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白刃戰的第三團一進入戰場,立刻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本來農民軍已經接近崩盤,突然多了兩千多氣勢兇悍的新軍,這仗還怎麽打。
戰場上此時到處是亂跑亂竄甚至舉手投降的農民軍士兵,隻有少數李定國的嫡係仍在苦苦堅持。
一看形勢無法逆轉,李定國長歎一聲,鳴金收兵。仍在激戰的農民軍聽到撤退命令顧不得其他,撒著歡的往後跑,向主帥靠攏。
看著李定國騎馬而去的身影朱浩並沒有下令追擊,而是命令部隊進駐已經基本拿下的寶康城。
城中此時也是一片混亂,相比城裏為數不多的百姓,農民軍非常好認,幾乎隨便逮著一個便是,劉文秀的帶兵能力差著李定國一大截,因此劉部戰鬥力不高,新軍雖然隻有一個團的兵力進了城,仍然以壓倒的優勢很快控製了縣城的各個戰略重點。
所謂兵敗如山倒,劉文秀聽說城破已經嚇得不輕,又聽說李定國也大敗而逃,更加沒有了戰心,剛組織了一次反擊無果便帶著嫡係趁亂逃跑。
朱浩並未在意,他的主要目的是收服李定國,至於張獻忠和其他人沒什麽要緊,況且目前也不能把張獻忠徹底剿滅,所以聽到消息後也沒有再行追擊。
卻說李定國逃出來後便派人與劉文秀聯係,得知義弟無恙也安下心來,此時王元會發來消息稱新軍的糧道被劫,本來義軍還想斷了新軍的輜重運輸,沒想到新軍防範嚴密下,自己損失了不少人,便沒再打其主意。
“唉,事情都已經這樣了,就算劫了新軍的糧也無濟於事了。”李定國歎道。
“將軍的意思是?”
“寶康已被攻破,裏麵有三將軍囤積的大量糧食,比新軍運的糧多得多啊!看來得另外想個辦法了。”
李定國來迴走了幾步,突然靈光一閃,“有了,就這麽辦,給他來個圍魏救趙!”
駐守寶康的朱浩也很快得到消息,說是糧道被斷。
“嗬嗬,李定國這小子真是狡猾,竟然斷我糧道,是我疏忽了。幸虧我早有準備,重要的彈藥輜重都有精兵護衛。不過這次李定國想岔了,劉文秀一向保守,這寶康城裏囤積了農民軍的大量糧食,夠咱們吃一個多月的了,我看這小子還有什麽招。”朱浩渾不在意道。
這次寶康之戰,新軍第一次出現了“大量”傷亡,事後統計,城內外的白刃戰,新軍共戰死三百多人,傷了近千人!殺死農民軍六千多人,其中白刃戰殺敵兩千多人,帶傷俘虜三千多人,李劉兩部義軍主力幾乎全部覆滅。
朱浩估計這兩人的農民軍合起來也就有五六千人,翻不起大浪了,隻是不知道李定國的下一步計劃,這小子狡猾的緊呢。
占據寶康後,朱浩按部就班的安撫百姓,處理俘虜事宜,對於其中的中堅分子,押往襄陽受審,其餘的老實人則押迴徐州改造。
寶康城裏劉文秀留下的東西不少,除了飽滿的糧倉外,還有劉文秀從附近搜刮到的幾萬兩銀子和近百美女。這些都是大家富戶的財產,還沒等張獻忠享受便便宜了朱浩。
至於那些美女,有家有室的全部遣散迴家,家裏遭遇變故的都基本上自願留在軍中,差不多有三四十個。朱浩此次出征帶的軍醫不多,這一戰傷員太多,他便讓這些留下的女子到軍中幫忙,算是開了女子做軍護的先例,好在她們身世可憐,長得又好看,在軍中人緣極好,無數單身漢子都動了心,極盡獻媚,拚命的追起女孩子來了,弄的朱浩哭笑不得。
“報告,大帥,北邊傳來消息,流賊李定國部突然出現在襄陽附近,劉文秀不知所蹤。”正當朱浩考慮下一步的戰略計劃時有人來報。
“哦?李定國在襄陽附近?這小子還真能倒騰!”朱浩笑道。
“小叔,李定國不與劉文秀合營,卻怎麽跑襄陽去了?”張煌言有些不解。
“很簡單,圍魏救趙而已。”朱浩不屑的道。
“啊,大帥的意思是李定國故意做出進攻襄陽的姿態,吸引我們去,以減輕張獻忠的壓力?”王伯達立刻明白了農民軍的意圖。
“不錯,李定國這小子果然有想法,我喜歡!”
“可是大帥,他怎麽就能斷定我們一定會救援襄陽?”王伯達不解。
“這正是他高明之處!你們想,以李定國現在的兵力不過三四千人,加上劉文秀也隻有五千人,即便是他在路上招兵,橫豎也絕不會超過一萬人,憑什麽跟咱們新軍鬥?他是故意做出姿態給襄陽城裏那些老爺們看的,如果我所料不錯,很快便有襄陽那邊的告急文書的。”朱浩解釋道。
眾人恍然。
襄陽城中督師行轅。
“楊大人,快拿主意啊,現在大軍都在外麵剿匪,城中不過幾千人馬,如何擋得住流賊的一萬多人?”襄王朱翊銘驚慌的道。
聽到李定國的大軍突然衝破各路官軍的包圍出現在襄陽城下,可把這位平素不通軍務的安樂王爺嚇壞了,聽說這些流賊專門攻打有藩王的城鎮,拿住後便殺死!
“王爺稍安勿躁,襄陽是大城,沒那麽容易被攻破的,李定國虛張聲勢而已。”楊嗣昌雖然對朱翊銘不滿,不過也不敢責備,而是耐心解釋道。
襄陽城原有汪之鳳的一萬五千兵馬,不過北邊戰事吃緊,李國廳屢屢要求增援,楊嗣昌無奈下抽出一萬兵馬馳援河南,現在襄陽城隻剩下不到五千人,也難怪朱翊銘緊張的要死。
“楊大人真會說風涼話,萬一李定國全力攻打襄陽怎麽辦,本王可不會拿身家性命跟你賭,你若是不叫人來救,本王就出走!”見楊嗣昌並不在意,朱翊銘火了,威脅他道。
“王爺你,唉,好吧,我立刻傳令朱浩和汪之鳳來救!”楊嗣昌頗為無奈,如果這藩王出了問題,自己的烏紗不保是小事,說不定還要搭上性命。
襄陽城外不遠處的一個山穀裏。
李定國正在煩躁的踱著步,倒不是因為作戰的原因,他已經收到消息,張獻忠主力已經三勝明軍,進川在望。他很有把握新軍會迴師襄陽,到時候他再撤離,牽著朱浩的鼻子走,擺脫新軍的糾纏,會師張獻忠,突入四川,一舉逃脫明軍的圍剿。
令他煩躁的是劉文秀不肯聽從他的意見,而是擅自帶兵迴師,往張獻忠主力而去,如果被朱浩得知,這部義軍就危險了,很可能破壞張獻忠的全盤計劃!為此他還和劉文秀大吵了一架,兄弟倆也因此不如以前關係那麽好了。
這邊朱浩已經收到了楊嗣昌的告急令,思索了一陣,朱浩果斷下了命令:由王伯達率領第二團迴援襄陽,騎兵營火速追擊劉文秀的殘兵,剩餘的三個團也撤離了寶康,帶足了糧食彈藥,一天一夜急行軍三百裏,在貓兒關附近追上了劉文秀,將其部團團包圍。
劉文秀隻剩下兩千殘兵,勢單力孤,他孤注一擲的派出十幾隊敢死隊,拚死衝破新軍的包圍圈,分別向李定國和張獻忠求救!當然也是朱浩故意放他們突圍。
此時的張獻忠正率主力與川東的明軍激戰,無暇顧及劉文秀,但也不能坐視不理,畢竟他也是自己的義子,便派了大將常國安帶了一萬兵馬救援。
圍住劉文秀的是朱浩親自統領的新軍主力,步騎兵共有八千多人,常國安能力一般,僅僅一萬人又哪裏是新軍的對手,圍圍打援之下,常國安損失慘重,撤退途中又遭到騎兵的追擊,差點全軍覆沒。常國安被流彈打死,最後僅有三千多人逃迴獻忠大營,餘部不是被殲滅就是被打散。
張獻忠氣的差點吐血,經過近半年的消耗,手下的精銳部隊已經損失過半,雖然期中又招募了不少人手,勉強湊夠了七萬人,不過有戰鬥力的人已銳減到不到三萬人,多集中在孫可望、艾能奇手中。
新軍不等李定國迴援,一麵繼續圍困劉文秀,一麵追著常國安的敗兵一舉占據貓兒關,虎視眈眈的盯著張獻忠。
貓兒關易守難攻,若以此為據點,待明軍調集重兵,張獻忠滅亡不遠矣。
張獻忠顧不得已經近在咫尺的川東各縣,命孫可望親率一萬精銳在內的三萬大軍馳援貓兒關。
李定國收到劉文秀的消息大吃一驚,若劉文秀被滅,張獻忠將直接暴露在新軍火炮之下!立刻放棄了圍攻襄陽的打算,也不顧已經近在咫尺的王伯達部,帶著人馬往迴急趕。王伯達也嗅到了戰機,跟著李定國的屁股後麵一通急追。
論腳力新軍還在農民軍之上,不到三天的時間,李定國終於到達貓兒關。此時的劉文秀幾乎已經崩潰了。
不過讓兩人沒想到的是,新軍並沒有擺出進攻的姿態,而是主動撤離,與貓兒關的新軍主力會師,使李劉二人順利見麵!
戰場上此時到處是亂跑亂竄甚至舉手投降的農民軍士兵,隻有少數李定國的嫡係仍在苦苦堅持。
一看形勢無法逆轉,李定國長歎一聲,鳴金收兵。仍在激戰的農民軍聽到撤退命令顧不得其他,撒著歡的往後跑,向主帥靠攏。
看著李定國騎馬而去的身影朱浩並沒有下令追擊,而是命令部隊進駐已經基本拿下的寶康城。
城中此時也是一片混亂,相比城裏為數不多的百姓,農民軍非常好認,幾乎隨便逮著一個便是,劉文秀的帶兵能力差著李定國一大截,因此劉部戰鬥力不高,新軍雖然隻有一個團的兵力進了城,仍然以壓倒的優勢很快控製了縣城的各個戰略重點。
所謂兵敗如山倒,劉文秀聽說城破已經嚇得不輕,又聽說李定國也大敗而逃,更加沒有了戰心,剛組織了一次反擊無果便帶著嫡係趁亂逃跑。
朱浩並未在意,他的主要目的是收服李定國,至於張獻忠和其他人沒什麽要緊,況且目前也不能把張獻忠徹底剿滅,所以聽到消息後也沒有再行追擊。
卻說李定國逃出來後便派人與劉文秀聯係,得知義弟無恙也安下心來,此時王元會發來消息稱新軍的糧道被劫,本來義軍還想斷了新軍的輜重運輸,沒想到新軍防範嚴密下,自己損失了不少人,便沒再打其主意。
“唉,事情都已經這樣了,就算劫了新軍的糧也無濟於事了。”李定國歎道。
“將軍的意思是?”
“寶康已被攻破,裏麵有三將軍囤積的大量糧食,比新軍運的糧多得多啊!看來得另外想個辦法了。”
李定國來迴走了幾步,突然靈光一閃,“有了,就這麽辦,給他來個圍魏救趙!”
駐守寶康的朱浩也很快得到消息,說是糧道被斷。
“嗬嗬,李定國這小子真是狡猾,竟然斷我糧道,是我疏忽了。幸虧我早有準備,重要的彈藥輜重都有精兵護衛。不過這次李定國想岔了,劉文秀一向保守,這寶康城裏囤積了農民軍的大量糧食,夠咱們吃一個多月的了,我看這小子還有什麽招。”朱浩渾不在意道。
這次寶康之戰,新軍第一次出現了“大量”傷亡,事後統計,城內外的白刃戰,新軍共戰死三百多人,傷了近千人!殺死農民軍六千多人,其中白刃戰殺敵兩千多人,帶傷俘虜三千多人,李劉兩部義軍主力幾乎全部覆滅。
朱浩估計這兩人的農民軍合起來也就有五六千人,翻不起大浪了,隻是不知道李定國的下一步計劃,這小子狡猾的緊呢。
占據寶康後,朱浩按部就班的安撫百姓,處理俘虜事宜,對於其中的中堅分子,押往襄陽受審,其餘的老實人則押迴徐州改造。
寶康城裏劉文秀留下的東西不少,除了飽滿的糧倉外,還有劉文秀從附近搜刮到的幾萬兩銀子和近百美女。這些都是大家富戶的財產,還沒等張獻忠享受便便宜了朱浩。
至於那些美女,有家有室的全部遣散迴家,家裏遭遇變故的都基本上自願留在軍中,差不多有三四十個。朱浩此次出征帶的軍醫不多,這一戰傷員太多,他便讓這些留下的女子到軍中幫忙,算是開了女子做軍護的先例,好在她們身世可憐,長得又好看,在軍中人緣極好,無數單身漢子都動了心,極盡獻媚,拚命的追起女孩子來了,弄的朱浩哭笑不得。
“報告,大帥,北邊傳來消息,流賊李定國部突然出現在襄陽附近,劉文秀不知所蹤。”正當朱浩考慮下一步的戰略計劃時有人來報。
“哦?李定國在襄陽附近?這小子還真能倒騰!”朱浩笑道。
“小叔,李定國不與劉文秀合營,卻怎麽跑襄陽去了?”張煌言有些不解。
“很簡單,圍魏救趙而已。”朱浩不屑的道。
“啊,大帥的意思是李定國故意做出進攻襄陽的姿態,吸引我們去,以減輕張獻忠的壓力?”王伯達立刻明白了農民軍的意圖。
“不錯,李定國這小子果然有想法,我喜歡!”
“可是大帥,他怎麽就能斷定我們一定會救援襄陽?”王伯達不解。
“這正是他高明之處!你們想,以李定國現在的兵力不過三四千人,加上劉文秀也隻有五千人,即便是他在路上招兵,橫豎也絕不會超過一萬人,憑什麽跟咱們新軍鬥?他是故意做出姿態給襄陽城裏那些老爺們看的,如果我所料不錯,很快便有襄陽那邊的告急文書的。”朱浩解釋道。
眾人恍然。
襄陽城中督師行轅。
“楊大人,快拿主意啊,現在大軍都在外麵剿匪,城中不過幾千人馬,如何擋得住流賊的一萬多人?”襄王朱翊銘驚慌的道。
聽到李定國的大軍突然衝破各路官軍的包圍出現在襄陽城下,可把這位平素不通軍務的安樂王爺嚇壞了,聽說這些流賊專門攻打有藩王的城鎮,拿住後便殺死!
“王爺稍安勿躁,襄陽是大城,沒那麽容易被攻破的,李定國虛張聲勢而已。”楊嗣昌雖然對朱翊銘不滿,不過也不敢責備,而是耐心解釋道。
襄陽城原有汪之鳳的一萬五千兵馬,不過北邊戰事吃緊,李國廳屢屢要求增援,楊嗣昌無奈下抽出一萬兵馬馳援河南,現在襄陽城隻剩下不到五千人,也難怪朱翊銘緊張的要死。
“楊大人真會說風涼話,萬一李定國全力攻打襄陽怎麽辦,本王可不會拿身家性命跟你賭,你若是不叫人來救,本王就出走!”見楊嗣昌並不在意,朱翊銘火了,威脅他道。
“王爺你,唉,好吧,我立刻傳令朱浩和汪之鳳來救!”楊嗣昌頗為無奈,如果這藩王出了問題,自己的烏紗不保是小事,說不定還要搭上性命。
襄陽城外不遠處的一個山穀裏。
李定國正在煩躁的踱著步,倒不是因為作戰的原因,他已經收到消息,張獻忠主力已經三勝明軍,進川在望。他很有把握新軍會迴師襄陽,到時候他再撤離,牽著朱浩的鼻子走,擺脫新軍的糾纏,會師張獻忠,突入四川,一舉逃脫明軍的圍剿。
令他煩躁的是劉文秀不肯聽從他的意見,而是擅自帶兵迴師,往張獻忠主力而去,如果被朱浩得知,這部義軍就危險了,很可能破壞張獻忠的全盤計劃!為此他還和劉文秀大吵了一架,兄弟倆也因此不如以前關係那麽好了。
這邊朱浩已經收到了楊嗣昌的告急令,思索了一陣,朱浩果斷下了命令:由王伯達率領第二團迴援襄陽,騎兵營火速追擊劉文秀的殘兵,剩餘的三個團也撤離了寶康,帶足了糧食彈藥,一天一夜急行軍三百裏,在貓兒關附近追上了劉文秀,將其部團團包圍。
劉文秀隻剩下兩千殘兵,勢單力孤,他孤注一擲的派出十幾隊敢死隊,拚死衝破新軍的包圍圈,分別向李定國和張獻忠求救!當然也是朱浩故意放他們突圍。
此時的張獻忠正率主力與川東的明軍激戰,無暇顧及劉文秀,但也不能坐視不理,畢竟他也是自己的義子,便派了大將常國安帶了一萬兵馬救援。
圍住劉文秀的是朱浩親自統領的新軍主力,步騎兵共有八千多人,常國安能力一般,僅僅一萬人又哪裏是新軍的對手,圍圍打援之下,常國安損失慘重,撤退途中又遭到騎兵的追擊,差點全軍覆沒。常國安被流彈打死,最後僅有三千多人逃迴獻忠大營,餘部不是被殲滅就是被打散。
張獻忠氣的差點吐血,經過近半年的消耗,手下的精銳部隊已經損失過半,雖然期中又招募了不少人手,勉強湊夠了七萬人,不過有戰鬥力的人已銳減到不到三萬人,多集中在孫可望、艾能奇手中。
新軍不等李定國迴援,一麵繼續圍困劉文秀,一麵追著常國安的敗兵一舉占據貓兒關,虎視眈眈的盯著張獻忠。
貓兒關易守難攻,若以此為據點,待明軍調集重兵,張獻忠滅亡不遠矣。
張獻忠顧不得已經近在咫尺的川東各縣,命孫可望親率一萬精銳在內的三萬大軍馳援貓兒關。
李定國收到劉文秀的消息大吃一驚,若劉文秀被滅,張獻忠將直接暴露在新軍火炮之下!立刻放棄了圍攻襄陽的打算,也不顧已經近在咫尺的王伯達部,帶著人馬往迴急趕。王伯達也嗅到了戰機,跟著李定國的屁股後麵一通急追。
論腳力新軍還在農民軍之上,不到三天的時間,李定國終於到達貓兒關。此時的劉文秀幾乎已經崩潰了。
不過讓兩人沒想到的是,新軍並沒有擺出進攻的姿態,而是主動撤離,與貓兒關的新軍主力會師,使李劉二人順利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