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謀劃
穿亂世,瘋癲公主她靠搶劫建國了 作者:點墨成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慕寧擔憂的問:“這能行嗎?”
陳熙給自己倒了一杯水,語氣幽幽。
“問題不大,大皇子必然也在發愁外麵染了瘟疫的難民,現在不用他出麵,事成得名,不成也不損失什麽,實在不行還可以把責任推到我們身上。”
室內四人皆沉默,這便是大皇子的行事作風,也是大部分掌權者的行事方式。
良久慕寧輕輕歎口氣:“主公應該已攻下山關和春榮兩縣,隻可惜我等沒能參與。”
薑瑾早在決定攻打山關縣之時,又派了一隊人馬出發運著一批新貨前來泗州。
這批貨確實是前兩天到的,不但把大小青龍湯的藥方帶了過來,同時還帶來一個指示:如果有難民,可往戈鳳輸送。
得了澤阿郡十五萬糧食的她現在可是有底氣的很,她現在缺人,非常缺。
陳熙幾人臉上都露出歡喜的神情來,他們現在的勢力範圍不止小小的戈鳳一城了。
“隻要秋泰跟他父親提了,此事十有八九能成,到時候想辦法把這些難民都帶到戈鳳吧。”陳熙道。
泗州不缺人,但北地的薑瑾非常缺人。
梅晟擔憂:“那麽多人,我們哪來的藥材?”
陳熙笑著搖頭:“你忘了秋家是做什麽的了?”
梅晟倒吸一口冷氣:“這,他肯嗎?”
陳熙淡然一笑:“必然是肯的,秋家可是大皇子旗下的醫者,秋郎君也有一顆憐憫之心。”
慕寧忍不住抽抽嘴角,藥秋家出,糧康家出,人主公得。
她看向目露敬佩看向陳熙的梅氏兩人。
商人什麽的,在能說會道能把人忽悠瘸的政客麵前,果然還是嫩了些。
慕寧想了想道:“隻是,藥方真能行嗎?”
陳熙:“主公試過的必然是沒問題的,就算不行,也不過是損失些藥材罷了。”
這些藥材還不用自己出,如果能行,那可是幾萬百姓的命。
梅仁附和:“如此一來,主公說的那什麽口罩防護服要盡快做些出來,到時候我們要和城外的百姓接觸。”
陳熙點頭:“對,馬上找人做。”
他又看向慕寧:“這事成了以後,你親自護送這些百姓迴戈鳳吧。”
慕寧點頭:“好。”
該安排的人都已安排下去了,她確實該迴去了。
“隻是。”慕寧有些擔憂:“這些百姓肯跟我們迴戈鳳嗎?”
這些百姓大多是鄄州和海嘉州逃難過來的,正常來說不會願意再跑去北地。
陳熙輕笑:“隻要有吃的,他們自然是肯的,我們更應該想想怎麽不讓大皇子發現。”
大皇子雖不缺人,但這麽多百姓突然全跑了,肯定會引起他的懷疑。
對於現在勢力才剛剛起步的薑瑾來說,太早被注意上可不是什麽好事。
陳熙幾人討論如何把人不露聲色弄迴戈鳳之時,薑瑾正在算她手裏的糧食。
山關和春榮兩縣倉庫的糧食,加上秋收的兩萬多石,一共收了近三萬石。
戈鳳的小麥和稻穀分別種了兩千畝,收了約四萬多石的糧食。
土豆和紅薯各種約千畝,收了大概八百萬斤。
其他地則是種了棉花,蘿卜白菜甜菜油菜等等。
特別是蘿卜白菜這種特別高產的,糧倉現在放了大量菜幹蘿卜幹泡菜等。
以她現在的糧食存儲量,養個十餘萬人沒什麽壓力。
何況有了火牆以後,三縣的百姓可在一年四季種植蘿卜白菜等,大大緩解購糧需求。
今年她還可以把土豆紅薯普及下去,讓百姓們在家或在院子裏種,別看這家種一點那家種一點,合起來數量還是很可觀的。
她還讓有條件的百姓養了雞鴨,同樣也是限購,每家最多三隻。
至於後麵他們自己孵蛋養的小雞小鴨,她就不管了。
自己有餘糧或是去挖蚯蚓啥的喂養,多少也能緩解城內百姓的吃肉需求。
董斯把一本冊子交給薑瑾:“主公,你看看這是從山關和春榮兩縣搜出來的錢財。”
薑瑾接過看了看:“還挺多。”
董斯也感慨:“這些都是我們漢人的財物,全被那些蠻子占去了。”
薑瑾寬慰:“早晚會迴到我們手裏,不用過於在意。”
“除了稻杆麥稈,還是要收點幹草才行,不然馬兒這個冬季不夠吃的。”她又繼續道。
這次曲白就給她帶來好幾千的戰馬,她的馬兒達到了一萬多匹。
董斯記下:“我就通知下去。”
說著他笑開了懷:“我們的馬都比兵多了,今年再繁衍一下,破一萬二不在話下。”
兩人說著話,周睢帶著謝南蕭和夏蟬衣匆匆進來。
薑瑾麵上一喜:“招兵事宜妥了?”
周睢頷首:“這次招了五千多兵。”
就薑瑾現在的百姓基數來說,這個比例其實相當不合理,不過現在戰時,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有些勢力更嚴重,年輕的都上戰場了,隻留老弱婦孺。
薑瑾看向周睢三人:“龍影衛我準備擴招,兩百太少了。”
這點周睢是同意的,實在是這種精銳中的精銳太好用了。
自龍影衛成立至今,屢建奇功。
而薑瑾現在的兵加新招的這些,就有一萬三左右,能從中選出更精銳的士兵特訓。
“主公這次準備招多少龍影衛?”夏蟬衣興奮的問。
薑瑾沉吟道:“挑選一千精銳特訓,最後看能留下多少。”
三人點頭。
“路和箭樓建設的進展怎麽樣?”薑瑾詢問。
謝南蕭忙迴:“進展順利,都安排下去了,就是水泥可能不太夠。”
現在不但春榮縣在建,山關縣也開始建設。
薑瑾還準備開三條三縣互通的‘內’路,分別是鳳關路,鳳榮路,春山路。
數萬人同時動工,要的水泥數量龐大。
雖然水泥坊之前有存貨,但也是不夠的。
這點薑瑾倒不太擔憂:“沒事,水泥坊已經擴招了,後期很快就會跟上。”
不但水泥坊擴招了,兵器坊同樣擴招了,兵多了,兵器也得跟上。
製衣坊織布坊這些民生廠坊在山關縣和春榮縣也會建起來。
但兵器坊,打鐵坊這種重要的戰備廠坊薑瑾目前隻打算在戈鳳。
周睢遲疑道:“主公,官道上也建箭樓嗎?”
薑瑾沉吟片刻後搖頭:“先不建,等我們把三縣各項工程建設好再說。”
陳熙給自己倒了一杯水,語氣幽幽。
“問題不大,大皇子必然也在發愁外麵染了瘟疫的難民,現在不用他出麵,事成得名,不成也不損失什麽,實在不行還可以把責任推到我們身上。”
室內四人皆沉默,這便是大皇子的行事作風,也是大部分掌權者的行事方式。
良久慕寧輕輕歎口氣:“主公應該已攻下山關和春榮兩縣,隻可惜我等沒能參與。”
薑瑾早在決定攻打山關縣之時,又派了一隊人馬出發運著一批新貨前來泗州。
這批貨確實是前兩天到的,不但把大小青龍湯的藥方帶了過來,同時還帶來一個指示:如果有難民,可往戈鳳輸送。
得了澤阿郡十五萬糧食的她現在可是有底氣的很,她現在缺人,非常缺。
陳熙幾人臉上都露出歡喜的神情來,他們現在的勢力範圍不止小小的戈鳳一城了。
“隻要秋泰跟他父親提了,此事十有八九能成,到時候想辦法把這些難民都帶到戈鳳吧。”陳熙道。
泗州不缺人,但北地的薑瑾非常缺人。
梅晟擔憂:“那麽多人,我們哪來的藥材?”
陳熙笑著搖頭:“你忘了秋家是做什麽的了?”
梅晟倒吸一口冷氣:“這,他肯嗎?”
陳熙淡然一笑:“必然是肯的,秋家可是大皇子旗下的醫者,秋郎君也有一顆憐憫之心。”
慕寧忍不住抽抽嘴角,藥秋家出,糧康家出,人主公得。
她看向目露敬佩看向陳熙的梅氏兩人。
商人什麽的,在能說會道能把人忽悠瘸的政客麵前,果然還是嫩了些。
慕寧想了想道:“隻是,藥方真能行嗎?”
陳熙:“主公試過的必然是沒問題的,就算不行,也不過是損失些藥材罷了。”
這些藥材還不用自己出,如果能行,那可是幾萬百姓的命。
梅仁附和:“如此一來,主公說的那什麽口罩防護服要盡快做些出來,到時候我們要和城外的百姓接觸。”
陳熙點頭:“對,馬上找人做。”
他又看向慕寧:“這事成了以後,你親自護送這些百姓迴戈鳳吧。”
慕寧點頭:“好。”
該安排的人都已安排下去了,她確實該迴去了。
“隻是。”慕寧有些擔憂:“這些百姓肯跟我們迴戈鳳嗎?”
這些百姓大多是鄄州和海嘉州逃難過來的,正常來說不會願意再跑去北地。
陳熙輕笑:“隻要有吃的,他們自然是肯的,我們更應該想想怎麽不讓大皇子發現。”
大皇子雖不缺人,但這麽多百姓突然全跑了,肯定會引起他的懷疑。
對於現在勢力才剛剛起步的薑瑾來說,太早被注意上可不是什麽好事。
陳熙幾人討論如何把人不露聲色弄迴戈鳳之時,薑瑾正在算她手裏的糧食。
山關和春榮兩縣倉庫的糧食,加上秋收的兩萬多石,一共收了近三萬石。
戈鳳的小麥和稻穀分別種了兩千畝,收了約四萬多石的糧食。
土豆和紅薯各種約千畝,收了大概八百萬斤。
其他地則是種了棉花,蘿卜白菜甜菜油菜等等。
特別是蘿卜白菜這種特別高產的,糧倉現在放了大量菜幹蘿卜幹泡菜等。
以她現在的糧食存儲量,養個十餘萬人沒什麽壓力。
何況有了火牆以後,三縣的百姓可在一年四季種植蘿卜白菜等,大大緩解購糧需求。
今年她還可以把土豆紅薯普及下去,讓百姓們在家或在院子裏種,別看這家種一點那家種一點,合起來數量還是很可觀的。
她還讓有條件的百姓養了雞鴨,同樣也是限購,每家最多三隻。
至於後麵他們自己孵蛋養的小雞小鴨,她就不管了。
自己有餘糧或是去挖蚯蚓啥的喂養,多少也能緩解城內百姓的吃肉需求。
董斯把一本冊子交給薑瑾:“主公,你看看這是從山關和春榮兩縣搜出來的錢財。”
薑瑾接過看了看:“還挺多。”
董斯也感慨:“這些都是我們漢人的財物,全被那些蠻子占去了。”
薑瑾寬慰:“早晚會迴到我們手裏,不用過於在意。”
“除了稻杆麥稈,還是要收點幹草才行,不然馬兒這個冬季不夠吃的。”她又繼續道。
這次曲白就給她帶來好幾千的戰馬,她的馬兒達到了一萬多匹。
董斯記下:“我就通知下去。”
說著他笑開了懷:“我們的馬都比兵多了,今年再繁衍一下,破一萬二不在話下。”
兩人說著話,周睢帶著謝南蕭和夏蟬衣匆匆進來。
薑瑾麵上一喜:“招兵事宜妥了?”
周睢頷首:“這次招了五千多兵。”
就薑瑾現在的百姓基數來說,這個比例其實相當不合理,不過現在戰時,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有些勢力更嚴重,年輕的都上戰場了,隻留老弱婦孺。
薑瑾看向周睢三人:“龍影衛我準備擴招,兩百太少了。”
這點周睢是同意的,實在是這種精銳中的精銳太好用了。
自龍影衛成立至今,屢建奇功。
而薑瑾現在的兵加新招的這些,就有一萬三左右,能從中選出更精銳的士兵特訓。
“主公這次準備招多少龍影衛?”夏蟬衣興奮的問。
薑瑾沉吟道:“挑選一千精銳特訓,最後看能留下多少。”
三人點頭。
“路和箭樓建設的進展怎麽樣?”薑瑾詢問。
謝南蕭忙迴:“進展順利,都安排下去了,就是水泥可能不太夠。”
現在不但春榮縣在建,山關縣也開始建設。
薑瑾還準備開三條三縣互通的‘內’路,分別是鳳關路,鳳榮路,春山路。
數萬人同時動工,要的水泥數量龐大。
雖然水泥坊之前有存貨,但也是不夠的。
這點薑瑾倒不太擔憂:“沒事,水泥坊已經擴招了,後期很快就會跟上。”
不但水泥坊擴招了,兵器坊同樣擴招了,兵多了,兵器也得跟上。
製衣坊織布坊這些民生廠坊在山關縣和春榮縣也會建起來。
但兵器坊,打鐵坊這種重要的戰備廠坊薑瑾目前隻打算在戈鳳。
周睢遲疑道:“主公,官道上也建箭樓嗎?”
薑瑾沉吟片刻後搖頭:“先不建,等我們把三縣各項工程建設好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