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得多少錢啊?”小當又一次詢價。


    不急不行!


    “這枚玉蟬,市場價最少1350萬!”何強很是傲然。


    “不是,你剛剛收的時候,應該沒有花這麽多錢吧?”小當突然間想起來,這是人家何強剛剛買的。


    “哈哈,要不是說,我運氣好呢?那個賣家認為這是宋代的,可他哪裏知道,宋代就沒有這種形製的陪葬品。


    倒是明清兩代,才出現了玉蟬陪葬品啊!哈哈!”


    “你到底是多少錢收的?”小當都急死了。


    這家夥,總喜歡賣關子,還愛瞎顯擺!


    “350萬!”何強越發得意了,還將轉賬憑證拿出來,給何曉跟小當都看了看。


    “哎,你小子又撿了一個大漏啊!”小當幽怨地道。


    “嘿,賈當阿姨,你怕是忘記了我那幅《蘭亭集序》臨摹本吧?”何強撇撇嘴。


    “哎。。。”小當搖了搖頭。


    “我出雙倍,怎麽樣?”何曉笑嗬嗬地將玉蟬放迴小木盒。


    “何叔,咱們交情是交情,生意歸生意!這枚玉蟬,市場價都是1350萬了,您隻出一半,這不太合適吧?”


    “小強,你給你何叔再便宜點唄!反正你已經是大賺了啊!”


    小當也很激動。


    她沒有想到,何曉居然能拿得出700萬,這可是105萬的迴扣啊!


    她這一輩子,除了後麵弄到傻柱的那些房子,就再也賺不到這麽多錢了!


    當然,有了這些錢,導師或再用點手段,那自然是能從棒梗手上收點房子了!


    至於傻柱的房子能不能到手,這是問題嗎?


    何曉都已經上套了!


    他已經完了!


    所有的計劃,都能實現了!


    “賈當阿姨,我買這枚玉蟬,的確是賺了,可照你這想法,上一個賣主是不是也要找到我,說我賺了錢,退他點?”


    “這是兩迴事兒吧?”小當笑道。


    “怎麽是兩迴事兒呢?我賺錢是我的事兒。


    何先生買了這件玉蟬,過個兩三年,漲到兩三千萬,他總不會1500萬就賣吧?


    反正,照你這麽說,他賣1500萬也能賺錢呢!


    市場價是多少,咱們就該按照多少來談,對吧?


    讓我便宜點,可以,這取決於咱們的交情!


    可是,您也別讓我便宜太多呀!”


    “好吧,你們談!”小當被懟到啞口無言,端起茶水,喝了一口。


    “小強,你多少能出手?”何曉也有些惱怒,語氣不善。


    “整數吧!”何強笑眯眯地道。


    “1000萬?何曉也笑了。


    能少這麽多,他已經知足了。


    “哈哈,何叔,您別逗我了!我說的是1300萬呢!”


    “行吧,先放那兒吧,咱們再看看下一個!”何曉搖了搖頭。


    “好嘞!”何強也不生氣,將玉蟬收起,迴了裏屋,又拿出一個一尺多長的盒子。


    “何叔,您請猜猜看,這些是什麽?”


    “這是?玉如意嗎?”


    “額!”何強尷尬一笑,“何叔,這不是玉如意!


    您要是想看玉如意,等會兒我拿給你。這是一把扇子!”


    “扇子?誰的?”


    何強打開盒子,取出裏麵的扇子。


    扇麵沒有畫,隻有一首詩,好多字何曉都不認識,草書嘛!


    “這是文徵明的詩,《錢氏池上芙蓉》: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風吹羅帶錦城秋。


    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一種幽。


    題跋衡山居士,有圖章!


    文徵明,原名壁,字徵明,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


    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


    為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托病不前往。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麵,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四絕的全才。


    詩句模仿白居易、蘇軾,文習自吳寬,書學於李應禎,畫學於沈周。


    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


    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也就是咱們常說的江南四大才子。”


    “明朝的扇子,能保存到現在嗎?”小當問道。


    “怎麽不能呢?”何強笑道:“請看,這扇骨用的是檀香木,扇麵用的是絹,這些都很容易保存啊!


    就連宣紙作的話,都能保存千年,更何況是400多年前的扇子呢?”


    “說的對!”何曉笑道:“扇麵也是拍賣行經常出現的古玩啊!”


    “最難得的是,這扇子整體保存完整,可不是隻有扇麵啊!”


    “這個應該很貴吧?”小當問道。


    “也不是很貴,300萬就能拿走,比前麵的兩件都便宜不少啊!”何強嗬嗬笑道。


    “哦,這倒是不貴!”小當也笑道。


    你懂什麽?


    何強很想嘲諷兩句,卻忍住了。


    “何叔,您先看著,我再把那玉如意取出來!”何強說完,又跑進裏屋取了一個木盒。


    這玉如意是羊脂玉雕刻而成的,腰部寬約兩寸,厚度一公分的樣子,


    “何叔請看,這玉如意長8寸,寬1寸6分,厚9分,重428克。玉質溫潤細膩,線條柔和飽滿,背麵陰刻‘上高王畏天’五個字。”


    “嗯,果然有‘上高王畏天’四字,這是什麽意思啊?”何曉拿起玉如意端詳著。


    “上高王,乃是明代第四任寧王朱宸濠的封號!朱宸濠號畏天,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孫,寧獻王朱權之玄孫,寧康王朱覲鈞庶子。


    朱宸濠初封上高王,因寧康王沒有嫡子,於弘治十年(1497年)襲封寧王。”


    “哦,你是說,這個寧王一開始獲封的是上高王,後來又改封寧王的?”


    “是的!後來,這位寧王造了反,四十三天之後就失敗了,被王守仁俘虜,押送北京,最後被廢為庶人,斬首奪爵。”


    “那這件玉如意,是在他做寧王之前的?”小當問道。


    “對,正是如此!”


    “那是不是意味著,這種落款的玉如意更少?”


    “賈當阿姨說的沒錯!”何強點了點頭,“本來呢,玉如意並不算多麽珍貴,可是這位寧王名氣很大,他的東西自然是更珍貴了!


    當然,落款‘寧王畏天’的玉如意,應該更多,可惜卻沒有人見到一方啊!”


    “這是為啥?”小當又來了興趣,做起了捧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界四合院:死亡的背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湖邊三岔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湖邊三岔口並收藏三界四合院:死亡的背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