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按人界的時間來算,那是二百四十六年前,宋孝武帝大明七年。
玉雨殿內,月老托著右手肘,舉著月華扇遮住自己對下半張臉,看著君璵案上放著的輪迴目。扇麵上愁雲蔽月,正如他的心情那般充滿疑惑。
“這就是那位有著仙人之心的凡人?瞧著快死了。”
君璵懶懶地朝雲榻上一躺,語氣毫不在乎:
“或許吧,不過他馬上就能成仙了,何必在意這一點?”
月老表示認同,提議君璵速戰速決,幹完這有的沒的的差事,好迴來賞花喝酒,故而兩人搖搖曳曳朝人間去了。
兩人隱了身形,站在一間破茅屋外,月老“嘶”了一聲,“撲哧”笑了兩聲,看向君璵,調侃道:
“這個破屋子裏有位仙人?”
君璵聳聳肩:“誰知道呢。”
君璵雖是司命神君,可他不是閑到會去看每個人的命格,隻有在命格錯亂,他才會出麵幹預。說實在的,要不是輪迴目突然亮起來,隨即神主的聲音響起:
“此人若就此殞命,未免可惜,凡人仙心,可提點上界。”
若非神主重視,君璵壓根就不知道有這麽一號人物。
這是在孝武帝治下吳州,吳興郡臨安縣與於潛縣交界的一個小村落裏。說是一個村莊,可看著草野滿原,遠近四五座破屋子,看上去倒像是早已荒廢之地。
進了裏麵,兩人各召出小榻,舒適地往上一坐,好整以暇地看著屋裏兩個人。
正是人間十二月,屋裏冷得像冰窖,可這兩個凡人卻衣著單薄,一男一女,一個躺著,一個坐著,那男人快病死了,而姑娘正傷心地流著淚,用一塊打濕的布條在替那男人擦拭身體。
“待這女子離開,你我便將這人提點上界。”
月老笑嘻嘻,君璵不以為然,緊緊盯著那個形容枯槁的男人,冷淡道:
“或許不等這女子離開,他倒先病死了。”
月老哈哈笑了兩聲,輕聲道:
“那搶先將他拽出來……”
“抱歉。”
女子突兀的聲音響起,瞬間吸引了月老與君璵的注意,他們閉上嘴,靜靜地看著。
那姑娘替桓漱石將衣服攏好,她冰冷的手碰到桓漱石像爐火般的身軀,很暖,從未有過的暖,可這也表示桓漱石快不行了。
豆大的淚珠砸下來,姑娘跪坐在桓漱石旁邊,傷心使她忘卻了身體的寒冷,她一想到桓漱石一死,村民會如何對他,她就止不住地落淚,一遍遍說著“抱歉”。
桓漱石已經燒糊塗了,這兩天來他大部分時間都是昏迷的,他脈搏微弱,可唿吸急促,體溫驟升或驟降。
也許是迴光返照,他隱約間聽到了他心愛的姑娘的聲音,迷迷糊糊地他似乎睜開了眼,可眼前一片模糊。
桓漱石的腦子難得地變得清醒了些,他費力地扭過頭,想要看清他心愛的人,他知道她為何哭泣。
月老瞧著桓漱石這副要命的樣子,有些不是滋味,他問君璵:
“他怎麽迴事?”
君璵的目光未曾從桓漱石身上移開,道:
“傷寒。”
掙紮了大半天,桓漱石終於發出了一點聲音,連月老和君璵也為他捏了把汗:
“……別哭。”
真是好難聽的聲音,虛弱又沙啞,像一麵破鑼。
可這聲音在姑娘聽來猶如天籟,她胡亂抹了兩把眼淚,湊上前去,強顏歡笑地看著桓漱石,柔柔地喚他“郎君”。
桓漱石笑了笑,能得這一句“郎君”,他滿足了。他大限已至,拚著最後一口氣,他對那姑娘道:
“別吃,會生病。”
可是聲音太小,姑娘沒能聽清。連月老和君璵也糊塗了,他方才說什麽?
姑娘慌忙地將耳朵湊到桓漱石嘴旁,忍著淚意問道:
“郎君,你說什麽?”
“……如果要吃,煮熟、煮爛我。”
姑娘身子一僵,猛地直起身子,一手捂住嘴,不可置信地看著桓漱石。她似乎是再也受不住這種精神的折磨,起身跑了出去,哭聲落了一地。
月老如遭雷劈,目光大駭,緩緩看向君璵,見君璵眼中亦是震驚不忍,月老失聲道:
“吃……吃人?”
兩位神仙麵麵相覷,心靈受到不小的衝擊。
急促又艱難的唿吸聲突然響起,月老連忙朝君璵吼道:
“快,拽出來!他不行了!”
君璵卻抬手拒絕,道:
“慢著。”
他往前一步,身影出現在桓漱石麵前,蹲下,溫和的力量包裹著桓漱石的病痛之軀,緩解他的難受。
月老十分不解,可既然君璵直接在這凡人麵前現形了,他也就不裝了,落落大方地走了出來。
桓漱石神識又模糊了,可他感受到這股溫和的力量,叫人安心,他下意識地喚了聲“小娘”,隨後睜開眼。這一次,他看清了眼前兩個人的模樣。
君璵問他:
“桓漱石,你可願舍棄這副肉體,隨我成仙?”
桓漱石眼裏流出眼淚,沒說話。
君璵好脾氣地又問了一遍:
“桓漱石,你可願成仙?從此遠離人世,逍遙自在。”
桓漱石依舊沒說話,隻是看著君璵,無聲落淚。
月老脾氣暴躁,再加上這人一副要死的樣子確實看得他難受,他抬手便要強行拽出桓漱石的靈魂,怒道:
“你傻啊,成仙你就不用死了。”
“我不想成仙。”
虛弱的聲音響起,月老的手定在半空中。
“我想迴家。”
月老不知所措地看向君璵,君璵也愣住了,他其實並不覺得桓漱石會拒絕自己的,成仙,對凡人而言多具有吸引力啊,為什麽會拒絕呢?
“為何?為何不願成仙?”
君璵的語氣也多了一些著急。
可桓漱石就像啞巴了一樣,隻將一雙含淚的眼默默無聲地望著他們。
月老心裏愈發煩躁,他想提著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凡人的衣領,問他在扭捏個什麽勁。可最後他什麽也沒有做,隻是和君璵站在桓漱石麵前,表情悲憫。
寒風吹了又吹,兩位神君離開了,灰敗的屋子裏,靜靜地躺著剛死去的人,麵目如此安詳。
傍晚,餓得不行的村民燒了處置桓漱石的屋子,架起一口大鍋,把桓漱石分肢,飽餐了一頓。
多餘的肉則被他們分成好多份,用布裹好放入缸內,埋進凍的僵硬的土裏。他們有計劃的,節省地吃,可以撐過好長一段時間。
隻有那個照顧桓漱石的姑娘縮在火堆旁,沒有去分食桓漱石,盡管她也餓得發昏。她的兩隻眼睛好像成了泉眼,淚水怎麽也流不盡。
有人招唿她,她充耳不聞,隻是顫著手將被拋棄的骨頭收集起來,包好,遠離人群後崩潰大哭。
月老看著人們大快朵頤,滿麵紅光,直接跑到一旁幹嘔起來。
君璵看得眉頭緊皺,他十分不解地問一旁站著的桓漱石:
“你為何任由他們糟蹋你的身軀?”
桓漱石麵色憂鬱,望著痛苦的姑娘,道:
“我希望他們能飽餐一頓。”
沒錯,雖然桓漱石不樂意,但君璵還是強行取出了他的魂,那至善至純之魂。
“他們與你何幹?”
桓漱石語速很慢,麵露不忍:
“今年大旱,百姓顆粒無收,冬天太冷,沒有儲糧。朝廷內宗室相爭,無暇顧及我們,吳州、揚州,僅這兩處地方,就有一半人餓死了。”
君璵還是不能理解,他皺眉,看著那鍋熱騰騰的肉,頓覺反胃。他心裏來了一股氣,對桓漱石道:
“餓就該吃人嗎?”
桓漱石搖搖頭,道:
“不該。可不吃就會死,到處都在吃人,我不是特例。”
他頓了頓,繼續道:
“你看,這裏麵,都是些老弱鰥寡,食物對他們而言太稀缺了。這裏地處交界,兩縣都袖手旁觀。可早些年宋魏戰火連天,兩縣都來這裏抓人。”
這可憐的故事並沒能打動君璵,他可憐桓漱石,可他實在無法理解這種甘於獻出軀體的精神。
君璵正要開口,月老跑過來,怒聲質問他:
“桓漱石!這天下是死是活,與你何幹?這並非你的錯,你就這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嘔——”
桓漱石被月老狼狽跑開的身影逗笑,他轉向君璵,溫柔一笑道:
“神君,你若願意聽聽我的故事,或許你會為我感動慶幸。”
君璵看著這抹明豔動人的笑,失了神。
與他幹癟的肉體和肉體那破落的外表不一樣,桓漱石的靈魂是那麽美麗動人,姣好的容貌,挺拔的身軀,廣袖青衫,分明是一位謙謙君子。
若桓漱石也是位神君,想來也會是上界的風雲人物。
“好,我願意。”
玉雨殿內,月老托著右手肘,舉著月華扇遮住自己對下半張臉,看著君璵案上放著的輪迴目。扇麵上愁雲蔽月,正如他的心情那般充滿疑惑。
“這就是那位有著仙人之心的凡人?瞧著快死了。”
君璵懶懶地朝雲榻上一躺,語氣毫不在乎:
“或許吧,不過他馬上就能成仙了,何必在意這一點?”
月老表示認同,提議君璵速戰速決,幹完這有的沒的的差事,好迴來賞花喝酒,故而兩人搖搖曳曳朝人間去了。
兩人隱了身形,站在一間破茅屋外,月老“嘶”了一聲,“撲哧”笑了兩聲,看向君璵,調侃道:
“這個破屋子裏有位仙人?”
君璵聳聳肩:“誰知道呢。”
君璵雖是司命神君,可他不是閑到會去看每個人的命格,隻有在命格錯亂,他才會出麵幹預。說實在的,要不是輪迴目突然亮起來,隨即神主的聲音響起:
“此人若就此殞命,未免可惜,凡人仙心,可提點上界。”
若非神主重視,君璵壓根就不知道有這麽一號人物。
這是在孝武帝治下吳州,吳興郡臨安縣與於潛縣交界的一個小村落裏。說是一個村莊,可看著草野滿原,遠近四五座破屋子,看上去倒像是早已荒廢之地。
進了裏麵,兩人各召出小榻,舒適地往上一坐,好整以暇地看著屋裏兩個人。
正是人間十二月,屋裏冷得像冰窖,可這兩個凡人卻衣著單薄,一男一女,一個躺著,一個坐著,那男人快病死了,而姑娘正傷心地流著淚,用一塊打濕的布條在替那男人擦拭身體。
“待這女子離開,你我便將這人提點上界。”
月老笑嘻嘻,君璵不以為然,緊緊盯著那個形容枯槁的男人,冷淡道:
“或許不等這女子離開,他倒先病死了。”
月老哈哈笑了兩聲,輕聲道:
“那搶先將他拽出來……”
“抱歉。”
女子突兀的聲音響起,瞬間吸引了月老與君璵的注意,他們閉上嘴,靜靜地看著。
那姑娘替桓漱石將衣服攏好,她冰冷的手碰到桓漱石像爐火般的身軀,很暖,從未有過的暖,可這也表示桓漱石快不行了。
豆大的淚珠砸下來,姑娘跪坐在桓漱石旁邊,傷心使她忘卻了身體的寒冷,她一想到桓漱石一死,村民會如何對他,她就止不住地落淚,一遍遍說著“抱歉”。
桓漱石已經燒糊塗了,這兩天來他大部分時間都是昏迷的,他脈搏微弱,可唿吸急促,體溫驟升或驟降。
也許是迴光返照,他隱約間聽到了他心愛的姑娘的聲音,迷迷糊糊地他似乎睜開了眼,可眼前一片模糊。
桓漱石的腦子難得地變得清醒了些,他費力地扭過頭,想要看清他心愛的人,他知道她為何哭泣。
月老瞧著桓漱石這副要命的樣子,有些不是滋味,他問君璵:
“他怎麽迴事?”
君璵的目光未曾從桓漱石身上移開,道:
“傷寒。”
掙紮了大半天,桓漱石終於發出了一點聲音,連月老和君璵也為他捏了把汗:
“……別哭。”
真是好難聽的聲音,虛弱又沙啞,像一麵破鑼。
可這聲音在姑娘聽來猶如天籟,她胡亂抹了兩把眼淚,湊上前去,強顏歡笑地看著桓漱石,柔柔地喚他“郎君”。
桓漱石笑了笑,能得這一句“郎君”,他滿足了。他大限已至,拚著最後一口氣,他對那姑娘道:
“別吃,會生病。”
可是聲音太小,姑娘沒能聽清。連月老和君璵也糊塗了,他方才說什麽?
姑娘慌忙地將耳朵湊到桓漱石嘴旁,忍著淚意問道:
“郎君,你說什麽?”
“……如果要吃,煮熟、煮爛我。”
姑娘身子一僵,猛地直起身子,一手捂住嘴,不可置信地看著桓漱石。她似乎是再也受不住這種精神的折磨,起身跑了出去,哭聲落了一地。
月老如遭雷劈,目光大駭,緩緩看向君璵,見君璵眼中亦是震驚不忍,月老失聲道:
“吃……吃人?”
兩位神仙麵麵相覷,心靈受到不小的衝擊。
急促又艱難的唿吸聲突然響起,月老連忙朝君璵吼道:
“快,拽出來!他不行了!”
君璵卻抬手拒絕,道:
“慢著。”
他往前一步,身影出現在桓漱石麵前,蹲下,溫和的力量包裹著桓漱石的病痛之軀,緩解他的難受。
月老十分不解,可既然君璵直接在這凡人麵前現形了,他也就不裝了,落落大方地走了出來。
桓漱石神識又模糊了,可他感受到這股溫和的力量,叫人安心,他下意識地喚了聲“小娘”,隨後睜開眼。這一次,他看清了眼前兩個人的模樣。
君璵問他:
“桓漱石,你可願舍棄這副肉體,隨我成仙?”
桓漱石眼裏流出眼淚,沒說話。
君璵好脾氣地又問了一遍:
“桓漱石,你可願成仙?從此遠離人世,逍遙自在。”
桓漱石依舊沒說話,隻是看著君璵,無聲落淚。
月老脾氣暴躁,再加上這人一副要死的樣子確實看得他難受,他抬手便要強行拽出桓漱石的靈魂,怒道:
“你傻啊,成仙你就不用死了。”
“我不想成仙。”
虛弱的聲音響起,月老的手定在半空中。
“我想迴家。”
月老不知所措地看向君璵,君璵也愣住了,他其實並不覺得桓漱石會拒絕自己的,成仙,對凡人而言多具有吸引力啊,為什麽會拒絕呢?
“為何?為何不願成仙?”
君璵的語氣也多了一些著急。
可桓漱石就像啞巴了一樣,隻將一雙含淚的眼默默無聲地望著他們。
月老心裏愈發煩躁,他想提著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凡人的衣領,問他在扭捏個什麽勁。可最後他什麽也沒有做,隻是和君璵站在桓漱石麵前,表情悲憫。
寒風吹了又吹,兩位神君離開了,灰敗的屋子裏,靜靜地躺著剛死去的人,麵目如此安詳。
傍晚,餓得不行的村民燒了處置桓漱石的屋子,架起一口大鍋,把桓漱石分肢,飽餐了一頓。
多餘的肉則被他們分成好多份,用布裹好放入缸內,埋進凍的僵硬的土裏。他們有計劃的,節省地吃,可以撐過好長一段時間。
隻有那個照顧桓漱石的姑娘縮在火堆旁,沒有去分食桓漱石,盡管她也餓得發昏。她的兩隻眼睛好像成了泉眼,淚水怎麽也流不盡。
有人招唿她,她充耳不聞,隻是顫著手將被拋棄的骨頭收集起來,包好,遠離人群後崩潰大哭。
月老看著人們大快朵頤,滿麵紅光,直接跑到一旁幹嘔起來。
君璵看得眉頭緊皺,他十分不解地問一旁站著的桓漱石:
“你為何任由他們糟蹋你的身軀?”
桓漱石麵色憂鬱,望著痛苦的姑娘,道:
“我希望他們能飽餐一頓。”
沒錯,雖然桓漱石不樂意,但君璵還是強行取出了他的魂,那至善至純之魂。
“他們與你何幹?”
桓漱石語速很慢,麵露不忍:
“今年大旱,百姓顆粒無收,冬天太冷,沒有儲糧。朝廷內宗室相爭,無暇顧及我們,吳州、揚州,僅這兩處地方,就有一半人餓死了。”
君璵還是不能理解,他皺眉,看著那鍋熱騰騰的肉,頓覺反胃。他心裏來了一股氣,對桓漱石道:
“餓就該吃人嗎?”
桓漱石搖搖頭,道:
“不該。可不吃就會死,到處都在吃人,我不是特例。”
他頓了頓,繼續道:
“你看,這裏麵,都是些老弱鰥寡,食物對他們而言太稀缺了。這裏地處交界,兩縣都袖手旁觀。可早些年宋魏戰火連天,兩縣都來這裏抓人。”
這可憐的故事並沒能打動君璵,他可憐桓漱石,可他實在無法理解這種甘於獻出軀體的精神。
君璵正要開口,月老跑過來,怒聲質問他:
“桓漱石!這天下是死是活,與你何幹?這並非你的錯,你就這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嘔——”
桓漱石被月老狼狽跑開的身影逗笑,他轉向君璵,溫柔一笑道:
“神君,你若願意聽聽我的故事,或許你會為我感動慶幸。”
君璵看著這抹明豔動人的笑,失了神。
與他幹癟的肉體和肉體那破落的外表不一樣,桓漱石的靈魂是那麽美麗動人,姣好的容貌,挺拔的身軀,廣袖青衫,分明是一位謙謙君子。
若桓漱石也是位神君,想來也會是上界的風雲人物。
“好,我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