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來幫著割稻的,多數是村裏附近的鄉民,小豐村的稻子看起來和別人的都不一樣,大家早有耳聞。


    真正見了以後,才發現傳言居然沒有誇大。


    而他們下地幹活的才能感受到心底的震撼。


    幾乎是上手割的一瞬間就感覺到了不一般,稻子倒下來的瞬間那種沉甸甸的手感,幾乎是他們從前兩三株甚至三四株的手感。


    這一刻他們不得不承認,人與人是有差別的,別人也是種田,他們也種田,這就是區別。


    短工們心裏的想法岸上的人自然不知。


    無論是顆粒度還是其他,小豐村的成果無一不讓人滿意。


    田裏自然有田裏的人操心,作為重點保護對象,懷初被要求這幾日哪裏都不要去,就乖乖的待在家裏。


    人多口雜的時候,小心無大錯。


    家裏的事情已經全權委托給三舅幫忙打理,為了不衝撞到她,石嫂子帶著其他幾個長工家的媳婦子把做飯的地方挪到了她們自己家裏。


    懷初這頭隻能端著椅子坐在門前張望,方嬤嬤陪在一旁。


    各家都在愛忙著收各家的稻子,開鐮了以後長工短工們便散開在自家雇主的田裏,不多時整齊的稻田就有了明顯的豁口。


    收過稻子的人都知道,早上的稻子水汽重,脫粒的時候不容易脫落,所以割完的稻子要摞在一起,等太陽出來,曬曬水汽,再脫速度就要快一點。


    所以早上的時間,大家都集中力氣割稻。


    重複的動作看起來無聊,幹活的人也疲累,吳大人身負皇命自然不敢懈怠。秦大人知道他的難處,讓羅三舅端了凳子過來放在路邊,茶水備上在一旁陪著。


    好在上午時間過的很快,不多時就通知吃飯。


    村裏著實沒有想到秦大人他們會留在這裏,懷初外婆親自上手帶著懷初幾個舅媽整治了一桌還算過的去的飯食。


    下午才是大家關注的重頭戲,就懷初家自己的田裏來說,一半的人割稻,一半的人脫粒。


    所以說有準備的工作做起來一點都不難,脫粒的桶,懷初家裏做了兩個,兩兩負責,這樣效率也高些。


    開始脫粒了,秦大人和吳大人站在岸上,目光死死的盯著桶裏。


    雖然有了預料,他們還是被實際的產量驚訝到了。


    堆放的不到半米高的稻子垛頭,兩摞就打了滿滿一桶的稻子。


    兩人親眼看著它慢慢的滿了起來,有人拿來籮筐挑著迴去晾曬,他們兩人跟著後麵去了曬場。


    看著金燦燦的稻子鋪成在磚麵上,兩人都預感這次的結果怕是比他們預想的還要好。


    當即一拍手決定,調集更多的人來幫忙收糧,要的就是速度。


    朝廷需要這樣的喜事來振奮人心。


    下午開始,秦大人迴城寫了申請,請求附近駐軍來幫忙。


    第二天一早,村裏便來了五百人的隊伍,大軍過境,真的寸草不生。


    不說效率,就是那做事的利落程度也讓懷初他們村的人歎為觀止。


    大部隊的速度豈非常人能比,不到兩天的功夫,懷初他們村的幾百畝田地全部被收了個幹淨。


    短工還要給錢,那些駐軍他們連飯都不用管,人是秦大人叫來的,飯食他請城裏飯館做的。


    軍隊的好處可不止一點。


    就是懷初他們自己收,田裏多少也會有一些掉落的穀穗在後麵,這次居然被撿的幹幹淨淨。


    軍隊走了以後,秦大人沒走,他和吳大人兩人,除了晚上睡覺會迴城裏,其他時間都留在村裏守著。


    偶爾村裏人忙其他的事情,曬的稻子沒人管,他還會讓下屬幫忙攪拌。


    不愧是看了日子的,這幾日陽光正好,用來曬穀再好不過。


    村裏的稻子收的時候前後時間不一致,這就導致了有的幹了有的還有水分。


    從收第一口袋開始,秦大人特意讓人不要動,全部都堆放在固定的屋子裏。


    懷初大概知道,今年收的稻子她們大概保留不到多少,早就給村裏人打好了預防針。


    村裏人其實無所謂,前幾年她們種的水稻和小麥一點都沒有往外賣的,全部搬來了這裏,吃的東西不愁。


    哪怕是全部賣出去,他們也餓不著。


    懷初說了,糧食賣了會給銀子,多好的事!


    所以秦大人讓堆著就堆著唄!


    那個存糧的屋子,他特意安排了兩個差役晝夜不停的守著。


    各家糧食分區域存著,就等著後麵一批曬幹好一起處理。


    明晃晃的太陽,兩三日功夫,穀子全部曬幹。


    這日來村裏時,秦大人特意帶了馬車。


    下車時讓羅三舅集合村裏人,並且讓人把馬車趕到了曬場。


    懷初到的時,正趕上吳大人宣讀聖旨。


    沒錯,她們村居然得了聖旨。


    懷初在後麵聽了,說來說去其實就是表揚了她們的上交朝廷的忠心,得的好處就是免去了村子十年的賦稅,征用這次水稻全部的收成,每家按照土地麵積獎勵紋銀若幹……


    懷初自己對於聖上的褒獎無所謂,可村裏的其他人一個個麵色漲紫,手腳顫抖,一看就是激動的無法自已。


    特別是前麵的羅三舅和老村長叔,懷初看著他們瞬間挺直的脊背,老村長叔洪亮的嗓音,這才發現這個表揚和鼓勵,怕是影響遠不止如此。


    朝廷征用,說來也隻是給他們打個招唿而已。


    為了預防萬一,懷初早就給村裏人說過,每家趁機裝一點新糧出來,留著明年做種子,若真的全部被收完,不一定能輪到他們自己。


    這種做法吳大人是理解的,一家留個兩三斤做種子也不過分。


    所以這會兒說要按每斤稱重,稱完以後馬上裝車帶走時,村裏人倒是很淡定。


    稱重全部是由官府的人來操作,村裏人隻能在邊上看著。


    懷初家一百多畝田,稱完以後糧食稱了三萬多斤,算下來畝產三百左右。而那頭記錄的差役早在稱完第一家時就開始跟邊上的上司嘀嘀咕咕。


    懷初整個村子收完相加得了六萬斤的糧食。


    這個數出來,吳秦兩位大人扶著車馬讓人趕緊再算一遍。


    懷初在心裏已經算過,若是他們秤沒有問題的話,這個數字是準確的。


    說真的她們這三年在山裏,收成也沒有這次多。天時地利人和,真的缺一不可。


    這裏的田地質量、光照、水都比山裏條件好點。


    大概是許久沒有耕種過,田地的肥力足夠,這才造就了這次的成就,若是來年,她們自己也不敢保證還能達到這個成就。


    糧食前腳拉走,後腳銀子就給送了來。


    懷初家給了一百兩,其他家也是百十兩不等。


    懷初自己偷偷的換算了一下,她家糧食按目前的市價賣的話,能賣七十多兩。


    當然,若是賣種子的話那就另說。


    一季的忙碌,就得了百兩,所以種地不賺錢。


    懷初心裏覺著平平,村裏人倒是很滿意,這是來了這裏以後,第一次入了這麽大一筆賬。各家多多少少都有點其他的收入,總的來說,她們村子的日子過的比其他人要好的多的多的多。


    雖然說今年喜獲豐收,可感覺還真不明顯。比起手中的銀子,堆成小山的穀堆顯然更讓人有成就感。


    隨著巡察使的離開,小豐村徹底的在春陽府出了名,明知道他們村裏的稻子已經收完,每天還是有不少的人來村裏學習。


    光禿禿的田地有什麽好學習的?大多隻是看了看便迴去了,倒是把小豐村傳的神乎其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種田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靜的小魚sxy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靜的小魚sxy並收藏帶著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種田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