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王進攜母千裏赴延安
水滸後傳:九紋龍史進之龍騰天下 作者:秦之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且說九紋龍史進見到師父王進之子王延,聞說師父已然陣亡去世,心中氣怒攻心,竟然暈倒在地,眾人急忙施救。
半晌,史進方才悠悠醒轉,雖未放哀聲,卻也淚流不止。想起師父王進當年的教誨,史進心裏如翻江倒海,一時不能自已。
這時,眾兄弟都來勸導,都說:“人死不能複生!何況王進師父是為國捐軀而死,死得其所。不必太過於悲痛!”
王延也過來勸解道:“師兄,我父親已然去世,你也不必太過悲痛,以免傷了身子,未來還有很多事需要你來支撐!”
史進一聽,是這麽個事。也就強忍悲痛道:“當年王進師父傳我十八般武藝,雖然隻半年時間,卻使我受益很多。後來我曾去延安府尋找過師父,奈何卻未遇,至今引以為憾!數十年來,我一直掛念,哪裏知道剛得消息,卻已天人永隔!”說罷,歎息不已。
王延道:“父親在世之時,常說起師兄舊時之事,也以未能得見深為歎息。故此今日專門來投師兄,還望師兄不吝接納!”
史進道:“師弟,你說哪裏話來。當年師父待我如子,你就是我的親兄弟,和我一起並肩作戰吧,繼承好師父的遺誌!”
王延點了點頭,道:“多謝師兄,今後小弟唯師兄馬首是瞻!”
史進問道:“師弟,能不能講講師父的情況,我很想知道!”
王延答應了一聲,便將王進當年離開史家莊之後的情形講了一遍,史進聽了不由得唏噓不已。
原來當年,王進在史家莊逗留了半年,教會了史進的十八般武藝,史進把這十八般武藝,重新學得十分精熟,多得王進盡心指教,點撥得件件都有奧妙。
王進見史進學得精熟了,一日心裏想:“在此雖好,終究不是久留之地。”便向史進辭行,史進哪裏肯放。
史進對王進說:“師父,你就在此間住下。徒弟奉養你母子二人,以終天年,豈不是好!”
王進道:“徒弟,承蒙你好意,在此非常好。但隻恐高太尉追捕到來,連累了你家。我一心要去延安府,投在老種經略處勾當。那裏是鎮守邊庭,正是用人之際,足可安身立命。”
史進和史太公見苦留不住,隻得安排了筵席送行,並拿出銀兩、衣物之類的感謝師父。
次日,王進收拾行裝,母子二人相辭史太公、史進,望延安府而去。史進叫莊客挑了擔兒,親送十裏之程,依依灑淚而別。
王進要投的人叫種師道,人稱“老種經略”,時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兼任延州知府。種師道此人初任文職,因有謀略,後改武職,抵禦西夏有功,成為名將,被人們尊稱為“老種”。
種師道出身於將門世家,一直在西軍中任職,主要抵禦西夏的侵略,打了多次勝仗,深受朝廷的器重。種師道還有一個弟弟名種師中,也是一員名將,區別於其大哥種師道,人稱“小種經略”。
路上不止一日,王進與母親風餐露宿,離了史家莊,上了延州道,一路向延安府而來。此間山路眾多,路途崎嶇,一路行來,好不辛苦。但王進此時已然無路可去,唯有咬緊牙關向延安府而來。
當年王進在東京擔任八十萬禁軍教頭時,曾與種師道有過一麵之交。當時,種師道就對王進說:“賢弟,你有十八般武藝,在京城當教頭是可惜了,不如隨我到西北建功立業,博個蔭妻封子,也不枉來人世一遭!”
當時王進的父親王升年紀老邁,王進不忍拋開老父老母遠行,隻是說:“待父母百年之後,定來軍中效力!”
哪裏料到父親去世之後,又惡了高俅,被迫遠離家鄉避禍,這才想起當年種師道的一番言語,遂背井離鄉去延安府相投。
又走了數日,這一日來到了延州,老遠便看到了那高大的城郭,終於到了。王進進了城,問明了方向,帶著母親直向經略安撫司衙門而來。
來到門前,王進通報了門人,那門人便迴去稟報。不多一會兒,門內便出來一人,隻見那人七尺有餘,方臉長耳,濃眉大眼,頜下三縷長須,不怒自威。
那人見到王進,臉上忽現喜色,老遠便大喊道:“王進賢弟,終於等到你啦”。說罷,朗聲大笑。
王進一見此人,正是鄜延路經略安撫使種師道,急忙上前深施一禮道:“安撫使大人,小可王進今日來訪,唐突了些,請恕罪則個!”
種師道說:“賢弟,說哪裏話來,我日盼夜盼,終於盼到你啦,走走,屋裏坐!”說著親熱地挽著王進的手臂直走向內室。
進了內室,種師道又拜見了王進的母親,又安排下人為王母安排住處。
王進道:“安撫使……”這時種師道打斷道:“賢弟,叫什麽安撫使,私下你叫我哥哥就可,不必拘泥於那些客套!”
王進道:“哥哥,如今我是走投無路了,專門來投奔你了!”說完,便把高俅陷害一事講述了一遍。
種師道一聽,用手一拍桌案,憤怒的說:“高俅這廝,就因為踢得一腳好球,竟然能夠當了太尉,掌管禁軍,簡直就是荒唐!”
頓了一頓說:“賢弟,你放心吧,到了我這裏,有你施展才華的地方!”
王進一聽,急忙起身,又對種師道深施了一禮道:“多謝哥哥抬舉,王進一定不負你望,奮力殺賊,為朝廷出力!”
自此,王進便在種師道處安頓了下來,任命他擔任自己的親軍衛隊長兼三軍教頭,負責種師道的安全守衛和整個軍隊兵士武藝的傳授。
後來,王進又隨種師道參與了幾次征討西夏的戰鬥,王進屢建軍功,受到了種師道的獎賞,並提升了官職。
在種師道的張羅下,王進也娶了親,乃是種師道遠房表親的女兒,姓陳,年方雙十。二人相見之後,均為滿意,便成了親,不久就懷了孕。
對於王進而言,他在延安府既發揮了自己的能耐才智,又深得上司的器重,還娶了嬌妻,有了孩子,人生算是比較圓滿了,比起在京城當個教頭,王進也算是人生得意了。
然而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人見不得別人好,一見別人比自己強,便心存嫉妒,想方設法陷害他人。
這種事情,王進便遇到了。這個人是王進的同事,複姓勾雜,雙名睢遽。此人原本也是軍中的教頭,因為武藝不凡,也深得種師道的欣賞。
然而王進來了之後,也擔任了軍中的教頭,還深得種師道的提攜,職務屢升,遠在勾雜睢遽之上,他心裏便有些不滿,認為是王進搶了自己的飯碗。
可是,他對王進卻無可奈何,一則王進深受種師道的喜歡,還娶了種師道親戚的侄女陳氏,算是與上司沾上了親戚關係。二則自己武功也比不上王進,想要與王進爭功的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勾雜睢遽雖然視王進為眼中釘、肉中刺,卻一時找不到辦法來排擠王進。就不免有些鬱悶,素常便時時想辦法,但卻一直未能如願。
這一天,他悶悶不樂迴到家中,喝起了悶酒。恰好他的小舅子來家中作客,他的小舅子一向在高太尉府中做事,管理一些雜事,與高太尉關係不錯。
小舅子見勾雜睢遽心情不好,便問了原委。勾雜睢遽便將裏麵的緣由述說了一遍。小舅子聽了半晌,皺起了眉頭,又問了王進的姓名。
得知叫王進,又是從東京來的。小舅子便問道:“此人是不是曾當過禁軍教頭?”
勾雜睢遽道:“應該是,我聽種經略使說過,王進此人曾在京城禁軍中做過事!”
聽到這裏,小舅子一拍大腿道:“姊夫,你不用鬱悶了,這事我有辦法,保管你如意!”
勾雜睢遽半信半疑地看了一眼小舅子道:“你有辦法,當真?”
小舅子便把王進之父王升如何得罪高俅,王進又如何逃跑之事說了一遍,他又對勾雜睢遽說:“現在高太尉正在捉拿王進,我如迴去告訴太尉,還怕那王進跑得了?這樣不就解決了你的心腹之患?”
勾雜睢遽一聽大喜,對小舅子說:“賢弟,這事如果你給我辦好了,我有重禮相送!”
小舅子道:“姊夫,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這事你放心吧,一定能辦成。完了我要不要重禮,把你家那個丫鬟小青送給我當小妾就行!”
勾雜睢遽一聽就有些牙疼,這小青是勾雜睢遽好不容易才物色到的絕色,他愛之不禁。這樣一個絕色美人要送給別人,他心裏著實有些舍不得。
可是轉眼他又一想,為了拔去自己的眼中釘,除去前進路上的絆腳石,一個女子算得了什麽?於是他爽快地說:“行!隻要你辦成這事,沒有問題!”
小舅子一聽大喜,道:“姊夫,我這就馬上返迴京城,當麵向高太尉報告!”
此時,王進的渾家已然十月懷胎期滿,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因為是在延安府生的,王進便給兒子起名叫王延。王進的母親抱著孫兒,高興得合不攏嘴。對著佛堂裏的觀音像不住磕頭,感謝菩薩保佑。一時,全家都沉浸在喜悅的氣氛當中。
王進想自己在軍中這麽些年,沒想到竟然有了後,心中不由得更加感激起種師道的知遇之恩。
正在想著,忽然有人在門外大聲道:“賢弟,得知你喜得貴子,我特來祝賀祝賀,討一杯水酒喝喝如何?”
王進一聽聲音,知道是經略安撫使種師道到了。他急忙迎出門去,對著種師道一揖道:“哥哥日理萬機,有空來我的家中,真乃三生有幸啊!”
種師道哈哈笑道:“賢弟,咋又如此拘禮?喜得貴子,我也來沾沾喜氣!”王進急忙將種師道等人迎了進去,吩咐擺下茶來,又令人準備酒菜,準備好好款待種師道等人。
不大一會兒,酒菜便擺了上來,王進便殷勤勸酒。種師道也不客氣,端起酒碗和史進喝了起來,一時整個宴席熱鬧非常,大家喝得非常高興。尤其是王進,喜得貴子,又深得領導敬重,心中自是喜悅異常。
正喝得酒酣耳熱之際,忽然有人來到種師道的跟前,手裏拿著一個信劄,在種師道耳邊悄悄說了幾句話。種師道一聽,神色一凝,拿過信劄拆開看了一下,又看了王進一眼,臉上似有所思。
王進不知道為了何事,見種師道臉色凝重,似有心思。他也不便相問,但心裏有些忐忑。
這時,種師道已然恢複了常態,他也大喊道:“來來來,兄弟,咱們繼續喝,一醉方休!”
最終,雙方大醉一場。種師道才在隨從的攙扶下,踉踉蹌蹌地返迴家中,倒在床上,酣然睡去。
半晌,史進方才悠悠醒轉,雖未放哀聲,卻也淚流不止。想起師父王進當年的教誨,史進心裏如翻江倒海,一時不能自已。
這時,眾兄弟都來勸導,都說:“人死不能複生!何況王進師父是為國捐軀而死,死得其所。不必太過於悲痛!”
王延也過來勸解道:“師兄,我父親已然去世,你也不必太過悲痛,以免傷了身子,未來還有很多事需要你來支撐!”
史進一聽,是這麽個事。也就強忍悲痛道:“當年王進師父傳我十八般武藝,雖然隻半年時間,卻使我受益很多。後來我曾去延安府尋找過師父,奈何卻未遇,至今引以為憾!數十年來,我一直掛念,哪裏知道剛得消息,卻已天人永隔!”說罷,歎息不已。
王延道:“父親在世之時,常說起師兄舊時之事,也以未能得見深為歎息。故此今日專門來投師兄,還望師兄不吝接納!”
史進道:“師弟,你說哪裏話來。當年師父待我如子,你就是我的親兄弟,和我一起並肩作戰吧,繼承好師父的遺誌!”
王延點了點頭,道:“多謝師兄,今後小弟唯師兄馬首是瞻!”
史進問道:“師弟,能不能講講師父的情況,我很想知道!”
王延答應了一聲,便將王進當年離開史家莊之後的情形講了一遍,史進聽了不由得唏噓不已。
原來當年,王進在史家莊逗留了半年,教會了史進的十八般武藝,史進把這十八般武藝,重新學得十分精熟,多得王進盡心指教,點撥得件件都有奧妙。
王進見史進學得精熟了,一日心裏想:“在此雖好,終究不是久留之地。”便向史進辭行,史進哪裏肯放。
史進對王進說:“師父,你就在此間住下。徒弟奉養你母子二人,以終天年,豈不是好!”
王進道:“徒弟,承蒙你好意,在此非常好。但隻恐高太尉追捕到來,連累了你家。我一心要去延安府,投在老種經略處勾當。那裏是鎮守邊庭,正是用人之際,足可安身立命。”
史進和史太公見苦留不住,隻得安排了筵席送行,並拿出銀兩、衣物之類的感謝師父。
次日,王進收拾行裝,母子二人相辭史太公、史進,望延安府而去。史進叫莊客挑了擔兒,親送十裏之程,依依灑淚而別。
王進要投的人叫種師道,人稱“老種經略”,時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兼任延州知府。種師道此人初任文職,因有謀略,後改武職,抵禦西夏有功,成為名將,被人們尊稱為“老種”。
種師道出身於將門世家,一直在西軍中任職,主要抵禦西夏的侵略,打了多次勝仗,深受朝廷的器重。種師道還有一個弟弟名種師中,也是一員名將,區別於其大哥種師道,人稱“小種經略”。
路上不止一日,王進與母親風餐露宿,離了史家莊,上了延州道,一路向延安府而來。此間山路眾多,路途崎嶇,一路行來,好不辛苦。但王進此時已然無路可去,唯有咬緊牙關向延安府而來。
當年王進在東京擔任八十萬禁軍教頭時,曾與種師道有過一麵之交。當時,種師道就對王進說:“賢弟,你有十八般武藝,在京城當教頭是可惜了,不如隨我到西北建功立業,博個蔭妻封子,也不枉來人世一遭!”
當時王進的父親王升年紀老邁,王進不忍拋開老父老母遠行,隻是說:“待父母百年之後,定來軍中效力!”
哪裏料到父親去世之後,又惡了高俅,被迫遠離家鄉避禍,這才想起當年種師道的一番言語,遂背井離鄉去延安府相投。
又走了數日,這一日來到了延州,老遠便看到了那高大的城郭,終於到了。王進進了城,問明了方向,帶著母親直向經略安撫司衙門而來。
來到門前,王進通報了門人,那門人便迴去稟報。不多一會兒,門內便出來一人,隻見那人七尺有餘,方臉長耳,濃眉大眼,頜下三縷長須,不怒自威。
那人見到王進,臉上忽現喜色,老遠便大喊道:“王進賢弟,終於等到你啦”。說罷,朗聲大笑。
王進一見此人,正是鄜延路經略安撫使種師道,急忙上前深施一禮道:“安撫使大人,小可王進今日來訪,唐突了些,請恕罪則個!”
種師道說:“賢弟,說哪裏話來,我日盼夜盼,終於盼到你啦,走走,屋裏坐!”說著親熱地挽著王進的手臂直走向內室。
進了內室,種師道又拜見了王進的母親,又安排下人為王母安排住處。
王進道:“安撫使……”這時種師道打斷道:“賢弟,叫什麽安撫使,私下你叫我哥哥就可,不必拘泥於那些客套!”
王進道:“哥哥,如今我是走投無路了,專門來投奔你了!”說完,便把高俅陷害一事講述了一遍。
種師道一聽,用手一拍桌案,憤怒的說:“高俅這廝,就因為踢得一腳好球,竟然能夠當了太尉,掌管禁軍,簡直就是荒唐!”
頓了一頓說:“賢弟,你放心吧,到了我這裏,有你施展才華的地方!”
王進一聽,急忙起身,又對種師道深施了一禮道:“多謝哥哥抬舉,王進一定不負你望,奮力殺賊,為朝廷出力!”
自此,王進便在種師道處安頓了下來,任命他擔任自己的親軍衛隊長兼三軍教頭,負責種師道的安全守衛和整個軍隊兵士武藝的傳授。
後來,王進又隨種師道參與了幾次征討西夏的戰鬥,王進屢建軍功,受到了種師道的獎賞,並提升了官職。
在種師道的張羅下,王進也娶了親,乃是種師道遠房表親的女兒,姓陳,年方雙十。二人相見之後,均為滿意,便成了親,不久就懷了孕。
對於王進而言,他在延安府既發揮了自己的能耐才智,又深得上司的器重,還娶了嬌妻,有了孩子,人生算是比較圓滿了,比起在京城當個教頭,王進也算是人生得意了。
然而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人見不得別人好,一見別人比自己強,便心存嫉妒,想方設法陷害他人。
這種事情,王進便遇到了。這個人是王進的同事,複姓勾雜,雙名睢遽。此人原本也是軍中的教頭,因為武藝不凡,也深得種師道的欣賞。
然而王進來了之後,也擔任了軍中的教頭,還深得種師道的提攜,職務屢升,遠在勾雜睢遽之上,他心裏便有些不滿,認為是王進搶了自己的飯碗。
可是,他對王進卻無可奈何,一則王進深受種師道的喜歡,還娶了種師道親戚的侄女陳氏,算是與上司沾上了親戚關係。二則自己武功也比不上王進,想要與王進爭功的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勾雜睢遽雖然視王進為眼中釘、肉中刺,卻一時找不到辦法來排擠王進。就不免有些鬱悶,素常便時時想辦法,但卻一直未能如願。
這一天,他悶悶不樂迴到家中,喝起了悶酒。恰好他的小舅子來家中作客,他的小舅子一向在高太尉府中做事,管理一些雜事,與高太尉關係不錯。
小舅子見勾雜睢遽心情不好,便問了原委。勾雜睢遽便將裏麵的緣由述說了一遍。小舅子聽了半晌,皺起了眉頭,又問了王進的姓名。
得知叫王進,又是從東京來的。小舅子便問道:“此人是不是曾當過禁軍教頭?”
勾雜睢遽道:“應該是,我聽種經略使說過,王進此人曾在京城禁軍中做過事!”
聽到這裏,小舅子一拍大腿道:“姊夫,你不用鬱悶了,這事我有辦法,保管你如意!”
勾雜睢遽半信半疑地看了一眼小舅子道:“你有辦法,當真?”
小舅子便把王進之父王升如何得罪高俅,王進又如何逃跑之事說了一遍,他又對勾雜睢遽說:“現在高太尉正在捉拿王進,我如迴去告訴太尉,還怕那王進跑得了?這樣不就解決了你的心腹之患?”
勾雜睢遽一聽大喜,對小舅子說:“賢弟,這事如果你給我辦好了,我有重禮相送!”
小舅子道:“姊夫,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這事你放心吧,一定能辦成。完了我要不要重禮,把你家那個丫鬟小青送給我當小妾就行!”
勾雜睢遽一聽就有些牙疼,這小青是勾雜睢遽好不容易才物色到的絕色,他愛之不禁。這樣一個絕色美人要送給別人,他心裏著實有些舍不得。
可是轉眼他又一想,為了拔去自己的眼中釘,除去前進路上的絆腳石,一個女子算得了什麽?於是他爽快地說:“行!隻要你辦成這事,沒有問題!”
小舅子一聽大喜,道:“姊夫,我這就馬上返迴京城,當麵向高太尉報告!”
此時,王進的渾家已然十月懷胎期滿,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因為是在延安府生的,王進便給兒子起名叫王延。王進的母親抱著孫兒,高興得合不攏嘴。對著佛堂裏的觀音像不住磕頭,感謝菩薩保佑。一時,全家都沉浸在喜悅的氣氛當中。
王進想自己在軍中這麽些年,沒想到竟然有了後,心中不由得更加感激起種師道的知遇之恩。
正在想著,忽然有人在門外大聲道:“賢弟,得知你喜得貴子,我特來祝賀祝賀,討一杯水酒喝喝如何?”
王進一聽聲音,知道是經略安撫使種師道到了。他急忙迎出門去,對著種師道一揖道:“哥哥日理萬機,有空來我的家中,真乃三生有幸啊!”
種師道哈哈笑道:“賢弟,咋又如此拘禮?喜得貴子,我也來沾沾喜氣!”王進急忙將種師道等人迎了進去,吩咐擺下茶來,又令人準備酒菜,準備好好款待種師道等人。
不大一會兒,酒菜便擺了上來,王進便殷勤勸酒。種師道也不客氣,端起酒碗和史進喝了起來,一時整個宴席熱鬧非常,大家喝得非常高興。尤其是王進,喜得貴子,又深得領導敬重,心中自是喜悅異常。
正喝得酒酣耳熱之際,忽然有人來到種師道的跟前,手裏拿著一個信劄,在種師道耳邊悄悄說了幾句話。種師道一聽,神色一凝,拿過信劄拆開看了一下,又看了王進一眼,臉上似有所思。
王進不知道為了何事,見種師道臉色凝重,似有心思。他也不便相問,但心裏有些忐忑。
這時,種師道已然恢複了常態,他也大喊道:“來來來,兄弟,咱們繼續喝,一醉方休!”
最終,雙方大醉一場。種師道才在隨從的攙扶下,踉踉蹌蹌地返迴家中,倒在床上,酣然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