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大軍隆隆逼來的消息頓時讓趙國朝野震驚了,變法剛剛進行兩年,國家方有些許起色,怎麽秦軍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選在了這個節骨眼上來?


    “上將軍不是說,秦軍斷無東出可能麽?”緊急朝會上,趙王嘉憂心忡忡地責問龐援道。


    “趙國變法與秦有百害而無一利,嬴政自然千方百計阻撓也!”龐援一臉的忿恨,他也沒有料到秦軍居然這麽快就東出了。


    “大王,變法已到關鍵時刻,萬不可前功盡棄!”趙括的語氣異常堅定,“府庫尚不充盈,此戰必須速決,斷不能同長平般消耗對峙!”


    “王翦素來求穩,未必肯與我速決也!”趙王嘉否定地搖了搖頭。


    “臣有一法,請大王允準。”趙括捋著胡須,淡淡說道。


    “請馬服君言明。”趙王嘉挺直身子,好奇地問道。


    趙括於是起身徑直走到懸掛於王階下右側的秦趙地形大圖前:“臣已得明確軍報,秦軍五十萬兵分三路,王翦軍三十萬,西逼井陘;楊端和軍十萬,南攻邯鄲;李信軍十萬,北取雲中。”


    趙王嘉倒吸了一口涼氣,連忙走下王階,來到地圖前仔細端詳了起來:“王翦歹毒也!”


    “大王請看,老臣以為此戰關鍵在於井陘!井陘北連雲中,南接邯鄲,自古兵家險地也!井陘若失,我將被攔腰截斷,首尾不能相連!”趙括將拳頭重重地砸向了地圖上標有井陘關的位置,“然如有大軍在此憑險據守,縱秦軍十路來犯,亦不足懼哉!”


    趙王嘉連連點頭,他將目光從地圖上收了迴來:“馬服君所言不差,隻是何人為帥?”


    趙括思忖了片刻,有些猶豫地答道,“腹地大軍多為步戰精銳,據守井陘非上將軍龐援莫屬。”如今趙國將才匱乏,除了龐援,趙括還真想不出第二個合適的人選來。


    “老將軍年歲已大……”不用想也知道在井陘必是一場惡戰,龐援已經八十一歲,如此高齡是否還能經得起戰陣廝殺,說實話趙王嘉心裏一點底也沒有。


    “國難當頭,老臣義無反顧!”龐援斷然起身,赳赳請命道。


    “這……”趙王嘉猶豫地望了眼假相李斯,見李斯微微點了點頭,趙王嘉方才無奈地答應道,“既是如此,老將軍可率二十萬大軍前往!”說到這,趙王嘉心中不禁生出了一絲疑惑,“據守井陘豈非再次與秦相持,如何速決之?”


    “大王毋憂,臣還有後手!”趙括一臉自信。


    “願聞其詳!”見趙括如此輕鬆,趙王嘉緊張的心情也漸漸平複了下來。


    “臣親率邊軍飛騎五萬,經九原直插秦河西腹地!”趙括慷慨激昂地在地圖上比劃著。


    “好!當頭一劍,王翦非退不可!”李斯忍不住拍掌叫好。


    “老夫聽聞嬴政命蒙恬為上將軍兼九原將軍,九原兵力亦增至二十萬,馬服君此去恐難有勝算也!”龐援無不憂慮地說道。


    “不然,雲中邊軍乃李牧十年錘煉打磨而成,此番迴旋奔襲正是其所擅長,威猛戰力勢必使秦軍膽寒也!”趙括深信,隻要有這支精銳飛騎在手,他就足可以在河西打出震驚天下的煌煌戰績!


    “河西震動,王翦必退!若我軍趁勢攻之,定獲全勝!”聽趙括這麽一說,龐援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散朝後,舉國上下立刻就忙碌了起來。趙括帶著姬雪匆匆趕往雲中大營,龐援則迅速將三十萬腹地大軍劃分成了兩部分,二十萬隨其前往井陘,其餘的十萬負責防守邯鄲的西大門——武安大營。


    大軍剛剛開到井陘沒幾日,就聽聞了內史騰滅韓的消息。在驚愕中,龐援清醒地意識到,王翦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即將展開。他當即下令各部抓緊時間修築防禦壁壘,多聚滾木箭簇等各類防守器械。而在假相李斯的親自督導下,糧草也從各郡縣源源不斷地運送到了井陘前線。


    果不其然,五日後三十萬秦軍便壓到了井陘山外。未經休整,秦軍就在王翦的親自指揮下,對井陘關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井陘關地形與函穀關類似,關城外是一條狹長險要的山道,數十萬大軍根本就無法展開。但同山東六國相比,秦軍卻擁有天下無敵的機發弩陣。伴隨著隆隆的戰鼓聲,秦軍強弩三麵齊射,成千上萬如長矛般的大箭在大型弩機的發射下唿嘯而至。趙軍將士雖久經戰陣,卻何時見到過如此駭人的景象,一時間就有許多人亂了陣腳。


    借著守軍被強弩壓得抬不起頭的機會,秦軍步卒一步步地向著關城方向推去,各種攻城器械也跟在步兵方陣後麵迅速通過了狹窄的山道。眼見數十台大型雲梯在關城下一字排開,秦軍吹響了進攻的號角,隻等雲梯稍稍靠近城頭,王翦又是一聲令下,緊隨其後的秦軍銳士頓時以排山倒海之勢蜂擁登上了雲梯。


    在秦軍強弩大陣停止的瞬間,趙軍也展開了猛烈的反擊,滾木箭雨頓時如鋪天蓋地般傾瀉而下。秦軍雖多有死傷,但依舊奮勇攻城,很快就有不少人衝上了城頭,兩軍當即在城頭上展開了激烈的貼身肉搏……


    激戰整整一日,關城攻防戰仍是難分勝負,雙方損失皆十分慘重。


    “收兵!”眼見天色變暗,王翦果斷下達了退兵的命令。


    “傳我將令,即日起停止正麵攻勢,隻作佯攻偷襲,務必死死拖住趙軍主力!”王翦一臉疲憊地大步走進秦軍幕府大帳。


    “諾!”跟在王翦身後的軍令司馬隨即領命而去。


    “飛羽傳書,命李信將軍與楊端和將軍加緊攻勢,南北合力多占城池,隻待其糧道斷絕,我軍便三路合圍,聚而殲之!”王翦將頭盔甩到軍案上,轉頭又向中軍司馬吩咐道。


    “諾!”中軍司馬一拱手也走了出去。


    當龐援與王翦在井陘山一帶相持不下的時候,趙括也匆匆趕到了雲中大營。


    剛過雁門關,得到消息的雲中將軍司馬尚便領著數千飛騎迎到了百裏之外,望著滾滾騰起的煙塵,趙括不禁皺起了眉頭:“將軍何故如此興師動眾?”


    “秦軍近在咫尺,末將不得不防!”司馬尚勒馬肅然答道。


    趙括無可奈何地擺了擺手:“罷了,大軍準備如何?”


    “稟上將軍,五萬飛騎整裝待發!”司馬尚在前開路,兩人邊走邊說。


    “秦軍洶洶來犯,匈奴亦是蠢蠢欲動,雲中可有後顧之憂?”對匈奴方麵,趙括有些擔心。偷襲九原無疑冒著極大的風險,但除此之外趙國再無路可走,也隻能是兵行險招了。


    “上將軍盡管寬心,此次奇襲,雲中飛騎主力未動,雁門一帶十萬精壯牧民亦可為我急用,匈奴若敢來犯,定讓其片甲無迴!”此戰關係重大,司馬尚早已做好了匈奴來犯的準備。


    “如此甚好。”趙括寬慰地點了點頭。


    說著話,雲中大營漸漸出現在了廣袤的草原上。這兩年來,趙括還從沒有進過雲中大營,隻見五萬飛騎精銳正整齊地集結在營外的練兵場,雖然人數眾多,但整個練兵場中除了馬匹的噅噅噴鼻嘶鳴,竟是肅然無聲。


    “邊軍如此氣象,全賴李牧之功也!”淚水瞬間模糊了趙括溝壑縱橫的臉頰,幾十年來若不是李牧鎮守北方,趙國的前途必將不堪設想!


    趙括平複了一下心情,然後下馬穿過大軍方陣留出的甬道,徑直登上中央點將台,點將台下五員身穿牛皮戰甲的大將肅然排列兩側。隨著隆隆聚將鼓畢,一陣悠長響亮的牛角號也緊跟著嗚嗚響了起來。


    “河西,秦之腹心也!此番奔襲隻破城,不占地!城破即撤,不許戀戰!”趙括目光淩厲地注視著全場的五萬將士,“我軍所圖,隻在震懾秦國,迫使王翦迴軍!諸位可否明白?”


    “明白!”全軍上下齊聲高吼道。


    “好!大軍即刻出發,直插九原!”趙括霍然拔出長劍,毅然指向了遠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秦之趙括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了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了箜並收藏亂秦之趙括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