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過去,已是景雲三年,這一年初發生了很多事。三月,金成公主許嫁突厥默啜子,不過沒有成事就迴來了。大名鼎鼎的開國功臣薛仁貴的長子幽州大都督薛訥因為和與燕州刺史李璡有隙被調到並州去了,改由左羽林將軍孫佺代之,結果這個人才能不行,被奚酋李大酺打得全軍覆沒,自己也被李大酺俘虜獻給突厥人掉了腦袋。六月,太平公主李令月的老公武攸暨去世,也免去了日後被李隆基清算的恥辱。
當然,這些事裏麵除了五月改元延和大赦天下沒有一件事是張念心所關心的。反倒是已經快到洛陽的吳健生很是關心這些,他現在就靠打賭獲取李玄通的信任,不關心不行啊。不過他畢竟不是專業的曆史的研究生,隻記住了太平公主死老公和薛仁貴兒子薛訥後麵擔任隴右防禦使的事,至於他走後孫佺送人頭的事他都快忘的差不多了。不過,即使是這樣模棱兩可的預測,當孫佺部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李玄通耳中時,他還是拍手稱到:“吳先生的預測真靈啊。”(吳健生:你們朝廷的軍隊全軍覆沒了,你拍手叫好?你到底哪邊人啊。)
五月,這一天李玄通正帶著吳健生在洛水旁遊玩,吳健生作為一個旁觀者望著這個方圓幾十萬裏,人口百萬,此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失望的說了句:“唉,也不怎麽樣嗎。”或許一個沒見過大城市的唐朝人看見了洛陽,會大唿一聲真乃天上之城,甚至吟詩一首。但是對吳健生這個現代人來說,你再繁華能繁華過上海,深圳這種國際大都市嗎?你的城牆再高大高得過北京四元立交橋嗎?你的道路再車水馬龍,摩肩擦踵比得過北京堵車堵上十二天動不了一下的千古奇景嗎?古代的生產力畢竟有限,繁華也是相對於同時代的城市來說的,和現代比那是想到不要想了。要知道現在的洛陽城可連做生意都都有官方管著,要按時間按地點做跟上班一樣。雖然已經有了夜市的雛形,但是沒什麽用,該宵禁的還是要宵禁,對於吳健生這種喜歡逛夜市逛到十一二點的人來說,很是折磨。然而,在後世的一些穿越文中,作者經常喜歡把洛陽長安的城市寫成現代化城市也比不了的天堂,這些文章吳健生自然也看了不少。帶著這種和天堂一樣的期待,結果到了個晚上出不了門的城市,吳健生心中不可謂不失望。唯一值得他震撼的就隻有洛水上輕帆競渡,檣櫓聲不絕的場景了,他每天隻要一有時間就去瞅兩眼。畢竟這種場景現代也隻能在一些紀錄片的還原cg裏看見了。
兩人步行到一片郊區,李玄通指著這裏說到,“此處還有件趣事呢?”
吳健生的八卦之心來了興趣連忙問到:“何事啊?說來聽聽。”
李玄通笑到:“前幾年有一群不學無術的紈絝公子在這裏烤野味聚餐,結果突然一個架著鷹騎著馬,身著軍服的人走了過來。那群公子以為他是個窮當兵便趕他走。那人大笑一聲說到:吾祖父是當朝高宗,吾祖母是武後,吾姑母是太平公主,吾是當今淄博王。那群紈絝子弟一聽,全都嚇跑了。太子殿下便下了馬自行吃起烤肉來。”
吳健生一聽,心說:這事我在網上見過啊,當時我覺得這事太離譜,以為是段子,沒想到是真的啊。聽罷,他擦擦額頭上汗說到:“這幫公子哥不僅是不學無術,而且眼睛也瞎啊,這年頭騎的了高頭大馬,玩的起鷹的人怎麽可能是個窮當兵。哎呀,想不到如今在朝堂上和自己姑姑鬥法,戰戰兢兢都不敢讓小妾生兒子的太子殿下年輕時也有這般飛揚跋扈,仗勢欺人的一麵。(說實話,我總感覺大總管的盡懸北涼刀就是照這一段寫的。)
李玄通笑到:“是啊,而且就在這件事後不久,他就誅殺了韋後一黨。”
吳健生一聽,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也跟著笑到:“世子殿下,你想問我話就直說,沒必要這麽拐彎抹角的,還在這裏等著我。”
李玄通收起戲謔的眼神,嚴肅的說到:“你的預言又中了大半,我現在開始相信你確實有推演未來的本領了。那麽,我想問你,公主與太子殿下,哪一邊會贏?”
吳健生無所謂的說到:“這還用問我嗎?我就是說公主殿下贏麵大,你父親還能去支持她不成?除非他失心瘋想再弄一個武後。如果你隻是問我誰會贏的話。我告訴你,太子殿下今年七月就會登基為帝。從此以後公主殿下就徹底沒了和太子叫板的資本,明年就會死在家中。”
“好,”李玄通點點頭,“有你的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不過我還有另一件棘手的事想請教你。”
“嗯?什麽事,你說吧。”
李玄通抿一下嘴,說到:“采買給公主殿下的那批貨出事了。由於在淯水待了太久,很多綢緞都起皺了。宮裏還沒派人來催,我現在把它們暫時都放在府邸裏,以後要是人找來了該怎麽辦?”
吳健生聽罷不以為然的說到:“就這點事啊?那些蜀錦和物資你自己編個理由私吞了吧?”
李玄通聽罷,嘴張得向個水瓢,驚唿到“你瘋了?私吞宮中的財物?這事被發現了要殺頭的。”
吳健生笑到:“她現在正忙著在民間找跳大神的忽悠聖上廢掉太子呢,哪有心情來管你。你信不信,哪怕把那批蜀錦放到發黴,她也不會派人來找你,到時你再私吞也不遲。你信王府也不富裕,不撈點油水也不行啊。”
李玄通一陣汗顏:“把私吞官產說的這麽輕描淡寫,我真懷疑你以前是不是個大貪官。”
吳健生拍拍腦袋,說到“哎呦,一提官職我想起來了。我現在一直是以你私人幕僚的身份出謀劃策,你父親哪去了?你不是說要帶我見他謀個穩定的公職嗎,他人呢?”
李玄通擺擺手,無奈的說到:“一聽說太平公主在民間尋找方士以做諫言危害太子,他怕再遇見垂拱四年那一幕,直接嚇跑了。”
“跑了?跑哪去了?”
“河北,滄州。”
“滄州!!!”吳健生大唿一聲,歎到:“唉,那可是四大流放地之一,他這是跑過去避難了還是等著下次發配的時候方便少走幾步路啊?”
李玄通自嘲到:“嶺南和房州我都跟著他去過了,如果他這次真的又被流放了,那四大流放之地除了幽州我就一個都沒落下了。真不這幾年跟著他除了遭罪還得了什麽。”
吳健生也不知道怎麽安慰他,隻得說到:“你父親膽子也太小了,公主和太子殿下還沒翻臉呢”,就跑這麽遠。”
“唉,”李玄通轉過身,有些悲痛的說到:“這也不能怪他,垂拱四年(688年),琅琊王李衝、越王李貞起兵反對武則天,結果都兵敗身死。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霍王李元軌、紀王李慎、江都王李緒、黃國公李撰、東莞郡公李融、常樂公主等人,也受了牽連。或被逼自殺,或斬首市曹,或死於流放途中。那幾年凡是受牽連的李唐宗室,嗣王以上被抓才有資格上斷頭,以下的全都被折磨死在獄中。菜市口落下的人頭每天一換,還是堆的和小山一樣。他也是僥幸活下來的親王之一,是真的被嚇破膽了,鬼曉得公主殿下或者太子得勢以後長安又會出什麽事。
吳健生聽罷說:這個你多慮了,李隆基前期還算個明君,不會這樣嗜血的。不過關於李隆基後來的事嗎,現在除了他也沒人知道。
“那你父親大概什麽時候能迴來啊?”
李玄通搖搖頭,不知道:“估計起碼要等公主和太子殿下分出勝負再說。”
當然,這些事裏麵除了五月改元延和大赦天下沒有一件事是張念心所關心的。反倒是已經快到洛陽的吳健生很是關心這些,他現在就靠打賭獲取李玄通的信任,不關心不行啊。不過他畢竟不是專業的曆史的研究生,隻記住了太平公主死老公和薛仁貴兒子薛訥後麵擔任隴右防禦使的事,至於他走後孫佺送人頭的事他都快忘的差不多了。不過,即使是這樣模棱兩可的預測,當孫佺部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李玄通耳中時,他還是拍手稱到:“吳先生的預測真靈啊。”(吳健生:你們朝廷的軍隊全軍覆沒了,你拍手叫好?你到底哪邊人啊。)
五月,這一天李玄通正帶著吳健生在洛水旁遊玩,吳健生作為一個旁觀者望著這個方圓幾十萬裏,人口百萬,此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失望的說了句:“唉,也不怎麽樣嗎。”或許一個沒見過大城市的唐朝人看見了洛陽,會大唿一聲真乃天上之城,甚至吟詩一首。但是對吳健生這個現代人來說,你再繁華能繁華過上海,深圳這種國際大都市嗎?你的城牆再高大高得過北京四元立交橋嗎?你的道路再車水馬龍,摩肩擦踵比得過北京堵車堵上十二天動不了一下的千古奇景嗎?古代的生產力畢竟有限,繁華也是相對於同時代的城市來說的,和現代比那是想到不要想了。要知道現在的洛陽城可連做生意都都有官方管著,要按時間按地點做跟上班一樣。雖然已經有了夜市的雛形,但是沒什麽用,該宵禁的還是要宵禁,對於吳健生這種喜歡逛夜市逛到十一二點的人來說,很是折磨。然而,在後世的一些穿越文中,作者經常喜歡把洛陽長安的城市寫成現代化城市也比不了的天堂,這些文章吳健生自然也看了不少。帶著這種和天堂一樣的期待,結果到了個晚上出不了門的城市,吳健生心中不可謂不失望。唯一值得他震撼的就隻有洛水上輕帆競渡,檣櫓聲不絕的場景了,他每天隻要一有時間就去瞅兩眼。畢竟這種場景現代也隻能在一些紀錄片的還原cg裏看見了。
兩人步行到一片郊區,李玄通指著這裏說到,“此處還有件趣事呢?”
吳健生的八卦之心來了興趣連忙問到:“何事啊?說來聽聽。”
李玄通笑到:“前幾年有一群不學無術的紈絝公子在這裏烤野味聚餐,結果突然一個架著鷹騎著馬,身著軍服的人走了過來。那群公子以為他是個窮當兵便趕他走。那人大笑一聲說到:吾祖父是當朝高宗,吾祖母是武後,吾姑母是太平公主,吾是當今淄博王。那群紈絝子弟一聽,全都嚇跑了。太子殿下便下了馬自行吃起烤肉來。”
吳健生一聽,心說:這事我在網上見過啊,當時我覺得這事太離譜,以為是段子,沒想到是真的啊。聽罷,他擦擦額頭上汗說到:“這幫公子哥不僅是不學無術,而且眼睛也瞎啊,這年頭騎的了高頭大馬,玩的起鷹的人怎麽可能是個窮當兵。哎呀,想不到如今在朝堂上和自己姑姑鬥法,戰戰兢兢都不敢讓小妾生兒子的太子殿下年輕時也有這般飛揚跋扈,仗勢欺人的一麵。(說實話,我總感覺大總管的盡懸北涼刀就是照這一段寫的。)
李玄通笑到:“是啊,而且就在這件事後不久,他就誅殺了韋後一黨。”
吳健生一聽,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也跟著笑到:“世子殿下,你想問我話就直說,沒必要這麽拐彎抹角的,還在這裏等著我。”
李玄通收起戲謔的眼神,嚴肅的說到:“你的預言又中了大半,我現在開始相信你確實有推演未來的本領了。那麽,我想問你,公主與太子殿下,哪一邊會贏?”
吳健生無所謂的說到:“這還用問我嗎?我就是說公主殿下贏麵大,你父親還能去支持她不成?除非他失心瘋想再弄一個武後。如果你隻是問我誰會贏的話。我告訴你,太子殿下今年七月就會登基為帝。從此以後公主殿下就徹底沒了和太子叫板的資本,明年就會死在家中。”
“好,”李玄通點點頭,“有你的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不過我還有另一件棘手的事想請教你。”
“嗯?什麽事,你說吧。”
李玄通抿一下嘴,說到:“采買給公主殿下的那批貨出事了。由於在淯水待了太久,很多綢緞都起皺了。宮裏還沒派人來催,我現在把它們暫時都放在府邸裏,以後要是人找來了該怎麽辦?”
吳健生聽罷不以為然的說到:“就這點事啊?那些蜀錦和物資你自己編個理由私吞了吧?”
李玄通聽罷,嘴張得向個水瓢,驚唿到“你瘋了?私吞宮中的財物?這事被發現了要殺頭的。”
吳健生笑到:“她現在正忙著在民間找跳大神的忽悠聖上廢掉太子呢,哪有心情來管你。你信不信,哪怕把那批蜀錦放到發黴,她也不會派人來找你,到時你再私吞也不遲。你信王府也不富裕,不撈點油水也不行啊。”
李玄通一陣汗顏:“把私吞官產說的這麽輕描淡寫,我真懷疑你以前是不是個大貪官。”
吳健生拍拍腦袋,說到“哎呦,一提官職我想起來了。我現在一直是以你私人幕僚的身份出謀劃策,你父親哪去了?你不是說要帶我見他謀個穩定的公職嗎,他人呢?”
李玄通擺擺手,無奈的說到:“一聽說太平公主在民間尋找方士以做諫言危害太子,他怕再遇見垂拱四年那一幕,直接嚇跑了。”
“跑了?跑哪去了?”
“河北,滄州。”
“滄州!!!”吳健生大唿一聲,歎到:“唉,那可是四大流放地之一,他這是跑過去避難了還是等著下次發配的時候方便少走幾步路啊?”
李玄通自嘲到:“嶺南和房州我都跟著他去過了,如果他這次真的又被流放了,那四大流放之地除了幽州我就一個都沒落下了。真不這幾年跟著他除了遭罪還得了什麽。”
吳健生也不知道怎麽安慰他,隻得說到:“你父親膽子也太小了,公主和太子殿下還沒翻臉呢”,就跑這麽遠。”
“唉,”李玄通轉過身,有些悲痛的說到:“這也不能怪他,垂拱四年(688年),琅琊王李衝、越王李貞起兵反對武則天,結果都兵敗身死。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霍王李元軌、紀王李慎、江都王李緒、黃國公李撰、東莞郡公李融、常樂公主等人,也受了牽連。或被逼自殺,或斬首市曹,或死於流放途中。那幾年凡是受牽連的李唐宗室,嗣王以上被抓才有資格上斷頭,以下的全都被折磨死在獄中。菜市口落下的人頭每天一換,還是堆的和小山一樣。他也是僥幸活下來的親王之一,是真的被嚇破膽了,鬼曉得公主殿下或者太子得勢以後長安又會出什麽事。
吳健生聽罷說:這個你多慮了,李隆基前期還算個明君,不會這樣嗜血的。不過關於李隆基後來的事嗎,現在除了他也沒人知道。
“那你父親大概什麽時候能迴來啊?”
李玄通搖搖頭,不知道:“估計起碼要等公主和太子殿下分出勝負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