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英吉利代理公使尼爾,最近頗為困惱,關於下關炮事件如何善後,他怎麽也找不到一個穩妥的辦法。


    於是,他將此事說給了前來拜訪的英人箱館知事,誰知道約翰.布萊恩一聽就笑了,處理此事的辦法很簡單啊:


    “這有何難,別忘了,您上麵有人啊!”


    尼爾聽後搖頭苦笑:


    “阿禮國公使能幫我,你信我不信,再說他還沒迴來呢。”


    這話布萊恩懂,真要是純粹的代理公使,那要尼爾來扶桑幹嘛?


    橫濱知事霍華德?瓦伊斯就在本地,瓦伊斯熟悉扶桑事務,讓他代理一段時間不就完了。


    因此尼爾到此,就是要取阿禮國而代之的。


    可算起來,阿禮國和尼爾一樣也是中華來扶桑的,阿禮國原本是鬆江知事,尼爾之前是公使館書記官,何苦鬧成這樣——之前布萊恩不願意和尼爾攪合,這也是原因之一。


    但如今嘛,布萊恩既然已經在尼爾身上下注,那還有啥猶豫的,隻要重重加碼,這樣才能各取所需:


    幫直秀是順手,讓尼爾摘掉“代理”的帽子,等他坐穩了公使,那還不得感謝自己啊。


    原來,布萊恩給自己圖謀的,是英吉利橫濱知事的位置。


    這也是直秀能說服布萊恩的根本原因,“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你幫我、我幫你,這不挺好的嘛。


    當然,尼爾本身也有便利條件——作為之前的書記官,他也是有跟腳的。


    因此,布萊恩向其解釋:


    “阿禮國公使呢,您就暫時別指望了。


    可您還有老長官啊,為啥不能從這裏下手。”


    對此,尼爾表示:


    “我想到了啊。


    可駐中華公使卜魯斯爵士的迴信裏,隻建議我‘慎重,務必不墜日不落帝國的威嚴’。


    怎麽看,這也是建議強硬處理下關事件的意思啊。”


    這是當局者迷啊,布萊恩真想現在就把幹股要迴來麽——人家卜魯斯其實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您這猶猶豫豫的,不像是做大事的料子啊。


    其實呢,從軍勢轉為外事官,尼爾還真是沒啥前途,最起碼他在扶桑的表現不佳:


    如果直秀沒亂入,尼爾在扶桑代理公使,那是幹的一塌糊塗。


    生麥事件(文久二年八月)發生後,善後事宜辦的拖拖拉拉,一直到文久三年(1863年)五月,尼爾才和幕府交涉完畢——收到了10萬英鎊的賠償金。


    當時英人自己,包括橫濱知事瓦伊斯在內,很多人都對拖延不滿,認為應該采取更激勵的報複,甚至立馬在橫濱采取武力行動。


    但尼爾把這些意見都壓下去了——別看他對幕府大喊大叫不止,但內裏卻是個溫和派。


    接著呢,他帶戰船到鹿兒島,結果和島津家交涉也不順利。


    而最終開打之後,居然還打成了爛賬,連旗艦的艦長都掛點了,最終英人不勝而退。


    事後,米人幸災樂禍的報道:


    “通過這場戰爭,西方人應該學習的東西是,不應該小看扶桑。


    他們勇敢且擅長西式的武器和戰術,很難讓他們投降。


    盡管英吉利來勢洶洶,但未能挫敗扶桑的勇猛”。


    更關鍵的關鍵是,英人自己的輿論也不站在尼爾一邊:


    “既然收到了巨額賠償,何必多事。


    更關鍵的是,居然還沒打贏。


    這是啥鬼操作啊。”


    其實尼爾也很冤,當時他委托水軍提督全麵負責軍勢,在開戰一事上,他也是被裹挾的!


    當然了,著名的翻譯家福沢諭吉,他在其中也貢獻不小:


    據說福沢把英人的要求,從交出“兇手(動手的人)”,翻譯成了交出“首犯”。


    可首犯能是誰啊?


    這麽大的帽子,那隻能是當時薩摩藩隊伍裏的地位最高者,也就是島津久光。


    而久光是藩主的親爹,又把持了藩內大權,他能把自己交出去?!


    因此兩邊最終談崩了,隻能開打。


    至於福沢諭吉是不是故意的,這就是千古謎團了。


    因為這些胡搞亂搞,後來等阿禮國迴到扶桑,尼爾就隻能自動滾蛋了。


    如今嘛,直秀的小手猛撈,這尼爾的結局自然大有不同:


    生麥事件根本沒發生,所以尼爾根本沒有拖延的機會,因此也沒激起屬下的普遍不滿;


    而下關事件雖然發生了,但受直秀慫恿,布萊恩不是屁顛屁顛地跑來幫忙了嘛。


    布萊恩給尼爾出鬼主意:


    “駐中華公使卜魯斯爵士的迴信裏,‘慎重,務必不墜日不落帝國的威嚴’,這是好事啊。


    這口氣這麽硬朗,不是要您采用強硬手段,而是明確表達了對您對支持!”


    尼爾點頭,說本來我也怎麽想。


    滿腹的吐槽都到了嘴邊,可想到橫濱知事的寶座,布萊恩又生生忍住了。


    他接著給尼爾分析:


    今年是啥年頭啊,這處理必須堅決果斷,無論如何,不能再拖下去了!


    原來,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英吉利從佛蘭西手中奪取了兩塊要地——北米的魁北克和英吉利帝國未來的明珠“天竺”。


    從此,英吉利開始自稱“日不落帝國”。


    而今年是1863年,是整整百年的紀念日,所以下關炮擊事件要盡快完結才好——感著獻禮麽,懂?


    當然,算算日子,這再快信息今年也迴不到英人本土了。


    可晚到總比不到強啊。


    尼爾表示,寶寶不說但寶寶很委屈:


    “這些我都知道啊。


    可目前本土不是推行‘小英吉利策略’嘛,這萬一采用強硬姿態,把幕府逼急了,要大打出手不就坐蠟了?”


    “江戶想動手?”


    尼爾搖頭,小栗忠順等人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個態度是明確的。


    布萊恩差點被氣暈了,代理公使大人,您老到底是啥意思啊!


    “您想讓交涉破裂,然後打到底?”


    “不想,就是佛蘭西人鼓噪不已,有些咱們自己人,也指望著大咬一口好升官發財。”


    談到這時,布萊恩總算搞明白了,原來尼爾是抓到了熊尾巴,騎虎難下,而他自己是傾向和談解決的。


    這不就好辦了嗎。


    關於佛人,布萊恩給尼爾講了個故事,亞羅號之戰結束後,外界是這麽評價英、佛、米、魯四國的:


    四個人去搶果園,其中兩人比較傻,費勁巴拉地爬到果樹上采摘。而剩下的兩個則站在地上,一邊放風,一邊站在地上等果子掉下來。


    當果園主人趕過來的時候,地上的兩人拉住了他,讓他冷靜。


    結局嘛,果園主人終於和爬樹的兩人大打出手,但卻處於下風。最終隻好看著三個拿到果子的強盜揚長而去。


    “還有一個放風的強盜呢?”尼爾問。


    因為他貪心不足,拿了水果還想搶別人的房子,結果被果園主人和原本的同夥教訓了一頓,所得寥寥。


    尼爾一聽就懂了,這不是說亞羅號之戰的四國嘛:


    英、佛是與中華開戰的,保持中立的米、魯,就是那倆放風蹭便宜的。


    後來魯人起了貪心,圖謀中華土地,結果在遠東的璦琿之戰中慘敗不說,還引起了英吉利的警惕。最終,在英人的幹預下,除了商業利益外,魯人隻得到了微不足道的賠償。


    故事是好故事,不過這和下關炮擊事件有啥關係?


    懂了,尼爾轉念一想,他就明白布萊恩的意思了:


    這三國炮擊下關,其實也涉及了四家,英、佛、米、蘭——隻是蘭國勢弱,沒有戰艦出場。


    而這次事件,本來是佛、米上樹摘果子,英吉利、蘭國坐享其成。


    可因為佛、米沒占到便宜,最後英人出手才擺平此事。


    問題是,人家幕府早早地把最大份的果子送給了英吉利。


    小栗忠順出使,又是買戰船、機械,又是承諾特殊商業利益,這麽看來,英人出手完全沒必要嘛。


    就算能搞到一些賠款、一些商業利益,可實際上,果子就那麽多,英人相當於把自己多占的那份也拿出來分享,實在是冤大頭之極!


    當然,要是能搶更多,那這個邏輯就不成立了。


    可如今在橫濱警戒的扶桑兵馬,是曾經兩次大敗魯人的北地兵,裝備之好、素質之高,為尼爾等人所未見——和以往的對手比。


    如果扶桑的幕府還能拿出這樣的兵馬,不說一萬,就是八千、五千,那也不是四國在扶桑的現在力量所能平推的。


    而且下關也不是沒登岸,擊垮了不知所謂的毛利家正規兵馬後,那些神出鬼沒的冷槍手,讓大家吃了很大苦頭。一半以上的傷亡,都是這些鬼鬼祟祟的老鼠幹的。可問題是,大家還真拿這些不敢正麵決鬥的膽小鬼沒啥好辦法。


    目前四國的訛詐不成,與幕府談成拉鋸戰,軍勢方麵的考慮是重要因素——要想達成原定目標,這不往扶桑增派人馬是不行的!


    而大舉增派人


    馬,明顯和“小英吉利策略”本小利大的原則衝突。


    這個,其實就是尼爾對此事猶豫不決的重要原因。


    如今換成故事比喻,那就更清楚了。


    因此,佛蘭西人的鼓噪,從分果子多少這個角度上,尼爾就應該壓製才是——明顯幕府更親近英吉利啊。


    “可如今公館有些人,也甚是頑固,鼓噪不能讓步。”


    布萊恩一聽,這尼爾其實已經下定決心了,可還有擔心:


    緩和處置,他怕擋了屬下升官發財的機會,到時引起眾怒,他的代理公使還是不能轉正——就算當上了,那上下離心,也不是啥好事。


    不過這事簡單,“獻金”可不是啥扶桑特色,英國也有啊。


    對此尼爾一拍大腿,連連表示“失誤、失誤”:


    這賠款是公對公的,真能落到個人手裏多少不好說。可幕府的獻金,那是百分百屬於個人的!


    就是操作上,有點麻煩,容易留下手尾。


    不過,他抬頭看了看布萊恩,這事他自己不好辦,可對有洋行、銀行在扶桑的布萊恩來說,哪還不是soeasy。


    隨便搞個名目,如販賣生絲、放貸啥的,沒多久就洗白了。


    於是呢,等尼爾想明白了,這下關炮擊的處理就基本暢通無阻了:


    其實,前麵在幕府的努力下,米人、蘭國已經鬆動了。


    加上實力最強的英人代表尼爾倒戈,佛國公使貝爾庫特獨力難支,隻好也跟著讓步——再說了,走布萊恩渠道的獻金都到手了,這不讓步也不好意思不是。


    在直秀拜訪小栗忠順前,三國炮擊下關的最新協商成果是:


    或者賠償20萬英鎊,或者兵庫立即開埠。


    可洋人鬆口了,這迴輪到幕府拿捏起來:


    幕府是不敢開埠兵庫的,怕的是引起攘夷人士的大肆攻擊,因此傾向於掏錢買平安。


    可賠款二十萬英鎊,加上五萬不顯示在賬目上的獻金,這可是差不多一百零四萬枚萬延小判金!


    而長州派來的代表高杉春風,他表示長州一時拿不出這麽多,其中的大部分,都得請幕府先墊上。


    可誰家的錢是大風刮來的,幕府也……


    其實幕府賬上還真有一筆錢,不過這是當年和鹹亨洋行做密貿易攢下的,最早的經手人就是小栗忠順。


    以金易銀到現在還是機密不說,這些錢更是幕府中興的希望,上從將軍家茂、政事總裁慶永,下至知道此事的大目付等幕臣,對這筆錢看得如同命根~子一樣。


    因此,在直秀上門前,交涉四人組的考慮是分期付款:


    除了必須盡快支付的獻金,剩下的二十萬英鎊,準備分四期支付,也就是每六個月賠付五萬,善後簽約的時候就支付首期,一年半付清。


    可長州還是不肯答應,繼續懇請幕府墊付。


    這毛利家主慶親和兒子定廣,兩人當起了縮頭烏龜,而派到江戶的高杉春風,他就隻能硬挺:


    獻金五萬加上首期五萬,一共十萬英鎊,折合萬延小判金四十一萬有餘。


    這筆錢長州隻能湊出二十多萬,剩下的二十萬,隻能請幕府墊付。


    而且呢,一年半之內,長州是無論如何也掏不出全部賠款,後麵的,估計還得是幕府兜底。


    最後把高杉逼急了,他拿出刀來——不是翻臉,是準備刨腹謝罪!


    考慮到長州並非“要錢不要命”,而是確實沒錢,對此幕府也無計可施。


    因此,與洋人的交涉就這樣卡住了,洋人讓步了,可幕府卻不願意替長州掏錢。


    而如今直秀登門小栗家,就是來當這個冤大頭的。


    直秀考慮的是,隻要炮擊下關一事得到解決,文久革新就能繼續大刀闊斧地推進:


    一嘛,洋人不鬧了,這就去除了幕府的後顧之憂;


    二嘛,如果結局能相對完美,那就能側麵證明,小栗忠順推動的西化改革是有道理的。


    在前麵的交涉中,小栗大顯了身手,如果事情平安落地,最起碼能證明人家有能力不是。而如果小栗有能力,那他說的話,不就有道理了麽。


    況且,《扶桑殖產興業建白》經過十個月的發酵,也到了“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的地步,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說法,這次要出了岔子,以後可就更難收拾了。


    不過呢,雖說“借錢的是大爺”,可讓直秀頭疼的是,錢還沒給出去,小栗的架子就端起來了:


    “長州的借款,關本大爺何事。你要上杆子出錢,該去找高杉春風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扶桑鏡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MerlinCahrin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MerlinCahrin並收藏扶桑鏡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