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過了一場不算大的雪後,天氣放晴。
暖融融的日光從木雕花窗格透進來,照到屋中花草上,平添了幾分靜謐的愜意。
阮綿抬起酸痛的右手腕子,輕輕轉了幾圈。
一旁伺候的紫芸和綠茉忙停下手裏的活計,一個為她揉捏肩頸,一個將她手裏的紫毫筆取下,擱置到一旁的筆山上。
綠茉又從一旁倒了盞茶捧到她麵前:
“姑娘都忙這半晌了,累了吧?快歇會兒。”
再有一個多月就過年了,年底事務繁忙:
管事們交上來的各種采買置辦帖子,需相合數目並做登記;送往各家各府的年底禮單雖早有定例,卻也需她一一過目;各處田莊、鋪麵的出息年利賬目都需她查驗核實......
喝了半盞茶,抬眸看了眼正捧著繡繃子的桃溪,此時的她斂去了平日的端肅,滿目皆是柔情,一幅“荷下鴛鴦戲碧水”隻差個收尾了。
桃溪快要出嫁了,嫁的是萬管家的長子萬長德,比她大一歲,月底辦婚事。
他們自小在澤州城長大,那裏不像京城規矩多,約束多,當年幾個小孩子常一起玩耍。
萬長德最年長,他少年持重,將所有小孩子都看顧得很到位。
阮綿也很敬重這位大哥哥,尤其這些年,他幫著在外打理幾宗生意,事事處理穩妥周全,即便偶爾生出意外,他也能很快想到法子擺平。
她微微挑起眉,隨後幽幽歎息道:
“唉!如今我這全身上下,穿的,佩的,竟沒有一樣是人家的手藝了,果然妹妹還是不如哥哥重要啊!罷了,原也是我不配的。”
身旁的兩個丫頭聞言都忍不住掩口輕笑。
桃溪放下手裏的針線活計,起身過來輕戳她的額頭:
“小沒良心的!胡拈什麽酸?從前還在夫人房裏,你還沒根桌腿高,我便服侍你,穿衣梳頭洗臉,哪一樣不是我?
我白天黑夜的跟著嬤嬤學針線,待我學成,你冬日的暖手捂子、花領子,夏日的綃帕子、扇袋子,哪一樣不是我親手製的?
現今你大了,又管家理事,穿的用的自然更要細致精雅,便都交給又擅長又有經驗的人去做了,你卻還在這裏說三道四!”
阮綿捧著茶杯嘖嘖道:
“我不過說了一句,姐姐就拿這麽多話堵我。姐妹一場,同在一個屋簷下住了十幾年,眼看要分開了,我到現在連句舍不得的話也沒聽著,心裏不免難過嘛!”
“說什麽舍不得?又不是要去外頭多遠,再不好見著!將來我隻晚上迴後麵那排房子裏,白日還來你這兒服侍。
便是你將來嫁去沈家,我也是要跟過去的,夫人和侯爺早就留話了,這輩子都叫我跟著你,別離了你。”桃溪輕嗔道。
厚重的簾子被挑起,青芷和另一個丫鬟抬著一個藤筐進來,裏麵裝著剛晾曬好的衣裳。
“姑娘又淘氣了!桃溪姐姐雖嘴上不說,心裏卻都裝著您的,否則怎麽會叫人家萬大哥等這麽多年?還不是因著您年紀小,放不下心?”
一邊說著,青芷一邊拿起件杏色如意鑲邊對襟長襖鋪平,接過小丫鬟手裏遞來的焦鬥燙著衣裳,繼續說道:
“姑娘心裏也是明白的,這些日子我幫著姑娘為桃溪姐姐準備嫁妝,最是清楚不過了,那嫁妝比普通富戶人家嫁小姐還豐厚呢!姑娘念著桃溪姐姐的好呢!”
桃溪故意板起臉,瞪了阮綿一眼:
“還跟以前小孩子似的,閑下來沒事兒就吃個酸,撒個嬌!”
其實,她心中無比慶幸。幸好自家姑娘性情開朗疏闊,豁達清透,不是那經不得風雨吹打嬌弱女子,經曆了這麽多苦難坎坷,姑娘從不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也不曾輕言放棄。
想到這裏,她又道:
“就快及笄了,等嫁去沈家可得收斂著些,萬不能再這般了,小心叫旁人笑話了去。
沈家根基深厚,家底殷實,門風嚴謹,長輩寬仁慈厚,沈公子溫和儒雅,對姑娘更是情深意重。
姑娘是有福的,等去了沈家,日子定然舒心又順遂。”
另外幾個丫鬟也趕忙跟著附和:
“京中人人稱讚沈公子儀表堂堂,芝蘭玉樹,更兼才學出眾,溫潤爾雅,不知道有多少閨秀千金暗自傾慕呢?”
“那些人傾慕也是枉然!沈公子對咱們姑娘一往情深,這些年屋裏連個通房侍妾都沒有收用,隻一心一意等著咱們姑娘呢!”
“沈公子早就說過了,此生不會有別人,隻與咱們姑娘一生一世,雙馨白首!真真叫人羨慕呢!”
提起沈維楨,阮綿粉嫩白皙的雙頰漾開了明媚的笑意。
她忽想起了那日那個未曾觸及的吻,相識多年,見麵無數次,他一直恪守君子行止,從不曾逾矩。
他淡泊功名利祿,科舉入仕並不為追逐高官厚祿,所以他雖是探花郎出身,卻沒有走入翰林進內閣的路子。
他現在任職工部,等他們成婚後,他會請旨外放。
他想去地方任一方父母官,希望能真正體恤民間疾苦,踏踏實實為百姓做事,救民於水火。
當然,他會帶著她一起。
他說,會和她將大郯各地的山川美景、特產美食、風土人情都領略個遍!
想到這些,她的心溫暖又柔軟。
可是,一想到那場宮亂,她心裏升起了迷茫,若真的是新帝為謀權篡位,自導自演了那場叛亂,她該怎麽辦?
太子妃娘娘和太子殿下對她和阿弟有大恩,他們的仇,她做不到置身事外。
可她又能做什麽呢?
莫說是見皇帝,便是宮門,她也進不去.....
暖融融的日光從木雕花窗格透進來,照到屋中花草上,平添了幾分靜謐的愜意。
阮綿抬起酸痛的右手腕子,輕輕轉了幾圈。
一旁伺候的紫芸和綠茉忙停下手裏的活計,一個為她揉捏肩頸,一個將她手裏的紫毫筆取下,擱置到一旁的筆山上。
綠茉又從一旁倒了盞茶捧到她麵前:
“姑娘都忙這半晌了,累了吧?快歇會兒。”
再有一個多月就過年了,年底事務繁忙:
管事們交上來的各種采買置辦帖子,需相合數目並做登記;送往各家各府的年底禮單雖早有定例,卻也需她一一過目;各處田莊、鋪麵的出息年利賬目都需她查驗核實......
喝了半盞茶,抬眸看了眼正捧著繡繃子的桃溪,此時的她斂去了平日的端肅,滿目皆是柔情,一幅“荷下鴛鴦戲碧水”隻差個收尾了。
桃溪快要出嫁了,嫁的是萬管家的長子萬長德,比她大一歲,月底辦婚事。
他們自小在澤州城長大,那裏不像京城規矩多,約束多,當年幾個小孩子常一起玩耍。
萬長德最年長,他少年持重,將所有小孩子都看顧得很到位。
阮綿也很敬重這位大哥哥,尤其這些年,他幫著在外打理幾宗生意,事事處理穩妥周全,即便偶爾生出意外,他也能很快想到法子擺平。
她微微挑起眉,隨後幽幽歎息道:
“唉!如今我這全身上下,穿的,佩的,竟沒有一樣是人家的手藝了,果然妹妹還是不如哥哥重要啊!罷了,原也是我不配的。”
身旁的兩個丫頭聞言都忍不住掩口輕笑。
桃溪放下手裏的針線活計,起身過來輕戳她的額頭:
“小沒良心的!胡拈什麽酸?從前還在夫人房裏,你還沒根桌腿高,我便服侍你,穿衣梳頭洗臉,哪一樣不是我?
我白天黑夜的跟著嬤嬤學針線,待我學成,你冬日的暖手捂子、花領子,夏日的綃帕子、扇袋子,哪一樣不是我親手製的?
現今你大了,又管家理事,穿的用的自然更要細致精雅,便都交給又擅長又有經驗的人去做了,你卻還在這裏說三道四!”
阮綿捧著茶杯嘖嘖道:
“我不過說了一句,姐姐就拿這麽多話堵我。姐妹一場,同在一個屋簷下住了十幾年,眼看要分開了,我到現在連句舍不得的話也沒聽著,心裏不免難過嘛!”
“說什麽舍不得?又不是要去外頭多遠,再不好見著!將來我隻晚上迴後麵那排房子裏,白日還來你這兒服侍。
便是你將來嫁去沈家,我也是要跟過去的,夫人和侯爺早就留話了,這輩子都叫我跟著你,別離了你。”桃溪輕嗔道。
厚重的簾子被挑起,青芷和另一個丫鬟抬著一個藤筐進來,裏麵裝著剛晾曬好的衣裳。
“姑娘又淘氣了!桃溪姐姐雖嘴上不說,心裏卻都裝著您的,否則怎麽會叫人家萬大哥等這麽多年?還不是因著您年紀小,放不下心?”
一邊說著,青芷一邊拿起件杏色如意鑲邊對襟長襖鋪平,接過小丫鬟手裏遞來的焦鬥燙著衣裳,繼續說道:
“姑娘心裏也是明白的,這些日子我幫著姑娘為桃溪姐姐準備嫁妝,最是清楚不過了,那嫁妝比普通富戶人家嫁小姐還豐厚呢!姑娘念著桃溪姐姐的好呢!”
桃溪故意板起臉,瞪了阮綿一眼:
“還跟以前小孩子似的,閑下來沒事兒就吃個酸,撒個嬌!”
其實,她心中無比慶幸。幸好自家姑娘性情開朗疏闊,豁達清透,不是那經不得風雨吹打嬌弱女子,經曆了這麽多苦難坎坷,姑娘從不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也不曾輕言放棄。
想到這裏,她又道:
“就快及笄了,等嫁去沈家可得收斂著些,萬不能再這般了,小心叫旁人笑話了去。
沈家根基深厚,家底殷實,門風嚴謹,長輩寬仁慈厚,沈公子溫和儒雅,對姑娘更是情深意重。
姑娘是有福的,等去了沈家,日子定然舒心又順遂。”
另外幾個丫鬟也趕忙跟著附和:
“京中人人稱讚沈公子儀表堂堂,芝蘭玉樹,更兼才學出眾,溫潤爾雅,不知道有多少閨秀千金暗自傾慕呢?”
“那些人傾慕也是枉然!沈公子對咱們姑娘一往情深,這些年屋裏連個通房侍妾都沒有收用,隻一心一意等著咱們姑娘呢!”
“沈公子早就說過了,此生不會有別人,隻與咱們姑娘一生一世,雙馨白首!真真叫人羨慕呢!”
提起沈維楨,阮綿粉嫩白皙的雙頰漾開了明媚的笑意。
她忽想起了那日那個未曾觸及的吻,相識多年,見麵無數次,他一直恪守君子行止,從不曾逾矩。
他淡泊功名利祿,科舉入仕並不為追逐高官厚祿,所以他雖是探花郎出身,卻沒有走入翰林進內閣的路子。
他現在任職工部,等他們成婚後,他會請旨外放。
他想去地方任一方父母官,希望能真正體恤民間疾苦,踏踏實實為百姓做事,救民於水火。
當然,他會帶著她一起。
他說,會和她將大郯各地的山川美景、特產美食、風土人情都領略個遍!
想到這些,她的心溫暖又柔軟。
可是,一想到那場宮亂,她心裏升起了迷茫,若真的是新帝為謀權篡位,自導自演了那場叛亂,她該怎麽辦?
太子妃娘娘和太子殿下對她和阿弟有大恩,他們的仇,她做不到置身事外。
可她又能做什麽呢?
莫說是見皇帝,便是宮門,她也進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