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承乾宮出來,崇禎心裏美滋滋的,徑直迴文華殿處理朝政。
時間不覺過去了一個多月,崇禎竟似已經忘記了會推閣臣的事兒,絕口不再提及。
事實上,崇禎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朝臣們的各種動作自然也通過不同的渠道一一反饋給了他,他在想:“哼,鬧吧,盡情地鬧吧,朕正好欣賞一下你們的表演。”
朝臣們卻是不知,但見他遲遲不作出裁決,溫體仁越發相信周延儒的話,精心謀劃,隨時準備反戈一擊;錢謙益則擔心遲則生變,不時地便要弄出點兒溫體仁和周延儒的緋聞來,以引起朝臣們對他們的鄙視。
眼瞅著雙方之間的紛爭愈演愈烈,漸漸地勢同水火,首輔李標唯恐他們鬧出亂子,免不了暗暗心焦。這日,見崇禎心情不錯,瞅準了機會待要出言提醒,卻見兵部尚書王在晉出班道:“啟稟皇上,遼東急報。”
崇禎一愣,忙問道:“啥事?莫非袁愛卿開始跟後金進行決戰了?”說完,一臉期待地看著王在晉。
王在晉不料他竟會想到那上麵去,稍頓了頓,道:“因為長期欠餉,寧遠、錦州等地相繼發生士兵嘩變,袁督師快馬上報,請求速撥糧餉。”
“嘩變?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莫非袁崇煥想借機要挾朕?不該呀,袁崇煥跟朕說的明白,朕也沒有虧待了他,他不該這樣出爾反爾啊。若不是,那又是為什麽?”崇禎聞言,快速地想著,一時間竟想不出,無奈地轉向朝臣們道:“各位愛卿議議吧。”
朝臣們見他若有所思,不知他是啥想法,哪裏敢自討沒趣,紛紛低了頭,饒是他再三催促,還是沒人肯先說話。
周延儒一眼就看透了崇禎帝的心思,道:“對於遼東的糧餉,朝廷一向不曾有所虧欠,怎麽會有士兵突然因為欠餉而嘩變呢?這其中必有隱情。臣猜測,難道就不會是驕橫的邊將煽動鬧事來威脅袁督師?”
聽他這樣說,崇禎放了心,問道:“以愛卿看,這事該當如何處置?”
周延儒道:“邊關守兵是幹啥的,防止外敵入侵。臣以為,不能因為嘩變就加發軍餉,否則,都照著去學,日後到底是防外敵入侵還是要防邊關守兵?”
崇禎“哦”了一聲,感興趣地道:“言之有理,愛卿且具體說說。”
受了表揚,周延儒自得地迴頭看了看同僚們,道:“想必大家都知道,因為皇上體恤萬民,登基後立即免除了工商稅,國庫並不十分充盈,不少的地方開始出現欠餉的問題,臣建議,遼東的餉銀必須足額供應,但不因為嘩變而增加,具體的事宜由袁督師酌情去辦,而且,這個決定不說是皇上的意思,隻說是戶部調度。”
“這個周延儒,朕果然沒看錯,竟能替朕著想。”暗自感歎著,崇禎突然記起內閣的推選名單上居然沒有他,忍不住想:“怪不得他們越鬧越厲害,看來,其中肯定有人背地裏做過手腳……”
正想,韓爌已道:“即便如此,國庫恐也無力承擔,若要保證遼東的餉銀足額供應,必須得重新恢複工商稅。”
溫體仁見周延儒又搶了先,正著急要引起崇禎的注意,聞言,立即反駁道:“不可,萬萬不可,那樣的話,皇上的顏麵何存?”
韓爌登時被噎住了,錢龍錫接話道:“皇上的顏麵倒是保住了,可是,遼東的餉銀從哪兒來?”說罷,立時覺得失言,免不了惴惴不安。
崇禎狠狠地白了他一眼,可他所說的又是實情,不便於出言責備,無奈之下,情不自禁地又轉向了周延儒,在他的心目中周延儒無疑是最值得信賴的人。
周延儒原不想介入其中,正自顧想著心事,不想崇禎又轉向了他,不得不道:“幾位大人所言都有道理,以延儒看來,幾位大人無需在這上麵爭執,既然是為遼東籌措糧餉,加征遼餉就是,既可保全了皇上的顏麵,又能為遼東籌足了糧餉,還能讓天下黎民一目了然。”
“如此的話,豈不是要崇煥推向老百姓的對立麵?這個周延儒,滿嘴仁義道德,不想竟會如此狠毒!”朝臣們紛紛暗想著,崇禎已道:“好,周愛卿好計策,就這麽辦!”
崇禎這樣說,自然有自己的盤算:遼東就是個燒錢的地方,你袁崇煥不是答應朕五年複遼嗎?好,朕就用天下百姓來逼你,看你到時候兌現不了承諾,該怎麽向天下百姓交代?
盤算著,唯恐再有朝臣反對,崇禎立即表了態。
卻聽首輔李標不急不緩地道:“臣以為,這事兒皇上須得再斟酌。”
崇禎不耐煩地道:“周愛卿已經把理由說的甚是明了,你難道還有異議嗎?”
李標道:“姑且不論如此做對邊將的影響,隻說征收的對象,工商稅針對的商人,是有錢人,而遼餉針對的普通百姓,不,準確地說,是有錢人跟普通百姓一樣繳納,其中的不公平不言而喻。
更關鍵的是,最近陸續接到陝西等地的旱災報告,說是天赤如血,估計是要顆粒無收了,有不少的地方已經出現了流民聚集的問題。這個時候,若是再征遼餉,實在不宜。”
李標剛一說完,韓爌、錢龍錫等紛紛附和。
其實,關於這些,崇禎早有考慮,而且曾征求過周後的意見,周後亦堅決反對。
崇禎原想盡快作出決定,不想李標又不合時宜地提了出來,而且得到了朝臣們的支持,不由自主地想:“哦,朕決定了的事情,你們還反對,這個皇上到底是你們做還是朕來做?哼。”
暗想著,嘴上道:“陝西那邊出事了嗎?沒有吧?”
韓爌道:“暫時還沒有,但流民聚集絕對不是好事。”
崇禎怒道:“難道陝西的官員都是吃幹飯的嗎?朕又不缺他們的俸祿,他們隻知道吃幹飯,朕還要他們做什麽?要不然,你們說吧,遼東的事兒該咋辦?”
見他動了怒,朝臣們不敢再說。
他自得環視了他們一圈,道:“好了,諸位愛卿不要再爭了,朕決定了,就這樣定了。”
時間不覺過去了一個多月,崇禎竟似已經忘記了會推閣臣的事兒,絕口不再提及。
事實上,崇禎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朝臣們的各種動作自然也通過不同的渠道一一反饋給了他,他在想:“哼,鬧吧,盡情地鬧吧,朕正好欣賞一下你們的表演。”
朝臣們卻是不知,但見他遲遲不作出裁決,溫體仁越發相信周延儒的話,精心謀劃,隨時準備反戈一擊;錢謙益則擔心遲則生變,不時地便要弄出點兒溫體仁和周延儒的緋聞來,以引起朝臣們對他們的鄙視。
眼瞅著雙方之間的紛爭愈演愈烈,漸漸地勢同水火,首輔李標唯恐他們鬧出亂子,免不了暗暗心焦。這日,見崇禎心情不錯,瞅準了機會待要出言提醒,卻見兵部尚書王在晉出班道:“啟稟皇上,遼東急報。”
崇禎一愣,忙問道:“啥事?莫非袁愛卿開始跟後金進行決戰了?”說完,一臉期待地看著王在晉。
王在晉不料他竟會想到那上麵去,稍頓了頓,道:“因為長期欠餉,寧遠、錦州等地相繼發生士兵嘩變,袁督師快馬上報,請求速撥糧餉。”
“嘩變?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莫非袁崇煥想借機要挾朕?不該呀,袁崇煥跟朕說的明白,朕也沒有虧待了他,他不該這樣出爾反爾啊。若不是,那又是為什麽?”崇禎聞言,快速地想著,一時間竟想不出,無奈地轉向朝臣們道:“各位愛卿議議吧。”
朝臣們見他若有所思,不知他是啥想法,哪裏敢自討沒趣,紛紛低了頭,饒是他再三催促,還是沒人肯先說話。
周延儒一眼就看透了崇禎帝的心思,道:“對於遼東的糧餉,朝廷一向不曾有所虧欠,怎麽會有士兵突然因為欠餉而嘩變呢?這其中必有隱情。臣猜測,難道就不會是驕橫的邊將煽動鬧事來威脅袁督師?”
聽他這樣說,崇禎放了心,問道:“以愛卿看,這事該當如何處置?”
周延儒道:“邊關守兵是幹啥的,防止外敵入侵。臣以為,不能因為嘩變就加發軍餉,否則,都照著去學,日後到底是防外敵入侵還是要防邊關守兵?”
崇禎“哦”了一聲,感興趣地道:“言之有理,愛卿且具體說說。”
受了表揚,周延儒自得地迴頭看了看同僚們,道:“想必大家都知道,因為皇上體恤萬民,登基後立即免除了工商稅,國庫並不十分充盈,不少的地方開始出現欠餉的問題,臣建議,遼東的餉銀必須足額供應,但不因為嘩變而增加,具體的事宜由袁督師酌情去辦,而且,這個決定不說是皇上的意思,隻說是戶部調度。”
“這個周延儒,朕果然沒看錯,竟能替朕著想。”暗自感歎著,崇禎突然記起內閣的推選名單上居然沒有他,忍不住想:“怪不得他們越鬧越厲害,看來,其中肯定有人背地裏做過手腳……”
正想,韓爌已道:“即便如此,國庫恐也無力承擔,若要保證遼東的餉銀足額供應,必須得重新恢複工商稅。”
溫體仁見周延儒又搶了先,正著急要引起崇禎的注意,聞言,立即反駁道:“不可,萬萬不可,那樣的話,皇上的顏麵何存?”
韓爌登時被噎住了,錢龍錫接話道:“皇上的顏麵倒是保住了,可是,遼東的餉銀從哪兒來?”說罷,立時覺得失言,免不了惴惴不安。
崇禎狠狠地白了他一眼,可他所說的又是實情,不便於出言責備,無奈之下,情不自禁地又轉向了周延儒,在他的心目中周延儒無疑是最值得信賴的人。
周延儒原不想介入其中,正自顧想著心事,不想崇禎又轉向了他,不得不道:“幾位大人所言都有道理,以延儒看來,幾位大人無需在這上麵爭執,既然是為遼東籌措糧餉,加征遼餉就是,既可保全了皇上的顏麵,又能為遼東籌足了糧餉,還能讓天下黎民一目了然。”
“如此的話,豈不是要崇煥推向老百姓的對立麵?這個周延儒,滿嘴仁義道德,不想竟會如此狠毒!”朝臣們紛紛暗想著,崇禎已道:“好,周愛卿好計策,就這麽辦!”
崇禎這樣說,自然有自己的盤算:遼東就是個燒錢的地方,你袁崇煥不是答應朕五年複遼嗎?好,朕就用天下百姓來逼你,看你到時候兌現不了承諾,該怎麽向天下百姓交代?
盤算著,唯恐再有朝臣反對,崇禎立即表了態。
卻聽首輔李標不急不緩地道:“臣以為,這事兒皇上須得再斟酌。”
崇禎不耐煩地道:“周愛卿已經把理由說的甚是明了,你難道還有異議嗎?”
李標道:“姑且不論如此做對邊將的影響,隻說征收的對象,工商稅針對的商人,是有錢人,而遼餉針對的普通百姓,不,準確地說,是有錢人跟普通百姓一樣繳納,其中的不公平不言而喻。
更關鍵的是,最近陸續接到陝西等地的旱災報告,說是天赤如血,估計是要顆粒無收了,有不少的地方已經出現了流民聚集的問題。這個時候,若是再征遼餉,實在不宜。”
李標剛一說完,韓爌、錢龍錫等紛紛附和。
其實,關於這些,崇禎早有考慮,而且曾征求過周後的意見,周後亦堅決反對。
崇禎原想盡快作出決定,不想李標又不合時宜地提了出來,而且得到了朝臣們的支持,不由自主地想:“哦,朕決定了的事情,你們還反對,這個皇上到底是你們做還是朕來做?哼。”
暗想著,嘴上道:“陝西那邊出事了嗎?沒有吧?”
韓爌道:“暫時還沒有,但流民聚集絕對不是好事。”
崇禎怒道:“難道陝西的官員都是吃幹飯的嗎?朕又不缺他們的俸祿,他們隻知道吃幹飯,朕還要他們做什麽?要不然,你們說吧,遼東的事兒該咋辦?”
見他動了怒,朝臣們不敢再說。
他自得環視了他們一圈,道:“好了,諸位愛卿不要再爭了,朕決定了,就這樣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