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座山還是一座綠水青山,處處枝繁葉茂,鳥語花香,山穀裏有數不盡的果樹,結著數不盡的果子,都大如巨掌,香脆甘甜。在這裏生活著一十八個部落,每一個部落大概有二三百人,單是熟透掉落在地上的果子,都足以養活這五千多人,所以人們並不需要工作,當然那個時候還有沒有工作這個詞。人們就在果林旁邊打搭一個草廬,整日的酣睡,餓了就伸手去摘兩個果子以解腹中之饑。
有一天,突然天降大火,燒掉了半個山頭,隻有河川一邊的果林得以幸免。於是一十八個部落都搬到了河川邊,如此一來,林中的果實就不能養活這麽多人,便有了爭吵,打架,甚至演變成了部落間的混戰,死傷無數。
這個時候,有一個人身體羸弱,他幹不了打砸搶的生計,就去被天火燒過的荒山看看能不能找點吃的。走不到半裏,他聞到了一股焦香,似乎是從地下傳出來的,於是找了一塊石片,就地挖掘起來。因為山土早已被燒得龜裂,才挖幾下就滾出來一個圓圓的東西,那東西的表皮被烤得發黑,焦香味正是此物發出的。他大著膽子,伸出右手的第二根指頭,往那黑皮上摸了一下,粘帶過來一些黃褐色的液體,放到嘴中一嚐,想不到竟然十分美味,而且生平從來沒有吃過的味道!當下就撕掉那物的黑皮,一口一口地吞嚼,雖然甜中帶苦,卻也管不了那麽多了。剛吃了一半,那圓東西就露出了內瓤,黃燦燦的,他又用第二根指頭挑出來一塊,嚐了之後發覺內瓤比黑皮好吃多了!這下把他高興得翻起了跟頭,對著山拜了拜,又對著天拜了拜,又對著灰燼拜了拜,總之,所看到的東西都拜了一遍。
然後此人挺著吃得渾圓的肚子,慢慢地向部落踱迴去。部落裏的人們一見他的肚子都大為吃驚,紛紛圍過來,問他在哪裏吃得如此圓滿。那時的人還沒有自私的心思,就一五一十地對大家說了。大家就央求他說,你一個人吃飽了,我們都還餓著呢,請你帶我過去,讓我們的肚子也吃得像你一樣吧。他點著頭說好,就帶著大家去了那片被燒過的荒山。
人多力量大,此話當真不假。晃眼的工夫,竟然挖出來百十來個的那種圓物。大家都不知道該如何吃這種東西,便拿來放在他的麵前堆成了一個小山包,請他開示。隻見他伸出左手拿起一個,然後用右手的第二根指頭,一戳就把那東西戳破一個洞,讓身邊的人聞了聞,他們聞了都說很香。他又把那東西從中間掰開,露出了黃燦燦的內瓤,他左咬一口右咬一口,狼吞虎咽,把大家看得驚訝不已。
過了一會,大家看他仍然沒死,於是哄然搶光了那堆成小山包的東西,也學著他先用右手的第二根指頭戳一個洞,然後再掰開來吃。才吃了第一口,大家都被這種美味折服,唉,比樹上結的果子好吃太多了!
所以他這個第一個發現烤地瓜能吃的人,也就成了第一個在雪人國曆史上留下了名字的人,他叫作:“食祖”。後來的人為了紀念他,便把人的第二根手指叫作“食指”。
在食祖的影響下,也可以說在饑餓的驅使下,不久,有的人就在荒山發現了燒焦了的飛鳥走獸也可以吃,味道也不錯。更有一二好事者,竟去溪流裏捕了魚架在火上烤,剛開始隻是搞惡作劇,沒想到魚烤好之後也十分香甜。於是,部落的人就四處捕捉活物,架在火上烤一烤,聞聞香不香,能不能吃。那些飛鳥走獸本來與人類和平相處,每天在山穀自在地走來走去,這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的同類被人抓去火烤,裂屍而啖,不禁驚恐萬分,奔走相告,一起逃往了山下廣闊的草原。
山中的獸類一天比一天見少,那喜歡上吃肉類的部落耐不住清涼,召集眾人一商量,決定離開山洞去草原上打獵為生。每過一段時間,都會有草原上的人帶著獵物來山上看望親戚朋友,個個吃得油光滿麵,腦滿腸肥,子子孫孫也都生長得身材魁梧,力大無窮。山裏人看親戚朋友帶來的禮物豐厚,自己擺出一桌子果子和泉水,自然感到十分愧疚。山裏的年青人也看不起父輩,決意追隨草原人的腳步,去東方享受吃肉的生活。於是山上的年青人走了一批又一批。最後隻剩下裏老弱孤寡。
所幸這時,有一個山人在一處山洞裏發現了食鹽,挖了一大塊搬迴到家裏。正愁著不知作何用處,到了晚上,肚子餓了的時候,忽然看見朋友送他的一條羊腿,馬上架起了火,一邊烤著羊肉,一邊撒上白雪似的山鹽。沒有想到,他無意中的一次嚐試,讓他成為了第二位名留青史的人,因為烤羊肉的香味從他家裏飄出來,傳遍整個山穀。甚至連二十裏外的行人都聞到了他家烤羊肉的香味,憑著香味的指引,行人趟過了一條又一條的河,爬過了一道又一道的坡,終於看見了一個院子,那裏已經黑壓壓的坐滿了何止成百上千人。一個個都伸長了脖子,留了一地的口水,圍著那個發明烤羊肉的山人,仿佛一眾信徒在聆聽牧師布道一般。當然,在他們那個年代,吃飯就是一種莊嚴的宗教。
那山人開了口,說出的話猶如天使在宣諭上帝的旨意,被在場的人銘記在心,傳了一代又一代。直到後來,有人發明了文字,當他想要在石壁上刻字的時候,他首先想起來的就是他奶奶聽她奶奶向她述說過的山人說過一句話:
“烤羊肉,撒上適量的鹽,很好吃!”
那是一個非常幸福的夜晚,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分到了一塊指甲蓋大小的烤羊肉,他們像是領受聖餐一樣的恭敬,小心翼翼地把羊肉放在嘴裏,恐怕一激動吞了下去,就用舌頭把羊肉壓在牙床上,慢慢地吸吮羊肉的美味,直到把那塊羊肉吸幹了,這才用舌頭把羊肉卷到後槽牙上,慢慢地咀嚼……
第二天,全山的人跑到上去挖鹽了。等到草原上的人再過來走親戚,山人鄭重地把鹽拿出來,在他們麵前演示一番做飯的時候加鹽的效果。草原人習慣了飲毛茹血,從來沒有想到可以把肉類做得如此美妙,當下決定要用肉和他們換取山鹽。從此,山裏人僅靠著山鹽就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
那個發現山鹽的山人,被後來的人稱作“鹽祖”,與“食祖”齊名,並稱“青山二祖”。
可是好景不長,草原上有一個部落的人看在眼裏,心裏不舒服了,心想他們每天追逐野獸,拚死拚活,搞不好還會被野獸吃了,可山人倒好,用一小袋山鹽就可以換取一條羊腿,雖然價格有浮動,但至少要換半條羊腿。就在一個青天白日裏,草原上的人持著長棍短棒迴到山上來了,一陣棒打加上恐嚇,把生產山鹽的洞占領了。據雪人國的史書記載,那是他們種族自誕生以來,發生的一場戰爭,草原人以絕對的優勢,樹立了權威,並且占領了山洞將近兩百年。
山人在這個兩百年裏都幹什麽來呢?
在頭一個一百年裏,他們在山裏發現了鐵。可惜他們不知道如何利用,就隨手丟在了垃圾裏。
到了第二個一百年裏,出了一位“武聖人”。首先是他發現把鐵加熱,可以打造成兵器,用這種兵器別說是人,就是山上的大石頭也能砍成兩半。於是就遣人秘密的打造兵器,同時招募了一群勇敢的年青人,每年不停地操練。他又不停地研究地形,看從哪個方向進攻合適,如果遇到了抵抗,又該如何處置。一連思索了數年,竟然讓他琢磨出來了一套“兵法”,然後就按著“兵法”進行實戰演習。如此又過了兩年,年青人個個都如狼似虎,躍躍欲試。他知道複仇的時機到來了,於是也在一個青天白日裏,率領著部族的一千多名年青人,手持著白晃晃的利器,向住著草原人的山穀殺去。
草原人在這兩百年來一直坐享其成,吃得太飽,長得太胖,結果曆史學家悲觀地發現:這個曾經在草原上英勇善戰的種族退化了。所以當山人殺過來的時候,他們個個趕緊跑迴到家裏,把供奉在祖先牌位前的棍棒請來下,再出門與山人交戰。可想而知,那些棍棒過了兩百年早已徒有其表,內裏早已腐爛不堪,如何還能夠上陣殺敵?但是他們仍然自信,因為他們手裏拿的是兩百年前祖先們用以捕殺獅子老虎的神棒,所以,他們以一種雄赳赳的氣勢奔赴到了山人麵前,倒在了他們的鐵器之下……
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何以祖先們傳下來的神棒,竟然會被那白晃晃的東西削做了兩半,何以自己結實的胸脯,又被那那白晃晃的東西穿個血窟窿……
他們沒有得到迴答,驚訝地看著戰友們一個又一個的倒下……
鮮血染紅了溪水……
紅水流遍了整個草原……
草原上的友族聞到了河裏有鮮血的味道,知道山上必然發生了巨變,於是跑迴來想找他們詢問。不過,他們沒有找到那些坐在鹽洞上發了兩百年財、享了兩百年的福的朋友,隻看到了他們的屍體被遺棄在一個新挖的土坑裏……
這一幕何其慘淡!
他們,包括他們的祖祖輩輩,誰也沒有看到過一下子死掉這麽的人!這是為什麽?為什麽?哪裏出錯了?
他們想去尋找山人詢問,卻隻看到山人冷冷的敵意,和一條告誡他們不可擅自逾越的邊界線——邊界線?邊界線是一個什麽東西?
最後他們懷著悲痛的心情,掩埋了朋友的屍體,然後東去再也不迴了。
</p>
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座山還是一座綠水青山,處處枝繁葉茂,鳥語花香,山穀裏有數不盡的果樹,結著數不盡的果子,都大如巨掌,香脆甘甜。在這裏生活著一十八個部落,每一個部落大概有二三百人,單是熟透掉落在地上的果子,都足以養活這五千多人,所以人們並不需要工作,當然那個時候還有沒有工作這個詞。人們就在果林旁邊打搭一個草廬,整日的酣睡,餓了就伸手去摘兩個果子以解腹中之饑。
有一天,突然天降大火,燒掉了半個山頭,隻有河川一邊的果林得以幸免。於是一十八個部落都搬到了河川邊,如此一來,林中的果實就不能養活這麽多人,便有了爭吵,打架,甚至演變成了部落間的混戰,死傷無數。
這個時候,有一個人身體羸弱,他幹不了打砸搶的生計,就去被天火燒過的荒山看看能不能找點吃的。走不到半裏,他聞到了一股焦香,似乎是從地下傳出來的,於是找了一塊石片,就地挖掘起來。因為山土早已被燒得龜裂,才挖幾下就滾出來一個圓圓的東西,那東西的表皮被烤得發黑,焦香味正是此物發出的。他大著膽子,伸出右手的第二根指頭,往那黑皮上摸了一下,粘帶過來一些黃褐色的液體,放到嘴中一嚐,想不到竟然十分美味,而且生平從來沒有吃過的味道!當下就撕掉那物的黑皮,一口一口地吞嚼,雖然甜中帶苦,卻也管不了那麽多了。剛吃了一半,那圓東西就露出了內瓤,黃燦燦的,他又用第二根指頭挑出來一塊,嚐了之後發覺內瓤比黑皮好吃多了!這下把他高興得翻起了跟頭,對著山拜了拜,又對著天拜了拜,又對著灰燼拜了拜,總之,所看到的東西都拜了一遍。
然後此人挺著吃得渾圓的肚子,慢慢地向部落踱迴去。部落裏的人們一見他的肚子都大為吃驚,紛紛圍過來,問他在哪裏吃得如此圓滿。那時的人還沒有自私的心思,就一五一十地對大家說了。大家就央求他說,你一個人吃飽了,我們都還餓著呢,請你帶我過去,讓我們的肚子也吃得像你一樣吧。他點著頭說好,就帶著大家去了那片被燒過的荒山。
人多力量大,此話當真不假。晃眼的工夫,竟然挖出來百十來個的那種圓物。大家都不知道該如何吃這種東西,便拿來放在他的麵前堆成了一個小山包,請他開示。隻見他伸出左手拿起一個,然後用右手的第二根指頭,一戳就把那東西戳破一個洞,讓身邊的人聞了聞,他們聞了都說很香。他又把那東西從中間掰開,露出了黃燦燦的內瓤,他左咬一口右咬一口,狼吞虎咽,把大家看得驚訝不已。
過了一會,大家看他仍然沒死,於是哄然搶光了那堆成小山包的東西,也學著他先用右手的第二根指頭戳一個洞,然後再掰開來吃。才吃了第一口,大家都被這種美味折服,唉,比樹上結的果子好吃太多了!
所以他這個第一個發現烤地瓜能吃的人,也就成了第一個在雪人國曆史上留下了名字的人,他叫作:“食祖”。後來的人為了紀念他,便把人的第二根手指叫作“食指”。
在食祖的影響下,也可以說在饑餓的驅使下,不久,有的人就在荒山發現了燒焦了的飛鳥走獸也可以吃,味道也不錯。更有一二好事者,竟去溪流裏捕了魚架在火上烤,剛開始隻是搞惡作劇,沒想到魚烤好之後也十分香甜。於是,部落的人就四處捕捉活物,架在火上烤一烤,聞聞香不香,能不能吃。那些飛鳥走獸本來與人類和平相處,每天在山穀自在地走來走去,這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的同類被人抓去火烤,裂屍而啖,不禁驚恐萬分,奔走相告,一起逃往了山下廣闊的草原。
山中的獸類一天比一天見少,那喜歡上吃肉類的部落耐不住清涼,召集眾人一商量,決定離開山洞去草原上打獵為生。每過一段時間,都會有草原上的人帶著獵物來山上看望親戚朋友,個個吃得油光滿麵,腦滿腸肥,子子孫孫也都生長得身材魁梧,力大無窮。山裏人看親戚朋友帶來的禮物豐厚,自己擺出一桌子果子和泉水,自然感到十分愧疚。山裏的年青人也看不起父輩,決意追隨草原人的腳步,去東方享受吃肉的生活。於是山上的年青人走了一批又一批。最後隻剩下裏老弱孤寡。
所幸這時,有一個山人在一處山洞裏發現了食鹽,挖了一大塊搬迴到家裏。正愁著不知作何用處,到了晚上,肚子餓了的時候,忽然看見朋友送他的一條羊腿,馬上架起了火,一邊烤著羊肉,一邊撒上白雪似的山鹽。沒有想到,他無意中的一次嚐試,讓他成為了第二位名留青史的人,因為烤羊肉的香味從他家裏飄出來,傳遍整個山穀。甚至連二十裏外的行人都聞到了他家烤羊肉的香味,憑著香味的指引,行人趟過了一條又一條的河,爬過了一道又一道的坡,終於看見了一個院子,那裏已經黑壓壓的坐滿了何止成百上千人。一個個都伸長了脖子,留了一地的口水,圍著那個發明烤羊肉的山人,仿佛一眾信徒在聆聽牧師布道一般。當然,在他們那個年代,吃飯就是一種莊嚴的宗教。
那山人開了口,說出的話猶如天使在宣諭上帝的旨意,被在場的人銘記在心,傳了一代又一代。直到後來,有人發明了文字,當他想要在石壁上刻字的時候,他首先想起來的就是他奶奶聽她奶奶向她述說過的山人說過一句話:
“烤羊肉,撒上適量的鹽,很好吃!”
那是一個非常幸福的夜晚,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分到了一塊指甲蓋大小的烤羊肉,他們像是領受聖餐一樣的恭敬,小心翼翼地把羊肉放在嘴裏,恐怕一激動吞了下去,就用舌頭把羊肉壓在牙床上,慢慢地吸吮羊肉的美味,直到把那塊羊肉吸幹了,這才用舌頭把羊肉卷到後槽牙上,慢慢地咀嚼……
第二天,全山的人跑到上去挖鹽了。等到草原上的人再過來走親戚,山人鄭重地把鹽拿出來,在他們麵前演示一番做飯的時候加鹽的效果。草原人習慣了飲毛茹血,從來沒有想到可以把肉類做得如此美妙,當下決定要用肉和他們換取山鹽。從此,山裏人僅靠著山鹽就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
那個發現山鹽的山人,被後來的人稱作“鹽祖”,與“食祖”齊名,並稱“青山二祖”。
可是好景不長,草原上有一個部落的人看在眼裏,心裏不舒服了,心想他們每天追逐野獸,拚死拚活,搞不好還會被野獸吃了,可山人倒好,用一小袋山鹽就可以換取一條羊腿,雖然價格有浮動,但至少要換半條羊腿。就在一個青天白日裏,草原上的人持著長棍短棒迴到山上來了,一陣棒打加上恐嚇,把生產山鹽的洞占領了。據雪人國的史書記載,那是他們種族自誕生以來,發生的一場戰爭,草原人以絕對的優勢,樹立了權威,並且占領了山洞將近兩百年。
山人在這個兩百年裏都幹什麽來呢?
在頭一個一百年裏,他們在山裏發現了鐵。可惜他們不知道如何利用,就隨手丟在了垃圾裏。
到了第二個一百年裏,出了一位“武聖人”。首先是他發現把鐵加熱,可以打造成兵器,用這種兵器別說是人,就是山上的大石頭也能砍成兩半。於是就遣人秘密的打造兵器,同時招募了一群勇敢的年青人,每年不停地操練。他又不停地研究地形,看從哪個方向進攻合適,如果遇到了抵抗,又該如何處置。一連思索了數年,竟然讓他琢磨出來了一套“兵法”,然後就按著“兵法”進行實戰演習。如此又過了兩年,年青人個個都如狼似虎,躍躍欲試。他知道複仇的時機到來了,於是也在一個青天白日裏,率領著部族的一千多名年青人,手持著白晃晃的利器,向住著草原人的山穀殺去。
草原人在這兩百年來一直坐享其成,吃得太飽,長得太胖,結果曆史學家悲觀地發現:這個曾經在草原上英勇善戰的種族退化了。所以當山人殺過來的時候,他們個個趕緊跑迴到家裏,把供奉在祖先牌位前的棍棒請來下,再出門與山人交戰。可想而知,那些棍棒過了兩百年早已徒有其表,內裏早已腐爛不堪,如何還能夠上陣殺敵?但是他們仍然自信,因為他們手裏拿的是兩百年前祖先們用以捕殺獅子老虎的神棒,所以,他們以一種雄赳赳的氣勢奔赴到了山人麵前,倒在了他們的鐵器之下……
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何以祖先們傳下來的神棒,竟然會被那白晃晃的東西削做了兩半,何以自己結實的胸脯,又被那那白晃晃的東西穿個血窟窿……
他們沒有得到迴答,驚訝地看著戰友們一個又一個的倒下……
鮮血染紅了溪水……
紅水流遍了整個草原……
草原上的友族聞到了河裏有鮮血的味道,知道山上必然發生了巨變,於是跑迴來想找他們詢問。不過,他們沒有找到那些坐在鹽洞上發了兩百年財、享了兩百年的福的朋友,隻看到了他們的屍體被遺棄在一個新挖的土坑裏……
這一幕何其慘淡!
他們,包括他們的祖祖輩輩,誰也沒有看到過一下子死掉這麽的人!這是為什麽?為什麽?哪裏出錯了?
他們想去尋找山人詢問,卻隻看到山人冷冷的敵意,和一條告誡他們不可擅自逾越的邊界線——邊界線?邊界線是一個什麽東西?
最後他們懷著悲痛的心情,掩埋了朋友的屍體,然後東去再也不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