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此之前,徐駿曾經從徐筱涵那裏聽說過關於蕭嘉穗的事跡。據徐筱涵所言,蕭嘉穗曾經出手相助,成功地解救了餘呈等五人。而且,徐筱涵對蕭嘉穗簡直是讚不絕口,將其誇讚得如同天上繁星般耀眼奪目。每當想到此處,徐駿便不禁暗自惋惜,恨不能時光倒流,讓自己能夠親眼目睹當時的情景。若是那時自己在場,定要想盡辦法將如此賢良之士邀請到梁山之上,共舉大義,那該有多好哇!
然而事已至此,如今想要尋得蕭嘉穗的蹤跡卻並非易事,徐駿每每念及此事,心中總是充滿了無盡的遺憾和歎息。
說起這蕭嘉穗,與許貫中和吳用、聞煥章等人又有所不同。那許貫中和蕭嘉穗二人始終秉持著君子應有的六種技藝,不僅智謀過人,能夠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而且武藝高強,一旦跨馬提槍上陣殺敵,亦是勇不可擋。真可謂是下馬可安邦定國,上馬則縱橫沙場。
而像喬道清、李助以及公孫勝這三位,則需另作評判了。畢竟他們三人皆是以道士身份行走江湖,各自有著獨特的道法仙術,所擅長之領域與前幾者自是不盡相同。
許貫中也是看出了徐駿的惋惜,於是便道:“主公 若是下一次能遇上蕭嘉穗,我一定會把他帶到梁山的。”
“但願吧!”
另一邊,劉光世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終於完成了軍隊的分撥部署。隻見他身先士卒,親自率領著一萬雄師,浩浩蕩蕩地向著獨龍崗的方向挺進。
一路上,士兵們士氣高昂,步伐整齊有力。然而,當他們行進到獨龍崗的那片樹林時,卻發現這裏的樹木異常茂密,枝葉交織在一起,幾乎將陽光都完全遮蔽住了。
劉光世騎在高頭大馬上,心中暗自思忖:若此戰能夠一舉獲勝,那麽接下來要想攻破梁山的水泊防線,恐怕就隻能調動朝廷那支強大的水師了。正當他沉浸在戰略構想之中時,前方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原來是一名負責偵查的探子疾馳而來,他來到劉光世麵前,神色緊張地稟報:“將軍,前方不遠處有一棵大樹,其樹皮已被人削去。”
聽到這個消息,劉光世心頭一緊,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因為這種情況讓他覺得似曾相識,仿佛在哪裏見過一般。於是,他連忙開口問道:“那樹上可有留下什麽字跡?”
探子戰戰兢兢地迴答道:“迴將軍,樹上寫著‘劉光世死於此’幾個大字。”
劉光世聞言,頓時大驚失色,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他深知這意味著什麽——前麵必定設有埋伏。想到此處,他毫不猶豫地高聲喊道:“不好,前方有伏兵,眾將士聽令,速速撤退!”
畢竟,劉光世可不是那種隻懂得驕傲自大、胡亂發怒的愚蠢之輩。多年征戰沙場的經驗告訴他,此時此刻必須果斷采取行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就在劉光世下達撤退命令的時候,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無數密密麻麻如蝗蟲過境般的箭雨鋪天蓋地地射了過來,那淩厲的箭矢閃爍著寒光,帶著破風之聲唿嘯而至。隻聽得一聲聲慘叫響起,不少官軍瞬間被這突如其來的箭雨射中,一個個如同被收割的麥子一般倒下。
緊接著,四周突然傳來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猶如滾滾驚雷在耳邊炸響。隻見梁山軍如潮水般從四麵八方衝殺而出,他們個個麵露兇光,氣勢洶洶,眨眼間就將官軍團團圍住,形成了一個密不透風的包圍圈。
“活捉劉光世!”
“活捉劉光世!”
此起彼伏的唿喊聲響徹雲霄,讓原本就有些驚慌失措的官軍更是人心惶惶。而處在包圍圈中心的劉光世聽到這些喊聲後,心中不禁升起一絲恐懼。他下意識地想要後退,卻發現身後早已被梁山軍死死堵住,根本無路可退。
就在這時,劉光世看到前方一名將領手持一把巨大的青龍偃月刀,威風凜凜地立於馬上,此人正是梁山好漢關勝。隻見關勝怒目圓睜,大聲喝道:“劉光世,你如今已中了我家主公和軍師精心布置的埋伏,插翅難逃,還不快快下馬受降!”
劉光世聞言頓時惱羞成怒,他高聲大喊道:“休要張狂,今日就算戰死在此,也要與你們拚個魚死網破!”說罷,他手中長槍一揮,便毫不猶豫地衝入亂軍之中,奮力廝殺起來。
一時間,戰場上喊殺聲、兵器相交聲交織在一起,響徹天地。雙方士兵短兵相接,展開了一場激烈無比的生死搏鬥。然而,此時的官軍們由於事先毫無防備,已經完全陷入了混亂之中,個個驚慌失措,戰鬥力大打折扣。相比之下,梁山軍則士氣高昂,訓練有素,且眾多猛將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很快就占據了上風。
在這場混戰中,梁山軍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官軍被殺得節節敗退,屍橫遍野。盡管劉光世拚盡全力,左衝右突,但終究難以扭轉戰局。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身邊的官軍越來越少,自己也逐漸體力不支。但他深知此刻唯有拚死一戰,才有一線生機,所以依舊咬緊牙關,繼續在敵陣中浴血奮戰。
且說那劉光世確實有些能耐,隻見他手握一杆長槍,左右揮舞,竟能與陳贇、耿恭二人同時周旋而不落下風。雖說隻是勉力遮擋,可一時間這兩位猛將也難以將其拿下。
正在此時,一旁觀戰的宣讚瞅準時機,迅速張弓搭箭,瞄準劉光世便是一箭射出。那劉光世一心應對眼前強敵,未曾料到會有人暗施冷箭,猝不及防之下,箭矢直直地射中了他的肩膀。隻聽得一聲慘叫,劉光世當即翻身落馬。
陳贇與耿恭見狀大喜,正欲上前生擒劉光世之際,忽聞一聲暴喝如雷貫耳:“賊寇休得張狂!看刀!”原來是韓世忠手提一把寒光閃閃的大刀疾馳而來。隻見他氣勢如虹,衝入敵陣後奮勇廝殺,幾刀下去便硬生生地逼退了陳贇和鄧飛。宣讚見勢不妙,連連放箭企圖阻止韓世忠前進,然而韓世忠身手敏捷異常,左閃右避間輕鬆躲開了這些利箭。
緊接著,韓世忠一個箭步衝到倒地的劉光世身旁,將其扶起並安置於馬上。隨後他親自在前開道,妄圖帶著劉光世衝破重重包圍殺出一條生路。
這韓世忠雖勇不可當,奈何敵軍數量眾多且實力強大,僅憑他一人之力終究難以扭轉整個戰局。那邊廂,史康明遭遇了關勝,戰不多時,便被關勝手起刀落,劈成兩半;這邊周士陰在混亂不堪的戰場上恰好撞見了燕翎,二人隨即展開一場激烈搏鬥。怎奈周士陰武藝稍遜一籌,交手不過三十餘個迴合,便已漸感力不從心,難以招架燕翎淩厲的攻勢。就在周士陰苦苦支撐之時,朱仝及時趕到,趁其不備猛地伸手一抓,將周士陰從馬背上狠狠揪下,輕輕鬆鬆就將其活捉而去。
韓世忠緊緊地護著身受重傷的劉光世,手中長槍揮舞得密不透風,如同一頭兇猛的雄獅一般,帶領著殘部在梁山士兵的重重包圍之中奮力衝殺。梁山士兵皆是訓練有素、身經百戰之輩,但麵對韓世忠這般勇冠三軍的猛將,他們也隻能節節敗退,難以阻擋其前進之勢。
沒過多久,韓世忠便成功地殺出了那片茂密的樹林。然而,四周依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梁山軍,顯然他們尚未完全脫離敵人的包圍圈。
韓世忠目光如炬,凝視著前方的道路。如果朝著東南方向行進,隻需再突破一段距離,他便能與在那裏等候多時的高衝漢所率領的大軍成功會師。可不知為何,一種強烈的直覺湧上心頭,讓他覺得此路不通。憑借多年征戰沙場的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他斷定梁山軍定然在此處設有嚴密的埋伏。
經過一番短暫而細致的觀察後,韓世忠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向東南方向突圍的計劃,轉而將目標鎖定在了相對較為薄弱的東北方向。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極為準確。當他們衝向東北方時,遇到的梁山兵力確實比其他地方要少得多。盡管如此,戰鬥依然異常激烈,韓世忠身上也增添了不少傷口,但好在最終他成功地帶著受傷不輕的劉光世突出重圍。
然而,韓世忠絲毫不敢鬆懈,更不敢有片刻停歇。就在此時,一直趴在馬背上的劉光世突然抬起頭來,大聲喊道:“韓世忠,速速前往東昌府!”
韓世忠聞言一怔,剛想開口說些什麽,卻被劉光世急切地打斷道:“別猶豫了!沒時間磨蹭了,趕快出發!否則一旦梁山軍重新合圍上來,我們就插翅難逃啦,到時候我們誰也跑不掉。”
“是”
韓世忠最終沒有說什麽,而是帶著劉光世朝著東昌府的方向奔去了。
劉光世現在受了傷,再加上連續打了幾次敗仗,現在對梁山實在是沒有信心了,他準備給老爹寫信,讓他把自己調走。
然而事已至此,如今想要尋得蕭嘉穗的蹤跡卻並非易事,徐駿每每念及此事,心中總是充滿了無盡的遺憾和歎息。
說起這蕭嘉穗,與許貫中和吳用、聞煥章等人又有所不同。那許貫中和蕭嘉穗二人始終秉持著君子應有的六種技藝,不僅智謀過人,能夠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而且武藝高強,一旦跨馬提槍上陣殺敵,亦是勇不可擋。真可謂是下馬可安邦定國,上馬則縱橫沙場。
而像喬道清、李助以及公孫勝這三位,則需另作評判了。畢竟他們三人皆是以道士身份行走江湖,各自有著獨特的道法仙術,所擅長之領域與前幾者自是不盡相同。
許貫中也是看出了徐駿的惋惜,於是便道:“主公 若是下一次能遇上蕭嘉穗,我一定會把他帶到梁山的。”
“但願吧!”
另一邊,劉光世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終於完成了軍隊的分撥部署。隻見他身先士卒,親自率領著一萬雄師,浩浩蕩蕩地向著獨龍崗的方向挺進。
一路上,士兵們士氣高昂,步伐整齊有力。然而,當他們行進到獨龍崗的那片樹林時,卻發現這裏的樹木異常茂密,枝葉交織在一起,幾乎將陽光都完全遮蔽住了。
劉光世騎在高頭大馬上,心中暗自思忖:若此戰能夠一舉獲勝,那麽接下來要想攻破梁山的水泊防線,恐怕就隻能調動朝廷那支強大的水師了。正當他沉浸在戰略構想之中時,前方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原來是一名負責偵查的探子疾馳而來,他來到劉光世麵前,神色緊張地稟報:“將軍,前方不遠處有一棵大樹,其樹皮已被人削去。”
聽到這個消息,劉光世心頭一緊,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因為這種情況讓他覺得似曾相識,仿佛在哪裏見過一般。於是,他連忙開口問道:“那樹上可有留下什麽字跡?”
探子戰戰兢兢地迴答道:“迴將軍,樹上寫著‘劉光世死於此’幾個大字。”
劉光世聞言,頓時大驚失色,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他深知這意味著什麽——前麵必定設有埋伏。想到此處,他毫不猶豫地高聲喊道:“不好,前方有伏兵,眾將士聽令,速速撤退!”
畢竟,劉光世可不是那種隻懂得驕傲自大、胡亂發怒的愚蠢之輩。多年征戰沙場的經驗告訴他,此時此刻必須果斷采取行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就在劉光世下達撤退命令的時候,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無數密密麻麻如蝗蟲過境般的箭雨鋪天蓋地地射了過來,那淩厲的箭矢閃爍著寒光,帶著破風之聲唿嘯而至。隻聽得一聲聲慘叫響起,不少官軍瞬間被這突如其來的箭雨射中,一個個如同被收割的麥子一般倒下。
緊接著,四周突然傳來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猶如滾滾驚雷在耳邊炸響。隻見梁山軍如潮水般從四麵八方衝殺而出,他們個個麵露兇光,氣勢洶洶,眨眼間就將官軍團團圍住,形成了一個密不透風的包圍圈。
“活捉劉光世!”
“活捉劉光世!”
此起彼伏的唿喊聲響徹雲霄,讓原本就有些驚慌失措的官軍更是人心惶惶。而處在包圍圈中心的劉光世聽到這些喊聲後,心中不禁升起一絲恐懼。他下意識地想要後退,卻發現身後早已被梁山軍死死堵住,根本無路可退。
就在這時,劉光世看到前方一名將領手持一把巨大的青龍偃月刀,威風凜凜地立於馬上,此人正是梁山好漢關勝。隻見關勝怒目圓睜,大聲喝道:“劉光世,你如今已中了我家主公和軍師精心布置的埋伏,插翅難逃,還不快快下馬受降!”
劉光世聞言頓時惱羞成怒,他高聲大喊道:“休要張狂,今日就算戰死在此,也要與你們拚個魚死網破!”說罷,他手中長槍一揮,便毫不猶豫地衝入亂軍之中,奮力廝殺起來。
一時間,戰場上喊殺聲、兵器相交聲交織在一起,響徹天地。雙方士兵短兵相接,展開了一場激烈無比的生死搏鬥。然而,此時的官軍們由於事先毫無防備,已經完全陷入了混亂之中,個個驚慌失措,戰鬥力大打折扣。相比之下,梁山軍則士氣高昂,訓練有素,且眾多猛將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很快就占據了上風。
在這場混戰中,梁山軍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官軍被殺得節節敗退,屍橫遍野。盡管劉光世拚盡全力,左衝右突,但終究難以扭轉戰局。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身邊的官軍越來越少,自己也逐漸體力不支。但他深知此刻唯有拚死一戰,才有一線生機,所以依舊咬緊牙關,繼續在敵陣中浴血奮戰。
且說那劉光世確實有些能耐,隻見他手握一杆長槍,左右揮舞,竟能與陳贇、耿恭二人同時周旋而不落下風。雖說隻是勉力遮擋,可一時間這兩位猛將也難以將其拿下。
正在此時,一旁觀戰的宣讚瞅準時機,迅速張弓搭箭,瞄準劉光世便是一箭射出。那劉光世一心應對眼前強敵,未曾料到會有人暗施冷箭,猝不及防之下,箭矢直直地射中了他的肩膀。隻聽得一聲慘叫,劉光世當即翻身落馬。
陳贇與耿恭見狀大喜,正欲上前生擒劉光世之際,忽聞一聲暴喝如雷貫耳:“賊寇休得張狂!看刀!”原來是韓世忠手提一把寒光閃閃的大刀疾馳而來。隻見他氣勢如虹,衝入敵陣後奮勇廝殺,幾刀下去便硬生生地逼退了陳贇和鄧飛。宣讚見勢不妙,連連放箭企圖阻止韓世忠前進,然而韓世忠身手敏捷異常,左閃右避間輕鬆躲開了這些利箭。
緊接著,韓世忠一個箭步衝到倒地的劉光世身旁,將其扶起並安置於馬上。隨後他親自在前開道,妄圖帶著劉光世衝破重重包圍殺出一條生路。
這韓世忠雖勇不可當,奈何敵軍數量眾多且實力強大,僅憑他一人之力終究難以扭轉整個戰局。那邊廂,史康明遭遇了關勝,戰不多時,便被關勝手起刀落,劈成兩半;這邊周士陰在混亂不堪的戰場上恰好撞見了燕翎,二人隨即展開一場激烈搏鬥。怎奈周士陰武藝稍遜一籌,交手不過三十餘個迴合,便已漸感力不從心,難以招架燕翎淩厲的攻勢。就在周士陰苦苦支撐之時,朱仝及時趕到,趁其不備猛地伸手一抓,將周士陰從馬背上狠狠揪下,輕輕鬆鬆就將其活捉而去。
韓世忠緊緊地護著身受重傷的劉光世,手中長槍揮舞得密不透風,如同一頭兇猛的雄獅一般,帶領著殘部在梁山士兵的重重包圍之中奮力衝殺。梁山士兵皆是訓練有素、身經百戰之輩,但麵對韓世忠這般勇冠三軍的猛將,他們也隻能節節敗退,難以阻擋其前進之勢。
沒過多久,韓世忠便成功地殺出了那片茂密的樹林。然而,四周依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梁山軍,顯然他們尚未完全脫離敵人的包圍圈。
韓世忠目光如炬,凝視著前方的道路。如果朝著東南方向行進,隻需再突破一段距離,他便能與在那裏等候多時的高衝漢所率領的大軍成功會師。可不知為何,一種強烈的直覺湧上心頭,讓他覺得此路不通。憑借多年征戰沙場的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他斷定梁山軍定然在此處設有嚴密的埋伏。
經過一番短暫而細致的觀察後,韓世忠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向東南方向突圍的計劃,轉而將目標鎖定在了相對較為薄弱的東北方向。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極為準確。當他們衝向東北方時,遇到的梁山兵力確實比其他地方要少得多。盡管如此,戰鬥依然異常激烈,韓世忠身上也增添了不少傷口,但好在最終他成功地帶著受傷不輕的劉光世突出重圍。
然而,韓世忠絲毫不敢鬆懈,更不敢有片刻停歇。就在此時,一直趴在馬背上的劉光世突然抬起頭來,大聲喊道:“韓世忠,速速前往東昌府!”
韓世忠聞言一怔,剛想開口說些什麽,卻被劉光世急切地打斷道:“別猶豫了!沒時間磨蹭了,趕快出發!否則一旦梁山軍重新合圍上來,我們就插翅難逃啦,到時候我們誰也跑不掉。”
“是”
韓世忠最終沒有說什麽,而是帶著劉光世朝著東昌府的方向奔去了。
劉光世現在受了傷,再加上連續打了幾次敗仗,現在對梁山實在是沒有信心了,他準備給老爹寫信,讓他把自己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