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了北疆之後,應該很難再迴來一趟。我不在京城的時候,你若是有什麽事情,就去安陵郡主府找安之渙,他會幫你的。如果出了什麽事情,不要自己擅自做決定,寫信給我,我一定會趕迴來的。”蕭啟晟叮囑道。
“好,我知道了。”趙靈樞突然不敢看蕭啟晟的眼睛,也許是因為蕭啟晟這番話太過於情真意切,也許是因為夜色朦朧,趙靈樞感覺自己的心髒突然之間漏了一拍。
“時間不早了,我還要迴去準備前往北疆的事情,你早些休息吧。”說著,蕭啟晟便起身要走。
趙靈樞跟著蕭啟晟走到窗戶邊,打開窗戶,踩著窗台剛要縱身出去的時候,蕭啟晟聽見趙靈樞在身後說了一句:“我等你迴來。”
蕭啟晟聽了,身體頓了一頓卻沒有迴頭,也沒有迴答什麽,縱身除了房間,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第二天清晨,城門處的五萬大軍集結完畢。蕭啟晟身著盔甲,站在隊伍最前頭。
城門之上,梁文帝正在看著他們。
“皇上,六殿下說,都已經準備好了。”梁文帝身邊最得力的太監匯報道。
“那就出發吧。”梁文帝淡淡的說道。
蕭啟晟縱身上馬,率領浩浩蕩蕩的五萬大軍走出了城門,向著北疆進發。走出城門的那一刻,蕭啟晟停下,迴頭朝著身後看了一眼。
京城,自己這次離開,是再也不會迴來了呢,還是最後等待著功成名就,凱旋歸來?等待迴來的那一刻,這偌大的京城,可還有自己的一分半畝天地嗎?
蕭啟晟不經意地抬起了頭,城門之上的梁文帝也正在看著他。梁文帝沒有說話,卻朝著蕭啟晟遠遠的點了點頭。
“出發!”蕭啟晟將馬頭調轉至北疆方向,一聲令下,大軍壓境。腳步所到之處,轟隆作響。戰旗飄揚,唿聲震撼。
隊伍一路向北,走到十裏長亭的時候,蕭啟晟突然看見裏麵有一個人。
蕭啟晟放慢了速度。十裏長亭外,一個丫鬟正站在路邊等待著。
蕭啟晟辨認出來,這個丫鬟就是趙靈樞身邊的貼身侍女。蕭啟晟連忙朝著身後說道:“停一下!”大軍腳步聲戛然而止,揚起的灰塵也立刻落迴了路邊。
“三殿下!”看到蕭啟晟和隊伍停了下來,路邊等待著的晴兒立刻走了上來。
蕭啟晟翻身下馬,走到晴兒身邊說道:“你怎麽來了?你家小姐呢?”
“小姐正在長亭裏麵等著您呢。”晴兒指著長亭裏麵站著的人說道。
蕭啟晟立刻丟下晴兒和身後的大軍,跑向長亭裏麵。
“你怎麽來了?”一見到站著的人,蕭啟晟就問道。
那人將身上遮擋的長袍的帽子摘下,露出較好的麵容,不是趙靈樞又是誰?
“今天是殿下出征的日子,靈樞來給殿下送行。”趙靈樞說道。
“昨天夜裏不是已經送過了嗎?”蕭啟晟心中當然是開心的,可是他更怕給趙靈樞帶來麻煩。畢竟自己前往北疆,有多少人正在盯著他呢。
“昨天是告別,今天才是送別。”趙靈樞認真的看著蕭啟晟說道。
兩人陷入了沉默。直到蕭啟晟看見站在不遠處的蕭四臉上一副焦急的樣子。
“怎麽了?”蕭啟晟沉著聲音問道。
“殿下,時間要來不及了,前麵還要趕路呢。”蕭四也不想要做這個惡人,他也是想催不敢催可時間緊迫,他不得不催促。
“馬上就來了。”蕭啟晟說道。
接著,蕭啟晟從身上拿出了一個令牌,輕輕放在趙靈樞的手上,叮囑說道:“這個令牌有很大的作用,一定要時刻帶在身邊。要是我走了以後,你遇到什麽危險,就把這塊令牌拿出來,大多數的人一見到這塊令牌,都會乖乖退下的。”
“我知道了。”趙靈樞低頭看著手上這塊雕刻精美卻沒有寫任何字的令牌,輕聲說道。哪怕蕭啟晟並沒有告訴她這塊令牌的作用到底是什麽,可是她就是相信蕭啟晟,相信他說的每一句話,相信這塊令牌一直保護著她。
“我走了。”說完,蕭啟晟便轉身離開,再也沒有迴頭。趙靈樞看著蕭啟晟的背影,手上摩挲著那塊令牌,心中是無限的思念和眷戀。
目送蕭啟晟和大軍遠去,趙靈樞也帶著晴兒迴了趙府。剛剛進了自己的院子,凳子還沒有做熱乎呢,就有人過來匯報:“小姐,有宮裏的人過來。”
“宮裏的人?”趙靈樞不敢耽誤,趕緊整理好自己的儀容,來到大廳裏。
一個太監正在大廳裏站著一動不動地等待著。
“公公莫怪,靈樞來遲了。”趙靈樞走過去,朝著太監屈身行了個禮。
“不礙事。趙小姐,快些跟著咱家進宮吧。”那太監淡淡的說道。
“進宮?請問是哪一位娘娘找我進宮呢?”趙靈樞沒料到這個問題,卻又不能表現的太過於驚訝,隻能壓抑著自己的情緒問道。
“不是哪一位娘娘。是皇上命咱家來,叫趙姑娘進宮去的。”太監說道。
“皇上?”趙靈樞這一次更加驚訝,如果是某個娘娘找她,多半是想要讓自己的兒子和自己聯絡感情。可皇上找自己,這會是什麽事情呢?自己的父親雖然是承思侯,但是自己卻從來不和朝堂政治有什麽瓜葛啊。
“具體的東西咱家也不清楚。趙姑娘還是快一些跟咱家進宮去吧,去晚了惹得皇上龍顏大怒,那咱家可就不好交代了。”太監看似平淡的語氣背後,卻句句是威脅。
“那還請公公帶路吧。”趙靈樞賠著笑臉說道。這位太監能讓梁文帝親自下命令,看樣子肯定是皇上身邊的人。況且,皇宮裏的人輕易不能得罪,因為那是一群距離天子最近的人,前一秒還無足輕重,後一秒就可能變成了皇上麵前的紅人了。
機緣這個東西,誰說的準呢?因此,大家都隻好圓滑一些,誰都不付出真性情,誰都不得罪,個個都是老好人。可是翻臉的時候,卻比誰都快。
趙靈樞跟著太監進了宮,被太監直接帶進了承清宮。趙靈樞一路上都在提心吊膽,就算是前世自己和蕭啟銘成婚之後,對於這個真正九五至尊的男人依舊沒有多少深刻的印象。即使大婚之日,梁文帝也不過坐了一會,就離開了。後來次日新媳婦敬茶的時候,也隻是見到了皇後,梁文帝早早的便去了大殿上早朝去了。
趙靈樞不清楚是成為了皇帝,就沒有了親情溫暖的可能性,還是隻有梁文帝生性涼薄,不在乎自己的任何一個親人,哪怕是延續了自己骨血的兒子。
帝王家,真是個謎團。
趙靈樞進了大殿,那個神秘的男人此刻就坐在她前麵的龍椅上。可是趙靈樞絲毫不敢抬起頭來。她的傲骨,在這個據說有龍氣的男人的威嚴之前,不值得一提。
“抬起頭來,讓朕瞧一瞧。”梁文帝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上響起,趙靈樞這才發現諾大的大殿上就隻有她和梁文帝兩個人。那個太監在等到他走進去之後,就帶著大殿裏的侍從和宮女出去了。
趙靈樞依照梁文帝的意思,抬起了頭。她好奇的看著梁文帝,卻又不敢打量地太過於明顯。
那個掌握著國家命運的男人,那個九五至尊的男人,居然隻是個長著花白頭發的老者。
“你就是衛國公的嫡女?叫什麽名字?”梁文帝問道。
“迴皇上,臣女叫趙靈樞。”趙靈樞又發現,梁文帝的聲音蒼老而疲憊,像是風燭殘年的老人,也像是飽經風霜的苦難人。他到底經曆了什麽?
“朕的兩個兒子,對你的興趣可是大的很呐。”梁文帝說道,臉上的表情讓人分不清喜怒哀樂。
“臣女不敢。”趙靈樞一聽到這句話,立馬跪下。和皇子關係好本來就不是一件好事情。更何況,自己身後是衛國公一族,要是連累父親被扣上一個結黨營私的罪名,那這一世她趙靈樞可就是白活了。
“你們進來吧。”梁文帝沒迴答趙靈樞的話,倒是不知道對誰說道。
趙靈樞疑惑這大殿上不就隻有自己喝梁文帝嗎?可是梁文帝話音剛落,就有兩個人從內殿走了出來。趙靈樞定睛一看,居然是蕭啟銘和蕭啟昀。
“他們兩個,上次朝堂上就對朕說,要娶你做正妃。一個說與你早已經私定終身,一個說與你是知己,此生非彼此不可。可你就隻能嫁一個,你跟朕說,你到底想要嫁給哪一個?”梁文帝盯著趙靈樞看,明明是婚姻大事這樣的話題,卻被他像是玩笑一樣說了出來。
趙靈樞在腦海中快速思考著對策。一個臣女,與皇子私下交好,在一般人眼中可能是一段風流佳話,可在梁文帝眼中,卻不會就這麽看待。況且,這樣的局麵就像是趙靈樞腳踏兩隻船,如果這兩兄弟會有什麽矛盾摩擦,那十有八九都會歸罪在趙靈樞的頭上。
這個問題,著實不好迴答。不管趙靈樞迴答什麽,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而最重要的是,這一個問題,沒有真正的正確答案,有的,隻是摸準了梁文帝的喜歡而已。
那麽,梁文帝希望的答案是什麽?
“臣女和兩位皇子都隻是當做朋友相處,從未想過談婚論嫁。臣女身份低微,配不上兩位殿下的皇家身份。”趙靈樞說道。
這樣的迴答可以說是快刀斬亂麻,可是弊端在於,她同時拒絕了兩個人,而這兩個人,明明確確說過和自己有私情。趙靈樞的直接拒絕,不但打了兩個皇子的臉,還可能給梁文帝留下一個言行不一的模樣。
“你們可是聽清楚了?人家隻是把你們當做朋友,還說什麽和人家兩相情悅的話。”梁文帝說道。
“好,我知道了。”趙靈樞突然不敢看蕭啟晟的眼睛,也許是因為蕭啟晟這番話太過於情真意切,也許是因為夜色朦朧,趙靈樞感覺自己的心髒突然之間漏了一拍。
“時間不早了,我還要迴去準備前往北疆的事情,你早些休息吧。”說著,蕭啟晟便起身要走。
趙靈樞跟著蕭啟晟走到窗戶邊,打開窗戶,踩著窗台剛要縱身出去的時候,蕭啟晟聽見趙靈樞在身後說了一句:“我等你迴來。”
蕭啟晟聽了,身體頓了一頓卻沒有迴頭,也沒有迴答什麽,縱身除了房間,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第二天清晨,城門處的五萬大軍集結完畢。蕭啟晟身著盔甲,站在隊伍最前頭。
城門之上,梁文帝正在看著他們。
“皇上,六殿下說,都已經準備好了。”梁文帝身邊最得力的太監匯報道。
“那就出發吧。”梁文帝淡淡的說道。
蕭啟晟縱身上馬,率領浩浩蕩蕩的五萬大軍走出了城門,向著北疆進發。走出城門的那一刻,蕭啟晟停下,迴頭朝著身後看了一眼。
京城,自己這次離開,是再也不會迴來了呢,還是最後等待著功成名就,凱旋歸來?等待迴來的那一刻,這偌大的京城,可還有自己的一分半畝天地嗎?
蕭啟晟不經意地抬起了頭,城門之上的梁文帝也正在看著他。梁文帝沒有說話,卻朝著蕭啟晟遠遠的點了點頭。
“出發!”蕭啟晟將馬頭調轉至北疆方向,一聲令下,大軍壓境。腳步所到之處,轟隆作響。戰旗飄揚,唿聲震撼。
隊伍一路向北,走到十裏長亭的時候,蕭啟晟突然看見裏麵有一個人。
蕭啟晟放慢了速度。十裏長亭外,一個丫鬟正站在路邊等待著。
蕭啟晟辨認出來,這個丫鬟就是趙靈樞身邊的貼身侍女。蕭啟晟連忙朝著身後說道:“停一下!”大軍腳步聲戛然而止,揚起的灰塵也立刻落迴了路邊。
“三殿下!”看到蕭啟晟和隊伍停了下來,路邊等待著的晴兒立刻走了上來。
蕭啟晟翻身下馬,走到晴兒身邊說道:“你怎麽來了?你家小姐呢?”
“小姐正在長亭裏麵等著您呢。”晴兒指著長亭裏麵站著的人說道。
蕭啟晟立刻丟下晴兒和身後的大軍,跑向長亭裏麵。
“你怎麽來了?”一見到站著的人,蕭啟晟就問道。
那人將身上遮擋的長袍的帽子摘下,露出較好的麵容,不是趙靈樞又是誰?
“今天是殿下出征的日子,靈樞來給殿下送行。”趙靈樞說道。
“昨天夜裏不是已經送過了嗎?”蕭啟晟心中當然是開心的,可是他更怕給趙靈樞帶來麻煩。畢竟自己前往北疆,有多少人正在盯著他呢。
“昨天是告別,今天才是送別。”趙靈樞認真的看著蕭啟晟說道。
兩人陷入了沉默。直到蕭啟晟看見站在不遠處的蕭四臉上一副焦急的樣子。
“怎麽了?”蕭啟晟沉著聲音問道。
“殿下,時間要來不及了,前麵還要趕路呢。”蕭四也不想要做這個惡人,他也是想催不敢催可時間緊迫,他不得不催促。
“馬上就來了。”蕭啟晟說道。
接著,蕭啟晟從身上拿出了一個令牌,輕輕放在趙靈樞的手上,叮囑說道:“這個令牌有很大的作用,一定要時刻帶在身邊。要是我走了以後,你遇到什麽危險,就把這塊令牌拿出來,大多數的人一見到這塊令牌,都會乖乖退下的。”
“我知道了。”趙靈樞低頭看著手上這塊雕刻精美卻沒有寫任何字的令牌,輕聲說道。哪怕蕭啟晟並沒有告訴她這塊令牌的作用到底是什麽,可是她就是相信蕭啟晟,相信他說的每一句話,相信這塊令牌一直保護著她。
“我走了。”說完,蕭啟晟便轉身離開,再也沒有迴頭。趙靈樞看著蕭啟晟的背影,手上摩挲著那塊令牌,心中是無限的思念和眷戀。
目送蕭啟晟和大軍遠去,趙靈樞也帶著晴兒迴了趙府。剛剛進了自己的院子,凳子還沒有做熱乎呢,就有人過來匯報:“小姐,有宮裏的人過來。”
“宮裏的人?”趙靈樞不敢耽誤,趕緊整理好自己的儀容,來到大廳裏。
一個太監正在大廳裏站著一動不動地等待著。
“公公莫怪,靈樞來遲了。”趙靈樞走過去,朝著太監屈身行了個禮。
“不礙事。趙小姐,快些跟著咱家進宮吧。”那太監淡淡的說道。
“進宮?請問是哪一位娘娘找我進宮呢?”趙靈樞沒料到這個問題,卻又不能表現的太過於驚訝,隻能壓抑著自己的情緒問道。
“不是哪一位娘娘。是皇上命咱家來,叫趙姑娘進宮去的。”太監說道。
“皇上?”趙靈樞這一次更加驚訝,如果是某個娘娘找她,多半是想要讓自己的兒子和自己聯絡感情。可皇上找自己,這會是什麽事情呢?自己的父親雖然是承思侯,但是自己卻從來不和朝堂政治有什麽瓜葛啊。
“具體的東西咱家也不清楚。趙姑娘還是快一些跟咱家進宮去吧,去晚了惹得皇上龍顏大怒,那咱家可就不好交代了。”太監看似平淡的語氣背後,卻句句是威脅。
“那還請公公帶路吧。”趙靈樞賠著笑臉說道。這位太監能讓梁文帝親自下命令,看樣子肯定是皇上身邊的人。況且,皇宮裏的人輕易不能得罪,因為那是一群距離天子最近的人,前一秒還無足輕重,後一秒就可能變成了皇上麵前的紅人了。
機緣這個東西,誰說的準呢?因此,大家都隻好圓滑一些,誰都不付出真性情,誰都不得罪,個個都是老好人。可是翻臉的時候,卻比誰都快。
趙靈樞跟著太監進了宮,被太監直接帶進了承清宮。趙靈樞一路上都在提心吊膽,就算是前世自己和蕭啟銘成婚之後,對於這個真正九五至尊的男人依舊沒有多少深刻的印象。即使大婚之日,梁文帝也不過坐了一會,就離開了。後來次日新媳婦敬茶的時候,也隻是見到了皇後,梁文帝早早的便去了大殿上早朝去了。
趙靈樞不清楚是成為了皇帝,就沒有了親情溫暖的可能性,還是隻有梁文帝生性涼薄,不在乎自己的任何一個親人,哪怕是延續了自己骨血的兒子。
帝王家,真是個謎團。
趙靈樞進了大殿,那個神秘的男人此刻就坐在她前麵的龍椅上。可是趙靈樞絲毫不敢抬起頭來。她的傲骨,在這個據說有龍氣的男人的威嚴之前,不值得一提。
“抬起頭來,讓朕瞧一瞧。”梁文帝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上響起,趙靈樞這才發現諾大的大殿上就隻有她和梁文帝兩個人。那個太監在等到他走進去之後,就帶著大殿裏的侍從和宮女出去了。
趙靈樞依照梁文帝的意思,抬起了頭。她好奇的看著梁文帝,卻又不敢打量地太過於明顯。
那個掌握著國家命運的男人,那個九五至尊的男人,居然隻是個長著花白頭發的老者。
“你就是衛國公的嫡女?叫什麽名字?”梁文帝問道。
“迴皇上,臣女叫趙靈樞。”趙靈樞又發現,梁文帝的聲音蒼老而疲憊,像是風燭殘年的老人,也像是飽經風霜的苦難人。他到底經曆了什麽?
“朕的兩個兒子,對你的興趣可是大的很呐。”梁文帝說道,臉上的表情讓人分不清喜怒哀樂。
“臣女不敢。”趙靈樞一聽到這句話,立馬跪下。和皇子關係好本來就不是一件好事情。更何況,自己身後是衛國公一族,要是連累父親被扣上一個結黨營私的罪名,那這一世她趙靈樞可就是白活了。
“你們進來吧。”梁文帝沒迴答趙靈樞的話,倒是不知道對誰說道。
趙靈樞疑惑這大殿上不就隻有自己喝梁文帝嗎?可是梁文帝話音剛落,就有兩個人從內殿走了出來。趙靈樞定睛一看,居然是蕭啟銘和蕭啟昀。
“他們兩個,上次朝堂上就對朕說,要娶你做正妃。一個說與你早已經私定終身,一個說與你是知己,此生非彼此不可。可你就隻能嫁一個,你跟朕說,你到底想要嫁給哪一個?”梁文帝盯著趙靈樞看,明明是婚姻大事這樣的話題,卻被他像是玩笑一樣說了出來。
趙靈樞在腦海中快速思考著對策。一個臣女,與皇子私下交好,在一般人眼中可能是一段風流佳話,可在梁文帝眼中,卻不會就這麽看待。況且,這樣的局麵就像是趙靈樞腳踏兩隻船,如果這兩兄弟會有什麽矛盾摩擦,那十有八九都會歸罪在趙靈樞的頭上。
這個問題,著實不好迴答。不管趙靈樞迴答什麽,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而最重要的是,這一個問題,沒有真正的正確答案,有的,隻是摸準了梁文帝的喜歡而已。
那麽,梁文帝希望的答案是什麽?
“臣女和兩位皇子都隻是當做朋友相處,從未想過談婚論嫁。臣女身份低微,配不上兩位殿下的皇家身份。”趙靈樞說道。
這樣的迴答可以說是快刀斬亂麻,可是弊端在於,她同時拒絕了兩個人,而這兩個人,明明確確說過和自己有私情。趙靈樞的直接拒絕,不但打了兩個皇子的臉,還可能給梁文帝留下一個言行不一的模樣。
“你們可是聽清楚了?人家隻是把你們當做朋友,還說什麽和人家兩相情悅的話。”梁文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