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希貴按照李乾德的吩咐,率水師戰船由洞庭湖口直入長江,開至大西軍炮矢射程範圍,然後停船擂鼓,佯裝進攻。
張可旺率軍正向城陵磯進軍,驟見敵船來攻,連忙下令全軍麵向長江布陣,頃刻間萬箭齊發,向著官軍戰船就是一陣急射。
孔希貴不慌不忙地下令全軍舉起盾牌抵擋箭雨,大約過了半個時辰,眼瞅著大西軍箭矢將盡,孔希貴這才下令戰船靠岸,領兵殺上岸來,張可旺抵擋不住,兵敗而迴。
兩路大軍皆遭慘敗,張獻忠不由大怒,當場斬殺了數名帶頭逃跑的頭目,然後親率大軍殺迴江岸。
此時孔希貴已將兵馬撤迴戰船,將船搖至箭矢射程之外。張獻忠撲了個空,心中惱火,當即督軍二十萬,漫山遍野地向城陵磯撲來。
在張獻忠親自坐鎮下,攻城將士個個奮勇當先,即便前軍盡數陣亡,後隊也沒有絲毫退縮,仍舊繼續踏屍前行。
戰至深夜,眼見城外屍積如山,而後麵的大西軍依然源源不斷地向城下衝來,李乾德有些膽怯了,他知道城破隻在旦夕之間,於是連夜棄城,逃迴了嶽州。
拿下城陵磯後,張獻忠率軍繼續向嶽州進發,這嶽州城除了西麵正對洞庭湖,其他三麵皆是高山,張獻忠立刻分兵搶占各座山頭,居高臨下放炮猛轟城內。
援軍久等未至,李乾德知道嶽州也支撐不了多久,連忙勸說孔希貴和許璟打開嶽陽門,從水道退往長沙據守。
二人連連稱是,李乾德遂收集商船數千艘,分批載運兵馬退入洞庭湖,轉入湘江,留孔希貴領兵扼守湘陰,自己則與許璟返迴長沙。
李乾德逃跑後,大西軍得以順利進駐嶽州。
嶽州乃是湖湘諸府商船匯聚之地,李乾德退走時雖將大部分商船征用,但依然留有一千多艘未來的及卸貨的商船。張獻忠於是命人將船中貨物盡數卸下運往官倉,然後將這些商船盡數改成戰船,打算走洞庭湖水道去攻長沙。
由於先前水軍大多已經消耗殆盡,如今大西軍空有千艘大船卻沒有馭船之人,無奈之下,張獻忠隻得在城中張榜招募水手。
然而大部分水手皆被官軍征調,剩下的大多不諳水性,又不知大西軍底細,心中難免害怕,一連數日,竟沒有一人前來應召。
張獻忠勃然大怒,下令將城中所有壯丁一並押來審問,有願當水手者上船服役,如借故推諉者當場斬殺,一連殺了數人,這才總算將各船水手湊齊。張獻忠又命全軍除了騎兵以外,一律上船改習水軍,由狄三品統領,在洞庭湖中日夜操練水戰。
待水軍操練得差不多,張獻忠立刻兵分兩路,一路為偏師向荊州佯動,主力大軍則殺向長沙。
大軍出發在即,張獻忠心血來潮,帶著定國來到城外洞庭君廟中,見神案上放有一枚卜珓,張獻忠順手拿起,自言自語道:“老子正要走洞庭水道去往長沙,不如就在你洞庭君這兒問個吉兇吧!倘若是吉,就擲個陽卦!”
說罷,張獻忠將卜珓往地上一擲,沒想到用力過猛,卜珓在地上連彈數次,徑直滾落到了神案下方。定國連忙趴下身,湊上前去一看,卻是個陰卦。
定國將卜珓拾起,遞至張獻忠麵前,見張獻忠臉色有變,當即勸慰道:“父王,占卜之事本就是虛無縹緲,不必太過當真。”
不料張獻忠竟一把抓過卜珓,狠狠就往洞庭君的神像上砸了過去,口中怒罵道:“你個鳥神,不識抬舉!你不讓老子走洞庭湖,老子偏要走,看你能奈我何?”
罵過之後,張獻忠心中還不解氣,於是又從旁邊抓起一副燭台,點燃了神龕前的帷布。火勢順著帷布越燒越大,沒過多久,整座洞庭君廟便陷入了一片火海。
次日清晨,大西軍浩浩蕩蕩地開出嶽州,騎兵由張可旺統領走陸路,張獻忠則自率船隊,滿載將士向湖中駛去。
哪知才過君山,驟起狂風,波濤洶湧,由於船隻超載吃水過深,加上新招募的水手搖櫓前進時用力不齊,船身不停地劇烈晃動著,陡然一個大浪打來,瞬間就將十多艘船掀翻,落水軍士不計其數,唿救聲不絕於耳,整個船隊頓時亂作一團。
徐以顯見狀連忙催促本船駛近張獻忠旗艦,讓兩船齊頭並進,然後扯著嗓子朝向站在船頭的張獻忠大喊道:“王上,乘船不比騎馬,如今風浪太大,我軍又不識洞庭水性,再往前走,怕是舟毀人亡!”
定國站在張獻忠身旁,也跟著勸說道:“父王,徐軍師所言極是,咱們還是暫且迴師嶽州吧!等風浪平息之後再度進軍,或改走陸路也為時不晚!”
張獻忠正在氣頭之上,哪裏肯聽,衝著徐以顯怒斥道:“鳥!這點小風小浪算個屁?你莫非怕死不成?”
徐以顯聽張獻忠說自己怕死,頓時就急了眼:“微臣跟隨王上出生入死多年,何時怕過死?”
張獻忠哈哈一笑道:“好啊,這才是老子認識的老徐!既不怕死,我們二人就同坐船頭,頂風前行!敢也不敢?”
“風浪本是無知之物,父王您又何必與它鬥氣?”定國見張獻忠的牛脾氣上來了,連忙一把將其攔住,並吩咐眾水手莫要輕舉妄動。
張獻忠隻是隨口說說,徐以顯卻當了真,他立馬迴話道:“王上若以為微臣怕死,微臣這就駕船先行!不過還請王上暫且停船,在此靜候風浪平息!”
話音剛落,就見徐以顯揮舞令旗,催促水手搖櫓向前。萬萬沒想到,才行出不到百丈遠,一個大浪突然從側麵打來,船隻瞬間傾覆,包括徐以顯在內,全船之人盡皆落入水中。
張獻忠親眼目睹船隻翻沉,驚愕之下趕緊命其他船隻上前救人,可一連搜索了半個時辰,救起幾十名落水將士,但卻始終沒能發現徐以顯的下落。
定國救不到徐以顯自是心如刀絞,但念及風浪未停,全軍尚在危險之中,也隻能止住淚水,再次勸說張獻忠道:“父王,風大浪急,徐軍師落水這麽長時間,怕已是兇多吉少!咱們不能再往前走了!還是速速靠岸避風吧!”
汪兆齡在一旁卻是幸災樂禍,這段時間,正愁找不到機會收拾徐以顯,沒想到老天爺居然就把徐以顯給收了,這樣一來,原先張獻忠最早的智囊團已然全滅,從今往後,文官的頭把交椅,就非他莫屬,再沒有人能夠動搖了。
盡管汪兆齡心中歡喜,但表麵上還是擺出了一副痛不欲生的表情,嚎啕大哭起來。
汪兆齡這一哭,張獻忠更是心煩意亂,後悔沒聽徐以顯之言,終於決定棄船登岸,改由陸路進兵。
此時李乾德、孔希貴、劉熙祚聽聞張獻忠大兵壓境,連忙簇擁著封在長沙的吉王朱慈煃和從荊州避難而來的惠王朱常潤,逃往衡州投奔桂王朱常灜,長沙城中的文武官員亦逃的逃,走的走,隻剩下了推官蔡道憲仍舊堅持留下,指揮軍民據城抵抗。
張獻忠率軍來到長沙城下,得知是蔡道憲在城頭督戰,於是親自催馬上前勸降道:“蔡大人!你是一名好官,隻須開城投降,老子就不為難與你,還封你做個大官如何?”
哪知蔡道憲非但不降,反倒下令守軍朝著城下亂箭齊射,張獻忠大驚失色,連忙調轉馬頭,狼狽逃迴陣中。
張獻忠惱羞成怒,下令全軍一齊壓上,猛攻長沙,奈何長沙城垣堅固,又有深池闊水環繞,連攻了三日依舊毫無進展。
就在張獻忠一籌莫展之際,兩名守城的副總兵尹先民、何一德卻見大西軍兵強馬壯,連營百裏,聲勢浩大,突然開城投降,長沙城頃刻淪陷。
張獻忠入城後,遂以吉王府為西王宮,盡釋獄中囚犯,開倉賑貧。
很快,蔡道憲和他的五名親兵就被五花大綁著押到了張獻忠麵前,蔡道憲咬牙切齒地對著張獻忠就是一頓怒罵,不料張獻忠不怒反笑道:“老子勸你投降,你不願意直說便是,何必罵人?還有你們,有這樣對待貴客的麽?還不趕緊為蔡大人鬆綁?”
身後刀斧手連忙上前,將捆在蔡道憲身上的繩結解開,沒想到蔡道憲仍然不停地破口大罵,張獻忠勸了半天見其不為所動,不禁也有些惱了,當即威脅道:“你若再不投降,老子便殺盡長沙百姓!”
蔡道憲聽後竟是痛哭流涕,撲通一聲跪倒在張獻忠麵前,張獻忠大喜,以為他要投降,正欲上前攙扶,誰知蔡道憲卻突然言道:“請西王速速殺我,毋害我民!”
張獻忠愣在當場,終於明白此人意誌堅定不會改變,隻得揮手示意刀斧手將蔡道憲連同那五名親兵一齊牽去斬首。
哪知這五名親兵卻是拚命掙紮,怎麽也不肯下殿,張獻忠趕忙喊住刀斧手,上前俯身詢問道:“怎麽,你們願意投降?”
五人一同叩首言道:“我等並非願意降你,乃因蔡大人待我等不薄,我等不願蔡大人曝屍荒野,乞將蔡大人收斂安葬後再死,請大王恩準。”
張獻忠聽後愕然,連忙下令左右為他們鬆綁,感慨言道:“汝等皆是忠義之人,俺老張也不為難你們,待安葬了蔡大人後,你們若肯降我,仍補為親兵,若不肯降,各自散去吧。”
萬萬沒想到,這五人在安葬了蔡道憲後,竟同時在墓前自刎而死,沒有一個逃走,張獻忠聞報感佩不已,命人在蔡道憲墓旁又為他們另起一墓,以彰忠義之名。
又過了數日,張獻忠閑來無事,吩咐定國帶上一隊騎兵,護著自己和投降的吉王府左巫黃明治去往長沙街頭巡視。
三人正在談笑風生,忽見前方有百餘名大西軍將士丟盔卸甲地朝這邊狼狽奔來。
“給老子站住?”張獻忠急忙催馬上前,橫在路中央舉鞭責問道,“瞧瞧你們這副熊樣,丟人現眼!到底是怎麽迴事?”
為首的小頭目見是張獻忠,趕忙抱拳稟報道:“稟大王,弟兄們奉命征糧,誰知遇上一個叫趙元吉的刁民,非但不肯納糧,反倒將咱們征糧小隊的弟兄暴打了一頓。弟兄們迴到營中跟小的說起,小的氣憤難忍,立刻召集了身後這一百多名弟兄再次上門,想要教訓他一番!不想這刁民居然直接提刀來砍,我等沒帶兵器,又見此人勇猛無比,哪裏敢跟他硬拚,隻得暫時退走,想等迴營帶上刀槍,再去與他計較!”
“嗯?這長沙城中竟有如此猛人?”張獻忠一聽頓時來了興致。
“王上,在下認得此人。”黃明治在一旁突然開口言道,“此人臂力驚人,可同時倒拽兩頭水牛,曾在崇禎十一年考中武進士,本是要進京當官的,不料半途遇上響馬,連殺了數人,結果報到官府,最終也沒有確認對方的身份,因此判了個誤傷人命,這官自然也就當不成了,隻好迴到長沙,從此閉門不出,至今已有五六年光景了。”
張獻忠大喜,認定此人可為自己所用,當即吩咐定國帶著心腹騎兵,攜帶厚禮前去拜訪。
張可旺率軍正向城陵磯進軍,驟見敵船來攻,連忙下令全軍麵向長江布陣,頃刻間萬箭齊發,向著官軍戰船就是一陣急射。
孔希貴不慌不忙地下令全軍舉起盾牌抵擋箭雨,大約過了半個時辰,眼瞅著大西軍箭矢將盡,孔希貴這才下令戰船靠岸,領兵殺上岸來,張可旺抵擋不住,兵敗而迴。
兩路大軍皆遭慘敗,張獻忠不由大怒,當場斬殺了數名帶頭逃跑的頭目,然後親率大軍殺迴江岸。
此時孔希貴已將兵馬撤迴戰船,將船搖至箭矢射程之外。張獻忠撲了個空,心中惱火,當即督軍二十萬,漫山遍野地向城陵磯撲來。
在張獻忠親自坐鎮下,攻城將士個個奮勇當先,即便前軍盡數陣亡,後隊也沒有絲毫退縮,仍舊繼續踏屍前行。
戰至深夜,眼見城外屍積如山,而後麵的大西軍依然源源不斷地向城下衝來,李乾德有些膽怯了,他知道城破隻在旦夕之間,於是連夜棄城,逃迴了嶽州。
拿下城陵磯後,張獻忠率軍繼續向嶽州進發,這嶽州城除了西麵正對洞庭湖,其他三麵皆是高山,張獻忠立刻分兵搶占各座山頭,居高臨下放炮猛轟城內。
援軍久等未至,李乾德知道嶽州也支撐不了多久,連忙勸說孔希貴和許璟打開嶽陽門,從水道退往長沙據守。
二人連連稱是,李乾德遂收集商船數千艘,分批載運兵馬退入洞庭湖,轉入湘江,留孔希貴領兵扼守湘陰,自己則與許璟返迴長沙。
李乾德逃跑後,大西軍得以順利進駐嶽州。
嶽州乃是湖湘諸府商船匯聚之地,李乾德退走時雖將大部分商船征用,但依然留有一千多艘未來的及卸貨的商船。張獻忠於是命人將船中貨物盡數卸下運往官倉,然後將這些商船盡數改成戰船,打算走洞庭湖水道去攻長沙。
由於先前水軍大多已經消耗殆盡,如今大西軍空有千艘大船卻沒有馭船之人,無奈之下,張獻忠隻得在城中張榜招募水手。
然而大部分水手皆被官軍征調,剩下的大多不諳水性,又不知大西軍底細,心中難免害怕,一連數日,竟沒有一人前來應召。
張獻忠勃然大怒,下令將城中所有壯丁一並押來審問,有願當水手者上船服役,如借故推諉者當場斬殺,一連殺了數人,這才總算將各船水手湊齊。張獻忠又命全軍除了騎兵以外,一律上船改習水軍,由狄三品統領,在洞庭湖中日夜操練水戰。
待水軍操練得差不多,張獻忠立刻兵分兩路,一路為偏師向荊州佯動,主力大軍則殺向長沙。
大軍出發在即,張獻忠心血來潮,帶著定國來到城外洞庭君廟中,見神案上放有一枚卜珓,張獻忠順手拿起,自言自語道:“老子正要走洞庭水道去往長沙,不如就在你洞庭君這兒問個吉兇吧!倘若是吉,就擲個陽卦!”
說罷,張獻忠將卜珓往地上一擲,沒想到用力過猛,卜珓在地上連彈數次,徑直滾落到了神案下方。定國連忙趴下身,湊上前去一看,卻是個陰卦。
定國將卜珓拾起,遞至張獻忠麵前,見張獻忠臉色有變,當即勸慰道:“父王,占卜之事本就是虛無縹緲,不必太過當真。”
不料張獻忠竟一把抓過卜珓,狠狠就往洞庭君的神像上砸了過去,口中怒罵道:“你個鳥神,不識抬舉!你不讓老子走洞庭湖,老子偏要走,看你能奈我何?”
罵過之後,張獻忠心中還不解氣,於是又從旁邊抓起一副燭台,點燃了神龕前的帷布。火勢順著帷布越燒越大,沒過多久,整座洞庭君廟便陷入了一片火海。
次日清晨,大西軍浩浩蕩蕩地開出嶽州,騎兵由張可旺統領走陸路,張獻忠則自率船隊,滿載將士向湖中駛去。
哪知才過君山,驟起狂風,波濤洶湧,由於船隻超載吃水過深,加上新招募的水手搖櫓前進時用力不齊,船身不停地劇烈晃動著,陡然一個大浪打來,瞬間就將十多艘船掀翻,落水軍士不計其數,唿救聲不絕於耳,整個船隊頓時亂作一團。
徐以顯見狀連忙催促本船駛近張獻忠旗艦,讓兩船齊頭並進,然後扯著嗓子朝向站在船頭的張獻忠大喊道:“王上,乘船不比騎馬,如今風浪太大,我軍又不識洞庭水性,再往前走,怕是舟毀人亡!”
定國站在張獻忠身旁,也跟著勸說道:“父王,徐軍師所言極是,咱們還是暫且迴師嶽州吧!等風浪平息之後再度進軍,或改走陸路也為時不晚!”
張獻忠正在氣頭之上,哪裏肯聽,衝著徐以顯怒斥道:“鳥!這點小風小浪算個屁?你莫非怕死不成?”
徐以顯聽張獻忠說自己怕死,頓時就急了眼:“微臣跟隨王上出生入死多年,何時怕過死?”
張獻忠哈哈一笑道:“好啊,這才是老子認識的老徐!既不怕死,我們二人就同坐船頭,頂風前行!敢也不敢?”
“風浪本是無知之物,父王您又何必與它鬥氣?”定國見張獻忠的牛脾氣上來了,連忙一把將其攔住,並吩咐眾水手莫要輕舉妄動。
張獻忠隻是隨口說說,徐以顯卻當了真,他立馬迴話道:“王上若以為微臣怕死,微臣這就駕船先行!不過還請王上暫且停船,在此靜候風浪平息!”
話音剛落,就見徐以顯揮舞令旗,催促水手搖櫓向前。萬萬沒想到,才行出不到百丈遠,一個大浪突然從側麵打來,船隻瞬間傾覆,包括徐以顯在內,全船之人盡皆落入水中。
張獻忠親眼目睹船隻翻沉,驚愕之下趕緊命其他船隻上前救人,可一連搜索了半個時辰,救起幾十名落水將士,但卻始終沒能發現徐以顯的下落。
定國救不到徐以顯自是心如刀絞,但念及風浪未停,全軍尚在危險之中,也隻能止住淚水,再次勸說張獻忠道:“父王,風大浪急,徐軍師落水這麽長時間,怕已是兇多吉少!咱們不能再往前走了!還是速速靠岸避風吧!”
汪兆齡在一旁卻是幸災樂禍,這段時間,正愁找不到機會收拾徐以顯,沒想到老天爺居然就把徐以顯給收了,這樣一來,原先張獻忠最早的智囊團已然全滅,從今往後,文官的頭把交椅,就非他莫屬,再沒有人能夠動搖了。
盡管汪兆齡心中歡喜,但表麵上還是擺出了一副痛不欲生的表情,嚎啕大哭起來。
汪兆齡這一哭,張獻忠更是心煩意亂,後悔沒聽徐以顯之言,終於決定棄船登岸,改由陸路進兵。
此時李乾德、孔希貴、劉熙祚聽聞張獻忠大兵壓境,連忙簇擁著封在長沙的吉王朱慈煃和從荊州避難而來的惠王朱常潤,逃往衡州投奔桂王朱常灜,長沙城中的文武官員亦逃的逃,走的走,隻剩下了推官蔡道憲仍舊堅持留下,指揮軍民據城抵抗。
張獻忠率軍來到長沙城下,得知是蔡道憲在城頭督戰,於是親自催馬上前勸降道:“蔡大人!你是一名好官,隻須開城投降,老子就不為難與你,還封你做個大官如何?”
哪知蔡道憲非但不降,反倒下令守軍朝著城下亂箭齊射,張獻忠大驚失色,連忙調轉馬頭,狼狽逃迴陣中。
張獻忠惱羞成怒,下令全軍一齊壓上,猛攻長沙,奈何長沙城垣堅固,又有深池闊水環繞,連攻了三日依舊毫無進展。
就在張獻忠一籌莫展之際,兩名守城的副總兵尹先民、何一德卻見大西軍兵強馬壯,連營百裏,聲勢浩大,突然開城投降,長沙城頃刻淪陷。
張獻忠入城後,遂以吉王府為西王宮,盡釋獄中囚犯,開倉賑貧。
很快,蔡道憲和他的五名親兵就被五花大綁著押到了張獻忠麵前,蔡道憲咬牙切齒地對著張獻忠就是一頓怒罵,不料張獻忠不怒反笑道:“老子勸你投降,你不願意直說便是,何必罵人?還有你們,有這樣對待貴客的麽?還不趕緊為蔡大人鬆綁?”
身後刀斧手連忙上前,將捆在蔡道憲身上的繩結解開,沒想到蔡道憲仍然不停地破口大罵,張獻忠勸了半天見其不為所動,不禁也有些惱了,當即威脅道:“你若再不投降,老子便殺盡長沙百姓!”
蔡道憲聽後竟是痛哭流涕,撲通一聲跪倒在張獻忠麵前,張獻忠大喜,以為他要投降,正欲上前攙扶,誰知蔡道憲卻突然言道:“請西王速速殺我,毋害我民!”
張獻忠愣在當場,終於明白此人意誌堅定不會改變,隻得揮手示意刀斧手將蔡道憲連同那五名親兵一齊牽去斬首。
哪知這五名親兵卻是拚命掙紮,怎麽也不肯下殿,張獻忠趕忙喊住刀斧手,上前俯身詢問道:“怎麽,你們願意投降?”
五人一同叩首言道:“我等並非願意降你,乃因蔡大人待我等不薄,我等不願蔡大人曝屍荒野,乞將蔡大人收斂安葬後再死,請大王恩準。”
張獻忠聽後愕然,連忙下令左右為他們鬆綁,感慨言道:“汝等皆是忠義之人,俺老張也不為難你們,待安葬了蔡大人後,你們若肯降我,仍補為親兵,若不肯降,各自散去吧。”
萬萬沒想到,這五人在安葬了蔡道憲後,竟同時在墓前自刎而死,沒有一個逃走,張獻忠聞報感佩不已,命人在蔡道憲墓旁又為他們另起一墓,以彰忠義之名。
又過了數日,張獻忠閑來無事,吩咐定國帶上一隊騎兵,護著自己和投降的吉王府左巫黃明治去往長沙街頭巡視。
三人正在談笑風生,忽見前方有百餘名大西軍將士丟盔卸甲地朝這邊狼狽奔來。
“給老子站住?”張獻忠急忙催馬上前,橫在路中央舉鞭責問道,“瞧瞧你們這副熊樣,丟人現眼!到底是怎麽迴事?”
為首的小頭目見是張獻忠,趕忙抱拳稟報道:“稟大王,弟兄們奉命征糧,誰知遇上一個叫趙元吉的刁民,非但不肯納糧,反倒將咱們征糧小隊的弟兄暴打了一頓。弟兄們迴到營中跟小的說起,小的氣憤難忍,立刻召集了身後這一百多名弟兄再次上門,想要教訓他一番!不想這刁民居然直接提刀來砍,我等沒帶兵器,又見此人勇猛無比,哪裏敢跟他硬拚,隻得暫時退走,想等迴營帶上刀槍,再去與他計較!”
“嗯?這長沙城中竟有如此猛人?”張獻忠一聽頓時來了興致。
“王上,在下認得此人。”黃明治在一旁突然開口言道,“此人臂力驚人,可同時倒拽兩頭水牛,曾在崇禎十一年考中武進士,本是要進京當官的,不料半途遇上響馬,連殺了數人,結果報到官府,最終也沒有確認對方的身份,因此判了個誤傷人命,這官自然也就當不成了,隻好迴到長沙,從此閉門不出,至今已有五六年光景了。”
張獻忠大喜,認定此人可為自己所用,當即吩咐定國帶著心腹騎兵,攜帶厚禮前去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