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慕錢滬劇團在中國劇場演繹滬劇敦煌女兒
申曲涅盤演變到滬劇的艱難曆程 作者:半樓書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那個燈火闌珊、歲月悠悠的中國劇場內,一場關於堅韌與夢想的滬劇盛宴正緩緩拉開序幕,劇名《敦煌女兒——慕容雪》如同一股清泉,潤澤著每一位觀眾的心田。
這不僅是一出戲,它是一段穿越時空的傳奇,講述著在極其艱苦的年代裏,一位名叫慕容雪的女子,如何在逆境中綻放出不屈的光芒。
故事設定在動蕩不安的時代背景之下,風沙肆虐的敦煌,成為了慕容雪堅守信念的舞台。
她,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滬劇演員,麵對著生活的重壓與藝術的考驗,卻從未有過絲毫退縮。在那個物質匱乏、精神世界同樣貧瘠的年代,慕容雪仿佛是從古老壁畫中走出的仙子,用她那清亮而富有情感的嗓音,唱出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藝術無盡的追求。
劇中,慕容雪的角色經曆了無數次的挫敗與挑戰:劇團經費短缺,演出條件簡陋;外界對滬劇的漠視與偏見,讓她的藝術之路步履維艱。
然而,正是這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礙,鑄就了她堅韌不拔的意誌。
在無數個夜晚,當月光灑滿黃沙,慕容雪獨自一人在莫高窟前,借著微弱的燭光,反複練習唱腔,琢磨每一個動作,她的身影與千年壁畫交相輝映,仿佛在向曆史訴說著堅持的力量。
最令人動容的一幕,是在一次幾乎絕望的境遇中,慕容雪麵對空蕩蕩的觀眾席,心中卻燃起了前所未有的火焰。
她決定,即使隻有一人,也要將滬劇之美,將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傳遞給這個世界。
於是,她以敦煌壁畫為靈感,創作出了一部融合傳統與現代,深情與壯美的劇目,不僅贏得了當地百姓的認可,更激發了無數人對傳統文化的重新審視與熱愛。
《敦煌女兒——慕容雪》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故事,它是千萬個在困境中不屈不撓、堅持夢想者的縮影。它告訴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隻要心中有光,就能在最艱苦的歲月裏,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這場滬劇演出,不僅是對慕容雪精神的頌歌,更是對所有在逆境中堅持自我、不懈奮鬥者的致敬。
當第一幕緩緩落下,劇場內掌聲雷動,人們被慕容雪的故事深深打動,仿佛看到了自己內心深處那份不滅的火焰。這不僅是一場藝術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提醒著每一個人: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們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隻要堅持,就能書寫出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在那燈火輝煌、古色古香的中國劇場內,一場前所未有的滬劇盛宴第二幕,正緩緩拉開序幕,而這場盛宴的主角,正是被譽為“滬劇之花”的敦煌女兒——慕容雪。
她,以一襲精心編織的華服,宛如穿越時空的使者,將觀眾的目光緊緊鎖定在舞台之上,準備演繹一段跨越千年的傳奇故事,主角名為樊麗花。
樊麗花,一個生於盛唐,心懷壯誌卻命運多舛的女子,她的故事,在曆史的長河中或許隻是輕輕一筆,但在慕容雪的演繹下,卻仿佛被賦予了生命,鮮活地展現在每一位觀眾麵前。
舞台布景精妙絕倫,一幕幕敦煌壁畫般的場景緩緩展開,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輝煌而又神秘的時代。
隨著悠揚的滬劇唱腔響起,慕容雪的聲音如絲如縷,穿透了時空的界限,將樊麗花的一生娓娓道來。
從她在繁華長安城中的初露鋒芒,到因家族變故被迫踏上西行之路,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與抉擇。
樊麗花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更是一位心懷慈悲、勇於探索未知的勇者。
在西行的路上,她見證了絲綢之路的繁華與衰落,經曆了人性的光輝與陰暗,最終,在敦煌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找到了心靈的歸宿,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藝術與信仰。
慕容雪通過細膩的情感處理和精湛的演技,將樊麗花的堅韌不拔、溫柔善良以及對藝術的無限熱愛展現得淋漓盡致。
特別是在那段經典的“月下獨酌”場景中,她以獨特的滬劇唱腔,將樊麗花內心的孤獨與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表達得深切而動人,讓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都為之動容,仿佛能聽見曆史深處傳來的迴響。
隨著劇情的推進,舞台上光影交錯,色彩斑斕,既有壯麗的山水畫卷,也有細膩的情感交流,每一幕都是對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完美融合的嚐試。
特別是當樊麗花在敦煌莫高窟前,以一幅幅壁畫為靈感,創作出流傳千古的詩篇時,整個劇場仿佛被一股神聖而溫暖的力量所籠罩,讓人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與藝術的魅力。
最終,當慕容雪以樊麗花的口吻,唱出那句“此生無悔入敦煌,願以筆墨繪千秋”時,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這是對演員精湛表演的認可,更是對那段輝煌曆史與不朽文化的致敬。
滬劇《敦煌女兒》不僅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讓人們重新審視了傳統文化的價值,也激發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美好與夢想的追求。
如此,滬劇《敦煌女兒》在中國劇場的成功演繹,不僅讓慕容雪這一角色深入人心,也讓滬劇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溝通心靈與文化的橋梁。
敦煌女兒》是慕錢滬劇團在上海演出的滬劇 。講述樊麗花從25歲到80歲的人生曆程,她奉獻一生守護敦煌的故事。
滬劇實景敦煌女兒,以舞台劇為藍本進行創由著名滬劇表演藝術家慕容雪領銜主演,以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麗花為原型,還原了其在敦煌進行考古、學術研究和文物保護事業耕耘五十多年的風雨曆程。
講述了一代代敦煌人,“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同時也展現了莫高窟在世界文明史上獨一無二的藝術價值。
? 杜行申曲劇社元老錢盤春改編了滬劇《敦煌女兒》的唱詞。?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滬劇《敦煌女兒》的魅力,不妨觀看以下的節目表演,感受其獨特的藝術表現:
劇目推介:“擇一事終一生”的敦煌人故事,極具時代感與藝術美的滬劇文化,滬劇《敦煌女兒》 一起來看十三幕:
敦煌莫高窟是誕生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的無價之寶,是建築、彩塑、壁畫三者結合的立體藝術,是公元4世紀至14世紀的古人用智慧創造出的文化藝術寶庫,見證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戲劇評論大師,陳遠中和陳運中分別對敦煌人和敦煌莫高窟的研究做了精彩的評論:
莫高窟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紀,當時,西域的佛教傳入中國,莫高窟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
莫高窟的建築是由當時的西域佛教徒建造的,他們在莫高窟建造了大量的石窟,繪製了大量的佛教經典和曆史文化的壁畫,使莫高窟成為中國佛教藝術的精華。
莫高窟的建築風格多樣,有中國傳統的唐代風格,也有西域的佛教風格,這些建築風格的融合,使莫高窟成為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要遺跡。
莫高窟的壁畫也是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它們描繪了佛教經典和曆史文化的故事,是中國佛教藝術的精華。
莫高窟是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要遺跡,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它的建築風格多樣,壁畫精美,是中國佛教藝術的精華。
敦煌位於甘肅省的西部,從自然地理的位置上說,正處在河西走廊的西部盡頭處。這裏南接青海,西連新疆,自漢代以來一直就是中西交通的樞紐。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為抵禦匈奴,設敦煌郡作為邊防哨所。自漢武帝開通絲綢之路後,作為西陲重鎮的敦煌,成為溝通中原和西域的交通樞紐、絲綢之路沿線的商業中心,以及各種民族與文化交匯的場域。
其中,佛教文化和藝術在內的中西文明在這裏交匯、碰撞,這是敦煌石窟藝術產生的曆史根源。
莫高窟開鑿興建的年代,不同的文獻資料記載稍有出入。目前多數學者所同意的觀點是前秦建元二年(366)樂僔和尚在莫高窟創鑿洞窟,法良禪師接續建造。
據武周聖曆元年(698)《李君修慈悲佛龕碑》所記載,“莫高窟者,厥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僔,戒行清虛,執心恬靜,嚐杖錫林野,行至此山,忽見金光,狀有千佛,造窟一龕。次有法良禪師,從東屆此,又與僔師窟側,更即營建。伽藍之起,濫觴於二僧。”
到北涼時期,此地已形成了小型僧侶社區。這些洞窟最初隻是作為隱士僧侶的冥想修行之所,但後來發展為服務於附近興起的寺院。
此後,北魏宗室東陽王元太榮(本名元榮),北周貴族建平公於義先後出任瓜州(敦煌)刺史,受崇佛造像風習的影響,莫高窟開始發展。
隋和唐前期,敦煌成為絲綢之路的主要商業樞紐和重要的宗教中心,莫高窟也進入鼎盛時期,成為各方的朝聖之地。這一時期,莫高窟建造了大量的洞窟,其中包括兩個大像龕。
作為冥想的輔助,作為向不識字的人宣傳佛教信仰和故事的教學工具等,這些洞窟空間及內部壁畫與造像被精心營造。主要的洞窟通常由佛教僧侶、地方統治精英以及中原帝王等讚助人讚助,其他洞窟則由商旅、軍官和當地的人(如婦女團體)資助。
安史之亂後,建中二年(781)吐蕃占沙州(敦煌),在吐蕃讚普保護下,莫高窟得以繼續發展。大中二年(848)張議潮率兵起義,收複河西十一州失地,奏表歸唐。在張氏歸義軍政權統治的晚唐時期,張氏家屬及其顯貴姻親在此繼續修建。
乾化四年(914)曹議金取代張氏執掌歸義軍政權,曹氏家族統治瓜(安西)沙(敦煌)120多年,新建洞窟,還全麵重繪重修前代洞窟和窟簷,在崖麵上大麵積繪製露天壁畫,使莫高窟外觀蔚為壯觀。
北宋景佑三年(1036)和南宋寶慶三年(1227)此地先後為西夏、蒙古政權統治,盡管仍有興造修葺,但伴隨絲綢之路失去重要作用和敦煌經濟蕭條,莫高窟已趨衰落。元以後停止開窟。
概括而言,莫高窟興於十六國時期,曆經北魏、隋、唐、宋、西夏而訖元代。
發現和保護,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廢,鮮為人知。
至清代(1644-1911)流放到中國西部地區的官員提供了關於該地區(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甘肅省)語言、民族和地形的連續記錄。
在中國的各個朝代,這種地方文獻的編撰傳統一直傳承不輟,自《漢書》以來的各朝官方史書中,都設“西域傳”。伊犁將軍鬆筠(1802-1809年在職)命謫戍官員編撰新疆的地方文獻。
為了完成撰述,徐鬆於1815-1816年進行了實地考察以搜集資料,其間,他考察了敦煌的佛教洞窟遺址,記錄了莫高窟建窟碑。此外,他還注意到一些其他的古代遺址。
徐鬆刊布了一些著作,其中包括《漢書西域傳補注》和《西域水道記》。
徐鬆還撰有新疆詩集一部(《新疆賦》),這是中國貶謫文人的另一種文化傳統。
紀昀(1724-1805,1768年貶逐)在烏魯木齊的詩歌和日記,以及洪亮吉(1746-1809,1799貶逐)的詩歌,都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許乃穀(1831-1834年任敦煌知縣)繼承了這個傳統,著有《千佛洞賦》。
蔣孝琬(蔣師爺,?-1922),湖南人,1883年去新疆,在縣、州行任師爺。1906-1908年,斯坦因第二次中亞探險(參見英國收集品)過程中,蔣孝琬一直擔任翻譯、助手。
蔣孝琬多年的師爺經驗正是斯坦因所需要的,因此當他於1906年5月見到斯坦因時,兩人很快就開始了探險活動。蔣孝琬以助手身份與斯坦因同赴敦煌,同時教斯坦因中文。
他協助斯坦因處理庶務,疏通關係,幫助斯坦因說服敦煌的道士王圓籙允許斯坦因和他接觸藏經洞藏品。
20世紀初-40年代,20世紀初至40年代初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之前,是敦煌石窟曆史考古研究的發端,主要是對石窟的考察、調查、記錄和資料的公布。
敦煌在20世紀引起關注,與藏經洞的發現有密切關係。王圓籙是一個雲遊道士,於1890年左右來到敦煌莫高窟,並在此定居。他儼然成為石窟的民間守護者,並四處籌款以修繕廟宇。
光緒二十六年(1900),在清掃第16窟的積沙時,他的一個工人突然發現一個暗門,門內是一間小秘室,隱藏著堆得滿滿的4至11世紀的寫卷和繪畫。該窟即是第17窟,並以藏經洞聞名(最初它是9世紀左右為洪辯和尚建造的影堂)。
王圓籙(1849-1931),王圓籙發現藏經洞後,英國的m.a.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法國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相繼掠走洞中大量經書等文物。
俄國人s.f.奧爾登堡(cepгen фeдopoвnч oльдeh6ypг,1863-1934)、美國人l.華爾納還盜走莫高窟的一些壁畫。這些盜劫和破壞使敦煌文物受到很大損失。
同時,他們中也有人開始以考古學的方法對洞窟做了編號、測繪、照相、文字記錄,並公布了敦煌石窟的部分照片和資料。
1907年和1914年,斯坦因先後兩次到莫高窟考察。1907年第一次考察時,除了從王道士手中騙購了藏經洞發現的文獻和絹畫外,他還對洞窟的建築、雕塑、壁畫進行了考察,編了20個洞窟窟號,做了一些測繪、攝影和文字記錄。他於1921年出版了《西域考古圖記》《千佛洞》。
1908年,伯希和到莫高窟調查,又騙購了藏經洞出土文物的精華,同時對大部分石窟做了描述、記錄,拍攝了照片,還第一次給莫高窟有壁畫的洞窟做了編號,對石窟的年代和壁畫內容做了考訂,對殘存題記進行了記錄。
1909年伯希和再次訪問北京時,向中國學者展示了他從藏書洞獲得的一些文獻,引起了學界的轟動。
第一批敦煌學者,包括董康、羅振玉、王國維、王仁俊、蔣黼、葉公綽、劉複等,都來到了八寶胡同伯希和的寓所。
在伯希和的幫助下,學者們打探藏經洞的消息,抄錄敦煌寫卷,拍照並複製他們看到的敦煌寫卷。
此後,一些學者以個人之力印行了部分內容,如羅振玉將伯希和獲得的部分寫卷編輯成一卷,於1909年出版《敦煌石室遺書》。
羅振玉(1866-1940)與此同時,著名學者羅振玉聽說,藏書洞裏還剩下八千多份寫卷。他意識到,如果不盡快將手稿帶到北京,它們可能會全部遺失。
在羅振玉和其他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學部最終發布了搜集剩餘寫卷的政府指令。手稿到達學部後,一些寫卷被李盛鐸盜取。
此後不久,1911年革命導致清朝被推翻,讓政府無暇顧及敦煌手稿。幾經周折,這批寫卷入藏京師圖書館。敦煌寫卷8697份,至今仍是中國國家圖書館敦煌資料的主要部分。
隨後,通過政府資助、公眾捐贈和圖書館采購,中國國家圖書館目前收藏的寫卷總量已增至約16,000份,它是中國最大的敦煌資料館。
1914-1915年,奧登堡在伯希和考察的基礎上,對莫高窟做了比較全麵、係統、詳盡的綜合性考察。
除了對伯希和的測繪做了補充、修改,新編、增編了一些洞窟編號外,還逐窟進行了拍攝、測繪並做了較詳細的文字記錄,對重點洞窟做了臨摹。在測繪南區洞窟單個洞窟平麵圖、立麵圖的基礎上,拚合出了總立麵圖和總平麵圖,形象地記錄了莫高窟當年的真實情況。
他的測繪圖和來自敦煌莫高窟的收藏品,20世紀90年代開始陸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俄藏敦煌藝術品》共6卷,《俄藏敦煌文獻》共17卷,這些成果直到近年才逐漸被整理發表。
1924年和1925年,美國華爾納率哈佛大學考古隊兩次赴中國西北考察,除竊取了莫高窟第328窟一尊彩塑和十多方壁畫外,也對敦煌石窟進行過調查,還對榆林窟第5窟(今編第25窟)的壁畫做了專題研究,發表了《萬佛峽:一所九世紀石窟佛教壁畫研究》。
這一時期,國外還有一些學者依據斯坦因、伯希和公布的照片和資料,對洞窟進行了研究。
在分期研究方麵,由日本學者小野玄妙於1924年首先開始,此後有1931年巴切豪夫、1933年喜龍仁等人發表研究文章。由於掌握的石窟資料有限,他們的分期大都失之偏頗。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學者鬆本榮一。他根據斯坦因、伯希和從敦煌騙購的藏經洞出土的絹畫、紙畫以及在敦煌拍攝的壁畫照片,寫出了圖文並茂的巨著《敦煌畫的研究》,初版於1937年。
整個20世紀,中國學者對石窟藝術、繪畫和造像的興趣和研究不斷增加。這一興趣也與現代民族國家概念的興起有一定關係。
繼1940年畫家吳作人到訪之後,張大千在1941-1943年間參觀了敦煌莫高窟和附近的其他洞窟遺址,他對洞窟做了一次編號清理,對洞窟內容做了調查和記錄,對年代做了初步判斷,之後出版了《莫高窟記》。
他還指導謝稚柳完成了《敦煌藝術敘錄》。後者對敦煌莫高窟、敦煌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安西水峽口石窟逐窟做了洞窟結構、塑像、壁畫、供養人位置及題記的記錄。
張大千還臨摹了276幅壁畫,其中183幅現保存在四川省博物館。張大千的敦煌壁畫複製品,其中一些於1943年在蘭州展出,這提高了人們對莫高窟的認識。
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1941年,教育部組織以王子雲為團長,畫家何正璜、盧善群等為成員的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到敦煌,與中央攝影社合作,對莫高窟進行了調查、攝影、測繪、臨摹和速寫記錄。
1942年,何正璜來莫高窟調查,根據張大千的編號,記錄了305個洞窟的原建、重建、內容布局、時代和保存現狀,次年發表了《敦煌莫高窟現存佛洞概況。
1942年,中央研究院組織“西北史地考察團”,向達、勞幹、石璋如等赴敦煌,考察莫高窟、榆林窟,還對敦煌周邊古遺址做了調查。1942年考察的主要成果有石璋如整理的三卷本《莫高窟形》,用考古學的方法對莫高窟各個洞窟的窟形做了測量、照相、文字記錄。
1944-1945年,中央研究院和北京大學組成“西北科學考察團”,向達、夏鼐、閻文儒等對敦煌莫高窟進行考察,還調查了敦煌的漢長城遺址,發掘了一些古墓葬。向達的兩次敦煌考察,對敦煌石窟大部分洞窟登錄內容,抄錄碑文、題記,考證洞窟年代等。
他以《瓜沙談住》為總題,發表了《西征小記》《兩關雜考》《莫高、榆林二窟雜考》《羅叔言(補唐書張議潮傳)補正》等四篇文章,創立了將敦煌文獻研究與實地考察調查、考古調查相結合的科學研研究。
發現和保護,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廢,鮮為人知。至清代有文人記錄有關莫高窟的資料,並探討它的創建年代和曆史。
光緒二十六年(1900)道士王圓籙發現藏經洞後,英國的m.a.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相繼掠走洞中大量經書等文物,俄國人s.f.奧爾登堡、美國人l.華爾納還盜走莫高窟的一些壁畫。
這一時期的洞窟,主像一般是釋迦牟尼或彌勒,還有釋迦多寶並坐像、菩薩像和禪僧像等。
這類故事畫的構圖,除單幅的外,多為橫卷連環畫形式。
例如,莫高窟285窟的《五百強盜成佛》故事畫,表現了作戰、被俘、審訊、受刑等場麵。
以白色為底,色調清新雅致,風格明快灑脫,是西魏壁畫的傑作。北朝佛教重視禪行,故此時洞窟內容多與僧人坐禪觀佛的宗教活動有關。
北魏壁畫多以土紅為底色,用青、綠、赭、白等色敷彩,色彩熱烈厚重,風格樸拙渾厚,並有濃厚的西域佛教藝術特征。
西魏以後多用白色壁麵為底,色調趨於清新雅致,風格明快灑脫為莫高窟的全盛期,洞窟占總數的60%以上。
典型窟形是平麵方形的覆鬥頂窟,一般正壁鑿一龕,新出現南、西、北三壁各鑿一龕的形式。
這一時期塑像風格與中原地區更趨一致,塑造形體和刻畫人物性格的技藝進一步提高,題材內容增多,出現前代不見的高大塑像。
例如,莫高窟第45窟的塑像塑於正壁龕內,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像。佛像莊嚴,弟子謙恭,菩薩窈窕,天王雄健,整組造像豐滿圓潤,形象逼真,是莫高窟盛唐時期雕塑的傑出代表。
第96窟的“北大像”高35.5米(2002年敦煌研究院數據),第130窟的“南大像”高26米。第148窟主尊涅盤像長約15米,像後有72身弟子,各呈悲容,神態不一,是莫高窟最大的一組彩塑群像。
隋唐時期的壁畫題材豐富,場麵宏偉,色彩瑰麗。人物造型、敷彩暈染和線描技藝達到空前水平。
此時供養人像形體較大,多占據甬道兩壁或窟內顯著位置,如唐後期第156窟的《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和《宋國夫人出行圖》。
這兩幅畫表現了晚唐時期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和夫人出行的場麵,在橫幅長卷式壁畫上,儀仗、音樂、舞蹈、隨從護衛等人物分段布滿畫麵,組成浩浩蕩蕩的出行行列,開創了莫高窟在佛窟內繪製為個人歌功頌德壁畫的先例。
壁畫題材多沿襲唐代,主要有佛像畫、經變畫、佛教史跡畫、瑞像圖和供養人畫像。第61窟有通貫西壁的巨幅《五台山圖》,麵積約50平方米,是莫高窟最大的一幅壁畫。
畫中運用鳥瞰式透視法,描繪了河北道鎮州至太原、五台山方圓數百裏內的山巒、河流、城市、橋梁、店鋪、寺廟、蘭若、庵廬、佛塔,以及其中的送貢、進香、商旅、行腳、推磨、踏碓等各種人物活動,是一幅形象的曆史地圖和社會生活圖景。
後期出現公式化,經變內容空洞,人物神情呆板,色彩貧乏,線條柔弱無力。
這一時期新開鑿的洞窟很少。西夏多是改建舊窟,重繪壁畫。壁畫雖多,新題材很少,但在構圖和敷彩上有特點。
壁畫中供養菩薩行列變得高大,多占據甬道或壁麵下部的顯著位置。淨土變之類的經變畫,構圖銳意簡化,有的幾乎與千佛像難以區分。
畫麵構圖和人物形象都過於程式化,呆滯而缺少生氣。色彩以綠為底色,用土紅勾線,整個畫麵色調偏冷。較多地使用瀝粉堆金手法,為前代所少見。
元代洞窟數量很少,第465窟和第3窟的壁畫代表了當時兩種不同的畫風。前者後室四壁和窟頂布滿密宗曼荼羅和明王像,四壁下部有織布、養雞、牧牛、製陶、馴虎、製革、踏碓等各種人物畫60多幅。
內容、構圖形式、人物形象和敷色、線描等帶有濃鬱的藏畫風格和陰森、神秘的情調。
後者壁畫屬於漢族畫風,以密宗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為主,以細而剛勁的鐵線勾描人物形體,用蘭葉描和折蘆描表現衣紋和飄帶的轉折頓挫,線描技術造詣很高。
此外,第61窟甬道兩壁有西夏末年、元初重畫的《熾盛光佛圖》和《黃道十二宮星象圖》,題材為莫高窟壁畫中所僅見。
陳遠中最後說:敦煌還有許多事等待我們去做,關鍵是以後工作還要做得更好,不存在最好。我衷心希望新一代的莫高窟人,更加自覺地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勇做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傳播者、創新者,讓莫高精神代代相傳!”
慕錢滬劇團,花了很大力氣,編演了敦煌女兒這一台引人注目的滬劇大戲。
女主角:慕容雪,這位擁有著法國血統卻深深紮根於中華大地的奇女子,自幼便展現出了對東方文化無與倫比的熱愛與天賦。
她的家族雖源自遙遠的法蘭西,但幾代人的旅居中國,讓她的血脈中流淌著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
慕容雪自小便對中國的語言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不僅迅速掌握了標準的普通話,更在方言的世界裏遊刃有餘,尤其是那細膩溫婉的上海話,從她口中說出,仿佛帶著老弄堂裏的煙火氣與舊時光的溫柔。
而真正讓慕容雪在中華文化的海洋中閃耀光芒的,是她對滬劇的癡迷與卓越才華。
滬劇,這一源自上海的地方戲曲,以其獨特的唱腔、生動的表演和貼近生活的劇情,深深吸引了這位異國血統的少女。
她仿佛天生就是為滬劇而生,每一次開口,都能將劇中人物的情感細膩入微地傳達給觀眾,讓人仿佛穿越時空,親曆那些愛恨情仇、悲歡離合。
尤為令人稱道的是,慕容雪對《敦煌女兒》這一滬劇經典劇目的演繹,簡直可以用“出神入化”來形容。
這部講述古代絲綢之路上,一位勇敢堅韌的女性守護文化遺產故事的劇目,在她的演繹下,不僅僅是曆史的再現,更是情感的共鳴。
她以自己對敦煌文化的深刻理解,將劇中人物對藝術的執著、對家園的熱愛,以及對未來的憧憬,通過滬劇那獨特的唱腔,演繹得淋漓盡致。
每當她站在舞台上,一身華麗的戲服,眼神中閃爍著對古老文明的敬畏與傳承的決心,整個劇場似乎都被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氛圍所籠罩,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慕容雪的努力與才華,不僅讓她在中國戲曲界贏得了廣泛的認可與尊敬,更成為了連接中法文化的一座橋梁。
這不僅是一出戲,它是一段穿越時空的傳奇,講述著在極其艱苦的年代裏,一位名叫慕容雪的女子,如何在逆境中綻放出不屈的光芒。
故事設定在動蕩不安的時代背景之下,風沙肆虐的敦煌,成為了慕容雪堅守信念的舞台。
她,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滬劇演員,麵對著生活的重壓與藝術的考驗,卻從未有過絲毫退縮。在那個物質匱乏、精神世界同樣貧瘠的年代,慕容雪仿佛是從古老壁畫中走出的仙子,用她那清亮而富有情感的嗓音,唱出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藝術無盡的追求。
劇中,慕容雪的角色經曆了無數次的挫敗與挑戰:劇團經費短缺,演出條件簡陋;外界對滬劇的漠視與偏見,讓她的藝術之路步履維艱。
然而,正是這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礙,鑄就了她堅韌不拔的意誌。
在無數個夜晚,當月光灑滿黃沙,慕容雪獨自一人在莫高窟前,借著微弱的燭光,反複練習唱腔,琢磨每一個動作,她的身影與千年壁畫交相輝映,仿佛在向曆史訴說著堅持的力量。
最令人動容的一幕,是在一次幾乎絕望的境遇中,慕容雪麵對空蕩蕩的觀眾席,心中卻燃起了前所未有的火焰。
她決定,即使隻有一人,也要將滬劇之美,將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傳遞給這個世界。
於是,她以敦煌壁畫為靈感,創作出了一部融合傳統與現代,深情與壯美的劇目,不僅贏得了當地百姓的認可,更激發了無數人對傳統文化的重新審視與熱愛。
《敦煌女兒——慕容雪》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故事,它是千萬個在困境中不屈不撓、堅持夢想者的縮影。它告訴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隻要心中有光,就能在最艱苦的歲月裏,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這場滬劇演出,不僅是對慕容雪精神的頌歌,更是對所有在逆境中堅持自我、不懈奮鬥者的致敬。
當第一幕緩緩落下,劇場內掌聲雷動,人們被慕容雪的故事深深打動,仿佛看到了自己內心深處那份不滅的火焰。這不僅是一場藝術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提醒著每一個人: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們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隻要堅持,就能書寫出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在那燈火輝煌、古色古香的中國劇場內,一場前所未有的滬劇盛宴第二幕,正緩緩拉開序幕,而這場盛宴的主角,正是被譽為“滬劇之花”的敦煌女兒——慕容雪。
她,以一襲精心編織的華服,宛如穿越時空的使者,將觀眾的目光緊緊鎖定在舞台之上,準備演繹一段跨越千年的傳奇故事,主角名為樊麗花。
樊麗花,一個生於盛唐,心懷壯誌卻命運多舛的女子,她的故事,在曆史的長河中或許隻是輕輕一筆,但在慕容雪的演繹下,卻仿佛被賦予了生命,鮮活地展現在每一位觀眾麵前。
舞台布景精妙絕倫,一幕幕敦煌壁畫般的場景緩緩展開,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輝煌而又神秘的時代。
隨著悠揚的滬劇唱腔響起,慕容雪的聲音如絲如縷,穿透了時空的界限,將樊麗花的一生娓娓道來。
從她在繁華長安城中的初露鋒芒,到因家族變故被迫踏上西行之路,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與抉擇。
樊麗花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更是一位心懷慈悲、勇於探索未知的勇者。
在西行的路上,她見證了絲綢之路的繁華與衰落,經曆了人性的光輝與陰暗,最終,在敦煌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找到了心靈的歸宿,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藝術與信仰。
慕容雪通過細膩的情感處理和精湛的演技,將樊麗花的堅韌不拔、溫柔善良以及對藝術的無限熱愛展現得淋漓盡致。
特別是在那段經典的“月下獨酌”場景中,她以獨特的滬劇唱腔,將樊麗花內心的孤獨與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表達得深切而動人,讓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都為之動容,仿佛能聽見曆史深處傳來的迴響。
隨著劇情的推進,舞台上光影交錯,色彩斑斕,既有壯麗的山水畫卷,也有細膩的情感交流,每一幕都是對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完美融合的嚐試。
特別是當樊麗花在敦煌莫高窟前,以一幅幅壁畫為靈感,創作出流傳千古的詩篇時,整個劇場仿佛被一股神聖而溫暖的力量所籠罩,讓人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與藝術的魅力。
最終,當慕容雪以樊麗花的口吻,唱出那句“此生無悔入敦煌,願以筆墨繪千秋”時,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這是對演員精湛表演的認可,更是對那段輝煌曆史與不朽文化的致敬。
滬劇《敦煌女兒》不僅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讓人們重新審視了傳統文化的價值,也激發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美好與夢想的追求。
如此,滬劇《敦煌女兒》在中國劇場的成功演繹,不僅讓慕容雪這一角色深入人心,也讓滬劇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溝通心靈與文化的橋梁。
敦煌女兒》是慕錢滬劇團在上海演出的滬劇 。講述樊麗花從25歲到80歲的人生曆程,她奉獻一生守護敦煌的故事。
滬劇實景敦煌女兒,以舞台劇為藍本進行創由著名滬劇表演藝術家慕容雪領銜主演,以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麗花為原型,還原了其在敦煌進行考古、學術研究和文物保護事業耕耘五十多年的風雨曆程。
講述了一代代敦煌人,“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同時也展現了莫高窟在世界文明史上獨一無二的藝術價值。
? 杜行申曲劇社元老錢盤春改編了滬劇《敦煌女兒》的唱詞。?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滬劇《敦煌女兒》的魅力,不妨觀看以下的節目表演,感受其獨特的藝術表現:
劇目推介:“擇一事終一生”的敦煌人故事,極具時代感與藝術美的滬劇文化,滬劇《敦煌女兒》 一起來看十三幕:
敦煌莫高窟是誕生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的無價之寶,是建築、彩塑、壁畫三者結合的立體藝術,是公元4世紀至14世紀的古人用智慧創造出的文化藝術寶庫,見證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戲劇評論大師,陳遠中和陳運中分別對敦煌人和敦煌莫高窟的研究做了精彩的評論:
莫高窟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紀,當時,西域的佛教傳入中國,莫高窟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
莫高窟的建築是由當時的西域佛教徒建造的,他們在莫高窟建造了大量的石窟,繪製了大量的佛教經典和曆史文化的壁畫,使莫高窟成為中國佛教藝術的精華。
莫高窟的建築風格多樣,有中國傳統的唐代風格,也有西域的佛教風格,這些建築風格的融合,使莫高窟成為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要遺跡。
莫高窟的壁畫也是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它們描繪了佛教經典和曆史文化的故事,是中國佛教藝術的精華。
莫高窟是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要遺跡,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它的建築風格多樣,壁畫精美,是中國佛教藝術的精華。
敦煌位於甘肅省的西部,從自然地理的位置上說,正處在河西走廊的西部盡頭處。這裏南接青海,西連新疆,自漢代以來一直就是中西交通的樞紐。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為抵禦匈奴,設敦煌郡作為邊防哨所。自漢武帝開通絲綢之路後,作為西陲重鎮的敦煌,成為溝通中原和西域的交通樞紐、絲綢之路沿線的商業中心,以及各種民族與文化交匯的場域。
其中,佛教文化和藝術在內的中西文明在這裏交匯、碰撞,這是敦煌石窟藝術產生的曆史根源。
莫高窟開鑿興建的年代,不同的文獻資料記載稍有出入。目前多數學者所同意的觀點是前秦建元二年(366)樂僔和尚在莫高窟創鑿洞窟,法良禪師接續建造。
據武周聖曆元年(698)《李君修慈悲佛龕碑》所記載,“莫高窟者,厥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僔,戒行清虛,執心恬靜,嚐杖錫林野,行至此山,忽見金光,狀有千佛,造窟一龕。次有法良禪師,從東屆此,又與僔師窟側,更即營建。伽藍之起,濫觴於二僧。”
到北涼時期,此地已形成了小型僧侶社區。這些洞窟最初隻是作為隱士僧侶的冥想修行之所,但後來發展為服務於附近興起的寺院。
此後,北魏宗室東陽王元太榮(本名元榮),北周貴族建平公於義先後出任瓜州(敦煌)刺史,受崇佛造像風習的影響,莫高窟開始發展。
隋和唐前期,敦煌成為絲綢之路的主要商業樞紐和重要的宗教中心,莫高窟也進入鼎盛時期,成為各方的朝聖之地。這一時期,莫高窟建造了大量的洞窟,其中包括兩個大像龕。
作為冥想的輔助,作為向不識字的人宣傳佛教信仰和故事的教學工具等,這些洞窟空間及內部壁畫與造像被精心營造。主要的洞窟通常由佛教僧侶、地方統治精英以及中原帝王等讚助人讚助,其他洞窟則由商旅、軍官和當地的人(如婦女團體)資助。
安史之亂後,建中二年(781)吐蕃占沙州(敦煌),在吐蕃讚普保護下,莫高窟得以繼續發展。大中二年(848)張議潮率兵起義,收複河西十一州失地,奏表歸唐。在張氏歸義軍政權統治的晚唐時期,張氏家屬及其顯貴姻親在此繼續修建。
乾化四年(914)曹議金取代張氏執掌歸義軍政權,曹氏家族統治瓜(安西)沙(敦煌)120多年,新建洞窟,還全麵重繪重修前代洞窟和窟簷,在崖麵上大麵積繪製露天壁畫,使莫高窟外觀蔚為壯觀。
北宋景佑三年(1036)和南宋寶慶三年(1227)此地先後為西夏、蒙古政權統治,盡管仍有興造修葺,但伴隨絲綢之路失去重要作用和敦煌經濟蕭條,莫高窟已趨衰落。元以後停止開窟。
概括而言,莫高窟興於十六國時期,曆經北魏、隋、唐、宋、西夏而訖元代。
發現和保護,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廢,鮮為人知。
至清代(1644-1911)流放到中國西部地區的官員提供了關於該地區(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甘肅省)語言、民族和地形的連續記錄。
在中國的各個朝代,這種地方文獻的編撰傳統一直傳承不輟,自《漢書》以來的各朝官方史書中,都設“西域傳”。伊犁將軍鬆筠(1802-1809年在職)命謫戍官員編撰新疆的地方文獻。
為了完成撰述,徐鬆於1815-1816年進行了實地考察以搜集資料,其間,他考察了敦煌的佛教洞窟遺址,記錄了莫高窟建窟碑。此外,他還注意到一些其他的古代遺址。
徐鬆刊布了一些著作,其中包括《漢書西域傳補注》和《西域水道記》。
徐鬆還撰有新疆詩集一部(《新疆賦》),這是中國貶謫文人的另一種文化傳統。
紀昀(1724-1805,1768年貶逐)在烏魯木齊的詩歌和日記,以及洪亮吉(1746-1809,1799貶逐)的詩歌,都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許乃穀(1831-1834年任敦煌知縣)繼承了這個傳統,著有《千佛洞賦》。
蔣孝琬(蔣師爺,?-1922),湖南人,1883年去新疆,在縣、州行任師爺。1906-1908年,斯坦因第二次中亞探險(參見英國收集品)過程中,蔣孝琬一直擔任翻譯、助手。
蔣孝琬多年的師爺經驗正是斯坦因所需要的,因此當他於1906年5月見到斯坦因時,兩人很快就開始了探險活動。蔣孝琬以助手身份與斯坦因同赴敦煌,同時教斯坦因中文。
他協助斯坦因處理庶務,疏通關係,幫助斯坦因說服敦煌的道士王圓籙允許斯坦因和他接觸藏經洞藏品。
20世紀初-40年代,20世紀初至40年代初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之前,是敦煌石窟曆史考古研究的發端,主要是對石窟的考察、調查、記錄和資料的公布。
敦煌在20世紀引起關注,與藏經洞的發現有密切關係。王圓籙是一個雲遊道士,於1890年左右來到敦煌莫高窟,並在此定居。他儼然成為石窟的民間守護者,並四處籌款以修繕廟宇。
光緒二十六年(1900),在清掃第16窟的積沙時,他的一個工人突然發現一個暗門,門內是一間小秘室,隱藏著堆得滿滿的4至11世紀的寫卷和繪畫。該窟即是第17窟,並以藏經洞聞名(最初它是9世紀左右為洪辯和尚建造的影堂)。
王圓籙(1849-1931),王圓籙發現藏經洞後,英國的m.a.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法國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相繼掠走洞中大量經書等文物。
俄國人s.f.奧爾登堡(cepгen фeдopoвnч oльдeh6ypг,1863-1934)、美國人l.華爾納還盜走莫高窟的一些壁畫。這些盜劫和破壞使敦煌文物受到很大損失。
同時,他們中也有人開始以考古學的方法對洞窟做了編號、測繪、照相、文字記錄,並公布了敦煌石窟的部分照片和資料。
1907年和1914年,斯坦因先後兩次到莫高窟考察。1907年第一次考察時,除了從王道士手中騙購了藏經洞發現的文獻和絹畫外,他還對洞窟的建築、雕塑、壁畫進行了考察,編了20個洞窟窟號,做了一些測繪、攝影和文字記錄。他於1921年出版了《西域考古圖記》《千佛洞》。
1908年,伯希和到莫高窟調查,又騙購了藏經洞出土文物的精華,同時對大部分石窟做了描述、記錄,拍攝了照片,還第一次給莫高窟有壁畫的洞窟做了編號,對石窟的年代和壁畫內容做了考訂,對殘存題記進行了記錄。
1909年伯希和再次訪問北京時,向中國學者展示了他從藏書洞獲得的一些文獻,引起了學界的轟動。
第一批敦煌學者,包括董康、羅振玉、王國維、王仁俊、蔣黼、葉公綽、劉複等,都來到了八寶胡同伯希和的寓所。
在伯希和的幫助下,學者們打探藏經洞的消息,抄錄敦煌寫卷,拍照並複製他們看到的敦煌寫卷。
此後,一些學者以個人之力印行了部分內容,如羅振玉將伯希和獲得的部分寫卷編輯成一卷,於1909年出版《敦煌石室遺書》。
羅振玉(1866-1940)與此同時,著名學者羅振玉聽說,藏書洞裏還剩下八千多份寫卷。他意識到,如果不盡快將手稿帶到北京,它們可能會全部遺失。
在羅振玉和其他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學部最終發布了搜集剩餘寫卷的政府指令。手稿到達學部後,一些寫卷被李盛鐸盜取。
此後不久,1911年革命導致清朝被推翻,讓政府無暇顧及敦煌手稿。幾經周折,這批寫卷入藏京師圖書館。敦煌寫卷8697份,至今仍是中國國家圖書館敦煌資料的主要部分。
隨後,通過政府資助、公眾捐贈和圖書館采購,中國國家圖書館目前收藏的寫卷總量已增至約16,000份,它是中國最大的敦煌資料館。
1914-1915年,奧登堡在伯希和考察的基礎上,對莫高窟做了比較全麵、係統、詳盡的綜合性考察。
除了對伯希和的測繪做了補充、修改,新編、增編了一些洞窟編號外,還逐窟進行了拍攝、測繪並做了較詳細的文字記錄,對重點洞窟做了臨摹。在測繪南區洞窟單個洞窟平麵圖、立麵圖的基礎上,拚合出了總立麵圖和總平麵圖,形象地記錄了莫高窟當年的真實情況。
他的測繪圖和來自敦煌莫高窟的收藏品,20世紀90年代開始陸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俄藏敦煌藝術品》共6卷,《俄藏敦煌文獻》共17卷,這些成果直到近年才逐漸被整理發表。
1924年和1925年,美國華爾納率哈佛大學考古隊兩次赴中國西北考察,除竊取了莫高窟第328窟一尊彩塑和十多方壁畫外,也對敦煌石窟進行過調查,還對榆林窟第5窟(今編第25窟)的壁畫做了專題研究,發表了《萬佛峽:一所九世紀石窟佛教壁畫研究》。
這一時期,國外還有一些學者依據斯坦因、伯希和公布的照片和資料,對洞窟進行了研究。
在分期研究方麵,由日本學者小野玄妙於1924年首先開始,此後有1931年巴切豪夫、1933年喜龍仁等人發表研究文章。由於掌握的石窟資料有限,他們的分期大都失之偏頗。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學者鬆本榮一。他根據斯坦因、伯希和從敦煌騙購的藏經洞出土的絹畫、紙畫以及在敦煌拍攝的壁畫照片,寫出了圖文並茂的巨著《敦煌畫的研究》,初版於1937年。
整個20世紀,中國學者對石窟藝術、繪畫和造像的興趣和研究不斷增加。這一興趣也與現代民族國家概念的興起有一定關係。
繼1940年畫家吳作人到訪之後,張大千在1941-1943年間參觀了敦煌莫高窟和附近的其他洞窟遺址,他對洞窟做了一次編號清理,對洞窟內容做了調查和記錄,對年代做了初步判斷,之後出版了《莫高窟記》。
他還指導謝稚柳完成了《敦煌藝術敘錄》。後者對敦煌莫高窟、敦煌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安西水峽口石窟逐窟做了洞窟結構、塑像、壁畫、供養人位置及題記的記錄。
張大千還臨摹了276幅壁畫,其中183幅現保存在四川省博物館。張大千的敦煌壁畫複製品,其中一些於1943年在蘭州展出,這提高了人們對莫高窟的認識。
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1941年,教育部組織以王子雲為團長,畫家何正璜、盧善群等為成員的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到敦煌,與中央攝影社合作,對莫高窟進行了調查、攝影、測繪、臨摹和速寫記錄。
1942年,何正璜來莫高窟調查,根據張大千的編號,記錄了305個洞窟的原建、重建、內容布局、時代和保存現狀,次年發表了《敦煌莫高窟現存佛洞概況。
1942年,中央研究院組織“西北史地考察團”,向達、勞幹、石璋如等赴敦煌,考察莫高窟、榆林窟,還對敦煌周邊古遺址做了調查。1942年考察的主要成果有石璋如整理的三卷本《莫高窟形》,用考古學的方法對莫高窟各個洞窟的窟形做了測量、照相、文字記錄。
1944-1945年,中央研究院和北京大學組成“西北科學考察團”,向達、夏鼐、閻文儒等對敦煌莫高窟進行考察,還調查了敦煌的漢長城遺址,發掘了一些古墓葬。向達的兩次敦煌考察,對敦煌石窟大部分洞窟登錄內容,抄錄碑文、題記,考證洞窟年代等。
他以《瓜沙談住》為總題,發表了《西征小記》《兩關雜考》《莫高、榆林二窟雜考》《羅叔言(補唐書張議潮傳)補正》等四篇文章,創立了將敦煌文獻研究與實地考察調查、考古調查相結合的科學研研究。
發現和保護,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廢,鮮為人知。至清代有文人記錄有關莫高窟的資料,並探討它的創建年代和曆史。
光緒二十六年(1900)道士王圓籙發現藏經洞後,英國的m.a.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相繼掠走洞中大量經書等文物,俄國人s.f.奧爾登堡、美國人l.華爾納還盜走莫高窟的一些壁畫。
這一時期的洞窟,主像一般是釋迦牟尼或彌勒,還有釋迦多寶並坐像、菩薩像和禪僧像等。
這類故事畫的構圖,除單幅的外,多為橫卷連環畫形式。
例如,莫高窟285窟的《五百強盜成佛》故事畫,表現了作戰、被俘、審訊、受刑等場麵。
以白色為底,色調清新雅致,風格明快灑脫,是西魏壁畫的傑作。北朝佛教重視禪行,故此時洞窟內容多與僧人坐禪觀佛的宗教活動有關。
北魏壁畫多以土紅為底色,用青、綠、赭、白等色敷彩,色彩熱烈厚重,風格樸拙渾厚,並有濃厚的西域佛教藝術特征。
西魏以後多用白色壁麵為底,色調趨於清新雅致,風格明快灑脫為莫高窟的全盛期,洞窟占總數的60%以上。
典型窟形是平麵方形的覆鬥頂窟,一般正壁鑿一龕,新出現南、西、北三壁各鑿一龕的形式。
這一時期塑像風格與中原地區更趨一致,塑造形體和刻畫人物性格的技藝進一步提高,題材內容增多,出現前代不見的高大塑像。
例如,莫高窟第45窟的塑像塑於正壁龕內,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像。佛像莊嚴,弟子謙恭,菩薩窈窕,天王雄健,整組造像豐滿圓潤,形象逼真,是莫高窟盛唐時期雕塑的傑出代表。
第96窟的“北大像”高35.5米(2002年敦煌研究院數據),第130窟的“南大像”高26米。第148窟主尊涅盤像長約15米,像後有72身弟子,各呈悲容,神態不一,是莫高窟最大的一組彩塑群像。
隋唐時期的壁畫題材豐富,場麵宏偉,色彩瑰麗。人物造型、敷彩暈染和線描技藝達到空前水平。
此時供養人像形體較大,多占據甬道兩壁或窟內顯著位置,如唐後期第156窟的《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和《宋國夫人出行圖》。
這兩幅畫表現了晚唐時期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和夫人出行的場麵,在橫幅長卷式壁畫上,儀仗、音樂、舞蹈、隨從護衛等人物分段布滿畫麵,組成浩浩蕩蕩的出行行列,開創了莫高窟在佛窟內繪製為個人歌功頌德壁畫的先例。
壁畫題材多沿襲唐代,主要有佛像畫、經變畫、佛教史跡畫、瑞像圖和供養人畫像。第61窟有通貫西壁的巨幅《五台山圖》,麵積約50平方米,是莫高窟最大的一幅壁畫。
畫中運用鳥瞰式透視法,描繪了河北道鎮州至太原、五台山方圓數百裏內的山巒、河流、城市、橋梁、店鋪、寺廟、蘭若、庵廬、佛塔,以及其中的送貢、進香、商旅、行腳、推磨、踏碓等各種人物活動,是一幅形象的曆史地圖和社會生活圖景。
後期出現公式化,經變內容空洞,人物神情呆板,色彩貧乏,線條柔弱無力。
這一時期新開鑿的洞窟很少。西夏多是改建舊窟,重繪壁畫。壁畫雖多,新題材很少,但在構圖和敷彩上有特點。
壁畫中供養菩薩行列變得高大,多占據甬道或壁麵下部的顯著位置。淨土變之類的經變畫,構圖銳意簡化,有的幾乎與千佛像難以區分。
畫麵構圖和人物形象都過於程式化,呆滯而缺少生氣。色彩以綠為底色,用土紅勾線,整個畫麵色調偏冷。較多地使用瀝粉堆金手法,為前代所少見。
元代洞窟數量很少,第465窟和第3窟的壁畫代表了當時兩種不同的畫風。前者後室四壁和窟頂布滿密宗曼荼羅和明王像,四壁下部有織布、養雞、牧牛、製陶、馴虎、製革、踏碓等各種人物畫60多幅。
內容、構圖形式、人物形象和敷色、線描等帶有濃鬱的藏畫風格和陰森、神秘的情調。
後者壁畫屬於漢族畫風,以密宗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為主,以細而剛勁的鐵線勾描人物形體,用蘭葉描和折蘆描表現衣紋和飄帶的轉折頓挫,線描技術造詣很高。
此外,第61窟甬道兩壁有西夏末年、元初重畫的《熾盛光佛圖》和《黃道十二宮星象圖》,題材為莫高窟壁畫中所僅見。
陳遠中最後說:敦煌還有許多事等待我們去做,關鍵是以後工作還要做得更好,不存在最好。我衷心希望新一代的莫高窟人,更加自覺地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勇做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傳播者、創新者,讓莫高精神代代相傳!”
慕錢滬劇團,花了很大力氣,編演了敦煌女兒這一台引人注目的滬劇大戲。
女主角:慕容雪,這位擁有著法國血統卻深深紮根於中華大地的奇女子,自幼便展現出了對東方文化無與倫比的熱愛與天賦。
她的家族雖源自遙遠的法蘭西,但幾代人的旅居中國,讓她的血脈中流淌著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
慕容雪自小便對中國的語言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不僅迅速掌握了標準的普通話,更在方言的世界裏遊刃有餘,尤其是那細膩溫婉的上海話,從她口中說出,仿佛帶著老弄堂裏的煙火氣與舊時光的溫柔。
而真正讓慕容雪在中華文化的海洋中閃耀光芒的,是她對滬劇的癡迷與卓越才華。
滬劇,這一源自上海的地方戲曲,以其獨特的唱腔、生動的表演和貼近生活的劇情,深深吸引了這位異國血統的少女。
她仿佛天生就是為滬劇而生,每一次開口,都能將劇中人物的情感細膩入微地傳達給觀眾,讓人仿佛穿越時空,親曆那些愛恨情仇、悲歡離合。
尤為令人稱道的是,慕容雪對《敦煌女兒》這一滬劇經典劇目的演繹,簡直可以用“出神入化”來形容。
這部講述古代絲綢之路上,一位勇敢堅韌的女性守護文化遺產故事的劇目,在她的演繹下,不僅僅是曆史的再現,更是情感的共鳴。
她以自己對敦煌文化的深刻理解,將劇中人物對藝術的執著、對家園的熱愛,以及對未來的憧憬,通過滬劇那獨特的唱腔,演繹得淋漓盡致。
每當她站在舞台上,一身華麗的戲服,眼神中閃爍著對古老文明的敬畏與傳承的決心,整個劇場似乎都被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氛圍所籠罩,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慕容雪的努力與才華,不僅讓她在中國戲曲界贏得了廣泛的認可與尊敬,更成為了連接中法文化的一座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