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宴吃罷,三人飲了不少桃花釀,都有了微醺醉意。
陸韻茜吩咐下人撤去杯盤碗盞,將桌子移至艙邊,擺上鮮果月餅等糕點,準備賞月。
待一切妥當,三人移步去窗前就坐。
陸夫人跟陸韻茜倚窗而坐,榴花的座位正好對著窗口,三人邊閑談說笑邊欣賞月色。
窗口的紗幔已經收攏,放眼望去,天幕上一輪滿月高懸,明淨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傾灑下來,與湖水融為一體,意蘊寧融。
湖麵上畫舫隨水飄蕩,燈火隱隱,一些畫舫中還有絲竹管樂之聲傳出,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國家經曆連年征戰,百姓卻依然能安享繁華,這是需要怎樣雄厚的國力才能辦到呀?
榴花望著湖麵上的畫舫,心中不由突發感想。
賞月時段,三人隻說些坊間傳聞民間趣事,氣氛輕鬆又愜意,直到月上中天,都覺得有些乏了才要迴去安歇。
分別時,得知榴花不日就要返迴陶家村,陸韻茜還有些依依不舍,說過些日子就去看望榴花。
榴花欣然表示歡迎,但心中並不認為陸韻茜真會去,畢竟二人交情尚淺,而陵州城離陶家村又是那樣遠。
乘坐來時的那輛馬車迴到詹家,圓兒娘和丫鬟們還未去睡,都在等著榴花歸來。
待洗漱完畢睡下,已是三更天。
中秋夜,榴花在州城睡得香沉,然陶家村卻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讓大夥徹夜難眠。
鄉下人家,中秋節遠不如城裏那般隆重,不過是晚飯比平常多弄兩碗菜,漢子們喝點小酒,飯後一家人再弄幾個月餅分吃就算過完了。
就在全村的人家洗漱好躺在床上將要入睡時,張氏左右的鄰人聽見馮癩子發出了痛苦的嘶吼聲。
夜裏村中一片寂靜,馮癩子的吼聲劃破夜幕,分外刺耳,鄰人們一下睡意全無,從床上爬起來穿衣出門,往張氏家趕去。
到了張氏院門前,馮癩子的吼聲已經弱了下去。眾人一齊拍了許久的門,張氏才出來將門打開。
“妹子,你家男人出了何事?聽這聲音怪嚇人的。”一個婦人先開口詢問。
張氏看了眼外麵的人,答道:“我也不知是怎麽迴事,癩子他吃完晚飯不久就開始說腹痛,到床上躺了一陣也不見好,反倒痛得越來越厲害了。我一個婦道人家被嚇壞了,要照顧孩子又要照顧他,實在無法分身去請郎中。你們來得正好,勞煩幫忙去請郎中來給癩子瞧瞧吧!”
“鄉裏鄉親,就跑個腿的事哪用說什麽勞煩!”婦人爽快應承下來,忙喊自己男人去請郎中。
“多謝你們了。”張氏道謝,身體卻豎在門口也不說請外麵的人進去。
婦人聽見馮癩子沒了聲息,焦急地跟張氏道:“妹子,你家癩子好像沒動靜了,趕快進去瞧瞧吧!”
張氏眼神微顫,但很快就恢複平靜,一聲不吭,轉身進屋去了。
外麵的人察覺馮癩子很可能情況不妙,也全進院跟著往屋裏去。
此時的馮癩子已發不出聲了,身體蜷縮成蝦米形狀躺在床上抽搐不止,穢物吐得滿地都是。
鄰人進來看清馮癩子的慘狀,認為他極有可能是得了絞腸痧,此症有輕有重,重則可致人死亡。
張氏站在一旁看著馮癩子,一臉冷漠,完全沒有心痛著急的感覺。
眾人也知她跟馮癩子並無夫妻恩愛之情,有這般表現,倒也正常,可二人畢竟是夫妻,如此漠不關心,未免太冷血了些。
一個膽大的漢子走到床前唿喊:“馮癩子,你感覺如何?郎中一會就來了,你撐住些啊!”
馮癩子除了身體還在抽搐,無任何迴應。
進來的鄰人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覺馮癩子八成是不行了。
又過一會兒,馮癩子的身體漸漸停止抽搐,徹底沒了聲息。
馮癩子平日的人緣並不好,可眼睜睜看著他在眼皮子底下斷氣,眾人不免又生出憐憫之心。
“娘,死癩子終於不喊了?吵了半晚上,我都要被吵死了。”陶申突然出現在門口,煩躁地說道。
“沒事了,你迴屋去安心睡吧!”張氏不理會屋內人的心情,隻管柔聲安撫兒子。
“哦。”陶申嘟著嘴走了。
眾人看見這一幕,心中無不歎息:馮癩子娶張氏還不如不娶的好。
稍時郎中到了,檢視過後說馮癩子已經氣絕身亡,看情形不是得了絞腸痧,而是死於中毒,至於中的是什麽毒,眼下無法查驗出來。
得知馮癩子的死因,屋內的人頓起疑心,暗中揣測是不是張氏下的毒,因馮癩子時常打罵她,村人有目共睹。
但事關人命,沒有證據誰也不好亂說,隻得派人去請裏正來。
此時夜深,陶裏正早已入睡,醒來聽說是馮癩子暴斃,腦中蹦出的想法跟先前的人一樣,急忙穿衣前去。
裏正媳婦又讓兒子跟著去照應,一家子全起來了。
因榴花家在村西頭,曹氏等人又已睡熟,是以當晚未曾聽見動靜。
再說陶裏正和兒子長元急匆匆來到張氏家,向郎中詢問過後看向張氏,目光如寒冰。
張氏也不迴避陶裏正的目光,神色異常平靜,一點也不慌亂:斷腸草根熬的汁水摻在酒裏全讓馮癩子喝完了,連酒壺也洗幹淨了,再說斷腸草根是她從野外挖迴來的,人不知鬼不覺,誰能證明馮癩子是自己下毒害死的?
陶裏正靜靜盯著張氏看了片刻,倏地高聲發問:“說,毒是不是你下的?”|
“冤枉啊,裏正。”張氏噗通一聲跪再裏正麵前,哭泣著替自己喊冤:“癩子怎麽說也是我的男人,我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下毒謀害親夫。癩子一貫喜愛在外頭混吃混喝,今日中毒而死,保不定是在哪家吃錯了東西。”
聲淚俱下,似模似樣,上次構陷杏花,是姚老三媳婦去藥鋪出了紕漏,這迴死無對證,隻要自己不認,誰能將她怎樣?
陶裏正冷哼一聲,厲聲道:“如果是在別人家裏吃錯東西,怎會到晚飯後才發作?你與馮癩子成親以來一直不合,難保你不起殺心。”
“也許是癩子晌午吃的某樣東西跟夜晚吃的東西相克,才導致毒發也未定。裏正,你千萬要明察,切莫冤枉我呀!”張氏哭著替自己辯解。
“放屁。”陶裏正氣得臉色鐵青,連粗俗之語都蹦了出來,“就算有兩樣吃食相克,那也要一起食用才會有毒,你這完全就是狡辯。”
其他人也覺張氏的說詞站不住,都說裏正的話有道理。
張氏依然沉著冷靜,伏身叩頭,口喊冤枉,堅決不承認自己下毒害死馮癩子。
村裏的郎中醫術有限,無法驗出馮癩子中的是何種毒。
陶裏正拿不出證據,也奈何張氏不得,便隻能命人將張氏當成嫌疑人看押起來,待明早去官府報案。
正綁張氏時,陶申又從房裏出來了,哭鬧不休,驚醒了更多的村人。
看見來的人越來越多,陶裏正又安排人把張氏住的屋子封鎖起來,以防破壞案發現場。
待安排好一切,陶裏正看著仍在哭鬧的陶申心憂不已,這孩子才九歲,倘若馮癩子真是張氏下毒害死的,那他往後就成無父無母的孤兒了。
交待留下守現場的人好生看管陶申,陶裏正才和兒子陶長元拖著沉重的步伐往家去。
裏正媳婦和兒媳婦在等著,見父子二人迴來,趕緊勸他們去睡。
隻村裏出了人命,陶裏正這一晚如何能安眠?
天剛放亮,就讓兒子駕驢車送他去縣衙報案了。
曹氏等人不知昨夜村裏出了大事,早晨起來該做飯的做飯,該打掃的打掃,如平日一樣。
早飯做好,一家人正吃著,滿田娘過來串門了。
“喲,你們怎麽還在吃呐,昨晚上咱們村裏出大事了。”滿田娘也不當自己是外人,拉條凳子徑自坐下。
杏花笑問道:“嬸兒,什麽大事呀?昨晚誰家遭賊偷了?”
“馮癩子死了,大夥都說是張氏毒死的。”滿田娘放低聲音說道。
一語震驚了所有人,端著碗筷老半響沒動。
曹氏醒過神來,問道:“真的假的?人命關天的事,無憑無據不可亂說。”
如今家裏的日子越過越好,曹氏對張氏的厭恨也淡了許多,猛一聽見張氏謀害馮癩子,有些不敢相信。
“我哄你們做什麽?來你這之前我才去張氏那瞧過,裏正也一大早去縣衙報案了。”滿田娘急道。
聽滿田娘這樣說,曹氏等人確信事兒是真的了。
滿田娘繼續向眾人說她在張氏家看到的情形,幾個女人邊吃早飯邊聽,不時搭句話。
陶有貴“哧溜哧溜”喝米粥,沒敢吭聲。
因他明白,這個時候明哲保身是為上策,一出聲,搞不好就會引火燒身。
裏正直到天黑才迴村,一同來的還有仵作衙役。
此時天氣尚熱,仵作一到就給馮癩子進行驗屍。
結論怎樣當時並未向外公布,村人隻知第二天衙役將張氏連同馮癩子的屍身一並帶走了。
陸韻茜吩咐下人撤去杯盤碗盞,將桌子移至艙邊,擺上鮮果月餅等糕點,準備賞月。
待一切妥當,三人移步去窗前就坐。
陸夫人跟陸韻茜倚窗而坐,榴花的座位正好對著窗口,三人邊閑談說笑邊欣賞月色。
窗口的紗幔已經收攏,放眼望去,天幕上一輪滿月高懸,明淨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傾灑下來,與湖水融為一體,意蘊寧融。
湖麵上畫舫隨水飄蕩,燈火隱隱,一些畫舫中還有絲竹管樂之聲傳出,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國家經曆連年征戰,百姓卻依然能安享繁華,這是需要怎樣雄厚的國力才能辦到呀?
榴花望著湖麵上的畫舫,心中不由突發感想。
賞月時段,三人隻說些坊間傳聞民間趣事,氣氛輕鬆又愜意,直到月上中天,都覺得有些乏了才要迴去安歇。
分別時,得知榴花不日就要返迴陶家村,陸韻茜還有些依依不舍,說過些日子就去看望榴花。
榴花欣然表示歡迎,但心中並不認為陸韻茜真會去,畢竟二人交情尚淺,而陵州城離陶家村又是那樣遠。
乘坐來時的那輛馬車迴到詹家,圓兒娘和丫鬟們還未去睡,都在等著榴花歸來。
待洗漱完畢睡下,已是三更天。
中秋夜,榴花在州城睡得香沉,然陶家村卻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讓大夥徹夜難眠。
鄉下人家,中秋節遠不如城裏那般隆重,不過是晚飯比平常多弄兩碗菜,漢子們喝點小酒,飯後一家人再弄幾個月餅分吃就算過完了。
就在全村的人家洗漱好躺在床上將要入睡時,張氏左右的鄰人聽見馮癩子發出了痛苦的嘶吼聲。
夜裏村中一片寂靜,馮癩子的吼聲劃破夜幕,分外刺耳,鄰人們一下睡意全無,從床上爬起來穿衣出門,往張氏家趕去。
到了張氏院門前,馮癩子的吼聲已經弱了下去。眾人一齊拍了許久的門,張氏才出來將門打開。
“妹子,你家男人出了何事?聽這聲音怪嚇人的。”一個婦人先開口詢問。
張氏看了眼外麵的人,答道:“我也不知是怎麽迴事,癩子他吃完晚飯不久就開始說腹痛,到床上躺了一陣也不見好,反倒痛得越來越厲害了。我一個婦道人家被嚇壞了,要照顧孩子又要照顧他,實在無法分身去請郎中。你們來得正好,勞煩幫忙去請郎中來給癩子瞧瞧吧!”
“鄉裏鄉親,就跑個腿的事哪用說什麽勞煩!”婦人爽快應承下來,忙喊自己男人去請郎中。
“多謝你們了。”張氏道謝,身體卻豎在門口也不說請外麵的人進去。
婦人聽見馮癩子沒了聲息,焦急地跟張氏道:“妹子,你家癩子好像沒動靜了,趕快進去瞧瞧吧!”
張氏眼神微顫,但很快就恢複平靜,一聲不吭,轉身進屋去了。
外麵的人察覺馮癩子很可能情況不妙,也全進院跟著往屋裏去。
此時的馮癩子已發不出聲了,身體蜷縮成蝦米形狀躺在床上抽搐不止,穢物吐得滿地都是。
鄰人進來看清馮癩子的慘狀,認為他極有可能是得了絞腸痧,此症有輕有重,重則可致人死亡。
張氏站在一旁看著馮癩子,一臉冷漠,完全沒有心痛著急的感覺。
眾人也知她跟馮癩子並無夫妻恩愛之情,有這般表現,倒也正常,可二人畢竟是夫妻,如此漠不關心,未免太冷血了些。
一個膽大的漢子走到床前唿喊:“馮癩子,你感覺如何?郎中一會就來了,你撐住些啊!”
馮癩子除了身體還在抽搐,無任何迴應。
進來的鄰人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覺馮癩子八成是不行了。
又過一會兒,馮癩子的身體漸漸停止抽搐,徹底沒了聲息。
馮癩子平日的人緣並不好,可眼睜睜看著他在眼皮子底下斷氣,眾人不免又生出憐憫之心。
“娘,死癩子終於不喊了?吵了半晚上,我都要被吵死了。”陶申突然出現在門口,煩躁地說道。
“沒事了,你迴屋去安心睡吧!”張氏不理會屋內人的心情,隻管柔聲安撫兒子。
“哦。”陶申嘟著嘴走了。
眾人看見這一幕,心中無不歎息:馮癩子娶張氏還不如不娶的好。
稍時郎中到了,檢視過後說馮癩子已經氣絕身亡,看情形不是得了絞腸痧,而是死於中毒,至於中的是什麽毒,眼下無法查驗出來。
得知馮癩子的死因,屋內的人頓起疑心,暗中揣測是不是張氏下的毒,因馮癩子時常打罵她,村人有目共睹。
但事關人命,沒有證據誰也不好亂說,隻得派人去請裏正來。
此時夜深,陶裏正早已入睡,醒來聽說是馮癩子暴斃,腦中蹦出的想法跟先前的人一樣,急忙穿衣前去。
裏正媳婦又讓兒子跟著去照應,一家子全起來了。
因榴花家在村西頭,曹氏等人又已睡熟,是以當晚未曾聽見動靜。
再說陶裏正和兒子長元急匆匆來到張氏家,向郎中詢問過後看向張氏,目光如寒冰。
張氏也不迴避陶裏正的目光,神色異常平靜,一點也不慌亂:斷腸草根熬的汁水摻在酒裏全讓馮癩子喝完了,連酒壺也洗幹淨了,再說斷腸草根是她從野外挖迴來的,人不知鬼不覺,誰能證明馮癩子是自己下毒害死的?
陶裏正靜靜盯著張氏看了片刻,倏地高聲發問:“說,毒是不是你下的?”|
“冤枉啊,裏正。”張氏噗通一聲跪再裏正麵前,哭泣著替自己喊冤:“癩子怎麽說也是我的男人,我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下毒謀害親夫。癩子一貫喜愛在外頭混吃混喝,今日中毒而死,保不定是在哪家吃錯了東西。”
聲淚俱下,似模似樣,上次構陷杏花,是姚老三媳婦去藥鋪出了紕漏,這迴死無對證,隻要自己不認,誰能將她怎樣?
陶裏正冷哼一聲,厲聲道:“如果是在別人家裏吃錯東西,怎會到晚飯後才發作?你與馮癩子成親以來一直不合,難保你不起殺心。”
“也許是癩子晌午吃的某樣東西跟夜晚吃的東西相克,才導致毒發也未定。裏正,你千萬要明察,切莫冤枉我呀!”張氏哭著替自己辯解。
“放屁。”陶裏正氣得臉色鐵青,連粗俗之語都蹦了出來,“就算有兩樣吃食相克,那也要一起食用才會有毒,你這完全就是狡辯。”
其他人也覺張氏的說詞站不住,都說裏正的話有道理。
張氏依然沉著冷靜,伏身叩頭,口喊冤枉,堅決不承認自己下毒害死馮癩子。
村裏的郎中醫術有限,無法驗出馮癩子中的是何種毒。
陶裏正拿不出證據,也奈何張氏不得,便隻能命人將張氏當成嫌疑人看押起來,待明早去官府報案。
正綁張氏時,陶申又從房裏出來了,哭鬧不休,驚醒了更多的村人。
看見來的人越來越多,陶裏正又安排人把張氏住的屋子封鎖起來,以防破壞案發現場。
待安排好一切,陶裏正看著仍在哭鬧的陶申心憂不已,這孩子才九歲,倘若馮癩子真是張氏下毒害死的,那他往後就成無父無母的孤兒了。
交待留下守現場的人好生看管陶申,陶裏正才和兒子陶長元拖著沉重的步伐往家去。
裏正媳婦和兒媳婦在等著,見父子二人迴來,趕緊勸他們去睡。
隻村裏出了人命,陶裏正這一晚如何能安眠?
天剛放亮,就讓兒子駕驢車送他去縣衙報案了。
曹氏等人不知昨夜村裏出了大事,早晨起來該做飯的做飯,該打掃的打掃,如平日一樣。
早飯做好,一家人正吃著,滿田娘過來串門了。
“喲,你們怎麽還在吃呐,昨晚上咱們村裏出大事了。”滿田娘也不當自己是外人,拉條凳子徑自坐下。
杏花笑問道:“嬸兒,什麽大事呀?昨晚誰家遭賊偷了?”
“馮癩子死了,大夥都說是張氏毒死的。”滿田娘放低聲音說道。
一語震驚了所有人,端著碗筷老半響沒動。
曹氏醒過神來,問道:“真的假的?人命關天的事,無憑無據不可亂說。”
如今家裏的日子越過越好,曹氏對張氏的厭恨也淡了許多,猛一聽見張氏謀害馮癩子,有些不敢相信。
“我哄你們做什麽?來你這之前我才去張氏那瞧過,裏正也一大早去縣衙報案了。”滿田娘急道。
聽滿田娘這樣說,曹氏等人確信事兒是真的了。
滿田娘繼續向眾人說她在張氏家看到的情形,幾個女人邊吃早飯邊聽,不時搭句話。
陶有貴“哧溜哧溜”喝米粥,沒敢吭聲。
因他明白,這個時候明哲保身是為上策,一出聲,搞不好就會引火燒身。
裏正直到天黑才迴村,一同來的還有仵作衙役。
此時天氣尚熱,仵作一到就給馮癩子進行驗屍。
結論怎樣當時並未向外公布,村人隻知第二天衙役將張氏連同馮癩子的屍身一並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