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杭州不比家鄉小鎮,端的是繁華之地,龍盤虎踞之處。那來往人等也是氣度不同,可見生活富庶,文韻深厚。幾人在城中行了一段時間,便來到了譚夫人的娘家高府。
譚夫人姑娘時期都在杭州度過,直到十七歲那年在杭州遇到譚鈞,一見鍾情,便執意要嫁。
高家也算杭州城內大族,家中人員頗多,也有為官的,但品階較低,大部分人都在城內經商,醫藥鋪最多,其他布鋪、絲綢鋪倒也不少。
當年高家兒郎頗多,女兒卻少,長女早早遠嫁,姑爺現在京城任禮部六品官,譚夫人是高家幼女,愛若掌珠,自然不希望女兒遠嫁。
好在他們是生意人家,倒也沒有那些官宦人家那麽多規矩,看到譚鈞一表人才,為人正直,料想也不會虧待女兒,加上經不住女兒死磨硬纏,便答應婚事,少不得陪了很多嫁妝,譚夫人出嫁後到也經常迴去。
高家住在西湖東南側,離西湖和吳山都不遠。幾人下車安頓好後便去見了老夫人,一路上隻聽到婢女們向裏通報說姑爺小姐來了。
待見得高老夫人,自然又是一番垂淚,唏噓不已。譚鈞之前已經寫信告訴自己的行程,見到嶽母少不得又是匯報一遍,便把自己帶來的禮物分發給大家。
用好餐後一大家人坐在一起說說自己家的生活和途中經曆,其樂融融。高老夫人看到女兒一家如此和美,外孫女清麗可愛分外開心。
譚夫人父親已過世,在家現有三個兄弟,此時均在外忙生意,族兄弟也不少。
孫輩有三位公子,大公子名彥庭,今年十九歲,英俊風趣,性格和善,從小訂親,就等明年迎娶。大公子己接手家中生意,八麵玲瓏,做事得體。四公子、五公子年歲尚小,都不滿十歲。
兩位小姐與譚茵一樣大,均是十七八歲,分別是二老爺和三老爺的女兒,二小姐彥雅略大幾個月,她肌膚微豐,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可親。三小姐彥敏長挑身材,俊眼修眉,顧盼神飛,見之忘俗,也都訂下親事。
譚茵暗笑是不是母親幼時沒有訂親,突然要嫁給父親搞得高家措手不及,各位表兄表姐們都是早早定親了。
譚鈞一家就安歇在譚夫人未出閣前所居住的院子裏,譚夫人想起自己的少女時光也是分外感慨懷念,又有幾分驚喜。
老夫人早就盼望著譚鈞一家前來,早就準備好家具用具。
譚茵母女跟著譚鈞在書院,又生活在城郊鄉鎮,衣服首飾自然算不上特別精細。待到了杭州,發現連街上普通百姓都衣著時新,外祖家自然衣飾華美。晚上譚茵與母親閑聊時才知道,原來外祖家這樣已算簡樸,城中一些貴婦光頭麵首飾就價值幾千兩甚至上萬的也不在少數。
待安頓下來,大夫人早已安排好裁縫前來裁量衣服,又準備好了各類金玉珠釵首飾,譚鈞知道嶽家一片心意,加上人靠衣裝馬靠鞍,也是泰山家臉麵,便不再推辭。
譚茵與兩位表姐小時曾在一起待過一段時間,現在來到杭州,幾人恨不得吃睡時時刻刻在一起。
譚鈞想在杭州歇息一段時間,安頓好妻女,便啟程前往九江。
……
譚茵初到杭城,彥雅彥敏少不得陪她四處閑逛,去花市買花插花,去戲樓聽戲,去茶館喝茶,讓譚茵目不暇接,樂不思蜀。
過了幾日,大公子就安排陪嫁鋪子和田莊的管事見譚鈞一家,譚茵也算正式了解自家鋪子和田莊的情況。晚上大公子幫幾位逐一分析每個管事及其家眷情況,還有各個鋪子和田莊的收成情況,讓譚茵有個大概數。
大公子又讓彥敏陪同譚茵一起,教她如何看賬本,如何查賬。賬本裏麵的花頭那可是多得數也數不過來。
高家子女除了學文外,這些生意經也是從小都要學的。彥敏頗為能幹,早早就幫助家裏打理生意,由她來教譚茵再好不過。
這日,彥敏帶著譚茵一早出門去查看一個當鋪的情況。兩人喬裝打扮,快到當鋪的時候,她卻帶著譚茵拐到另一條小道,然後七拐八拐從後門進入一間屋子,進去一看,才發現竟然是間茶館,幾人上得二樓,要了一個小包廂,讓小二上了茶和點心,便打發人下去了。
譚茵心有疑惑,不是去查當鋪嗎,怎麽反而來到茶館?彥敏看譚茵神色知道她心中所想,微微一笑,半掀開窗簾,街對麵的當鋪已經裏麵的櫃台情況一覽無遺,原來是要遠遠查看當鋪情況。
兩人喝了一上午茶,一直盯著對麵當鋪進出情況,等上午結束一共有二十人進入,有十五人當了東西。
上午當鋪打樣後,彥敏帶著譚茵再從後門出去,一起去吃中飯。
“阿敏,那下午我們去繼續盯,還是去當鋪查賬?”譚茵一邊吃飯一邊問道。
“不急,等幾天再說,讓他們放鬆點警惕。大哥管事極嚴,每件物品入手人和放銀人都必須是兩人共同簽字才可。我們高家管事都是從家中奴仆中挑選的伶俐之人,首先看人品,是否忠誠老實;然後再看是否精明能幹;管事俸祿給的也高,這些年管事們還算規矩。但人不可放縱,否則沒個壞心思都要被慣成壞心思了。我上午還安排了一個他們不認識的小廝拿了一塊印章去當,這印章既不算貴也不算便宜,一共二十兩,到時我們看看情況。”彥敏夾了一個餃子送進嘴裏說,不停地教譚茵一些生意經。
過了五六日,彥敏一早帶著譚茵前往當鋪查看賬冊,掌事連忙招唿東家小姐,拿出賬冊。隻見彥敏正在一本一本翻看賬冊,拿著算盤在計算進出賬,譚茵坐在她邊上一起查看。後來翻到那日賬冊,果然是十五筆生意,小廝當的印章二十兩也分毫不差記錄在冊,兩人喝了一會茶便告辭而出。
“這個當鋪我們之前看過,從人流計算與我高家類似當鋪差不多,每年收入也差不多,就算有一二隱私,應也出入不大。”彥敏說道。
彥敏又帶她去查看布莊情況。之前,因為忍冬初來咋到,再加上做些喬裝打扮,大家都不熟識,彥敏已經安排忍冬來買了幾次布匹,賬目查核自然與當鋪情況類似,譚茵也知曉一二。
隻是這當鋪做的是上門的買賣,布莊卻不一樣,布的花樣、質量、季節都影響生意。
“這布分一年四季,每個季節不一樣。你要提前準備下一個季節的布,是要蘇杭的精布,還是兩湖的土布,各準備多少量?什麽式樣會受百姓喜愛?這個季節沒賣完的是不是折扣賣,怎麽折扣都是學問。”彥敏笑著道。
“這我一下也搞不清楚啊!”譚茵跟著譚夫人學了點,但是杭州商鋪的收支情況要數十倍於吳江,且這兩地百姓情況也不一樣,譚茵一聽有點暈有點慌。
“不急,你剛來,還要待上好多月,我慢慢和你說,這做生意啊,一來要靠老經驗,二來也要看眼光。”彥敏看譚茵有點焦急,慢慢安慰她道。
譚茵聽了這話,慢慢放下心來,心裏越發佩服這位表姐。母親一直說這位表姐很是能幹,很有生意天賦,家裏頗為器重。
“姑姑還有一間藥鋪,藥材你們都懂,我就不重複了,你按照我的方法先慢慢熟悉起來,這裏麵學問也大,不急於一時,但隻要我們有心,誰也甭想糊弄我們過去。”彥敏說道。
譚茵重重地點點頭,明白這裏麵的學問不是一天兩天能學到的。
譚茵本就好學,這下有了彥敏這個好老師,真是白天學晚上學,夢裏還在打著算盤,譚夫人看到女兒如此,雖然欣慰女兒懂事,也不免體貼她辛苦,做了不少好吃的犒勞她。
這日查看完鋪子,彥敏帶著譚茵前往花市買花,她挑了各種花,山茶,百合,菖蒲,秋葵,月季,牡丹,還買了盛放花卉的器皿,有花籃,花瓶等各種,這才知道原來是給彥雅買的。
“老板,給我牡丹、秋葵、菖蒲各來幾枝。”彥敏熟稔地與老板打著招唿,看來是常客。
彥敏一邊挑著花一邊和譚茵說,“二姐姐的插花和刺繡都是一絕。簡簡單單的幾枝花她一擺弄就很美。有時候一隻瓶一枝花就有意境。她還很喜歡自己插花,然後再刺繡。有幾幅繡品被二嬸送給娘家,人家都當珍寶四處宣揚,還準備開雅集欣賞,可二姐姐不願意張揚,祖母也讓他們停掉,所以才悄無聲響。”
譚茵也很驚訝,母親說這二姐姐雖然不大聲響,卻很有眼力,果然如此。
彥敏繼續道:“每年布莊要選花色圖案時,大哥哥都要讓二姐姐看過後再訂貨,二姐姐挑中的都能大賣。”
看到兩個表姐如此能幹,譚茵又是羨慕又是歡喜,心中暗想自己也要更努力趕上才是。
晚上,譚夫人母女聊天時,譚茵說起白天之事。
譚夫人笑道,“大家都說高家二姑娘是那玉如意,溫潤內秀,和氣好說話,;三姑娘就是那金算盤,這生意經算得那是嘎嘣響,這脾氣也像爆豆子。”
譚茵聽到後兩眼放光道,“娘,那我呢!”
“你啊!你就是那鐵杵,還要好好磨。”
</p>
杭州不比家鄉小鎮,端的是繁華之地,龍盤虎踞之處。那來往人等也是氣度不同,可見生活富庶,文韻深厚。幾人在城中行了一段時間,便來到了譚夫人的娘家高府。
譚夫人姑娘時期都在杭州度過,直到十七歲那年在杭州遇到譚鈞,一見鍾情,便執意要嫁。
高家也算杭州城內大族,家中人員頗多,也有為官的,但品階較低,大部分人都在城內經商,醫藥鋪最多,其他布鋪、絲綢鋪倒也不少。
當年高家兒郎頗多,女兒卻少,長女早早遠嫁,姑爺現在京城任禮部六品官,譚夫人是高家幼女,愛若掌珠,自然不希望女兒遠嫁。
好在他們是生意人家,倒也沒有那些官宦人家那麽多規矩,看到譚鈞一表人才,為人正直,料想也不會虧待女兒,加上經不住女兒死磨硬纏,便答應婚事,少不得陪了很多嫁妝,譚夫人出嫁後到也經常迴去。
高家住在西湖東南側,離西湖和吳山都不遠。幾人下車安頓好後便去見了老夫人,一路上隻聽到婢女們向裏通報說姑爺小姐來了。
待見得高老夫人,自然又是一番垂淚,唏噓不已。譚鈞之前已經寫信告訴自己的行程,見到嶽母少不得又是匯報一遍,便把自己帶來的禮物分發給大家。
用好餐後一大家人坐在一起說說自己家的生活和途中經曆,其樂融融。高老夫人看到女兒一家如此和美,外孫女清麗可愛分外開心。
譚夫人父親已過世,在家現有三個兄弟,此時均在外忙生意,族兄弟也不少。
孫輩有三位公子,大公子名彥庭,今年十九歲,英俊風趣,性格和善,從小訂親,就等明年迎娶。大公子己接手家中生意,八麵玲瓏,做事得體。四公子、五公子年歲尚小,都不滿十歲。
兩位小姐與譚茵一樣大,均是十七八歲,分別是二老爺和三老爺的女兒,二小姐彥雅略大幾個月,她肌膚微豐,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可親。三小姐彥敏長挑身材,俊眼修眉,顧盼神飛,見之忘俗,也都訂下親事。
譚茵暗笑是不是母親幼時沒有訂親,突然要嫁給父親搞得高家措手不及,各位表兄表姐們都是早早定親了。
譚鈞一家就安歇在譚夫人未出閣前所居住的院子裏,譚夫人想起自己的少女時光也是分外感慨懷念,又有幾分驚喜。
老夫人早就盼望著譚鈞一家前來,早就準備好家具用具。
譚茵母女跟著譚鈞在書院,又生活在城郊鄉鎮,衣服首飾自然算不上特別精細。待到了杭州,發現連街上普通百姓都衣著時新,外祖家自然衣飾華美。晚上譚茵與母親閑聊時才知道,原來外祖家這樣已算簡樸,城中一些貴婦光頭麵首飾就價值幾千兩甚至上萬的也不在少數。
待安頓下來,大夫人早已安排好裁縫前來裁量衣服,又準備好了各類金玉珠釵首飾,譚鈞知道嶽家一片心意,加上人靠衣裝馬靠鞍,也是泰山家臉麵,便不再推辭。
譚茵與兩位表姐小時曾在一起待過一段時間,現在來到杭州,幾人恨不得吃睡時時刻刻在一起。
譚鈞想在杭州歇息一段時間,安頓好妻女,便啟程前往九江。
……
譚茵初到杭城,彥雅彥敏少不得陪她四處閑逛,去花市買花插花,去戲樓聽戲,去茶館喝茶,讓譚茵目不暇接,樂不思蜀。
過了幾日,大公子就安排陪嫁鋪子和田莊的管事見譚鈞一家,譚茵也算正式了解自家鋪子和田莊的情況。晚上大公子幫幾位逐一分析每個管事及其家眷情況,還有各個鋪子和田莊的收成情況,讓譚茵有個大概數。
大公子又讓彥敏陪同譚茵一起,教她如何看賬本,如何查賬。賬本裏麵的花頭那可是多得數也數不過來。
高家子女除了學文外,這些生意經也是從小都要學的。彥敏頗為能幹,早早就幫助家裏打理生意,由她來教譚茵再好不過。
這日,彥敏帶著譚茵一早出門去查看一個當鋪的情況。兩人喬裝打扮,快到當鋪的時候,她卻帶著譚茵拐到另一條小道,然後七拐八拐從後門進入一間屋子,進去一看,才發現竟然是間茶館,幾人上得二樓,要了一個小包廂,讓小二上了茶和點心,便打發人下去了。
譚茵心有疑惑,不是去查當鋪嗎,怎麽反而來到茶館?彥敏看譚茵神色知道她心中所想,微微一笑,半掀開窗簾,街對麵的當鋪已經裏麵的櫃台情況一覽無遺,原來是要遠遠查看當鋪情況。
兩人喝了一上午茶,一直盯著對麵當鋪進出情況,等上午結束一共有二十人進入,有十五人當了東西。
上午當鋪打樣後,彥敏帶著譚茵再從後門出去,一起去吃中飯。
“阿敏,那下午我們去繼續盯,還是去當鋪查賬?”譚茵一邊吃飯一邊問道。
“不急,等幾天再說,讓他們放鬆點警惕。大哥管事極嚴,每件物品入手人和放銀人都必須是兩人共同簽字才可。我們高家管事都是從家中奴仆中挑選的伶俐之人,首先看人品,是否忠誠老實;然後再看是否精明能幹;管事俸祿給的也高,這些年管事們還算規矩。但人不可放縱,否則沒個壞心思都要被慣成壞心思了。我上午還安排了一個他們不認識的小廝拿了一塊印章去當,這印章既不算貴也不算便宜,一共二十兩,到時我們看看情況。”彥敏夾了一個餃子送進嘴裏說,不停地教譚茵一些生意經。
過了五六日,彥敏一早帶著譚茵前往當鋪查看賬冊,掌事連忙招唿東家小姐,拿出賬冊。隻見彥敏正在一本一本翻看賬冊,拿著算盤在計算進出賬,譚茵坐在她邊上一起查看。後來翻到那日賬冊,果然是十五筆生意,小廝當的印章二十兩也分毫不差記錄在冊,兩人喝了一會茶便告辭而出。
“這個當鋪我們之前看過,從人流計算與我高家類似當鋪差不多,每年收入也差不多,就算有一二隱私,應也出入不大。”彥敏說道。
彥敏又帶她去查看布莊情況。之前,因為忍冬初來咋到,再加上做些喬裝打扮,大家都不熟識,彥敏已經安排忍冬來買了幾次布匹,賬目查核自然與當鋪情況類似,譚茵也知曉一二。
隻是這當鋪做的是上門的買賣,布莊卻不一樣,布的花樣、質量、季節都影響生意。
“這布分一年四季,每個季節不一樣。你要提前準備下一個季節的布,是要蘇杭的精布,還是兩湖的土布,各準備多少量?什麽式樣會受百姓喜愛?這個季節沒賣完的是不是折扣賣,怎麽折扣都是學問。”彥敏笑著道。
“這我一下也搞不清楚啊!”譚茵跟著譚夫人學了點,但是杭州商鋪的收支情況要數十倍於吳江,且這兩地百姓情況也不一樣,譚茵一聽有點暈有點慌。
“不急,你剛來,還要待上好多月,我慢慢和你說,這做生意啊,一來要靠老經驗,二來也要看眼光。”彥敏看譚茵有點焦急,慢慢安慰她道。
譚茵聽了這話,慢慢放下心來,心裏越發佩服這位表姐。母親一直說這位表姐很是能幹,很有生意天賦,家裏頗為器重。
“姑姑還有一間藥鋪,藥材你們都懂,我就不重複了,你按照我的方法先慢慢熟悉起來,這裏麵學問也大,不急於一時,但隻要我們有心,誰也甭想糊弄我們過去。”彥敏說道。
譚茵重重地點點頭,明白這裏麵的學問不是一天兩天能學到的。
譚茵本就好學,這下有了彥敏這個好老師,真是白天學晚上學,夢裏還在打著算盤,譚夫人看到女兒如此,雖然欣慰女兒懂事,也不免體貼她辛苦,做了不少好吃的犒勞她。
這日查看完鋪子,彥敏帶著譚茵前往花市買花,她挑了各種花,山茶,百合,菖蒲,秋葵,月季,牡丹,還買了盛放花卉的器皿,有花籃,花瓶等各種,這才知道原來是給彥雅買的。
“老板,給我牡丹、秋葵、菖蒲各來幾枝。”彥敏熟稔地與老板打著招唿,看來是常客。
彥敏一邊挑著花一邊和譚茵說,“二姐姐的插花和刺繡都是一絕。簡簡單單的幾枝花她一擺弄就很美。有時候一隻瓶一枝花就有意境。她還很喜歡自己插花,然後再刺繡。有幾幅繡品被二嬸送給娘家,人家都當珍寶四處宣揚,還準備開雅集欣賞,可二姐姐不願意張揚,祖母也讓他們停掉,所以才悄無聲響。”
譚茵也很驚訝,母親說這二姐姐雖然不大聲響,卻很有眼力,果然如此。
彥敏繼續道:“每年布莊要選花色圖案時,大哥哥都要讓二姐姐看過後再訂貨,二姐姐挑中的都能大賣。”
看到兩個表姐如此能幹,譚茵又是羨慕又是歡喜,心中暗想自己也要更努力趕上才是。
晚上,譚夫人母女聊天時,譚茵說起白天之事。
譚夫人笑道,“大家都說高家二姑娘是那玉如意,溫潤內秀,和氣好說話,;三姑娘就是那金算盤,這生意經算得那是嘎嘣響,這脾氣也像爆豆子。”
譚茵聽到後兩眼放光道,“娘,那我呢!”
“你啊!你就是那鐵杵,還要好好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