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知曉太子一行是否成功,但是此法損害了某些人的利益,哪怕是太子殿下,一路上必然會受到各方的刺殺。


    隻能說此行兇多吉少,皇後哪怕再不舍,卻也知曉皇兒的決心。


    臨行前,皇後哭紅的眼睛問他,“兒啊,這麽做值得嗎?”


    她像是尋常百姓家的母親,麵對兒子的遠行隻有擔憂。


    兒行千裏母擔憂,哪怕是皇家之人。


    “母親,為天下百姓值得的,兒臣看了《槿朝小廚娘》的最後一章,洛南枝隻是一介女流,可她都願意為了百姓能吃飽飯,一同和羨魚一塊對抗貴族豪紳,這是“她”的願望,我想要離她近一些。”


    雖然祁竟越沒有說明這個“她”是指誰,但是皇後卻知道兒子與以前不一樣了,他的心裝著天下人,哪怕仇恨也可以往後麵稍一稍。


    而且談及那個人,他的眼神變得溫柔起來,眼底再也沒有了熟悉的陰鷙。


    皇後從來沒有見過他這副樣子,但此刻心中都是震撼。


    “你和你阿兄越來越像了。”皇後歎。


    隻是她這句話卻沒有被他聽到,祁竟越與眼前的男子對飲一杯。


    男子穿著一身龍袍,眼神不再嚴肅,多了一絲對兒子的柔情。


    他拍了拍兒子已經比他高的肩膀。


    “朕等你迴來。”


    祁竟越的喉嚨滾動了幾下,最終想問的話卻也沒有問出口,對待這個男人,他現在有親情,更多的是恨。


    他應是,瀟灑轉身離開了皇城。


    而春耕期間,來邊關的商人卻打算要將白砂糖和胡麻榨的油分別賣到各個國家。


    白砂糖經過朝廷的支持,百姓們平常都能用的上了,也已經出現了相對飽和的狀態,這時候便是出海出國賣的時候了。


    否則槿國的白砂糖會出現白砂糖過剩的形勢。


    而胡麻油取代了之前的油菜榨的油,如今也能家家戶戶都能賣的起,這都是朝廷在做兜底。


    雖然沒從百姓那賺到什麽錢,但是百姓的生活質量都上升了不少,連帶著百姓對朝廷的歸屬感越發強。


    既然國內賺不到什麽錢,那就賣到其他地方去,以他們手裏貨的質量,哪裏有人能夠與之“一戰”。


    這些商人還是很有自信的,有一批海客已經帶著東西從海上出發了。


    他們走陸路的商人趕路倒是慢一些,他們大多數都要在邊關停。


    邊關原本就與多個國家相鄰,隻是因為一些原因,邊關的幾個關口都是關閉的,這也就隔絕了兩國之間邊關百姓的往來。


    隻開設一兩個的關口用來做兩國之間的交易,但是交易審查卻十分嚴苛。


    如今為了走商,朝廷同意開設所有關口,與鄰國做交易。


    這關口一開,不光光是邊關的百姓詫異,就連鄰國也驚訝住了。


    不過這倒是讓鄰國的商人高興壞了,這樣意味著他們國家的東西可以在槿國賣了。


    但是這些商人並沒有高興太久。


    兩國百姓在國界處販賣東西。


    突然發現槿國何時出現了這麽多的美食,而且之前邊關一直都很貧窮,而如今高樓閣宇,茶棚煙霧升騰,以高大的城池為中央,邊關屋簷星羅棋布,滿街的喧囂聲蓋過了煙火氣,呈現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竟比他們國家還要榮盛,這簡直是驚呆他們了。


    什麽時候槿國變化如此之大!


    而且更讓他們眼紅的是槿國百姓們的精神樣貌,他們穿的不像之前一樣身上全是補丁,不光光是衣裳穿的灰撲撲的就連他們整個人都是看起來灰頭土臉的,因為長久吃不飽,很多人兩腮都是凹陷下去的。


    但是如今滿大街的人卻極少發現這樣的人,倒是有好幾個身上還是穿著打滿補丁的路人,隻是他們臉上沒有死氣沉沉的模樣,走在街上信步遊庭,沒了為生計的奔波勞累。


    一直以來覺得自己過的比槿國邊關百姓要好的鄰國瞬間酸了。


    但很快他們真香了,因為幽州和彌州的美食太好吃了,街上全是做小吃的小攤,不光味道好,價格低廉,吃了之後能管飽,關鍵是他們舍得用油水啊!


    有油水,幹活才能有勁!


    尤其是鄰國邊陲的農夫們酷愛來此吃東西。


    所以很快這些邊關美食受到了鄰國邊陲百姓的歡迎,寧願去槿國邊關吃飯逛街,也不願意在自己城鎮裏下館子。


    後來他們才知道槿國如今的油水價格低廉,普通百姓都能買的起。


    而且他們如今糧食也多,保證了槿國百姓們都能吃個溫飽,而他們種的糧食不光光是粟黍等物,還有叫什麽土豆、玉米的糧食!


    而他們這幾日在槿國吃的多數都是土豆做出來的美食!


    這可把他們眼睛都驚掉了,一個土豆能做出如此豐富多樣的美食?他們想都不敢想。


    有些人開始心生羨慕。


    而且日子久了發現邊關的娛樂也比他們那豐富,每隔一月便有燈廟街會。


    隻可惜他們不能在槿國地界待太久,隻能一個個隔著用石碑畫的地界看他們過燈廟街會。


    渴望和羨慕之心溢於言表。


    然而最讓鄰國百姓們最喜歡去的地方便是茶樓了,邊關有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茶樓名為茶韻和,聽說邊關百姓將其稱為邊關第一茶樓。


    之前的茶樓麵積還沒有現在來的大,但是因為它的名聲越來越響,而且作為唯一一家茶樓,慕名而來的人太多了,無法招待龐大的人群,這才擴建了茶樓。


    這家茶樓的占地竟相當於半個城鎮的麵積,一共有七樓,算是目前槿國所有茶樓之中最大的了。


    當然能讓它如此出名的一個原因便是它的說書,據說它是止於書肆的葉掌櫃開辦的!


    葉掌櫃是誰?


    其他國家的百姓暫時不知道。


    但是隻要稍微一打聽便能知曉這位葉掌櫃與無明的關係甚好,隻要是無明新寫的話本,頭一個付梓的話本就是在止於書肆梓行的。


    所有人都是衝著無明才去茶韻和聽說書的,可以說茶韻和就是解決了這些不識字的老百姓們看不懂話本的問題。


    但是對於鄰國百姓們來說他們連這個無明是何人都不知道。


    但是知道茶樓有趣,跟著好奇也會去聽一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趕出府後,我靠寫小說改變朝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鍾墜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鍾墜雪並收藏被趕出府後,我靠寫小說改變朝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