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酒樓擺頭
商女姝色:拐個夫君開染坊 作者:沐桃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宋程事情敗露,木染布坊內再無他立足之地。男人自己尋了個傍晚,將鋪蓋一卷,背著包袱從偏門走了。
他自知顏麵無光,並不想驚動任何人,沒想到一出宅門,拐進小巷,就瞧見一熟人。
丁伯在夜風中站著,溝壑縱橫的臉上盡是沉鬱之色,目光複雜地注視著緩緩走來的宋程。
丁伯是染坊老人,心性寬和,同坊中諸人都相處不錯,頗有威望。宋程去而複返,丁伯從未就此事說過他的閑話,便是旁人嘲諷奚落宋程,丁伯撞見了,也是要勸阻兩句。
宋程雖對旁人多有怨言,但麵對丁伯,心中一向服氣,現在見到了,仍有些抬不起頭。
“你嫂子知道你要走,特讓我將這包藥送給你,先前她聽說你四處探聽一味藥引,恰巧她那裏得了,讓你帶上。”
說著便遞過一包藥材。宋程心中羞赧,沒有伸出手。
“我先前隻看出你心中鬱結,原以為是……後來才知道你家中老母病了。縱使他們言語欠妥,讓你心中愈發不快,可你也不該……”丁伯原本隻想送送對方,但到底是沒忍住,“咱們手藝人,做出這種事,你可當真是糊塗。”
宋程身為染坊師傅,卻做出將布料上沾染毒液之事,名聲算是毀了。
聽到丁伯指責,宋程沒有言語。他也是跟過老坊主多年的舊人,對染坊多少是有感情的。
“這裏麵還有坊主退還你的工錢。”丁伯將鼓鼓囊囊的小包塞到宋程手中,“先前你做錯事,依照規矩坊主不得不罰。你雖不對,但大小姐到底感念你這些年的辛勞,特意將罰金並你這個月的工錢,讓我轉交給你。”
“你可拿好了。”
宋程怔住,不可置信地攥住丁伯的手:“小姐她,她難道不怪我?”
“小姐是否怪罪你,我不知道,但小姐傾注在布匹上的心血,你是知道的。”丁伯暗自咬住後槽牙,對宋程的所作所為,他亦是不太能原諒,“隻是小姐仁厚,最是感念舊情。”
“小姐說先前眾人對你言語欺辱,是她一時疏忽未能及時察覺。這些錢是應得的,小姐誠心給你,你且拿著就是。”
丁伯將事情交待完畢,將小包強賽到宋程懷中,轉身就走。
宋程看看那印著木染二字的小包,又看看略顯老態的丁伯,再想想獨立支撐的杜若楠,他心中羞愧難當,追上去攔住丁伯,對他附耳低語。
將那背後指使人的身份和詭譎心思,一並同丁伯說了。
丁伯聽後驚愕不已,作別宋程,丁伯步履匆匆地去尋杜若楠。
東市。
福運酒樓。
時間已近戌時,路上行人稀疏,樓外暮色四合。
但酒樓的二層卻燈火通明,最大的包間被人包下,臨街的紗窗上影影綽綽映出不少人影。但似乎並非是在宴飲,房內聲音並不嘈雜,不聞劃拳勸酒之聲。
小二推開門,告了聲得罪,然後輕手輕腳地奉上酒饌佳肴,他的動作格外謹慎,擺盤完畢,立刻躡手躡腳地退出去,並不敢驚擾房內正在商討的眾人。
“聽聞木染布坊今日辭退了個師傅。”說話的是青衿店的老板,生了一張紅臉,性子甚氣,本就不太能沉住氣。
“唔,可是姓宋?”張家染坊的坊主是個雪白胡須的老頭,他撚著自己的胡須,緩緩開口,“可是咱們宋老板那位名叫宋程的同鄉?”
“不過二十兩銀子買迴來的情分,也能算作同鄉,這老鄉也當真便宜。”彩衣閣的老板恥笑一聲。
“話不能這麽說,宋老板去買通那宋程,也是為著咱們大家的利益不是。”說話的人圓臉如盆,笑容滿麵,一團和氣,“若就放著那杜若楠不管,讓木染布坊做大,還能有咱們這些人什麽好果子吃?”
畢竟在彩衣節上,合力低價謀求絞殺木染布坊的,正是他們這些人。
“哼,都是當爹當爺的人了,費這麽大工夫還對付不過一個小姑娘,”青衿店老板露出不屑之色,“先前那杜良算什麽東西,也敢拿自己打包票,說什麽隻要在彩衣節極力壓價,肯定能讓木染布坊關門大吉。”
“如今可倒好,價格的確是壓下來,那木染布坊雖一時支撐不住,但到底又站起來了,反倒是咱們這些人,先前折了個血本無迴,我不知道你們怎樣,反正我們青衿店那是元氣大傷,眼看我也要幹不下去嘍。”
他這一番顯然是有怨氣,聽在諸人耳中,亦是五味雜陳。
畢竟大家的處境實則差不多:先前在彩衣節都勒緊褲腰帶跟木染布坊鬥法,隻為了能逼死木染,方便自己侵吞杜家占據著的半個布料市場。然而木染再次緩過來——各家在彩衣節中的投入就打了水漂。
錢財上的損失讓人無法接受,而木染又依稀是個枯木逢春的好兆頭:聽聞那杜若楠完善了蠟染技藝,城中蠟染成衣賣得正紅火。
他們暗中算計過杜若楠的人,如今心中都不免打鼓:木染布坊再次做大,這杜若楠會不會反過頭來算舊賬?
“那杜良還是杜若楠親叔叔,就因為得罪了她,現在還在床上躺著呢。”彩衣閣的老板不陰不陽地提醒了句。
這是暗示各家把事做絕的意思。
房中諸人相互對視一眼,眼神裏都有些驚疑不定,誰也沒去接這個話頭。
畢竟要說起那杜若楠,也不過是個十餘歲的小姑娘,真要做到那一步……
“各位叔叔伯伯,晚上好呀。”
就聽得清朗女聲傳來,伴隨著門被“吱呀”推開的聲音。
來人清麗如荷,亭亭玉立,正是木染坊主杜若楠。
“聽聞叔叔伯伯近來都在此地商討技藝改良之事,若楠心中好奇,忍不住也來瞧看,聆聽下諸位叔叔的心經箴言。”
見眾人表情呆滯,無人應答,杜若楠淺淺一笑,語調輕柔:“是我叨擾了,萬望叔叔伯伯不要怪罪於我。實在是一聽聞此盛事,若楠心中不勝向往。”
杜若楠笑著環視四周,果然,這房間裏滿滿當當許多人,竟是阮縣布坊、染坊、成衣店的大集合,甚至連昨日剛見過的趙如雲都在。
不過如今那趙如雲坐在角落,正自斟自飲,顯然是對旁人的事不感興趣。
鵲橋仙的老板最是機靈,仰著圓圓笑臉:“哪裏算得上什麽盛事,不過是幾個糟老頭子無事閑聊,原是該叫你的,但想到你年紀尚小,恐怕嫌棄我們老頭子醃臢,同我們說不到一起去,這才沒有驚擾你這個大忙人。”
“如今你來了,我們麵上都覺得有光,小二,再添,哦,這位蘇兄也在,再添兩雙碗筷,叫你們廚上再燉一個澆汁板鴨、四合圓子、八寶湯,做得熱熱的,一並端來。”
杜若楠笑著稱謝,蘇之鈺更不會跟人客氣,見杜若楠落座,便挨著杜若楠一起坐了。
氣氛一時間有些尷尬,先前說話的幾個老板相互審視,望向對方的眼神卻不再善意,都忍不住懷疑是對方泄露了此次聚會。
“雖說大家都是同行,也在一條街上做生意,素日也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杜若楠輕笑,“但這種坐在一起的團員場合,當真是難得。”
“不過也正因為難得才更顯珍貴,我們做生意的,本就是講求和氣生財。”
說到這裏,杜若楠便舉起茶杯:“恰逢美景良辰,我便借這個機會,向各位叔叔伯伯敬上一杯,希望日後咱們也如今日,一團和氣、一團喜氣,共享一團財氣。”
“若楠不善飲酒,就以茶代酒,還望叔叔伯伯們不要責怪。”說著她便將杯中茶水飲盡。
其他人見了,麵麵相覷不該如何是好。
“一團和氣、一團喜氣、一團財氣,杜坊主說得不錯,甚好,我也幹了。”趙如雲朗笑,自傾一杯酒。
先前同木染布坊裏購進蠟染布料,新簽協議的成衣店老板,見狀,也緊跟著飲完一杯。
鵲橋仙的趙胖子麵上帶笑,但瞥一眼趙如雲等人,心中冷哼:你們這幾個,果然是投靠了杜若楠這座山。在這裏跟杜若楠唱雙簧戲,當旁人都是傻子呢。
“若是能喜氣洋洋,自然是好的,誰不盼著多添和氣喜氣、財氣興旺呢,咱們本就是些做小本買賣的手藝人,就看重這個。”
趙胖子笑著說,但始終沒有飲酒的意思。
“趙叔叔,我稱您一聲叔叔,您不介意吧?”不等對方答話,杜若楠繼續說下去,“我們確實是手藝人,身後也都一大攤子人需要養活。咱們手藝人做生意雖求個溫飽,但開染坊、研究技藝、改良成色,不也是為著一口氣。”
“把老祖宗的手藝繼承下去,在自己手裏發揚光大,希望自己製成的布匹能被更多人喜歡,讓人買迴去、穿在身上能舒服。可能是咱們做手藝人的,難免有些匠氣,但更重要的,是一顆匠心。”
“先前趙老板店中推出的‘登高枝’綢緞,那可是被禮部誇讚過,又選為貢品的佳作!我小時候聽聞這個故事,就想著,等我長大了,也要做出像‘登高枝’一樣聲名遠播的布料。”
那趙老板圓臉上的笑容一滯:“陳年舊事,不提也罷。”
杜若楠笑笑,將話繼續下去:“趙老板可能不當迴事了,但初見‘登高枝’時的驚豔,我時時想起。可能是若楠想得岔了,但我總覺得手藝人之間若要爭個高下,就該是在染布上見真彰。”
</p>
宋程事情敗露,木染布坊內再無他立足之地。男人自己尋了個傍晚,將鋪蓋一卷,背著包袱從偏門走了。
他自知顏麵無光,並不想驚動任何人,沒想到一出宅門,拐進小巷,就瞧見一熟人。
丁伯在夜風中站著,溝壑縱橫的臉上盡是沉鬱之色,目光複雜地注視著緩緩走來的宋程。
丁伯是染坊老人,心性寬和,同坊中諸人都相處不錯,頗有威望。宋程去而複返,丁伯從未就此事說過他的閑話,便是旁人嘲諷奚落宋程,丁伯撞見了,也是要勸阻兩句。
宋程雖對旁人多有怨言,但麵對丁伯,心中一向服氣,現在見到了,仍有些抬不起頭。
“你嫂子知道你要走,特讓我將這包藥送給你,先前她聽說你四處探聽一味藥引,恰巧她那裏得了,讓你帶上。”
說著便遞過一包藥材。宋程心中羞赧,沒有伸出手。
“我先前隻看出你心中鬱結,原以為是……後來才知道你家中老母病了。縱使他們言語欠妥,讓你心中愈發不快,可你也不該……”丁伯原本隻想送送對方,但到底是沒忍住,“咱們手藝人,做出這種事,你可當真是糊塗。”
宋程身為染坊師傅,卻做出將布料上沾染毒液之事,名聲算是毀了。
聽到丁伯指責,宋程沒有言語。他也是跟過老坊主多年的舊人,對染坊多少是有感情的。
“這裏麵還有坊主退還你的工錢。”丁伯將鼓鼓囊囊的小包塞到宋程手中,“先前你做錯事,依照規矩坊主不得不罰。你雖不對,但大小姐到底感念你這些年的辛勞,特意將罰金並你這個月的工錢,讓我轉交給你。”
“你可拿好了。”
宋程怔住,不可置信地攥住丁伯的手:“小姐她,她難道不怪我?”
“小姐是否怪罪你,我不知道,但小姐傾注在布匹上的心血,你是知道的。”丁伯暗自咬住後槽牙,對宋程的所作所為,他亦是不太能原諒,“隻是小姐仁厚,最是感念舊情。”
“小姐說先前眾人對你言語欺辱,是她一時疏忽未能及時察覺。這些錢是應得的,小姐誠心給你,你且拿著就是。”
丁伯將事情交待完畢,將小包強賽到宋程懷中,轉身就走。
宋程看看那印著木染二字的小包,又看看略顯老態的丁伯,再想想獨立支撐的杜若楠,他心中羞愧難當,追上去攔住丁伯,對他附耳低語。
將那背後指使人的身份和詭譎心思,一並同丁伯說了。
丁伯聽後驚愕不已,作別宋程,丁伯步履匆匆地去尋杜若楠。
東市。
福運酒樓。
時間已近戌時,路上行人稀疏,樓外暮色四合。
但酒樓的二層卻燈火通明,最大的包間被人包下,臨街的紗窗上影影綽綽映出不少人影。但似乎並非是在宴飲,房內聲音並不嘈雜,不聞劃拳勸酒之聲。
小二推開門,告了聲得罪,然後輕手輕腳地奉上酒饌佳肴,他的動作格外謹慎,擺盤完畢,立刻躡手躡腳地退出去,並不敢驚擾房內正在商討的眾人。
“聽聞木染布坊今日辭退了個師傅。”說話的是青衿店的老板,生了一張紅臉,性子甚氣,本就不太能沉住氣。
“唔,可是姓宋?”張家染坊的坊主是個雪白胡須的老頭,他撚著自己的胡須,緩緩開口,“可是咱們宋老板那位名叫宋程的同鄉?”
“不過二十兩銀子買迴來的情分,也能算作同鄉,這老鄉也當真便宜。”彩衣閣的老板恥笑一聲。
“話不能這麽說,宋老板去買通那宋程,也是為著咱們大家的利益不是。”說話的人圓臉如盆,笑容滿麵,一團和氣,“若就放著那杜若楠不管,讓木染布坊做大,還能有咱們這些人什麽好果子吃?”
畢竟在彩衣節上,合力低價謀求絞殺木染布坊的,正是他們這些人。
“哼,都是當爹當爺的人了,費這麽大工夫還對付不過一個小姑娘,”青衿店老板露出不屑之色,“先前那杜良算什麽東西,也敢拿自己打包票,說什麽隻要在彩衣節極力壓價,肯定能讓木染布坊關門大吉。”
“如今可倒好,價格的確是壓下來,那木染布坊雖一時支撐不住,但到底又站起來了,反倒是咱們這些人,先前折了個血本無迴,我不知道你們怎樣,反正我們青衿店那是元氣大傷,眼看我也要幹不下去嘍。”
他這一番顯然是有怨氣,聽在諸人耳中,亦是五味雜陳。
畢竟大家的處境實則差不多:先前在彩衣節都勒緊褲腰帶跟木染布坊鬥法,隻為了能逼死木染,方便自己侵吞杜家占據著的半個布料市場。然而木染再次緩過來——各家在彩衣節中的投入就打了水漂。
錢財上的損失讓人無法接受,而木染又依稀是個枯木逢春的好兆頭:聽聞那杜若楠完善了蠟染技藝,城中蠟染成衣賣得正紅火。
他們暗中算計過杜若楠的人,如今心中都不免打鼓:木染布坊再次做大,這杜若楠會不會反過頭來算舊賬?
“那杜良還是杜若楠親叔叔,就因為得罪了她,現在還在床上躺著呢。”彩衣閣的老板不陰不陽地提醒了句。
這是暗示各家把事做絕的意思。
房中諸人相互對視一眼,眼神裏都有些驚疑不定,誰也沒去接這個話頭。
畢竟要說起那杜若楠,也不過是個十餘歲的小姑娘,真要做到那一步……
“各位叔叔伯伯,晚上好呀。”
就聽得清朗女聲傳來,伴隨著門被“吱呀”推開的聲音。
來人清麗如荷,亭亭玉立,正是木染坊主杜若楠。
“聽聞叔叔伯伯近來都在此地商討技藝改良之事,若楠心中好奇,忍不住也來瞧看,聆聽下諸位叔叔的心經箴言。”
見眾人表情呆滯,無人應答,杜若楠淺淺一笑,語調輕柔:“是我叨擾了,萬望叔叔伯伯不要怪罪於我。實在是一聽聞此盛事,若楠心中不勝向往。”
杜若楠笑著環視四周,果然,這房間裏滿滿當當許多人,竟是阮縣布坊、染坊、成衣店的大集合,甚至連昨日剛見過的趙如雲都在。
不過如今那趙如雲坐在角落,正自斟自飲,顯然是對旁人的事不感興趣。
鵲橋仙的老板最是機靈,仰著圓圓笑臉:“哪裏算得上什麽盛事,不過是幾個糟老頭子無事閑聊,原是該叫你的,但想到你年紀尚小,恐怕嫌棄我們老頭子醃臢,同我們說不到一起去,這才沒有驚擾你這個大忙人。”
“如今你來了,我們麵上都覺得有光,小二,再添,哦,這位蘇兄也在,再添兩雙碗筷,叫你們廚上再燉一個澆汁板鴨、四合圓子、八寶湯,做得熱熱的,一並端來。”
杜若楠笑著稱謝,蘇之鈺更不會跟人客氣,見杜若楠落座,便挨著杜若楠一起坐了。
氣氛一時間有些尷尬,先前說話的幾個老板相互審視,望向對方的眼神卻不再善意,都忍不住懷疑是對方泄露了此次聚會。
“雖說大家都是同行,也在一條街上做生意,素日也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杜若楠輕笑,“但這種坐在一起的團員場合,當真是難得。”
“不過也正因為難得才更顯珍貴,我們做生意的,本就是講求和氣生財。”
說到這裏,杜若楠便舉起茶杯:“恰逢美景良辰,我便借這個機會,向各位叔叔伯伯敬上一杯,希望日後咱們也如今日,一團和氣、一團喜氣,共享一團財氣。”
“若楠不善飲酒,就以茶代酒,還望叔叔伯伯們不要責怪。”說著她便將杯中茶水飲盡。
其他人見了,麵麵相覷不該如何是好。
“一團和氣、一團喜氣、一團財氣,杜坊主說得不錯,甚好,我也幹了。”趙如雲朗笑,自傾一杯酒。
先前同木染布坊裏購進蠟染布料,新簽協議的成衣店老板,見狀,也緊跟著飲完一杯。
鵲橋仙的趙胖子麵上帶笑,但瞥一眼趙如雲等人,心中冷哼:你們這幾個,果然是投靠了杜若楠這座山。在這裏跟杜若楠唱雙簧戲,當旁人都是傻子呢。
“若是能喜氣洋洋,自然是好的,誰不盼著多添和氣喜氣、財氣興旺呢,咱們本就是些做小本買賣的手藝人,就看重這個。”
趙胖子笑著說,但始終沒有飲酒的意思。
“趙叔叔,我稱您一聲叔叔,您不介意吧?”不等對方答話,杜若楠繼續說下去,“我們確實是手藝人,身後也都一大攤子人需要養活。咱們手藝人做生意雖求個溫飽,但開染坊、研究技藝、改良成色,不也是為著一口氣。”
“把老祖宗的手藝繼承下去,在自己手裏發揚光大,希望自己製成的布匹能被更多人喜歡,讓人買迴去、穿在身上能舒服。可能是咱們做手藝人的,難免有些匠氣,但更重要的,是一顆匠心。”
“先前趙老板店中推出的‘登高枝’綢緞,那可是被禮部誇讚過,又選為貢品的佳作!我小時候聽聞這個故事,就想著,等我長大了,也要做出像‘登高枝’一樣聲名遠播的布料。”
那趙老板圓臉上的笑容一滯:“陳年舊事,不提也罷。”
杜若楠笑笑,將話繼續下去:“趙老板可能不當迴事了,但初見‘登高枝’時的驚豔,我時時想起。可能是若楠想得岔了,但我總覺得手藝人之間若要爭個高下,就該是在染布上見真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