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餘州北部
帶著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種田忙 作者:安靜的小魚sxy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來估計他們飯量不小的孩子們這次多做了好些飯,結果還是吃了個精光。
莫說是飯了,就是他們炒的齁鹹的鹹菜居然都被一掃而空。
看來真是餓了。
孩子們如今也算是有些見識,收碗的時候沒露出什麽不妥的表情。這才讓聶家眾人沒有尷尬。
按理說吃完飯就要立刻開始趕路的。
可這個時候羅三舅二人聽完聶遠兄弟講了餘州的情況,還是決定先不走,先把孩子們召集在一起開個會先。
主要是讓大家心裏有個底,同時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行動方向。
在外麵燒火有些引人注目,大家又退迴了山洞裏。剛好昨晚上他們撿的柴火還沒有燒完,火堆很快被燃了起來。
照例圍了個圈,聶家人學著加入進來。
羅三舅照例先開頭:“剛剛你們做飯的時候,我們和新加入的聶叔叔們聊了一下。這次出來的目的大家心裏都清楚,怎麽在最安全的條件下交換會我們想要的東西才是重點。而按我們原來的計劃,過去這一路據說都是各種據點。這可不是咱上次碰到的土匪一樣,這種裏頭人數都不少的,就咱們這幾個人進去,那肯定是有去無迴的。”
看著大家麵上有些激動,他瞅了幾眼,接著說:“急什麽,我話還沒說完呢!不是還有呢嗎……但是呢,剛剛跟聶叔叔他們聊,我們發現了一個沒有那麽亂的地方,就是需要繞點路。而且這一路過去到底什麽情況也不敢保證。畢竟上次你聶叔路過也是好幾個月前了。所以無論的哪一麵路上隨時都可能出現問題,大家心裏要有個準備。”
說完就讓大家想想,到底要不要換方向。
他們現在這個方向過去是餘州的西南部,若是往北邊走,那就需要改道,往前走然後再繞過去。
這一路到底會遇到什麽,誰也說不清。
聶家兄弟一臉驚奇的看著他們瞬間爭的麵紅耳赤。左右四顧,幾乎都在和身邊人討論問題。包括羅鐵匠和羅三舅。
他原本就坐在這二位中間。
眼下這兩位從他麵前俯身看著對方,隔著一個他爭執不下。
“去餘州北部我沒意見,但是你考慮過時間沒有?萬一我們返程的時候下雪了怎麽辦?還有這麽多的孩子呢!”
“可是直接插過去萬一遇到兵亂我們夠給別人墊腳嗎?”
“我沒說要直插過去呀!”
“那還能有更好的辦法嗎?直接加快速度不就行了嗎?”
眼看著兩位吵的越來越上頭,“停!”
他突然低頭,叫停了兩人的爭論。
“其實我有個好辦法,你們要不要聽一聽?”
事實上聶遠在叫停的時候,用了點力氣的,不明所以的大家夥兒以為他們吵起來了,立刻都停止了爭論看了過來。
“如果你們要去餘州北部,那麽我知道有一條路,走的人少,就是有些險峻,可那是最快去北部的路。當時我隻走過一次,所以可能還能用的上。”
“真的?哇!兄弟,你不早說……好了我們就走這條路。”
說完羅三舅站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歎的說了一句:“聶兄弟,你們真是老天送來救我們命的呀!以後咱就是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們相信嫂子她們一定會沒事的!”
被人需要被人認可的感覺非常的不錯,至少短時間內他們好像找到了自己活著的意義。而轉頭看著雖然不會說話,可已經開始跟邊上小孩兒比劃的自家兄弟,這一瞬間,他確定,他們活著是有意義的。
商量好了接下來的行進方向,大家這才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準備出發。
上路的時候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那幾個漢子看孩子們每個人都背著沉重的背簍,想要接過來替他們背,被拒絕了。羅三舅耐心的給他們解釋,其實裏頭東西都不多的,多的是孩子們自己的東西,所以讓他們自己背著。也算是磨練孩子的毅力。
一番話聽的聶遠感慨不已,這樣長大的男兒縱然不能出人頭地,也是能撐起家的男人。而他們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鍛煉孩子的想法,一心隻想著讓孩子讀書,考取功名。到頭來才發現,能保護自己才是第一的……
有了聶遠給指引方向,又擔心路上耽誤時間太長,第二天開始,大家除了趕路還是趕路。
不過這畢竟是在山裏頭,有些時候聶遠給的也隻是個大致的方向,很多地方根本就沒有路,全靠著他們自己開出來一條路通行。
不得不說的是,自從換了路線以後,可能是他們走的路線偏,一路上走的還算平靜。
短短幾天時間,兩方人馬已經融合的相當的不錯。
孩子們打獵做飯有了那幾個聶家男人陪著,氣氛都有些不一樣。特別是男孩子,都是崇尚力量的。
他們一起出去打獵時,聶家兩個男子表現特別搶眼。深受孩子們喜歡。
這幾天聶家這邊也算是把村裏的情況摸透了,聽說他們每家都種田,聽說他們家家都自己建房、燒磚燒陶,什麽都自己幹。
聽說村子非常的隱秘,很難找到。
這讓聶遠不禁想起了幼時跟夫子讀過的一篇遊記叫《桃花源記》,彼時他對於這種遺世獨立的村莊特別好奇,整日的封閉自己,難道他們不交流嗎?
如今再迴頭想,那算是亂世裏唯一的安寧之地。
羅家兄弟所說的村子,如今也給了他這般感覺,自給自足,封閉而平靜。那是亂世裏人人求而不得的穩定。
他越來越好奇村子的模樣了,若是把家安在那裏,他是不是以後隻需要安心的尋找家人就可以?
亂七八糟的想了很多,他突然也覺著,在絕境中遇到村子的這群人,才是老天派來救他們命的。畢竟現在,他怎麽越來越篤定,家裏人還活著。
餘州北部和劍南道其實並沒有多大不同,境內多是窮山惡水之地,要想在這種地方生存,留下來的人自然不是軟弱之輩。
從山裏改道以後,他們順著山勢往北繼續走了五天,中間路過了極其稀少的人家,也沒有遇見過有大部隊路過的痕跡。
用聶遠兄弟的話說,大部分劍南道入餘州,都是選的他們最初選的那條路,路程近,人多,雖說情況複雜,可人都有冒險精神,總感覺自己運氣不會那麽差,而往往就是遭在這種想法上。
兩邊交界的路上,白骨累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喪命在這條路上的人不計其數,可還是有人不信邪。
原來那條路羅三舅他們沒去過自然是不知道的,聶家兄弟說那頭比這頭好走才是主要原因。
不管如何,他們總算是到了預定的位置。
這個預定位置是平行線上餘州北部的位置。實際上他們還在劍南道裏頭呢。
從這裏轉向一路向西,就能到達餘州北部,也就是木氏土司勢力下的地方。
這一路聶家兄弟沒有一個人詢問他們帶了什麽東西去交換,非常有分寸感。
雖說路上沒有遇到過太危險的事情,可眼看著越走路越難走、越陡峭是事實。
他們也總算是明白這條路為何會這麽少的人了,很多都是在懸崖上的小路,不到半米的寬度,萬一遇上下雨,腳下一滑,屍骨無存。就是這麽危險。
大家遇到的危險也不在少數了,怎麽看那都是小巫見大巫。
莫說是飯了,就是他們炒的齁鹹的鹹菜居然都被一掃而空。
看來真是餓了。
孩子們如今也算是有些見識,收碗的時候沒露出什麽不妥的表情。這才讓聶家眾人沒有尷尬。
按理說吃完飯就要立刻開始趕路的。
可這個時候羅三舅二人聽完聶遠兄弟講了餘州的情況,還是決定先不走,先把孩子們召集在一起開個會先。
主要是讓大家心裏有個底,同時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行動方向。
在外麵燒火有些引人注目,大家又退迴了山洞裏。剛好昨晚上他們撿的柴火還沒有燒完,火堆很快被燃了起來。
照例圍了個圈,聶家人學著加入進來。
羅三舅照例先開頭:“剛剛你們做飯的時候,我們和新加入的聶叔叔們聊了一下。這次出來的目的大家心裏都清楚,怎麽在最安全的條件下交換會我們想要的東西才是重點。而按我們原來的計劃,過去這一路據說都是各種據點。這可不是咱上次碰到的土匪一樣,這種裏頭人數都不少的,就咱們這幾個人進去,那肯定是有去無迴的。”
看著大家麵上有些激動,他瞅了幾眼,接著說:“急什麽,我話還沒說完呢!不是還有呢嗎……但是呢,剛剛跟聶叔叔他們聊,我們發現了一個沒有那麽亂的地方,就是需要繞點路。而且這一路過去到底什麽情況也不敢保證。畢竟上次你聶叔路過也是好幾個月前了。所以無論的哪一麵路上隨時都可能出現問題,大家心裏要有個準備。”
說完就讓大家想想,到底要不要換方向。
他們現在這個方向過去是餘州的西南部,若是往北邊走,那就需要改道,往前走然後再繞過去。
這一路到底會遇到什麽,誰也說不清。
聶家兄弟一臉驚奇的看著他們瞬間爭的麵紅耳赤。左右四顧,幾乎都在和身邊人討論問題。包括羅鐵匠和羅三舅。
他原本就坐在這二位中間。
眼下這兩位從他麵前俯身看著對方,隔著一個他爭執不下。
“去餘州北部我沒意見,但是你考慮過時間沒有?萬一我們返程的時候下雪了怎麽辦?還有這麽多的孩子呢!”
“可是直接插過去萬一遇到兵亂我們夠給別人墊腳嗎?”
“我沒說要直插過去呀!”
“那還能有更好的辦法嗎?直接加快速度不就行了嗎?”
眼看著兩位吵的越來越上頭,“停!”
他突然低頭,叫停了兩人的爭論。
“其實我有個好辦法,你們要不要聽一聽?”
事實上聶遠在叫停的時候,用了點力氣的,不明所以的大家夥兒以為他們吵起來了,立刻都停止了爭論看了過來。
“如果你們要去餘州北部,那麽我知道有一條路,走的人少,就是有些險峻,可那是最快去北部的路。當時我隻走過一次,所以可能還能用的上。”
“真的?哇!兄弟,你不早說……好了我們就走這條路。”
說完羅三舅站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歎的說了一句:“聶兄弟,你們真是老天送來救我們命的呀!以後咱就是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們相信嫂子她們一定會沒事的!”
被人需要被人認可的感覺非常的不錯,至少短時間內他們好像找到了自己活著的意義。而轉頭看著雖然不會說話,可已經開始跟邊上小孩兒比劃的自家兄弟,這一瞬間,他確定,他們活著是有意義的。
商量好了接下來的行進方向,大家這才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準備出發。
上路的時候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那幾個漢子看孩子們每個人都背著沉重的背簍,想要接過來替他們背,被拒絕了。羅三舅耐心的給他們解釋,其實裏頭東西都不多的,多的是孩子們自己的東西,所以讓他們自己背著。也算是磨練孩子的毅力。
一番話聽的聶遠感慨不已,這樣長大的男兒縱然不能出人頭地,也是能撐起家的男人。而他們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鍛煉孩子的想法,一心隻想著讓孩子讀書,考取功名。到頭來才發現,能保護自己才是第一的……
有了聶遠給指引方向,又擔心路上耽誤時間太長,第二天開始,大家除了趕路還是趕路。
不過這畢竟是在山裏頭,有些時候聶遠給的也隻是個大致的方向,很多地方根本就沒有路,全靠著他們自己開出來一條路通行。
不得不說的是,自從換了路線以後,可能是他們走的路線偏,一路上走的還算平靜。
短短幾天時間,兩方人馬已經融合的相當的不錯。
孩子們打獵做飯有了那幾個聶家男人陪著,氣氛都有些不一樣。特別是男孩子,都是崇尚力量的。
他們一起出去打獵時,聶家兩個男子表現特別搶眼。深受孩子們喜歡。
這幾天聶家這邊也算是把村裏的情況摸透了,聽說他們每家都種田,聽說他們家家都自己建房、燒磚燒陶,什麽都自己幹。
聽說村子非常的隱秘,很難找到。
這讓聶遠不禁想起了幼時跟夫子讀過的一篇遊記叫《桃花源記》,彼時他對於這種遺世獨立的村莊特別好奇,整日的封閉自己,難道他們不交流嗎?
如今再迴頭想,那算是亂世裏唯一的安寧之地。
羅家兄弟所說的村子,如今也給了他這般感覺,自給自足,封閉而平靜。那是亂世裏人人求而不得的穩定。
他越來越好奇村子的模樣了,若是把家安在那裏,他是不是以後隻需要安心的尋找家人就可以?
亂七八糟的想了很多,他突然也覺著,在絕境中遇到村子的這群人,才是老天派來救他們命的。畢竟現在,他怎麽越來越篤定,家裏人還活著。
餘州北部和劍南道其實並沒有多大不同,境內多是窮山惡水之地,要想在這種地方生存,留下來的人自然不是軟弱之輩。
從山裏改道以後,他們順著山勢往北繼續走了五天,中間路過了極其稀少的人家,也沒有遇見過有大部隊路過的痕跡。
用聶遠兄弟的話說,大部分劍南道入餘州,都是選的他們最初選的那條路,路程近,人多,雖說情況複雜,可人都有冒險精神,總感覺自己運氣不會那麽差,而往往就是遭在這種想法上。
兩邊交界的路上,白骨累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喪命在這條路上的人不計其數,可還是有人不信邪。
原來那條路羅三舅他們沒去過自然是不知道的,聶家兄弟說那頭比這頭好走才是主要原因。
不管如何,他們總算是到了預定的位置。
這個預定位置是平行線上餘州北部的位置。實際上他們還在劍南道裏頭呢。
從這裏轉向一路向西,就能到達餘州北部,也就是木氏土司勢力下的地方。
這一路聶家兄弟沒有一個人詢問他們帶了什麽東西去交換,非常有分寸感。
雖說路上沒有遇到過太危險的事情,可眼看著越走路越難走、越陡峭是事實。
他們也總算是明白這條路為何會這麽少的人了,很多都是在懸崖上的小路,不到半米的寬度,萬一遇上下雨,腳下一滑,屍骨無存。就是這麽危險。
大家遇到的危險也不在少數了,怎麽看那都是小巫見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