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數日的征戰,兩營將士精疲力竭,想要在接下來的戰役中發揮完整的戰力,隻能修養不做沒有必要的傷亡。其實隻有幾場而戰,多是遊擊戰,牽製楚軍趕赴汾陽的行程。
楚軍右翼大軍攻破神風營設下的最後一道防線,再無兵力追趕全力行軍大數萬大軍。以不小的代價,終是堅持到第七日。劉知幸策馬趕迴營帳,褚翰林書寫戰況,以及戰死將士的名單。
無疑死在戰場的將士無法得到朝廷撫恤,褚翰林早已經焦頭爛額。隻能將戰死的將士名字一個個記錄在案,姓名,籍貫,年齡,每一筆皆是鮮血淋漓。
當褚翰林將死亡名單合上,臉色愁容。注定許多十三營將士再也不能見麵,其中不少才十幾歲的少年,還未體驗生而為人的樂趣,小小年紀戰死與邊關之地,不知道如何麵對袍澤們的父母,妻子兒女。
劉知幸進入營帳看著褚翰林打開另一本名單開始書寫,才提筆褚翰林說道:“你迴來了。”
劉知幸輕輕點頭道:“還沒有統計完。”
放下墨筆歎出一口氣說道:“這次阻擊十三營建營以來傷亡最重的一次,長槍隊損失最為嚴重,如今尤大虎,章漢手下可用的不足五百人。弓弩隊,邵九,楚陽率領經過幾次奇襲現在還有六百人、楚陽,柳青,周岩從麾下騎兵還算損失不大,隻有三百餘人傷亡。鄭水新,鄭水吉率領的孤狼最少,如今還有四百人。盧林,高小龍麾下劍士可用的人不足百人。”
聽著褚翰林一一匯報,劉知幸顯得有些沉默道:“趙朝坤,張興。”
提起兩人的名字褚翰林輕聲道:“朝坤傷勢極重,不知道能不能挺過去。能陪著張興一起迴來的隻有幾人,張興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以後能不能站起來還未知。”
拿起十三營戰死名單,一個個幾天前還活生生的人。褚翰林說道:“戰死兩千一百三十二人,重傷一千三百七十三人,還能投入戰場隻剩下一千多人。”
準確的數字讓劉知幸心痛,捂著手臂安靜坐下。說道:“十三營經不起任何一場大戰役了,汾陽那邊怎麽樣了。”
“暫時沒有任何消息,楚軍封鎖嚴密。到是有一個好消息。”褚翰林眼神終於有了一絲光芒。
劉知幸抬頭盯著褚翰林問道:“說。”
“朝廷那邊終於有了動靜,陛下親自拜將,冊封你父親平南大元帥領大司馬職。率領三十萬大軍,從太平城出發。”褚翰林停頓片刻接著說道:“攻伐東吳。”
聽到這個消息劉知幸神色凝重,朝廷終於通過了父親劉策的《平南疏議》,十三年了。從小每次翻到那本封存的《平南疏議》父親總是帶著失望,眼神落寞至今猶記在心。
緊緊握緊拳頭奮然起身,將手中賬簿放下說道:“翰林吩咐梁博,大牛,率領全部還能上戰場的將士隨我一同去汾陽。”
褚翰林有些不明白的問道:“將軍怎麽了?”
劉知幸停下腳步道:“大軍開拔東吳,朝廷已經決定一統天下。從現在起該我們進攻了,傾盡一國之力攻伐東吳,陛下已經通過了《平南疏議》。接下來才是真正的惡戰,汾陽絕對不能失守。”
吞下一口氣接著說道:“楚軍一旦發現東吳戰場決戰,必定會傾盡全國之力進攻。東吳滅國之前朝廷不會有一位援軍,南鏡可調用的軍團除了長風軍之外隻剩下青州,湖平的地方軍,容不得一點失誤。”
一方講解謹小慎微的褚翰林露出震驚的神色,沒有多問一句話轉頭說道:“末將得令。”
徽州境內劉策安營紮寨,曆經二十多多年終於踏上這片大梁最南方的大地。曾經三位翩翩少年郎站在太平最高的鴻山之上,望著大梁的南端。剛剛被冊封親王的先皇雄心大誌:“我想去大楚武夷山喝茶,讓大梁成為天下君主國。”
那時候大梁貧瘠,一個小小的東吳都可以肆意欺淩。先皇蕭平胤笑著說:“不知道武夷山的新茶是不是會比太平城的好一些。”
年紀最大的林燮蹦起來:“我去過武夷山,茶水也就那個樣。”遭到先皇蕭平胤狠狠踹了一腳。兩人打鬧不停,劉策一個人默默的看著南方。伸手取下一塊碎石,拋下山崖。
突然性的問道:“平胤你想不想當皇帝。”
打鬧的兩人忽然平靜下來,林燮盯著剛才還行為不舉的蕭平胤。還是少年郎的蕭平胤笑顏道:“做夢都想,可惜沒戲,父皇最看重的還是三皇兄。”
最愛鬧騰的林燮第一次認真的扶著蕭平胤的肩膀說道:“我幫你。”
雖說是戲言,兩位少年卻是當真。劉策認真的說道:“我也幫你,好歹現在也是一位將軍了不是。再說如果你不是皇帝,打起來都沒有一點動力,林燮你說不是。”
“是啊,大丈夫當如此。”
蕭平胤說道:“好啊,那就說定了。如果,我說如果啊!要是真當了皇帝,你們想幹什麽?”
林燮直截了當說道:“當然當一位舉世聞名的大將軍,然後光宗耀祖,以後提起林氏不再是蜀中上國柱,而是大將軍林燮。領軍打仗可不想當什麽偏將,要當就當大元帥。”
安靜的劉策道:“我也是,突厥猖獗屢犯大梁邊境。隻要你當皇帝,我幫你將突厥打趴下。”
瞧著兩人信誓旦旦的樣子,蕭平胤忽然覺得上當了。看樣子兩人一早就想過了,捂著眼睛實在是不想看兩人狂言誑語。直到兩人站在兩側,肩膀兩個略顯稚嫩的手臂,顯得有些沉重。
忽然問道:“平定突厥有點難吧,南邊還有大楚何東吳。”
林燮十分鎮定的說道:“劉策去打突厥,不是還有哥哥我,就不信擋不住一個大楚。然後你就好好治理大梁,讓大梁不在讓南邊的人稱之為蠻子,北梁,我們一起摘掉蠻子,還有一個北字。”
“好啊。”
不等話音落下劉策盯著南方說道:“這恐怕不夠,先秦可以馬踏中原我們也可以。”
兩人從未想過,北梁能打得過大楚,滅的了中原大地最強大的一國。劉策的話引起兩人心中的火焰,蕭平胤說道:“你的膽子真大,父皇也隻是想想,都不敢說出來。”
覺得不可思的林燮道:“劉策你不是開玩笑吧!”
撿起一快碎石狠狠拋下道:“我是認真的,從不說假話。”
蕭平胤也撿起一塊石頭拋下山間:“那就說好了,先幫我滅了突厥。”
林燮也撿起一塊石頭拋下,石頭有點重扔的不算遠大聲喊道:“這可輪不到你,我還想呢!”
此時站在徽州徽山腳下,望著那片當年夢想寄托的地方。三個人兒時的戲言,或許當時已經是皇帝的蕭平胤,長風軍統帥的林燮早已經忘記了初衷。當每一句話,每一個諾言都不曾忘記的劉策,平定突厥大勝歸來,寫下讓一代文宗周文都讚歎不已的《平南疏議》。
那時大梁國力貧弱,當時一支剛剛平定突厥的十萬大軍雄心壯誌。以這支大軍先取東吳,攜帶東吳戰船,南北夾擊平定南楚,一統分崩離析百年的中原大地。
劉策拔起一顆嫩草道:“林燮十二年的長風軍統帥,捍衛了大梁也抹平了大梁將士對南楚的期望。十五年了,我等這一天十五年了。我將你的那一份帶到南楚,放心,你做不到的我一定可以做到。”
手中玩弄著嫩草接著說道:“陛下,這一天你也等很久了吧!說好的一起去武夷山喝茶,你怎麽就早早的走了。這次一定帶武夷山今年最新的茶,迴太平城。”
臨近黃昏親衛騎馬趕來說道:“大帥,水師都督李山海,徽州將軍李廷夜已到。”
劉策拍去手上灰塵道:“知道了。”
平南大軍軍營中,剛被皇家密令召迴的李山海,李廷夜心中有感。當聽到劉策率領三十萬大軍援助,自然鬆了一口氣。那一輩的老人誰不知道,拔掉一個北字的從來不是駐守南鏡的林燮,而是打的突厥十幾年不敢踏入北鏡一步的劉策。正是有了劉策平定突厥,沒有來至北方的侵擾,才有以國力全力抵抗南楚,方能有大梁盛世。
李山海進入大帳看著一位位身披戰甲的年輕人,隻有少許的幾位老人。讓李山海意外的是兒子李長河竟然是位居最後的一名武將,其中不乏是大梁豪門子孫,人人披甲一點都沒有太平城盛名的紈絝。
靠近兒子李長河淡淡問道:“你怎麽來了。”
李長河答道:“迴大都督,末將請旨參軍,隨大元帥伐吳。”
重重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覺得堅實許多,不再是那個隻知道吃喝玩樂的敗家子。腳步沉穩的走進大帳,三十餘位大梁實權將軍匯聚一堂,已經有十餘年不曾如此隆重。
李山海,李廷夜身後跟著諸多武將分列兩行。兩人望著中央的座位,大元帥還沒有到場。心中已經有感覺,劉策此行絕對不單單是捍衛大梁邊境,區區東吳想要越過水師談何容易,徽州常年駐軍五萬,又有李廷夜掌軍,有極大的信心守衛大梁東鏡。
吵雜的大帳人人說著戰場當如何,一位身穿黑甲的中年人,黑發黑須。走進大帳的那一刻眾人平靜。
劉策步若龍虎,一步步走上主位說道:“諸位都到了,開始議事。”
李廷夜走上前說道:“劉將軍,徽州可守,為什麽不先平定南楚再來伐吳。”
頓時劉策眼神如炬,身旁的李山海立即推了推道:“稱唿大帥。”對劉策的性情李山海有所了解,自己的國公之位是如何來的心裏自然清楚。曾經跟隨劉策平定突厥,立下奇功,才能從武將榮升國公爵位。
劉策說道:“本帥是叫你來議事,不是讓你問為什麽。”
楚軍右翼大軍攻破神風營設下的最後一道防線,再無兵力追趕全力行軍大數萬大軍。以不小的代價,終是堅持到第七日。劉知幸策馬趕迴營帳,褚翰林書寫戰況,以及戰死將士的名單。
無疑死在戰場的將士無法得到朝廷撫恤,褚翰林早已經焦頭爛額。隻能將戰死的將士名字一個個記錄在案,姓名,籍貫,年齡,每一筆皆是鮮血淋漓。
當褚翰林將死亡名單合上,臉色愁容。注定許多十三營將士再也不能見麵,其中不少才十幾歲的少年,還未體驗生而為人的樂趣,小小年紀戰死與邊關之地,不知道如何麵對袍澤們的父母,妻子兒女。
劉知幸進入營帳看著褚翰林打開另一本名單開始書寫,才提筆褚翰林說道:“你迴來了。”
劉知幸輕輕點頭道:“還沒有統計完。”
放下墨筆歎出一口氣說道:“這次阻擊十三營建營以來傷亡最重的一次,長槍隊損失最為嚴重,如今尤大虎,章漢手下可用的不足五百人。弓弩隊,邵九,楚陽率領經過幾次奇襲現在還有六百人、楚陽,柳青,周岩從麾下騎兵還算損失不大,隻有三百餘人傷亡。鄭水新,鄭水吉率領的孤狼最少,如今還有四百人。盧林,高小龍麾下劍士可用的人不足百人。”
聽著褚翰林一一匯報,劉知幸顯得有些沉默道:“趙朝坤,張興。”
提起兩人的名字褚翰林輕聲道:“朝坤傷勢極重,不知道能不能挺過去。能陪著張興一起迴來的隻有幾人,張興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以後能不能站起來還未知。”
拿起十三營戰死名單,一個個幾天前還活生生的人。褚翰林說道:“戰死兩千一百三十二人,重傷一千三百七十三人,還能投入戰場隻剩下一千多人。”
準確的數字讓劉知幸心痛,捂著手臂安靜坐下。說道:“十三營經不起任何一場大戰役了,汾陽那邊怎麽樣了。”
“暫時沒有任何消息,楚軍封鎖嚴密。到是有一個好消息。”褚翰林眼神終於有了一絲光芒。
劉知幸抬頭盯著褚翰林問道:“說。”
“朝廷那邊終於有了動靜,陛下親自拜將,冊封你父親平南大元帥領大司馬職。率領三十萬大軍,從太平城出發。”褚翰林停頓片刻接著說道:“攻伐東吳。”
聽到這個消息劉知幸神色凝重,朝廷終於通過了父親劉策的《平南疏議》,十三年了。從小每次翻到那本封存的《平南疏議》父親總是帶著失望,眼神落寞至今猶記在心。
緊緊握緊拳頭奮然起身,將手中賬簿放下說道:“翰林吩咐梁博,大牛,率領全部還能上戰場的將士隨我一同去汾陽。”
褚翰林有些不明白的問道:“將軍怎麽了?”
劉知幸停下腳步道:“大軍開拔東吳,朝廷已經決定一統天下。從現在起該我們進攻了,傾盡一國之力攻伐東吳,陛下已經通過了《平南疏議》。接下來才是真正的惡戰,汾陽絕對不能失守。”
吞下一口氣接著說道:“楚軍一旦發現東吳戰場決戰,必定會傾盡全國之力進攻。東吳滅國之前朝廷不會有一位援軍,南鏡可調用的軍團除了長風軍之外隻剩下青州,湖平的地方軍,容不得一點失誤。”
一方講解謹小慎微的褚翰林露出震驚的神色,沒有多問一句話轉頭說道:“末將得令。”
徽州境內劉策安營紮寨,曆經二十多多年終於踏上這片大梁最南方的大地。曾經三位翩翩少年郎站在太平最高的鴻山之上,望著大梁的南端。剛剛被冊封親王的先皇雄心大誌:“我想去大楚武夷山喝茶,讓大梁成為天下君主國。”
那時候大梁貧瘠,一個小小的東吳都可以肆意欺淩。先皇蕭平胤笑著說:“不知道武夷山的新茶是不是會比太平城的好一些。”
年紀最大的林燮蹦起來:“我去過武夷山,茶水也就那個樣。”遭到先皇蕭平胤狠狠踹了一腳。兩人打鬧不停,劉策一個人默默的看著南方。伸手取下一塊碎石,拋下山崖。
突然性的問道:“平胤你想不想當皇帝。”
打鬧的兩人忽然平靜下來,林燮盯著剛才還行為不舉的蕭平胤。還是少年郎的蕭平胤笑顏道:“做夢都想,可惜沒戲,父皇最看重的還是三皇兄。”
最愛鬧騰的林燮第一次認真的扶著蕭平胤的肩膀說道:“我幫你。”
雖說是戲言,兩位少年卻是當真。劉策認真的說道:“我也幫你,好歹現在也是一位將軍了不是。再說如果你不是皇帝,打起來都沒有一點動力,林燮你說不是。”
“是啊,大丈夫當如此。”
蕭平胤說道:“好啊,那就說定了。如果,我說如果啊!要是真當了皇帝,你們想幹什麽?”
林燮直截了當說道:“當然當一位舉世聞名的大將軍,然後光宗耀祖,以後提起林氏不再是蜀中上國柱,而是大將軍林燮。領軍打仗可不想當什麽偏將,要當就當大元帥。”
安靜的劉策道:“我也是,突厥猖獗屢犯大梁邊境。隻要你當皇帝,我幫你將突厥打趴下。”
瞧著兩人信誓旦旦的樣子,蕭平胤忽然覺得上當了。看樣子兩人一早就想過了,捂著眼睛實在是不想看兩人狂言誑語。直到兩人站在兩側,肩膀兩個略顯稚嫩的手臂,顯得有些沉重。
忽然問道:“平定突厥有點難吧,南邊還有大楚何東吳。”
林燮十分鎮定的說道:“劉策去打突厥,不是還有哥哥我,就不信擋不住一個大楚。然後你就好好治理大梁,讓大梁不在讓南邊的人稱之為蠻子,北梁,我們一起摘掉蠻子,還有一個北字。”
“好啊。”
不等話音落下劉策盯著南方說道:“這恐怕不夠,先秦可以馬踏中原我們也可以。”
兩人從未想過,北梁能打得過大楚,滅的了中原大地最強大的一國。劉策的話引起兩人心中的火焰,蕭平胤說道:“你的膽子真大,父皇也隻是想想,都不敢說出來。”
覺得不可思的林燮道:“劉策你不是開玩笑吧!”
撿起一快碎石狠狠拋下道:“我是認真的,從不說假話。”
蕭平胤也撿起一塊石頭拋下山間:“那就說好了,先幫我滅了突厥。”
林燮也撿起一塊石頭拋下,石頭有點重扔的不算遠大聲喊道:“這可輪不到你,我還想呢!”
此時站在徽州徽山腳下,望著那片當年夢想寄托的地方。三個人兒時的戲言,或許當時已經是皇帝的蕭平胤,長風軍統帥的林燮早已經忘記了初衷。當每一句話,每一個諾言都不曾忘記的劉策,平定突厥大勝歸來,寫下讓一代文宗周文都讚歎不已的《平南疏議》。
那時大梁國力貧弱,當時一支剛剛平定突厥的十萬大軍雄心壯誌。以這支大軍先取東吳,攜帶東吳戰船,南北夾擊平定南楚,一統分崩離析百年的中原大地。
劉策拔起一顆嫩草道:“林燮十二年的長風軍統帥,捍衛了大梁也抹平了大梁將士對南楚的期望。十五年了,我等這一天十五年了。我將你的那一份帶到南楚,放心,你做不到的我一定可以做到。”
手中玩弄著嫩草接著說道:“陛下,這一天你也等很久了吧!說好的一起去武夷山喝茶,你怎麽就早早的走了。這次一定帶武夷山今年最新的茶,迴太平城。”
臨近黃昏親衛騎馬趕來說道:“大帥,水師都督李山海,徽州將軍李廷夜已到。”
劉策拍去手上灰塵道:“知道了。”
平南大軍軍營中,剛被皇家密令召迴的李山海,李廷夜心中有感。當聽到劉策率領三十萬大軍援助,自然鬆了一口氣。那一輩的老人誰不知道,拔掉一個北字的從來不是駐守南鏡的林燮,而是打的突厥十幾年不敢踏入北鏡一步的劉策。正是有了劉策平定突厥,沒有來至北方的侵擾,才有以國力全力抵抗南楚,方能有大梁盛世。
李山海進入大帳看著一位位身披戰甲的年輕人,隻有少許的幾位老人。讓李山海意外的是兒子李長河竟然是位居最後的一名武將,其中不乏是大梁豪門子孫,人人披甲一點都沒有太平城盛名的紈絝。
靠近兒子李長河淡淡問道:“你怎麽來了。”
李長河答道:“迴大都督,末將請旨參軍,隨大元帥伐吳。”
重重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覺得堅實許多,不再是那個隻知道吃喝玩樂的敗家子。腳步沉穩的走進大帳,三十餘位大梁實權將軍匯聚一堂,已經有十餘年不曾如此隆重。
李山海,李廷夜身後跟著諸多武將分列兩行。兩人望著中央的座位,大元帥還沒有到場。心中已經有感覺,劉策此行絕對不單單是捍衛大梁邊境,區區東吳想要越過水師談何容易,徽州常年駐軍五萬,又有李廷夜掌軍,有極大的信心守衛大梁東鏡。
吵雜的大帳人人說著戰場當如何,一位身穿黑甲的中年人,黑發黑須。走進大帳的那一刻眾人平靜。
劉策步若龍虎,一步步走上主位說道:“諸位都到了,開始議事。”
李廷夜走上前說道:“劉將軍,徽州可守,為什麽不先平定南楚再來伐吳。”
頓時劉策眼神如炬,身旁的李山海立即推了推道:“稱唿大帥。”對劉策的性情李山海有所了解,自己的國公之位是如何來的心裏自然清楚。曾經跟隨劉策平定突厥,立下奇功,才能從武將榮升國公爵位。
劉策說道:“本帥是叫你來議事,不是讓你問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