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四野茫茫起伏的草浪和散落於無垠蒼穹下的點點牛羊,李斯漸漸放慢了腳步,前方就是雲中大營,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藏在衣袖的一卷羊皮紙。為了製作這卷羊皮紙,一路上耽擱了不少時日,還好總算是趕到了。


    “來者止步!”突然,一支五百人馬隊風馳電掣地奔馳而來,在道口森森然列成了一個方陣。緊接著,從方陣中飛出一騎,勒馬止步於李斯麵前,“軍營重地,不得擅闖!”


    “在下楚人李斯,求見雲中將軍司馬尚。”李斯不卑不亢地拱手言道。


    “楚人?”騎士疑惑地上下打量了李斯一番,“雲中將軍軍務繁忙,何事在此說罷!”此時正是兵變前夕整軍備戰的關鍵時期,像李斯這樣的“閑雜人等”,沒有特殊原因是根本無法進入雲中大營的。


    “此事關係重大,惟見雲中將軍方可言明!”李斯不肯放棄。


    騎士頓時惱了,大手一揮下達了驅逐的命令:“轟他走!”說罷,圈馬迴身就要離去。


    眼見數名手執兵刃的彪形大漢朝自己逼來,李斯情急之下從衣袖抽出了那卷羊皮紙,高喊一聲:“孝成王遺詔在此!何人阻攔?”


    在場所有人全被李斯鎮住了,騎士當即下馬,手舉馬鞭趕了過來:“汝說甚?”


    李斯緊緊攥著羊皮紙,大聲重複了一遍:“孝成王遺詔在此!李斯求見雲中將軍司馬尚。”李斯自幼擅長書法,模仿他人筆跡亦是爐火純青,他早已料定空手前往雲中大營,必然無法取得司馬尚信任,因此他偷偷模仿孝成王筆跡寫成了一份“遺詔”,以備不時之需。


    騎士不知詔書真偽,一時難做決斷,他思忖了片刻,向著李斯拱手一禮道:“先生請!”


    五百人馬隊當即分開兩側,讓出了一條甬道。在馬隊的嚴密看護下,李斯一步步地走進了遍掛白幡,人人縞素的雲中大營。


    “傳李斯!”伴隨著一陣淒厲的牛角號聲,從中軍幕府中響起了一個渾厚的男音。


    李斯整了整衣襟,昂首闊步走進了幕府大廳。隻見大廳中央帥案上端座著一位黝黑消瘦的中年將軍,與軍中所有將士相同,在他牛皮鎧甲外麵披著一件麻布製成的白色縞衣。


    此人必是司馬尚!李斯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李斯?聽聞汝曾為秦國長史,可有此事?”司馬尚目光淩厲地逼視著大廳中央的李斯。


    “正是。”李斯沒有絲毫猶豫地點頭承認道。


    “既入仕秦國,何有先王遺詔?”司馬尚重重地拍了一下帥案,言語中充滿了殺氣。


    “自秦王下逐客令,在下便以庶身棲於馬服君府!今聞故交遇害,馬服君悲慟欲絕,特命李斯呈先孝成王遺詔前來,以助將軍!”李斯說罷取出羊皮紙,雙手捧在了麵前,“請將軍過目。”


    沒等司馬尚開口,廳中一員大將已然上前取過羊皮紙,遞到了帥案之上。


    司馬尚當即展開羊皮紙,仔細看了起來。“遺詔”中密授上將軍李牧臨機專斷之權,若國中生變,可憑詔書起兵靖難,鏟奸護國。此外還言明,馬服君趙括原奉王命秘密入秦,如李牧不測,則由趙括執掌雲中兵權。


    司馬尚仔仔細細地將遺詔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孝成王的字跡他是認得的,應該不會有假,隻是光憑這一卷羊皮紙,是否過於草率了?司馬尚疑惑地抬起頭,揮手屏退了廳中所有人,然後死死盯住了李斯:“馬服君入秦之事可有憑據?”


    “機密大事,難有憑據。”李斯淡淡地說道。


    “也是。”司馬尚無奈地點了點頭,但他心中仍舊充滿了疑慮,“先生請暫且營中歇息……”畢竟司馬尚從未做過大軍統帥,思慮謀劃自然比不上李牧,讓他立刻作出決定確實是難為他了。


    “在下告退。”就在李斯將要離去的時候,隻見一名護軍都尉突然從幕府外匆匆走了進來,“將軍,中軍司馬趙燕迴來了。”


    “不見!擅自離營,軍法處置就是。”司馬尚此時滿腹心事,哪還有空去顧及姬雪之事。


    “可……”那名都尉吭哧了半天說不出話來。


    “何事?說!”見到都尉這副模樣,司馬尚下意識地站了起來。


    都尉結結巴巴地稟報道:“中軍司馬帶……帶著一人……是……是馬服君趙括!”話音落地,李斯與司馬尚皆是一驚。


    “汝怎知是馬服君?”司馬尚追問道。


    “武安軍營嘩變時……在……在下見過馬服……馬服君。”原來這個都尉就是當年武安兵變時,最先向趙括發難的趙軍士兵。


    司馬尚聽完稟報,也沒工夫管李斯了,忙不迭地起身離案走出幕府大廳。隻見轅門外有兩人正靜靜等候在那兒,其中一人司馬尚認識,是中軍司馬趙燕,而另一人想必就是威名赫赫的馬服君趙括了。


    司馬尚匆匆迎上前去,見到司馬尚,姬雪當即躬身請罪道:“武安君密令,若遇不測即刻赴秦請迴馬服君,末將事前未曾言明,擅離軍營,請將軍治罪!”說罷,姬雪捧出李牧頒下的上將軍令,交給了司馬尚。


    司馬尚伸手接過上將軍令,看也沒看就遞給了身後的軍令司馬,爾後轉身向著趙括肅然拜道:“雲中大營二十萬將士,拜托馬服君了!”


    “馬服君!”寒暄間,李斯也從幕府大廳中走了出來。看到李斯,趙括那顆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一路上,由於擔心李斯安危,在安葬過姬華後,趙括便與姬雪丟棄了篷車,在集市買下兩匹快馬,馬不停蹄地朝雲中大營趕來,到此時已是精疲力竭。


    顧不上休息,趙括立刻讓司馬尚召來了雲中大營的所有將領……


    “馬服君,二十萬大軍整裝待發,隻須一聲令下即可揮師南下,直取邯鄲。”待李斯出示過孝成王“遺詔”和李牧的上將軍令後,司馬尚率先出列,虎聲赳赳請命道。


    “不急,須先做好兩事,出兵方能名正言順!”李斯立於帥案右側正色言道。


    “願聽先生高見!”司馬尚朝著李斯微微一拱手。


    “其一,公示先王遺詔,以正出師之名;其二,聯絡腹地大軍,以圖共同舉事。”李斯雙手交叉垂於身前,侃侃說道。


    邊軍向來看不起腹地大軍,司馬尚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昭示先王遺詔自當如此,然腹地大軍統帥龐援因合縱戰敗,已被郭開趙遷罷黜,軍中群龍無首,恐難成事。”


    “不然,龐援雖遭罷黜,卻遲遲未曾離軍,當務之急,即刻聯絡龐援,約定兩路進兵,直取邯鄲。”李斯瞥了眼坐在帥案中默不作聲的趙括,繼而言道,“此外,還須爭取朝中王族元老勢力支持,裏應外合,方可萬無一失。”


    “王族元老勢力與郭開趙遷一丘之貉,何不借此一並除之?”一員大將不解地問道,一時間幕府大廳中群情激昂,在場之人誰不知道,武安君李牧就是死在王族大將趙蔥的手中。


    李斯待諸將心情平複後,方才言道:“將士複仇之心,李斯知曉。然王族元老勢力根基遍布朝野,處置不當後患無窮!今日形勢,王族元老乃疥癬之疾,郭開趙遷卻為心腹之患,孰輕孰重請諸位掂量!”


    聽完李斯的說辭,所有人的目光瞬間都聚集到了趙括身上,趙括沉思了片刻,輕叩著帥案,緩緩言道:“便依先生謀劃,隻是誰往武安大營為妥?”


    “李斯不才,願領此命!”李斯走下帥案,來到大廳中央肅然請命。見趙括仍有疑慮,李斯又道,“武安大營各方勢力錯綜複雜,須縝密行事,惟李斯親往耳!”


    “辛苦先生了。”趙括艱難地點了點頭,屢屢讓李斯這般大才以身赴險,趙括心中頗有些愧疚,究其原因還是軍中人才稀缺,“至於聯絡王族元老大臣……”


    “武安大營中自有其耳目,隻須稍露風聲,大事可成。”對於下一步行動,李斯自信滿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秦之趙括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了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了箜並收藏亂秦之趙括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