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我們能保護自己
村裏發夫君?我一文錢買了個攝政王 作者:易小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錢本來已經放鬆了,端著碗美滋滋享用果茶。
乍聽顧喜喜說還不能高枕無憂,他一怔,趕緊追問:
“為何?不是說沒什麽事兒,能照常過日子嗎?”
顧喜喜笑了笑,說,“咱們自然是照常過日子,但該有的防備不能少。”
“去年村裏著火的時候,附近村子一幫閑漢闖進來作亂,錢叔可還記得?”
老錢擰眉,“我記得。”
“你是想說……這次還會有人趁火打劫?”
顧喜喜道,“不排除這個可能。”
“任何時候,隻要遇到亂事,民間的治安多少都會出點問題,不是這裏出事,就是那裏鬧毛病。”
“更別說咱們麵對的是這麽大的一場亂子。”
“過去西北有西北軍坐鎮,鮮少聽說賊匪作亂之事,可接下來西北軍自有大事要做,凡事就怕百密一疏。”
老錢連連點頭,“對,還是你考慮的周全,提前做些準備總是沒錯的。”
顧喜喜又給大家吃了顆定心丸,“其實也不用太緊張。”
“隻要西北整體穩定,局麵就還掌握在西北軍手中,那些作亂之人便隻敢小打小鬧,行些鬼祟之舉。”
“我們這些老百姓守著村子,要想自保,還是沒問題的。”
張嬸從剛才起心裏就慌得很,這會兒已經漸漸安定下來。
“有道理,隻要西北軍還在,咱們就不用怕,咱們靠自己!”
她已經徹底想通,反正事已至此,再害怕、再擔心又有啥用?
何不相信喜喜的,該怎麽過日子繼續怎麽過就是了!
何景蘭一直安靜的聽著,至此才托腮道,“我雖然不是你們村的人,但我在這兒,就是跟大家一體的。”
“咱們共進退,需要我出力的地放,我義不容辭!”
老錢感激道,“不愧是大侄女結交的好友,花池渡村也是你的家!”
幾人又商量了該如何給村裏布防。
花池渡村有先天地形優勢,背靠大山,卻隻有大槐樹那邊一條入口。
容易著人盯守,且後山還能提供村民所需的一些食材、藥材。
最終決定采取排班輪崗巡邏製。
兩人一組,分五組,覆蓋全村五個區域。
另外每天分成六個時段,每四個時辰一次換崗。
一旦發生什麽,巡邏的人便能及時發現,向全村示警。
之後又分為兩種情形。
若來的隻是些小偷小摸,閑人壞蛋,那就全村集結,打的他滿地找牙。
若來的是賊匪,攜帶兵刃且人數眾多,全村人就盡快躲入後山。
所以各家的存糧、值錢的東西,能藏起來的,都提前藏一藏。
到時候撤退方便呀。
辦法有了,老錢感動不已,“果然是要集思廣益啊,多虧了你們。”
“孟大娘子、何小姐,你們能為本村如此著想,我這個村長代替全村老小謝過你們二位。”
事不宜遲,老錢立刻站起來就要去做安排。
走到堂屋門外,又想到一件事,提醒顧喜喜道。“暫時不能進城賣東西,還不知到何時解禁。”
“我們幾家果園,雞蛋鴨蛋、藥材這些倒是能放的住。”
“可周家種菜的,自家摘了也吃不完,恐怕要爛在地裏呀。”
顧喜喜會意,老錢這是一片好心,怕她種果樹的事在周家栽了,惹周家人埋怨,鬧不好最後連果樹都白搭進去。
她微笑說,“錢叔放心,當初弄出這些套種法子供你們自選,我就有應對麻煩的辦法。等您開完村民大會,我就找周家兩口子說去。”
老錢鬆了口氣,笑道,“你心裏有數就好。”
村民大會,老錢並沒提及西北軍可能要反叛朝廷,隻說時局不穩,青田縣城封鎖,唯恐外人趁火打劫,村裏也該早做準備雲雲。
如同一滴水掉進了沸騰的油鍋。
整個村子都炸了鍋。
有人恐慌,有人不信,還有人不同意老錢讓村民自衛的構想。
老錢本來就不是柔善可欺之人,更何況在這個關頭,他還狠狠壓著暴躁呢,哪會慣著這些人。
“不想幹是吧?”
“那行啊,咱都別幹,村口就這麽敞著誰別管,等哪天你們家裏被人搶了,孩子在村裏玩被人搶了,或者睡在炕上黑燈瞎火的不知被誰抹了脖子。”
“到那個時候別來怪我這個村長不知事!”
“給你們想出活路你們不願意,老子還懶得管呢!”
老錢說著,甩手就走。
眾村民交換視線,見老錢真沒打算迴頭,都急了,紛紛叫喚挽留:
有個自以為聰明的笑道,“村長!咱這不是還在商量麽,您怎麽就急了呢。”
老錢暴怒迴頭,“商量你娘個屁,”
“你那狗肚子裏有什麽主意,大可說出來,他們要是服你,你就帶著他們弄去。”
那人縮著脖子,不敢吭聲了。
村民們動搖了片刻,議論紛紛。
“也沒別的法子了,不然,就聽村長的吧。”
“村長總歸是自己人,不可能坑咱們吧。”
“村長不是說了嗎,巡邏隻是以防萬一,不一定真的有賊匪。”
“雖說快要收麥子了,農活多,但要是每家輪崗的話,我能接受。”
……
幾個上年紀的老人家拉住老錢,讓他別跟大家一般見識,該做什麽,全村聽他的就是了。
事情至此算是平息。
說到頭,還是誰都不想被洗劫一空,小命玩完。
既然不敢賭,隻能配合村長的調度。
大會散場,顧喜喜還沒挪動腳步,周家兩口子已經主動找過來了。
老周一直是個悶葫蘆,沉著臉唉聲歎氣的不說話。
周大嫂雖然看得出也很著急,但態度還好。
她賠笑問,“喜喜啊,最近都不能進城賣菜了,我家這些菜,你看……”
顧喜喜道,“我記得嫂子家裏種了長豆角、還有芫荽、小青菜三種。”
周大嫂見顧喜喜都記得,有些感激,“正是呢。”
“芫荽、青菜倒罷了,豆角我種的最多,偏到了夏天,一茬接一茬的長,每天早上都能割下來好幾大把,可怎麽才好呢。”
她邊說,眼角瞅著顧喜喜的反應。
顧喜喜不假思索道,“嫂子別急,我有個辦法。”
“天氣熱了,很多人苦夏沒胃口,醃菜酸爽清脆,在這個時候賣的是最好的。”
“反而是新鮮豆角處在旺季,縣城裏多得是菜農再賣。”
“最近不怎麽能賣上價錢吧?”
提起這個,周大嫂有些羞愧,之前顧喜喜建議她不要種太多豆角。
可她聽說顧大爺家去年賣豆角賺了好些錢,貪心的多種了。
乍聽顧喜喜說還不能高枕無憂,他一怔,趕緊追問:
“為何?不是說沒什麽事兒,能照常過日子嗎?”
顧喜喜笑了笑,說,“咱們自然是照常過日子,但該有的防備不能少。”
“去年村裏著火的時候,附近村子一幫閑漢闖進來作亂,錢叔可還記得?”
老錢擰眉,“我記得。”
“你是想說……這次還會有人趁火打劫?”
顧喜喜道,“不排除這個可能。”
“任何時候,隻要遇到亂事,民間的治安多少都會出點問題,不是這裏出事,就是那裏鬧毛病。”
“更別說咱們麵對的是這麽大的一場亂子。”
“過去西北有西北軍坐鎮,鮮少聽說賊匪作亂之事,可接下來西北軍自有大事要做,凡事就怕百密一疏。”
老錢連連點頭,“對,還是你考慮的周全,提前做些準備總是沒錯的。”
顧喜喜又給大家吃了顆定心丸,“其實也不用太緊張。”
“隻要西北整體穩定,局麵就還掌握在西北軍手中,那些作亂之人便隻敢小打小鬧,行些鬼祟之舉。”
“我們這些老百姓守著村子,要想自保,還是沒問題的。”
張嬸從剛才起心裏就慌得很,這會兒已經漸漸安定下來。
“有道理,隻要西北軍還在,咱們就不用怕,咱們靠自己!”
她已經徹底想通,反正事已至此,再害怕、再擔心又有啥用?
何不相信喜喜的,該怎麽過日子繼續怎麽過就是了!
何景蘭一直安靜的聽著,至此才托腮道,“我雖然不是你們村的人,但我在這兒,就是跟大家一體的。”
“咱們共進退,需要我出力的地放,我義不容辭!”
老錢感激道,“不愧是大侄女結交的好友,花池渡村也是你的家!”
幾人又商量了該如何給村裏布防。
花池渡村有先天地形優勢,背靠大山,卻隻有大槐樹那邊一條入口。
容易著人盯守,且後山還能提供村民所需的一些食材、藥材。
最終決定采取排班輪崗巡邏製。
兩人一組,分五組,覆蓋全村五個區域。
另外每天分成六個時段,每四個時辰一次換崗。
一旦發生什麽,巡邏的人便能及時發現,向全村示警。
之後又分為兩種情形。
若來的隻是些小偷小摸,閑人壞蛋,那就全村集結,打的他滿地找牙。
若來的是賊匪,攜帶兵刃且人數眾多,全村人就盡快躲入後山。
所以各家的存糧、值錢的東西,能藏起來的,都提前藏一藏。
到時候撤退方便呀。
辦法有了,老錢感動不已,“果然是要集思廣益啊,多虧了你們。”
“孟大娘子、何小姐,你們能為本村如此著想,我這個村長代替全村老小謝過你們二位。”
事不宜遲,老錢立刻站起來就要去做安排。
走到堂屋門外,又想到一件事,提醒顧喜喜道。“暫時不能進城賣東西,還不知到何時解禁。”
“我們幾家果園,雞蛋鴨蛋、藥材這些倒是能放的住。”
“可周家種菜的,自家摘了也吃不完,恐怕要爛在地裏呀。”
顧喜喜會意,老錢這是一片好心,怕她種果樹的事在周家栽了,惹周家人埋怨,鬧不好最後連果樹都白搭進去。
她微笑說,“錢叔放心,當初弄出這些套種法子供你們自選,我就有應對麻煩的辦法。等您開完村民大會,我就找周家兩口子說去。”
老錢鬆了口氣,笑道,“你心裏有數就好。”
村民大會,老錢並沒提及西北軍可能要反叛朝廷,隻說時局不穩,青田縣城封鎖,唯恐外人趁火打劫,村裏也該早做準備雲雲。
如同一滴水掉進了沸騰的油鍋。
整個村子都炸了鍋。
有人恐慌,有人不信,還有人不同意老錢讓村民自衛的構想。
老錢本來就不是柔善可欺之人,更何況在這個關頭,他還狠狠壓著暴躁呢,哪會慣著這些人。
“不想幹是吧?”
“那行啊,咱都別幹,村口就這麽敞著誰別管,等哪天你們家裏被人搶了,孩子在村裏玩被人搶了,或者睡在炕上黑燈瞎火的不知被誰抹了脖子。”
“到那個時候別來怪我這個村長不知事!”
“給你們想出活路你們不願意,老子還懶得管呢!”
老錢說著,甩手就走。
眾村民交換視線,見老錢真沒打算迴頭,都急了,紛紛叫喚挽留:
有個自以為聰明的笑道,“村長!咱這不是還在商量麽,您怎麽就急了呢。”
老錢暴怒迴頭,“商量你娘個屁,”
“你那狗肚子裏有什麽主意,大可說出來,他們要是服你,你就帶著他們弄去。”
那人縮著脖子,不敢吭聲了。
村民們動搖了片刻,議論紛紛。
“也沒別的法子了,不然,就聽村長的吧。”
“村長總歸是自己人,不可能坑咱們吧。”
“村長不是說了嗎,巡邏隻是以防萬一,不一定真的有賊匪。”
“雖說快要收麥子了,農活多,但要是每家輪崗的話,我能接受。”
……
幾個上年紀的老人家拉住老錢,讓他別跟大家一般見識,該做什麽,全村聽他的就是了。
事情至此算是平息。
說到頭,還是誰都不想被洗劫一空,小命玩完。
既然不敢賭,隻能配合村長的調度。
大會散場,顧喜喜還沒挪動腳步,周家兩口子已經主動找過來了。
老周一直是個悶葫蘆,沉著臉唉聲歎氣的不說話。
周大嫂雖然看得出也很著急,但態度還好。
她賠笑問,“喜喜啊,最近都不能進城賣菜了,我家這些菜,你看……”
顧喜喜道,“我記得嫂子家裏種了長豆角、還有芫荽、小青菜三種。”
周大嫂見顧喜喜都記得,有些感激,“正是呢。”
“芫荽、青菜倒罷了,豆角我種的最多,偏到了夏天,一茬接一茬的長,每天早上都能割下來好幾大把,可怎麽才好呢。”
她邊說,眼角瞅著顧喜喜的反應。
顧喜喜不假思索道,“嫂子別急,我有個辦法。”
“天氣熱了,很多人苦夏沒胃口,醃菜酸爽清脆,在這個時候賣的是最好的。”
“反而是新鮮豆角處在旺季,縣城裏多得是菜農再賣。”
“最近不怎麽能賣上價錢吧?”
提起這個,周大嫂有些羞愧,之前顧喜喜建議她不要種太多豆角。
可她聽說顧大爺家去年賣豆角賺了好些錢,貪心的多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