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天庸關
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 作者:逍遙春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山縣被收複,可大軍進城之後的善後事宜依舊不少,打掃戰場、清點繳獲、安撫百姓等等,可謂是相當之繁瑣。
好在如今有了戲誌才和徐庶兩人,更是有朝廷派來的縣令也隨軍出征,如今正好直接上任。
這麽多的文臣輔助,一個小小的縣城而已,自然是難不住他們,都不需要葉白操心什麽,就已經把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
不光是葉白輕鬆,王翦也很輕鬆,他不需要再被趕鴨子上架,處理民生事務,隻要負責軍務就可以了,這才是他最為擅長的。
善後的工作當然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解決的,以戲誌才和徐庶兩人的細致,忙活到大半夜,才總算是把所有的事情處理完了,本想立即向葉白匯報,不過天色太晚,索性就暫時擱置了下來。
翌日,葉白剛剛吃過早飯,戲誌才就主動前來拜訪,說有要事稟報,門外負責守衛的鐵鷹銳士不敢怠慢,立刻為其通稟。
在書房中見到戲誌才,葉白還沒有來得及開口,戲誌才就主動說道:“將軍,請盡快派遣一名大將領兵北上,突襲天庸關。”
“天庸關?”
聽到這個地方,葉白微微一愣,他倒不是對這個地方陌生,相反,他對於天庸關相當熟悉,或者說整個左武衛以及西北三郡的府軍對於這個地方都很熟悉,那是屬於他們的恥辱。
西北地區地形相對平坦,多以丘陵、黃土地以及平原荒漠為主,但並非沒有高山峻嶺。
寧山縣往北大約800裏左右的地方,就有一條延綿數千裏的山脈,崇山峻嶺、地勢險要,雖然給周邊的百姓提供了不少的資源,例如藥材、野獸等等,養活了一方百姓,但卻也阻礙了交通。
在山脈之間,有一處險要的峽穀,夾在兩山之間,中間有一條官道貫通南北,是蜀國與秦國的邊境線。
位於國境之地,隻要腦子不傻,就會將這等峽穀地形充分利用起來,修建了一座關隘,其名天庸關,堪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摧。
天庸關的修建者為秦國,靠著這等險關,秦國根本不擔心蜀國的入侵,駐紮邊境的衛軍反倒利用這等好機會不時地侵略蜀國國境,劫掠百姓、襲擊駐軍,搞得蜀國煩不勝煩,卻又無可奈何。
本來有著天庸關在,秦國邊境可謂是穩如泰山,隻需要駐紮一兩萬兵馬,就算蜀國出動十萬大軍,也隻會碰個頭破血流。
大約百年前的一個冬天,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因為缺糧,東進劫掠,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西北地區陷入到了戰火之中。
秦、蜀兩國都與廣袤的大草原接壤,也都遭遇到了遊牧民族的劫掠,作為太始大陸上的強國,自然不會沒有反應,紛紛調集主力衛軍抵擋遊牧民族的侵略。
作為以遊牧為主的草原民族,雖然在武器裝備方麵比不上農耕民族,可在騎兵方麵,卻是農耕民族拍馬不及的,盡管他們沒有建立統一的國家,而是以部落為主的體製,可綜合實力並不比秦、蜀兩國要差。
一場大戰就此爆發,麵對上百萬東侵的遊牧民族,秦、蜀兩國也是發了狠,調集了大批的主力衛軍,與來自草原的遊牧民族展開了血戰。
戰爭持續了三月之久,三方都損失慘重,光是陣亡的都超過了30萬人,負傷的更是不計其數,整個西北三郡之地幾乎都要被打爛了。
本來這場戰爭到此就該結束了,三方都算是達成了各自的目的,可誰也沒有想到,蜀國竟然會有這等心氣,在麵臨數十萬草原騎兵入侵的情況下,冒著戰敗的風險,刻意保留了一支10萬人的主力衛軍。
在秦國、草原民族因為傷亡慘重,元氣大傷的關鍵時候,這支10萬的主力衛軍突然殺了出來,並沒有攻擊給蜀國邊境地區帶來大量死傷和危害的草原騎兵,反倒是是猛攻天庸關。
天庸關的戰略意義太過於重要,秦國自從建成以後,就始終在關內駐紮了一營精銳,就是為了封堵蜀國南下侵略的通道,保護了西北三郡不被戰火波及。
隻因這一戰太過慘烈,秦國調集的主力衛軍死傷慘重,兵力近乎被用到了極限,也不知道是誰出的主意,竟然從天庸關調兵支援,使得天庸關的駐軍從原本的2萬兵馬下降了不足5000人。
事實上,這個建議並不算錯,畢竟當時的情況緊急,前線急需援兵,若是前線戰敗,整個西北三郡都將會成為草原騎兵的跑馬場,後勤線被切斷,天庸關的2萬守軍將會被活生生餓死。
更何況蜀國也同樣遭遇草原民族的大規模入侵、劫掠,處境與秦國差不多,兵力也是被用到了極限狀態,不可能在這種情況攻打天庸關。
以草原民族的龐大兵力以及強大的騎兵力量,秦、蜀兩國雖然沒有簽訂盟約,成為盟友共同抵抗草原民族的入侵,可相同的處境,讓他們彼此心照不宣。
若是秦、蜀兩國打起來,最終隻會白白便宜了草原民族,兩國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正是因為這個想法,那位提議的將領,才最終說服了其他人,將天庸關的駐軍調走了大部分,隻留下了5000老弱病殘。
蜀國的襲擊很是突然,讓秦國和已經開始後撤的草原民族都沒有反應過來。
10萬蜀軍不惜傷亡代價,整整猛攻了2個月,終於趕在精疲力盡的秦國援軍趕來支援之前,徹底攻破了天庸關,守關的5000秦軍無一生還,這座阻擋了蜀國南下通道上百年的險關終於落入了蜀國的手中。
為了奪下天庸關,蜀國可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前線要牽製草原民族的騎兵,數十萬蜀軍不要命地猛攻,死傷10萬餘人,吸引了草原民族和秦國的注意力。
不惜代價地強攻天庸關,10萬蜀軍死傷過半,隻剩下了4萬餘精疲力盡的殘兵。
也正是因為這一戰的損失,導致蜀國的軍事力量遭受重創,周邊的其他國家看到有機可乘,紛紛出兵侵略,使得蜀國丟失了數郡之地,軍事力量更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損失。
原本與秦國不相上下的國力、軍力,在這一戰之後,就受到了極大的削弱,經過了上百年的休養生息也沒有能夠緩過勁來,如今的蜀國已經比不上秦國了。
就為了一座天庸關,或者說為了徹底打開南下入侵的通道,蜀國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導致國力受損,一直沒有緩過勁來,到底值不值得,誰也不清楚。
最有意思的是,雖然成功掌握了天庸關,蜀軍卻是軍力損失嚴重,除了偶爾的小打小鬧,派出小股部隊進入秦國國境搞事之外,竟然是從來都未曾大規模的入侵過秦國,白瞎了天庸關這等天下雄關。
腦子裏快速地迴憶了一番有關於天庸關的情況,葉白臉色露出一抹驚訝,開口問道:“戲主簿,突襲天庸關?這怎麽可能,當初蜀國付出了那麽大的代價才靠著偷襲拿下了天庸關,對其有多重視,我們都很清楚。”
“我軍目前不過3萬餘人,就算是全軍北上,猛攻天庸關,也不能拿得下來,反倒會損兵折將,白白損耗自己的實力,太不值當了。”
天庸關有多麽重要,葉白當然清楚,若是能夠拿下天庸關,自然好處不會少,甚至能夠引起朝堂轟動,收複淪陷上百年的天庸關,這等戰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比收複整個西城府還要大。
多少曾經在西北地區駐防的將領們,心心念念地就是想要收複天庸關,可誰也沒有能夠成功。
戲誌才的這個建議,固然讓葉白心潮澎湃,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也知道現在想要拿下天庸關,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戲誌才的提議。
“將軍,根據錦衣衛的情報,蜀國入侵之後,曾經多次從天庸關抽調駐軍,加入南侵的主力大軍之中,如今駐守在天庸關的蜀軍最多不超過3000人,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眉頭微微一皺,葉白有些不可思議地說道:“3000人?這怎麽可能,之前錦衣衛的情報中不是說天庸關還有萬餘兵馬嗎?怎麽突然少了7000多人?”
錦衣衛的情報,葉白當然知道,在武安軍成軍的時候,葉白可是給錦衣衛補充了大批人手,讓毛驤擴充情報網絡,其中有不少人都潛入到了蜀國境內,傳遞了很多重要情報。
蜀國後方兵力空虛的情報,就是錦衣衛搜集到的,也是葉白和王翦等人敢於大舉北上收複失地的原因所在。
隻是天庸關是一座純粹的軍事關隘,除了蜀軍的駐軍之外,連一個老百姓都沒有,錦衣衛就算是能力再強,也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潛入天庸關,對於天庸關內駐軍兵力的情報,都是通過其他方麵的情報猜測、分析出來,並不準確。
雖然是猜測和分析,但是葉白相信錦衣衛的能力,出入一兩千人或許有可能,但相差7000多人,這個缺口實在太大了,錦衣衛不可能也不應該犯下這等低級錯誤。
好在如今有了戲誌才和徐庶兩人,更是有朝廷派來的縣令也隨軍出征,如今正好直接上任。
這麽多的文臣輔助,一個小小的縣城而已,自然是難不住他們,都不需要葉白操心什麽,就已經把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
不光是葉白輕鬆,王翦也很輕鬆,他不需要再被趕鴨子上架,處理民生事務,隻要負責軍務就可以了,這才是他最為擅長的。
善後的工作當然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解決的,以戲誌才和徐庶兩人的細致,忙活到大半夜,才總算是把所有的事情處理完了,本想立即向葉白匯報,不過天色太晚,索性就暫時擱置了下來。
翌日,葉白剛剛吃過早飯,戲誌才就主動前來拜訪,說有要事稟報,門外負責守衛的鐵鷹銳士不敢怠慢,立刻為其通稟。
在書房中見到戲誌才,葉白還沒有來得及開口,戲誌才就主動說道:“將軍,請盡快派遣一名大將領兵北上,突襲天庸關。”
“天庸關?”
聽到這個地方,葉白微微一愣,他倒不是對這個地方陌生,相反,他對於天庸關相當熟悉,或者說整個左武衛以及西北三郡的府軍對於這個地方都很熟悉,那是屬於他們的恥辱。
西北地區地形相對平坦,多以丘陵、黃土地以及平原荒漠為主,但並非沒有高山峻嶺。
寧山縣往北大約800裏左右的地方,就有一條延綿數千裏的山脈,崇山峻嶺、地勢險要,雖然給周邊的百姓提供了不少的資源,例如藥材、野獸等等,養活了一方百姓,但卻也阻礙了交通。
在山脈之間,有一處險要的峽穀,夾在兩山之間,中間有一條官道貫通南北,是蜀國與秦國的邊境線。
位於國境之地,隻要腦子不傻,就會將這等峽穀地形充分利用起來,修建了一座關隘,其名天庸關,堪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摧。
天庸關的修建者為秦國,靠著這等險關,秦國根本不擔心蜀國的入侵,駐紮邊境的衛軍反倒利用這等好機會不時地侵略蜀國國境,劫掠百姓、襲擊駐軍,搞得蜀國煩不勝煩,卻又無可奈何。
本來有著天庸關在,秦國邊境可謂是穩如泰山,隻需要駐紮一兩萬兵馬,就算蜀國出動十萬大軍,也隻會碰個頭破血流。
大約百年前的一個冬天,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因為缺糧,東進劫掠,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西北地區陷入到了戰火之中。
秦、蜀兩國都與廣袤的大草原接壤,也都遭遇到了遊牧民族的劫掠,作為太始大陸上的強國,自然不會沒有反應,紛紛調集主力衛軍抵擋遊牧民族的侵略。
作為以遊牧為主的草原民族,雖然在武器裝備方麵比不上農耕民族,可在騎兵方麵,卻是農耕民族拍馬不及的,盡管他們沒有建立統一的國家,而是以部落為主的體製,可綜合實力並不比秦、蜀兩國要差。
一場大戰就此爆發,麵對上百萬東侵的遊牧民族,秦、蜀兩國也是發了狠,調集了大批的主力衛軍,與來自草原的遊牧民族展開了血戰。
戰爭持續了三月之久,三方都損失慘重,光是陣亡的都超過了30萬人,負傷的更是不計其數,整個西北三郡之地幾乎都要被打爛了。
本來這場戰爭到此就該結束了,三方都算是達成了各自的目的,可誰也沒有想到,蜀國竟然會有這等心氣,在麵臨數十萬草原騎兵入侵的情況下,冒著戰敗的風險,刻意保留了一支10萬人的主力衛軍。
在秦國、草原民族因為傷亡慘重,元氣大傷的關鍵時候,這支10萬的主力衛軍突然殺了出來,並沒有攻擊給蜀國邊境地區帶來大量死傷和危害的草原騎兵,反倒是是猛攻天庸關。
天庸關的戰略意義太過於重要,秦國自從建成以後,就始終在關內駐紮了一營精銳,就是為了封堵蜀國南下侵略的通道,保護了西北三郡不被戰火波及。
隻因這一戰太過慘烈,秦國調集的主力衛軍死傷慘重,兵力近乎被用到了極限,也不知道是誰出的主意,竟然從天庸關調兵支援,使得天庸關的駐軍從原本的2萬兵馬下降了不足5000人。
事實上,這個建議並不算錯,畢竟當時的情況緊急,前線急需援兵,若是前線戰敗,整個西北三郡都將會成為草原騎兵的跑馬場,後勤線被切斷,天庸關的2萬守軍將會被活生生餓死。
更何況蜀國也同樣遭遇草原民族的大規模入侵、劫掠,處境與秦國差不多,兵力也是被用到了極限狀態,不可能在這種情況攻打天庸關。
以草原民族的龐大兵力以及強大的騎兵力量,秦、蜀兩國雖然沒有簽訂盟約,成為盟友共同抵抗草原民族的入侵,可相同的處境,讓他們彼此心照不宣。
若是秦、蜀兩國打起來,最終隻會白白便宜了草原民族,兩國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正是因為這個想法,那位提議的將領,才最終說服了其他人,將天庸關的駐軍調走了大部分,隻留下了5000老弱病殘。
蜀國的襲擊很是突然,讓秦國和已經開始後撤的草原民族都沒有反應過來。
10萬蜀軍不惜傷亡代價,整整猛攻了2個月,終於趕在精疲力盡的秦國援軍趕來支援之前,徹底攻破了天庸關,守關的5000秦軍無一生還,這座阻擋了蜀國南下通道上百年的險關終於落入了蜀國的手中。
為了奪下天庸關,蜀國可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前線要牽製草原民族的騎兵,數十萬蜀軍不要命地猛攻,死傷10萬餘人,吸引了草原民族和秦國的注意力。
不惜代價地強攻天庸關,10萬蜀軍死傷過半,隻剩下了4萬餘精疲力盡的殘兵。
也正是因為這一戰的損失,導致蜀國的軍事力量遭受重創,周邊的其他國家看到有機可乘,紛紛出兵侵略,使得蜀國丟失了數郡之地,軍事力量更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損失。
原本與秦國不相上下的國力、軍力,在這一戰之後,就受到了極大的削弱,經過了上百年的休養生息也沒有能夠緩過勁來,如今的蜀國已經比不上秦國了。
就為了一座天庸關,或者說為了徹底打開南下入侵的通道,蜀國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導致國力受損,一直沒有緩過勁來,到底值不值得,誰也不清楚。
最有意思的是,雖然成功掌握了天庸關,蜀軍卻是軍力損失嚴重,除了偶爾的小打小鬧,派出小股部隊進入秦國國境搞事之外,竟然是從來都未曾大規模的入侵過秦國,白瞎了天庸關這等天下雄關。
腦子裏快速地迴憶了一番有關於天庸關的情況,葉白臉色露出一抹驚訝,開口問道:“戲主簿,突襲天庸關?這怎麽可能,當初蜀國付出了那麽大的代價才靠著偷襲拿下了天庸關,對其有多重視,我們都很清楚。”
“我軍目前不過3萬餘人,就算是全軍北上,猛攻天庸關,也不能拿得下來,反倒會損兵折將,白白損耗自己的實力,太不值當了。”
天庸關有多麽重要,葉白當然清楚,若是能夠拿下天庸關,自然好處不會少,甚至能夠引起朝堂轟動,收複淪陷上百年的天庸關,這等戰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比收複整個西城府還要大。
多少曾經在西北地區駐防的將領們,心心念念地就是想要收複天庸關,可誰也沒有能夠成功。
戲誌才的這個建議,固然讓葉白心潮澎湃,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也知道現在想要拿下天庸關,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戲誌才的提議。
“將軍,根據錦衣衛的情報,蜀國入侵之後,曾經多次從天庸關抽調駐軍,加入南侵的主力大軍之中,如今駐守在天庸關的蜀軍最多不超過3000人,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眉頭微微一皺,葉白有些不可思議地說道:“3000人?這怎麽可能,之前錦衣衛的情報中不是說天庸關還有萬餘兵馬嗎?怎麽突然少了7000多人?”
錦衣衛的情報,葉白當然知道,在武安軍成軍的時候,葉白可是給錦衣衛補充了大批人手,讓毛驤擴充情報網絡,其中有不少人都潛入到了蜀國境內,傳遞了很多重要情報。
蜀國後方兵力空虛的情報,就是錦衣衛搜集到的,也是葉白和王翦等人敢於大舉北上收複失地的原因所在。
隻是天庸關是一座純粹的軍事關隘,除了蜀軍的駐軍之外,連一個老百姓都沒有,錦衣衛就算是能力再強,也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潛入天庸關,對於天庸關內駐軍兵力的情報,都是通過其他方麵的情報猜測、分析出來,並不準確。
雖然是猜測和分析,但是葉白相信錦衣衛的能力,出入一兩千人或許有可能,但相差7000多人,這個缺口實在太大了,錦衣衛不可能也不應該犯下這等低級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