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的內亂消除了,寤生得以集中精力治理鄭國。但樹欲靜而風不止,自祖父、父親到寤生,祖孫三代都是周王朝的卿士。盡管東周建立後,周王姬宜臼就有不再任用寤生的想法,但因為瞻前顧後,始終也沒有這樣做。公元前720年,姬宜臼去世。


    公元前719年,姬宜臼的孫子姬林繼位,成為東周第二任周王。因為太子姬泄父早已去世。隻好由姬泄父的兒子姬林繼位。


    以前國都在鎬京,周王室經常要提防西戎等戎狄的入侵。現在遠離了戎狄,沒有了這方麵的擔憂。但麵對鄭國逐步強大,姬林還是做出了選擇。他打算讓虢國國君虢公,來擔任東周的卿士。


    東周與鄭國相鄰,東周在西,鄭國在東。周王室內部,也有寤生的眼線,所以很快就得知了消息。卿士就是東周的司徒,是一個有實權,在周王室和各諸侯國有影響力的職位。


    對於這樣的變動,寤生大怒。他隨即陳兵兩國邊境,派遣使者質問姬林這樣做的理由。姬林當然沒有什麽理由,隻好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使者迴去轉告寤生,他非要刨根問底不可。


    鄭國的開國之君姬友,是周宣王姬靜的同母弟。自公元前806年立國,到姬林繼位為周王,才過去了八十多年、三四代人。按照血緣關係,寤生是姬宜臼的堂弟,是姬林的堂祖父。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各種錯綜複雜的事情,已經從姬靜、姬友親兄弟倆的親密無間,變成了現在的互不信任和互相猜忌。


    本來姬林沒有正當理由換掉寤生,卿士一職也不是世襲的。但麵對鄭國在邊境耀武揚威的軍隊,早已今非昔比的王權,姬林哪裏還有權威頤指氣使。作為天下共主的他,隻好委曲求全。


    這個時候,鄭國大臣祭足,卻帶領鄭國軍隊,把溫地和洛邑附近的麥子割了。不管怎麽說,周王也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不拿姬林當迴事也就算了,還要明目張膽割東周的麥子運迴鄭國。


    可能在寤生心裏,割你東周的麥子算什麽。誰讓你拿掉我的卿士之職?想當年,兩個小國東虢國和鄶國,還讓我滅了呢。


    威逼利誘、軟硬兼施,姬林又不敢與鄭國交戰,怎麽辦?


    姬林提出讓自己的兒子姬狐,去鄭國當人質。這讓東周大臣們感覺有損周王室臉麵,於是提出一個折中方案。讓姬狐去鄭國當人質,寤生讓自己的兒子姬忽去洛邑當人質,這就是周鄭交質。


    周鄭交質的本質,是周鄭交惡。雖然寤生蔑視周王室,沒有把姬林當迴事。不過還是有一些諸侯國,願意聽從周王姬林的命令。這些諸侯國基本上是鄭國的鄰國,有宋、陳、蔡、衛等。


    可見周王姬林,還是有一些號召力的,能夠讓鄭國周圍的諸侯國,變成鄭國的敵人。在姬林看來,鄭國樹敵越多,對自己越有利。但與鄭國開戰需要理由,這樣的理由,隨便可以找到。


    共叔段之亂以後,他的兒子公孫滑在衛國避難。而鄭國呢,收留了宋國的公子馮在鄭國避難。在哪個國家避難,肯定和哪個國家的國君關係好,否則不可能在這個諸侯國避難。


    這一年,衛國國君衛桓公,被其弟州籲殺死,州籲當上了衛國國君。這是東周立國五十年來,第一次有諸侯國國君被弑殺。為了躲避國內的戰亂,衛桓公的弟弟、公子晉跑到了邢國。


    州籲為了自己的君位,聯合宋國、陳國、蔡國,加上衛國的軍隊,一起攻打鄭國。四國軍隊包圍了新鄭,攻打新鄭東門。但新鄭城池堅固,聯軍打了五天,沒什麽進展,隻好悻悻退去。


    其實在兩年前平亂後,姬段的兒子姬滑就逃到了衛國。衛桓公打著替姬段報仇的旗號,攻占了鄭國的廩延。這時周平王姬宜臼還在世,在姬宜臼授意下,鄭國聯合虢國一起攻打衛國南部。又與邾國國君、魯國公子豫在邾國的城池翼邑會盟。


    有了結盟的底氣,第二年,寤生就派遣鄭國軍隊,攻打衛國。


    公元前721年宋穆公死,公子與夷即位,就是宋殤公。宋國公子馮害怕被害,就逃到了鄭國。寤生靈機一動,有了讓公子馮當宋國國君的想法。各諸侯國的矛盾、衝突,就在這樣的亂局中。


    為了尋找盟友,鄭國於這年年底,與東方大國齊國,在石門訂立了盟約。鄭國一係列操作,都是為了防範潛在的敵人。


    敵人還是來了,並且是四國聯軍。雖然包圍鄭國國都新鄭五天,後來撤軍了。但並不甘心的四國聯軍,在這年秋天再次攻打鄭國。這一次不但打敗了鄭國的步軍,還割走了不少鄭國的穀子。


    在四國聯軍看來,你鄭國能割周王室的麥子。我們四國聯軍,一樣可以如法炮製,割你鄭國的穀子,也替周天子出出氣。


    衛國國君衛桓公姬完,因為要到洛邑朝見周天子姬林。在送行的酒宴上,其弟州籲把他殺死。但好景不長,擁立州籲當上衛國國君的石厚,被其父石碏設下的計謀,和州籲一起在陳國被殺。


    由此可見,進入東周以來,諸侯國國君,的確是個高危職業。


    對於國土和人口並不多的鄭國,要同時與幾個諸侯國開戰,的確有些吃力。於是,寤生經過一番準備,於公元前716年,發動了攻打陳國之戰。鄭國軍隊,輕易擊敗了陳國。


    寤生打算趁這次勝利,離間那幾個與鄭國為敵的諸侯國, 就派人與陳國議和。但陳國國君陳桓公,不顧大臣的勸說,執意拒絕了和議。寤生又想了一個辦法,希望自己的兒子姬忽,能夠娶陳桓公的女兒媯氏為妻。陳桓公欣然應允,鄭國、陳國結成聯盟。


    諸侯國是敵是友,化敵為友,就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


    通過分化、瓦解、結盟等方式,寤生在中原地區,擊敗了宋國、蔡國、衛國、魯國等的多次進攻,樹立了自己春秋初期的霸主地位。姬寤生治理下的鄭國,被稱為“春秋小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亂與衝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原真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原真君並收藏戰亂與衝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