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考查
努力考科舉,鹹魚夢想從未改變 作者:一隻綠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天還未亮,外麵便已經有說話聲傳來。
陸楊睜開眼睛,準備起身穿衣服。
孫元生與馮寶來正背起箱籠準備出門。
舍房內的光線不足,房門是敞開的。
陸楊借著這淡淡的月光,洗漱好後背起箱籠就準備往外走。
劉開毅以前都是跟孫元生他們一起走的,今日不知為何,竟然還在房裏。
陸楊隻是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便抬步往外麵走。
劉開毅一愣,連忙出聲問道:“為方兄,你不等等我?”
陸楊腳步一頓,轉頭看向匆忙往箱籠裏放書的劉開毅,點頭道:“那就一起吧。”
劉開毅這會也帶好東西了,背起箱籠就跟陸楊往外走。
關好房門,兩人往夥房的方向走去。
這會正是卯時,夥房裏已經有不少學子在吃著早飯。
陸楊過去領了份饅頭鹹菜,又去一旁拿了碗粥水,便找了個空位坐下。
劉開毅這會也拿著碗過來了。
陸楊從箱籠裏拿出裝著肉醬的罐子,剛想讓劉開毅弄點到碗裏用饅頭蘸著吃。
便見劉開毅也從箱籠裏拿出一個眼熟的小罐子。
陸楊也就收迴了手,給自己挖了些肉醬出來。
陸楊剛把罐子蓋上,香味便已經在鼻尖周圍環繞。
陸楊咽了咽被香味勾引出來的口水,拿起一個饅頭蘸著醬吃了起來。
劉開毅這會也是吃得頭也不抬。
兩人吃得津津有味的,一看就是滿足得不得了。
陸楊這會正端著碗慢慢喝著粥水,餘光便瞥見角落裏的王豐三人。
他輕笑了一下,把粥水一口悶下便放下了碗。
劉開毅疑惑地看了一眼陸楊,轉頭順著之前陸楊視線的方向看過去,才發現是王豐他們。
他不解道:“他們仨還走一起呢?”
昨天看那樣子,劉開毅還以為這三人要解散了。
沒想到這一大早的,還坐在一起吃早飯呢!
陸楊瞥了一眼劉開毅的碗,見劉開毅也吃得差不多了,便道:“吃完我們就走吧。”
既然王豐三人這麽識趣地不往他麵前湊,陸楊自然也不會去找他們的麻煩。
學堂裏一共有三個班。
甲班是已經學完四書五經,正準備考童子試的學生。
乙班是正在學四書五經的學子,至於丙班,則是啟蒙班。
陸楊現在正在甲班。
甲班人不多,隻有八人。
啟蒙班裏的人是最多的。
越往上,人數越少。
這些人大多都是過來學兩個字,到時候好去找份工作。
能堅持一直讀下來的人,很少。
家裏若不是有點小錢的,怕讀個幾年也就讀不下去了。
就像陸楊家。
若不是陸楊穿了過來,原主還能讀幾年,那可就不確定了。
甲班與乙班和丙班不在一個方向,是單獨出來的一個院落。
陸楊和劉開毅還未走進去,裏麵便有讀書聲傳來。
裏麵的座位分為兩排。
陸楊在第三排的右邊。
劉開毅在陸楊後麵一個位置。
兩人輕聲走進去坐下,拿出書本跟著讀書。
甲班現在主要就是以溫習為主。
秦夫子時不時地過來看一看,給他們布置一些課業。
或者是臨時抽查,問幾個問題讓他們迴答。
他們如果有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在夫子下課時去問夫子。
陸楊目前還沒有遇到不懂的問題,便打算繼續按照自己的計劃走。
半個時辰後,讀書聲停了下來。
陸楊拿出以前的課業,開始練習。
學室裏很安靜,隻有時不時的翻書聲傳來。
陸楊看了看紙上的問題,想了想便填上答案。
這些課題做多了,陸楊也能從中得出一些經驗。
縣試的難度不高,就是考學生對四書五經的熟背和理解。
至於這個五言六韻試帖詩,有著原主的記憶,做這個詩陸楊自然不費力。
精彩絕倫的詩他做不出,中規中矩的他倒是不成問題。
陸楊沉下心,看著紙上寫的四書文題目開始思考。
這個四書文是秦夫子從以前的縣試題裏抽出來考他們的。
題目是【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熟讀四書五經的學子看到這就知道這是出自《論語·子罕篇》裏的題。
光看這句話的意思,便是人如果到了四五十歲時還是默默無聞,那他就沒有什麽可以敬畏的。
這樣一看,好像是少了些什麽。
解題時如果沒有想起來這句話的上文,那解題的人就會無從下手。
或者就算是解了題,也會與出題人的意圖大相徑庭。
陸楊笑了笑。
若是真有人想不起來,那解題的重點便會成為中年人。
想到這,陸楊搖了搖頭,用手點了點紙上的題。
此題應該結合上文來解題。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整句話的意思便是,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麽就知道他們以後追不上如今的人呢?
到了四五十歲時還默默無聞,那他就沒有什麽值得敬畏的。
年輕人應該珍惜時間,努力拚搏,積極進取。
這就是解題的思路。
陸楊想到這,剛準備下筆,便聽到不遠處有腳步聲傳來。
陸楊抬頭看向門口。
正是秦夫子。
秦夫子看了一眼學室裏的情況,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抬步走了進去。
眾人起身,向秦夫子行禮。
“學生見過夫子。”
秦夫子點頭,“都坐下吧。”
看著下方聽話的學子,秦夫子麵上嚴肅,眼裏卻是帶了一絲笑意。
“此次學堂放了一個月的假,老夫今日就來考考你們,看看你們在假日裏有沒有懈怠學習。”
說著,秦夫子看向第一排左邊的陳德仁,“一家仁,一國興仁。”
陳德仁一向獨來獨往,學習很是刻苦,這等抽查難不到他。
“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
陳德仁把那一大段話都背了出來。
然後不等秦夫子發問,按照往常秦夫子的抽查喜好,開始說解釋。
“一家仁愛,一國就會......”
等陳德仁說完之後,秦夫子滿意地讓陳德仁坐下。
他看向陳德仁身旁的王豐,“伐柯伐柯,其則不遠。”
陸楊睜開眼睛,準備起身穿衣服。
孫元生與馮寶來正背起箱籠準備出門。
舍房內的光線不足,房門是敞開的。
陸楊借著這淡淡的月光,洗漱好後背起箱籠就準備往外走。
劉開毅以前都是跟孫元生他們一起走的,今日不知為何,竟然還在房裏。
陸楊隻是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便抬步往外麵走。
劉開毅一愣,連忙出聲問道:“為方兄,你不等等我?”
陸楊腳步一頓,轉頭看向匆忙往箱籠裏放書的劉開毅,點頭道:“那就一起吧。”
劉開毅這會也帶好東西了,背起箱籠就跟陸楊往外走。
關好房門,兩人往夥房的方向走去。
這會正是卯時,夥房裏已經有不少學子在吃著早飯。
陸楊過去領了份饅頭鹹菜,又去一旁拿了碗粥水,便找了個空位坐下。
劉開毅這會也拿著碗過來了。
陸楊從箱籠裏拿出裝著肉醬的罐子,剛想讓劉開毅弄點到碗裏用饅頭蘸著吃。
便見劉開毅也從箱籠裏拿出一個眼熟的小罐子。
陸楊也就收迴了手,給自己挖了些肉醬出來。
陸楊剛把罐子蓋上,香味便已經在鼻尖周圍環繞。
陸楊咽了咽被香味勾引出來的口水,拿起一個饅頭蘸著醬吃了起來。
劉開毅這會也是吃得頭也不抬。
兩人吃得津津有味的,一看就是滿足得不得了。
陸楊這會正端著碗慢慢喝著粥水,餘光便瞥見角落裏的王豐三人。
他輕笑了一下,把粥水一口悶下便放下了碗。
劉開毅疑惑地看了一眼陸楊,轉頭順著之前陸楊視線的方向看過去,才發現是王豐他們。
他不解道:“他們仨還走一起呢?”
昨天看那樣子,劉開毅還以為這三人要解散了。
沒想到這一大早的,還坐在一起吃早飯呢!
陸楊瞥了一眼劉開毅的碗,見劉開毅也吃得差不多了,便道:“吃完我們就走吧。”
既然王豐三人這麽識趣地不往他麵前湊,陸楊自然也不會去找他們的麻煩。
學堂裏一共有三個班。
甲班是已經學完四書五經,正準備考童子試的學生。
乙班是正在學四書五經的學子,至於丙班,則是啟蒙班。
陸楊現在正在甲班。
甲班人不多,隻有八人。
啟蒙班裏的人是最多的。
越往上,人數越少。
這些人大多都是過來學兩個字,到時候好去找份工作。
能堅持一直讀下來的人,很少。
家裏若不是有點小錢的,怕讀個幾年也就讀不下去了。
就像陸楊家。
若不是陸楊穿了過來,原主還能讀幾年,那可就不確定了。
甲班與乙班和丙班不在一個方向,是單獨出來的一個院落。
陸楊和劉開毅還未走進去,裏麵便有讀書聲傳來。
裏麵的座位分為兩排。
陸楊在第三排的右邊。
劉開毅在陸楊後麵一個位置。
兩人輕聲走進去坐下,拿出書本跟著讀書。
甲班現在主要就是以溫習為主。
秦夫子時不時地過來看一看,給他們布置一些課業。
或者是臨時抽查,問幾個問題讓他們迴答。
他們如果有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在夫子下課時去問夫子。
陸楊目前還沒有遇到不懂的問題,便打算繼續按照自己的計劃走。
半個時辰後,讀書聲停了下來。
陸楊拿出以前的課業,開始練習。
學室裏很安靜,隻有時不時的翻書聲傳來。
陸楊看了看紙上的問題,想了想便填上答案。
這些課題做多了,陸楊也能從中得出一些經驗。
縣試的難度不高,就是考學生對四書五經的熟背和理解。
至於這個五言六韻試帖詩,有著原主的記憶,做這個詩陸楊自然不費力。
精彩絕倫的詩他做不出,中規中矩的他倒是不成問題。
陸楊沉下心,看著紙上寫的四書文題目開始思考。
這個四書文是秦夫子從以前的縣試題裏抽出來考他們的。
題目是【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熟讀四書五經的學子看到這就知道這是出自《論語·子罕篇》裏的題。
光看這句話的意思,便是人如果到了四五十歲時還是默默無聞,那他就沒有什麽可以敬畏的。
這樣一看,好像是少了些什麽。
解題時如果沒有想起來這句話的上文,那解題的人就會無從下手。
或者就算是解了題,也會與出題人的意圖大相徑庭。
陸楊笑了笑。
若是真有人想不起來,那解題的重點便會成為中年人。
想到這,陸楊搖了搖頭,用手點了點紙上的題。
此題應該結合上文來解題。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整句話的意思便是,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麽就知道他們以後追不上如今的人呢?
到了四五十歲時還默默無聞,那他就沒有什麽值得敬畏的。
年輕人應該珍惜時間,努力拚搏,積極進取。
這就是解題的思路。
陸楊想到這,剛準備下筆,便聽到不遠處有腳步聲傳來。
陸楊抬頭看向門口。
正是秦夫子。
秦夫子看了一眼學室裏的情況,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抬步走了進去。
眾人起身,向秦夫子行禮。
“學生見過夫子。”
秦夫子點頭,“都坐下吧。”
看著下方聽話的學子,秦夫子麵上嚴肅,眼裏卻是帶了一絲笑意。
“此次學堂放了一個月的假,老夫今日就來考考你們,看看你們在假日裏有沒有懈怠學習。”
說著,秦夫子看向第一排左邊的陳德仁,“一家仁,一國興仁。”
陳德仁一向獨來獨往,學習很是刻苦,這等抽查難不到他。
“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
陳德仁把那一大段話都背了出來。
然後不等秦夫子發問,按照往常秦夫子的抽查喜好,開始說解釋。
“一家仁愛,一國就會......”
等陳德仁說完之後,秦夫子滿意地讓陳德仁坐下。
他看向陳德仁身旁的王豐,“伐柯伐柯,其則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