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你在想什麽呢?”宴菟兒見池仇發呆,問道。
“我在想,我該怎麽收取利息錢。”
“什麽利息?”宴菟兒不解。
“某人欠了我的銀子,總要給利息吧,要不一天算三錢利如何?”池仇笑嘻嘻的看著小縣主,當債主的感覺真好。
宴菟兒眼珠子一轉,算是明白了,佯嗔道:“這好說呀,七十兩銀子,每天三分利,就是每天二兩利息,是吧。”
“是二兩一錢,我們既然相熟,就算你每天二兩。怎麽樣?”池仇笑道。
“可以,不成問題,就這麽定了,晚點我給你寫上借據,標明利錢,可否。”
“好呀。”池仇隻是說笑,可宴菟兒的笑容背後似乎有隱情。
“以後你要是想收錢就去我娘那裏帶著借據去就行了,她會幫我支付的。”宴菟兒牽著踏紅,繼續說道。
“你欠我錢,幹嘛讓我找你娘?”池仇感覺有些不對,這一出寫借據的戲碼,似乎昨天晚上才用過。
丁飛煙著急去陳家莊園,打岔說道:“因為宴夫人說過,宴湖若有高利貸,斬!”
池仇哭笑不得,連連縮頭,道:“菟兒,我算知道了,跟你在一起,決定不能寫字條。”
宴菟兒聽出池仇在譏諷她,笑道:“是你自己不懷好意的。”
“給你寫字條,不是家破,就是人亡。”池仇本意是調笑一下,可惜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宴菟兒的臉頓時垮了下來,冷冷的目光向池仇瞥了一眼,眸中不無惱恨之意。
“哎,我不是那個意思啦。”
“討厭!”說罷策馬而去。
丁飛煙也起身上馬:“你呀,真不曉得怎麽說你,你這張嘴真的是臭。”
池仇老想起當時對同愚禪師的口無遮攔,臉一紅:“飛煙,我真沒別的意思,你幫我勸勸。”
“幫不了,我也怕臭!”說著一揚鞭:“駕!”
好慘!
“別呀,你一定要幫我,我有大禮包給你。”
“馭”丁飛煙怔了怔,秀目半眯,盯著池仇背後,發現空無一物,不發一言,眼神中滿是懷疑。
“一個你無法拒絕的大禮包。”
“哪裏?”丁飛煙撥轉馬頭,正麵對著池仇,身形豐腴柔美,令人眼色一亮。
池仇難藏得意笑容,中計了?他上前一步,抓住馬韁說道:“可以讓你父親一躍而起的大禮包。怎麽樣?”
“不是給我的?”丁飛煙毫不領情,口吻中隱隱帶著一絲怒意,看來她並不喜歡被人耍弄:“故弄玄虛。”
池仇吃了癟,見飛煙並未撥馬就走,知道還是有戲的。
“可以讓你父親立一番大功,你說,他會不會高興的從病床上跳起來?”
“當真?”知父莫若女,丁掌旗一生兢兢業業,苦心經營
,此時卻被厲東明替代,閑散在家,可就算如此,一聽聞陳家莊園出了命案,還是連夜趕去,絕不是為了爭名奪利,而是有一顆正義之心。
池仇旋即提高語調,朗聲道:“這是自然。”說罷麵色誠懇的衝丁飛煙微微點了點頭。
“好,姑且信你,你讓我幫你什麽?”
宴菟兒正在路口,見丁飛煙並沒有追上來,而是與池仇一個馬上一個馬下說著話,雙足在馬腹上憤憤一頓,驅馬向兩人走來:“你們在說什麽?”
“他讓我幫著勸你。”丁飛煙調笑道:“擔心你生氣生久了,不理他了。”
小縣主微一側頭,眸底閃過一絲狐疑,神情登時染上幾分戒備,心底忍不住暗暗罵了一句:呸,好色的登徒子,自己其實惦記飛煙姐姐,要與她說話,卻拿我做擋箭牌。
方才的事情,宴菟兒也知池仇隻是嘴碎,不願深究,隻是略帶慍怒道:“你這張臭嘴,活該眾人都不理你。”衝飛煙說道:“好了,我已經理他了,飛煙姐,我們走吧。”
池仇抓住韁繩不放:“我也要去城東,你們帶我一程吧。”
“得寸進尺!”小縣主湊到丁飛煙身邊:“我是懶得理他,要不飛煙姐稍他一段?”
丁飛煙臉色微微一紅:“說什麽呢,你自己走,牽扯我們做什麽?”
池仇耍起了無賴,眼神之中盡是“交換”的意思。
丁飛煙納悶,不知池仇葫蘆裏賣著什麽藥,問道:“你也去陳家莊園?”
“我去城東茶庵。”
“你去那幹嘛?”
“材哥約我去哪裏喝茶。”池仇摸了摸下巴,有點自傲的說道。帶著不知有幾分真心的尷尬神色溜達迴來,
“咦?”不但丁飛煙,就連宴菟兒都麵露詫異。
“怎麽了?”池仇被兩人看的發虛,口中細細低聲相詢。
“你和材哥有什麽交集?密謀什麽?”宴菟兒見他眼神閃躲,不禁問道。
“密謀?”池仇嚇了一跳,古往今來,這詞都不是好詞:“不至於吧,怎麽用上了密謀二字?”
丁飛煙看在眼裏,幫忙解圍:“菟兒,也不至於啦,現在城東茶庵多不勝數,喝茶談天,也是一個好去處。”
“哦!”
原來順著城東官道,有一座山,山裏有一座廟,廟裏供奉的是河間百姓最為信仰虞君。
東虞女君冊封其女為徐州牧,為天下唯一的女牧,那時正是鯤溟時代最黑暗的時期,河間一帶疫病流行、黃河年年泛濫,決堤奪淮,雨連下經年,土地常顆粒無收,河間一帶人相食,而多以孤老、女子受害,百姓苦不堪言。
虞女牧順江而下,先到江南,借來糧草,隨船來到徐州,開倉放糧,扶危救困。
並號召大家慈悲為懷,除惡
揚善、互助互愛。
在各地設立養濟院,收養孤老病弱,除了養病的,讓識字的老人收集整理華夏典籍;設姑婆廟,先救助女子,又讓她們照顧孤兒孤女;立義塚,以痤枯骨,建醫館組織人力共同埋屍消毒、消除疫病,推廣恩澤。
後又絕食七日,祈求烈陽,組織民眾齊心開水渠、開荒屯田,讓河間百姓渡過了最為艱難的歲月。
虞君便逐漸成為流傳於河間地區的民間信仰,各地皆立廟祭祀。
而城東茶庵,就是宴湖虞君廟山門外的茶庵,按照舊俗,虞君廟附近皆有姑婆庵、救濟院、藏書閣、醫館和義莊,相當於一個小鎮。
姑婆廟裏的女子並非道姑,而是戰亂中失去庇護的女子,她們結伴居住,她們並非“不嫁人,獨身終老”的自梳女,平常會幫助虞君廟照顧救濟院的孤老、孤兒、整理書閣、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領取俸祿,也可以在周邊自己辦茶庵、客棧方便往來客商或者香客,若遇到合適的男子,再嫁即可。
虞君廟附近有許多姑婆開設的茶庵,由於百姓對虞君娘娘的信奉發自內心,許多商客也喜歡在那裏宴客談判,若能談妥買賣,就當著虞君廟擊掌立約,視為定約不可更改,稱之為虞君誓言。
“原來這樣。”池仇聽了恍然大悟。
這讓他想到了一個典故,就愛爾蘭有一句諺語:“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能開玩笑,一個是婚姻,另一個是馬鈴薯。”如果不是愛爾蘭人,無法真正理解愛爾蘭人這句話背後的深意,因為隻有經曆過那場因為“土豆災難”的人,才會體會。在愛爾蘭,有個禁忌,就是別拿土豆開玩笑。
池仇以前也知道河間的遍地虞君廟,想當然的將它認為是祭祀“武則天”的,畢竟武則天在五嶽大陸開創的是“武虞朝”而非“武周朝”,池仇以為那個“虞君”乃是則天女皇。
現在看來,他大錯特錯了,虞君是虞君,虞皇是虞女皇。這虞君在河間百姓的心目裏就是媽祖娘娘的地位。
難怪材哥要約李遠去城東茶庵,也難怪宴菟兒方才那麽說,於是笑道:“這我並不知曉,南陽那邊雖然祭祀虞君,卻並沒有這樣的風俗。”
(本章完)
還在找"混跡在五嶽大陸"免費?
百度直接搜索:"易"很簡單!
(=)
</p>
“你在想什麽呢?”宴菟兒見池仇發呆,問道。
“我在想,我該怎麽收取利息錢。”
“什麽利息?”宴菟兒不解。
“某人欠了我的銀子,總要給利息吧,要不一天算三錢利如何?”池仇笑嘻嘻的看著小縣主,當債主的感覺真好。
宴菟兒眼珠子一轉,算是明白了,佯嗔道:“這好說呀,七十兩銀子,每天三分利,就是每天二兩利息,是吧。”
“是二兩一錢,我們既然相熟,就算你每天二兩。怎麽樣?”池仇笑道。
“可以,不成問題,就這麽定了,晚點我給你寫上借據,標明利錢,可否。”
“好呀。”池仇隻是說笑,可宴菟兒的笑容背後似乎有隱情。
“以後你要是想收錢就去我娘那裏帶著借據去就行了,她會幫我支付的。”宴菟兒牽著踏紅,繼續說道。
“你欠我錢,幹嘛讓我找你娘?”池仇感覺有些不對,這一出寫借據的戲碼,似乎昨天晚上才用過。
丁飛煙著急去陳家莊園,打岔說道:“因為宴夫人說過,宴湖若有高利貸,斬!”
池仇哭笑不得,連連縮頭,道:“菟兒,我算知道了,跟你在一起,決定不能寫字條。”
宴菟兒聽出池仇在譏諷她,笑道:“是你自己不懷好意的。”
“給你寫字條,不是家破,就是人亡。”池仇本意是調笑一下,可惜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宴菟兒的臉頓時垮了下來,冷冷的目光向池仇瞥了一眼,眸中不無惱恨之意。
“哎,我不是那個意思啦。”
“討厭!”說罷策馬而去。
丁飛煙也起身上馬:“你呀,真不曉得怎麽說你,你這張嘴真的是臭。”
池仇老想起當時對同愚禪師的口無遮攔,臉一紅:“飛煙,我真沒別的意思,你幫我勸勸。”
“幫不了,我也怕臭!”說著一揚鞭:“駕!”
好慘!
“別呀,你一定要幫我,我有大禮包給你。”
“馭”丁飛煙怔了怔,秀目半眯,盯著池仇背後,發現空無一物,不發一言,眼神中滿是懷疑。
“一個你無法拒絕的大禮包。”
“哪裏?”丁飛煙撥轉馬頭,正麵對著池仇,身形豐腴柔美,令人眼色一亮。
池仇難藏得意笑容,中計了?他上前一步,抓住馬韁說道:“可以讓你父親一躍而起的大禮包。怎麽樣?”
“不是給我的?”丁飛煙毫不領情,口吻中隱隱帶著一絲怒意,看來她並不喜歡被人耍弄:“故弄玄虛。”
池仇吃了癟,見飛煙並未撥馬就走,知道還是有戲的。
“可以讓你父親立一番大功,你說,他會不會高興的從病床上跳起來?”
“當真?”知父莫若女,丁掌旗一生兢兢業業,苦心經營
,此時卻被厲東明替代,閑散在家,可就算如此,一聽聞陳家莊園出了命案,還是連夜趕去,絕不是為了爭名奪利,而是有一顆正義之心。
池仇旋即提高語調,朗聲道:“這是自然。”說罷麵色誠懇的衝丁飛煙微微點了點頭。
“好,姑且信你,你讓我幫你什麽?”
宴菟兒正在路口,見丁飛煙並沒有追上來,而是與池仇一個馬上一個馬下說著話,雙足在馬腹上憤憤一頓,驅馬向兩人走來:“你們在說什麽?”
“他讓我幫著勸你。”丁飛煙調笑道:“擔心你生氣生久了,不理他了。”
小縣主微一側頭,眸底閃過一絲狐疑,神情登時染上幾分戒備,心底忍不住暗暗罵了一句:呸,好色的登徒子,自己其實惦記飛煙姐姐,要與她說話,卻拿我做擋箭牌。
方才的事情,宴菟兒也知池仇隻是嘴碎,不願深究,隻是略帶慍怒道:“你這張臭嘴,活該眾人都不理你。”衝飛煙說道:“好了,我已經理他了,飛煙姐,我們走吧。”
池仇抓住韁繩不放:“我也要去城東,你們帶我一程吧。”
“得寸進尺!”小縣主湊到丁飛煙身邊:“我是懶得理他,要不飛煙姐稍他一段?”
丁飛煙臉色微微一紅:“說什麽呢,你自己走,牽扯我們做什麽?”
池仇耍起了無賴,眼神之中盡是“交換”的意思。
丁飛煙納悶,不知池仇葫蘆裏賣著什麽藥,問道:“你也去陳家莊園?”
“我去城東茶庵。”
“你去那幹嘛?”
“材哥約我去哪裏喝茶。”池仇摸了摸下巴,有點自傲的說道。帶著不知有幾分真心的尷尬神色溜達迴來,
“咦?”不但丁飛煙,就連宴菟兒都麵露詫異。
“怎麽了?”池仇被兩人看的發虛,口中細細低聲相詢。
“你和材哥有什麽交集?密謀什麽?”宴菟兒見他眼神閃躲,不禁問道。
“密謀?”池仇嚇了一跳,古往今來,這詞都不是好詞:“不至於吧,怎麽用上了密謀二字?”
丁飛煙看在眼裏,幫忙解圍:“菟兒,也不至於啦,現在城東茶庵多不勝數,喝茶談天,也是一個好去處。”
“哦!”
原來順著城東官道,有一座山,山裏有一座廟,廟裏供奉的是河間百姓最為信仰虞君。
東虞女君冊封其女為徐州牧,為天下唯一的女牧,那時正是鯤溟時代最黑暗的時期,河間一帶疫病流行、黃河年年泛濫,決堤奪淮,雨連下經年,土地常顆粒無收,河間一帶人相食,而多以孤老、女子受害,百姓苦不堪言。
虞女牧順江而下,先到江南,借來糧草,隨船來到徐州,開倉放糧,扶危救困。
並號召大家慈悲為懷,除惡
揚善、互助互愛。
在各地設立養濟院,收養孤老病弱,除了養病的,讓識字的老人收集整理華夏典籍;設姑婆廟,先救助女子,又讓她們照顧孤兒孤女;立義塚,以痤枯骨,建醫館組織人力共同埋屍消毒、消除疫病,推廣恩澤。
後又絕食七日,祈求烈陽,組織民眾齊心開水渠、開荒屯田,讓河間百姓渡過了最為艱難的歲月。
虞君便逐漸成為流傳於河間地區的民間信仰,各地皆立廟祭祀。
而城東茶庵,就是宴湖虞君廟山門外的茶庵,按照舊俗,虞君廟附近皆有姑婆庵、救濟院、藏書閣、醫館和義莊,相當於一個小鎮。
姑婆廟裏的女子並非道姑,而是戰亂中失去庇護的女子,她們結伴居住,她們並非“不嫁人,獨身終老”的自梳女,平常會幫助虞君廟照顧救濟院的孤老、孤兒、整理書閣、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領取俸祿,也可以在周邊自己辦茶庵、客棧方便往來客商或者香客,若遇到合適的男子,再嫁即可。
虞君廟附近有許多姑婆開設的茶庵,由於百姓對虞君娘娘的信奉發自內心,許多商客也喜歡在那裏宴客談判,若能談妥買賣,就當著虞君廟擊掌立約,視為定約不可更改,稱之為虞君誓言。
“原來這樣。”池仇聽了恍然大悟。
這讓他想到了一個典故,就愛爾蘭有一句諺語:“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能開玩笑,一個是婚姻,另一個是馬鈴薯。”如果不是愛爾蘭人,無法真正理解愛爾蘭人這句話背後的深意,因為隻有經曆過那場因為“土豆災難”的人,才會體會。在愛爾蘭,有個禁忌,就是別拿土豆開玩笑。
池仇以前也知道河間的遍地虞君廟,想當然的將它認為是祭祀“武則天”的,畢竟武則天在五嶽大陸開創的是“武虞朝”而非“武周朝”,池仇以為那個“虞君”乃是則天女皇。
現在看來,他大錯特錯了,虞君是虞君,虞皇是虞女皇。這虞君在河間百姓的心目裏就是媽祖娘娘的地位。
難怪材哥要約李遠去城東茶庵,也難怪宴菟兒方才那麽說,於是笑道:“這我並不知曉,南陽那邊雖然祭祀虞君,卻並沒有這樣的風俗。”
(本章完)
還在找"混跡在五嶽大陸"免費?
百度直接搜索:"易"很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