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趙國二十多年,這是趙括第一次迴到邯鄲城昔日的馬服君府中。


    曾經巍峨的門樓經過歲月洗滌已然變得破敗不堪,府牆上瓦碎紋裂,有了好幾處坍塌的痕跡。推開顫顫而危的漆色大門,裏麵更是一片殘破蕭瑟,到處雜草叢生,唯有院角的那株參天大樹依然孤獨地挺立著。


    趙括神色黯淡地穿過大廳,沿著書房外結冰的水池,來到了後園的一片竹林中。


    在茫茫白雪覆蓋的竹林深處,似乎隱約站著一老一少兩個人影。


    “括兒,老夫見汝在兵書上多有批注點評,然可知兵書作者皆為百戰名將,其中言論見解俱為實戰得來,汝未經戰陣,卻何能有此多詰難乎?”隻見那位老者雙眉緊鎖,嘩啦啦地抖著手中的一卷竹簡。


    “父親差矣!”老者麵前紅衣散發的俊朗少年當即高聲反駁道,“兒嚐聞,孫臏平生惟桂陵、馬陵兩戰,卻有《孫臏兵法》留世,太公伐紂前亦不過垂釣老叟而已,何謂百戰也?今兒雖未入軍,然盡讀天下兵書,其中謬誤自能窺見一斑,如何不能評點乎?”


    “……”老者顯然是不認同少年的觀點,但一時又不知該如何解釋,“一派胡言!”


    少年頑皮地朝老者吐了吐舌頭,臉上頓時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隨著眼前漸漸消失的景象,趙括趕忙輕輕抹去眼角滲出的淚水,然後轉身離開了竹林。空蕩冷清的庭院中一片荒涼景象,眺望著天邊僅剩的一抹殘陽,趙括靜靜倚坐在了水池旁的石亭前。


    “公子。”不知何時,姬雪出現在了趙括麵前。


    “不惱了?”趙括抬起頭,平靜地凝望著眼前的這位白衣女子,雖然已經四十多歲,但在她身上不但看不出絲毫衰老的跡象,反倒平添了些許成熟女人特有的嫵媚風韻。


    姬雪沒迴答趙括,隻是默默坐到了他的身邊。天色漸暗,荒廢的府邸中沒有一絲燈光,很快就陷入了無邊的漆黑。


    “有話就說吧。”趙括感覺姬雪似乎欲言又止,他微微伸出手扶住了姬雪的肩膀,然後小心翼翼地將她慢慢放入了自己懷中。姬雪沒有反抗,隻是安靜地閉著眼,感受著男人久違的心跳。


    “其實。”過了許久姬雪終於悠悠開口了,“其實高兒並非公子親生……”姬雪哽咽著,斷斷續續說出了二十多年前發生的一幕。


    把話說完,姬雪的心中一片釋然。這些年,她背負了太多。


    然而男人並沒有想象中那般驚愕和憤怒,反倒是將姬雪摟得更緊了:“一切,括全然知曉。”趙括用臉頰輕輕地靠著姬雪,語氣異常的平靜。


    自從姬雪不辭而別,聯想起那段時日嬴異人的反常舉動,趙括很快就找到了其中的關聯。等到後來在鹹陽王宮遇到趙高,麵對那副幾乎與嬴異人同個模子倒出來的長相,趙括更加確信了自己當初的判斷。但為了亂秦大計,趙括最終還是將錯就錯,認了趙高這個“兒子”。


    “公子知道?”姬雪不可置信地坐了起來。


    “此事往後不必再提。”趙括探手按住姬雪的嘴,不由分說地重新把她重新拉入懷中,“這麽做值得麽?”趙括仿佛是在自言自語。


    “不知……”姬雪夢囈般地呢喃了一聲。


    月光下,一種久違的衝動迅速在趙括體內翻滾起來:“別再走了!”趙括一邊輕解著姬雪的裙衫,一邊附在她的耳邊低語著。


    姬雪漲紅著臉,不知所措地緊緊閉住雙眼任憑男人的擺布,就像是新婚的少女。在一片天旋地轉中,一陣許久沒有過的暢快感覺頃刻蔓延遍了她全身。


    “無論發生何事,姬雪再不離開公子!”天寒地凍,姬雪顫抖著偎依住趙括,在心底默默地說道……


    相國府前燈火通明。


    正當李斯與一幹新近到任的變法官吏圍在燎爐旁對著一卷卷秦法律文進行研究刪改的時候,突然門吏匆匆進來稟報:“大人,府外有人求見。”


    聽完門吏的描述,李斯眼前頓是一亮。


    李斯向吏員們囑咐了一番,然後急急忙忙地迎了出來,隻見站在府外石階下的是一位散發無冠,長須虯結的落魄公子。“師兄!”李斯畢恭畢敬地向著這位貌不驚人的落魄公子深深一躬,原來此人正是荀子的關門大弟子,李斯的師兄,韓國王族公子韓非。


    韓非一動不動地站著,坦然地接受了李斯的大禮。“師兄,請進府一敘!”李斯禮畢後,欣喜地一把拉住韓非枯瘦如柴的手,直往相府內拽去。


    “不必,韓非隻有幾言,說完便走。”韓非一臉孤傲冷峻的神色。


    與韓非同學多年,李斯自然深知這位師兄的秉性,故而他根本沒將韓非的行為放在心上:“願聞其詳。”


    “趙國變法先後曆經六十餘年,上下同心,朝野擁戴而國力凝聚,雖未廢除封地舊製,然卻已有與強秦分庭抗禮,平分華夏之勢。然為何堪堪隻在二十年間,便由盛轉衰乎?”韓非冷冰冰地問道。


    “奸臣當道,亂政誤國。”李斯想也沒想便脫口而出。


    “此番言語,三歲小童之言也!”韓非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


    “師兄以為如何?”李斯心中隱隱有些不悅,但臉上還是那副謙恭神情。


    “奸臣當道,亂政誤國隻是表相!趙國變法雖持續三代,卻治標不治本,並未觸動國之根基,似是法治實為人治,遇惠文王、孝成王明主秉國,自然愈發強盛,然但遇昏君庸主,則其必衰!”韓非背對著李斯,自顧自地說道,“欲行徹底變法,須得標本兼顧,否則唯重蹈舊轍耳!”


    “今日趙國,廢除封地舊製已無任何阻力,變法又有何難哉?”李斯聽得有些莫名其妙。


    “難處在於趙王!”韓非淡淡地說道,“敢問師弟,趙嘉比秦孝公何如?”


    “不如也。”李斯坦誠言道。


    “韓非言盡於此,告辭。”說完這話,韓非轉身就走。


    “師兄!”李斯一臉愕然地拽住韓非,“師兄此言何意?”韓非沒頭沒尾的一番話,讓李斯頗有雲裏霧裏之感。


    “師弟聰明絕頂,何須韓非言明。”在韓非臉上看不出絲毫喜怒哀樂。


    難道韓非是說趙王不能堅持變法?李斯忿然辯駁道:“趙王當殿起誓,今生永不負我,豈能有假?”


    “韓非未曾此說。”韓非用力掙脫開李斯,揚長而去。


    默然注視著寬大衣裳中那個如同竹竿般削瘦的身影,李斯忍不住再次高聲詢問道:“師兄今日欲往何處?”在李斯看來,韓非雖然孤傲,但仍是當今世上數一數二的法家大師,如若能把他留下,趙國的變法大業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秦國……”韓非的聲音由遠及近。


    韓非要入秦?李斯微愣了片刻,不禁大吃一驚:秦趙死敵,韓非入仕秦國,那還了得?必須阻止韓非入秦!李斯倒吸一口涼氣,當即掄起衣袖,飛身衝進車馬場,躍上一匹快馬,迅速追了出去。


    “師兄且慢!”李斯氣喘籲籲地勒馬橫擋在韓非麵前。


    “相國欲殺韓非?”韓非那張從來不知笑為何物的臉上,竟第一次露出了笑意。


    “請師兄留趙,助斯變法。”李斯右手緊按著腰間長劍,低聲勸說道。


    “師弟毋忘,非乃韓國公子!”韓非瞬間收起了笑意。


    望著李斯不解的神情,韓非繼而喟然長歎道:“韓王命我入秦獻疲軍之計。”說到這裏,韓非突然涕淚縱橫,仰天高唿道,“百年大韓,奉術而存!韓非欲行法家正道,卻被奉為術家大師!何其謬哉!何其悲哉!”


    注視著踽踽從自己身旁走過的韓非,李斯沒有了言語。


    這一去,韓非就再沒有迴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秦之趙括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了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了箜並收藏亂秦之趙括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