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郡守的支持,王富貴的事就好辦多了。
他通過郡守的關係,結識了更多達官貴人,並將精鹽和味精送給他們品嚐。
這些達官貴人平日裏錦衣玉食,對美食自然是極其挑剔。
但他們品嚐了精鹽和味精之後,無一例外地讚不絕口。
同時,王富貴還安排人將精鹽和味精送到郡城各大酒樓和商鋪,進行試銷。
由於精鹽品質遠高於市麵上的普通鹽,價格又相差無幾。
很快便受到了百姓的歡迎。
而味精的出現,更是讓各大酒樓的菜肴鮮美無比。
吸引了無數食客,一時間供不應求。
郡城一行,王富貴賺得盆滿缽溢,白花花的銀子像潮水般湧入他的錢袋。
他樂得合不攏嘴,臉上的褶子都仿佛盛滿了笑意。
迴到蓬萊縣後。
他立刻按照約定,將利潤的大部分送到了秦夜的府上。
看著眼前堆積如小山的銀兩,秦夜並沒有流露出絲毫的貪婪之色。
他心中早已有了規劃,這些錢,他要用之於民。
讓蓬萊縣的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縣衙,作為蓬萊縣的行政中心,辦公條件卻極為簡陋。
衙役們的桌椅破舊不堪,筆墨紙硯更是匱乏。
秦夜大手一揮,撥出一筆款項,購置了全新的桌椅,上好的筆墨紙硯。
甚至還給衙役們定製了統一的製服。
衙役們穿上嶄新的製服,一個個精神抖擻,腰杆都挺直了幾分。
“大人,這…這也太好了!”
老衙役張三摸著身上筆挺的製服,激動得老淚縱橫。
“小的在縣衙當差幾十年,還是頭一次穿上這麽好的衣裳!”
秦夜拍了拍張三的肩膀,笑道:
“以後好好幹,蓬萊縣的未來,還要靠你們!”
除了改善縣衙的辦公條件,秦夜還將目光投向了縣裏的道路。
蓬萊縣的道路,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來形容再貼切不過。
坑坑窪窪的路麵,晴天塵土飛揚,遮天蔽日。
雨天更是泥濘不堪,積水成潭,行人步履維艱。
這種情況,秦夜早就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他深知,糟糕的道路狀況嚴重製約著蓬萊縣的發展。
不僅影響百姓出行,更阻礙了商貿往來。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後世耳熟能詳的至理名言,在秦夜心中紮下了根。
手裏有了錢,秦夜召集了縣衙的官員和鄉紳代表,宣布了他要修路的決定。
“諸位,蓬萊縣的道路狀況,大家有目共睹。一條條破爛不堪的道路,如同一道道枷鎖,束縛著蓬萊縣的發展。我決定,要修路!修一條條平坦寬闊的水泥路,讓蓬萊縣的百姓出行方便,讓商賈雲集,讓蓬萊縣煥發出新的生機!”
秦夜慷慨激昂的演講,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熱烈掌聲。
“大人英明!”
“大人為民著想,我等感激不盡!”
秦夜並沒有簡單地將路修成泥土路,他心中早已有了更長遠的規劃。
他讓人從之前建的水泥窯采購了大量的水泥。
準備修建一條條堅固耐用的水泥路。
在秦夜的指導下,工匠們開始了緊張的測量和規劃工作。
一些百姓自發組織起來,負責搬運石料、清理路麵。
“老張,你瞧瞧這水泥,真是個稀罕玩意兒!”
一個年輕的漢子扛著一袋水泥,好奇地對旁邊的老漢說道。
“是啊,聽說是從海外運來的,可金貴著呢!”
老漢小心翼翼地接過水泥,生怕弄壞了。
“有了這水泥,咱們的路啊,以後再也不用擔心下雨天變成泥潭了!”
年輕漢子憧憬著未來的美好景象。
秦夜規劃的道路並非簡單的直線,而是結合了蓬萊縣的地形地貌,。
以及後世的道路設計理念,規劃了主幹道和支路,還在道路兩旁設置了排水溝。
以解決雨天積水的問題。
連通縣城和村莊的公路,已經修了七七八八。
也培養出大量熟練工人。
這些熟練的築路工,自然成為了蓬萊縣衙重建的主力。
修路期間,秦夜經常到工地巡視。
“大人,您歇歇吧,這活兒我們來幹就行!”
一位老漢心疼地勸說道。
秦夜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笑道:
“我和大家一起幹,心裏踏實!”
百姓們看到秦夜如此盡心盡力,幹勁更足了。
他們揮舞著鋤頭,喊著號子,仿佛有著使不完的力氣。
“秦大人真是個好官啊!”
一位老農夫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感慨道。
“以前這路,一下雨就沒法走,現在好了,以後出門再也不用擔心摔跤了!”
道路修繕完畢後,蓬萊縣的麵貌煥然一新。
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商貿也更加繁榮。
秦夜並沒有就此止步。
他深知,教育是改變一個地方的關鍵。
除了築路之外,下一步便是“科教興國”。
秦夜深諳此道,蓬萊縣的未來,在於知識,在於教育!
“諸位,路通了,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興學!”
秦夜語氣堅定。
“蓬萊縣的未來,不在於一時的繁榮,而在於長久的興盛。而這長久的興盛,離不開教育!”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我決定,在縣衙旁邊,修建一所學館,就叫‘蓬萊學館’!這學館,要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工匠!”
眾人一聽,立刻議論紛紛。
“大人,這學館,要建成什麽樣呢?”
一位老工匠小心翼翼地問道。
秦夜早有腹稿,他走到桌案前,鋪開一張白紙,拿起炭筆,開始勾勒起來。
“這學館,既要實用,又要美觀。要有寬敞明亮的教室,還要有藏書豐富的圖書館,以及供學生休閑活動的庭院……”
他一邊說,一邊畫,現代學校的功能分區和古代書院的建築風格。
在他的筆下完美融合,一座宏偉壯觀的學館躍然紙上。
眾人看著圖紙,不禁嘖嘖稱奇。
“大人,這設計,真是巧奪天工啊!”
一位官員讚歎道。
秦夜微微一笑,繼續說道:
“為了吸引優秀人才前來任教,我們還要開出優厚的待遇,提供良好的住宿條件。”
說罷,他看向主簿。
“李景軒,撥款的事情,就交給你了。務必保證學館的建設資金充足。”
他通過郡守的關係,結識了更多達官貴人,並將精鹽和味精送給他們品嚐。
這些達官貴人平日裏錦衣玉食,對美食自然是極其挑剔。
但他們品嚐了精鹽和味精之後,無一例外地讚不絕口。
同時,王富貴還安排人將精鹽和味精送到郡城各大酒樓和商鋪,進行試銷。
由於精鹽品質遠高於市麵上的普通鹽,價格又相差無幾。
很快便受到了百姓的歡迎。
而味精的出現,更是讓各大酒樓的菜肴鮮美無比。
吸引了無數食客,一時間供不應求。
郡城一行,王富貴賺得盆滿缽溢,白花花的銀子像潮水般湧入他的錢袋。
他樂得合不攏嘴,臉上的褶子都仿佛盛滿了笑意。
迴到蓬萊縣後。
他立刻按照約定,將利潤的大部分送到了秦夜的府上。
看著眼前堆積如小山的銀兩,秦夜並沒有流露出絲毫的貪婪之色。
他心中早已有了規劃,這些錢,他要用之於民。
讓蓬萊縣的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縣衙,作為蓬萊縣的行政中心,辦公條件卻極為簡陋。
衙役們的桌椅破舊不堪,筆墨紙硯更是匱乏。
秦夜大手一揮,撥出一筆款項,購置了全新的桌椅,上好的筆墨紙硯。
甚至還給衙役們定製了統一的製服。
衙役們穿上嶄新的製服,一個個精神抖擻,腰杆都挺直了幾分。
“大人,這…這也太好了!”
老衙役張三摸著身上筆挺的製服,激動得老淚縱橫。
“小的在縣衙當差幾十年,還是頭一次穿上這麽好的衣裳!”
秦夜拍了拍張三的肩膀,笑道:
“以後好好幹,蓬萊縣的未來,還要靠你們!”
除了改善縣衙的辦公條件,秦夜還將目光投向了縣裏的道路。
蓬萊縣的道路,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來形容再貼切不過。
坑坑窪窪的路麵,晴天塵土飛揚,遮天蔽日。
雨天更是泥濘不堪,積水成潭,行人步履維艱。
這種情況,秦夜早就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他深知,糟糕的道路狀況嚴重製約著蓬萊縣的發展。
不僅影響百姓出行,更阻礙了商貿往來。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後世耳熟能詳的至理名言,在秦夜心中紮下了根。
手裏有了錢,秦夜召集了縣衙的官員和鄉紳代表,宣布了他要修路的決定。
“諸位,蓬萊縣的道路狀況,大家有目共睹。一條條破爛不堪的道路,如同一道道枷鎖,束縛著蓬萊縣的發展。我決定,要修路!修一條條平坦寬闊的水泥路,讓蓬萊縣的百姓出行方便,讓商賈雲集,讓蓬萊縣煥發出新的生機!”
秦夜慷慨激昂的演講,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熱烈掌聲。
“大人英明!”
“大人為民著想,我等感激不盡!”
秦夜並沒有簡單地將路修成泥土路,他心中早已有了更長遠的規劃。
他讓人從之前建的水泥窯采購了大量的水泥。
準備修建一條條堅固耐用的水泥路。
在秦夜的指導下,工匠們開始了緊張的測量和規劃工作。
一些百姓自發組織起來,負責搬運石料、清理路麵。
“老張,你瞧瞧這水泥,真是個稀罕玩意兒!”
一個年輕的漢子扛著一袋水泥,好奇地對旁邊的老漢說道。
“是啊,聽說是從海外運來的,可金貴著呢!”
老漢小心翼翼地接過水泥,生怕弄壞了。
“有了這水泥,咱們的路啊,以後再也不用擔心下雨天變成泥潭了!”
年輕漢子憧憬著未來的美好景象。
秦夜規劃的道路並非簡單的直線,而是結合了蓬萊縣的地形地貌,。
以及後世的道路設計理念,規劃了主幹道和支路,還在道路兩旁設置了排水溝。
以解決雨天積水的問題。
連通縣城和村莊的公路,已經修了七七八八。
也培養出大量熟練工人。
這些熟練的築路工,自然成為了蓬萊縣衙重建的主力。
修路期間,秦夜經常到工地巡視。
“大人,您歇歇吧,這活兒我們來幹就行!”
一位老漢心疼地勸說道。
秦夜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笑道:
“我和大家一起幹,心裏踏實!”
百姓們看到秦夜如此盡心盡力,幹勁更足了。
他們揮舞著鋤頭,喊著號子,仿佛有著使不完的力氣。
“秦大人真是個好官啊!”
一位老農夫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感慨道。
“以前這路,一下雨就沒法走,現在好了,以後出門再也不用擔心摔跤了!”
道路修繕完畢後,蓬萊縣的麵貌煥然一新。
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商貿也更加繁榮。
秦夜並沒有就此止步。
他深知,教育是改變一個地方的關鍵。
除了築路之外,下一步便是“科教興國”。
秦夜深諳此道,蓬萊縣的未來,在於知識,在於教育!
“諸位,路通了,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興學!”
秦夜語氣堅定。
“蓬萊縣的未來,不在於一時的繁榮,而在於長久的興盛。而這長久的興盛,離不開教育!”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我決定,在縣衙旁邊,修建一所學館,就叫‘蓬萊學館’!這學館,要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工匠!”
眾人一聽,立刻議論紛紛。
“大人,這學館,要建成什麽樣呢?”
一位老工匠小心翼翼地問道。
秦夜早有腹稿,他走到桌案前,鋪開一張白紙,拿起炭筆,開始勾勒起來。
“這學館,既要實用,又要美觀。要有寬敞明亮的教室,還要有藏書豐富的圖書館,以及供學生休閑活動的庭院……”
他一邊說,一邊畫,現代學校的功能分區和古代書院的建築風格。
在他的筆下完美融合,一座宏偉壯觀的學館躍然紙上。
眾人看著圖紙,不禁嘖嘖稱奇。
“大人,這設計,真是巧奪天工啊!”
一位官員讚歎道。
秦夜微微一笑,繼續說道:
“為了吸引優秀人才前來任教,我們還要開出優厚的待遇,提供良好的住宿條件。”
說罷,他看向主簿。
“李景軒,撥款的事情,就交給你了。務必保證學館的建設資金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