了死罪,但如果以臣之死換得一方天平,臣死得其所。”
蕭綽說:“王繼忠所犯之罪非止結盟一件,還有很多罪行諸位還不清楚,現在把它們搬出來,讓諸位見識見識他在山西都幹了些什麽。”
蕭綽說罷朝殿後麵招了招手,隻見康延欣捧了一個牛皮箱子進來,走到蕭綽旁邊,放下箱子。
蕭綽指著箱子,問:“諸位,誰知道這隻箱子裏裝的是什麽?”
耶律奴瓜說:“不用猜,這是王繼忠的箱子,裏麵肯定裝的是金銀珠寶。”
堂下立即響起一陣嗡嗡聲,所有的目光都盯著那隻箱子。
蕭綽說:“耶律奴瓜說的沒錯,這是王繼忠的箱子,裏麵裝的什麽,朕也不清楚,等一會兒打開就知道了。”
於是,蕭綽讓康延欣打開箱子。一雙雙熾烈的目光射向即將打開的箱子。
康延欣打開牛皮箱子,將裏麵的東西一件件搬出來,放在書案上。書案上堆滿了一摞摞書冊。
蕭綽站起來,拿起一本冊子,說:“諸位,這是什麽?”
眾人麵麵相覷,猜不出那是何物。
室昉說:“老臣猜想,那應該是王繼忠所造的賬冊。”
蕭綽揚了揚手中的冊子,說:“不錯,正是王繼忠造的冊子,那麽,誰知道這上麵記的是什麽?”
沒有人迴答。
蕭綽將冊子遞給康延欣,說:“你給大家讀一讀。”
康延欣打開冊子,讀道:“統和五年正月甲子,墾荒高崖,得田一頃,植柳十餘棵。乙醜,高崖疏渠兩條。近日,氣溫上升,積雪融化,堰堤夯實兩遍。丙寅,有人十餘家歸來,係先前柏樹灣人,迎之。先前房屋悉毀兵燹,草創窩棚供其居住~~~”
蕭綽擺擺手,說:“好了,這些冊子都是王繼忠在山西日記,什麽墾荒,造堰,播種,開渠,養牛,牧羊,安撫流民,消除匪患之類的東西,據他記載,他一共修建堰塘三十六口,開渠一百二十餘條,墾荒一千三百八十餘頃,種植麥苗十餘萬頃,招徠流民五萬三千五百八十二人。”
說到這裏,蕭綽停住了,指著這些冊子對康延欣說:“把這些東西拿下去給堂下的大人們看一看,看該給王繼忠定個什麽罪?”
康延欣抱著冊子挨個給大臣們分發冊子,拿到冊子的大臣們一邊閱覽一邊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堂下又一陣嗡嗡嚶嚶哄鬧聲。
等哄鬧聲稍息,蕭綽又拿出一份折子,說:“朕這裏有一份蒲達理的奏折,是近來山西治安的匯報,近半年來山西案發事件比往年減少了八成,匪患僅僅發生了兩件,盜竊案件也隻有兩件。這說明什麽呢?”
耶律休哥說:“這是蒲達理剿匪做得好,匪患消除了,自然就沒有作奸犯科的事件發生了。”
室昉說:“不,於越此話,我不敢苟同,匪患年年在剿,卻沒有根除,有時越剿越多,這是為什麽?”
耶律休哥語塞,半天才說:“丞相大人以為這是為什麽?”
室昉說:“要想弄清匪患為何消失了,就要弄清那些土匪到哪裏去了。據山西戰報,他們並沒有剿滅多少土匪,那麽,這些土匪去了哪裏?老夫認為他們哪裏也沒去,一定是改惡從善,做了順民,還在山西這塊土地上。這都是王繼忠的安撫做得好。太後,皇上,老臣覺得王繼忠在安撫民眾上是立了大功的。”
蕭綽說:“丞相說得有道理,王繼忠的確做得好。”
蕭綽話音未落,耶律隆緒說:“做好安撫是王繼忠的本職,但是他擅自與敵人簽訂和約,是有罪的。”
韓德讓說:“王繼忠的確有罪,但從目前來看所有的邊界都不安定,衝突不斷,隻有山西一隅頗為平靜,敵我雙方互不侵擾,一派太平景象。王繼忠倒的確做了一件好事。”
耶律休哥說:“你們總是是說太平太平,一張紙就能帶來太平嗎?隻有打,打服他們,才能天下太平。”
耶律隆緒說:“對,於越才是真知灼見,要想天下太平,隻有天下都是我們的那才天下太平。”
蕭綽說:“好了,先不說這個,還是說說王繼忠。”
耶律隆緒說:“王繼忠目無君主,擅自與敵人簽訂和約,罪該處死,不過他安撫有功,朕以為削去官職,讓他戴罪立功。”
室昉說:“不可,王繼忠也是一腔熱血為大契丹安定著想,而且,安民有功,不應該治罪。”
一時,有人支持皇上,有人支持室昉,雙方僵持不下,最後,都把目光投向蕭綽。
蕭綽說:“既然皇上認為王繼忠有罪,那他就有罪,就按皇上說的辦。”
蕭綽接著對王繼忠說:“王繼忠聽旨。”
王繼忠連忙跪下。
蕭綽說:“王繼忠在山西私自與宋締結和約,目無皇上,撤去山西安撫使之職,出任戶部使,康延欣在山西對王繼忠監督有功,著其依舊行使監督之責,擇日送入王府,與王繼忠成婚。欽此。”
耶律隆緒瞪大眼睛看著蕭綽,見蕭綽沒有理睬,隻好迴過頭去。
王繼忠張口要說什麽,卻又咽了迴去。
蕭綽說:“怎麽你不想完婚?心裏惦記著那個張小姐?”
王繼忠忙說:“臣哪敢有此想法,臣怕配不上康小姐。”
蕭綽笑道:“你知道配不上人家,說明你還有點自知之明,這麽好的姑娘你不守著,還想著什麽張瑗李媛。”
王繼忠說:“臣是怕康小姐跟著我受苦。”
蕭綽說:“你這話倒是提醒了朕,你來我契丹孤身一人,屋無片瓦,家務浮財,寄居於寺廟之中,連一頂帳篷都沒有,都是朕對不住你。不過,你放心,朕將在上京城南給你建一座宅子,作為你們新婚之宅,再送一些奴隸供你驅使。”
王繼忠說:“臣不求其他,賜臣一頂帳篷擋風避雨就行了。”
蕭綽的車馬進清晉門時,晚霞還紅彤彤的,雲彩像錦緞般飄在天際,南京的城郭非常清晰地呈現在地平線上,讓人絲毫意識不到黑夜就要到來。
走進宣和殿,蕭綽被明亮的燭光照得一時看不清殿內,隻聽見吵吵嚷嚷的站了一殿人。見蕭綽進來,紛紛叩頭進見。
過來片刻,蕭綽終於看清了眼前幾乎文武大臣全到場了。蕭綽穿過人群,走上丹墀,坐下來,隨即讓大臣們都站起來,蕭綽轉頭看著耶律隆緒,說:“皇上,究竟出了什麽事,這麽晚了還不讓眾卿家迴去休息?”
耶律隆緒欠身道:“迴太後,山西出大事了,朕與眾卿家商議難決,所以,一直等太後迴來。”
蕭綽說:“什麽事難倒了皇上?”
耶律隆緒遞過一個奏折,說:“這是山西節度使蒲達理的奏折,說王繼忠溝通敵酋,陰謀叛國,現已被他羈押在獄,聽候處置。”
蕭綽吃了一驚,忙打開奏折細看,然後,抬起頭說:“這個王繼忠想幹什麽?膽子也太大了。”
耶律隆緒說:“是啊,朕早說過宋人不可信,他分明是想投奔故土,要拿山西作贖罪的禮物。”
蕭綽看了看台下,說:“大家也是這樣認為的?”
台下立即響起一片附和聲。
室昉沒有說話,蕭綽問:“室愛卿,你為何不說話?”
室昉說:“臣不敢斷言王繼忠叛國。”
蕭綽說:“蒲達理的奏折寫的清清楚楚,王繼忠欲石普勾結,約為同盟,為何還不能認為叛國?”
室昉說:“據老臣所知,王繼忠與石普締結盟約不假,但盟約的內容隻是說宋遼雙方各自約束,互不侵犯,並沒有結為同盟。僅憑這,不能說他已經叛國。”
耶律休哥說:“我與宋世代仇怨,國家正討伐趙宋之際,他不好好討伐宋國,卻私自與敵締結和約,這不是忤逆皇上,犯上作亂嗎?”
韓德讓說:“王繼忠的確膽大妄為,但是山西情況特殊,民生凋敝,因此,南伐之時,朝廷也未在山西用兵,隻令堅守疆界,山西不出兵討伐也是出於聖意。”
耶律隆緒說:“但他不能擅作主張與敵締結和約呀,他眼裏還有朝廷嗎?”
蕭綽看了看大家,說:“好了,今天已經晚了,眾卿迴家休息,明日再議。”
但次日蕭綽仿佛忘記了這事,在朝堂上抱怨南京天氣炎熱,想找個地方消消暑。
說到消暑,眾人皆有同感:今年的確暑氣來得快,還未到五月,已經熱得難受,南京城就像一個大蒸籠,走在街上一陣陣熱氣直往身上撲。這些過慣了草原生活的契丹人早想離開這裏,往草木茂盛的涼爽地鑽。因此,太後一提出消暑,立即得到眾人的響應,七嘴八舌議論避暑之事,而把正經事忘了。
耶律隆緒摸不清太後的心思,也不敢貿然相問,而且,太後正與大臣們為避暑討論得熱火朝天,他不能敗了她的興致。就這樣一直到散朝,也未在王繼忠的事情上說上一句話。
散朝之後,耶律隆緒留下耶律斜軫,對他說:“太後昨天說今天要就王繼忠的事好好地商議,怎麽今天卻忘了?”
耶律斜軫笑道:“皇上什麽時候見過太後忘了大事的?”
耶律隆緒說:“那為何她今天連王繼忠提都未提?”
耶律斜軫說:“皇上不要心急,該提的時候,太後一定會提。臣若是沒猜錯的話,已經有人去了山西,王繼忠的事很快就會水落石出。”
耶律隆緒想了想,說:“沒錯,太後一定讓康延欣去了山西,太後會如何處置王繼忠?”
耶律斜軫說:“太後是個明白人,皇上放心。”
耶律隆緒卻說:“不,朕不放心,太後寵愛王繼忠,朕怕太後放了他。”
耶律斜軫說:“皇上,臣說一句不恭敬的話,太後寵愛王繼忠,有私心,難道皇上恨王繼忠就不是私心?不就是王繼忠在岐溝關打敗了皇上,讓皇上沒麵子,皇上是不是還記這點仇?”
耶律隆緒說:“誰記仇了?朕是記仇的人嗎?”
耶律斜軫說:“皇上當然不是記仇的人,皇上心懷天下,豈會計較私人恩怨?”
耶律隆緒說:“但這迴王繼忠的確膽大妄為,不懲治何以治理國家?”
耶律斜軫說:“皇上莫急,既然太後派康延欣去了山西,臣想她可能會解押王繼忠到南京,到時候,皇上親自審問,再治他的罪。”
耶律隆緒說:“什麽?太後派康延欣去山西了?你怎麽知道?”
耶律斜軫說:“皇太後在西山召見了康延欣,但康延欣沒隨太後迴宮,她去哪裏了?”
耶律隆緒如夢初醒說:“是啊,康延欣一定去山西救王繼忠了。”
耶律斜軫說:“不錯,太後是讓她去帶王繼忠迴來。”
過了兩天,王繼忠還未押到,耶律隆緒幾乎等不及了,對耶律斜軫說:“大哥,康延欣會不會放走王繼忠?”
耶律斜軫說:“皇上放心,王繼忠是不會走的。”
耶律隆緒說:“何以見得?”
耶律斜軫說:“皇上記得他是怎麽來的嗎?他如果想走那時就走了。”
耶律隆緒說:“大哥說的是,王繼忠做人還是很誠實的。”
耶律斜軫說:“皇上,臣這兩日一直在想,王繼忠與宋人締結和約到底對不對?”
耶律隆緒立即說:“當然不對,宋國是我們的仇敵,與他們締結和約,難道是要和殺我們的親人的仇人和解嗎?”
耶律斜軫說:“皇上說得對,我們不能放過仇人,隻是我們與他們,今天我殺過去,明天他殺過來,何日是一個休?”
耶律隆緒說:“那就把他們趕盡殺絕。”
耶律斜軫說:“皇上千萬別這麽說,殺人是征服不了人的,況且,殺人一千自損八百,兩敗俱傷,皇上還指望誰效力?”
耶律隆緒一時沒有話說。
耶律斜軫說:“如果締結和約真的有利於地方安定,百姓安寧,倒也是一個長久的休養生息之計。”
耶律隆緒說:“大哥,你怎麽說出這樣的話來,你不是一直想像霍去病,李靖那樣橫掃寰宇,席卷六合,成就蓋世奇功嗎?今天怎麽說出這樣喪氣話?”
耶律斜軫歎道:“皇上,並不是臣說喪氣話,實在是臣近來反複思考,找不到一個很好的方法幫助皇上建立一個太平盛世。漢文景二帝偃兵息武,休養生息,終獲大治;漢武帝窮兵黷武,雖建立了不世之功,但耗盡了國力,大漢王朝自此衰落。開元之初,李唐最盛,天下太平,四海呈祥,可後來漁陽鞞鼓一響,烽煙四起,一個花團錦簇的世界竟被打得千瘡百孔,大唐自此衰敗,真是可惜。”
耶律隆緒說:“大哥是說打仗不對?”
耶律斜軫說:“臣一時還沒有想明白。”
耶律隆緒不悅道:“那你迴去想明白。”
耶律斜軫退出。
一直過了十幾天,王繼忠才被押到南京。蕭綽正在元和殿,忙令他進見。王繼忠見了太後、皇上。
未等王繼忠禮畢,耶律隆緒就問:“王繼忠,朕讓你去山西幹什麽的?”
王繼忠說:“迴皇上,臣去山西是安撫民眾的。”
耶律隆緒說:“你既然知道朕讓你去安撫民眾,為何偏生事端,意欲何為?”
王繼忠說:“臣一心為民,沒生事端。”
耶律休哥說:“好你個王繼忠,還敢狡辯,你私通宋人,締結和約,你想出賣我們嗎?”
王繼忠說:“於越大人明鑒,王繼忠的確與宋人締結了和約,但那是當著節度大人的麵與宋人簽訂的和約,絕對沒有與宋人私通,更別說出賣契丹。”
耶律奴瓜說:“王繼忠,你擅自與宋人簽訂和約,是不是得了宋人的好處?”
王繼忠說:“王繼忠主張與宋人簽訂和約,不是為我自己得到什麽好處,是為山西的百姓得到好處。”
耶律隆緒說:“你一口一個你為百姓得到好處,百姓有什麽好處?”
王繼忠說:“陛下,山西百姓苦啊,屢經戰亂,民不聊生,他們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休養生息,讓他們安定地生活,不再受戰爭的蹂躪,不再流離失所,不再擔驚受怕。臣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安寧,為了山西百姓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蕭綽說:“王繼忠,你未經請示,擅自與人簽訂和約,專斷獨行,目無皇上,你不怕死嗎?”
王繼忠說:“臣確實犯了死罪,但如果以臣之死換得一方天平,臣死得其所。”
蕭綽說:“王繼忠所犯之罪非止結盟一件,還有很多罪行諸位還不清楚,現在把它們搬出來,讓諸位見識見識他在山西都幹了些什麽。”
蕭綽說罷朝殿後麵招了招手,隻見康延欣捧了一個牛皮箱子進來,走到蕭綽旁邊,放下箱子。
蕭綽指著箱子,問:“諸位,誰知道這隻箱子裏裝的是什麽?”
耶律奴瓜說:“不用猜,這是王繼忠的箱子,裏麵肯定裝的是金銀珠寶。”
堂下立即響起一陣嗡嗡聲,所有的目光都盯著那隻箱子。
蕭綽說:“耶律奴瓜說的沒錯,這是王繼忠的箱子,裏麵裝的什麽,朕也不清楚,等一會兒打開就知道了。”
於是,蕭綽讓康延欣打開箱子。一雙雙熾烈的目光射向即將打開的箱子。
康延欣打開牛皮箱子,將裏麵的東西一件件搬出來,放在書案上。書案上堆滿了一摞摞書冊。
蕭綽站起來,拿起一本冊子,說:“諸位,這是什麽?”
眾人麵麵相覷,猜不出那是何物。
室昉說:“老臣猜想,那應該是王繼忠所造的賬冊。”
蕭綽揚了揚手中的冊子,說:“不錯,正是王繼忠造的冊子,那麽,誰知道這上麵記的是什麽?”
沒有人迴答。
蕭綽將冊子遞給康延欣,說:“你給大家讀一讀。”
康延欣打開冊子,讀道:“統和五年正月甲子,墾荒高崖,得田一頃,植柳十餘棵。乙醜,高崖疏渠兩條。近日,氣溫上升,積雪融化,堰堤夯實兩遍。丙寅,有人十餘家歸來,係先前柏樹灣人,迎之。先前房屋悉毀兵燹,草創窩棚供其居住~~~”
蕭綽擺擺手,說:“好了,這些冊子都是王繼忠在山西日記,什麽墾荒,造堰,播種,開渠,養牛,牧羊,安撫流民,消除匪患之類的東西,據他記載,他一共修建堰塘三十六口,開渠一百二十餘條,墾荒一千三百八十餘頃,種植麥苗十餘萬頃,招徠流民五萬三千五百八十二人。”
說到這裏,蕭綽停住了,指著這些冊子對康延欣說:“把這些東西拿下去給堂下的大人們看一看,看該給王繼忠定個什麽罪?”
康延欣抱著冊子挨個給大臣們分發冊子,拿到冊子的大臣們一邊閱覽一邊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堂下又一陣嗡嗡嚶嚶哄鬧聲。
等哄鬧聲稍息,蕭綽又拿出一份折子,說:“朕這裏有一份蒲達理的奏折,是近來山西治安的匯報,近半年來山西案發事件比往年減少了八成,匪患僅僅發生了兩件,盜竊案件也隻有兩件。這說明什麽呢?”
耶律休哥說:“這是蒲達理剿匪做得好,匪患消除了,自然就沒有作奸犯科的事件發生了。”
室昉說:“不,於越此話,我不敢苟同,匪患年年在剿,卻沒有根除,有時越剿越多,這是為什麽?”
耶律休哥語塞,半天才說:“丞相大人以為這是為什麽?”
室昉說:“要想弄清匪患為何消失了,就要弄清那些土匪到哪裏去了。據山西戰報,他們並沒有剿滅多少土匪,那麽,這些土匪去了哪裏?老夫認為他們哪裏也沒去,一定是改惡從善,做了順民,還在山西這塊土地上。這都是王繼忠的安撫做得好。太後,皇上,老臣覺得王繼忠在安撫民眾上是立了大功的。”
蕭綽說:“丞相說得有道理,王繼忠的確做得好。”
蕭綽話音未落,耶律隆緒說:“做好安撫是王繼忠的本職,但是他擅自與敵人簽訂和約,是有罪的。”
韓德讓說:“王繼忠的確有罪,但從目前來看所有的邊界都不安定,衝突不斷,隻有山西一隅頗為平靜,敵我雙方互不侵擾,一派太平景象。王繼忠倒的確做了一件好事。”
耶律休哥說:“你們總是是說太平太平,一張紙就能帶來太平嗎?隻有打,打服他們,才能天下太平。”
耶律隆緒說:“對,於越才是真知灼見,要想天下太平,隻有天下都是我們的那才天下太平。”
蕭綽說:“好了,先不說這個,還是說說王繼忠。”
耶律隆緒說:“王繼忠目無君主,擅自與敵人簽訂和約,罪該處死,不過他安撫有功,朕以為削去官職,讓他戴罪立功。”
室昉說:“不可,王繼忠也是一腔熱血為大契丹安定著想,而且,安民有功,不應該治罪。”
一時,有人支持皇上,有人支持室昉,雙方僵持不下,最後,都把目光投向蕭綽。
蕭綽說:“既然皇上認為王繼忠有罪,那他就有罪,就按皇上說的辦。”
蕭綽接著對王繼忠說:“王繼忠聽旨。”
王繼忠連忙跪下。
蕭綽說:“王繼忠在山西私自與宋締結和約,目無皇上,撤去山西安撫使之職,出任戶部使,康延欣在山西對王繼忠監督有功,著其依舊行使監督之責,擇日送入王府,與王繼忠成婚。欽此。”
耶律隆緒瞪大眼睛看著蕭綽,見蕭綽沒有理睬,隻好迴過頭去。
王繼忠張口要說什麽,卻又咽了迴去。
蕭綽說:“怎麽你不想完婚?心裏惦記著那個張小姐?”
王繼忠忙說:“臣哪敢有此想法,臣怕配不上康小姐。”
蕭綽笑道:“你知道配不上人家,說明你還有點自知之明,這麽好的姑娘你不守著,還想著什麽張瑗李媛。”
王繼忠說:“臣是怕康小姐跟著我受苦。”
蕭綽說:“你這話倒是提醒了朕,你來我契丹孤身一人,屋無片瓦,家務浮財,寄居於寺廟之中,連一頂帳篷都沒有,都是朕對不住你。不過,你放心,朕將在上京城南給你建一座宅子,作為你們新婚之宅,再送一些奴隸供你驅使。”
王繼忠說:“臣不求其他,賜臣一頂帳篷擋風避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