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從睜開眼就感到我右眼一個勁兒的跳,也不知是怎麽迴事!


    “草!”我衝我下鋪還在唿唿大睡的她,喊了一聲。


    “啊?誰?”隻見她噌的從床上坐起來。


    “我,是我,不要緊張!”昨晚小草一直在睡夢裏說夢話,估計剛才我這一聲喊叫把她從夢裏驚醒了。


    “我去,嚇死我了,剛才我正在和妖怪打的不可開交呢!”


    “噗通!”隻聽她又倒頭睡去了。


    “哎,你別睡啊!我有事呢!”我拚命捂著還在跳的右眼喊道。


    “說,我的姑奶奶!”


    “你上次眼睛一直跳是怎麽好的?我這眼今天不知怎麽了,一直跳個沒完。


    “啥?”她噌的又從床上坐起來。


    “你眼睛也跳了?”


    “嗯,”我被她這激動的舉動搞得有一些緊張。


    “這個到底是怎麽迴事?”我的聲音有一些發顫。


    “月牙,是不是右眼跳?老家有一個說法就是右眼跳災。”


    “不過也有破解的方法!”


    她神神秘秘的湊到我跟前,像極了古代的巫師。


    “我在紙上給你畫一些符,把它貼在你的眼上,千萬要記住,一天之內,不要說一些不該說的話。比如死啊,麻煩啊,愁死啊!”


    “切記!”說完她立刻穿好衣服,趴在書桌上開始了她的神秘活動。


    妮子可不信這一套,她“噗嗤”的笑了一聲。


    “我看你我快趕上半仙兒了,這都什麽時代了,你還搞封建迷信呢?”


    “打住!不要說話!”小草,呢呢喃喃的嘴裏邊兒嘀咕了一些東西,然後在一個細小的紙條上畫了一些看不懂的玩意兒。


    “好了!”她鄭重其事的把這紙條兒貼在我的右眼上。


    “記住一天之內不要把它揭下來!”小草表情凝重,全然一副虔誠的模樣。


    “哈哈哈我還第一次看見,一個當代女教師,大搞封建迷信。”


    “妮子,有時候我們不得不說這個世界還是有一些靈界的東西的。”


    “我上次不是眼睛一直在跳嗎?後來我和我媽說了,她就告訴了我這個方法。”


    “果不其然,那天我媽和我弟一起開車去市裏辦事,在路途當中,突然一輛小轎車和一輛大卡車在高速上相撞,轎車裏的人當場全部死亡。當時那個小轎車就在我弟的車前麵。”


    “假如他們當時車速在快點,估計也就沒命了。”


    我們兩個人聽的啞口無言,雖說聽上去有一些不太可信,可是這種事兒,還是謹慎一些好。畢竟貼了也沒有壞處吧,隻是稍微有點兒影響美觀。


    就這樣我眼皮上貼著這張紙條,走進了教室。


    滿屋子的人,都好奇的盯著我看。


    雪兒老師看見了,也看了我老一會兒。


    “今天不舒服嗎?”


    “哦,有點兒。”我不自然的低下了頭。


    小草給我貼的這張紙條,實在是有些長了,風輕輕掃過,紙條都會隨風飄舞。


    也許是心理作用吧,感覺貼了會兒,確實眼皮不怎麽跳了。


    我心裏一直有一些小竊喜。


    電話響起,掏出手機,熟悉的電話號碼又一次打破了我平靜的生活。


    “什麽?怎麽這麽突然?”我用手顫抖著把眼皮上那張紙條扯了下來。


    情不自禁的站起來,向教室外麵走去。


    雪兒老師看出來有一些不對,趕忙追過來。


    我掛斷了電話。麵無表情的看著雪兒老師。


    “我婆婆死了!”


    立春過後,天氣開始迴暖,道路兩旁的幹樹枝兒也開始返綠了,叫不上名兒的鳥兒也開始了頻繁的活動。


    上午10:00我坐大巴車往我丈夫家趕。


    畢竟我和他還沒有辦離婚手續,名義上我還是這個家的兒媳婦。


    一進家門口兒,我看到門口早已掛上了白幡,烏央烏央的人在我家不斷的湧入湧出。


    “她家兒媳婦兒迴來了”我隻聽見身後有人在人群中竊竊私語。


    進入屋內,客廳裏擺放著一個冰櫃,婆婆被一個藍色的被子蓋著。


    “月牙,你怎麽才迴來?”說話的是我婆婆姨家的閨女。


    “我接到電話後就匆忙往家趕!”


    家人都在棺材旁蹲坐著,用一種異樣的眼神望著我。


    “你到裏屋去把喪服穿上吧!”她眼神裏流露出對我的不滿。


    “好。”


    “一點規矩都不懂,哪有婆婆死了兒媳婦不哭的道理?”


    在我耳中傳來她嫌棄的話語。


    穿好衣服,我也和她們一起蹲坐在一旁。


    “月牙,你可跟我們不一樣,你是家裏的兒媳婦,可是要跪著守靈的。”


    我哪裏懂這些,隻是看見別人怎麽做,我就怎麽做。


    “你剛進這個家門的時候,你公公去世你難道忘了這些規矩了?”


    在一旁的嬸子好心提醒我。


    “時間太久了,我也記不得了。”


    所有人都不說話了,隻是默默地折著元寶。


    婆婆是突然心肌梗塞去世的,死的時候是在後半夜,沒有一個人在家。


    第二天早上鄰居嬸子叫門,怎麽都叫不開,後來打電話也沒人接,這才意識到不對勁,連忙找人破門而入。


    當時婆婆的身子早就變僵硬了。


    鄰居嬸子幫忙給丈夫打個電話,又招唿周圍的街坊鄰居一起過來幫忙,這才把老婆婆從前院搬到了後院。


    丈夫一夜未歸,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兒。可沒想到一進家門,自己的親媽卻死了。


    小叔子也從外地趕了迴來。


    “月牙?你怎麽就自己一個人迴來了?你兒子沒來?”當院兒的嬸子一臉質疑的問我。


    “孩子還小,再說他還上學呢。”


    “這時候還上什麽學呀?難道有什麽比奶奶去世更重要的事嗎?不就是一個幼兒園嗎?有那麽重要嗎!”又是婆婆姨家的閨女陰陽怪氣的責問我。


    我當時並沒有說什麽,因為知道這種場合 肯定會有好多家裏的遠房親戚來,人都沒了,再為這個爭個你我對錯,麵紅耳赤,又有什麽意義呢!


    老家的風俗很多,而我卻是一個不怎麽懂得這些老規矩的人,自然會招來許多老人的不滿。


    再加上自己的媽媽不在,更讓所有人都覺得我是沒有家教的人,不光我不懂事兒,就連我的媽媽也是。


    婆婆這樣突然的離世,也讓我感到有一些愧疚。


    還記得我們最後一次見麵還是正月初一那一天。


    她拎著東西去看我們,雖然當時她說話不好聽,可現在想一想一個長輩能夠在大年初一這一天拎著東西去看望我們,這本身就讓我們這些小輩臉上很無光了。


    本來我們應該去探望她的,而且那天我還用那樣的言語攻擊她。


    又或許是因為我和她起了衝突,才讓她身體一下子被擊垮了?我一遍一遍的在心裏責怪自己。


    怪自己沒有盡上我做兒媳婦的責任,雖然我們現在隻是名義上的夫妻,可畢竟沒有離婚,再怎麽著也應該顧及到她的感受。


    想到這兒,我的眼淚不自覺的流了下來。


    我趴在她的棺材前,默默的流著眼淚。


    就在這時候又來了一波吊唁的人。


    “我的親娘啊,我的命苦的娘啊!”來者哭天嚎地,生怕別人不知道她孝順。


    “起來吧,起來吧!”隻見我們當家的嫂子趕忙上前扶起她。


    這位是婆婆的幹女兒,性格和她一樣,厲害,不講理。她起話來也是大嗓門。


    “上次我看見她的時候還好好的呢,怎麽這麽快說沒就沒了?”


    “那個兒媳婦沒迴來嗎!”她聲音大的很,我就在跟前,聽的很清楚。


    緊接著隱隱聽到有人說:“小點聲,她就在你跟前兒呢。”


    我沒有看她當時的表情,猜也能猜的到。


    記得我們剛結婚的時候,我對她有印象。


    她家的條件很不錯,家裏有一套三層的小別墅,家裏人都是那種勢利眼的人。


    當初公公在世的時候,有一些小權利。


    他們自然高看一些,所以總是想方設法的和丈夫家套近乎。


    丈夫和婆婆的幹女兒本來是同學,可是她們家裏卻一直希望女兒能夠成為婆婆的兒媳婦兒。可是丈夫卻不同意,原因是嫌她長得醜,而且脾氣還不好。


    剛結婚的那一天,我就遇到了她。


    她眼神裏透露出瞧不起人的樣子,按照輩分,她還應該喊我一聲嫂子。


    可是她就瞥了我一眼,嘴裏也嘟囔著。


    “就這窮酸樣,還嫁過來了!”


    我當時不知道她說這話是什麽意思,後來才開始明白。


    原來當時按照我們家裏的情況,能夠在我出嫁的時候再陪送一些東西就很不錯了。當時我們家為了供我上學,已經快傾家蕩產了,緊接著我又結婚。


    那時候女方出嫁無論多少都要陪送,所以我們家也是傾盡全力為我買了一輛摩托車。


    就因為這事兒,讓她們家的人都從背地裏嘲笑我,說我是窮鄉僻壤裏出來的。


    怎麽會娶了這麽寒酸的媳婦?


    也是從那時候起,這個幹女兒就認定了我肯定和丈夫過不長久。


    她這句話倒說的很對,我和丈夫確實不是一路人。


    雖然我們開始確實有過很單純浪漫的時候,可是那個時候很快就過去了。


    生活裏哪有那麽多的浪漫時光,最後總歸會迴到真實和平淡。


    丈夫從小在一個蜜罐兒裏長大,因著爸爸在當地的威望,根本不需要他怎麽努力,就能獲得比別人優越的生活條件。


    而我卻是從雞飛狗跳的生活裏長大的,媽媽是一個從山溝裏走出來的四川女人,我們家一直過著飄蕩不定的生活,吃了上頓,也許下頓就會沒有找落。


    所以自小我就知道日子是過來的,再加上媽媽勤勞善良的性格一直影響著我,讓我更加懂得女人的本分。


    而婆婆卻是一個能幹潑辣的女人,她的家庭也很不錯,從小又是被嬌慣長大的。


    自從和公公結婚後,公公又是百般寵愛。


    所以婆婆哪怕不做家務,公公也從來不會嫌棄,再加上婆婆本來就有工作單位,自然腰杆挺的直,在家裏說話有一定的分量。


    所以一直以來都很強勢,沒有人在她麵前和她對著幹過。


    她死了,這個家也好像沒有了主心骨。


    丈夫從來都是逆來順受,所以婆婆去世的那一天,他還在外邊兒隻顧自己玩兒。


    這幾天從丈夫的臉上,也看出了一絲滄桑,他雖然年紀輕輕,卻相繼失去了父母。


    這無疑對他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小叔子更是一臉幼稚,雖然他已經過了18歲,甚至已經20多歲了,可是依然擺脫不了稚嫩的狀態。


    因為一直是婆婆當家做主,生活從來就是這樣。若是我們一直在某個人身上尋得依靠,那麽這個依靠早晚會成為我們成長路上的攔阻。


    還記得出殯那一天,所有人都哭的稀裏嘩啦,而我隻是默默的低著頭。我似乎哭不出來,人死了再哭又有什麽用?況且人們現在的哭又有多少是真的?隻不過是逢場作戲罷了。


    前一秒還在傷心欲絕當中,後一秒就會轉臉嘻嘻哈哈。簡直比變臉還要快。


    農村的喪事也辦的很簡單,在老家的院子裏支搭幾個灶台,熬幾鍋菜 ,再買一些饅頭,周邊兒的父老鄉親,當院兒的親戚朋友幾乎都會在飯點兒來湊個熱鬧。不過現在的時代,人們倒是素質高了許多。隻有在喜事的時候鄉裏鄉親會湊熱鬧,喪事一般不是本院本族的,人家也不會來。


    一些遠方的親戚,平時都沒有機會聚到一起,這次總算是借著機會可以相聚,也算是增進了一些感情。


    老家的習俗就是這樣,平時都是各忙各的,幾乎不怎麽常見麵,隻有在結婚,喪事這兩大人生的重要場合,才會從四麵八方天南海北相聚一堂。


    或許隻有這才是有意義的一件事兒。


    可是人為什麽不能在活著的時候,多彼此關愛,包容,多去探望。而在死後才盡上所謂的孝道,親情?


    想到這裏,我又在心裏邊兒暗暗的告誡自己,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又想起了我的母親,我一定要盡快把它接到我的身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塵封的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旭美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旭美子並收藏塵封的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