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凜冽的春寒中,五萬邊軍飛騎兼程出發了。


    為了能夠輕便作戰,趙括將原先配置全軍的一萬張大型連發弩機全部留在了雲中大營,但這支飛騎輕軍裝備之精良仍然遠遠超過了匈奴的貴族騎士,每名飛騎輕軍皆配有兩匹上等陰山胡馬,六口精鐵戰刀以及三副臂張弩和五百支長短箭簇。


    一路上,十萬匹雄峻戰馬組成的飛騎輕軍晝伏夜行,悄無聲息地向西推進,隻在次日三更時分就逼近到秦軍九原大營百裏開外的一片河灘。借著朦朧的月色,飛騎輕軍很快隱進了一片茂密的叢林


    “上將軍,前方便是蒙恬九原大營!”,斥候飛步來到了趙括麵前。


    “蒙恬大軍可有異動?”趙括低聲問道。


    “九原大營寂靜如常,並無異處!”斥候喘著粗氣拱手答道。


    “知道了。”趙括擺手示意斥候退下,然後轉頭朝身後的姬雪輕聲吩咐了一聲,沒過多時,五員大將各自從駐地聚攏了過來。


    “諸位,蒙恬九原大營距此隻有百裏之遙!”姬雪舉著火把站在趙括身旁,趙括隨即抬起手中長劍徑直指向了懸掛於大樹之上的羊皮地圖,“傳令全軍,人含枚,馬銜鈴,斷不可驚動蒙恬!迅速通過九原防區,不可有絲毫停留!”


    “諾!”諸將聲音雖然低沉短促,卻是異常堅定。


    將領們匆匆散去,須臾片刻,休整完畢的飛騎輕軍悄然開出密林。繞過九原後,趙軍迅速按照先前布置,兵分五路直撲向了上郡腹地。兩日後,天方才剛微微放亮,趙括親率的其中一路飛騎輕軍就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現在了膚施城外,守軍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城頭上已然豎起了趙國的紅色大旗。


    “上將軍,擒住了膚施縣令!”剛進城,一名校尉就急急忙忙地攔在了趙括麵前。


    “哦?帶過來!”趙括勒馬輕輕把手一揮,沒多久一位衣衫不整的老頭就被士兵們押了過來。


    “汝就是膚施縣令?”趙括輕輕撓了撓額頭,提著馬鞭悠然問道。


    “正……正是。”這位老縣令連衣服都還沒來得及穿,就被士兵們從臥榻上給拽了下來,一路上又驚又怕倒還沒什麽感覺,可現在站這兒被大清早的冷風一吹,不禁瑟瑟地發起抖來。


    “煩請縣令大人通報秦王,趙國主力大軍已入河西腹地,十日或可至鹹陽城下,還請秦王速作準備!”望著老縣令神色慌亂的模樣,趙括忍不住揶揄道,“此話縣令可曾記住了?”


    “記……記住了……”老縣令哆嗦著身子,忙不迭地答道。


    “好!”趙括滿意地點了點頭,“傳令全軍即刻通過膚施,直取陽周城!”說罷,趙括一揮馬鞭徑直就走,飛騎輕軍於是緊隨其後,閃電般地從老縣令身旁唿嘯而去……


    當急報傳到鹹陽,秦王再一次震驚了:“前番李牧,此迴趙括!大秦北方防線形同虛設乎?”內史騰五萬滅韓大軍尚在歸程,其餘主力大軍更是遠遠分散在九原和趙國境內,遠水解不了近渴,整個函穀關內也就隻有藍田大營的兩萬守軍了。


    “大王若聽臣當日之言,何有今日危局?”右丞相羋啟忍不住埋怨道,當初朝會時,羋啟早已提醒過嬴政,可是奈何嬴政仍要一意孤行地讓內史騰帶著關內僅有的五萬守軍去滅韓。


    “蒙恬二十萬大軍鎮守九原,怎說毫無防備?”嬴政一聽頓時火冒三丈,羋啟對自己的指責簡直是莫名其妙,他當初派蒙恬增兵九原的目的,不也是為了防備趙軍的再次偷襲麽?


    國尉尉繚見秦王和丞相當場爭吵起來,連忙上前打圓場道:“誰是誰非已無關緊要!國難當頭,還請大王速做決斷也!”


    “國尉,鹹陽附近還能籌措多少兵馬?”嬴政頹然坐迴到王座,麵無表情地詢問道。


    “藍田大營兩萬守軍,加各署官騎及返鄉老軍,估計能湊十萬之數。”尉繚掰著手指算了半天,方才開口答道。


    嬴政聽後眉頭不禁猛地一皺:“趙括所率皆為李牧邊騎精銳,以此倉促集結之軍應戰,豈非螳臂當車,何有勝算也?”


    “為今之計,惟有收攏各路軍馬死守鹹陽!另詔蒙恬、王翦及內史騰即刻迴軍增援,或有一線生機!”左丞相王綰喟然長歎道。


    “守城不外防,未嚐聞也!此法萬萬不可!”一個洪亮的聲音驟然響起,眾人循聲迴頭一看,原來是輜重營主將馬興,“自古守城之法,皆為禦敵於城外,非萬不得已而不閉城守也!故臣懇請我王,大軍從速開出鹹陽,屯駐渭水南岸憑險守之!”


    “將軍之言差矣!外防必先當有軍防之!我軍臨時拚湊而成,豈是趙軍精銳飛騎之敵手?今我既無力外防,自當退避鹹陽,憑堅城固守待援,何必墨守陳規,以己之短,攻敵之長,暴全軍於野外,為人魚肉也?”對馬興的建議尉繚感到很不以為然。


    “國尉大謬!”馬興不禁辯駁道,“趙軍遠道而來,奔襲千裏,八日內連下膚施、陽周、平都、京室、洛都、白土、木禾、淺水等二十三縣,此時已是強弩之末疲憊不堪!而我卻是以逸待勞,又坐擁渭水之險,孰勝孰負尚難料也,怎說為人魚肉乎?”


    “馬興言之有理,本王……”秦王拍案就要表示讚同。


    “大王!馬興乃趙括之子!即便出戰亦當另選合適大將!”嬴政話還沒說完,左丞相王綰已然霍然起身,表示了反對。


    “這……”經王綰一提醒,嬴政頓時也覺得不妥了,馬興雖然早已與趙括劃清了界限,但人心隔肚皮,誰知道他心裏想得又是什麽。萬一馬興真的臨陣倒戈,大秦可真就要萬劫不複了!想當初趙括不也曾將整個秦國騙得是團團轉麽?


    聽王綰這麽一說,馬興當即跨出桌案拜倒在秦王麵前,哽咽道:“大王如不信任臣,自可命國尉丞蒙毅為副將!若有不軌,臣甘受軍法處置!”蒙毅是上將軍蒙恬的親弟弟,而蒙氏向來與嬴氏王族淵源頗深,讓蒙毅來做監軍副將,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如此甚好!就依將軍所言,明日便同蒙毅率軍出城禦敵吧!”雖然還有擔心,但嬴政仍是同意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如今秦軍主要將領都在王翦的東征大軍中,除了馬興整個鹹陽還真就找不出其他的大將了……


    就在嬴政調兵遣將的同時,五路趙軍也已然合兵一處,占據了與鹹陽僅僅相隔百裏的秦國故都櫟陽,櫟陽令嬴雍自刎殉國。


    “上將軍,斥候急報!蒙恬親率十萬九原大軍南下,三日可至櫟陽!”副將匆匆走進了古樸幽深的櫟陽舊宮,在一間廢棄的寢宮中,他終於找到了趙括,“另據鹹陽密探偵報,秦王已命輜重營將軍馬興及國尉丞蒙毅集結大軍十萬,開赴渭水南岸構建壁壘!”


    “知道了。”佇立在布滿蛛網灰塵的寢宮內,趙括心緒起伏,這裏曾是姬華當年的住處,可現在早已是物是人非了!他邊說著話,邊慢慢踱到了床榻前,“華妹,括當何處……”父子倆兵戎相見,趙括雖料到了會有這一天,但他怎麽也沒想到這一天會來得如此之快。


    “甚?”副將沒有聽清趙括剛剛的自言自語,忍不住詢問道。


    “沒甚,傳令全軍連夜退出櫟陽!”坐在滿是灰塵的床榻上,趙括神色黯然地說道。


    副將試探地問道:“上將軍是要進軍鹹陽?”鹹陽城防空虛,馬興臨時拚湊的烏合之眾,斷然不是趙軍精銳飛騎的對手,因此全軍上下無不希望能夠借此良機一舉攻克鹹陽,以此慰藉前上將軍李牧的在天之靈。


    “不!”趙括出人意料地搖了搖頭,“王翦很快就將奉詔班師,我軍奇襲目的業已達到,若再不退兵,勢必陷入秦軍重重包圍!”


    “諾。”雖心有不甘,但副將還是領命而去了。


    當夜,五萬趙軍便放棄了櫟陽,迅速隱沒在無邊的黑夜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秦之趙括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了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了箜並收藏亂秦之趙括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