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府的戰況,讓葉白略微感覺到了一絲絲放鬆,本以為在完全收複西城府之後,就要麵臨蜀軍的兩麵夾擊,壓力極大。


    可如今看來,蜀國國內兵力空虛,需要花費不少時間才能夠調集部隊反攻天庸關,有楊業父子統率三萬兵馬鎮守,短時間內還是能夠穩如泰山的。


    以天庸關的險峻以及楊業父子的能力,蜀軍不投入十數萬主力衛軍,耗費不短的時間,別想攻破天庸關。


    天庸關無憂,唯一的危險也就是金林府的蜀軍主力了,被切斷了後路,甚至被圍困在金林府、陷入到絕境之中的蜀軍,將會爆發出多強的戰力,誰也不知道,葉白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南麵。


    盡管已經安排了周亞夫的後營、秦瓊的前營兩營兵馬駐守柏城縣,但隻要蜀軍主力北上,葉白就會親自統兵南下,與蜀軍主力決戰,不會讓他們輕易迴國的。


    可誰能想到,秦國的援軍在這個時候進入來了永寧府,實在是有些出人意料。


    雖然缺乏足夠的情報支持,可葉白之前與戲誌才等人分析過局勢,蜀國入侵已經將近半年之久,就算秦國朝堂和軍方的反應再遲鈍,也應該派出援軍了。


    可預想中的援軍遲遲未到,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是秦國內部出現了什麽亂子,才會導致援軍被遲滯了腳步,不管是各方勢力內鬥還是其他什麽原因,葉白幾乎沒有對援軍抱有太大希望了。


    右武衛突然殺到永寧府,可謂是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料,估計就連金林府的蜀軍也沒有預想到,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處境更加艱難了。


    可這事對於葉白來說,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麵是,加上武安軍、右武衛以及被打殘的左武衛,武安郡內的秦國主力衛軍,足足有20多萬人,兵力方麵不比蜀軍要少了。


    而且蜀軍主力還是被封堵在金林府中,陷入了武安軍與右武衛兩麵夾擊的狀態之下,兩線開戰,對於如今的蜀軍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還是在秦國的地盤上,能夠得到的支持和援助有限。


    隻要武安軍和右武衛事先約定好,穩紮穩打,協同作戰,消滅金林府的蜀軍主力,勝率還是很大的。


    不利之處則是,有了右武衛的插手,葉白和武安軍能夠立下的功勞就要打一些折扣了,朝廷的獎勵,葉白倒是沒有太過於在意,畢竟收複天庸關已經是奇功一件,將消滅蜀軍主力的功勞分潤一部分出去,也算不得什麽。


    隻是兵將卡牌係統的獎勵,就是葉白難以舍棄的,他能夠成長到現在,依靠的就是係統獎勵,右武衛的摻和,必然會導致他獲得的獎勵縮水,這就有些難受了。


    秦國的局勢有些不對勁,葉白需要加強自身的實力,對於係統的獎勵自然不想放過,奈何局勢如此,他也有些無奈。


    “將軍,屬下不建議此刻調兵南下,蜀軍主力戰力尚存,若是我軍南下進入金林府,必然會將蜀軍主力的注意力吸引到我軍身上,將會承受最大的壓力。”


    “右武衛與左武衛的殘局被叛軍和蜀軍擋在了金林府之外,很難給我軍提供有力的支援,而且屬下擔心,若是我軍與蜀軍大戰,右武衛極有可能坐山觀虎鬥,從而坐收漁翁之利。”


    不舍得放棄係統獎勵的葉白,腦子裏蹦出來的第一個念頭自然是大軍南下,進攻金林府,逼迫蜀軍主力與武安軍開戰,這般一來,就能夠最大程度地獲取係統獎勵,繼續提升自己的實力。


    想法雖然有了,但葉白也不會搞什麽一言堂,當即就將戲誌才請來,與自己的這位軍師進行商議。


    本以為戲誌才會針對自己的計劃,補充各種細節,誰知道才剛剛說出心中的想法,就被戲誌才給拒絕了。


    沒有直接說明戰鬥越激烈,他的獎勵就越豐厚,他反倒是被戲誌才所提出來的擔憂給吸引住了。


    “戲先生,不管右武衛抱著什麽樣的心思,如今大敵當前,金林府的20萬蜀軍主力,始終是一個心腹大患,他們不會在這個時候不顧大局,不顧武安郡局勢吧,若是傳出去,朝廷恐怕饒不了他們。”


    因私廢公這種事情,葉白的確是沒有經曆過,但曾經是地球上可是看到過不少類似的例子,他麾下的楊家將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差點死光的嘛。


    隻是在葉白看來,武安郡的戰事已經爆發半年之久,事情已經鬧得很大了,不管是為了皇室的威嚴還是其他什麽目的,皇帝都不會容忍蜀軍繼續在武安郡攻城掠地。


    有皇帝在後麵盯著,右武衛在背後搞一些小動作倒是有可能,但真要是不顧一切,坑害武安軍,可能性並不大,畢竟人多嘴雜,世界上可沒有不透風的牆。


    而且葉白也不需要右武衛做得有多好,與自己的配合多麽的親密無間,隻要他們能夠擺出一副西進的樣子,牽製部分蜀軍兵力,就可以給他創造一個相對較好的戰機。


    不說能夠擊敗蜀軍,哪怕是打個兩敗俱傷,葉白就能夠獲得大把的獎勵,不但能夠迅速恢複部隊編製,甚至還能夠進一步擴軍,掌握更加的戰力。


    隻要武安軍成長起來,就算右武衛再有什麽陰謀詭計,他也可以從容應對。


    隻是哪怕在戲誌才麵前,有些話也不太好說,葉白說得略微有些含糊。


    可以戲誌才的智慧,有些話也不需要說得太細,他自己就能夠分析一二,再加上兵將卡牌係統的神奇引導,戲誌才很是自然地忽略了某些問題。


    “正所謂未慮勝、先慮敗,右武衛來得的時機太過巧合了一些,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選在左武衛即將崩潰的關鍵時刻殺入永寧府,不但一舉扭轉了戰局,更是重創了叛軍,將鎮壓叛亂的大功攬到了自己身上。”


    “若真的隻是巧合,倒也罷了,可若是故意為之,那他們的心思就有些不對了,就連左武衛這樣老牌的衛軍部隊,他們都敢於如此坑害,武安軍這支新成立的衛軍,又有什麽下不了手的。”


    “武安軍的成立,以及將軍的上位,可以說是時勢造就的,在朝中缺乏根基,極為容易遭人攻詰,更是不知道引來了多少人的嫉妒,暗地裏的齷齪是必然少不了的。”


    “或許在有些人看來,若是將軍大敗乃至身亡,對於他們來說才是最好的結果,多掌握一支衛軍,還能夠將某些人順勢推上大將軍的官職,何樂而不為呢。”


    戲誌才的眼神有些深邃,或許是想到了某些不太好的迴憶,語氣也有些森冷,聽得葉白汗毛豎起。


    略微頓了頓,戲誌才才繼續說道:“雖然隻是屬下的猜測,事實如何猶未可知,就算右武衛沒有什麽別樣的想法,不過是再立下一功勞,可這等功勞還要與右武衛、左武衛分潤,落到將軍頭上的也沒有了多少,再大也大不過收複天庸關之功。”


    “收複西城府、天庸關,此戰最大的功勞已經落入了將軍手中,若是將最後的功勞也一並占了,損失慘重的左武衛還有辛苦支援的右武衛撈不到多少好處,他們又會如何想?”


    聽到這話,葉白神情微微一怔,他倒是真的沒有想那麽多,單純地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了,一心想著獲取更多的係統獎勵,倒是忽略了戰功的問題。


    或許是他本身就沒有太過在意戰功的問題,一時間竟是有些忘記了,在軍隊之中,吃獨食往往是會下場極其淒慘的,某位張姓將領的結局就是最好的例子。


    人家已經用生命告誡了後來人,千萬不要吃獨食,要懂得分潤功勞,否則被排擠隻是等閑,關鍵時刻被坑死都是輕輕鬆鬆的。


    葉白如今雖然已經有了根基,可並不堅實,至少還不能做到不顧一切,唯吾獨尊,不能完全不考慮其他人。


    政治鬥爭,看似很複雜,但其實說白了,也挺簡單的,無非是把敵人搞得少少,把朋友搞得多多嘛。


    能否與左武衛、右武衛成為朋友,現在還不好說,可要是他真的想要獨攬戰功,彼此肯定會成為敵人。


    “那依先生之見,如今該如何?”


    本來興衝衝地把戲誌才找來商議,是要主動南下攻擊蜀軍,誰知卻是自己想得太過簡單了,在不能南下的情況下,總不能無所事事吧。


    看到葉白放棄了略微有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戲誌才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繼續說道:“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將軍,西城府雖然被收複,但因為經曆過戰亂,很多百姓的生活都遇到了困難,需要救助和幫扶,還有散落在各地的山賊、土匪、殘兵敗將,都是問題,趁此良機,可以一邊安撫百姓,一邊清剿山賊、土匪,還西城府一個太平。”


    “以右武衛的實力,若是不惜一切代價,突破叛軍和蜀軍的阻截,殺進金林府,並不是什麽難事,若是這般,就說明右武衛沒有別的心思,咱們倒是不介意出兵協助一二。”


    “可若是右武衛與蜀軍陷入僵持,那就不太好說了,咱們就不能主動出擊,需要默默地觀察局勢發展,再行決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逍遙春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逍遙春風並收藏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