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鸞飛天,追雲逐日。
隨著時間過去,黃昏比想象中來的更快,站在玄鸞的背上,眺望大地,一片山河雄偉的壯闊,山川被夕陽染成金色,深淵之水泛著金光,雲霞漫天,彩霧籠罩,壯美的景色讓人心胸開闊,心曠神怡。
按照火猴的指路,玄鸞飛行的方向是君州。書禮看著前方即將要到達的君州邊境,不禁想起了在君州的各種遭遇。
自從在崔王府聽到崔銘和德公公的談話之後,書禮便抓緊時間趕到了君州城背部的九龍山脈中的鬥淵山,聖書院的總書院就在此處,他心中並沒有其他目標,隻有一個,務求軒。
務求軒,何為務求?古典有雲:“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當書禮看到務求軒那塊碩大的牌匾是,心中想道,寫的是如此大義凜然,求仁得仁,一直是儒家學者畢生的願望,但如今,興天下之利,助武滅法,乃是興儒教一家之利,除天下之害,乃是毀滅僧道之逆天之舉。
看似大義凜然背後,是以崔銘為代表的儒家勢力的蠅營狗苟,精於算計,從崔銘和武帝之間的勾心鬥角和老謀深算來說,務求之路經過千百年時間的衝刷,已經被儒家走偏了。
不論如何,他已經順利地來到這裏,並且光明正大地進入了務求軒,這件事是崔銘首肯的,聖書院任何人都要奉崔銘的話為圭臬,誰也不敢阻止。
於是,書禮便開始了在書海中遨遊,他利用自己讀書過目不忘的超凡天賦,將大量經典書籍記入腦海中。
聖書院務求軒是天下書籍最多的地方,相比南宗寺的藏經閣,北宗寺的妙音閣,太清門的無極閣這些主要收藏本教派的經典,這裏的書籍不但數量最多,而且種類最豐富,是天下唯一的一座蘊藏四海書籍的閣樓。
因此,書禮在這裏如饑似渴地將天文地理、陰陽八卦、經史子集、兵法韜略全部吸收為自己的養分,並且利用自己聰慧的頭腦將其分門別類地儲藏在自己的腦海中,他的頭腦就如同一個龐大的書館,每一本閱讀後的書都有其歸置的地方,隨取隨用,運轉如心。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他身上劍意越積越深,更讓他驚喜的是,依靠隱匿天賦隨他一起進入務求軒的阿水,不知道從哪找出來了書家青衣老者授予他的劍法的殘篇,上麵明確無誤地記載了剩下的七招劍意!
也許是阿水從小在書家閣樓的湖泊中長大,每天接受青衣老者等人鑽研劍法的熏染,已經對這種劍法秘籍有了一種天然的親近和聯係,所以他才能夠幫助自己找到這功法的殘篇。不論如何,從此刻起他已經擁有了十四招劍意,並且在務求軒大量書籍的浸潤下飛快地修煉起來。
於此同時,書禮在南宗寺得到的第一本功法蘊劍術已經接近大成,自從在君州城,青蛇劍經過太子魏晃和秀姑的意外接觸之後,原本沉睡的器靈青蛇已經緩緩地覺醒,開始和他頻繁地交流,從青蛇原本懵懂的意識,到慢慢恢複了青蛇強大神魂,他的青蛇劍逐漸和他身上蘊養的劍意融合,他與青蛇劍的距離達到所有修煉劍法之人都夢寐以求的“人劍合一”的境界已經越來越近了。
除此之外,書禮便是在聖書院和君州城中想方設法地結交各界人士,搜集情報,在這個過程中,崔銘一直派人監視著自己,但是那些人會經常跟丟。
阿水作為第三境界的星宿神獸,雖然性格純真,但是修為實在不低,有他隱匿的天賦神通的幫助,書禮更是在收集情報這件事上玩出了許多花樣,將朝廷百官上下都摸了一個底,君州城的一百二十八座城坊中,都曾有過他的腳步,隻剩下大武帝宮不敢去,因為火猴已經和他說了,雲台之下那個人間最恐怖的存在。
不過,隨著他收集到的情報越多,也更加被君州城內各種勢力的黑暗所震驚,藏龍臥虎的君州城,同樣也是龍潭虎穴,許多看似溫文爾雅謙謙君子的背後,都是貪婪奸詐、陰狠兇戾的一麵,人性的多樣性,在越靠近權勢場的地方,越表現得明顯。
在這個過程中,隨著他仗義疏財,才高八鬥的名聲在君州城內逐漸傳開,人們也開始將目光轉向這位看似是崔王府的新貴和重新進入朝廷的世族大家書家的繼承者——書禮也沒少用這層偽裝結交心儀的對象。
同時,也有很多人傳出其實這位儒家的新秀其實是佛道的弟子,這在君州城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於是有更多好奇之人開始有意無意地跟他接觸,畢竟這年頭,敢在君州城內擁有這兩層身份,而崔銘和武帝竟然在眼皮子底下默許的事情,說有多奇怪就有多奇怪。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君州城內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武帝向崔銘下達的命令,他是要將書禮打造成棄佛投儒的代表。並且,隨著一風在雲州青萍鎮的戰役,和西南州別馬峽穀的戰役的戰場消息傳遞到君州城,有人爆出書家的這位天才人物竟然和震驚整個大武國的佛道巨子一風是師兄弟,這一消息直接把書禮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因此,崔銘不斷地對他加大施壓的力度,他感受到了各方麵帶來的壓力,其中最鬧騰的就是和他一起來到君州城的那些書家族老們,他們為了在朝廷中得到武帝和各方權貴,尤其是崔銘等人的青睞,在君州城站穩腳跟,從苦口婆心地勸他,到義正言辭地批評他,再到氣急敗壞地批鬥他,最後甚至苦苦地哀求他,花樣迭出,百折不撓。
他們都知道書禮的這一選擇意味著什麽,隻要書禮答應了武帝的要求,那麽書家在朝廷中的地位自然是從崔銘的附庸一躍成了朝廷的梁柱,這些族老就能趁此擺脫崔銘的挾製,他們甚至還能平步青雲,成為高官大吏,名留青史,這是所有儒教學子夢寐以求的目標。
在這個過程中,書禮遇到了兩件奇怪的事。第一件就是在幾乎整個書家都在圍繞著他團團轉,給予他各種壓力的時候,連遠在雲州的書家族長書鑾都不斷地修書來勸他和逼他,在這種輕易就能成為書家有史以來不肖弟子之最的風波中,唯獨他的父親沒有任何表示。
書禮心中明白,在這樣的層層逼迫下,自己的父親和疼愛自己的母親,在雲州不歸山遭受的詰難和壓力,絲毫不會亞於自己,他可以想象,二老在雲州書家是如何遭到別人的白眼、叱罵甚至唾棄。
自從書家決定從不歸山向君州城延伸勢力的時候,整個書家的風氣就發生了突變,更多的人開始羨慕進入君州城的族人,君州城內,繁花似錦,美女似海,笙歌燕舞,日夜生金,權貴如雲,觥籌交錯,稱兄道弟,指點江山,笑看風雲,人生若此,夫複何求?
這一點,在書鑾傳遞給他的信,和君州城的書家弟子收到雲州的兄弟姐妹朋友的信,和他們得意忘形的言談舉止中,無一不清晰地擺在麵前。
但是,二老修書給他,永遠隻有身體是否有恙,注意日夜作息,保養身體,讀書之切,萬不可操之過急,等等之語。
父親的殷切,母親的叮囑,全在於此,也僅在此。
書禮不知道,這樣的言辭是怎樣在書家族老甚至族長逼視的目光中固執地寫到紙上的,但父親的字俊秀挺拔,沉穩雄健,如不歸山之雪鬆,似山間平靜之湖水,涓涓流入自己心間,讓書禮在君州城的爾虞我詐和書家所有人一片冷冰冰的目光中,感到一絲溫暖的存在。
但書禮痛苦之處在於,他對父母的生養大恩,和知心之感激,無以為報,甚至不可避免地,將逆向而行······
隨著時間過去,黃昏比想象中來的更快,站在玄鸞的背上,眺望大地,一片山河雄偉的壯闊,山川被夕陽染成金色,深淵之水泛著金光,雲霞漫天,彩霧籠罩,壯美的景色讓人心胸開闊,心曠神怡。
按照火猴的指路,玄鸞飛行的方向是君州。書禮看著前方即將要到達的君州邊境,不禁想起了在君州的各種遭遇。
自從在崔王府聽到崔銘和德公公的談話之後,書禮便抓緊時間趕到了君州城背部的九龍山脈中的鬥淵山,聖書院的總書院就在此處,他心中並沒有其他目標,隻有一個,務求軒。
務求軒,何為務求?古典有雲:“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當書禮看到務求軒那塊碩大的牌匾是,心中想道,寫的是如此大義凜然,求仁得仁,一直是儒家學者畢生的願望,但如今,興天下之利,助武滅法,乃是興儒教一家之利,除天下之害,乃是毀滅僧道之逆天之舉。
看似大義凜然背後,是以崔銘為代表的儒家勢力的蠅營狗苟,精於算計,從崔銘和武帝之間的勾心鬥角和老謀深算來說,務求之路經過千百年時間的衝刷,已經被儒家走偏了。
不論如何,他已經順利地來到這裏,並且光明正大地進入了務求軒,這件事是崔銘首肯的,聖書院任何人都要奉崔銘的話為圭臬,誰也不敢阻止。
於是,書禮便開始了在書海中遨遊,他利用自己讀書過目不忘的超凡天賦,將大量經典書籍記入腦海中。
聖書院務求軒是天下書籍最多的地方,相比南宗寺的藏經閣,北宗寺的妙音閣,太清門的無極閣這些主要收藏本教派的經典,這裏的書籍不但數量最多,而且種類最豐富,是天下唯一的一座蘊藏四海書籍的閣樓。
因此,書禮在這裏如饑似渴地將天文地理、陰陽八卦、經史子集、兵法韜略全部吸收為自己的養分,並且利用自己聰慧的頭腦將其分門別類地儲藏在自己的腦海中,他的頭腦就如同一個龐大的書館,每一本閱讀後的書都有其歸置的地方,隨取隨用,運轉如心。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他身上劍意越積越深,更讓他驚喜的是,依靠隱匿天賦隨他一起進入務求軒的阿水,不知道從哪找出來了書家青衣老者授予他的劍法的殘篇,上麵明確無誤地記載了剩下的七招劍意!
也許是阿水從小在書家閣樓的湖泊中長大,每天接受青衣老者等人鑽研劍法的熏染,已經對這種劍法秘籍有了一種天然的親近和聯係,所以他才能夠幫助自己找到這功法的殘篇。不論如何,從此刻起他已經擁有了十四招劍意,並且在務求軒大量書籍的浸潤下飛快地修煉起來。
於此同時,書禮在南宗寺得到的第一本功法蘊劍術已經接近大成,自從在君州城,青蛇劍經過太子魏晃和秀姑的意外接觸之後,原本沉睡的器靈青蛇已經緩緩地覺醒,開始和他頻繁地交流,從青蛇原本懵懂的意識,到慢慢恢複了青蛇強大神魂,他的青蛇劍逐漸和他身上蘊養的劍意融合,他與青蛇劍的距離達到所有修煉劍法之人都夢寐以求的“人劍合一”的境界已經越來越近了。
除此之外,書禮便是在聖書院和君州城中想方設法地結交各界人士,搜集情報,在這個過程中,崔銘一直派人監視著自己,但是那些人會經常跟丟。
阿水作為第三境界的星宿神獸,雖然性格純真,但是修為實在不低,有他隱匿的天賦神通的幫助,書禮更是在收集情報這件事上玩出了許多花樣,將朝廷百官上下都摸了一個底,君州城的一百二十八座城坊中,都曾有過他的腳步,隻剩下大武帝宮不敢去,因為火猴已經和他說了,雲台之下那個人間最恐怖的存在。
不過,隨著他收集到的情報越多,也更加被君州城內各種勢力的黑暗所震驚,藏龍臥虎的君州城,同樣也是龍潭虎穴,許多看似溫文爾雅謙謙君子的背後,都是貪婪奸詐、陰狠兇戾的一麵,人性的多樣性,在越靠近權勢場的地方,越表現得明顯。
在這個過程中,隨著他仗義疏財,才高八鬥的名聲在君州城內逐漸傳開,人們也開始將目光轉向這位看似是崔王府的新貴和重新進入朝廷的世族大家書家的繼承者——書禮也沒少用這層偽裝結交心儀的對象。
同時,也有很多人傳出其實這位儒家的新秀其實是佛道的弟子,這在君州城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於是有更多好奇之人開始有意無意地跟他接觸,畢竟這年頭,敢在君州城內擁有這兩層身份,而崔銘和武帝竟然在眼皮子底下默許的事情,說有多奇怪就有多奇怪。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君州城內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武帝向崔銘下達的命令,他是要將書禮打造成棄佛投儒的代表。並且,隨著一風在雲州青萍鎮的戰役,和西南州別馬峽穀的戰役的戰場消息傳遞到君州城,有人爆出書家的這位天才人物竟然和震驚整個大武國的佛道巨子一風是師兄弟,這一消息直接把書禮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因此,崔銘不斷地對他加大施壓的力度,他感受到了各方麵帶來的壓力,其中最鬧騰的就是和他一起來到君州城的那些書家族老們,他們為了在朝廷中得到武帝和各方權貴,尤其是崔銘等人的青睞,在君州城站穩腳跟,從苦口婆心地勸他,到義正言辭地批評他,再到氣急敗壞地批鬥他,最後甚至苦苦地哀求他,花樣迭出,百折不撓。
他們都知道書禮的這一選擇意味著什麽,隻要書禮答應了武帝的要求,那麽書家在朝廷中的地位自然是從崔銘的附庸一躍成了朝廷的梁柱,這些族老就能趁此擺脫崔銘的挾製,他們甚至還能平步青雲,成為高官大吏,名留青史,這是所有儒教學子夢寐以求的目標。
在這個過程中,書禮遇到了兩件奇怪的事。第一件就是在幾乎整個書家都在圍繞著他團團轉,給予他各種壓力的時候,連遠在雲州的書家族長書鑾都不斷地修書來勸他和逼他,在這種輕易就能成為書家有史以來不肖弟子之最的風波中,唯獨他的父親沒有任何表示。
書禮心中明白,在這樣的層層逼迫下,自己的父親和疼愛自己的母親,在雲州不歸山遭受的詰難和壓力,絲毫不會亞於自己,他可以想象,二老在雲州書家是如何遭到別人的白眼、叱罵甚至唾棄。
自從書家決定從不歸山向君州城延伸勢力的時候,整個書家的風氣就發生了突變,更多的人開始羨慕進入君州城的族人,君州城內,繁花似錦,美女似海,笙歌燕舞,日夜生金,權貴如雲,觥籌交錯,稱兄道弟,指點江山,笑看風雲,人生若此,夫複何求?
這一點,在書鑾傳遞給他的信,和君州城的書家弟子收到雲州的兄弟姐妹朋友的信,和他們得意忘形的言談舉止中,無一不清晰地擺在麵前。
但是,二老修書給他,永遠隻有身體是否有恙,注意日夜作息,保養身體,讀書之切,萬不可操之過急,等等之語。
父親的殷切,母親的叮囑,全在於此,也僅在此。
書禮不知道,這樣的言辭是怎樣在書家族老甚至族長逼視的目光中固執地寫到紙上的,但父親的字俊秀挺拔,沉穩雄健,如不歸山之雪鬆,似山間平靜之湖水,涓涓流入自己心間,讓書禮在君州城的爾虞我詐和書家所有人一片冷冰冰的目光中,感到一絲溫暖的存在。
但書禮痛苦之處在於,他對父母的生養大恩,和知心之感激,無以為報,甚至不可避免地,將逆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