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接過了心慕劍的國子監司業程達,仔細地觀摩了一番。他看不出什麽所以然來。
“這柄劍充公了,又能怎樣?”
一個小小的監生,出身無非是軍鎮的隊率。雖說好像和潘家有些關係,但聽說此次潘家自身都有些麻煩,哪裏會因為這麽個外人再出頭呢。
這樣的一個小人物,以為有一些機遇,便不把他人放在眼裏。年輕人,終究太年輕了。
程達看著這眼前的年輕人,等待著對方的不斷認錯和哀求。不識時務的年輕人都是這樣的下場。
但讓程達失望的是,他聽到的不是哀求的聲音,而是更好笑的聲音。
“如果真的充公,我讓它的主人來取就是。”
連劍都不是自己的,哪裏來的自信?
程達忍不住笑道,“這柄劍在我這裏,誰來都沒用。我希望下一個時辰,不要在這國子監內看到你。”
程達終究還是覺得自己養氣功夫做得好,未與這個年輕人計較,趕出國子監了事。既遂了祭酒老大人的意,也未鬧出過大的動靜,甚好,甚好。
“那我讓絮白公主來取。她的劍,總是要歸還於她的。”端木序說得很慢。
正因為說得慢,程達原本臉上的笑容從凝固到消散後,端木序才說完。
這竟然是絮白公主的劍?
這個白序不就是個有些小機遇的隊率嗎?怎麽和絮白公主還扯上了關係?關係還很不一般。
怎麽沒有人告訴自己這些?程達想著這國子監內,監丞、主簿還有各案的胥長,怎麽就沒有人告訴自己一聲?
公主的劍自然是不能充公的。那公主的人自然也是不能動的。
程達剛才覺得自己的養氣功夫好,此時覺得自己演技更嫻熟。
當臉上的笑容消散盡後,他好似恍然開悟般,說道,“哦,既然是公主的佩劍,這天下何處皆可帶得,自然也不是違禁之物。”
沒有一絲尷尬,更沒有一絲矯揉造作。
官場之上,一直在演著大人和小人。對下是大人,對上自然就是小人。國子監裏自然也不例外。
也許還意猶未盡,程達繼續說道,“此次對武學監生的學務視察結束,一切都符合國子監學規學紀。”
說完這一席話,他才將心慕劍恭敬地遞還給端木序,然後轉身出了房門。
來時氣勢洶洶,去時也威勢不減,總有那些胥佐和貼書跟著,任誰也看不出國子監司業在一個武學監生那裏吃了暗虧。
看著這個來找茬的國子監大人的背影,端木序卻沒有獲勝的一絲喜悅。人微言輕的感覺再次襲來,初到終南山時體會過,此時在這國子監裏也如此。那時是要竭盡所能說服這大憲的公主,此時卻是借助這大憲公主的威名去震住別人。
他端木序還未成為那個一人之心便是千萬人之心的人,也還沒有成為那個一人之力便可力戰千萬人之力的人。
端木序迴到國子監碰到的是小麻煩,那麽此時榮王府裏的趙平成麵對的才是大麻煩。
自從將潘知妍帶到了榮王府後,鎮撫司按照指揮使李牧的指令,將十三皇子遇刺案的一應人證和物證都轉交過來,甚至前期查驗的口供和文案。
趙平成得到的口諭是協查此案,此時變成了主辦此案。這些原本都不是大的問題,直到最後李牧到府上轉交過來的證物,那一把還帶著趙世成血跡的匕首。
“案情是清楚的。”這是指揮使李牧的原話。
永和宮宮女高玉瓊聯絡魚龍幫青木堂主蘇文青,找到直接行兇人興善寺和尚見性,在案發當日見性到永樂坊與潘知妍碰頭,拿到了一封藏有暗語的信件,之後在未時異寶齋前,見性對十三皇子動手,隨即被經過的律宗獨孤橫擊斃。
十三皇子重傷,見性已死,高玉瓊已死,蘇文青已緝拿歸案,潘知妍和獨孤橫也在可控範圍內。
這是清楚的,但還有更多不清楚的。
高玉瓊的動機?她為什麽?她為了誰?她是永和宮的宮女,也許這個身份值得推敲。
潘知妍承認信件是自己謄寫的。但信上的字詞最初又出自誰的手筆?眾所周知,潘知妍又是絮白公主的密友。
這一切都指向了永和宮。
但,一切都太過於明顯。
更何況,那一把匕首更是蹊蹺。
一把來自永和宮的匕首,而且原本隻是把變戲法的匕首。有誰會派自己的宮女和密友找一個人,用一把自己的匕首,一把不能殺人的匕首去殺人?
沒有人會這麽做。
要謀劃殺人,不用自己的人,更不用自己的兇器,最好讓行兇的人都不知道自己。
但最終這把不能殺人的匕首偏偏殺了人。
撲朔迷離。
誰在後麵?
十三皇子遇刺,潘家被查,絮白公主受到牽連,那麽誰會獲益?
那個身影在眼前浮現。身著華服,振振有辭,卻毫不中用。趙平成冷笑了一下。
如果這一切的後麵是他。那麽這個局又是如何布的呢?
趙平成恍然,鎮撫司為什麽會如此輕易將查案之權轉交過來。這是父皇的用意?還是李牧自作主張?
趙平成沒有貿然斷定。李牧交給自己的,到底是刺向太子的劍,還是刺向自己的?
動了潘家,便是斷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宏圖大業勢必受到影響。潘家必須保,但如何保?
另外,要不要動太子?怎麽動?
一連串的問題,縈繞在趙平成的心頭。
如何破局?
……
鎮撫司內,李牧獨自一人在密室,趙世成遇刺一案所涉及的人證和物證都移交出去,這些皇子間的爭鬥他覺得有些厭倦。無益於大憲,無益於朝廷。
趙家的諸子,秉性各一。
太子趙建成,皇上長子,皇後所生,承接大位名正而言順,唯一美中不足之處便是未能參與安靈塔的承靈。
四皇子趙平成,其母妃雖薨逝,承靈之時也頗為周折,但終究是皇上第一個承靈成功之子,更為重要的是其身後還有鄭家的力量。
八皇子趙元成,宮內既有潘貴妃享有聖寵,宮外便是潘家的鼎力相助,不過此子心思平和,與四皇子交好,未看出有爭雄之心。
至於十三皇子趙世成,原本也有一爭之意,不過在承靈前遭逢瘵病,錯失承靈之後便一蹶不振,而此次卻無端攪入這個案子,是棋子也好?還是有其它緣由也好?
李牧也不想去深究。
自追隨皇上以來,被授以鎮撫司之權柄,偵辦各種要案迷案,也算是盡心盡力。不過也有一些聖上密派的要案未能辦妥,李牧也心懷愧疚。
這天下之大,要找一個人真的很難,即使是名動天下的鎮撫司。
</p>
接過了心慕劍的國子監司業程達,仔細地觀摩了一番。他看不出什麽所以然來。
“這柄劍充公了,又能怎樣?”
一個小小的監生,出身無非是軍鎮的隊率。雖說好像和潘家有些關係,但聽說此次潘家自身都有些麻煩,哪裏會因為這麽個外人再出頭呢。
這樣的一個小人物,以為有一些機遇,便不把他人放在眼裏。年輕人,終究太年輕了。
程達看著這眼前的年輕人,等待著對方的不斷認錯和哀求。不識時務的年輕人都是這樣的下場。
但讓程達失望的是,他聽到的不是哀求的聲音,而是更好笑的聲音。
“如果真的充公,我讓它的主人來取就是。”
連劍都不是自己的,哪裏來的自信?
程達忍不住笑道,“這柄劍在我這裏,誰來都沒用。我希望下一個時辰,不要在這國子監內看到你。”
程達終究還是覺得自己養氣功夫做得好,未與這個年輕人計較,趕出國子監了事。既遂了祭酒老大人的意,也未鬧出過大的動靜,甚好,甚好。
“那我讓絮白公主來取。她的劍,總是要歸還於她的。”端木序說得很慢。
正因為說得慢,程達原本臉上的笑容從凝固到消散後,端木序才說完。
這竟然是絮白公主的劍?
這個白序不就是個有些小機遇的隊率嗎?怎麽和絮白公主還扯上了關係?關係還很不一般。
怎麽沒有人告訴自己這些?程達想著這國子監內,監丞、主簿還有各案的胥長,怎麽就沒有人告訴自己一聲?
公主的劍自然是不能充公的。那公主的人自然也是不能動的。
程達剛才覺得自己的養氣功夫好,此時覺得自己演技更嫻熟。
當臉上的笑容消散盡後,他好似恍然開悟般,說道,“哦,既然是公主的佩劍,這天下何處皆可帶得,自然也不是違禁之物。”
沒有一絲尷尬,更沒有一絲矯揉造作。
官場之上,一直在演著大人和小人。對下是大人,對上自然就是小人。國子監裏自然也不例外。
也許還意猶未盡,程達繼續說道,“此次對武學監生的學務視察結束,一切都符合國子監學規學紀。”
說完這一席話,他才將心慕劍恭敬地遞還給端木序,然後轉身出了房門。
來時氣勢洶洶,去時也威勢不減,總有那些胥佐和貼書跟著,任誰也看不出國子監司業在一個武學監生那裏吃了暗虧。
看著這個來找茬的國子監大人的背影,端木序卻沒有獲勝的一絲喜悅。人微言輕的感覺再次襲來,初到終南山時體會過,此時在這國子監裏也如此。那時是要竭盡所能說服這大憲的公主,此時卻是借助這大憲公主的威名去震住別人。
他端木序還未成為那個一人之心便是千萬人之心的人,也還沒有成為那個一人之力便可力戰千萬人之力的人。
端木序迴到國子監碰到的是小麻煩,那麽此時榮王府裏的趙平成麵對的才是大麻煩。
自從將潘知妍帶到了榮王府後,鎮撫司按照指揮使李牧的指令,將十三皇子遇刺案的一應人證和物證都轉交過來,甚至前期查驗的口供和文案。
趙平成得到的口諭是協查此案,此時變成了主辦此案。這些原本都不是大的問題,直到最後李牧到府上轉交過來的證物,那一把還帶著趙世成血跡的匕首。
“案情是清楚的。”這是指揮使李牧的原話。
永和宮宮女高玉瓊聯絡魚龍幫青木堂主蘇文青,找到直接行兇人興善寺和尚見性,在案發當日見性到永樂坊與潘知妍碰頭,拿到了一封藏有暗語的信件,之後在未時異寶齋前,見性對十三皇子動手,隨即被經過的律宗獨孤橫擊斃。
十三皇子重傷,見性已死,高玉瓊已死,蘇文青已緝拿歸案,潘知妍和獨孤橫也在可控範圍內。
這是清楚的,但還有更多不清楚的。
高玉瓊的動機?她為什麽?她為了誰?她是永和宮的宮女,也許這個身份值得推敲。
潘知妍承認信件是自己謄寫的。但信上的字詞最初又出自誰的手筆?眾所周知,潘知妍又是絮白公主的密友。
這一切都指向了永和宮。
但,一切都太過於明顯。
更何況,那一把匕首更是蹊蹺。
一把來自永和宮的匕首,而且原本隻是把變戲法的匕首。有誰會派自己的宮女和密友找一個人,用一把自己的匕首,一把不能殺人的匕首去殺人?
沒有人會這麽做。
要謀劃殺人,不用自己的人,更不用自己的兇器,最好讓行兇的人都不知道自己。
但最終這把不能殺人的匕首偏偏殺了人。
撲朔迷離。
誰在後麵?
十三皇子遇刺,潘家被查,絮白公主受到牽連,那麽誰會獲益?
那個身影在眼前浮現。身著華服,振振有辭,卻毫不中用。趙平成冷笑了一下。
如果這一切的後麵是他。那麽這個局又是如何布的呢?
趙平成恍然,鎮撫司為什麽會如此輕易將查案之權轉交過來。這是父皇的用意?還是李牧自作主張?
趙平成沒有貿然斷定。李牧交給自己的,到底是刺向太子的劍,還是刺向自己的?
動了潘家,便是斷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宏圖大業勢必受到影響。潘家必須保,但如何保?
另外,要不要動太子?怎麽動?
一連串的問題,縈繞在趙平成的心頭。
如何破局?
……
鎮撫司內,李牧獨自一人在密室,趙世成遇刺一案所涉及的人證和物證都移交出去,這些皇子間的爭鬥他覺得有些厭倦。無益於大憲,無益於朝廷。
趙家的諸子,秉性各一。
太子趙建成,皇上長子,皇後所生,承接大位名正而言順,唯一美中不足之處便是未能參與安靈塔的承靈。
四皇子趙平成,其母妃雖薨逝,承靈之時也頗為周折,但終究是皇上第一個承靈成功之子,更為重要的是其身後還有鄭家的力量。
八皇子趙元成,宮內既有潘貴妃享有聖寵,宮外便是潘家的鼎力相助,不過此子心思平和,與四皇子交好,未看出有爭雄之心。
至於十三皇子趙世成,原本也有一爭之意,不過在承靈前遭逢瘵病,錯失承靈之後便一蹶不振,而此次卻無端攪入這個案子,是棋子也好?還是有其它緣由也好?
李牧也不想去深究。
自追隨皇上以來,被授以鎮撫司之權柄,偵辦各種要案迷案,也算是盡心盡力。不過也有一些聖上密派的要案未能辦妥,李牧也心懷愧疚。
這天下之大,要找一個人真的很難,即使是名動天下的鎮撫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