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待得林尤走後,辦公室就隻剩下劉誌和鄺任強兩人了。
劉誌和鄺任強的年紀都是在35歲多了,是下麵來的進修醫生,不過他們是在本科畢業後,就參加了工作,算是在臨床中浸潤了十幾年。
劉誌臉上帶著服氣地笑道:“小成哥,你也是本科剛畢業吧?”
“你這術前談話,我服,我都差點當成是上級的小講課了。”
鄺任強也是說:“是啊,小成哥這基本功,簡直穩得很。專業知識也是相當紮實,要擱在我們身上,我們可把這些並發症以及相應的原理解釋不清楚。”
“小成哥你是真的很。”他一邊敲病曆,一邊豎起了大拇指。
都說外科不注重理論,那都是外行在這麽說,其實外科也注重理論,而且不比內科差。
隻是大多數時候,因為外科醫生比內科醫生多了手術這一道門檻,因此大部分的外科醫生,大多都是把時間花在了浸潤在手術上,對於相應體征的把握以及術後的並發症的理論,並沒有太過於深入。
畢竟有這些時間,多上幾台手術,多看些關於手術的書,可要來得實惠得多。
外科醫生的時間很緊,基本上就這麽耗費光了。
但是在骨科,術後的並發症的防治,有時候比手術還要重要。
沒有任何一個人,這輩子在術後不發生並發症,如果有人說有,要麽是不懂,要麽就是虛構。
臨床上要做的工作,就是預防這種並發症的發生,盡量避免。如果對並發症發生的相關理論有深入的了解,再對症進行處理,可以把並發症發生的幾率,降到最低。
劉誌和鄺任強突然地誇獎,讓陸成略有些措手不及,畢竟他一直以來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個小醫生。
一個剛接觸臨床不太久,還是基本功可能稍微紮實點的小醫生。
比起劉誌和鄺任強來,甚至比起卓遠師兄,在臨床經驗上,都差得太遠。
臨床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陸成自己有幾斤幾兩,自己清楚得很。
自己隻是學會了一種病種的始終,而且僅僅隻是稍微學會,絕對不是精通,一個病種,再怎麽深入理解,也絕對不可能精通,在網上所說的那什麽什麽大師級,那肯定都是假的。
那是網絡,看看還可以。
病人並不會按照教科書生病,單獨揪住一個體征或是什麽特點來診斷,或是單獨靠著一個技能來治病救人,那是在誤人。
醫學必然是係統的。
因此陸成趕緊說:“誌哥和強哥你們誇得我都差點信了。”
“我就隻是昨天晚上多翻了翻書,背下來了而已,要說體會,肯定不如你們。”
陸成這就是謙虛了。
至少劉誌和鄺任強是這麽認為的。
背下來?
這就已經很厲害了好吧?
可以這麽說,絕大部分的醫生,也不過隻是在重複和背誦前人的理論和操作而已。
現階段的醫學模式就是這樣的。
“小成哥,你要再謙虛,那就不厚道了。”
“這些並發症的相關理論,可不會在同一個地方寫在教科書上。你要找地方背,都不一定有。”
“你從各種地方找來總結了,那就是你的。”
說到這,劉誌忽然有些憧憬地道:“要是我會這麽些理論,在下麵的同級麵前,恐怕能夠橫著走了。”
“我都想把書再從頭到尾看一遍了,不過我知道,可惜,現在不太現實了,人老了,記憶力下降了,趕不上你們咯。”
說到這裏,劉誌搖了搖頭,表情複雜。
同樣是本科畢業,可他當年就沒有陸成這麽紮實的基本功,這種差距,即便是十多年的臨床經驗,都是彌補不過來的。
不過鄺任強卻不怎麽想,反而一轉方向說:“強哥,也沒事,以後喊小成哥過來飛刀,再來個小講課,係統的講課,把他學到的東西都搜刮了就是。”
“還等什麽飛刀?我看小成現在搞個小班子的小講課,也絕對沒問題。”
“我覺得可以,可以給閔教授推薦一下……”
“誌哥,你們繼續說吧,我可就這幾斤幾兩,還得和你們多學習,真心話。”這一頓衝天屁,差點忽悠得陸成都信了。
陸成趕緊含笑不說話,他知道比起劉誌和鄺任強兩個老油條,自己再長兩張嘴,都說不過他們。
索性就低調不說話,老老實實,紮紮實實地做自己的事。
他們的專業技能很強,肯定可以獨自完成很多手術,這些也是自己比不上的,認清楚自己與其他人的差距,那虛浮的心,自然就可以安靜下來。
劉誌和鄺任強也就隻是隨口說幾句,並沒有繼續下去。
陸成可以這麽快地靜下來做事,反而沒有任何的沾沾自喜,又是讓他們高看了一成。
他們不是進修的第一個月,以前誇別的研究生,甚至上級,他們都做不到陸成這樣淡定。
大多都迴推諉兩句然後再默認,至少臉上會帶上喜色,覺得自己可能很牛逼的樣子……
陸成一邊完善術前小結這些,然後繼續從頭到尾看一遍病曆。
病曆這個東西,陸成是很在意的。
它能夠係統地把一個疾病的起因、發展、體征、輔助檢查、手術指征、術前禁忌症,術後的康複計劃等等都收納進去,若是對其上心,對自己的輔助作用,將會無比之大。
細心做好這些,即便沒有病曆采集係統,自己也可以很快地成長起來。
每一份病曆,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也是老師,若是對其進行細致地,深入地剖析,它就是一份份良好的例題,把例題都融會貫通後,在考試的時候,才能夠遊刃有餘,從容不迫。
想明白這些,陸成就不局限於把病曆隻放在自己的幾個病人身上了。
本組所有的病人,陸成都從頭到尾地細致觀看,若是覺得有些病曆並不能支持術前的診斷,他還會親自再去做一遍體查,一份份病曆,就像是一顆顆釘子和木樁一樣,深深地紮進了陸成的心海。
等到數量積累多了之後,這些釘子和木樁,一定會是良好的基建,即便陸成的樓層建得再高,也很難摔下來……
這一幕幕,又是讓劉誌和鄺任強兩人看得一陣苦笑。
這麽有天賦的陸成,都這麽努力,這麽細致,那他們還有什麽理由搞好自己的病人相關的事情後,迴家去休息了?
跟著陸成一起玩玩吧?
病曆、病人、體查、病史采集、閱片、找到診斷、討論可能的手術指征,再對相關的輔助檢查進行剖析,分析哪些手術需要排查哪些手術禁忌症。
做這些檢查的目的,可不可以不做,還可以再做哪些檢查,對病人是最保險的?
每個病人的術後康複計劃是怎樣的,上級查房的時候,對病人都說了什麽,病人是怎麽理解的?
他們是術後的第幾天?康複做到了哪一步?
有沒有什麽可以改進的?
怎麽改進?
這一個個都是活生生的病人,都是極好的老師。
陸成的這麽奔波,並沒有引起任何病人和家屬的反感,反而是覺得,這個醫院的醫生,似乎比下麵醫院都要細致些,甚至比其他科室的醫生都要細致些,讓他們感覺到,自己似乎是來對了地方……
</p>
待得林尤走後,辦公室就隻剩下劉誌和鄺任強兩人了。
劉誌和鄺任強的年紀都是在35歲多了,是下麵來的進修醫生,不過他們是在本科畢業後,就參加了工作,算是在臨床中浸潤了十幾年。
劉誌臉上帶著服氣地笑道:“小成哥,你也是本科剛畢業吧?”
“你這術前談話,我服,我都差點當成是上級的小講課了。”
鄺任強也是說:“是啊,小成哥這基本功,簡直穩得很。專業知識也是相當紮實,要擱在我們身上,我們可把這些並發症以及相應的原理解釋不清楚。”
“小成哥你是真的很。”他一邊敲病曆,一邊豎起了大拇指。
都說外科不注重理論,那都是外行在這麽說,其實外科也注重理論,而且不比內科差。
隻是大多數時候,因為外科醫生比內科醫生多了手術這一道門檻,因此大部分的外科醫生,大多都是把時間花在了浸潤在手術上,對於相應體征的把握以及術後的並發症的理論,並沒有太過於深入。
畢竟有這些時間,多上幾台手術,多看些關於手術的書,可要來得實惠得多。
外科醫生的時間很緊,基本上就這麽耗費光了。
但是在骨科,術後的並發症的防治,有時候比手術還要重要。
沒有任何一個人,這輩子在術後不發生並發症,如果有人說有,要麽是不懂,要麽就是虛構。
臨床上要做的工作,就是預防這種並發症的發生,盡量避免。如果對並發症發生的相關理論有深入的了解,再對症進行處理,可以把並發症發生的幾率,降到最低。
劉誌和鄺任強突然地誇獎,讓陸成略有些措手不及,畢竟他一直以來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個小醫生。
一個剛接觸臨床不太久,還是基本功可能稍微紮實點的小醫生。
比起劉誌和鄺任強來,甚至比起卓遠師兄,在臨床經驗上,都差得太遠。
臨床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陸成自己有幾斤幾兩,自己清楚得很。
自己隻是學會了一種病種的始終,而且僅僅隻是稍微學會,絕對不是精通,一個病種,再怎麽深入理解,也絕對不可能精通,在網上所說的那什麽什麽大師級,那肯定都是假的。
那是網絡,看看還可以。
病人並不會按照教科書生病,單獨揪住一個體征或是什麽特點來診斷,或是單獨靠著一個技能來治病救人,那是在誤人。
醫學必然是係統的。
因此陸成趕緊說:“誌哥和強哥你們誇得我都差點信了。”
“我就隻是昨天晚上多翻了翻書,背下來了而已,要說體會,肯定不如你們。”
陸成這就是謙虛了。
至少劉誌和鄺任強是這麽認為的。
背下來?
這就已經很厲害了好吧?
可以這麽說,絕大部分的醫生,也不過隻是在重複和背誦前人的理論和操作而已。
現階段的醫學模式就是這樣的。
“小成哥,你要再謙虛,那就不厚道了。”
“這些並發症的相關理論,可不會在同一個地方寫在教科書上。你要找地方背,都不一定有。”
“你從各種地方找來總結了,那就是你的。”
說到這,劉誌忽然有些憧憬地道:“要是我會這麽些理論,在下麵的同級麵前,恐怕能夠橫著走了。”
“我都想把書再從頭到尾看一遍了,不過我知道,可惜,現在不太現實了,人老了,記憶力下降了,趕不上你們咯。”
說到這裏,劉誌搖了搖頭,表情複雜。
同樣是本科畢業,可他當年就沒有陸成這麽紮實的基本功,這種差距,即便是十多年的臨床經驗,都是彌補不過來的。
不過鄺任強卻不怎麽想,反而一轉方向說:“強哥,也沒事,以後喊小成哥過來飛刀,再來個小講課,係統的講課,把他學到的東西都搜刮了就是。”
“還等什麽飛刀?我看小成現在搞個小班子的小講課,也絕對沒問題。”
“我覺得可以,可以給閔教授推薦一下……”
“誌哥,你們繼續說吧,我可就這幾斤幾兩,還得和你們多學習,真心話。”這一頓衝天屁,差點忽悠得陸成都信了。
陸成趕緊含笑不說話,他知道比起劉誌和鄺任強兩個老油條,自己再長兩張嘴,都說不過他們。
索性就低調不說話,老老實實,紮紮實實地做自己的事。
他們的專業技能很強,肯定可以獨自完成很多手術,這些也是自己比不上的,認清楚自己與其他人的差距,那虛浮的心,自然就可以安靜下來。
劉誌和鄺任強也就隻是隨口說幾句,並沒有繼續下去。
陸成可以這麽快地靜下來做事,反而沒有任何的沾沾自喜,又是讓他們高看了一成。
他們不是進修的第一個月,以前誇別的研究生,甚至上級,他們都做不到陸成這樣淡定。
大多都迴推諉兩句然後再默認,至少臉上會帶上喜色,覺得自己可能很牛逼的樣子……
陸成一邊完善術前小結這些,然後繼續從頭到尾看一遍病曆。
病曆這個東西,陸成是很在意的。
它能夠係統地把一個疾病的起因、發展、體征、輔助檢查、手術指征、術前禁忌症,術後的康複計劃等等都收納進去,若是對其上心,對自己的輔助作用,將會無比之大。
細心做好這些,即便沒有病曆采集係統,自己也可以很快地成長起來。
每一份病曆,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也是老師,若是對其進行細致地,深入地剖析,它就是一份份良好的例題,把例題都融會貫通後,在考試的時候,才能夠遊刃有餘,從容不迫。
想明白這些,陸成就不局限於把病曆隻放在自己的幾個病人身上了。
本組所有的病人,陸成都從頭到尾地細致觀看,若是覺得有些病曆並不能支持術前的診斷,他還會親自再去做一遍體查,一份份病曆,就像是一顆顆釘子和木樁一樣,深深地紮進了陸成的心海。
等到數量積累多了之後,這些釘子和木樁,一定會是良好的基建,即便陸成的樓層建得再高,也很難摔下來……
這一幕幕,又是讓劉誌和鄺任強兩人看得一陣苦笑。
這麽有天賦的陸成,都這麽努力,這麽細致,那他們還有什麽理由搞好自己的病人相關的事情後,迴家去休息了?
跟著陸成一起玩玩吧?
病曆、病人、體查、病史采集、閱片、找到診斷、討論可能的手術指征,再對相關的輔助檢查進行剖析,分析哪些手術需要排查哪些手術禁忌症。
做這些檢查的目的,可不可以不做,還可以再做哪些檢查,對病人是最保險的?
每個病人的術後康複計劃是怎樣的,上級查房的時候,對病人都說了什麽,病人是怎麽理解的?
他們是術後的第幾天?康複做到了哪一步?
有沒有什麽可以改進的?
怎麽改進?
這一個個都是活生生的病人,都是極好的老師。
陸成的這麽奔波,並沒有引起任何病人和家屬的反感,反而是覺得,這個醫院的醫生,似乎比下麵醫院都要細致些,甚至比其他科室的醫生都要細致些,讓他們感覺到,自己似乎是來對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