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迴到府中,想著何時該和爹求證一下,真的是讓我迴來聯姻的不成?又不知如何開口,如此反複考慮幾日,覺得還是算了。畢竟我現在才滿十一歲,就算是嫁人也要在及笄之後,這幾年還不一定有什麽變化,何必讓自己不開心!
想通了之後整個人又好了起來,琴技也有所提高,隻是再有更高的造詣需要大量的時間來練習了,我本意就是自娛自樂,便不再下功夫。為此,先生還和爹爹惋惜了很久。每日練字讀書上課做女紅抱著沅子玩,成為了我每天的日常生活。平淡之餘,就是再未見到秋風。也不知這個家夥如何了,一直沒有消息遞過來。
秋風在上次宴會後一直忙著應付各種國內傳來的消息,漢皇病重,孝期已滿的他本該迴國,皇後聯合欽天監硬說他今年流年不利,與漢皇犯衝,阻止了他迴國的腳步。漢皇君威莫測,至今未下定論。但秋風已接到密函,漢皇命他速歸!
速歸?速歸!漢皇絕對是一個英明的王者,他多年的功績世人有目共睹。隻不過最近幾年,身體終是不行了!自戰曆七年,漢皇二十歲即位,繼而對北匈奴開始主動進攻,長達三年的戰爭,使得漢國國內壯丁凋零,民生荒蕪,青黃不接,荒田遍野。百官齊哀,朝政混亂。慶幸於在那個時期,楚國內政動蕩,燕國外戚弄權,從而使得漢國一心對付匈奴,自身並未受到其他兩國衝擊。三年後,破匈奴王庭,匈奴敗北,退迴草原深處,漢國版圖收納草原,複變關要塞大散關,收複北方失地。那時漢國西有大散關,東有潼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都城長安居四關之內,故稱關中,亦為通商重道。漢國再無後顧之憂,不再是匈奴的糧倉,任人宰割。自此之後,漢國修生養息,重在經商,飼養戰馬,幾十年後終於發展到現在的大漢。隻是在這些年,漢皇要借著各大氏族的錢財和盤根錯節的勢力,才能推動新政。以至於多年的惡果終究形成,外戚幹政,尾大不掉。漢皇的隱忍,秋風能懂。秋風無外戚,但是漢皇也從未提過要把皇位傳給他。漢皇是在等,他當時就是宮女所生,出身並不高貴,對於傳嫡傳長的說法,他不認同。他辛苦幾十年創下來的天下,怎可拱手讓人?這個人能力要比自己強,這個人要能夠統一三國,這個人要保證漢人重迴曆史的舞台,再不受人欺辱。他的子嗣眾多,他要一一考量,一一磨練,找到最合適的接班人。
皇後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不惜一切代價將優秀的皇子一一打擊掉。待到漢皇老去,合適的繼承人隻剩下一位時,那必然是太子登基,再無人能撼動她們娘兩的位置。皇後是有這個資本的,她的父親是宰相,她的兒子是太子,她的叔父是撫遠大將軍,她的姑姑是太後。她的兒媳是清流派掌門人禦史大夫首領晏幾道的獨女。太子關心民生,心性善良,聰慧絕倫,她的兒子不繼位,還有誰敢爭?
皇後看到的都是太子的好,可是老皇帝看到的更多是皇子的致命弱點。太子優柔寡斷,在和平期間,做一個守國之主,無可厚非。隻是,現在三國兵強馬壯,不出十年必會戰事再起,那時,誰來衛國?更何況,外戚奪權的先例不是沒有,這個兒子終究有些軟弱。
老二作為武將,上馬禦敵,統帥千軍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在治理國家方麵是萬不行的,如果太子繼位,讓老二掌兵權,老皇帝是放心的。可是,太子會放心麽?太子放心,他的外祖家會放心麽?屆時爭起權來又是一方內戰。
老五好畫,誌不在此。老六心性狹窄,無容人之量。老七老八又太小,此時看不出來成色,假以時日到可好好磨練一番。隻是,自己的時日恐怕真的不多了。現在看來,隻有秋風了。秋風,這孩子堅強、隱忍、善良還有狠絕的手段他是知道的。在楚國為質的這幾年,宰相派過去的人有好幾撥了,無不铩羽而歸。十八鐵衛再厲害,也該是這小子自己爭氣換來活命的機會。在楚國,熊家的人也不會讓他好過,這幾年的暗殺、投毒、背叛他都挺過來了,應該迴來了。當然,秋風他是偏愛的,誰讓她的母親是昭和,是他的和兒呢。
此時的漢皇躺在大殿上,周圍並無人伺候。龍延香細細的燃燒著,徐徐上升。窗外風雲起,似乎最後一場秋雨即將襲來。床帳的紗布四處紛飛,老皇帝的腦海中映現出年輕時那些兵荒馬亂的歲月。
那時他正年少,血氣方剛,征戰沙場,殺伐果斷。國內的諜報如雪花般飛來,封封催他班師迴朝。國家經不起這長久的戰爭,已然民不聊生。可是,這匈奴再不除去,漢國必無出頭之日。他狠下心來,燒毀了一封封諜報,終於下筆迴道“匈奴滅之日,皇迴朝之時,勢血散關恥”,之後又親筆寫上聘書,加蓋皇印,聘世族之首王家的長女,王薔為後。待班師迴朝之日,亦為皇帝封後之時。在此期間,還請王氏家族能統領朝政,救萬民於水火之中,於皇族、百姓共度難關。
情真言切的詔書飛迴長安,長安城內沸騰起來。王謝之爭終於有了定論,王氏貴女如皇室,坐正宮主位。沸騰無幾日,又一樁重文襲來,聖上禦詔,冊封謝家女兒謝茗為皇貴妃,一時百官人心惶惶,在隊伍裏麵站腳也是左搖右看。喜訊傳出後,百姓們都是歡唿鼓舞,兩大世族開倉賑災,放出錢糧興工程,重水利,事農耕。人民於水火中有了期盼,期盼著他們的日子能夠好多些,期盼著他們的兒孫能夠和大皇一起平安歸來。
漢皇在戰場上接到這樣的諜報也是喜恨交織,還能安心的打些日子,最快一月,最慢三月就能將匈奴逐出去,這片豐美的草原就歸大漢所有。這裏便是大漢的戰馬場,屆時縱橫天下,誰敢不從?這樣就將自己賣出去了,倒真是種難言的恥辱。更何況,和兒還在身邊。他試著去安慰自己,身在帝位,身不由已。也想這樣去安慰和兒,可是和兒懂事的目光看向他時,他說不出任何話。
《z?
和兒是他從匈奴奴隸中救出來的,這個女人是楚國人,要嫁往漢國和世家聯姻的,可惜是陪嫁,一個媵侍。匈奴襲來,被扔了下來,入了匈奴的王庭。她在逃跑的過程中被他所救,自此,視他為救命恩人。戰場上,屢次救他於水火之中。迴想起那一日,大軍困於冰塹中有些時日,凍死餓死的軍士越來越多。可是天上那可惡報信的蒼鷹就是來迴盤桓在大軍頭頂之上,大軍猶如一隻喪家犬般走到哪被打到哪。這可惡的蒼鷹不食腐肉,隻有半活的人肉才是它的美食。它又聰明異常,一般的陷阱都能發覺。和兒孤身爬上懸崖,割破身體,奄奄一息兩日終引得這個畜生來食,進而被和兒一擊斃命。那時和兒的身體開始中了寒毒。大軍因此得救,逃離生天。
也是那個冬天,大軍攻王庭久攻不下。和兒不惜以自己為誘餌,混作奴隸被送入王庭。匈奴左賢王好色成性,戰亂時也日禦數女。和兒俊美和清冷的模樣被那個畜生蹂躪了近半月,這半月和兒與大軍裏應外合,終於攻破關礙。他找到和兒的時候,和兒赤身裸體以極其羞辱的姿勢困在操場中央的古樹上,身上鞭痕、燙痕,男人的......,早已不成人形。
終是命大,被救了迴來。但是,和兒如同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每日不哭不笑不鬧不說話,任是他怎麽哄都哄不過來。這是他的女人啊,在去王帳之前就是他的女人,和兒恨他麽?還是和兒太愛他!
他迴來,封後封皇妃,舉國同慶。還有他的和兒,雖不能鳳冠霞帔入正室,但是他娶她時就發誓,此生不會再讓這個女人受一絲委屈。和兒終究是愛他的,他從皇後房裏出來看和兒的時候,這個傻姑娘還在蒙著蓋頭等著他。是啊,和兒現在要是沒人揭蓋頭,她自己隻會這樣癡癡的坐著直到地老天荒。他心疼的走過去,抱起她,緩緩的揭開蓋頭時,看到了和兒一臉的淚。
那時的他,覺得漫天的煙火也抵不過和兒的燦爛,舉國同慶的歡樂也不抵看到和兒恢複正常。和兒迴來了,和兒迴來了。
室外的大監進來關窗,迴首看看龍床。龍床上的人一直在夢囈,念叨著“和兒,和兒”,大監低下頭,躡手躡腳的出去輕輕帶上門,自從和妃走後,大皇的身體終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漢皇對秋風的關愛卻從未斷過。秋風身邊的十八鐵衛是漢皇的暗衛,在秋風離開漢國的時候,也受命跟著一起來到楚國暗中保護他。秋風知道,現在外戚勢力膨大,尾大不掉,在清理朝政的時候必然會有巨大阻礙。父皇的障眼法不知能夠絆住多久?父皇的病是真是假,他也分不清了。是皇後提前動手了?還是父皇在下一步連環棋?無論是哪個,父皇要他現在迴去肯定是真的。
秋風起,冬天就要來了!風雲際會,推動曆史巨輪前轉的人終將走向自己的舞台,迎接自身的宿命!
想通了之後整個人又好了起來,琴技也有所提高,隻是再有更高的造詣需要大量的時間來練習了,我本意就是自娛自樂,便不再下功夫。為此,先生還和爹爹惋惜了很久。每日練字讀書上課做女紅抱著沅子玩,成為了我每天的日常生活。平淡之餘,就是再未見到秋風。也不知這個家夥如何了,一直沒有消息遞過來。
秋風在上次宴會後一直忙著應付各種國內傳來的消息,漢皇病重,孝期已滿的他本該迴國,皇後聯合欽天監硬說他今年流年不利,與漢皇犯衝,阻止了他迴國的腳步。漢皇君威莫測,至今未下定論。但秋風已接到密函,漢皇命他速歸!
速歸?速歸!漢皇絕對是一個英明的王者,他多年的功績世人有目共睹。隻不過最近幾年,身體終是不行了!自戰曆七年,漢皇二十歲即位,繼而對北匈奴開始主動進攻,長達三年的戰爭,使得漢國國內壯丁凋零,民生荒蕪,青黃不接,荒田遍野。百官齊哀,朝政混亂。慶幸於在那個時期,楚國內政動蕩,燕國外戚弄權,從而使得漢國一心對付匈奴,自身並未受到其他兩國衝擊。三年後,破匈奴王庭,匈奴敗北,退迴草原深處,漢國版圖收納草原,複變關要塞大散關,收複北方失地。那時漢國西有大散關,東有潼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都城長安居四關之內,故稱關中,亦為通商重道。漢國再無後顧之憂,不再是匈奴的糧倉,任人宰割。自此之後,漢國修生養息,重在經商,飼養戰馬,幾十年後終於發展到現在的大漢。隻是在這些年,漢皇要借著各大氏族的錢財和盤根錯節的勢力,才能推動新政。以至於多年的惡果終究形成,外戚幹政,尾大不掉。漢皇的隱忍,秋風能懂。秋風無外戚,但是漢皇也從未提過要把皇位傳給他。漢皇是在等,他當時就是宮女所生,出身並不高貴,對於傳嫡傳長的說法,他不認同。他辛苦幾十年創下來的天下,怎可拱手讓人?這個人能力要比自己強,這個人要能夠統一三國,這個人要保證漢人重迴曆史的舞台,再不受人欺辱。他的子嗣眾多,他要一一考量,一一磨練,找到最合適的接班人。
皇後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不惜一切代價將優秀的皇子一一打擊掉。待到漢皇老去,合適的繼承人隻剩下一位時,那必然是太子登基,再無人能撼動她們娘兩的位置。皇後是有這個資本的,她的父親是宰相,她的兒子是太子,她的叔父是撫遠大將軍,她的姑姑是太後。她的兒媳是清流派掌門人禦史大夫首領晏幾道的獨女。太子關心民生,心性善良,聰慧絕倫,她的兒子不繼位,還有誰敢爭?
皇後看到的都是太子的好,可是老皇帝看到的更多是皇子的致命弱點。太子優柔寡斷,在和平期間,做一個守國之主,無可厚非。隻是,現在三國兵強馬壯,不出十年必會戰事再起,那時,誰來衛國?更何況,外戚奪權的先例不是沒有,這個兒子終究有些軟弱。
老二作為武將,上馬禦敵,統帥千軍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在治理國家方麵是萬不行的,如果太子繼位,讓老二掌兵權,老皇帝是放心的。可是,太子會放心麽?太子放心,他的外祖家會放心麽?屆時爭起權來又是一方內戰。
老五好畫,誌不在此。老六心性狹窄,無容人之量。老七老八又太小,此時看不出來成色,假以時日到可好好磨練一番。隻是,自己的時日恐怕真的不多了。現在看來,隻有秋風了。秋風,這孩子堅強、隱忍、善良還有狠絕的手段他是知道的。在楚國為質的這幾年,宰相派過去的人有好幾撥了,無不铩羽而歸。十八鐵衛再厲害,也該是這小子自己爭氣換來活命的機會。在楚國,熊家的人也不會讓他好過,這幾年的暗殺、投毒、背叛他都挺過來了,應該迴來了。當然,秋風他是偏愛的,誰讓她的母親是昭和,是他的和兒呢。
此時的漢皇躺在大殿上,周圍並無人伺候。龍延香細細的燃燒著,徐徐上升。窗外風雲起,似乎最後一場秋雨即將襲來。床帳的紗布四處紛飛,老皇帝的腦海中映現出年輕時那些兵荒馬亂的歲月。
那時他正年少,血氣方剛,征戰沙場,殺伐果斷。國內的諜報如雪花般飛來,封封催他班師迴朝。國家經不起這長久的戰爭,已然民不聊生。可是,這匈奴再不除去,漢國必無出頭之日。他狠下心來,燒毀了一封封諜報,終於下筆迴道“匈奴滅之日,皇迴朝之時,勢血散關恥”,之後又親筆寫上聘書,加蓋皇印,聘世族之首王家的長女,王薔為後。待班師迴朝之日,亦為皇帝封後之時。在此期間,還請王氏家族能統領朝政,救萬民於水火之中,於皇族、百姓共度難關。
情真言切的詔書飛迴長安,長安城內沸騰起來。王謝之爭終於有了定論,王氏貴女如皇室,坐正宮主位。沸騰無幾日,又一樁重文襲來,聖上禦詔,冊封謝家女兒謝茗為皇貴妃,一時百官人心惶惶,在隊伍裏麵站腳也是左搖右看。喜訊傳出後,百姓們都是歡唿鼓舞,兩大世族開倉賑災,放出錢糧興工程,重水利,事農耕。人民於水火中有了期盼,期盼著他們的日子能夠好多些,期盼著他們的兒孫能夠和大皇一起平安歸來。
漢皇在戰場上接到這樣的諜報也是喜恨交織,還能安心的打些日子,最快一月,最慢三月就能將匈奴逐出去,這片豐美的草原就歸大漢所有。這裏便是大漢的戰馬場,屆時縱橫天下,誰敢不從?這樣就將自己賣出去了,倒真是種難言的恥辱。更何況,和兒還在身邊。他試著去安慰自己,身在帝位,身不由已。也想這樣去安慰和兒,可是和兒懂事的目光看向他時,他說不出任何話。
《z?
和兒是他從匈奴奴隸中救出來的,這個女人是楚國人,要嫁往漢國和世家聯姻的,可惜是陪嫁,一個媵侍。匈奴襲來,被扔了下來,入了匈奴的王庭。她在逃跑的過程中被他所救,自此,視他為救命恩人。戰場上,屢次救他於水火之中。迴想起那一日,大軍困於冰塹中有些時日,凍死餓死的軍士越來越多。可是天上那可惡報信的蒼鷹就是來迴盤桓在大軍頭頂之上,大軍猶如一隻喪家犬般走到哪被打到哪。這可惡的蒼鷹不食腐肉,隻有半活的人肉才是它的美食。它又聰明異常,一般的陷阱都能發覺。和兒孤身爬上懸崖,割破身體,奄奄一息兩日終引得這個畜生來食,進而被和兒一擊斃命。那時和兒的身體開始中了寒毒。大軍因此得救,逃離生天。
也是那個冬天,大軍攻王庭久攻不下。和兒不惜以自己為誘餌,混作奴隸被送入王庭。匈奴左賢王好色成性,戰亂時也日禦數女。和兒俊美和清冷的模樣被那個畜生蹂躪了近半月,這半月和兒與大軍裏應外合,終於攻破關礙。他找到和兒的時候,和兒赤身裸體以極其羞辱的姿勢困在操場中央的古樹上,身上鞭痕、燙痕,男人的......,早已不成人形。
終是命大,被救了迴來。但是,和兒如同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每日不哭不笑不鬧不說話,任是他怎麽哄都哄不過來。這是他的女人啊,在去王帳之前就是他的女人,和兒恨他麽?還是和兒太愛他!
他迴來,封後封皇妃,舉國同慶。還有他的和兒,雖不能鳳冠霞帔入正室,但是他娶她時就發誓,此生不會再讓這個女人受一絲委屈。和兒終究是愛他的,他從皇後房裏出來看和兒的時候,這個傻姑娘還在蒙著蓋頭等著他。是啊,和兒現在要是沒人揭蓋頭,她自己隻會這樣癡癡的坐著直到地老天荒。他心疼的走過去,抱起她,緩緩的揭開蓋頭時,看到了和兒一臉的淚。
那時的他,覺得漫天的煙火也抵不過和兒的燦爛,舉國同慶的歡樂也不抵看到和兒恢複正常。和兒迴來了,和兒迴來了。
室外的大監進來關窗,迴首看看龍床。龍床上的人一直在夢囈,念叨著“和兒,和兒”,大監低下頭,躡手躡腳的出去輕輕帶上門,自從和妃走後,大皇的身體終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漢皇對秋風的關愛卻從未斷過。秋風身邊的十八鐵衛是漢皇的暗衛,在秋風離開漢國的時候,也受命跟著一起來到楚國暗中保護他。秋風知道,現在外戚勢力膨大,尾大不掉,在清理朝政的時候必然會有巨大阻礙。父皇的障眼法不知能夠絆住多久?父皇的病是真是假,他也分不清了。是皇後提前動手了?還是父皇在下一步連環棋?無論是哪個,父皇要他現在迴去肯定是真的。
秋風起,冬天就要來了!風雲際會,推動曆史巨輪前轉的人終將走向自己的舞台,迎接自身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