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慕錢滬劇團在大華劇院演出滬劇《李鴻章與弼海清》
申曲涅盤演變到滬劇的艱難曆程 作者:半樓書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座無虛席的大華劇場內,慕錢滬劇團正以一場震撼人心的演出,將觀眾帶入了晚清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長河之中。
舞台上,幕布緩緩拉開,一幅幅精心繪製的背景畫卷逐一展現,從繁華的京城街景到莊嚴肅穆的朝堂,每一幕都細膩入微,仿佛穿越時空的門戶,引領著每一位觀眾親曆那段曆史。
錢殊,這位滬劇名伶,以其深厚的表演功底和對角色的深刻理解,將李鴻章這一複雜多麵的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
他身著華麗的官服,頭戴頂戴花翎,步伐沉穩而有力,一出場便氣場全開,仿佛真的是那位權傾一時的晚清重臣。
錢殊的嗓音渾厚而富有磁性,無論是李鴻章麵對國家危亡時的憂國憂民,還是在朝堂之上與群臣辯論時的機智果敢,都被他演繹得淋漓盡致,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而與之對戲的,是同樣才華橫溢的錢彥,他飾演的弼海清,是一位智勇雙全的武將,對李鴻章既有忠誠也有質疑,兩人之間的對手戲充滿了張力與火花。
錢彥以其精湛的演技,將弼海清的剛毅不屈與內心的矛盾掙紮展現得恰到好處。
每當他與錢殊飾演的李鴻章針鋒相對時,那眼神中的堅定與疑惑交織,讓人感受到那個時代英雄人物內心的複雜與掙紮。
劇中,隨著劇情的深入,李鴻章與弼海清因國家大事屢生分歧,卻又在關鍵時刻攜手共渡難關,共同抵禦外侮,保衛家園。
一場場激烈的辯論,一次次並肩作戰的場景,不僅展現了兩人深厚的袍澤之情,更深刻揭示了晚清時期國家命運的跌宕起伏與民族精神的堅韌不拔。
高潮部分,當李鴻章在朝堂之上力排眾議,決定實施某項重大改革,而弼海清則率領大軍在外抵禦外敵,兩人雖身處不同戰場,卻都以各自的方式為國家的未來奮力一搏。
此時,舞台上的燈光、音效與演員們的精湛表演完美融合,將整個劇場的氣氛推向了頂點,觀眾們的情緒也隨之高漲,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清朝九大末代總督結局,有人經商當了富豪,有人投敵做了漢奸
明清時期實行督撫製度,一般以巡撫或者總督為地方一把手,統管轄區內行政、軍事以及經濟大權,堪稱封疆大吏。
而在巡撫和總督兩個職務中,又以總督地位稍高一籌,其無論是官銜還是轄區範圍,往往都要高於巡撫。比如巡撫一般隻節製一省,而總督則是監管數省。
大清一朝,一共設立了11大總督,其中漕運總督與河道總督比較特殊,主要是為清朝的水係運輸和治理服務,不大涉及地方行政事務。
其餘的九大總督,則全部是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是清朝地方統治的頂梁柱。這九大總督分別是直隸總督、東三省總督、四川總督、兩江總督、雲貴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和陝甘總督
直隸總督:
直隸即直隸省,轄區相當於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分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分。
關於直隸地區的行政體係,有過許多變遷。例如順治五年,直隸與山東、河南三省,共置同一總督。
而在順治十五年,又設直隸巡撫單獨統轄;順治十八年,又複設總督。
總而言之,在清朝統治早期,各項行政體係還在摸索試驗之中,關於直隸總督這個官職,並沒有形成一個穩定的延續。
直到雍正登基之後,直隸總督才被確定下來,再也沒有改過。
詔嘉李維鈞勤慎,特授總督,自是為永製。
直隸省地處天子腳下,為京畿屏障,所以曆來都是清朝統治的核心區域,其重要程度,僅次於京師。
那麽作為直隸地區的老大,直隸總督自然是備受矚目。其地位之高,職責之重,堪稱九大總督之首。
自雍正元年李維鈞上任直隸總督開始,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無一不是清朝名臣。
據統計從1723年雍正設立直隸總督一職到1912年清帝退位,187年的時間裏,一共有74人擔任過直隸總督這個位置。
其中比較出名的有李 衛、孫嘉淦、英廉、劉墉、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等。
其中李鴻章在這個位置上做得最久,他分別於同治九年、光緒九年以及光緒二十六年,三度出任直隸總督一職,總計在任時間長達24年。
甚至於後來李鴻章去世時,都還掛著直隸總督的官職。
而在任時間最短的人是張鎮芳,其於宣統三年署理直隸總督,上任10天後,清帝退位,他自然也就丟了飯碗,成為了末代直隸總督。
值得一提的是,張鎮芳和袁世凱有著很深的淵源,他的姐姐乃是袁世凱的嫂子。得益於這樣一層關係,在清朝滅亡之後,丟了飯碗的張鎮芳,很快便有了新工作。
1912年3月,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張鎮芳則為委任為河南都督,成為了一方軍閥,時人稱其為張帥。
袁世凱倒台後,張鎮芳失去了靠山,便又逐漸脫離政壇,改為經商,成為了當時中國有名的富豪。
1933年,張鎮芳去世,享年70歲。不得不說,張鎮芳這樣的結局,在九大末代總督裏麵,算是比較好的了。
東三省總督:
東三省總督是清朝九大總督裏麵存在時間最短的一個。
東三省作為清朝八旗故地,在清軍入關之後,長期實行封閉式管理。
在那裏,清朝沒有像關內一樣推行行省製度,自然也就沒有督撫官員職位。
當時東三省的行政長官是奉天府尹,軍事長官則是八旗駐防將軍。
表麵上看來是軍政分離,但實際上卻是八旗駐防將軍主管一切,奉天府尹隻是起到一個輔佐作用。
李鴻章:一位生不逢時的大才,一位偉人評價:舟大而水淺也。
關於“弼海清與李鴻章京劇唱詞”的具體內容,由於曆史文獻和滬劇劇目中並未直接提及這一組合,無法提供確切的、兩人共同出演的滬劇唱詞。
不過,可以提供一些滬劇唱詞的一般性描述和示例,幫助你理解滬劇唱詞的風格和內容。
滬劇唱詞通常具有高度的文學性和藝術性,融合了古典詩詞、民間故事和曆史典故等元素。唱詞往往通過生動的描繪和形象的比喻,展現人物性格、推動劇情發展,並傳達深刻的思想內涵。
“李鴻章弼海清”,滬劇唱詞
(角色李鴻章上場,錢殊飾演,唱腔起)
角色李:(唱)一腔熱血灑疆場,壯誌淩雲誓不忘。
身披金甲胯戰馬,誓保河山萬裏長。
(角色弼海清,錢彥演飾,上場,與李對唱)
弼:(唱)英雄豪傑多壯誌,鐵血丹心照乾坤。
並肩作戰同甘苦,共赴國難顯忠魂。
(劇情推進,李鴻章抒發豪情壯誌)
李:(唱)烽火連天戰鼓擂,戰旗獵獵迎風飛。
豪情滿懷殺敵寇,誓將敵首斬馬前。
(角色弼表達對角色李的敬仰和支持)
弼:(唱)將軍英勇世無雙,威名遠播震四方。
願隨將軍征天下,共赴國難譜華章。
(唱詞中融入曆史典故或民間故事,增強劇情的厚重感)
(旁白)昔日嶽飛精忠報國,今朝我等亦當效仿先賢。
誓將敵寇驅逐盡,還我河山日月明。
自古以來,能夠載入史冊的文人武將,大都是人中龍鳳,這些人有的擁有著重大成就,常人無法企及的地位,背負著一身榮譽,在世人的口中流芳千古。
有的則恰恰相反,由於這些人的所作所為給國家和民族帶來了負麵影響,大都會受到世人的唾棄,永遠地被釘在恥辱柱上。
作為近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李鴻章一生參與了無數的國事,在推動國家發展的同時,代表彼時的清政府和外國多次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
正因如此,多年以來世人對李鴻章褒貶不一,有的認為他是功大於過,還有人認為由他簽訂的條約給國家帶來了恥辱,難以原諒。
而之所以這些人的評價會有這麽大的差異,最大的原因還是很多人對李鴻章的曆史並不了解。
隻從某一個方麵出發,去考慮李鴻章的所作所為,這種行為其實是不對的,想要衡量一個人的好與壞,就一定要去了解這個人的一切。
我國一個偉人曾經這樣評價過李鴻章,舟大而水淺也。
意思就是說彼時的李鴻章生不逢時,以他的才能本應擁有更大的舞台去展現他的才能,卻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一身的才華得不到施展的機會。
清政府的腐敗使他在外交上處處碰壁,最終辛勞一生,被形勢所逼,簽訂了多項不平等條約,自己的好與壞也隻能交給後人去評說。
李鴻章 自幼聰慧,也曾墮落:
李鴻章出生於1823年安徽合肥的一戶人家,在家中排行老二。
由於彼時的李鴻章家境並不貧寒,因此從他6歲開始,便在父母的安排下,去到了當地的私塾讀書。
年幼的李鴻章便展現出了自己的聰慧過人,和周邊的同學相比,李鴻章無論是背誦文章還是發表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上,都擁有著遠超同齡人的天賦。
也正因如此,李鴻章在文學方麵學習起來並不吃力,給以後的發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除了遠超同齡人的天賦之外,李鴻章同樣擁有著常人難以匹及的心性。
據相關史書記載,幼時的李鴻章曾和其他的小朋友外出遊玩,在路過池塘的時候,手中的風箏突然斷線,掛到了樹上。
為了能夠拿迴風箏,李鴻章便在好友的注視下慢慢地爬上了樹,但就在即將夠到風箏的時候,樹枝應聲而斷,在周邊小朋友的驚叫聲中掉進了水裏。
彼時的李鴻章並不會水,等到其他的小朋友反應過來去找人幫忙的時候,李鴻章已經在水中喊起了救命。
但由於當時的天氣炎熱,周邊的行人並不多,等到其他的小朋友將路人帶過來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好一會。
等到了水邊之後,路人便立刻跳進了水中將落水的李鴻章拉到了岸邊。
等到李鴻章被拉到岸邊之後,他的父母也正好趕到,連忙向路人表示感謝並表示願意給予報酬。
但救人的漢子說道:“不用謝我,幸好這孩子聰明,沒有在水裏掙紮,自己飄了起來,不然早就沉下去了。”
原來落入水中的李鴻章,並沒有太過慌張,在大腦一片空白之後很快就反應了過來。
他想到了在河裏洗澡時,周邊的大人常說:“淹死的都是亂動的,越老實越死不了。”
想到這,李鴻章就不再掙紮,而是努力地保持平衡,盡可能地讓自己飄起來,也正是他的這個舉動才讓他逃過一劫。
得到李鴻章的解釋之後,周邊的大人們都忍不住驚歎,這種心性就連一些成年人都做不到,李鴻章小小年紀都能夠麵對死亡臨危不亂,他日必將有一番成就。
時間在李鴻章的寒窗苦讀中慢慢流逝,年幼的李鴻章也逐漸成長為了當地有名的才子。
1840年,寒窗苦讀數十年的李鴻章進京趕考,在幾次失利之後,最終在曾國藩的鼓勵下考取到了秀才的功名,更是在考試中以自己的文章折服了多名考官。
隨著李鴻章成功考取功名,在其父親的幫助下,被任命到了翰林院成為了一名負責文學史書工作的文官。
在那個年代,能夠前往京城做官本就意味著飛黃騰達,而李鴻章父子二人都在京城為官更是令人羨慕。
隨著李鴻章越來越熟悉在翰林院的工作,本以為今後的生活便是如此的他其實並不喜歡這種生活。
或許也正是時勢造英雄,也就在這段時期,迎來了太平天國之亂,安慶失守,急需軍隊鎮壓。
李鴻章作為土生土長的安徽人,安慶失守,李鴻章趕忙向上遞交奏章,希望朝廷能夠派兵鎮壓。
最終在李鴻章和呂賢基的共同啟奏下,皇帝決定派遣呂賢基帶領地方軍隊進行團練,培養出軍隊之後帶兵鎮壓。
彼時的呂賢基並不想去帶兵,但皇命不可違,最終決定拉著李鴻章一同前往,上書皇帝稱自己需要李鴻章的幫忙。
最終二人一同踏上了帶兵團練的道路,也正因如此,李鴻章開始了自己文官向武官的轉變。
但彼時的清政府並沒有幾個能夠獨當一麵的武將,呂賢基和李鴻章也並不例外,特別是彼時的李鴻章還是一位秀才出身的文官。
在到達安慶之後,李鴻章被分配到鎮守安慶的運漕、東關,而對於彼時的太平軍而言,運漕是必經之地,也正因如此,李鴻章時刻麵臨著生命危險。
但好在李鴻章並非短命之人,在太平軍占領運漕的時候,李鴻章收到了自己父親在營帳中猝死的消息。
在迴京看望父親的同時,太平軍將進攻鎮守在運漕的軍隊,而李鴻章則因為自己迴京奔喪,逃過一命。
太平軍在侵占安徽之後,便將李鴻章的家一把火燒了,他的母親也被李鴻章的哥哥接到了京城,而李鴻章在將自己的父親送走之後,再次前往了曾國藩門下。
多年以來,李鴻章在曾國藩看來就絕非常人,最終在曾國藩的推薦下,李鴻章任職於湘軍的將領。
但多年以來在安徽的懶散軍紀使得他已經沒有了曾經的自律,取而代之的是懶散和惰性。
彼時的曾國藩作為湘軍的領軍人物,一直嚴查湘軍的軍規軍紀,並規定將領要和將士們一起吃飯訓練。
彼時的李鴻章並沒有這種毅力,每天都借病推托晨練,但曾國藩並沒有縱容他,而在一番手段之後,使得李鴻章不敢再懶散。
1861年,湘軍在曾國藩的帶領下最終占領了安慶,將鎮守在安徽的太平軍掃除殆盡。
但彼時的上海被太平軍孤立,需要一位擁有統帥能力的人物去上海招兵買馬組建軍隊。
千帆曆盡,終成名將:
就在此時,準備多年的李鴻章感覺到自己的機會來了,主動向曾國藩請纓,表示自己願意臨危受命,帶兵鎮守上海。
毫無疑問,彼時的上海危在旦夕,大多數的將領都不敢去,李鴻章的主動請纓再次讓曾國藩感到欣慰,最終向上級舉薦李鴻章去上海統領軍隊。
準備許久的李鴻章也沒有辜負這次機會,開始組建自己的淮軍,並憑借著上級的資助和自己在當地的關係,很快便拉起了一支隊伍,開始了自己的統帥之路。
最終在一番準備之後,淮軍最終宣布組建成功,在得到上海鄉紳的資助之後,淮軍通過7艘英國商船開始前往上海。
作為彼時我國最大的外貿省份,上海這個城市可謂是魚龍混雜,各個國家的勢力都在上海有著自己的商船和軍隊,想要鎮守住上海可謂是難上加難。
但李鴻章也遠非曾經可比,在曾國藩的教導下,李鴻章的帶兵能力同樣突飛猛進。
他明白想要做好一名統帥,就一定要上下一心,和士兵們走到一起,隻有這樣才能夠讓軍隊真正地發揮出戰鬥力。
盡管彼時的李鴻章每天都在練兵,但周邊的上海富商們對其並不信任。
他們大都依靠外國雇傭的軍隊去抵抗太平軍,根本不相信李鴻章帶領的淮軍能夠和太平軍抗衡。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在和太平軍的幾次戰鬥中,李鴻章沒有找任何的外援,而是憑借著自己6000人的淮軍和太平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在多次對拚中,李鴻章每場戰鬥都是身先士卒,親自站在戰場指揮,屢次擊退太平軍的進攻。
幾場戰爭的勝利,也讓上海當地的富商們認識到了李鴻章的不凡之處。
原本等著看笑話的外國軍隊也對李鴻章刮目相看,開始重視這名最近聲名鵲起的中國將領。
取得幾次勝利之後的李鴻章並沒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開始購置英國戰艦上的洋槍。
將這些裝備配置到自己的軍艦上,並花費重金聘請外國的海軍教練去訓練自己的士兵,學習他們海上的戰鬥方式。
隨著淮軍的名聲水漲船高,越來越多地加入到了淮軍的隊伍,李鴻章的士兵也從原本的6000增加到了將近7萬,戰鬥力也發生了質的飛躍。
隨著淮軍的勢力逐漸地壯大,李鴻章的職位也在一路高升最終從曾經的翰林院編修變成了直隸總督,官居高位。
隨著淮軍為朝廷立下的戰功越來越多,李鴻章在朝廷上的地位也是突飛猛漲,哪怕是在外國軍隊那裏,李鴻章也同樣擁有著不小的名氣。
不僅如此,在對國外的文化有了大概的認識之後,李鴻章開始憑借著自己的影響力開始引進西方國家的文化,包括鐵路和西醫。
也正是如此,我國建造的第一條鐵路和第一家西醫院都是在他的努力下才得以出現。
盡管李鴻章所帶領的淮軍空前地強大,但卻依舊挽救不了清政府,彼時的我國在封建社會的影響下,積弱已久。
在“甲午戰爭”中,麵對外國海軍的精良武器,最終淮軍慘敗,為了保全自身,清政府最終答應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值得一提的是,在簽訂條約時,來自日本的海軍指明要求由李鴻章為清政府代表和他們簽訂條約。
李鴻章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曾集萬千榮耀於一身,也曾背負國家的恥辱去簽訂條約。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確是具有大才之人,而且一些施加到李鴻章身上的罪責其實是不公平的,弱國無外交,他也同樣沒有辦法。
清朝末年,東三省因為日俄等列強的殖民威脅,麵臨著被瓜分的危險。
而其軍政分離,民轄於兵的自我封閉體係,使得這種危機愈發嚴重,於是清政府開始著手改變行政體製,設立與內地相同的行省製度,由此來加強清朝政府對於東三省的管製。
於是在1907年4月,清政府正式裁撤盛京將軍,改由東三省總督接任,統管三省將軍事務。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東三省還增設了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巡撫。
但與內地行省督撫平級不同的是,東三省總督在當地具有最高掌控權,三省巡撫也有受其節製。
換句話講,東三省督撫是從屬關係,巡撫是總督的屬官,這一點也算是東三省總督的一大特點。
截止清朝滅亡,東三省一共出過三任總督,分別是徐世昌、錫良以及趙爾巽。
這三人都是大有來頭,其中首任總督徐世昌,乃是民國元老,當過大總統。
而錫良則是晚清名臣,三朝元老。
至於末代總督趙爾巽,也是清末民初的名人。
他在擔任東三省總督之前,當過湖南巡撫和四川總督,是一名老資格的封疆大吏。
趙爾巽是一個典型的清朝擁護者,其在擔任東三省總督時,對於當地的同盟會,實行嚴厲的打擊。
所以,清帝退位後, 趙爾巽也隨之隱退。
後來袁世凱曾邀請過他出山,但是被趙爾巽以“不當貳臣”為由拒絕了。
不過後來趙爾巽還是出任了國史館長一職,主編了《清史稿》。
所以,在史學界,趙爾巽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
1927年,趙爾巽在編撰完《清史稿》之後病逝,享年83歲。
陝甘總督:
陝甘總督的轄區主要是陝西和甘肅,在部分時間裏還包括伊犁以及四川。
在清朝九大總督裏麵,陝甘總督應該是最能打的。
因為其地處西北邊疆,時常需要處理邊患,比如漠西的準噶爾汗國,天山的大小和卓,以及陝甘的迴部,所以擔任此職的大都有著一定的軍事背景,甚至是清朝名將。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年羹堯、嶽鍾琪 、左宗棠等等。
同樣是因為邊患,當地的行政係統時長會因為邊疆作戰的需要作出調整,所以在清朝前期,陝甘總督的轄區職權變更是非常頻繁。
時而獨轄陝西,時而兼並四川,甚至於扔掉甘肅,改稱川陝總督。
直到乾隆年間,準噶爾汗國與大小和卓相繼被平,西北邊患趨於平靜,陝甘總督這個位置才真正得以定下來。
陝甘末代總督是長庚,滿洲人,長期在西北做官,與沙俄鬥智鬥勇,為保全新疆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宣統元年,長庚被任命為陝甘總督,三年後,隨著清帝宣布遜位詔書,長庚也隨之離職,並於兩年後去世,享年71歲。
兩江總督:
兩江總督是清朝九大總督裏麵最有油水的一個位置,因為管轄著當時中國最為富庶的兩個省,即江南省和江西省。
其中江南省包含了如今的江蘇、安徽以及上海等地,其前身乃是明朝的“南直隸”。
在明清時期,這裏乃是當時全國最富裕的地區,沒有之一。
在清朝年間,僅僅江南一省的賦稅,就可以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
其中,鹽政稅收占到了全國的一半。
此外,江南省還是個文化大省,幾乎每一屆科舉的上榜舉子,江南省都要占一半,因此有“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一說。
而正是因為江南省的體量太過龐大,後麵才被清朝給拆分,形成了如今的江蘇省與安徽省。
所以在清朝九大總督裏,兩江總督的地位是比較高的,幾乎是僅次於直隸總督的存在。
所以有清一朝,擔任兩江總督的大臣,那都是有著不小的背景,隨便一抓都是清朝名臣。
比如滿族第一狀元麻勒吉,清朝第一廉吏於成龍、禁煙英雄林則徐,此外,有著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稱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張之洞四人,全部都做過這個位置。
似乎沒有當過兩江總督,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名臣。
早清朝九大末代總督中,兩江總督應該是最出名,其乃是著名的辮子將軍張勳。
於1912年1月23日上任,當了二十天的兩江總督。張勳這個人,在民國初年可是有著相當高的出場率。
清朝滅亡後,他是少有的依然堅持效忠清廷的軍閥,為了表示自己仍效忠清室,他不準麾下部卒剪去發辮。
所以,張勳的部隊在當時被稱為辮子軍,而張勳也被稱為“辮帥”。
1917年6月,張勳率領自己的辮子軍北上入京,拉著溥儀和清朝遺老們,上演了一出複辟鬧劇,史稱“丁巳複辟”。
複辟失敗後,張勳失勢,辮子軍不複存在。於是張勳改投商界,短短數年,積累家產數千萬。看來比起從政,張勳更適合經商。
1923年9月,張勳去世,享年69歲。而他到死也沒有剪掉身上的辮子,溥儀感念其忠心,特賜諡號“忠武”。
四川總督:
四川總督是清朝關內八大總督最為年輕的一個,其在清朝前期,長期是處於陝甘或者湖廣總督管轄,甚至於一度出現了川陝總督或者川湖總督這樣的職務。
雖然在康熙年間,四川一度也有過自理,但清政府隻是設立了巡撫一職,並沒有特設總督。
因為當時四川需要為西北戰事服務,其軍務長期被陝甘總督或者撫遠大將軍把持。
直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朝因為需要對四川當地的大小金川用兵,便將四川總督定為專缺,軍政一把抓。
而在四川戰事結束後,四川總督又開始和陝西這些攪合在一起,長期改缺。直到同治皇帝繼位,四川總督一職才再度成為專缺。
所以,四川總督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前前後後加起來,不過百年。
而擔任四川總督的人數,也就二十來個。其中較為出名的有年羹堯、駱秉章、趙爾巽等等。其末代總督名為趙爾豐,於1911年上任。
趙爾豐也算是清末名臣,其擔任過駐藏大臣,挫敗了西藏叛亂,力保西藏不失,對於維護我國領土是做出了貢獻的。
不過,趙爾豐在擔任四川總督時,剛好碰上了四川保路運動,趙爾豐奉旨鎮壓。
結果趙爾豐鎮壓不利,導致事態擴大,清政府不得不調派湖北新軍入川鎮壓。而湖北新軍入川,導致了湖北兵力空虛,為後續的武昌起義提供了可能。
武昌起義之後,四川也隨之成立軍政府,宣布脫離清朝。而忠於清朝的趙爾豐則被軍政府處決,時年66歲。
值得一提的是,趙爾豐的哥哥就是東三省末代總督趙爾巽,他的死對趙爾巽的打擊很大,是故一度不願出山為民國做事。
直到後來袁世凱答應趙爾巽,為趙爾豐洗刷冤屈,趙爾巽這才答應出任國史館長一職,並有了《清史稿》流傳後世。
雲貴總督:
雲貴總督在清朝初年是屬於虛銜,因為當時清朝對於西南地區掌控力度並不大。
比如順治時期那邊是張獻忠和南明的地盤,而在康熙年間,又有吳三桂坐鎮雲貴。
所以雖然早在順治年間,就已經設立了這個官職,但其實際意義並不大。
也正是這個原因,是的雲貴總督在前期,多是由漢人擔任。這在清朝九大總督裏麵,是比較罕見的。
當然了,隨著吳三桂的平定,以及西南邊陲的守土需要,雲貴總督的地位也在逐漸提升。
尤其是在乾隆年間,因為與緬甸的戰爭,所以擔任雲貴總督的大都是清朝八旗貴族,或者滿洲重臣。比如阿桂、福康安等。
雲貴總督的最後一任是李經羲,於1909年升任雲貴總督。雖然李經羲在曆史上名聲不顯,但他卻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叔叔。
李經羲出生於合肥李家,其父名為李鶴章,而李鶴章的二哥叫做李鴻章。所以,李經羲是李鴻章的親侄,這個背景不可謂不深。
或許是因為李鴻章的緣故,再加上李經羲又是漢臣,所以清朝滅亡後,他的結局也不算太差。
雲南宣布脫離清朝後,蔡鍔並沒有為難李經羲,將其禮送出雲南。
之後李經羲進入了北洋政府,當過袁世凱的幕僚,甚至還在黎元洪罷免段祺瑞之後,當過幾天國務總理,也算是仕途圓滿了。
1925年9月18日,李經羲去世,享年65歲。
閩浙總督:
閩浙總督,顧名思義就是管轄福建、浙江兩地。
其在順治二年就設立,當時還叫福建總督,但是兼管浙江,所以實際職權並沒有太多不同。
直到順治十五年,單獨設立浙江總督,福建才和浙江分治。其後福建與浙江便陷入了一個分分合合的怪圈,一會兒是閩浙分治,一會兒又是閩浙合一。
直到乾隆三年,福建總督及浙江總督合並為閩浙總督,遂成定製。
總的說來,閩浙總督的存在感並不高,曆任總督裏麵比較出名的,也就李衛、左宗棠,還有一個姚啟聖,在清朝九大總督中屬於地位較低的那一批。總體來講四個字,乏善可陳。
末代閩浙總督名叫鬆壽,出身於滿洲八旗貴族佟佳氏,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擔任閩浙總督。
1911年11月8日,福建新軍起義,鬆壽兵敗自盡,以身殉國。
對於清朝來說,也算是忠烈了,清廷追諡忠節,也算是名副其實了。
湖廣總督:
聽到湖廣總督,一般會認為其管轄的區域中會有廣西或者廣東。但事實上,湖廣總督統轄的隻有湖南和湖北兩省。
其之所以被稱為湖廣總督,湖南、湖北兩省在明朝時同屬湖廣省。
湖廣總督是清朝九大總督裏麵資曆最老的,其在順治元年便已經設立。
雖然在康熙年間有過短暫被廢,但總體存在時間還是位居九大總督之首。
而在這期間,湖廣總督任上也出過不少名人,比如林則徐、李鴻章、張之洞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戊戌變法中英勇就義的譚嗣同,其父譚繼洵也曾擔任過湖廣總督一職。
湖廣總督最後一任總督是段祺瑞,於1911年11月17日被委任為湖廣總督,不過當時武昌起義已經爆發,段祺瑞根本就沒去上任。
不僅他沒去,在他前麵的四任湖廣總督都沒有到任,這四人分別是袁世凱、魏光燾、王士珍和段芝貴。
最後一位實際在任的湖廣總督名為博爾濟吉特·瑞澄,於1910年升任湖廣總督。
瑞澄出身名門,祖父是大學士琦善,父親是黑龍江將軍恭鏜。
按理來說,這樣的人應該是清廷的堅定擁護者。麵對武昌起義,不說要像鬆壽那樣以身殉國,但至少也要掙紮一下。
可是這個瑞澄毫無骨氣,武昌起義時,他率先棄城而逃。
半路上聽聞朝廷要降罪於他,他又出海逃到了日本避難,直到清朝徹底滅亡後才迴來。
假如當初瑞澄不逃,或許武昌起義就無法成功。
按武昌之成功,乃成於意外,其主因則在瑞澂一逃;倘瑞澂不逃,則張彪斷不走,而彼之統馭必不失,秩序必不亂也。
從這個角度而言,瑞澄還算是武昌起義的功臣了。所以瑞澄從日本迴來之後,也沒人為難他。1915年,瑞澄去世,享年52歲。
兩廣總督:
兩廣總督的前身是廣東總督,於順治元年設立,兼轄廣西。
與閩浙總督一樣,兩廣總督也有過一段分分合合的故事,廣西總督裁撤複立,折騰了不少年。
甚至於在雍正年間,為了方便西南軍務,廣西還被劃歸到雲貴總督管理。兩廣總督真正成為定缺,是在雍正十二年。
因為閉關鎖國,兩廣總督在清朝前中期的存在感並不高,甚至還不如雲貴。
直到清朝後期,國門被打開,兩廣因為其地理位置特殊,地位逐漸攀升。
到了洋務運動期間,兩廣總督已經是僅次於直隸總督的實權派。因為一般兩廣總督除了統管兩廣軍政事務以外,還兼領南洋大臣,節製廣東水師和南洋水師。
劉坤一、張之洞都曾擔任過兩廣總督一職。
兩廣末代總督是張鳴岐,於1910年升任兩廣總督。此人也是個軟骨頭,甚至於比瑞澄都還不如。
張鳴岐當初是靠著賄賂慶親王奕匡當上的兩廣總督,後來辛亥革命爆發,張鳴岐先是攜款潛逃日本,後又跑迴來到袁世凱手下任職,成為袁世凱複辟帝製的堅定擁護者。
更為可惡的是,抗戰爆發後,張鳴岐又當起了漢奸,為日本人做事。
海清(?~1710),戴佳氏,滿洲鑲黃旗人,自幼侍衛康熙帝,官至副都統,卒諡果毅。 雍正帝登基,贈一品大臣。
所處時代清朝,民族族群,滿洲鑲黃旗。
人物生平,父親噶祿,順治五年(1648)襲其叔色赫騎都尉世職,三遇恩詔,加至三等輕車都尉。
順治十三年(1656),色赫之子塞勒年長,改令襲職。
噶祿初由侍衛,兼內務府主事,累遷內務府總管,康熙帝特授世管佐領。噶祿卒後,以海清襲佐領。
海清剛滿十餘歲即任侍衛,入直禦前,洊擢一等侍衛。
康熙三十四年(1696),因征噶爾丹增造製勝炮,命海清於景山內董其事,凡鑄炮四十有八。
工既竣,敕八旗都統每旗選炮手一人,各齎炮一,由驛馳送大將軍費揚古軍中。
康熙三十五年(1697)二月,上親征噶爾丹,海清從。三月辛未,由青城駐蹕滾諾爾,遇雪,從官及軍士服物由車運者及暮不至,上命海清以駞載。
既至之,內府帳房及食物柴炭分賜,令棲息舉火。
海清尋複命奏言軍士因衣服沾濕,寒冽殊甚,且未得爨食者多得蒙頒,結帳房食物柴炭,眾皆歡躍如慶更生。
上又諭曰:馬亦畏寒,其瘦者猶可無恙肥者,或致凍斃,宜順風馳二三裏許,令人圍繞之使氣息漸溫,則無妨矣。可諭眾知之。
康熙四十一年(1702)正月,奉命同侍衛五格往西安校閱,駐防騎射。
康熙四十二年(1703)二月,上南巡駐蹕山東長清縣界首鋪,夜大風,南村失火,延燒民舍,海清率侍衛等撲滅之。
翌日,諭巡撫王國昌率司道等察火毀房屋,賜銀散給,命海清監視。
康熙四十九年(1710)七月,疾劇,遣誠親王允祉同侍衛常壽視之,諭曰:
海清自幼侍直內廷,扈從巡幸,甚為出力。現今不及伊之人,已得為副都統。
爾等往其家視疾,即宣述朕旨,授為副都統。未幾卒,賞銀一千兩,賜祭葬如典禮,諡號果毅。
雍正帝登基,贈一品大臣。乾隆元年(1736),加贈太子太保。
家族成員:
長子:來文,襲管佐領,洊擢副都統、護軍統領、江寧將軍。
次子:佛倫,官至領侍衛內大臣。
第三子:岱豪,初任侍衛,雍正五年(1727)三月,授鑲白旗漢軍副都統兼佐領。
六月,調鑲白旗蒙古副都統。七月,調正白旗滿洲副都統。
雍正六年(1728)五月,署正藍旗護軍統領兼署鑲白旗滿洲都統。雍正七年(1729)三月,命靖邊大將軍傅爾丹征噶爾丹策零,以岱豪為參讚大臣。
雍正八年(1730)十月,罷參讚,仍以副都統留軍營。雍正九年(1731)六月,傅爾丹令前鋒統領定壽、副都統蘇圖同岱豪率兵擊賊於庫列圖嶺,斬賊四百餘。
越一日,賊兵二萬從高阜來犯我營,眾軍戰卻之,傅爾丹令移營和通唿爾哈諾爾,賊兵潛伏山穀,伺我軍甫移,突出列陣阻截,忽大風驟起,雨雹交加,賊並力衝散我軍,定壽、蘇圖分路剿賊,為賊所困。
副都統錫賚遣索倫兵援定壽,索倫兵潰走,賊勢猖甚,晝夜環逼我營,岱豪遂在營自縊死。
次年五月,靖邊大將軍、順承親王錫保以岱豪列陣亡冊入奏,部議予祭葬祀昭忠祠,授騎都尉世職。
子倭克精額襲。乾隆二十年(1755)六月,諭廷臣曰:昔年和通唿爾哈諾爾進兵時,岱豪等既不能殱賊立功,又不能奮身拒敵,束手受困,徒以自盡了事,夫果有捐軀之誌,何不死於矢石,閑為此婦人女子之所為乎?
對敵之際,而領兵之人相率自盡,豈不先折士氣,似此怯懦無能之人,損威失重,即自行引決,猶當將子孫議罰,尚何功之可錄乎?
所有和通唿爾哈諾爾等處用兵所得世職人員,著軍機大臣及該部詳悉查明。
如有冒濫應行裁革者,奏明請旨用副核實獎勵之道。
尋允廷臣議定壽、蘇圖衝鋒陷陣,矢盡力竭,效忠自盡,其世職準襲。
岱豪、錫賚、永國、覺羅海蘭赫、達色在營中自行引決,與奮身拒敵親冒矢石者不同,並裁革世職。
演出結束後,大華劇場內燈光漸暗,但觀眾席上卻是一片沸騰,人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熱烈討論著剛剛落幕的《李鴻章和弼海清》。
這部劇,由慕錢滬劇團傾力打造,不僅重現了晚清那段風雲變幻的曆史,更以細膩的情感刻畫和精湛的演技,讓每一位觀眾仿佛穿越時空,親曆那段波瀾壯闊的時代。
錢彥,這位滬劇界的後起之秀,以其深邃的眼神、沉穩的步伐,將李總督這一複雜多麵的曆史人物演繹得淋漓盡致。
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台詞,都透露出李鴻章在國家危難之際的無奈與堅持,以及在個人命運麵前的掙紮與妥協。
尤其是在那場與弼海清(由錢凱飾演)激烈交鋒的戲中,錢彥的眼神中既有作為朝廷重臣的威嚴,又不乏對友人複雜情感的流露,令人動容。
而錢凱飾演的弼海清,則是另一番風采。他以獨特的嗓音和生動的表情,將海清的機智、忠誠以及最終的悲壯命運展現得栩栩如生。
兩人的對手戲,如同一場智慧的較量,火花四濺,讓觀眾時而屏息凝視,時而掌聲雷動。
“真是太震撼了!”一位年長的戲迷激動地說,“錢彥飾演的李鴻章,讓我看到了那個時代英雄人物的另一麵,不再是史書上的冰冷記載,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人。”
“是啊,尤其是那場關於國家與個人命運的對話,讓我感同身受。”另一位年輕觀眾補充道,“感覺就像是和劇中人物一起經曆了那段曆史,既是對李鴻章才能未得盡展的惋惜,也是對那個時代所有人的同情與理解。”
正當眾人沉浸在劇情的餘韻中無法自拔時,劇場的一角,一位身著長衫的老者緩緩站起,他正是滬劇界的泰鬥級人物——周老先生。
周老先生目光深邃,望向舞台的方向,緩緩開口:
“今日之演,實為近年來少見之佳作。錢彥、錢凱,兩位青年才俊,不僅繼承了滬劇之精髓,更勇於創新,將曆史人物演繹得如此生動,實為難得。
舟大水淺,誠如戲中所言,但今日之舞台,卻因你們而波瀾壯闊,才華橫溢。”
此言一出,全場靜默片刻,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這是對演員精湛表演的認可,也是對滬劇藝術傳承與發展的期待。
而慕錢滬劇團,也在這一刻,更加堅定了他們傳承文化、創新藝術的信念,繼續在滬劇這條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河流中,揚帆遠航,探索無限可能。
舞台上,幕布緩緩拉開,一幅幅精心繪製的背景畫卷逐一展現,從繁華的京城街景到莊嚴肅穆的朝堂,每一幕都細膩入微,仿佛穿越時空的門戶,引領著每一位觀眾親曆那段曆史。
錢殊,這位滬劇名伶,以其深厚的表演功底和對角色的深刻理解,將李鴻章這一複雜多麵的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
他身著華麗的官服,頭戴頂戴花翎,步伐沉穩而有力,一出場便氣場全開,仿佛真的是那位權傾一時的晚清重臣。
錢殊的嗓音渾厚而富有磁性,無論是李鴻章麵對國家危亡時的憂國憂民,還是在朝堂之上與群臣辯論時的機智果敢,都被他演繹得淋漓盡致,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而與之對戲的,是同樣才華橫溢的錢彥,他飾演的弼海清,是一位智勇雙全的武將,對李鴻章既有忠誠也有質疑,兩人之間的對手戲充滿了張力與火花。
錢彥以其精湛的演技,將弼海清的剛毅不屈與內心的矛盾掙紮展現得恰到好處。
每當他與錢殊飾演的李鴻章針鋒相對時,那眼神中的堅定與疑惑交織,讓人感受到那個時代英雄人物內心的複雜與掙紮。
劇中,隨著劇情的深入,李鴻章與弼海清因國家大事屢生分歧,卻又在關鍵時刻攜手共渡難關,共同抵禦外侮,保衛家園。
一場場激烈的辯論,一次次並肩作戰的場景,不僅展現了兩人深厚的袍澤之情,更深刻揭示了晚清時期國家命運的跌宕起伏與民族精神的堅韌不拔。
高潮部分,當李鴻章在朝堂之上力排眾議,決定實施某項重大改革,而弼海清則率領大軍在外抵禦外敵,兩人雖身處不同戰場,卻都以各自的方式為國家的未來奮力一搏。
此時,舞台上的燈光、音效與演員們的精湛表演完美融合,將整個劇場的氣氛推向了頂點,觀眾們的情緒也隨之高漲,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清朝九大末代總督結局,有人經商當了富豪,有人投敵做了漢奸
明清時期實行督撫製度,一般以巡撫或者總督為地方一把手,統管轄區內行政、軍事以及經濟大權,堪稱封疆大吏。
而在巡撫和總督兩個職務中,又以總督地位稍高一籌,其無論是官銜還是轄區範圍,往往都要高於巡撫。比如巡撫一般隻節製一省,而總督則是監管數省。
大清一朝,一共設立了11大總督,其中漕運總督與河道總督比較特殊,主要是為清朝的水係運輸和治理服務,不大涉及地方行政事務。
其餘的九大總督,則全部是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是清朝地方統治的頂梁柱。這九大總督分別是直隸總督、東三省總督、四川總督、兩江總督、雲貴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和陝甘總督
直隸總督:
直隸即直隸省,轄區相當於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分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分。
關於直隸地區的行政體係,有過許多變遷。例如順治五年,直隸與山東、河南三省,共置同一總督。
而在順治十五年,又設直隸巡撫單獨統轄;順治十八年,又複設總督。
總而言之,在清朝統治早期,各項行政體係還在摸索試驗之中,關於直隸總督這個官職,並沒有形成一個穩定的延續。
直到雍正登基之後,直隸總督才被確定下來,再也沒有改過。
詔嘉李維鈞勤慎,特授總督,自是為永製。
直隸省地處天子腳下,為京畿屏障,所以曆來都是清朝統治的核心區域,其重要程度,僅次於京師。
那麽作為直隸地區的老大,直隸總督自然是備受矚目。其地位之高,職責之重,堪稱九大總督之首。
自雍正元年李維鈞上任直隸總督開始,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無一不是清朝名臣。
據統計從1723年雍正設立直隸總督一職到1912年清帝退位,187年的時間裏,一共有74人擔任過直隸總督這個位置。
其中比較出名的有李 衛、孫嘉淦、英廉、劉墉、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等。
其中李鴻章在這個位置上做得最久,他分別於同治九年、光緒九年以及光緒二十六年,三度出任直隸總督一職,總計在任時間長達24年。
甚至於後來李鴻章去世時,都還掛著直隸總督的官職。
而在任時間最短的人是張鎮芳,其於宣統三年署理直隸總督,上任10天後,清帝退位,他自然也就丟了飯碗,成為了末代直隸總督。
值得一提的是,張鎮芳和袁世凱有著很深的淵源,他的姐姐乃是袁世凱的嫂子。得益於這樣一層關係,在清朝滅亡之後,丟了飯碗的張鎮芳,很快便有了新工作。
1912年3月,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張鎮芳則為委任為河南都督,成為了一方軍閥,時人稱其為張帥。
袁世凱倒台後,張鎮芳失去了靠山,便又逐漸脫離政壇,改為經商,成為了當時中國有名的富豪。
1933年,張鎮芳去世,享年70歲。不得不說,張鎮芳這樣的結局,在九大末代總督裏麵,算是比較好的了。
東三省總督:
東三省總督是清朝九大總督裏麵存在時間最短的一個。
東三省作為清朝八旗故地,在清軍入關之後,長期實行封閉式管理。
在那裏,清朝沒有像關內一樣推行行省製度,自然也就沒有督撫官員職位。
當時東三省的行政長官是奉天府尹,軍事長官則是八旗駐防將軍。
表麵上看來是軍政分離,但實際上卻是八旗駐防將軍主管一切,奉天府尹隻是起到一個輔佐作用。
李鴻章:一位生不逢時的大才,一位偉人評價:舟大而水淺也。
關於“弼海清與李鴻章京劇唱詞”的具體內容,由於曆史文獻和滬劇劇目中並未直接提及這一組合,無法提供確切的、兩人共同出演的滬劇唱詞。
不過,可以提供一些滬劇唱詞的一般性描述和示例,幫助你理解滬劇唱詞的風格和內容。
滬劇唱詞通常具有高度的文學性和藝術性,融合了古典詩詞、民間故事和曆史典故等元素。唱詞往往通過生動的描繪和形象的比喻,展現人物性格、推動劇情發展,並傳達深刻的思想內涵。
“李鴻章弼海清”,滬劇唱詞
(角色李鴻章上場,錢殊飾演,唱腔起)
角色李:(唱)一腔熱血灑疆場,壯誌淩雲誓不忘。
身披金甲胯戰馬,誓保河山萬裏長。
(角色弼海清,錢彥演飾,上場,與李對唱)
弼:(唱)英雄豪傑多壯誌,鐵血丹心照乾坤。
並肩作戰同甘苦,共赴國難顯忠魂。
(劇情推進,李鴻章抒發豪情壯誌)
李:(唱)烽火連天戰鼓擂,戰旗獵獵迎風飛。
豪情滿懷殺敵寇,誓將敵首斬馬前。
(角色弼表達對角色李的敬仰和支持)
弼:(唱)將軍英勇世無雙,威名遠播震四方。
願隨將軍征天下,共赴國難譜華章。
(唱詞中融入曆史典故或民間故事,增強劇情的厚重感)
(旁白)昔日嶽飛精忠報國,今朝我等亦當效仿先賢。
誓將敵寇驅逐盡,還我河山日月明。
自古以來,能夠載入史冊的文人武將,大都是人中龍鳳,這些人有的擁有著重大成就,常人無法企及的地位,背負著一身榮譽,在世人的口中流芳千古。
有的則恰恰相反,由於這些人的所作所為給國家和民族帶來了負麵影響,大都會受到世人的唾棄,永遠地被釘在恥辱柱上。
作為近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李鴻章一生參與了無數的國事,在推動國家發展的同時,代表彼時的清政府和外國多次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
正因如此,多年以來世人對李鴻章褒貶不一,有的認為他是功大於過,還有人認為由他簽訂的條約給國家帶來了恥辱,難以原諒。
而之所以這些人的評價會有這麽大的差異,最大的原因還是很多人對李鴻章的曆史並不了解。
隻從某一個方麵出發,去考慮李鴻章的所作所為,這種行為其實是不對的,想要衡量一個人的好與壞,就一定要去了解這個人的一切。
我國一個偉人曾經這樣評價過李鴻章,舟大而水淺也。
意思就是說彼時的李鴻章生不逢時,以他的才能本應擁有更大的舞台去展現他的才能,卻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一身的才華得不到施展的機會。
清政府的腐敗使他在外交上處處碰壁,最終辛勞一生,被形勢所逼,簽訂了多項不平等條約,自己的好與壞也隻能交給後人去評說。
李鴻章 自幼聰慧,也曾墮落:
李鴻章出生於1823年安徽合肥的一戶人家,在家中排行老二。
由於彼時的李鴻章家境並不貧寒,因此從他6歲開始,便在父母的安排下,去到了當地的私塾讀書。
年幼的李鴻章便展現出了自己的聰慧過人,和周邊的同學相比,李鴻章無論是背誦文章還是發表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上,都擁有著遠超同齡人的天賦。
也正因如此,李鴻章在文學方麵學習起來並不吃力,給以後的發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除了遠超同齡人的天賦之外,李鴻章同樣擁有著常人難以匹及的心性。
據相關史書記載,幼時的李鴻章曾和其他的小朋友外出遊玩,在路過池塘的時候,手中的風箏突然斷線,掛到了樹上。
為了能夠拿迴風箏,李鴻章便在好友的注視下慢慢地爬上了樹,但就在即將夠到風箏的時候,樹枝應聲而斷,在周邊小朋友的驚叫聲中掉進了水裏。
彼時的李鴻章並不會水,等到其他的小朋友反應過來去找人幫忙的時候,李鴻章已經在水中喊起了救命。
但由於當時的天氣炎熱,周邊的行人並不多,等到其他的小朋友將路人帶過來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好一會。
等到了水邊之後,路人便立刻跳進了水中將落水的李鴻章拉到了岸邊。
等到李鴻章被拉到岸邊之後,他的父母也正好趕到,連忙向路人表示感謝並表示願意給予報酬。
但救人的漢子說道:“不用謝我,幸好這孩子聰明,沒有在水裏掙紮,自己飄了起來,不然早就沉下去了。”
原來落入水中的李鴻章,並沒有太過慌張,在大腦一片空白之後很快就反應了過來。
他想到了在河裏洗澡時,周邊的大人常說:“淹死的都是亂動的,越老實越死不了。”
想到這,李鴻章就不再掙紮,而是努力地保持平衡,盡可能地讓自己飄起來,也正是他的這個舉動才讓他逃過一劫。
得到李鴻章的解釋之後,周邊的大人們都忍不住驚歎,這種心性就連一些成年人都做不到,李鴻章小小年紀都能夠麵對死亡臨危不亂,他日必將有一番成就。
時間在李鴻章的寒窗苦讀中慢慢流逝,年幼的李鴻章也逐漸成長為了當地有名的才子。
1840年,寒窗苦讀數十年的李鴻章進京趕考,在幾次失利之後,最終在曾國藩的鼓勵下考取到了秀才的功名,更是在考試中以自己的文章折服了多名考官。
隨著李鴻章成功考取功名,在其父親的幫助下,被任命到了翰林院成為了一名負責文學史書工作的文官。
在那個年代,能夠前往京城做官本就意味著飛黃騰達,而李鴻章父子二人都在京城為官更是令人羨慕。
隨著李鴻章越來越熟悉在翰林院的工作,本以為今後的生活便是如此的他其實並不喜歡這種生活。
或許也正是時勢造英雄,也就在這段時期,迎來了太平天國之亂,安慶失守,急需軍隊鎮壓。
李鴻章作為土生土長的安徽人,安慶失守,李鴻章趕忙向上遞交奏章,希望朝廷能夠派兵鎮壓。
最終在李鴻章和呂賢基的共同啟奏下,皇帝決定派遣呂賢基帶領地方軍隊進行團練,培養出軍隊之後帶兵鎮壓。
彼時的呂賢基並不想去帶兵,但皇命不可違,最終決定拉著李鴻章一同前往,上書皇帝稱自己需要李鴻章的幫忙。
最終二人一同踏上了帶兵團練的道路,也正因如此,李鴻章開始了自己文官向武官的轉變。
但彼時的清政府並沒有幾個能夠獨當一麵的武將,呂賢基和李鴻章也並不例外,特別是彼時的李鴻章還是一位秀才出身的文官。
在到達安慶之後,李鴻章被分配到鎮守安慶的運漕、東關,而對於彼時的太平軍而言,運漕是必經之地,也正因如此,李鴻章時刻麵臨著生命危險。
但好在李鴻章並非短命之人,在太平軍占領運漕的時候,李鴻章收到了自己父親在營帳中猝死的消息。
在迴京看望父親的同時,太平軍將進攻鎮守在運漕的軍隊,而李鴻章則因為自己迴京奔喪,逃過一命。
太平軍在侵占安徽之後,便將李鴻章的家一把火燒了,他的母親也被李鴻章的哥哥接到了京城,而李鴻章在將自己的父親送走之後,再次前往了曾國藩門下。
多年以來,李鴻章在曾國藩看來就絕非常人,最終在曾國藩的推薦下,李鴻章任職於湘軍的將領。
但多年以來在安徽的懶散軍紀使得他已經沒有了曾經的自律,取而代之的是懶散和惰性。
彼時的曾國藩作為湘軍的領軍人物,一直嚴查湘軍的軍規軍紀,並規定將領要和將士們一起吃飯訓練。
彼時的李鴻章並沒有這種毅力,每天都借病推托晨練,但曾國藩並沒有縱容他,而在一番手段之後,使得李鴻章不敢再懶散。
1861年,湘軍在曾國藩的帶領下最終占領了安慶,將鎮守在安徽的太平軍掃除殆盡。
但彼時的上海被太平軍孤立,需要一位擁有統帥能力的人物去上海招兵買馬組建軍隊。
千帆曆盡,終成名將:
就在此時,準備多年的李鴻章感覺到自己的機會來了,主動向曾國藩請纓,表示自己願意臨危受命,帶兵鎮守上海。
毫無疑問,彼時的上海危在旦夕,大多數的將領都不敢去,李鴻章的主動請纓再次讓曾國藩感到欣慰,最終向上級舉薦李鴻章去上海統領軍隊。
準備許久的李鴻章也沒有辜負這次機會,開始組建自己的淮軍,並憑借著上級的資助和自己在當地的關係,很快便拉起了一支隊伍,開始了自己的統帥之路。
最終在一番準備之後,淮軍最終宣布組建成功,在得到上海鄉紳的資助之後,淮軍通過7艘英國商船開始前往上海。
作為彼時我國最大的外貿省份,上海這個城市可謂是魚龍混雜,各個國家的勢力都在上海有著自己的商船和軍隊,想要鎮守住上海可謂是難上加難。
但李鴻章也遠非曾經可比,在曾國藩的教導下,李鴻章的帶兵能力同樣突飛猛進。
他明白想要做好一名統帥,就一定要上下一心,和士兵們走到一起,隻有這樣才能夠讓軍隊真正地發揮出戰鬥力。
盡管彼時的李鴻章每天都在練兵,但周邊的上海富商們對其並不信任。
他們大都依靠外國雇傭的軍隊去抵抗太平軍,根本不相信李鴻章帶領的淮軍能夠和太平軍抗衡。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在和太平軍的幾次戰鬥中,李鴻章沒有找任何的外援,而是憑借著自己6000人的淮軍和太平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在多次對拚中,李鴻章每場戰鬥都是身先士卒,親自站在戰場指揮,屢次擊退太平軍的進攻。
幾場戰爭的勝利,也讓上海當地的富商們認識到了李鴻章的不凡之處。
原本等著看笑話的外國軍隊也對李鴻章刮目相看,開始重視這名最近聲名鵲起的中國將領。
取得幾次勝利之後的李鴻章並沒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開始購置英國戰艦上的洋槍。
將這些裝備配置到自己的軍艦上,並花費重金聘請外國的海軍教練去訓練自己的士兵,學習他們海上的戰鬥方式。
隨著淮軍的名聲水漲船高,越來越多地加入到了淮軍的隊伍,李鴻章的士兵也從原本的6000增加到了將近7萬,戰鬥力也發生了質的飛躍。
隨著淮軍的勢力逐漸地壯大,李鴻章的職位也在一路高升最終從曾經的翰林院編修變成了直隸總督,官居高位。
隨著淮軍為朝廷立下的戰功越來越多,李鴻章在朝廷上的地位也是突飛猛漲,哪怕是在外國軍隊那裏,李鴻章也同樣擁有著不小的名氣。
不僅如此,在對國外的文化有了大概的認識之後,李鴻章開始憑借著自己的影響力開始引進西方國家的文化,包括鐵路和西醫。
也正是如此,我國建造的第一條鐵路和第一家西醫院都是在他的努力下才得以出現。
盡管李鴻章所帶領的淮軍空前地強大,但卻依舊挽救不了清政府,彼時的我國在封建社會的影響下,積弱已久。
在“甲午戰爭”中,麵對外國海軍的精良武器,最終淮軍慘敗,為了保全自身,清政府最終答應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值得一提的是,在簽訂條約時,來自日本的海軍指明要求由李鴻章為清政府代表和他們簽訂條約。
李鴻章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曾集萬千榮耀於一身,也曾背負國家的恥辱去簽訂條約。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確是具有大才之人,而且一些施加到李鴻章身上的罪責其實是不公平的,弱國無外交,他也同樣沒有辦法。
清朝末年,東三省因為日俄等列強的殖民威脅,麵臨著被瓜分的危險。
而其軍政分離,民轄於兵的自我封閉體係,使得這種危機愈發嚴重,於是清政府開始著手改變行政體製,設立與內地相同的行省製度,由此來加強清朝政府對於東三省的管製。
於是在1907年4月,清政府正式裁撤盛京將軍,改由東三省總督接任,統管三省將軍事務。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東三省還增設了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巡撫。
但與內地行省督撫平級不同的是,東三省總督在當地具有最高掌控權,三省巡撫也有受其節製。
換句話講,東三省督撫是從屬關係,巡撫是總督的屬官,這一點也算是東三省總督的一大特點。
截止清朝滅亡,東三省一共出過三任總督,分別是徐世昌、錫良以及趙爾巽。
這三人都是大有來頭,其中首任總督徐世昌,乃是民國元老,當過大總統。
而錫良則是晚清名臣,三朝元老。
至於末代總督趙爾巽,也是清末民初的名人。
他在擔任東三省總督之前,當過湖南巡撫和四川總督,是一名老資格的封疆大吏。
趙爾巽是一個典型的清朝擁護者,其在擔任東三省總督時,對於當地的同盟會,實行嚴厲的打擊。
所以,清帝退位後, 趙爾巽也隨之隱退。
後來袁世凱曾邀請過他出山,但是被趙爾巽以“不當貳臣”為由拒絕了。
不過後來趙爾巽還是出任了國史館長一職,主編了《清史稿》。
所以,在史學界,趙爾巽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
1927年,趙爾巽在編撰完《清史稿》之後病逝,享年83歲。
陝甘總督:
陝甘總督的轄區主要是陝西和甘肅,在部分時間裏還包括伊犁以及四川。
在清朝九大總督裏麵,陝甘總督應該是最能打的。
因為其地處西北邊疆,時常需要處理邊患,比如漠西的準噶爾汗國,天山的大小和卓,以及陝甘的迴部,所以擔任此職的大都有著一定的軍事背景,甚至是清朝名將。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年羹堯、嶽鍾琪 、左宗棠等等。
同樣是因為邊患,當地的行政係統時長會因為邊疆作戰的需要作出調整,所以在清朝前期,陝甘總督的轄區職權變更是非常頻繁。
時而獨轄陝西,時而兼並四川,甚至於扔掉甘肅,改稱川陝總督。
直到乾隆年間,準噶爾汗國與大小和卓相繼被平,西北邊患趨於平靜,陝甘總督這個位置才真正得以定下來。
陝甘末代總督是長庚,滿洲人,長期在西北做官,與沙俄鬥智鬥勇,為保全新疆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宣統元年,長庚被任命為陝甘總督,三年後,隨著清帝宣布遜位詔書,長庚也隨之離職,並於兩年後去世,享年71歲。
兩江總督:
兩江總督是清朝九大總督裏麵最有油水的一個位置,因為管轄著當時中國最為富庶的兩個省,即江南省和江西省。
其中江南省包含了如今的江蘇、安徽以及上海等地,其前身乃是明朝的“南直隸”。
在明清時期,這裏乃是當時全國最富裕的地區,沒有之一。
在清朝年間,僅僅江南一省的賦稅,就可以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
其中,鹽政稅收占到了全國的一半。
此外,江南省還是個文化大省,幾乎每一屆科舉的上榜舉子,江南省都要占一半,因此有“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一說。
而正是因為江南省的體量太過龐大,後麵才被清朝給拆分,形成了如今的江蘇省與安徽省。
所以在清朝九大總督裏,兩江總督的地位是比較高的,幾乎是僅次於直隸總督的存在。
所以有清一朝,擔任兩江總督的大臣,那都是有著不小的背景,隨便一抓都是清朝名臣。
比如滿族第一狀元麻勒吉,清朝第一廉吏於成龍、禁煙英雄林則徐,此外,有著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稱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張之洞四人,全部都做過這個位置。
似乎沒有當過兩江總督,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名臣。
早清朝九大末代總督中,兩江總督應該是最出名,其乃是著名的辮子將軍張勳。
於1912年1月23日上任,當了二十天的兩江總督。張勳這個人,在民國初年可是有著相當高的出場率。
清朝滅亡後,他是少有的依然堅持效忠清廷的軍閥,為了表示自己仍效忠清室,他不準麾下部卒剪去發辮。
所以,張勳的部隊在當時被稱為辮子軍,而張勳也被稱為“辮帥”。
1917年6月,張勳率領自己的辮子軍北上入京,拉著溥儀和清朝遺老們,上演了一出複辟鬧劇,史稱“丁巳複辟”。
複辟失敗後,張勳失勢,辮子軍不複存在。於是張勳改投商界,短短數年,積累家產數千萬。看來比起從政,張勳更適合經商。
1923年9月,張勳去世,享年69歲。而他到死也沒有剪掉身上的辮子,溥儀感念其忠心,特賜諡號“忠武”。
四川總督:
四川總督是清朝關內八大總督最為年輕的一個,其在清朝前期,長期是處於陝甘或者湖廣總督管轄,甚至於一度出現了川陝總督或者川湖總督這樣的職務。
雖然在康熙年間,四川一度也有過自理,但清政府隻是設立了巡撫一職,並沒有特設總督。
因為當時四川需要為西北戰事服務,其軍務長期被陝甘總督或者撫遠大將軍把持。
直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朝因為需要對四川當地的大小金川用兵,便將四川總督定為專缺,軍政一把抓。
而在四川戰事結束後,四川總督又開始和陝西這些攪合在一起,長期改缺。直到同治皇帝繼位,四川總督一職才再度成為專缺。
所以,四川總督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前前後後加起來,不過百年。
而擔任四川總督的人數,也就二十來個。其中較為出名的有年羹堯、駱秉章、趙爾巽等等。其末代總督名為趙爾豐,於1911年上任。
趙爾豐也算是清末名臣,其擔任過駐藏大臣,挫敗了西藏叛亂,力保西藏不失,對於維護我國領土是做出了貢獻的。
不過,趙爾豐在擔任四川總督時,剛好碰上了四川保路運動,趙爾豐奉旨鎮壓。
結果趙爾豐鎮壓不利,導致事態擴大,清政府不得不調派湖北新軍入川鎮壓。而湖北新軍入川,導致了湖北兵力空虛,為後續的武昌起義提供了可能。
武昌起義之後,四川也隨之成立軍政府,宣布脫離清朝。而忠於清朝的趙爾豐則被軍政府處決,時年66歲。
值得一提的是,趙爾豐的哥哥就是東三省末代總督趙爾巽,他的死對趙爾巽的打擊很大,是故一度不願出山為民國做事。
直到後來袁世凱答應趙爾巽,為趙爾豐洗刷冤屈,趙爾巽這才答應出任國史館長一職,並有了《清史稿》流傳後世。
雲貴總督:
雲貴總督在清朝初年是屬於虛銜,因為當時清朝對於西南地區掌控力度並不大。
比如順治時期那邊是張獻忠和南明的地盤,而在康熙年間,又有吳三桂坐鎮雲貴。
所以雖然早在順治年間,就已經設立了這個官職,但其實際意義並不大。
也正是這個原因,是的雲貴總督在前期,多是由漢人擔任。這在清朝九大總督裏麵,是比較罕見的。
當然了,隨著吳三桂的平定,以及西南邊陲的守土需要,雲貴總督的地位也在逐漸提升。
尤其是在乾隆年間,因為與緬甸的戰爭,所以擔任雲貴總督的大都是清朝八旗貴族,或者滿洲重臣。比如阿桂、福康安等。
雲貴總督的最後一任是李經羲,於1909年升任雲貴總督。雖然李經羲在曆史上名聲不顯,但他卻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叔叔。
李經羲出生於合肥李家,其父名為李鶴章,而李鶴章的二哥叫做李鴻章。所以,李經羲是李鴻章的親侄,這個背景不可謂不深。
或許是因為李鴻章的緣故,再加上李經羲又是漢臣,所以清朝滅亡後,他的結局也不算太差。
雲南宣布脫離清朝後,蔡鍔並沒有為難李經羲,將其禮送出雲南。
之後李經羲進入了北洋政府,當過袁世凱的幕僚,甚至還在黎元洪罷免段祺瑞之後,當過幾天國務總理,也算是仕途圓滿了。
1925年9月18日,李經羲去世,享年65歲。
閩浙總督:
閩浙總督,顧名思義就是管轄福建、浙江兩地。
其在順治二年就設立,當時還叫福建總督,但是兼管浙江,所以實際職權並沒有太多不同。
直到順治十五年,單獨設立浙江總督,福建才和浙江分治。其後福建與浙江便陷入了一個分分合合的怪圈,一會兒是閩浙分治,一會兒又是閩浙合一。
直到乾隆三年,福建總督及浙江總督合並為閩浙總督,遂成定製。
總的說來,閩浙總督的存在感並不高,曆任總督裏麵比較出名的,也就李衛、左宗棠,還有一個姚啟聖,在清朝九大總督中屬於地位較低的那一批。總體來講四個字,乏善可陳。
末代閩浙總督名叫鬆壽,出身於滿洲八旗貴族佟佳氏,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擔任閩浙總督。
1911年11月8日,福建新軍起義,鬆壽兵敗自盡,以身殉國。
對於清朝來說,也算是忠烈了,清廷追諡忠節,也算是名副其實了。
湖廣總督:
聽到湖廣總督,一般會認為其管轄的區域中會有廣西或者廣東。但事實上,湖廣總督統轄的隻有湖南和湖北兩省。
其之所以被稱為湖廣總督,湖南、湖北兩省在明朝時同屬湖廣省。
湖廣總督是清朝九大總督裏麵資曆最老的,其在順治元年便已經設立。
雖然在康熙年間有過短暫被廢,但總體存在時間還是位居九大總督之首。
而在這期間,湖廣總督任上也出過不少名人,比如林則徐、李鴻章、張之洞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戊戌變法中英勇就義的譚嗣同,其父譚繼洵也曾擔任過湖廣總督一職。
湖廣總督最後一任總督是段祺瑞,於1911年11月17日被委任為湖廣總督,不過當時武昌起義已經爆發,段祺瑞根本就沒去上任。
不僅他沒去,在他前麵的四任湖廣總督都沒有到任,這四人分別是袁世凱、魏光燾、王士珍和段芝貴。
最後一位實際在任的湖廣總督名為博爾濟吉特·瑞澄,於1910年升任湖廣總督。
瑞澄出身名門,祖父是大學士琦善,父親是黑龍江將軍恭鏜。
按理來說,這樣的人應該是清廷的堅定擁護者。麵對武昌起義,不說要像鬆壽那樣以身殉國,但至少也要掙紮一下。
可是這個瑞澄毫無骨氣,武昌起義時,他率先棄城而逃。
半路上聽聞朝廷要降罪於他,他又出海逃到了日本避難,直到清朝徹底滅亡後才迴來。
假如當初瑞澄不逃,或許武昌起義就無法成功。
按武昌之成功,乃成於意外,其主因則在瑞澂一逃;倘瑞澂不逃,則張彪斷不走,而彼之統馭必不失,秩序必不亂也。
從這個角度而言,瑞澄還算是武昌起義的功臣了。所以瑞澄從日本迴來之後,也沒人為難他。1915年,瑞澄去世,享年52歲。
兩廣總督:
兩廣總督的前身是廣東總督,於順治元年設立,兼轄廣西。
與閩浙總督一樣,兩廣總督也有過一段分分合合的故事,廣西總督裁撤複立,折騰了不少年。
甚至於在雍正年間,為了方便西南軍務,廣西還被劃歸到雲貴總督管理。兩廣總督真正成為定缺,是在雍正十二年。
因為閉關鎖國,兩廣總督在清朝前中期的存在感並不高,甚至還不如雲貴。
直到清朝後期,國門被打開,兩廣因為其地理位置特殊,地位逐漸攀升。
到了洋務運動期間,兩廣總督已經是僅次於直隸總督的實權派。因為一般兩廣總督除了統管兩廣軍政事務以外,還兼領南洋大臣,節製廣東水師和南洋水師。
劉坤一、張之洞都曾擔任過兩廣總督一職。
兩廣末代總督是張鳴岐,於1910年升任兩廣總督。此人也是個軟骨頭,甚至於比瑞澄都還不如。
張鳴岐當初是靠著賄賂慶親王奕匡當上的兩廣總督,後來辛亥革命爆發,張鳴岐先是攜款潛逃日本,後又跑迴來到袁世凱手下任職,成為袁世凱複辟帝製的堅定擁護者。
更為可惡的是,抗戰爆發後,張鳴岐又當起了漢奸,為日本人做事。
海清(?~1710),戴佳氏,滿洲鑲黃旗人,自幼侍衛康熙帝,官至副都統,卒諡果毅。 雍正帝登基,贈一品大臣。
所處時代清朝,民族族群,滿洲鑲黃旗。
人物生平,父親噶祿,順治五年(1648)襲其叔色赫騎都尉世職,三遇恩詔,加至三等輕車都尉。
順治十三年(1656),色赫之子塞勒年長,改令襲職。
噶祿初由侍衛,兼內務府主事,累遷內務府總管,康熙帝特授世管佐領。噶祿卒後,以海清襲佐領。
海清剛滿十餘歲即任侍衛,入直禦前,洊擢一等侍衛。
康熙三十四年(1696),因征噶爾丹增造製勝炮,命海清於景山內董其事,凡鑄炮四十有八。
工既竣,敕八旗都統每旗選炮手一人,各齎炮一,由驛馳送大將軍費揚古軍中。
康熙三十五年(1697)二月,上親征噶爾丹,海清從。三月辛未,由青城駐蹕滾諾爾,遇雪,從官及軍士服物由車運者及暮不至,上命海清以駞載。
既至之,內府帳房及食物柴炭分賜,令棲息舉火。
海清尋複命奏言軍士因衣服沾濕,寒冽殊甚,且未得爨食者多得蒙頒,結帳房食物柴炭,眾皆歡躍如慶更生。
上又諭曰:馬亦畏寒,其瘦者猶可無恙肥者,或致凍斃,宜順風馳二三裏許,令人圍繞之使氣息漸溫,則無妨矣。可諭眾知之。
康熙四十一年(1702)正月,奉命同侍衛五格往西安校閱,駐防騎射。
康熙四十二年(1703)二月,上南巡駐蹕山東長清縣界首鋪,夜大風,南村失火,延燒民舍,海清率侍衛等撲滅之。
翌日,諭巡撫王國昌率司道等察火毀房屋,賜銀散給,命海清監視。
康熙四十九年(1710)七月,疾劇,遣誠親王允祉同侍衛常壽視之,諭曰:
海清自幼侍直內廷,扈從巡幸,甚為出力。現今不及伊之人,已得為副都統。
爾等往其家視疾,即宣述朕旨,授為副都統。未幾卒,賞銀一千兩,賜祭葬如典禮,諡號果毅。
雍正帝登基,贈一品大臣。乾隆元年(1736),加贈太子太保。
家族成員:
長子:來文,襲管佐領,洊擢副都統、護軍統領、江寧將軍。
次子:佛倫,官至領侍衛內大臣。
第三子:岱豪,初任侍衛,雍正五年(1727)三月,授鑲白旗漢軍副都統兼佐領。
六月,調鑲白旗蒙古副都統。七月,調正白旗滿洲副都統。
雍正六年(1728)五月,署正藍旗護軍統領兼署鑲白旗滿洲都統。雍正七年(1729)三月,命靖邊大將軍傅爾丹征噶爾丹策零,以岱豪為參讚大臣。
雍正八年(1730)十月,罷參讚,仍以副都統留軍營。雍正九年(1731)六月,傅爾丹令前鋒統領定壽、副都統蘇圖同岱豪率兵擊賊於庫列圖嶺,斬賊四百餘。
越一日,賊兵二萬從高阜來犯我營,眾軍戰卻之,傅爾丹令移營和通唿爾哈諾爾,賊兵潛伏山穀,伺我軍甫移,突出列陣阻截,忽大風驟起,雨雹交加,賊並力衝散我軍,定壽、蘇圖分路剿賊,為賊所困。
副都統錫賚遣索倫兵援定壽,索倫兵潰走,賊勢猖甚,晝夜環逼我營,岱豪遂在營自縊死。
次年五月,靖邊大將軍、順承親王錫保以岱豪列陣亡冊入奏,部議予祭葬祀昭忠祠,授騎都尉世職。
子倭克精額襲。乾隆二十年(1755)六月,諭廷臣曰:昔年和通唿爾哈諾爾進兵時,岱豪等既不能殱賊立功,又不能奮身拒敵,束手受困,徒以自盡了事,夫果有捐軀之誌,何不死於矢石,閑為此婦人女子之所為乎?
對敵之際,而領兵之人相率自盡,豈不先折士氣,似此怯懦無能之人,損威失重,即自行引決,猶當將子孫議罰,尚何功之可錄乎?
所有和通唿爾哈諾爾等處用兵所得世職人員,著軍機大臣及該部詳悉查明。
如有冒濫應行裁革者,奏明請旨用副核實獎勵之道。
尋允廷臣議定壽、蘇圖衝鋒陷陣,矢盡力竭,效忠自盡,其世職準襲。
岱豪、錫賚、永國、覺羅海蘭赫、達色在營中自行引決,與奮身拒敵親冒矢石者不同,並裁革世職。
演出結束後,大華劇場內燈光漸暗,但觀眾席上卻是一片沸騰,人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熱烈討論著剛剛落幕的《李鴻章和弼海清》。
這部劇,由慕錢滬劇團傾力打造,不僅重現了晚清那段風雲變幻的曆史,更以細膩的情感刻畫和精湛的演技,讓每一位觀眾仿佛穿越時空,親曆那段波瀾壯闊的時代。
錢彥,這位滬劇界的後起之秀,以其深邃的眼神、沉穩的步伐,將李總督這一複雜多麵的曆史人物演繹得淋漓盡致。
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台詞,都透露出李鴻章在國家危難之際的無奈與堅持,以及在個人命運麵前的掙紮與妥協。
尤其是在那場與弼海清(由錢凱飾演)激烈交鋒的戲中,錢彥的眼神中既有作為朝廷重臣的威嚴,又不乏對友人複雜情感的流露,令人動容。
而錢凱飾演的弼海清,則是另一番風采。他以獨特的嗓音和生動的表情,將海清的機智、忠誠以及最終的悲壯命運展現得栩栩如生。
兩人的對手戲,如同一場智慧的較量,火花四濺,讓觀眾時而屏息凝視,時而掌聲雷動。
“真是太震撼了!”一位年長的戲迷激動地說,“錢彥飾演的李鴻章,讓我看到了那個時代英雄人物的另一麵,不再是史書上的冰冷記載,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人。”
“是啊,尤其是那場關於國家與個人命運的對話,讓我感同身受。”另一位年輕觀眾補充道,“感覺就像是和劇中人物一起經曆了那段曆史,既是對李鴻章才能未得盡展的惋惜,也是對那個時代所有人的同情與理解。”
正當眾人沉浸在劇情的餘韻中無法自拔時,劇場的一角,一位身著長衫的老者緩緩站起,他正是滬劇界的泰鬥級人物——周老先生。
周老先生目光深邃,望向舞台的方向,緩緩開口:
“今日之演,實為近年來少見之佳作。錢彥、錢凱,兩位青年才俊,不僅繼承了滬劇之精髓,更勇於創新,將曆史人物演繹得如此生動,實為難得。
舟大水淺,誠如戲中所言,但今日之舞台,卻因你們而波瀾壯闊,才華橫溢。”
此言一出,全場靜默片刻,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這是對演員精湛表演的認可,也是對滬劇藝術傳承與發展的期待。
而慕錢滬劇團,也在這一刻,更加堅定了他們傳承文化、創新藝術的信念,繼續在滬劇這條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河流中,揚帆遠航,探索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