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太後宮中
穿越沈眉莊,擺脫甄嬛後成為贏家 作者:遠朝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雍正聞言大喜,心中萌生了考察的念頭。
他先讓弘暄背誦《論語》,果然一字不差。
雍正又想著《論語》言辭簡約而意義深遠,估計弘暄隻是囫圇吞棗地背下,並不理解其中的深意,於是便隻詢問其中的道理。
沒想到弘暄對於聖賢事跡、求學之道、仁德之政,乃至禮樂治國都能講述一二。
雖然講述得不詳盡,但對於一個五歲的孩子來說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雍正更加震驚,原以為先前的見識已經是極限了,沒想到弘暄給了他更大的驚喜。
雍正心中滿是滿意,轉頭看向坐在紫檀黃花梨榻上的沈眉兒,高興地說道:
“眉兒,你給朕生了個好兒子啊!”
沈眉兒抿嘴一笑,給了雍正一個嬌嗔的眼神:
“皇上這是什麽話呢?難道暄兒還不是臣妾一個人生的嗎?都說兒子像父親……”
說到這裏,她的臉上微微泛紅:
“若不是有您這樣英明神武的皇阿瑪,哪來暄兒、靜和這兩個小家夥……”
沈眉兒巧妙地稱讚了雍正一番,畢竟兒子再聰明也需要雍正的關注和發現才行。
若是和五阿哥一樣,放在圓明園裏一年到頭也見不了幾麵,再博學又有何用呢?
所以她還是希望雍正認為阿哥的出色都是他的功勞,這樣他才會更加重視和關愛於六阿哥。
果然皇上被沈眉兒的話逗得心花怒放,哈哈一笑,溫柔地拉起她的手道:
“眉兒說得極是,朕的阿哥,自然是出類拔萃,遠勝常人。”
喜悅之餘,皇上又慷慨陳詞:
“也不必費心給暄兒找什麽師傅了,朕要親自教導他。
暄兒這等天資,萬一被那些朝臣帶偏了可就糟了。”
沈眉兒心中自然為兒子們籌謀深遠,她微微蹙眉,略帶猶豫地說:
“皇上才情出眾,文武雙全,騎馬、射箭、讀書習字樣樣精通。
隻是皇上日理萬機,還要忙於朝政,恐怕難以分身啊。”
“無妨,為了暄兒,朕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皇上正在興頭上,大手一揮,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
沈眉兒見皇上如此重視弘暄,心中自是欣慰不已。
弘暄本就聰慧過人,如今又有皇上親自教導,若能持之以恆,勤練不輟,必能在皇上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對他日後爭奪那至高無上的皇位也是大有裨益。
她低頭看了一眼弘暄,隻見他臉上露出一絲狡黠的笑容,心中不由一樂:
“這孩子……”
分明是聽到了風聲,早有預謀,不願讓旁人教導,今晚才故意如此表現,做出這番行徑。
當真是機靈,不愧她平日裏悉心的教導。
自此之後,皇上每日早朝結束後,都會來接弘暄去文華殿,親自教授他《四書》《五經》及史書等典籍。
同時,還為弘暄挑選了朝中親近大臣的公子作為侍讀官伴讀。
巳時,侍講官會對所學內容進行詳細講解,之後皇上再親自教弘暄練習書法,每日需寫一百字。
皇上的書法師承董其昌,用筆靈動,格調高古,筆畫穿插清爽悅人神誌,清淡中見幽遠,娟妙中含虛和,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
“無須故作驚人筆,寫得性靈品字高”,頗有魏晉風範。
沈眉兒對此也極為重視,對於將來必定要入朝為官的阿哥來說,有一手令人賞心悅目的書法絕對是必不可少的本事。
中午時分,弘暄會迴永和宮用膳休息,下午則由禦前侍監領著去教場學習騎射。
騎射師傅正是沈家在京中的心腹,沈眉兒對他的功夫十分放心。
再者,刀劍無眼,騎射也頗為耗費心神,有親近的人在身旁照應,弘暄也能少受些苦楚。
每天晚上,迴到永和宮後,弘暄仍需將當日所學書籍反複誦讀數遍,直至熟記於心。
雍正雖說領了教導弘暄習文練武的名頭,也不過是負責擬訂了他每日的學習安排和計劃,按時迴顧、檢查和考核。
隻書法一道是手把手教的,其餘都有各自的老師和學習的規矩,也用不著皇上勞心勞力。
即使如此,還是惹得皇後抱怨連連。
當初也不曾見雍正對三阿哥弘時有這般的耐心,何況三阿哥還擔著長子和半個嫡子的身份呢。
雍正也聽從了皇後的建議,給弘時重新製定了學習的計劃,時務策論,詩賦文章與經義等等。
不過弘時實在天資有限,在皇帝的嚴格要求下,常常叫苦不迭,惹得雍正十分不喜。
弘暄被每日的學習計劃安排的滿滿的,靜和平日也安靜不鬧。
沈眉兒便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於是遵循了太後的意思將從前丟下的宮務一點一點接了迴來。
一日沈眉兒正陪著太後說話,卻聽外頭竹息進來道:
“啟稟太後,貞嬪帶著怡佳公主來請安。”
太後連忙坐直了身子,眼中滿是關切:
“快請她們進來。這日頭如此毒辣,晴然這孩子還這般年幼,怎受得了這等酷熱?”
話音未落,一群小宮女已迅速掀起簾幕,迎進了貞嬪與怡佳公主。
貞嬪身姿曼妙,輕盈行禮,笑容在臉頰上綻放:
“臣妾原以為太後娘娘尚在午休,不敢貿然打擾,故而在外徘徊。
未曾想,太後竟是關了門窗,躲在屋子裏和惠貴妃姐姐說體己話呢。”
太後笑得慈祥:“外頭天氣炎熱,便讓竹息關了門窗,圖個涼快。”
說話間怡佳公主便要往太後身上抱去
竹息姑姑連忙笑著阻攔:“公主殿下,太後娘娘身子不適,您可別累著她老人家。”
怡佳公主哪裏肯聽,小嘴一癟,就要哭出聲來。
太後卻毫不介意,滿是歡喜地說:
“抱抱就抱抱吧,隻別把鼻涕眼淚蹭在皇瑪嬤身上,弄髒了皇瑪嬤的衣裳。”
正當此時,外頭再次傳來細微聲響。
竹息掀開簾子查看,隨即轉身稟報:
“熹嬪到了。”
太後神色微斂,片刻後,再開口時語氣已顯疏離:
“傳她進來。”
這與之前聽聞貞嬪與怡佳公主到來時的慈愛模樣,截然不同。
他先讓弘暄背誦《論語》,果然一字不差。
雍正又想著《論語》言辭簡約而意義深遠,估計弘暄隻是囫圇吞棗地背下,並不理解其中的深意,於是便隻詢問其中的道理。
沒想到弘暄對於聖賢事跡、求學之道、仁德之政,乃至禮樂治國都能講述一二。
雖然講述得不詳盡,但對於一個五歲的孩子來說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雍正更加震驚,原以為先前的見識已經是極限了,沒想到弘暄給了他更大的驚喜。
雍正心中滿是滿意,轉頭看向坐在紫檀黃花梨榻上的沈眉兒,高興地說道:
“眉兒,你給朕生了個好兒子啊!”
沈眉兒抿嘴一笑,給了雍正一個嬌嗔的眼神:
“皇上這是什麽話呢?難道暄兒還不是臣妾一個人生的嗎?都說兒子像父親……”
說到這裏,她的臉上微微泛紅:
“若不是有您這樣英明神武的皇阿瑪,哪來暄兒、靜和這兩個小家夥……”
沈眉兒巧妙地稱讚了雍正一番,畢竟兒子再聰明也需要雍正的關注和發現才行。
若是和五阿哥一樣,放在圓明園裏一年到頭也見不了幾麵,再博學又有何用呢?
所以她還是希望雍正認為阿哥的出色都是他的功勞,這樣他才會更加重視和關愛於六阿哥。
果然皇上被沈眉兒的話逗得心花怒放,哈哈一笑,溫柔地拉起她的手道:
“眉兒說得極是,朕的阿哥,自然是出類拔萃,遠勝常人。”
喜悅之餘,皇上又慷慨陳詞:
“也不必費心給暄兒找什麽師傅了,朕要親自教導他。
暄兒這等天資,萬一被那些朝臣帶偏了可就糟了。”
沈眉兒心中自然為兒子們籌謀深遠,她微微蹙眉,略帶猶豫地說:
“皇上才情出眾,文武雙全,騎馬、射箭、讀書習字樣樣精通。
隻是皇上日理萬機,還要忙於朝政,恐怕難以分身啊。”
“無妨,為了暄兒,朕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皇上正在興頭上,大手一揮,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
沈眉兒見皇上如此重視弘暄,心中自是欣慰不已。
弘暄本就聰慧過人,如今又有皇上親自教導,若能持之以恆,勤練不輟,必能在皇上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對他日後爭奪那至高無上的皇位也是大有裨益。
她低頭看了一眼弘暄,隻見他臉上露出一絲狡黠的笑容,心中不由一樂:
“這孩子……”
分明是聽到了風聲,早有預謀,不願讓旁人教導,今晚才故意如此表現,做出這番行徑。
當真是機靈,不愧她平日裏悉心的教導。
自此之後,皇上每日早朝結束後,都會來接弘暄去文華殿,親自教授他《四書》《五經》及史書等典籍。
同時,還為弘暄挑選了朝中親近大臣的公子作為侍讀官伴讀。
巳時,侍講官會對所學內容進行詳細講解,之後皇上再親自教弘暄練習書法,每日需寫一百字。
皇上的書法師承董其昌,用筆靈動,格調高古,筆畫穿插清爽悅人神誌,清淡中見幽遠,娟妙中含虛和,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
“無須故作驚人筆,寫得性靈品字高”,頗有魏晉風範。
沈眉兒對此也極為重視,對於將來必定要入朝為官的阿哥來說,有一手令人賞心悅目的書法絕對是必不可少的本事。
中午時分,弘暄會迴永和宮用膳休息,下午則由禦前侍監領著去教場學習騎射。
騎射師傅正是沈家在京中的心腹,沈眉兒對他的功夫十分放心。
再者,刀劍無眼,騎射也頗為耗費心神,有親近的人在身旁照應,弘暄也能少受些苦楚。
每天晚上,迴到永和宮後,弘暄仍需將當日所學書籍反複誦讀數遍,直至熟記於心。
雍正雖說領了教導弘暄習文練武的名頭,也不過是負責擬訂了他每日的學習安排和計劃,按時迴顧、檢查和考核。
隻書法一道是手把手教的,其餘都有各自的老師和學習的規矩,也用不著皇上勞心勞力。
即使如此,還是惹得皇後抱怨連連。
當初也不曾見雍正對三阿哥弘時有這般的耐心,何況三阿哥還擔著長子和半個嫡子的身份呢。
雍正也聽從了皇後的建議,給弘時重新製定了學習的計劃,時務策論,詩賦文章與經義等等。
不過弘時實在天資有限,在皇帝的嚴格要求下,常常叫苦不迭,惹得雍正十分不喜。
弘暄被每日的學習計劃安排的滿滿的,靜和平日也安靜不鬧。
沈眉兒便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於是遵循了太後的意思將從前丟下的宮務一點一點接了迴來。
一日沈眉兒正陪著太後說話,卻聽外頭竹息進來道:
“啟稟太後,貞嬪帶著怡佳公主來請安。”
太後連忙坐直了身子,眼中滿是關切:
“快請她們進來。這日頭如此毒辣,晴然這孩子還這般年幼,怎受得了這等酷熱?”
話音未落,一群小宮女已迅速掀起簾幕,迎進了貞嬪與怡佳公主。
貞嬪身姿曼妙,輕盈行禮,笑容在臉頰上綻放:
“臣妾原以為太後娘娘尚在午休,不敢貿然打擾,故而在外徘徊。
未曾想,太後竟是關了門窗,躲在屋子裏和惠貴妃姐姐說體己話呢。”
太後笑得慈祥:“外頭天氣炎熱,便讓竹息關了門窗,圖個涼快。”
說話間怡佳公主便要往太後身上抱去
竹息姑姑連忙笑著阻攔:“公主殿下,太後娘娘身子不適,您可別累著她老人家。”
怡佳公主哪裏肯聽,小嘴一癟,就要哭出聲來。
太後卻毫不介意,滿是歡喜地說:
“抱抱就抱抱吧,隻別把鼻涕眼淚蹭在皇瑪嬤身上,弄髒了皇瑪嬤的衣裳。”
正當此時,外頭再次傳來細微聲響。
竹息掀開簾子查看,隨即轉身稟報:
“熹嬪到了。”
太後神色微斂,片刻後,再開口時語氣已顯疏離:
“傳她進來。”
這與之前聽聞貞嬪與怡佳公主到來時的慈愛模樣,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