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養了一段時間,身上的傷已大好,連玉心中卻一直想著在藏書閣看到的折錄,她知道,要想弄清真相,必須先向皇宮靠攏。


    這日,連玉陪同著秦王備上厚禮,坐上馬車,準備去拜訪門下侍郎王奎大人。


    車上,秦王問連玉:“你覺得王大人會見我們嗎?”


    連玉搖搖頭:“多半不會。”


    秦王苦笑:“那我們前去豈不是多此一舉。”


    “秦王不用這麽泄氣,就算今天王大人不見我們,至少他也知道了我們的心意,也不是全無作用。”


    見秦王依然眉頭緊鎖,連玉安慰道:“那王大人能來參加我們的大婚,定然是不畏懼閑言碎語的,隻是如若真的見了我們,然後在聖上跟前舉薦秦王,難免會落人口實,說是受了秦王的威逼利誘,萬一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恐怕更是後患無窮,此次就當去探個虛實,不用太在意。”


    秦王心中又何嚐不知,隻是沒想到這李將軍家的女兒竟有這般見解,加上上次在承安殿中的事件,對連玉更加刮目相看。


    兩人正說著,馬車已經到王奎府邸了,府上侍從聽聞是秦王,便恭敬將兩人迎到廳中,讓秦王和王妃稍等片刻,說是馬上去叫老爺出來。


    連玉見廳中掛了不少名畫,便問其中一位婢女,王大人是否喜歡字畫?那婢女迴道,王大人最大的喜好就是收藏名畫,特別是東晉畫家顧愷之的真跡,便是千方百計要收入囊中。


    連玉微笑,正好站在一幅顧愷之的名畫前,此畫所繪場景正是西晉初年大臣李密在祖母劉氏跟前盡孝的場景,隻見劉氏坐在床上,佝僂著身子,正在用袖子拭淚,眼中充滿了不舍之情,而李密則跪拜在床下痛哭流涕。人物表情描畫得惟妙惟肖,實屬精品。


    這時,侍從已經來到廳內,麵露難色,對秦王躬身致歉道:“迴秦王殿下,老爺這幾日偶然風寒,身體不適,不便前來相見,還望秦王殿下見諒。”


    秦王和連玉相視一笑,囑咐王大人多注意,便知趣告退。


    迴到府中,連玉正替秦王憂愁如何才能再見王大人,一個熟悉的聲音便在屋內響起。


    “我說秦王妃,你都多久沒來關心下你的貼身侍衛了?”


    不用想,一定是連飛。


    連玉冷眼一橫,不去理會他。


    連飛湊上前,笑道:“我不是已經解釋過了嗎,糖葫蘆是給你買了的,可是被一個女扮男裝的胡人給搶了,不,也不能算是胡人。總之,我那天說的可都是真的,你就別再生氣了。”


    “什麽女扮男裝的胡人,你可編的真像,既然你都和人家喝酒看煙花了,那你告訴我她姓甚名誰,家住哪裏,有沒有再約你相見?”連玉一連串發問,連飛卻隻愣在一旁。


    “這……她確實什麽都沒有說,我看她喝多了就走了,也沒有再問她。”


    連玉拍拍他的胸脯,“那你還真是做好事不留名。”


    這時,言兒走了進來,手裏捧著一個長長的錦盒,對連玉說道:“小姐,剛才有個人來到門外說是有樣東西要交給王妃。”


    連玉疑惑地接過錦盒,邊打開邊問言兒:“他可有交待是誰送的?”


    “沒有,那人把東西交到侍從手中後就轉身走了,沒有多說一個字。”


    連玉心裏暗暗稱奇,已經打開的錦盒裏是一幅畫,連玉緩緩展開,竟出自顧愷之之手,連玉大喜,見盒內還有一張紙條,展開一看,上麵寫了四個大字:投其所好。


    這人和自己想的竟然不謀而合,還把最關鍵的東西送到自己的手中,會是誰呢?先不想這麽多了,要趕緊實施計劃。


    連玉拉近言兒和連飛,如此這番地交代了下去。


    沒過幾日,城中便盛傳,秦王妃將在三日後於淩雲閣舉辦名畫拍賣,其中包含絕世的珍品。


    拍賣這日,淩雲閣人頭攢動,各路名士達人都爭先到場想一睹名畫風采。


    聽聞此消息的王奎自然是不想錯過此次機會,帶著一位侍從便也來到了淩雲閣,剛進門,便被領到了二樓一間雅致的小包間,正麵對著樓下的拍賣現場,視野極佳。


    不一會兒,拍賣便正式開始,拍賣師先對畫作進行介紹,並請城中最知名的幾位鑒定師進行甄別,待鑒定師確認是真品後,眾人便可出價競爭,最後價高者得。


    王奎並不著急,正饒有趣味地欣賞著樓下正展出的一幅仕女圖。


    身邊的侍從進來通報,說是有位李大人求見,王奎思索了一下,好像並不認識什麽李大人。外麵那位李大人卻自己走了進來,坐在了空位上。還命人上了茶水。


    “王大人對今天的畫展可還滿意?”身旁那李大人問道。


    王奎看過去,李大人年紀輕輕,長相俊秀,十分眼生。客氣問道:“老夫好像沒有見過這位大人。”


    “嗯,你自然沒有見過我,不過這場畫展是我辦的。”李大人輕描淡寫地說道。


    王奎釋然一笑:“我早就該料到秦王不會這麽輕易放棄,沒想到是王妃前來。”


    那李大人正是著男裝的連玉。


    連玉喝了一口茶,迴應道:“今天是來品茶看畫的,王大人快嚐嚐,我特意從劍南雅州弄來的蒙頂茶。”


    王奎拿起茶杯,隻見其湯色碧清微黃,清澈明亮。待入口中,滋味鮮爽,濃鬱迴甜,不愧有仙茶之雅稱。


    “不過王大人,有句話我不知當講不當講?”連玉小心翼翼問道。


    “王妃但說無妨。”


    連玉開口道:“上次我與秦王去王大人府上拜訪,見府中廳堂上有一幅顧愷之的《盡孝圖》。”


    王奎得意迴道:“王妃好眼力,那是老夫最愛的一張畫,當初也是費了不少力氣才得到呢。”


    “嗯,此畫確實不凡,不過我可能要給王大人潑冷水了。那幅畫並不是顧愷之的真跡。”連玉略帶遺憾地看著王奎。


    “什麽?”王奎吃驚地看著連玉,追問道:“何以見得?”


    連玉不慌不忙地開口:“眾所周知,《盡孝圖》講的是西晉大臣李密推辭晉武帝的官命詔書,一力侍奉九十六歲祖母劉氏的故事,李密本人更是親作《陳情表》以‘盡節於陛下之日長,而報劉之日短’的情真意切讓人為之動容。可是王大人府中的那幅畫中,李密卻跪地哭泣,祖母劉氏麵露不舍,身旁還有婢女立於旁側,更像是一幅別離的場景。我猜想的話,這作畫之人其實是不讚成李密親伺劉氏的,故將劉氏托付於他人,讓李密領詔入朝為官,似乎暗含了個人願以國家為重,為民效力的強烈意願。又怎會是顧愷之這等灑脫浪漫之人所為。”


    王奎本欲據理力爭,但聽完連玉的話後竟一時啞口無言。


    連玉向旁邊的言兒使了個眼色,言兒立馬呈上錦盒。


    連玉繼續開口道:“王大人不用太灰心,我可不會做在人心尖上剜肉的事情,既然不小心把王大人的至寶糟踐了,便用這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來補償,不知可行否?


    聽到連玉要將如此珍寶贈予自己,王奎連連擺手,表示不能接受。


    連玉大氣一笑:“王大人也不用太拘禮,我既然送你這份大禮,自然也是有事相求於你。”


    “王妃請講。”


    連玉將手放在茶杯上,開口說道:“既然茶也喝了,畫也賞了,我就直說了,希望大人可以向聖上舉薦秦王入仕。”


    ”王妃這是說笑了,秦王是聖上的龍子,哪需要老夫來舉薦呢?”


    連玉把手從茶杯上拿開,“的確,秦王是聖上的龍子,可是秦王現今十八有餘,聖上卻沒有任命秦王任何官職,王大人說奇怪不奇怪呢?”


    王奎盯著連玉,沒有說話。


    連玉繼續說道:“秦王自是比不過太子和梁王為皇後所親生,隻是凡事都講製衡之道,若獨孤一氏獨強,想必陛下也不希望這樣吧。”


    王奎終於開口:“既然王妃要老夫舉薦秦王,老夫鬥膽相問,秦王可有什麽過人之處?”


    連玉不慌不忙站起身,反問王奎:“我聽聞陛下最近為治理黃河水患的事情所擾,不知所為何故?”


    王奎迴道:“黃河水患乃陳年舊疾,近日又有官員上報,說汴州恐遇暴雨時節水位攀升,希望聖上撥款提前加築河堤。現在朝內分為兩個陣營,一撥主張提前加固,一撥認為國庫緊張,不應太杞人憂天。”


    “大人的意見呢?”


    “老夫自是認為人命關天,即使是有萬一可能性,也應當提前準備,以防不測。”


    連玉讚許點點頭,“可是連玉有個疑問?為何汴州有這麽大的決堤隱患,百姓卻似乎並不在意?”


    “這,老夫還未曾想過。”


    連玉繼續說道:“秦王和我曾派人調查過,百姓不願意離開,是因為無法保證能得到更好的生活。即使知道黃河可能隨時要決堤,也隻能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田過日子,其實汴州的黃河離都城的淮安河並不遠,為何聖上不直接用築堤的錢款用來開通兩地之間的運河了呢?雇傭汴州的當地百姓,解決他們的生活,同時用開鑿的運河疏通黃河河道,降低黃河水位,待運河開通後,帝都和汴州更可以來往經貿,使百姓生活的更好。當然,這隻是一點拙見,隻是提出給大人參考參考罷了。”


    王奎起身,恭敬地向連玉施了一禮:“秦王竟然有如此之遠見,我朝真是錯失良才,老夫迴去,定當向陛下鼎力舉薦,王妃請放心。”


    連玉迴禮,“那就有勞王大人了。”說完讓言兒將錦盒遞給王奎。


    王奎沒有接,隻是一副悵然若失的樣子。


    連玉忍不住勸慰道:“王大人還在為家中那幅畫煩心嗎?其實依乘風看來,畫是不是真的倒不重要,王大人喜歡那幅畫,不就是欣賞李密大人剛正不阿,不畏權貴,一心為民的初心嗎?若此畫能如一盞明燈般將大人的仕途照得坦坦蕩蕩,何必拘泥於他到底出自誰人之手呢?”


    王奎哈哈大笑:“老夫活了大半輩子,竟然還沒有一個十幾歲的女娃娃活得明白,實在有愧。今日聽得王妃一席話,如醍醐灌頂,受益匪淺啊。”


    連玉也坦然將錦盒交到王奎侍從手上,誠然道:“能和王大人交談,乘風也十分榮幸。這幅畫於乘風來說就是一張紙而已,隻有在大人這種知畫懂畫的人手中才是名品,大人就收下了吧,別讓一件好東西流失於世了。”


    王奎不再推辭,收下了畫。見時間已不早,便向連玉告辭離開,臨走前不忘迴頭再看一眼,又搖頭隻歎:可惜啊可惜。隨後又點頭:還好啊還好。


    待王奎走遠,言兒湊近連玉問道:“小姐,我看那大人怎麽怪怪的,一會兒又搖頭說可惜,一會兒又點頭說還好,是什麽意思啊?”


    連玉悠然自得地喝著茶,“他說可惜,是惋惜我隻是一介女流之輩,可惜了我這滿腹的治國之才;隨後又說還好,是說還好我也是天子的臣民,要為天子賣力,而不是效力於敵國。”


    “哦,”言兒若有所思,突然反應過來,“不對啊,怎麽聽都好像是你在誇自己啊。”


    “信不信由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紫都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艾米麗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艾米麗洛並收藏紫都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