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安縣落入武安軍手中,果然如同戲誌才所預料的那般,引起了軒然大波,不管是蜀軍還是左武衛,都被驚呆了。


    對於金林府的地形環境,蜀軍和左武衛都比較熟悉,他們想破腦袋也想不通,葉白等人是如何悄無聲息地潛入金林府的,畢竟遼平縣可是有蜀軍重兵把守,不可能躲過他們的耳目。


    一些隱蔽小道的存在,他們當然也有所了解,可據他們所知,這些道路,根本就不可能讓大部隊行軍,哪怕輕裝行軍都危險重重,更別提還要攜帶大批戰馬。


    不過現在已經不是讓他們考慮這些問題的時候了,原安縣淪陷,大批武安軍進入金林府,蜀軍必須要做出反應才行。


    不說武安軍突然出現在原安縣,隨時都可以與府城的左武衛一起,圍攻駐守在武治縣的蜀軍,切斷元石縣蜀軍和左武衛叛軍的退路,更是可以從後方襲擊糧道以及北上支援的蜀軍,局勢瞬間就變得有些嚴峻了起來。


    最簡單的辦法,自然是北上的2萬蜀軍掉頭返迴,進攻原安縣,哪怕攻不破原安縣,也要牽製住潛入金林府的武安軍部隊,不讓他們進一步造成更大的危害。


    可蜀軍明顯有些小看了武安軍的速度,還不等北上的2萬蜀軍返迴,在拿下了原安縣的第二日,葉白一聲令下,尉遲恭、羅成、李嗣業就統率8000兵馬東進,晝夜兼程突襲陽武縣。


    陽武縣位於原安縣以東大約180裏左右,正常行軍速度也不過3-4日而已,6000秦軍輕裝疾行,僅僅攜帶了少量的幹糧,不過兩日就趕到城下。


    這個時候的陽武縣,根本就還不知道原安縣被武安軍攻陷的消息,從東城逃離的蜀軍,都被尉遲恭等人給或殺或擒,沒有一個逃離。


    原安縣許進不許出,任何消息都沒有能夠傳遞出去,就算有漏網之魚,他們也沒有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趕到陽武縣,將原安縣的消息傳遞出去。


    如此也就使得駐守在陽武縣的2000蜀軍士兵,根本就沒有任何防備,蒙在鼓裏的他們,被尉遲恭打了個措手不及。


    李嗣業本想親自帶著陌刀兵搶奪城門,不過尉遲恭認為陌刀兵作為重裝步兵,速度慢了一些,不適合突襲城門,還是羅成主動請纓,攬下了這個任務。


    沒有葉白在,奪取城門的戰鬥,可就沒有那麽輕鬆了,羅成等人偽裝成商隊,將兵器藏在了馬車之中,在城門接受檢查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可能成功混進去。


    好在羅成也沒有想著混進去,在城門的時候,一聲怒吼就將藏在馬車中的兵器拿了出來,砍瓜切菜一般將城門處的30多名蜀軍士兵殺了個幹淨。


    等到城牆上的蜀軍士卒跑下來的時候,城門已經被羅成等人掌控在了手中。


    偽裝成商隊的士卒並不多,全部加起來也就100人左右而已,並且除了兵器之外,也沒有攜帶任何甲胄,身上穿著的還是單薄的布衣。


    可好歹是從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人人的武力屬性都超過了45點,甚至還有不少人的武力值達到了49點,戰鬥力那是一等一的強悍。


    更有羅成這名悍將親自帶隊,不管是從城牆上下來的蜀軍,還是接到消息,匆匆趕來支援的城內巡邏隊,都沒有能夠從羅成等人手中奪迴城門。


    直到從軍營中趕來的數百蜀軍抵達,羅成等人才遇到了強大的壓力和麻煩。


    敵眾我寡,羅成也是半點不虛,手持一柄銀槍頂在最前方,長槍上下翻飛,擊殺了不知道多少蜀軍,無數的鮮血噴濺而出,浸透了單薄的布衣,整個人都如同一個血人一般,半步不退。


    身後的精銳們,沒有甲胄護身,雖然戰鬥力強悍,可麵對蜀軍的輪番衝擊,雖然殺敵無數,可自身的傷亡也不小,死傷過半,若非有羅成承擔了最大的壓力,他們這些人估計就守不住城門了。


    就在羅成等人浴血奮戰的時候,尉遲恭、李嗣業兩人也帶著秦軍主力狂飆突進,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城門,接應羅成等人。


    為了隱蔽,不驚動城內蜀軍,秦軍主力距離城池較遠一些,拚命趕路,也需要不短的時間才能夠趕到城門。


    若非是羅成等人不要命地抵擋蜀軍的攻擊,在他們趕到之前,偷襲奪下來的城門就要重新落入蜀軍手中。


    蜀軍輪番衝擊,付出了極大的傷亡,給奪城的秦軍造成了慘重的傷亡,除了戰神一般屹立不倒的羅成之外,還能夠繼續戰鬥的秦軍士卒隻剩下了30多人,幾乎人人帶傷,眼瞅著就要守不住城門了。


    可就在這個時候,李嗣業統率的2000騎兵已經狂奔而至,順著敞開的城門殺進了城中。


    已經是精疲力盡的秦軍士卒趕緊讓開了通道,放李嗣業等人入城,借助馬力的衝刺,瞬間就撞飛了大批的蜀軍士卒,手中刀槍齊出,殺得是血流成河。


    拚了老命,也沒有能夠奪迴城門,還讓秦軍騎兵衝進了城,對蜀軍士氣的打擊可想而知,一個個再也顧不得繼續戰鬥,紛紛轉身就逃,他們也不傻,秦軍進城以後,縣城已經守不住了,這個時候不逃,更待何時。


    在李嗣業統率的騎兵衝進城之後,大約一炷香時間,尉遲恭統率的主力步兵也終於到了,擔任主將的尉遲恭一邊分派兵馬控製城門和城牆,一邊領兵殺向其他三座城門。


    浴血大戰一場的羅成,可依舊沒有過癮,甚至連鎧甲都沒有穿,隨意牽過一匹戰馬,也同樣殺進了城內,隻能說武將與士兵還是有著極大差別的。


    陽武縣的蜀軍缺乏防備,被羅成輕易奪取了城門,讓輕裝行軍,沒有攜帶攻城器械的秦軍輕易地就進了城,接下來的戰鬥就顯得有些簡單了。


    沒有了城牆作為依托,在縣城內的戰鬥,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蜀軍自然不可能是人多勢眾的秦軍對手,不過兩個時辰的戰鬥,大部蜀軍被消滅,僅有少量士卒趁亂混入百姓之中,或者逃離了縣城。


    對於逃離的蜀軍,尉遲恭就沒有追殺的意思了,之前在原安縣,是為了封鎖消息,才會不放過一個蜀軍,可現在奪下了陽武縣,消息已經不可能封鎖住了,繼續追殺也沒有了太大的意義。


    隻是謹守城池,派出大批的巡邏隊巡視城內,將那些混在百姓中的蜀軍殘兵找出來一一擊殺,保證城內不會生出什麽亂子來。


    縣衙被控製,原本為蜀軍服務的官吏們,也都被關進了大獄之中,一時半會沒有新的官吏接手政務,隻能是用軍管的方式暫時掌控,等候葉白的命令。


    正在商議該如何對付葉白所部,奪迴原安縣的蜀軍,在接到陽武縣陷落的消息之後,如遭雷擊,能夠在短時間內拿下兩座縣城,秦軍的兵力和戰力,已經展露無疑。


    若是出動少量兵馬前去,無疑是送菜,必須得要調動大批部隊才行。


    駐守在元石縣,防備右武衛的蜀軍頓時坐不住了,趕緊出動了人馬北上,準備進攻原安縣,同時武治縣的駐軍也動了起來,做好了出征準備,等到元石縣的蜀軍趕到,就與之匯合,強攻原安縣。


    元石縣的蜀軍一動,在蘭玉府休整的左武衛殘軍也同樣動了起來。


    左武衛是秦國的主力衛軍之一,戰力不俗、裝備精良,可自從蜀軍入侵之後,是連連戰敗,損失慘重,幸存的兵馬還不足2萬人,若非是補充了一批府軍和新兵,都能夠算是全軍覆沒了。


    除了被困在金林府府城的萬餘兵馬之外,左武衛大將軍手中的兵力僅有不到3萬,其中有一半都是在右武衛加入戰鬥之中,臨時征召的新兵,沒有什麽戰鬥力。


    看似還有3萬多兵馬,但真實情況卻是相差甚遠,不光是有一半的新兵,更是缺乏武器裝備,很多人連一件皮甲都沒有,隻有一套單薄的軍裝,比府軍都要差。


    這種情況下,左武衛大將軍自然不願意與蜀軍血戰,畢竟手裏沒有多少本錢,他的地位和權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由手中兵馬支撐的。


    可架不住得到葉白吩咐的賀應、孫立等人不斷勸說,按照他們的說法就是,蜀軍的注意力和兵力都被武安軍吸引了,元石縣防禦空虛,正是絕佳的機會。


    一旦拿下元石縣,不但可以重創蜀軍,關鍵是能夠剿滅發動叛亂,致使左武衛損失慘重的孟承宣所部。


    外敵固然可恨,可內奸才是最讓人深惡痛絕的,若是能夠剿滅孟承宣所部,左武衛也可以在朝堂和陛下麵前有個交待,就算要懲處,也會輕一些,說不得還有戴罪立功的機會。


    不得不說,賀應作為左武衛大將軍的老部下,對於他的脾氣秉性相當了解,若是說起其他的,受到排擠,也沒有得到文臣們支持的大將軍,或許不會過多理會,隻想保存實力。


    可要說起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孟承宣,大將軍是根本就忍受不住的,想要除之而後快,而且根據斥候的探查,元石縣的2萬蜀軍調走了人,隻剩下了5000兵馬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逍遙春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逍遙春風並收藏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