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賀咱們再次團圓,幹!”齊民瞻率先舉杯。
“幹!”
“幹!”
姐弟二人亦舉杯,三隻盛滿醇香四溢佳釀的透薄瓷杯在空中輕輕一碰,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陛下,嚐嚐這螃蟹,我們莊子上養的,此時最是肥鮮香美,可要臣女為您剝?”
阮綿熱情拿起最大的一隻螃蟹放到瓷碟裏,雙手捧到齊民瞻麵前。
這次宮中宴飲,京中好幾家勳貴世家都沒有受到邀請,這廝卻特意派人來邀了阮綜,給足了安遠侯府顏麵,她也不介意對這廝熱絡些。
她並不會因著兩年前對此人伸出過援手便拿大,不會理所當然認為他應該厚待安遠侯府。
一方麵,當初幫他是為報東宮大恩,並非為利為益。
另一方麵,沒有人能一再容忍挾恩圖報之人,不自知的人早晚會遭厭棄,況且這位已是手掌無數人生殺予奪大權的君王。
伴君如伴虎,他願意放下身份同她姐弟二人親近,她不會故作惶恐唯諾之態,但也會守住原則和界線,不會恃寵而驕,得寸進尺。
“不必了,我自己來。”
齊民瞻臉上淺笑,心中卻苦澀不已,她眼裏的客套、討好和謹慎,無不說明她隻將他當成君王,而非旁的。
更令他窒息的是,他所有心緒都隻能壓藏在心裏,不敢表露分毫。
旁人巴不得將心剖給心悅的女子瞧,以求女子傾心迴應,而他卻隻能想方設法掩藏,否則連與她客套的機會都將不複存在了。
阮綿沒再客套,笑著將一套精巧的銀質蟹八件一一擺放到他麵前。
又從盤子裏拿起一隻極大的螃蟹放到阮綜麵前,下巴微揚一臉傲嬌:
“給我剝。”
“嗯,稍等。”
阮綜先從一旁帶蓋子的瓷盆裏,拿出條溫熱帕子,細細擦幹淨手。
隨後執起麵前的銀剪子,將八隻蟹腳和兩隻大螯依次剪下,再用腰圓錘輕輕敲打堅硬的蟹殼,然後用長柄斧插入蟹蓋,將其輕輕掀開,露出飽滿的蟹黃。
他又拿過一旁的小玉碗,用銀勺子將蟹黃一點一點盛到玉碗裏,又澆上一小勺薑醋汁,最後端到阮綿麵前:
“你先吃著,我給你剔別處的肉。”
阮綿笑盈盈的用小銀勺舀起蟹黃放進口中,軟糯鮮香在口中蔓延,讓她不由眉眼彎彎,滿足的愉悅溢滿粉嫩白皙的雙頰。
涼亭四周懸掛了無數彩燈,她明亮的雙眸在燈光下熠熠生輝,璨若星河。
齊民瞻微微側頭看向她,隻覺這笑容格外晃眼,手指微微顫抖,直到捏著的長柄叉掉落,才慌亂的迴神。
姐弟二人疑惑的朝他看來,他一臉平靜的將裝滿蟹肉和蟹膏的玉碗遞向阮綿。
阮綿有些受寵若驚:“給我的?”
齊民瞻微微頷首。
阮綿眸光一亮,並不跟他多做客氣,俏皮道:“多謝陛下賞。”
“嗯。”
齊民瞻收迴手,垂眸斂下眼中情緒,又自顧自飲了一杯酒,方再拿起一隻蟹拆了起來。
姐弟二人一個專心剔蟹肉,一個美滋滋的吃蟹肉,加之他掩藏極好,是以沒人察覺他微妙的情緒變化。
阮綜將剩下的蟹肉剔到玉碗裏端給阮綿:“聽說你那會兒已經吃過一隻了,黃爺爺說蟹肉性寒,不宜多食,你今晚不能再吃了。”
“知道,不吃就不吃唄,反正湖裏多的是,這些日子讓膳房每天準備,你每天給我剝。”
阮綿知道他是一片好意,痛快答應了。
阮綜又往她杯子裏倒酒:“喝杯熱酒。”
感動阿弟的周到體貼,阮綿笑著舉杯喝下,繼續埋頭吃蟹。
待將麵前的蟹肉吃完,一隻骨節分明的手端著一碟點心出現在她眼前,阮綿側頭看去。
隻見齊民瞻薄唇輕啟:“嚐嚐。”
“這是?”
“薛尚膳的手藝,除了蓮粉桂糖糕,還有梅花瓊酥,芙蓉酥酪糕,都是之前你去東宮愛吃的幾樣。”
阮綿驚訝:“她......”
齊民瞻道:“宮變那日她不當值,正好去了別宮尋友,她不知東宮之事,逆王未免引起猜疑,事後也並沒有除掉她。
東宮還有幾人同她一樣,因那日不在東宮,不知內情,撿迴了一條命。”
阮綿了然頷首,雙手接過點心,捏起一塊蓮粉桂糖糕,輕輕咬下一口,久違的熟悉味道在口中蔓延開。
眼前仿佛出現了那個溫柔明豔的女子,一邊用帕子輕輕為她擦拭嘴角的碎屑,一邊將剛調製的蜂蜜紫蘇飲端給她:
“潤潤喉,別噎著......”
迴憶起這些,她的雙眸不由浮上了一層薄薄的水霧。
察覺她的情緒,齊民瞻暗自懊惱,又惹她傷懷了,趕忙安慰:
“你別想太多,都過去了,如今他們的大仇已報,若在天有靈看到我們都好,也定然欣慰。”
他自幼生長在皇家,早早便知曉皇權鬥爭的黑暗和殘酷,也見多了生離死別。
當年,剛得知雙親離世時,他隻難過了幾日,便很快從頹然和消沉裏走出來了。
他知道,他最應該做的事是報仇,是擔起責任,而不是鬱鬱寡歡。
這幾年他每日沉浸在忙碌裏,一直埋頭朝前,極少去難過和傷懷,因為他知道,那些無濟於事,還不若將自己打理好,讓他們九泉之下安心。
阮綿悶悶的點頭,將剩下的糕點吃完,這廝說得對,太子妃在天上定然更願意看到她歡喜的模樣。
三人又閑話了一會兒,已月近中天。
齊民瞻起身道:“綿綿,我給你帶了節禮,隨我去瞧瞧。”
“是什麽?”阮綿有些好奇。
“去看看就知道了,走。”
阮綜今日在宴上與幾位世叔世伯多飲了幾杯,此時已醉意醺然,起身道:
“你們去吧,我便不去了。”
畢竟他早見過那節禮了。
聖上也專門送了他節禮,還讓他以後私下將他當兄長,不必當君王。
聖上待他很好,言談親切,真的就像兄長一樣。
那會兒在宮裏,聖上又檢查了他的武藝,且又指點了他幾招,還送了幾本珍貴的兵書給他......
阮綿陪他走了一段路,來到小廝們等候的地方。
小廝迎過來,阮綿叮囑他們照顧好小侯爺,迴院子後服侍小侯爺喝過醒酒湯再睡......
一直同齊民瞻來到馬廄,才看到他說的節禮:一匹通體銀白,體型彪健的駿馬。
阮綿一臉難以置信,這廝還真是不通世故人情!
送禮都不會送,她又不會騎馬,送給她馬做什麽?
不過這匹馬看著就......喜歡!
她快步上前,猶豫了一瞬還是忍不住輕輕摸了上去。
按理說這樣的寶馬都是有脾氣的,不會輕易讓生人靠近,可這匹馬半點也不排斥她,任由她上下其手。
油光水滑的皮毛,摸著很舒服,她喜歡極了。
“喜歡嗎?”
“當然。”
阮綿歡喜點頭,隨即又收迴手,緊緊攥著帕子,猶豫道:
“我還是不留它了,這樣的駿馬給我也是浪費,隻能日日伏櫪。
它應該跟著肆意昂揚的人,去闖蕩,去征戰,它應該馳騁在更加廣闊的天地裏。”
齊民瞻注意到,她說這些時,眼中流露出了很多情緒:羨慕、向往、低落、遺憾.....
來此處的路上,他聽阮綜說起過,她不足五歲時便吵嚷著讓老安遠侯教她騎馬。
可在學騎馬時,老安遠侯一時疏忽,在她摔下馬的時候沒有及時接住她,導致她磕破了頭,流了很多血。
侯夫人嚇壞了,連哭了好幾日,還病了一場,從那以後她便不再學騎馬了,連學了一陣子的武功都停了。
她並非嫻靜柔婉的女子,身為武將家的女兒,大概她心裏也是渴望跨馬拉弓的吧?
阮綿正暗自低沉,忽然身子一輕,下一瞬竟坐在了馬背上。
“坐好。”男子低沉悅耳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
“這.......”
阮綿尚在震驚中,馬兒已經噠噠小跑起來,很快便直接踏出了大門。
清光皎皎,照亮一地銀輝,即便沒有燈火,道路也被照得亮如白晝。
縱馬奔跑了一刻鍾,便來到了官道。
馬兒在平坦寬闊的道路上肆意馳騁,寂靜的夜晚,奔跑的馬蹄聲格外清晰入耳。
感受著風吹過耳畔的暢意,阮綿漸漸放下了維持多年的矜持守禮,不住的迴頭催齊民瞻:
“快!”
“快一些!”
“再快一些!”
“哈哈哈......”
女子清脆歡快的笑聲散落一路……
齊民瞻微微勾起了唇,聽她的話不斷促馬加快速度。
雖同乘一騎,但他不敢有過分的動作,身子特意跟她拉開距離,握著韁繩的雙臂也懸空支撐著,盡量不與她碰觸。
她很敏感,也很戒備,若被她發現他的心思,她一定會毫不猶豫遠離他。
現在這樣很好,他知道,因著阿娘的關係,她不排斥他,她將他當親人,當家人,但不會是心上人。
起碼現在不會......
阮綿沉浸在速度帶來的刺激裏,她的骨子裏流著以武傳家的將門之血,天生就能適應馬背上的顛簸。
她不會刻意白費力氣,企圖保持身體穩定,而是跟隨著馬兒的顛簸節奏,身體也輕微晃動,這樣反而才是最穩的。
一口氣跑出去了很遠,見她盡了興,齊民瞻才讓馬漸漸放緩速度。
極度的興奮暢然過後,阮綿才意識到他們如今這樣有多不妥,但“於禮不合”四個字還是被她咽迴了肚子裏。
罷了,今日且放肆一迴又如何?
這廝不守規矩慣了,她這個時候才來計較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太子妃將她當親女一般,也許這廝親人盡失,也是將她和阿弟當親人的,所以同他們格外親近。
她笑眯眯迴頭:“陛下,謝謝你,今日我很高興!”
言語間難掩激動和滿足,這些年她顧慮太多,規行矩步,少有這樣肆意痛快的時候。
齊民瞻微微彎唇:“聽說你身邊有個丫頭會武功,你可以時常讓她帶你出來騎馬跑一跑,這匹馬跟你投緣,留下吧!”
阮綿傾身撫了撫馬鬃,的確,她一眼看到它就生了喜愛之心,而它也願意她的親近和觸碰,這便是緣分吧!
“好!多謝陛下!它有名字嗎?”
“有,叫包子。”
“包子?”
阮綿仿若被包子噎住了一般,這廝果然不著調,給這樣的寶駒取這麽隨意的名字!
“幹!”
“幹!”
姐弟二人亦舉杯,三隻盛滿醇香四溢佳釀的透薄瓷杯在空中輕輕一碰,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陛下,嚐嚐這螃蟹,我們莊子上養的,此時最是肥鮮香美,可要臣女為您剝?”
阮綿熱情拿起最大的一隻螃蟹放到瓷碟裏,雙手捧到齊民瞻麵前。
這次宮中宴飲,京中好幾家勳貴世家都沒有受到邀請,這廝卻特意派人來邀了阮綜,給足了安遠侯府顏麵,她也不介意對這廝熱絡些。
她並不會因著兩年前對此人伸出過援手便拿大,不會理所當然認為他應該厚待安遠侯府。
一方麵,當初幫他是為報東宮大恩,並非為利為益。
另一方麵,沒有人能一再容忍挾恩圖報之人,不自知的人早晚會遭厭棄,況且這位已是手掌無數人生殺予奪大權的君王。
伴君如伴虎,他願意放下身份同她姐弟二人親近,她不會故作惶恐唯諾之態,但也會守住原則和界線,不會恃寵而驕,得寸進尺。
“不必了,我自己來。”
齊民瞻臉上淺笑,心中卻苦澀不已,她眼裏的客套、討好和謹慎,無不說明她隻將他當成君王,而非旁的。
更令他窒息的是,他所有心緒都隻能壓藏在心裏,不敢表露分毫。
旁人巴不得將心剖給心悅的女子瞧,以求女子傾心迴應,而他卻隻能想方設法掩藏,否則連與她客套的機會都將不複存在了。
阮綿沒再客套,笑著將一套精巧的銀質蟹八件一一擺放到他麵前。
又從盤子裏拿起一隻極大的螃蟹放到阮綜麵前,下巴微揚一臉傲嬌:
“給我剝。”
“嗯,稍等。”
阮綜先從一旁帶蓋子的瓷盆裏,拿出條溫熱帕子,細細擦幹淨手。
隨後執起麵前的銀剪子,將八隻蟹腳和兩隻大螯依次剪下,再用腰圓錘輕輕敲打堅硬的蟹殼,然後用長柄斧插入蟹蓋,將其輕輕掀開,露出飽滿的蟹黃。
他又拿過一旁的小玉碗,用銀勺子將蟹黃一點一點盛到玉碗裏,又澆上一小勺薑醋汁,最後端到阮綿麵前:
“你先吃著,我給你剔別處的肉。”
阮綿笑盈盈的用小銀勺舀起蟹黃放進口中,軟糯鮮香在口中蔓延,讓她不由眉眼彎彎,滿足的愉悅溢滿粉嫩白皙的雙頰。
涼亭四周懸掛了無數彩燈,她明亮的雙眸在燈光下熠熠生輝,璨若星河。
齊民瞻微微側頭看向她,隻覺這笑容格外晃眼,手指微微顫抖,直到捏著的長柄叉掉落,才慌亂的迴神。
姐弟二人疑惑的朝他看來,他一臉平靜的將裝滿蟹肉和蟹膏的玉碗遞向阮綿。
阮綿有些受寵若驚:“給我的?”
齊民瞻微微頷首。
阮綿眸光一亮,並不跟他多做客氣,俏皮道:“多謝陛下賞。”
“嗯。”
齊民瞻收迴手,垂眸斂下眼中情緒,又自顧自飲了一杯酒,方再拿起一隻蟹拆了起來。
姐弟二人一個專心剔蟹肉,一個美滋滋的吃蟹肉,加之他掩藏極好,是以沒人察覺他微妙的情緒變化。
阮綜將剩下的蟹肉剔到玉碗裏端給阮綿:“聽說你那會兒已經吃過一隻了,黃爺爺說蟹肉性寒,不宜多食,你今晚不能再吃了。”
“知道,不吃就不吃唄,反正湖裏多的是,這些日子讓膳房每天準備,你每天給我剝。”
阮綿知道他是一片好意,痛快答應了。
阮綜又往她杯子裏倒酒:“喝杯熱酒。”
感動阿弟的周到體貼,阮綿笑著舉杯喝下,繼續埋頭吃蟹。
待將麵前的蟹肉吃完,一隻骨節分明的手端著一碟點心出現在她眼前,阮綿側頭看去。
隻見齊民瞻薄唇輕啟:“嚐嚐。”
“這是?”
“薛尚膳的手藝,除了蓮粉桂糖糕,還有梅花瓊酥,芙蓉酥酪糕,都是之前你去東宮愛吃的幾樣。”
阮綿驚訝:“她......”
齊民瞻道:“宮變那日她不當值,正好去了別宮尋友,她不知東宮之事,逆王未免引起猜疑,事後也並沒有除掉她。
東宮還有幾人同她一樣,因那日不在東宮,不知內情,撿迴了一條命。”
阮綿了然頷首,雙手接過點心,捏起一塊蓮粉桂糖糕,輕輕咬下一口,久違的熟悉味道在口中蔓延開。
眼前仿佛出現了那個溫柔明豔的女子,一邊用帕子輕輕為她擦拭嘴角的碎屑,一邊將剛調製的蜂蜜紫蘇飲端給她:
“潤潤喉,別噎著......”
迴憶起這些,她的雙眸不由浮上了一層薄薄的水霧。
察覺她的情緒,齊民瞻暗自懊惱,又惹她傷懷了,趕忙安慰:
“你別想太多,都過去了,如今他們的大仇已報,若在天有靈看到我們都好,也定然欣慰。”
他自幼生長在皇家,早早便知曉皇權鬥爭的黑暗和殘酷,也見多了生離死別。
當年,剛得知雙親離世時,他隻難過了幾日,便很快從頹然和消沉裏走出來了。
他知道,他最應該做的事是報仇,是擔起責任,而不是鬱鬱寡歡。
這幾年他每日沉浸在忙碌裏,一直埋頭朝前,極少去難過和傷懷,因為他知道,那些無濟於事,還不若將自己打理好,讓他們九泉之下安心。
阮綿悶悶的點頭,將剩下的糕點吃完,這廝說得對,太子妃在天上定然更願意看到她歡喜的模樣。
三人又閑話了一會兒,已月近中天。
齊民瞻起身道:“綿綿,我給你帶了節禮,隨我去瞧瞧。”
“是什麽?”阮綿有些好奇。
“去看看就知道了,走。”
阮綜今日在宴上與幾位世叔世伯多飲了幾杯,此時已醉意醺然,起身道:
“你們去吧,我便不去了。”
畢竟他早見過那節禮了。
聖上也專門送了他節禮,還讓他以後私下將他當兄長,不必當君王。
聖上待他很好,言談親切,真的就像兄長一樣。
那會兒在宮裏,聖上又檢查了他的武藝,且又指點了他幾招,還送了幾本珍貴的兵書給他......
阮綿陪他走了一段路,來到小廝們等候的地方。
小廝迎過來,阮綿叮囑他們照顧好小侯爺,迴院子後服侍小侯爺喝過醒酒湯再睡......
一直同齊民瞻來到馬廄,才看到他說的節禮:一匹通體銀白,體型彪健的駿馬。
阮綿一臉難以置信,這廝還真是不通世故人情!
送禮都不會送,她又不會騎馬,送給她馬做什麽?
不過這匹馬看著就......喜歡!
她快步上前,猶豫了一瞬還是忍不住輕輕摸了上去。
按理說這樣的寶馬都是有脾氣的,不會輕易讓生人靠近,可這匹馬半點也不排斥她,任由她上下其手。
油光水滑的皮毛,摸著很舒服,她喜歡極了。
“喜歡嗎?”
“當然。”
阮綿歡喜點頭,隨即又收迴手,緊緊攥著帕子,猶豫道:
“我還是不留它了,這樣的駿馬給我也是浪費,隻能日日伏櫪。
它應該跟著肆意昂揚的人,去闖蕩,去征戰,它應該馳騁在更加廣闊的天地裏。”
齊民瞻注意到,她說這些時,眼中流露出了很多情緒:羨慕、向往、低落、遺憾.....
來此處的路上,他聽阮綜說起過,她不足五歲時便吵嚷著讓老安遠侯教她騎馬。
可在學騎馬時,老安遠侯一時疏忽,在她摔下馬的時候沒有及時接住她,導致她磕破了頭,流了很多血。
侯夫人嚇壞了,連哭了好幾日,還病了一場,從那以後她便不再學騎馬了,連學了一陣子的武功都停了。
她並非嫻靜柔婉的女子,身為武將家的女兒,大概她心裏也是渴望跨馬拉弓的吧?
阮綿正暗自低沉,忽然身子一輕,下一瞬竟坐在了馬背上。
“坐好。”男子低沉悅耳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
“這.......”
阮綿尚在震驚中,馬兒已經噠噠小跑起來,很快便直接踏出了大門。
清光皎皎,照亮一地銀輝,即便沒有燈火,道路也被照得亮如白晝。
縱馬奔跑了一刻鍾,便來到了官道。
馬兒在平坦寬闊的道路上肆意馳騁,寂靜的夜晚,奔跑的馬蹄聲格外清晰入耳。
感受著風吹過耳畔的暢意,阮綿漸漸放下了維持多年的矜持守禮,不住的迴頭催齊民瞻:
“快!”
“快一些!”
“再快一些!”
“哈哈哈......”
女子清脆歡快的笑聲散落一路……
齊民瞻微微勾起了唇,聽她的話不斷促馬加快速度。
雖同乘一騎,但他不敢有過分的動作,身子特意跟她拉開距離,握著韁繩的雙臂也懸空支撐著,盡量不與她碰觸。
她很敏感,也很戒備,若被她發現他的心思,她一定會毫不猶豫遠離他。
現在這樣很好,他知道,因著阿娘的關係,她不排斥他,她將他當親人,當家人,但不會是心上人。
起碼現在不會......
阮綿沉浸在速度帶來的刺激裏,她的骨子裏流著以武傳家的將門之血,天生就能適應馬背上的顛簸。
她不會刻意白費力氣,企圖保持身體穩定,而是跟隨著馬兒的顛簸節奏,身體也輕微晃動,這樣反而才是最穩的。
一口氣跑出去了很遠,見她盡了興,齊民瞻才讓馬漸漸放緩速度。
極度的興奮暢然過後,阮綿才意識到他們如今這樣有多不妥,但“於禮不合”四個字還是被她咽迴了肚子裏。
罷了,今日且放肆一迴又如何?
這廝不守規矩慣了,她這個時候才來計較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太子妃將她當親女一般,也許這廝親人盡失,也是將她和阿弟當親人的,所以同他們格外親近。
她笑眯眯迴頭:“陛下,謝謝你,今日我很高興!”
言語間難掩激動和滿足,這些年她顧慮太多,規行矩步,少有這樣肆意痛快的時候。
齊民瞻微微彎唇:“聽說你身邊有個丫頭會武功,你可以時常讓她帶你出來騎馬跑一跑,這匹馬跟你投緣,留下吧!”
阮綿傾身撫了撫馬鬃,的確,她一眼看到它就生了喜愛之心,而它也願意她的親近和觸碰,這便是緣分吧!
“好!多謝陛下!它有名字嗎?”
“有,叫包子。”
“包子?”
阮綿仿若被包子噎住了一般,這廝果然不著調,給這樣的寶駒取這麽隨意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