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歸一城
王金易在蓉州十分順利,朝廷剛換了天子,蓉州守軍也並什麽心思為新皇帝效力,雖說驍衛剛組建不久,但畢竟其根底是雲衛精銳,所以對付蓉州的朝廷守軍也就顯得十分簡單,這當中最高興的就是王立陽,他隨著程錦尚鎮守渝州,戰事並不多,可被憋壞了,這一次跟隨王金易來到蓉州,一路勢如破竹,那是相當過癮。
大淵畢竟還有餘威在,而且越過蓉州,再往前便是中州了,所以越往北,戰事便開始變得艱難起來,驍衛一路殺到安瀘城下,被頑強的安瀘守軍阻擋住了前進的步伐,王金易倒也不急,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控製住大半個蓉州,這涼州實際上已經算是囊中之物也,如今的半個大淵都得改姓程了,所以他一點兒也不急。
這一日天氣不錯,特別是在冬除能有如此天氣更是難能可貴,連日征戰,大軍也顯得有些疲累,冬日的好天氣可遇而不可求,所以王金易下令大軍就地整頓,自己也趁機補個覺。
剛入睡,便感覺帳外有人影晃動,王金易並未多想,畢竟這是軍中,帳外有人走動正常,翻了一個身便繼續睡去。
王立陽這個人是閑不住的,王金易也知道他的脾性,所以之前便安排他有空了便去演武場訓練新兵陣法,王立陽自然十分樂意,所以諸將都在休息的時候,王立陽一個人卻屁顛兒屁顛兒的跑去訓練新兵去了。要說這些新兵,也不盡是毫無經驗的毛頭小子,多數人都曾在渝州駐守,對軍中操作也都已十分熟練,眼見上將軍前來,便立馬列隊待訓,王立陽十分高興,想當年自己在雲陽守城門時,大淵守軍哪有個兵樣,盡是些混吃等死的懶散貨,人一高興嘛,自然就沒那麽嚴肅了,於是便決定先練練隊列。
陳振綱現如今是驍衛的輔都將軍,也就是僅次於王金易的二號人物,渝軍形勢一片大好,他也十分感概自己當初做了正確的選擇,如若不然,就憑他在雲州的那點兒勢力,早晚也得讓程錦尚給吞了,現如今可不一樣,自己是主動追隨,而且先是千裏馳援渝州,解了陶臣末、王金易的燃眉之急,爾後又隨王金易東進尹州,從陸家兄弟手中搶下了不少城池,現又是驍衛輔都將軍,在蓉州立下了汗馬功勞,怎麽說都比自己窩在雲州委曲求全來得好。
想來這短時間也確實累了,坐在帳前,曬著太陽便有些迷糊,正打算就此歇息一會兒,不知為何,閉眼之前,他仿佛看到了一道黑影閃進了王金易的帥帳,陳振綱猛地睜開雙眼,隻見又一人也跟著進了去,腰間跨刀已抽出一半,按理說這是帥帳,有士兵進入也算正常,可王金易適才才告知就地休整,自己也要休息休息,而且這幾人動作極快,怕是被其他人看見,陳振綱大驚,立馬抽刀朝王金易帥帳趕了過去,正接近帥帳,突然一隻飛鏢朝他胸口飛來,說時遲那時快,陳振綱提著大刀就勢一擋,隻聽叮的一聲,這飛鏢與大刀撞擊在了一起,陳振綱大駭,立馬便進便吼道:“有刺客!”
帥帳中人下刀時間與陳振綱這一聲吼幾乎同時發生,這一吼,刺客的刀猶豫了一彈指,王金易也瞬間驚醒,他警覺的向床內滾了一圈,刺客這一刀直接劃穿了他的後勃頸,王金易頓覺後背一熱,想是鮮血如注了,不容他起身,兩名刺客又接連朝他揮了數刀,王金易一時慌亂,且兵器離他較遠,隻得就勢雙手纏裹著被子胡亂抵擋一通,而外邊的陳振綱又被另外兩名刺客纏著,脫不了身,好在陳振綱邊打便吼,帥帳周圍守軍見狀便都一窩蜂湧了過來,帳外兩名刺客著實不簡單,一瞬間便砍翻了十餘名士兵,陳政綱覓得機會溜進帥帳,隻見王金易渾身是血,還在胡亂躲閃,陳振綱大喝一身,便朝其中一人砍去,後麵士兵也陸續進入,這兩名刺客也不理會,隻是朝著王金易亂砍,陳振綱先其他人一步欺身而來,背對他的那名刺客硬生生抗住了他一刀,但也不倒,繼續想著砍殺王金易,陳政綱大怒,一腳將其踢飛,隻聽哇的一聲,這人身子飛著撞向床頭,瞬間腦漿迸裂。王金易雙眼已被頭上的鮮血覆蓋,根本看不清眼前形勢,另一名刺客瞅準機會便朝他脖子抹去,陳振綱將自己手中大刀扔出,硬生生的擋住了這一刀,自己也隨即欺身向前,橫在王金易與刺客中間,其餘士兵此時也近身,將手中兵器盡數刺向另一名刺客,那刺客眼見大勢已去,但也不管身後千刀,而是自懷中抽出一把飛鏢,盡數朝王金易扔去,陳振綱手中已無了兵器,便隻得用身體護住王金易,自己也就被活生生的紮了三四個窟窿,也就在此刻,這刺客後背也被一眾士兵插了個稀爛,都不及哀鳴便一命嗚唿了。
王金易抹了一把眼睛上的血水,隻見陳振綱已然口冒鮮血,但卻死死護住自己,內心一陣絞痛,反應過來,隨即大喊道:“傳醫官傳醫官,陳兄,挺住,你給我挺住!”
帳外兩名刺客當真是兇猛,此時雖已身中數刀,但卻還未束手就擒,相反,圍攻的士兵倒是被砍倒了三四十人,此時,聽到動靜的王立陽匆匆而來,見此情景,心中大怒,隨即提著大刀便即朝著其中一人砍去,這一刀也沒什麽技巧,就是想一刀將其劈成兩半,這刺客也已經沒有多餘的力氣做什麽閃轉騰挪,隻得硬生生的接住這一刀,奈何自己身上早已被透了無數個窟窿,這王立陽此刻恰如那憤怒的公牛,他哪裏抵擋得住,兩刀相接,刺客的格擋隻是減緩了王立陽這一刀的速度,但卻沒有影響到其攻勢,於是便見王立陽的刀壓著刺客的刀,然後再硬生生的切入了刺客自己的身體,王立陽隨即一拉,一溜血水帶著幾星肉末像一道水墨鋪展開來,那刺客終於是扛不住了,撲通一聲栽倒在地,另一名刺客稍稍迴了身,知道大勢已去,也就這一刹那,一把長矛將他刺了個對穿,他欲揮刀反擊,另一把長矛直接貫穿了握刀的手臂,接著便是無數把長矛、短刀噗哧噗哧的刺入自己的身體,隨即便被剁成肉泥,此刻,人潮的遠端還有一名士兵靜靜的看著這一切,他知道,他們為這一次匆忙的任務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王立陽衝入帳中,隻見王金易和陳振綱都渾身是血,不由得大駭,立馬傳令醫官,見王立陽趕來控製住了局勢,王金易和陳振綱總算鬆了一口氣,這口氣一鬆便也就雙雙昏死過去。
王金易與陳振綱重傷,王立陽便成了驍衛的最高統帥。平日裏與魏文忠鬥嘴打架,看似大大咧咧,可其實前些年的雲陽的隱忍也早就造就了他心思的沉穩細膩,醫官在診治兩位大將軍的同時,王立陽立馬點將,要求各營營將立刻查點人員,很快便清理出來這幾名刺客是驍衛中軍地字營的人,王立陽立馬帶人去查了這幾人的隨身物品,也無其他,就是一些簡單的兵器,其中有幾枚蝙蝠狀的飛鏢,王立陽下令將其作為證物由自己親自看管,另外,各營立馬組隊,對每一個士兵的隨身物品進行交差搜查,凡有與標配的兵器和物品不符的人員都要接受軍檢衛的問詢。
經醫官診治,王立陽身中十餘刀,主要傷在手部、胸部,另外頭部也有兩道傷口,好在有一床厚被作了緩衝,這些刀傷傷到了不少筋骨,卻未損及內髒,不幸中的萬幸。
陳振綱所受之傷乃是四枚飛鏢所致,他是為了保護王金易以背對之勢所接,按理說不應該特別嚴重,可問題就在於這刺客很顯然是使鏢的高手,其殺傷之大完全不亞於一把極速捅刺的長矛,而且其中一枚還紮在陳振綱的後大腿上,幾乎隻剩刀柄。
現在的王立陽無比疑惑,刺客的隨身物品中有蝙蝠狀的暗鏢,可是行刺之時這幾人用的確是江湖上很普遍的飛鏢,蝙蝠狀的暗標四周皆為刃,殺傷力顯然比普通飛鏢要大得多,且經醫官診斷,行刺所用的兵刃沒有淬毒,但這蝙蝠暗鏢卻有劇毒,那他們為何不用?還有,這幾名刺客武藝之高強實非常人所能及,帳外兩人砍翻近四十人,若是入軍,可為將才,為何卻要跑來軍中行刺?帳內兩人目標直抵王立陽,並不管身後危險,如此冷酷和強韌的意念必定經曆過最嚴苛的訓練,這些人到底是誰?
一時半會兒捋不清楚,王立陽將收集到的所有情況立馬傳給了渝州,其後想了想,給遠在尹州的陶臣末也抄送了一份兒。
渝州的瞿紅袖自然先一步知曉了蓉州所發生的事情。
“血蝙蝠辦事從未失手,想不到王金易的運氣這麽好。”戚凝玉恨恨道。
“刺殺不成,反倒折了幾名好手,現如今當如何是好?”瞿紅袖問道。
戚凝玉沒有立馬迴答她,而是在仔細思慮。
“他們隻搜到了幾枚蝙蝠暗鏢,並不能說明什麽問題,我們不能慌,必須得穩住,現在還有一名血蝙蝠在軍中,讓他趕緊撤退,免得夜長夢多。”良久,戚凝玉才說到。
而一直在邊上候命的聶青雲領命而去。
“程錦尚很快便會收到蓉州的消息,定會叫你前去商議,記住,想辦法將嫌疑往朝廷方向引,且要淡清他們對蝙蝠暗鏢的重視。”戚凝玉繼續吩咐道。
“那眼下尹州的事是否得先緩緩?”瞿紅袖問道。
“不,尹州將要發生的事會與血蝙蝠無關,而且還要快,如若不然,這步棋將來就用不上了。”
果不其然,程錦尚急召瞿紅袖前往王府議事。
“什麽?竟有人敢在軍中行刺主帥?”瞿紅袖聽完程錦尚的敘說之後顯得十分驚訝。
“千真萬確,而且這些人可不是一般的刺客,僅僅四人便傷了本王兩大將軍和數十名將士,瞿姑娘,你以為誰能有此本領?”
瞿紅袖故作深思,問到:“那如今蓉州軍心如何?”
“兩位大將軍隻是受了重傷,而且還有王立陽主事,暫時出不了亂子。”
“那就好那就好,眼看驍衛不日即可拿下整個蓉州,對朝廷形成合圍之勢,想不到此時卻出了如此大事。”瞿紅袖十分痛心的說道。
“朝廷?你說會不會是朝廷的人做的?眼看蓉州即將陷落,朝廷對涼州的控製隨即也會被阻斷,他們為了爭奪太子之位敢暗殺朝廷親王,殺幾個本王帳下的大將想必也做得出來。”程錦尚不由得上了瞿紅袖的路。
“眼下還不好說,如今形勢,參雜的各方勢力實在太多,長寧王遇刺,冉明栗身死,這些真相到底如何,誰也說不清楚,但就目前來看,我們與朝廷的利害衝突最為明顯,王爺在南境已無敵手,若說是朝廷忌憚,那也是最合理的懷疑了。”瞿紅袖很認真的分析道。
“朝廷嫌疑最大,但是其他各方也不是沒有可能,此事一定要嚴查,誰敢對本王的人動手,本王一定要加倍奉還。”程錦尚說得十分堅決,而且帶著強大的殺氣,瞿紅袖不由得暗吸了一口涼氣。
“王爺,屬下願親自去蓉州走一趟,一定將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
“你是本王軍師,這種事何須你親自去,這件事便讓王立陽去查吧。”
“王爺,屬下以為不然,如今驍衛的兩大將軍都身受重傷無法主持大局,軍中諸事還需要王將軍代勞,更何況,蓉州戰事不能因為此事而耽擱,否則就真的達到歹人想要的目的了,屬下前往徹查此事,可以保證王將軍將所有精力放在前線,各施其職,不影響大局。”
程錦尚想了想,覺得有理,說道:“那好,這件事便由你去做,一定要查清楚,當然,這幫人如此喪心病狂,瞿姑娘還要多多注意安全,本王會從府上調幾名高手隨行。”
“屬下定不負王爺所望。”
前往蓉州,是瞿紅袖臨時起意,程錦尚那句話讓她有些後怕,萬一真的讓程錦尚自己查出了什麽,那麽她們的計劃怕是要毀於一旦了,所以倒不如攬在自己身上,凡事還有迴旋餘地。
交代完事情,瞿紅袖便行禮退去,退到門口,她突然又想起了什麽,便又往迴走了兩步。
“姑娘還有什麽事情嗎?”程錦尚問道。
“王爺,屬下一直有一個想法,隻是不知道王爺意下如何。”
“姑娘有話直說。”
“王爺曾在沙場征戰多年,想必十分清楚,兩軍對壘,不可能隻是戰場上的排兵布陣、衝鋒角逐,軍前諜報同樣十分重要,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知己乃自清,而知彼則必須仰仗諜報,此次兩位大將軍遇刺,我們沒有得到任何預警,便是在這一點上吃了大虧,所以卑職一直在想,當前如此複雜的形勢,僅依靠軍中斥候打探敵情還遠遠不夠,王爺是否可以考慮專設一部負責各地敵情打探?”
“是啊,本王為何不曾想到這一點,瞿姑娘真乃本王良助,好,很好,隻是這件事交給誰來做呢?”
“王爺,做這些事的人必須要機警、忠心,還要有極好的身手,這件事也不是一時三刻就能計劃周全的,屬下此次前往蓉州調查大將軍遇刺,路途之上便有時間好好替王爺規劃規劃,隻是可能需要些時日。”
“好,隻是諸事加身,有勞姑娘了,你去蓉州這些時日,本王會在軍中物色一些機警之人,待姑娘歸來,再與你從長計議。”
“屬下定不負王爺信任。”
瞿紅袖很滿意的從王府退了出來。
聶青雲一路跟上。
“傳令蓉州軍中血蝙蝠撤離的消息發出去沒有?”瞿紅袖有些急切的問道。
“已經發了出去。”
“馬上派人追迴。”
“什麽?這是為何?”
“這一翼血蝙蝠五折其四,還剩一個就必須要發揮最大的功效,趕緊去,晚了就來不及了。”
“是,屬下這就去辦。”
“你確有把握?”戚凝玉滿腹疑慮的問道。
“堂主,與其讓程錦尚自己查,不如讓屬下先一步掌握主動,此翼血蝙蝠已折其四,剩餘一人已難堪大用,與其這樣毫無意義的撤離,還不如好好利用這個機會讓他為我們的計劃增加一些籌碼,況且程錦尚已經答應屬下設立一部專堪諜報收集之用,如若屬下此番前往蓉州能夠給他信服的答案,那諜報專部必然納入屬下囊中,值得一試。”
戚凝玉來迴踱著步,想了很久,說道:“好,本座答應你,就依你的意思辦,此計若成,以後程錦尚軍中所有消息都逃不過你的耳目,不過,此番前往蓉州,有王府高手相隨,你還需要萬分謹慎才是。”
“屬下之所以答應程錦尚派府中護衛隨行,就是為了防止他起疑心,這些人隻負責屬下安全,不會參與機要,請堂主放心。”
“好,你放心前去,尹州的事已經開始了。”
陶臣末比程錦尚晚幾天收到王立陽的密信,看完信中內容,陶臣末臉上的驚恐隻停留了一瞬,很快,他便恢複了平靜,先是大淵親王遇刺身亡,爾後冉明栗被人調離大營血染黃沙,現如今,刺客竟然在大軍營帳堂而皇之的動手刺殺驍衛大將軍,他不知道這些事是否是同一勢力所為,但是總覺得其中必然有些聯係。
“傳魏將軍過來。”陶臣末淡淡的吩咐道。
“什麽?這……”還未看完信件,魏文忠便驚唿,但卻被陶臣末一擺手止住了。
魏文忠忍著心中驚駭看完了整封信。
不待他發作,陶臣末細聲說道:“這是王老哥直接從蓉州報送於我的,此事先不要生張,對任何人都不要講,我們還需等渝州王府的通傳。”
“將軍,這事到底是真是假?”魏文忠一臉不信的問道。
“王立陽什麽人你比我清楚,他會拿這種事開玩笑?”
“那為何又不能聲張?”
“王立陽此信應是先傳渝州王府,再由王府通傳於我等,王老哥多留了個心眼,同時抄送我一份兒,王府通傳未到之前,這算是機密,所以先不要聲張,此事隻有你我二人知道,明白嗎?”
“卑職明白,那我們接下來怎麽做?”
“就說懷疑有渤州探子出入,通報各營,嚴律本部將士,並在原來巡防的基礎上增加一輪。”
“卑職遵命,將軍是懷疑尹州也有刺客?”
“長寧王、冉明栗、王金易將軍,哪一個是一般人所能接近的?恰好這幾人又都屬於不同陣營,他們遇刺,沒有一個可以確定的兇手,誰也說不定這背後到底是誰在攪弄風雲,或許是同一個人也或許根本就毫無關聯,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的行為無疑都製造了混亂,我們不得不小心。”
“誰能有如此能量?”
“我也說不準,先不管那許多,你照我的命令去做就是了。”
“是,卑職領命。”
魏文忠領命而去,陶臣末不由得又打開了那本《滴水錄》,《滴水錄》詳細的載明了滴水神教的架構設置,掌教為全教至尊,下設禦風、走馬、淩劍三堂,禦風堂乃掌教命令傳達者,以及負責其他一些臨時計劃的部署、安排,走馬堂負責諜情打探、收集、分析,淩劍堂則是任務的具體執行者,書中稱之為“清障”,按陶臣末的理解,所謂“清障”無非就是誅殺異己,以達目的。
根據教義刊載,《滴水錄》成於乾德十五年,“乾德”乃大淵開國皇帝宋義明的年號,伯布約莫在乾德八年滅亡,也就是說,滴水神教是隨著伯布的滅亡而暗中興起的,時至今日,其也幾乎與大淵一樣存續三百餘年了,這三百多年間,他們到底壯大到何種程度,無人可知,如果鍾傑是滴水神教的人,那麽,朝廷之中必然還會有其他人,且一定有不少身處機要,想到這裏,陶臣末不由得背脊發涼,莫非當下發生的這一切與滴水神教有關?
兩日之後,渝州傳來消息,一是通傳了王金易與陳振綱遇刺的消息,一是要求陶臣末要加強軍中防衛,以免歹人作祟,陶臣末自然是早就做好了各種安防,實際上,他也並不懼怕什麽刺客,眼下他最感興趣的其實是這些刺客背後的人,隻可惜,想破腦袋也想不出是誰,但是既然渝州軍令傳了過來,他就得按照規矩將軍中將士叫過來細細交代一番,聽聞驍衛大將軍遇刺,眾人無不驚訝,有人說是朝廷所為,也有人說是陸家策劃,自然也有人說到衛戎和北棄,眾說紛紜,全無定論,陶臣末並沒有讓大家繼續爭論下去,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要密切關注渤州的動靜,畢竟渤州大軍與雲衛大營僅十裏之隔,無論如何,都不能讓蓉州的事影響到軍心,這或許也正是背後策劃者所謀,所以他製止了大家的爭論,並下令以後營中不得私下再提此事,如有違抗者軍法處置。
安排好一切,陶臣末將魏文忠、李秀、季河清等大將留了下來,一是交代必須保證各營校尉對蓉州之事慎言,另外一個便是要求各將加強親衛巡防,最近一係列的事無疑都是針對軍中大將的,尹州乃阻擋渤州勢力南下的咽喉之地,此刻絕對不能亂。
午時,蘇木前來營中複命,她剛從小林溝一帶采集一批藥材迴來。小林溝在雲衛控製範圍內,這裏是整個大淵南境最大的藥莊聚集地,蘇木之前也曾去過這裏,隻是因為是軍務,所以每次前往都必須要報備,迴來之後也自然是要來複命的,特別是在近期的特殊情形下。
此外,蘇木還交給了陶臣末一封信,說是在小林溝的時候,一藥莊的掌櫃交給她的。
陶臣末接過信,正要打開,同在帳中的連成宗急忙阻止,說道:“慢著,這會不會有什麽問題?”
魏文忠向蘇木問道:“蘇姑娘,你可認得遞信之人?”
“認得,他是小林溝天樸藥莊的掌櫃,軍中很大一部分藥材都是取自他的藥莊,而且,我查過了信封,沒有發現有毒物。”
陶臣末笑道:“我看你們過於緊張了吧,不過一個藥莊的掌櫃突然給雲衛的大將軍寫信,確實是奇怪了些。”
“啊?那會不會有其他什麽問題?”蘇木突然意識到好像是有些不妥。
“他可說過為何要給我這封信?”
“哦,對了,他說是歸一城的信。”蘇木突然想起那掌櫃曾說如果陶臣末問是何人所寫,那邊說是歸一城的信。
“歸一城?”
“是的。”
“這就更奇怪了,歸一城為何會給將軍寫信?”連成宗更加疑慮。
“看看就知道了。”陶臣末不再猶豫,立馬打開了信封。
信言:受人所托,俊容請拜將軍,事關緊要,還望將軍應準,鄙人會於冬月十七營前叨擾,皇甫俊容拜上。
“皇甫俊容?”陶臣狐疑道。
“歸一城城主,他為何突然要拜見將軍?”連成宗比陶臣末更加疑慮。
“皇甫俊容就是歸一城城主?”陶臣末並不是江湖俠士,所以他隻偶爾聽說過歸一城,卻不知道歸一城城主是誰。
“不錯,此人約莫三十有七,五年前繼任歸一城城主。”
“歸一城乃武林至尊,他年紀輕輕就成了歸一城城主,想必定是一個超凡之人。”陶臣末道。
“豈止超凡,這世間恐怕沒有他皇甫俊容辦不到的事。”連成宗帶著幾分敬畏說道。
“如此驚世之人,為何卻要見我?我又並非武林中人。”
“會不會有詐?”魏文忠問道。
“應該不會,世間有誰敢冒用他皇甫俊榮的名號?”連成宗道。
“今天已經是冬月十六了吧?”陶臣末問道。
“難道將軍真打算見他?此人武功之高強這軍營之中怕沒有人是他對手,萬一他有什麽圖謀,那將軍豈不是很危險?”連成宗道。
“連兄,歸一城向來都以匡扶武林正道為宗旨,這歸一城城主應該不是什麽大奸大惡之人吧,而且,我陶臣末可不曾做過什麽傷天害理的事,皇甫俊容就算要替天行道,也不至於找上我。”陶臣末笑道。
“話雖如此,可就怕萬一呀。”連成宗道。
魏文忠也點點頭,說道:“是啊,將軍還是小心為上,他是江湖人,將軍又何必理睬?”
陶臣末微微一笑,說道:“連兄,給我們說說歸一城和這位皇甫城主吧。”
連成宗緩緩說道:“歸一城,前身歸一山莊,乃前朝陸無蹤所創,名自‘大道萬宗,歸元劃一’。傳說陸無蹤少時曆經磨難,數度生死大劫之後悟得大道,成就了至高無上之武林絕學,其功成之後並未居功自傲,而是迴身自省,涇渭怨德,並在位於如今滁、佑、渤三洲交界的望石嶺創立歸一山莊,用於接濟落難人士,而那些被其接濟過的人後來自然有飛黃騰達者,這一部分人感恩陸無蹤救濟之恩,多有迴饋,或捐銀兩,或出典藏,或使人力,就這樣,歸一山莊逐步壯大,諸多名士、高人悟道之後也都願意歸隱其中,或細覽典藏、或著書立說,歸一山莊逐漸變成了武學、文著、醫典、匠工等等的集大成者。其接濟過的一位書生黎棟後來成了前朝宰相,黎棟知恩圖報,上請皇帝,為歸一山莊劃地擴建,並賜名‘歸一城’,歸一城由此而來。”
“我也曾聽說過歸一城,可不曾想歸一城存在的時間竟然比當今朝廷還長。”魏文忠感歎道。
“那可要長得多,歸一城能長盛不衰,最主要是因為能居其中者多是大徹大悟之人,這裏麵沒有太多勾心鬥角,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世外高人,外界也沒人敢對歸一城有什麽歹念,否則那便同找死沒什麽差別。”
“厲害厲害。”魏文忠繼續感歎道。
連成宗緩了緩,繼續說道:“實際上,歸一城最厲害的是那些不問世事,得悟大道的隱者,而其城主則是由城中長老共同商定年輕才俊中的佼佼者來擔任,不家傳,也不事先指定,要想成為歸一城的城主,不僅要武藝超群,還更要正直仁孝,機謹聰慧。皇甫俊容能夠成為歸一城的城主,無論是武藝還是智慧自然都是超凡脫俗,所以他若是有什麽企圖,這世間能阻擋他的也就隻有歸一城中的長老了。”
陶臣末意味深長的一笑,說道:“皇甫俊容既是如此超凡之人,那他在信中說事關緊要,就必然是有要事,所以我們自然是要見的。”
“陶將軍,你可想好了,你若不見,也不見得有什麽影響。”連成宗說道。
“既然要來,那便讓我們瞧瞧這位城主的尊容吧。”
次日,巳時,營卒通報,皇甫俊容求見。
陶臣末命人將他領了過來,因為擔心,再加上好奇,魏文忠、連成宗、蘇木等人也早已在營中等候。
隻見來人身高七尺,麵容清俊,雙目炯炯,身姿挺拔,內行中人一看便可知其是一位練家高手。皇甫俊容雖著一身灰衣,但不妨其織工精美,寬瘦有致,手持一把雕鳳長劍,當真是器宇軒昂。
眼見營中站著一排人,皇甫俊容卻很明確向陶臣末拜道:“素問陶將軍無論閑時休憩還是沙場衝鋒皆不著甲胄,鄙人皇甫俊容這廂有禮了。”
陶臣末單伸一手,作勢微扶,道:“皇甫城主不必多禮,請坐。”
皇甫俊容落座,依然十分客氣的說道:“唐突叨擾,還望將軍莫怪。”
“本將若是責怪於你,今日也不會見你,隻是皇甫城主與本將素無瓜葛,為何突然要見本將?”
“欠人恩情,自當有求必應,實不相瞞,在下也並無把握會得將軍賜見,實在榮幸。”
“皇甫城主名聲在外,本將亦是久仰,能得城主主動約見,本將也甚覺欣然,城主既然來了,何不開門見山?”
“在下今日前來,是想請將軍賜教。”
“何以賜教?”
“傳聞將軍乃童靜老先生親傳弟子,在下想與將軍過過招。”
“皇甫城主,這裏是軍營,不是幫派山頭,你這樣有些不妥吧。”連成宗見皇甫俊容想要與陶臣末過招,急忙插嘴說道。
“是啊,皇甫城主,陶將軍乃三軍統帥,為何要接受你的挑戰。”魏文忠幫腔道。
“不錯,你要本將接受你的挑戰,起碼得有一個讓我信服的理由。”
皇甫俊容起身,先向連成宗和魏文忠微微行了一禮,再向陶臣末說道:“陶將軍,童老將軍當年遊曆時曾在歸一城住過一段時間,在下也曾有幸見識過他的梨花槍法,隻是怕有所不敬,未曾敢開口討教,得聞將軍乃童帥傳人,是以誠心求教,另外,因欠他人恩情,受其所托,所以才不得不唐突挑戰,還望將軍成全。”
“原來城主認得先師。”
“將軍,實不相瞞,在下兩日之前便已抵達尹州,思來想去也未覓得良法麵見將軍,所以才托小林溝天樸藥莊的掌櫃代為轉交拜帖,無論如何,還望陶將軍成全。”
“是敬仰先師槍法多一些還是因為要還人恩情多一些?”陶臣末問道。
“還人恩情。”
“想必這份恩情應是讓皇甫城主有些不自在吧?所以才不得不來?”陶臣末繼續問道。
“將軍慧眼如炬,在下惶恐。”
“好,本將答應你,如何比法?”
“這……”見陶臣末應戰,連成宗與魏文忠想要阻止,卻被陶臣末擺擺手製止了。
“還望將軍莫要多心,如果在下一百招之內無法取勝將軍,便算在下輸。”皇甫俊容說道。
這話很狂妄,可是從皇甫俊容口中說出來,卻又讓人難以拒絕。
“好,就這麽定了。”陶臣末也不過多猶豫。
二人各自提了兵器,來到營前空地。
陶臣末用的自然是他的梨花槍,而皇甫俊容用的則是一把雕鳳長劍,槍乃百兵之王,劍則是兵中君子,一槍一劍以江湖規矩論長短,倒也是鮮聞。
皇甫俊容微微行了一禮,說了聲“得罪了”,便即抽出長劍朝向陶臣末,隻見他手腕一轉,抖出一串劍花,隻此一招便讓連成宗暗讚不已,同時也為陶臣末多了幾分擔心。
陶臣末見皇甫俊容來勢雖不急不緩,但劍氣逼人,已覺寒風撲麵,隨即聚力右手,抬起槍尖直奔皇甫俊容麵門,此正所謂“一枝梨花壓海棠”也,果不其然,皇甫俊容因為陶臣末的這一招減緩了攻勢,但他隨即身子一斜,再一次翻轉手腕,劍刃直掃陶臣末腰腹,此招正是“橫掃千軍”,陶臣末雙腳一彈,斜身空中旋轉,手中長槍反手刺向皇甫俊容胸膛,皇甫俊容雖然一劍掃空,但也隨即一個轉身又揮出一劍,擋住了陶臣末的攻勢。二人甫一交手便如那天雷勾地火,疾風驟雨,招招相抗,看得邊上的人特別是蘇木萬分緊張,她不會武功,自然看不懂招式,隻是一心擔心陶臣末安危,雙手不停的搓著。
陶臣末與皇甫俊容你來我往,一時竟難分勝負,越往後,魏文忠越高興,而連成宗提著的一口氣也總算鬆了下來,但是他也有幾分疑惑。
約莫半刻鍾過去,皇甫俊容突然收手,說道:“將軍好身手,一百招已過,在下輸了。”
陶臣末微微一笑,說道:“皇甫城主如此便算還了他人恩情?”
“隻要與將軍交過手,就不會落人口實,算不算還了人情那就得由在下說了算了。”
蘇木見二人停手,急忙跑到陶臣末身邊,左瞧瞧右看看,確認陶臣末沒有受傷,這才用手拍了拍胸口,算是放心了。
陶臣末出言安慰道:“放心吧,沒事。”
“唐突叨擾,還望將軍莫怪,在下告辭了。”皇甫俊容躬身行禮道。
“皇甫城主這就離開?”
“無故滋擾,已然心生不安,既得將軍賜教,在下業已知足,謝過將軍,告辭。”
“那好,想必城主還有要事在身,本將也就不挽留了,請。”
“告辭。噢,對了,小林溝天樸藥莊乃歸一城產業,將軍不必因為在下一封信函起了什麽疑心,歸一城向來不為陰狠手段,軍中藥需大可放心采購”
陶臣末早已猜到這一點,但皇甫俊容既然坦誠相告,他自也更加放心,所以同向其行了一禮。
待皇甫俊容離開,魏文忠難掩興奮的說道:“我隻知將軍槍法無敵,卻不料竟然能與大名鼎鼎的皇甫俊容交手一百招而不敗,佩服佩服。”
“少拍馬屁,去送送吧。”
“啊?還要送?”
“皇甫俊容很有意思,我對這個人越來越有興趣了,理當送送。”
“哦,卑職遵命。”魏文忠雖不知所以,但還是按照陶臣末的要求去做了。
見連成宗有幾分疑慮,陶臣末笑道:“我與連兄一樣不解,不過此刻也想不出答案,不妨再看看吧。”
“確實有意思。”連成宗也笑道。
蘇木完全不知道這二人在說些什麽,也不知從何問起,所以就幹脆不問,隻是靜靜的看著陶臣末,此刻她也不想管其他的,隻是心裏十分高興,她的意中人是個了不起的英雄。
王金易在蓉州十分順利,朝廷剛換了天子,蓉州守軍也並什麽心思為新皇帝效力,雖說驍衛剛組建不久,但畢竟其根底是雲衛精銳,所以對付蓉州的朝廷守軍也就顯得十分簡單,這當中最高興的就是王立陽,他隨著程錦尚鎮守渝州,戰事並不多,可被憋壞了,這一次跟隨王金易來到蓉州,一路勢如破竹,那是相當過癮。
大淵畢竟還有餘威在,而且越過蓉州,再往前便是中州了,所以越往北,戰事便開始變得艱難起來,驍衛一路殺到安瀘城下,被頑強的安瀘守軍阻擋住了前進的步伐,王金易倒也不急,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控製住大半個蓉州,這涼州實際上已經算是囊中之物也,如今的半個大淵都得改姓程了,所以他一點兒也不急。
這一日天氣不錯,特別是在冬除能有如此天氣更是難能可貴,連日征戰,大軍也顯得有些疲累,冬日的好天氣可遇而不可求,所以王金易下令大軍就地整頓,自己也趁機補個覺。
剛入睡,便感覺帳外有人影晃動,王金易並未多想,畢竟這是軍中,帳外有人走動正常,翻了一個身便繼續睡去。
王立陽這個人是閑不住的,王金易也知道他的脾性,所以之前便安排他有空了便去演武場訓練新兵陣法,王立陽自然十分樂意,所以諸將都在休息的時候,王立陽一個人卻屁顛兒屁顛兒的跑去訓練新兵去了。要說這些新兵,也不盡是毫無經驗的毛頭小子,多數人都曾在渝州駐守,對軍中操作也都已十分熟練,眼見上將軍前來,便立馬列隊待訓,王立陽十分高興,想當年自己在雲陽守城門時,大淵守軍哪有個兵樣,盡是些混吃等死的懶散貨,人一高興嘛,自然就沒那麽嚴肅了,於是便決定先練練隊列。
陳振綱現如今是驍衛的輔都將軍,也就是僅次於王金易的二號人物,渝軍形勢一片大好,他也十分感概自己當初做了正確的選擇,如若不然,就憑他在雲州的那點兒勢力,早晚也得讓程錦尚給吞了,現如今可不一樣,自己是主動追隨,而且先是千裏馳援渝州,解了陶臣末、王金易的燃眉之急,爾後又隨王金易東進尹州,從陸家兄弟手中搶下了不少城池,現又是驍衛輔都將軍,在蓉州立下了汗馬功勞,怎麽說都比自己窩在雲州委曲求全來得好。
想來這短時間也確實累了,坐在帳前,曬著太陽便有些迷糊,正打算就此歇息一會兒,不知為何,閉眼之前,他仿佛看到了一道黑影閃進了王金易的帥帳,陳振綱猛地睜開雙眼,隻見又一人也跟著進了去,腰間跨刀已抽出一半,按理說這是帥帳,有士兵進入也算正常,可王金易適才才告知就地休整,自己也要休息休息,而且這幾人動作極快,怕是被其他人看見,陳振綱大驚,立馬抽刀朝王金易帥帳趕了過去,正接近帥帳,突然一隻飛鏢朝他胸口飛來,說時遲那時快,陳振綱提著大刀就勢一擋,隻聽叮的一聲,這飛鏢與大刀撞擊在了一起,陳振綱大駭,立馬便進便吼道:“有刺客!”
帥帳中人下刀時間與陳振綱這一聲吼幾乎同時發生,這一吼,刺客的刀猶豫了一彈指,王金易也瞬間驚醒,他警覺的向床內滾了一圈,刺客這一刀直接劃穿了他的後勃頸,王金易頓覺後背一熱,想是鮮血如注了,不容他起身,兩名刺客又接連朝他揮了數刀,王金易一時慌亂,且兵器離他較遠,隻得就勢雙手纏裹著被子胡亂抵擋一通,而外邊的陳振綱又被另外兩名刺客纏著,脫不了身,好在陳振綱邊打便吼,帥帳周圍守軍見狀便都一窩蜂湧了過來,帳外兩名刺客著實不簡單,一瞬間便砍翻了十餘名士兵,陳政綱覓得機會溜進帥帳,隻見王金易渾身是血,還在胡亂躲閃,陳振綱大喝一身,便朝其中一人砍去,後麵士兵也陸續進入,這兩名刺客也不理會,隻是朝著王金易亂砍,陳振綱先其他人一步欺身而來,背對他的那名刺客硬生生抗住了他一刀,但也不倒,繼續想著砍殺王金易,陳政綱大怒,一腳將其踢飛,隻聽哇的一聲,這人身子飛著撞向床頭,瞬間腦漿迸裂。王金易雙眼已被頭上的鮮血覆蓋,根本看不清眼前形勢,另一名刺客瞅準機會便朝他脖子抹去,陳振綱將自己手中大刀扔出,硬生生的擋住了這一刀,自己也隨即欺身向前,橫在王金易與刺客中間,其餘士兵此時也近身,將手中兵器盡數刺向另一名刺客,那刺客眼見大勢已去,但也不管身後千刀,而是自懷中抽出一把飛鏢,盡數朝王金易扔去,陳振綱手中已無了兵器,便隻得用身體護住王金易,自己也就被活生生的紮了三四個窟窿,也就在此刻,這刺客後背也被一眾士兵插了個稀爛,都不及哀鳴便一命嗚唿了。
王金易抹了一把眼睛上的血水,隻見陳振綱已然口冒鮮血,但卻死死護住自己,內心一陣絞痛,反應過來,隨即大喊道:“傳醫官傳醫官,陳兄,挺住,你給我挺住!”
帳外兩名刺客當真是兇猛,此時雖已身中數刀,但卻還未束手就擒,相反,圍攻的士兵倒是被砍倒了三四十人,此時,聽到動靜的王立陽匆匆而來,見此情景,心中大怒,隨即提著大刀便即朝著其中一人砍去,這一刀也沒什麽技巧,就是想一刀將其劈成兩半,這刺客也已經沒有多餘的力氣做什麽閃轉騰挪,隻得硬生生的接住這一刀,奈何自己身上早已被透了無數個窟窿,這王立陽此刻恰如那憤怒的公牛,他哪裏抵擋得住,兩刀相接,刺客的格擋隻是減緩了王立陽這一刀的速度,但卻沒有影響到其攻勢,於是便見王立陽的刀壓著刺客的刀,然後再硬生生的切入了刺客自己的身體,王立陽隨即一拉,一溜血水帶著幾星肉末像一道水墨鋪展開來,那刺客終於是扛不住了,撲通一聲栽倒在地,另一名刺客稍稍迴了身,知道大勢已去,也就這一刹那,一把長矛將他刺了個對穿,他欲揮刀反擊,另一把長矛直接貫穿了握刀的手臂,接著便是無數把長矛、短刀噗哧噗哧的刺入自己的身體,隨即便被剁成肉泥,此刻,人潮的遠端還有一名士兵靜靜的看著這一切,他知道,他們為這一次匆忙的任務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王立陽衝入帳中,隻見王金易和陳振綱都渾身是血,不由得大駭,立馬傳令醫官,見王立陽趕來控製住了局勢,王金易和陳振綱總算鬆了一口氣,這口氣一鬆便也就雙雙昏死過去。
王金易與陳振綱重傷,王立陽便成了驍衛的最高統帥。平日裏與魏文忠鬥嘴打架,看似大大咧咧,可其實前些年的雲陽的隱忍也早就造就了他心思的沉穩細膩,醫官在診治兩位大將軍的同時,王立陽立馬點將,要求各營營將立刻查點人員,很快便清理出來這幾名刺客是驍衛中軍地字營的人,王立陽立馬帶人去查了這幾人的隨身物品,也無其他,就是一些簡單的兵器,其中有幾枚蝙蝠狀的飛鏢,王立陽下令將其作為證物由自己親自看管,另外,各營立馬組隊,對每一個士兵的隨身物品進行交差搜查,凡有與標配的兵器和物品不符的人員都要接受軍檢衛的問詢。
經醫官診治,王立陽身中十餘刀,主要傷在手部、胸部,另外頭部也有兩道傷口,好在有一床厚被作了緩衝,這些刀傷傷到了不少筋骨,卻未損及內髒,不幸中的萬幸。
陳振綱所受之傷乃是四枚飛鏢所致,他是為了保護王金易以背對之勢所接,按理說不應該特別嚴重,可問題就在於這刺客很顯然是使鏢的高手,其殺傷之大完全不亞於一把極速捅刺的長矛,而且其中一枚還紮在陳振綱的後大腿上,幾乎隻剩刀柄。
現在的王立陽無比疑惑,刺客的隨身物品中有蝙蝠狀的暗鏢,可是行刺之時這幾人用的確是江湖上很普遍的飛鏢,蝙蝠狀的暗標四周皆為刃,殺傷力顯然比普通飛鏢要大得多,且經醫官診斷,行刺所用的兵刃沒有淬毒,但這蝙蝠暗鏢卻有劇毒,那他們為何不用?還有,這幾名刺客武藝之高強實非常人所能及,帳外兩人砍翻近四十人,若是入軍,可為將才,為何卻要跑來軍中行刺?帳內兩人目標直抵王立陽,並不管身後危險,如此冷酷和強韌的意念必定經曆過最嚴苛的訓練,這些人到底是誰?
一時半會兒捋不清楚,王立陽將收集到的所有情況立馬傳給了渝州,其後想了想,給遠在尹州的陶臣末也抄送了一份兒。
渝州的瞿紅袖自然先一步知曉了蓉州所發生的事情。
“血蝙蝠辦事從未失手,想不到王金易的運氣這麽好。”戚凝玉恨恨道。
“刺殺不成,反倒折了幾名好手,現如今當如何是好?”瞿紅袖問道。
戚凝玉沒有立馬迴答她,而是在仔細思慮。
“他們隻搜到了幾枚蝙蝠暗鏢,並不能說明什麽問題,我們不能慌,必須得穩住,現在還有一名血蝙蝠在軍中,讓他趕緊撤退,免得夜長夢多。”良久,戚凝玉才說到。
而一直在邊上候命的聶青雲領命而去。
“程錦尚很快便會收到蓉州的消息,定會叫你前去商議,記住,想辦法將嫌疑往朝廷方向引,且要淡清他們對蝙蝠暗鏢的重視。”戚凝玉繼續吩咐道。
“那眼下尹州的事是否得先緩緩?”瞿紅袖問道。
“不,尹州將要發生的事會與血蝙蝠無關,而且還要快,如若不然,這步棋將來就用不上了。”
果不其然,程錦尚急召瞿紅袖前往王府議事。
“什麽?竟有人敢在軍中行刺主帥?”瞿紅袖聽完程錦尚的敘說之後顯得十分驚訝。
“千真萬確,而且這些人可不是一般的刺客,僅僅四人便傷了本王兩大將軍和數十名將士,瞿姑娘,你以為誰能有此本領?”
瞿紅袖故作深思,問到:“那如今蓉州軍心如何?”
“兩位大將軍隻是受了重傷,而且還有王立陽主事,暫時出不了亂子。”
“那就好那就好,眼看驍衛不日即可拿下整個蓉州,對朝廷形成合圍之勢,想不到此時卻出了如此大事。”瞿紅袖十分痛心的說道。
“朝廷?你說會不會是朝廷的人做的?眼看蓉州即將陷落,朝廷對涼州的控製隨即也會被阻斷,他們為了爭奪太子之位敢暗殺朝廷親王,殺幾個本王帳下的大將想必也做得出來。”程錦尚不由得上了瞿紅袖的路。
“眼下還不好說,如今形勢,參雜的各方勢力實在太多,長寧王遇刺,冉明栗身死,這些真相到底如何,誰也說不清楚,但就目前來看,我們與朝廷的利害衝突最為明顯,王爺在南境已無敵手,若說是朝廷忌憚,那也是最合理的懷疑了。”瞿紅袖很認真的分析道。
“朝廷嫌疑最大,但是其他各方也不是沒有可能,此事一定要嚴查,誰敢對本王的人動手,本王一定要加倍奉還。”程錦尚說得十分堅決,而且帶著強大的殺氣,瞿紅袖不由得暗吸了一口涼氣。
“王爺,屬下願親自去蓉州走一趟,一定將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
“你是本王軍師,這種事何須你親自去,這件事便讓王立陽去查吧。”
“王爺,屬下以為不然,如今驍衛的兩大將軍都身受重傷無法主持大局,軍中諸事還需要王將軍代勞,更何況,蓉州戰事不能因為此事而耽擱,否則就真的達到歹人想要的目的了,屬下前往徹查此事,可以保證王將軍將所有精力放在前線,各施其職,不影響大局。”
程錦尚想了想,覺得有理,說道:“那好,這件事便由你去做,一定要查清楚,當然,這幫人如此喪心病狂,瞿姑娘還要多多注意安全,本王會從府上調幾名高手隨行。”
“屬下定不負王爺所望。”
前往蓉州,是瞿紅袖臨時起意,程錦尚那句話讓她有些後怕,萬一真的讓程錦尚自己查出了什麽,那麽她們的計劃怕是要毀於一旦了,所以倒不如攬在自己身上,凡事還有迴旋餘地。
交代完事情,瞿紅袖便行禮退去,退到門口,她突然又想起了什麽,便又往迴走了兩步。
“姑娘還有什麽事情嗎?”程錦尚問道。
“王爺,屬下一直有一個想法,隻是不知道王爺意下如何。”
“姑娘有話直說。”
“王爺曾在沙場征戰多年,想必十分清楚,兩軍對壘,不可能隻是戰場上的排兵布陣、衝鋒角逐,軍前諜報同樣十分重要,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知己乃自清,而知彼則必須仰仗諜報,此次兩位大將軍遇刺,我們沒有得到任何預警,便是在這一點上吃了大虧,所以卑職一直在想,當前如此複雜的形勢,僅依靠軍中斥候打探敵情還遠遠不夠,王爺是否可以考慮專設一部負責各地敵情打探?”
“是啊,本王為何不曾想到這一點,瞿姑娘真乃本王良助,好,很好,隻是這件事交給誰來做呢?”
“王爺,做這些事的人必須要機警、忠心,還要有極好的身手,這件事也不是一時三刻就能計劃周全的,屬下此次前往蓉州調查大將軍遇刺,路途之上便有時間好好替王爺規劃規劃,隻是可能需要些時日。”
“好,隻是諸事加身,有勞姑娘了,你去蓉州這些時日,本王會在軍中物色一些機警之人,待姑娘歸來,再與你從長計議。”
“屬下定不負王爺信任。”
瞿紅袖很滿意的從王府退了出來。
聶青雲一路跟上。
“傳令蓉州軍中血蝙蝠撤離的消息發出去沒有?”瞿紅袖有些急切的問道。
“已經發了出去。”
“馬上派人追迴。”
“什麽?這是為何?”
“這一翼血蝙蝠五折其四,還剩一個就必須要發揮最大的功效,趕緊去,晚了就來不及了。”
“是,屬下這就去辦。”
“你確有把握?”戚凝玉滿腹疑慮的問道。
“堂主,與其讓程錦尚自己查,不如讓屬下先一步掌握主動,此翼血蝙蝠已折其四,剩餘一人已難堪大用,與其這樣毫無意義的撤離,還不如好好利用這個機會讓他為我們的計劃增加一些籌碼,況且程錦尚已經答應屬下設立一部專堪諜報收集之用,如若屬下此番前往蓉州能夠給他信服的答案,那諜報專部必然納入屬下囊中,值得一試。”
戚凝玉來迴踱著步,想了很久,說道:“好,本座答應你,就依你的意思辦,此計若成,以後程錦尚軍中所有消息都逃不過你的耳目,不過,此番前往蓉州,有王府高手相隨,你還需要萬分謹慎才是。”
“屬下之所以答應程錦尚派府中護衛隨行,就是為了防止他起疑心,這些人隻負責屬下安全,不會參與機要,請堂主放心。”
“好,你放心前去,尹州的事已經開始了。”
陶臣末比程錦尚晚幾天收到王立陽的密信,看完信中內容,陶臣末臉上的驚恐隻停留了一瞬,很快,他便恢複了平靜,先是大淵親王遇刺身亡,爾後冉明栗被人調離大營血染黃沙,現如今,刺客竟然在大軍營帳堂而皇之的動手刺殺驍衛大將軍,他不知道這些事是否是同一勢力所為,但是總覺得其中必然有些聯係。
“傳魏將軍過來。”陶臣末淡淡的吩咐道。
“什麽?這……”還未看完信件,魏文忠便驚唿,但卻被陶臣末一擺手止住了。
魏文忠忍著心中驚駭看完了整封信。
不待他發作,陶臣末細聲說道:“這是王老哥直接從蓉州報送於我的,此事先不要生張,對任何人都不要講,我們還需等渝州王府的通傳。”
“將軍,這事到底是真是假?”魏文忠一臉不信的問道。
“王立陽什麽人你比我清楚,他會拿這種事開玩笑?”
“那為何又不能聲張?”
“王立陽此信應是先傳渝州王府,再由王府通傳於我等,王老哥多留了個心眼,同時抄送我一份兒,王府通傳未到之前,這算是機密,所以先不要聲張,此事隻有你我二人知道,明白嗎?”
“卑職明白,那我們接下來怎麽做?”
“就說懷疑有渤州探子出入,通報各營,嚴律本部將士,並在原來巡防的基礎上增加一輪。”
“卑職遵命,將軍是懷疑尹州也有刺客?”
“長寧王、冉明栗、王金易將軍,哪一個是一般人所能接近的?恰好這幾人又都屬於不同陣營,他們遇刺,沒有一個可以確定的兇手,誰也說不定這背後到底是誰在攪弄風雲,或許是同一個人也或許根本就毫無關聯,但無論如何,這些人的行為無疑都製造了混亂,我們不得不小心。”
“誰能有如此能量?”
“我也說不準,先不管那許多,你照我的命令去做就是了。”
“是,卑職領命。”
魏文忠領命而去,陶臣末不由得又打開了那本《滴水錄》,《滴水錄》詳細的載明了滴水神教的架構設置,掌教為全教至尊,下設禦風、走馬、淩劍三堂,禦風堂乃掌教命令傳達者,以及負責其他一些臨時計劃的部署、安排,走馬堂負責諜情打探、收集、分析,淩劍堂則是任務的具體執行者,書中稱之為“清障”,按陶臣末的理解,所謂“清障”無非就是誅殺異己,以達目的。
根據教義刊載,《滴水錄》成於乾德十五年,“乾德”乃大淵開國皇帝宋義明的年號,伯布約莫在乾德八年滅亡,也就是說,滴水神教是隨著伯布的滅亡而暗中興起的,時至今日,其也幾乎與大淵一樣存續三百餘年了,這三百多年間,他們到底壯大到何種程度,無人可知,如果鍾傑是滴水神教的人,那麽,朝廷之中必然還會有其他人,且一定有不少身處機要,想到這裏,陶臣末不由得背脊發涼,莫非當下發生的這一切與滴水神教有關?
兩日之後,渝州傳來消息,一是通傳了王金易與陳振綱遇刺的消息,一是要求陶臣末要加強軍中防衛,以免歹人作祟,陶臣末自然是早就做好了各種安防,實際上,他也並不懼怕什麽刺客,眼下他最感興趣的其實是這些刺客背後的人,隻可惜,想破腦袋也想不出是誰,但是既然渝州軍令傳了過來,他就得按照規矩將軍中將士叫過來細細交代一番,聽聞驍衛大將軍遇刺,眾人無不驚訝,有人說是朝廷所為,也有人說是陸家策劃,自然也有人說到衛戎和北棄,眾說紛紜,全無定論,陶臣末並沒有讓大家繼續爭論下去,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要密切關注渤州的動靜,畢竟渤州大軍與雲衛大營僅十裏之隔,無論如何,都不能讓蓉州的事影響到軍心,這或許也正是背後策劃者所謀,所以他製止了大家的爭論,並下令以後營中不得私下再提此事,如有違抗者軍法處置。
安排好一切,陶臣末將魏文忠、李秀、季河清等大將留了下來,一是交代必須保證各營校尉對蓉州之事慎言,另外一個便是要求各將加強親衛巡防,最近一係列的事無疑都是針對軍中大將的,尹州乃阻擋渤州勢力南下的咽喉之地,此刻絕對不能亂。
午時,蘇木前來營中複命,她剛從小林溝一帶采集一批藥材迴來。小林溝在雲衛控製範圍內,這裏是整個大淵南境最大的藥莊聚集地,蘇木之前也曾去過這裏,隻是因為是軍務,所以每次前往都必須要報備,迴來之後也自然是要來複命的,特別是在近期的特殊情形下。
此外,蘇木還交給了陶臣末一封信,說是在小林溝的時候,一藥莊的掌櫃交給她的。
陶臣末接過信,正要打開,同在帳中的連成宗急忙阻止,說道:“慢著,這會不會有什麽問題?”
魏文忠向蘇木問道:“蘇姑娘,你可認得遞信之人?”
“認得,他是小林溝天樸藥莊的掌櫃,軍中很大一部分藥材都是取自他的藥莊,而且,我查過了信封,沒有發現有毒物。”
陶臣末笑道:“我看你們過於緊張了吧,不過一個藥莊的掌櫃突然給雲衛的大將軍寫信,確實是奇怪了些。”
“啊?那會不會有其他什麽問題?”蘇木突然意識到好像是有些不妥。
“他可說過為何要給我這封信?”
“哦,對了,他說是歸一城的信。”蘇木突然想起那掌櫃曾說如果陶臣末問是何人所寫,那邊說是歸一城的信。
“歸一城?”
“是的。”
“這就更奇怪了,歸一城為何會給將軍寫信?”連成宗更加疑慮。
“看看就知道了。”陶臣末不再猶豫,立馬打開了信封。
信言:受人所托,俊容請拜將軍,事關緊要,還望將軍應準,鄙人會於冬月十七營前叨擾,皇甫俊容拜上。
“皇甫俊容?”陶臣狐疑道。
“歸一城城主,他為何突然要拜見將軍?”連成宗比陶臣末更加疑慮。
“皇甫俊容就是歸一城城主?”陶臣末並不是江湖俠士,所以他隻偶爾聽說過歸一城,卻不知道歸一城城主是誰。
“不錯,此人約莫三十有七,五年前繼任歸一城城主。”
“歸一城乃武林至尊,他年紀輕輕就成了歸一城城主,想必定是一個超凡之人。”陶臣末道。
“豈止超凡,這世間恐怕沒有他皇甫俊容辦不到的事。”連成宗帶著幾分敬畏說道。
“如此驚世之人,為何卻要見我?我又並非武林中人。”
“會不會有詐?”魏文忠問道。
“應該不會,世間有誰敢冒用他皇甫俊榮的名號?”連成宗道。
“今天已經是冬月十六了吧?”陶臣末問道。
“難道將軍真打算見他?此人武功之高強這軍營之中怕沒有人是他對手,萬一他有什麽圖謀,那將軍豈不是很危險?”連成宗道。
“連兄,歸一城向來都以匡扶武林正道為宗旨,這歸一城城主應該不是什麽大奸大惡之人吧,而且,我陶臣末可不曾做過什麽傷天害理的事,皇甫俊容就算要替天行道,也不至於找上我。”陶臣末笑道。
“話雖如此,可就怕萬一呀。”連成宗道。
魏文忠也點點頭,說道:“是啊,將軍還是小心為上,他是江湖人,將軍又何必理睬?”
陶臣末微微一笑,說道:“連兄,給我們說說歸一城和這位皇甫城主吧。”
連成宗緩緩說道:“歸一城,前身歸一山莊,乃前朝陸無蹤所創,名自‘大道萬宗,歸元劃一’。傳說陸無蹤少時曆經磨難,數度生死大劫之後悟得大道,成就了至高無上之武林絕學,其功成之後並未居功自傲,而是迴身自省,涇渭怨德,並在位於如今滁、佑、渤三洲交界的望石嶺創立歸一山莊,用於接濟落難人士,而那些被其接濟過的人後來自然有飛黃騰達者,這一部分人感恩陸無蹤救濟之恩,多有迴饋,或捐銀兩,或出典藏,或使人力,就這樣,歸一山莊逐步壯大,諸多名士、高人悟道之後也都願意歸隱其中,或細覽典藏、或著書立說,歸一山莊逐漸變成了武學、文著、醫典、匠工等等的集大成者。其接濟過的一位書生黎棟後來成了前朝宰相,黎棟知恩圖報,上請皇帝,為歸一山莊劃地擴建,並賜名‘歸一城’,歸一城由此而來。”
“我也曾聽說過歸一城,可不曾想歸一城存在的時間竟然比當今朝廷還長。”魏文忠感歎道。
“那可要長得多,歸一城能長盛不衰,最主要是因為能居其中者多是大徹大悟之人,這裏麵沒有太多勾心鬥角,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世外高人,外界也沒人敢對歸一城有什麽歹念,否則那便同找死沒什麽差別。”
“厲害厲害。”魏文忠繼續感歎道。
連成宗緩了緩,繼續說道:“實際上,歸一城最厲害的是那些不問世事,得悟大道的隱者,而其城主則是由城中長老共同商定年輕才俊中的佼佼者來擔任,不家傳,也不事先指定,要想成為歸一城的城主,不僅要武藝超群,還更要正直仁孝,機謹聰慧。皇甫俊容能夠成為歸一城的城主,無論是武藝還是智慧自然都是超凡脫俗,所以他若是有什麽企圖,這世間能阻擋他的也就隻有歸一城中的長老了。”
陶臣末意味深長的一笑,說道:“皇甫俊容既是如此超凡之人,那他在信中說事關緊要,就必然是有要事,所以我們自然是要見的。”
“陶將軍,你可想好了,你若不見,也不見得有什麽影響。”連成宗說道。
“既然要來,那便讓我們瞧瞧這位城主的尊容吧。”
次日,巳時,營卒通報,皇甫俊容求見。
陶臣末命人將他領了過來,因為擔心,再加上好奇,魏文忠、連成宗、蘇木等人也早已在營中等候。
隻見來人身高七尺,麵容清俊,雙目炯炯,身姿挺拔,內行中人一看便可知其是一位練家高手。皇甫俊容雖著一身灰衣,但不妨其織工精美,寬瘦有致,手持一把雕鳳長劍,當真是器宇軒昂。
眼見營中站著一排人,皇甫俊容卻很明確向陶臣末拜道:“素問陶將軍無論閑時休憩還是沙場衝鋒皆不著甲胄,鄙人皇甫俊容這廂有禮了。”
陶臣末單伸一手,作勢微扶,道:“皇甫城主不必多禮,請坐。”
皇甫俊容落座,依然十分客氣的說道:“唐突叨擾,還望將軍莫怪。”
“本將若是責怪於你,今日也不會見你,隻是皇甫城主與本將素無瓜葛,為何突然要見本將?”
“欠人恩情,自當有求必應,實不相瞞,在下也並無把握會得將軍賜見,實在榮幸。”
“皇甫城主名聲在外,本將亦是久仰,能得城主主動約見,本將也甚覺欣然,城主既然來了,何不開門見山?”
“在下今日前來,是想請將軍賜教。”
“何以賜教?”
“傳聞將軍乃童靜老先生親傳弟子,在下想與將軍過過招。”
“皇甫城主,這裏是軍營,不是幫派山頭,你這樣有些不妥吧。”連成宗見皇甫俊容想要與陶臣末過招,急忙插嘴說道。
“是啊,皇甫城主,陶將軍乃三軍統帥,為何要接受你的挑戰。”魏文忠幫腔道。
“不錯,你要本將接受你的挑戰,起碼得有一個讓我信服的理由。”
皇甫俊容起身,先向連成宗和魏文忠微微行了一禮,再向陶臣末說道:“陶將軍,童老將軍當年遊曆時曾在歸一城住過一段時間,在下也曾有幸見識過他的梨花槍法,隻是怕有所不敬,未曾敢開口討教,得聞將軍乃童帥傳人,是以誠心求教,另外,因欠他人恩情,受其所托,所以才不得不唐突挑戰,還望將軍成全。”
“原來城主認得先師。”
“將軍,實不相瞞,在下兩日之前便已抵達尹州,思來想去也未覓得良法麵見將軍,所以才托小林溝天樸藥莊的掌櫃代為轉交拜帖,無論如何,還望陶將軍成全。”
“是敬仰先師槍法多一些還是因為要還人恩情多一些?”陶臣末問道。
“還人恩情。”
“想必這份恩情應是讓皇甫城主有些不自在吧?所以才不得不來?”陶臣末繼續問道。
“將軍慧眼如炬,在下惶恐。”
“好,本將答應你,如何比法?”
“這……”見陶臣末應戰,連成宗與魏文忠想要阻止,卻被陶臣末擺擺手製止了。
“還望將軍莫要多心,如果在下一百招之內無法取勝將軍,便算在下輸。”皇甫俊容說道。
這話很狂妄,可是從皇甫俊容口中說出來,卻又讓人難以拒絕。
“好,就這麽定了。”陶臣末也不過多猶豫。
二人各自提了兵器,來到營前空地。
陶臣末用的自然是他的梨花槍,而皇甫俊容用的則是一把雕鳳長劍,槍乃百兵之王,劍則是兵中君子,一槍一劍以江湖規矩論長短,倒也是鮮聞。
皇甫俊容微微行了一禮,說了聲“得罪了”,便即抽出長劍朝向陶臣末,隻見他手腕一轉,抖出一串劍花,隻此一招便讓連成宗暗讚不已,同時也為陶臣末多了幾分擔心。
陶臣末見皇甫俊容來勢雖不急不緩,但劍氣逼人,已覺寒風撲麵,隨即聚力右手,抬起槍尖直奔皇甫俊容麵門,此正所謂“一枝梨花壓海棠”也,果不其然,皇甫俊容因為陶臣末的這一招減緩了攻勢,但他隨即身子一斜,再一次翻轉手腕,劍刃直掃陶臣末腰腹,此招正是“橫掃千軍”,陶臣末雙腳一彈,斜身空中旋轉,手中長槍反手刺向皇甫俊容胸膛,皇甫俊容雖然一劍掃空,但也隨即一個轉身又揮出一劍,擋住了陶臣末的攻勢。二人甫一交手便如那天雷勾地火,疾風驟雨,招招相抗,看得邊上的人特別是蘇木萬分緊張,她不會武功,自然看不懂招式,隻是一心擔心陶臣末安危,雙手不停的搓著。
陶臣末與皇甫俊容你來我往,一時竟難分勝負,越往後,魏文忠越高興,而連成宗提著的一口氣也總算鬆了下來,但是他也有幾分疑惑。
約莫半刻鍾過去,皇甫俊容突然收手,說道:“將軍好身手,一百招已過,在下輸了。”
陶臣末微微一笑,說道:“皇甫城主如此便算還了他人恩情?”
“隻要與將軍交過手,就不會落人口實,算不算還了人情那就得由在下說了算了。”
蘇木見二人停手,急忙跑到陶臣末身邊,左瞧瞧右看看,確認陶臣末沒有受傷,這才用手拍了拍胸口,算是放心了。
陶臣末出言安慰道:“放心吧,沒事。”
“唐突叨擾,還望將軍莫怪,在下告辭了。”皇甫俊容躬身行禮道。
“皇甫城主這就離開?”
“無故滋擾,已然心生不安,既得將軍賜教,在下業已知足,謝過將軍,告辭。”
“那好,想必城主還有要事在身,本將也就不挽留了,請。”
“告辭。噢,對了,小林溝天樸藥莊乃歸一城產業,將軍不必因為在下一封信函起了什麽疑心,歸一城向來不為陰狠手段,軍中藥需大可放心采購”
陶臣末早已猜到這一點,但皇甫俊容既然坦誠相告,他自也更加放心,所以同向其行了一禮。
待皇甫俊容離開,魏文忠難掩興奮的說道:“我隻知將軍槍法無敵,卻不料竟然能與大名鼎鼎的皇甫俊容交手一百招而不敗,佩服佩服。”
“少拍馬屁,去送送吧。”
“啊?還要送?”
“皇甫俊容很有意思,我對這個人越來越有興趣了,理當送送。”
“哦,卑職遵命。”魏文忠雖不知所以,但還是按照陶臣末的要求去做了。
見連成宗有幾分疑慮,陶臣末笑道:“我與連兄一樣不解,不過此刻也想不出答案,不妨再看看吧。”
“確實有意思。”連成宗也笑道。
蘇木完全不知道這二人在說些什麽,也不知從何問起,所以就幹脆不問,隻是靜靜的看著陶臣末,此刻她也不想管其他的,隻是心裏十分高興,她的意中人是個了不起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