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非為孤之忠義也!
諸葛亮重生,一切盡在掌握! 作者:刷我滴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將軍先君在時,南征北戰無往不利,而將軍先君身死之時,討逆以十七之年歲,起於微末,先為袁術征伐,後又敢以傳國玉璽往袁術借兵三千。
往救家人,招兵買馬,從此,揚州遂平,慈亦因此敗於討逆,然卻心服口服,遂以討逆以驅使,此討逆之能也!
將軍領江東之時又是何等年歲?比討逆當初之境遇何如?卻為何反不如討逆?更不如討逆之看顧家人之德也?
故慈有言:將軍相比討逆,如蠟燭與明月爭輝,將軍相比丞相,更如繈褓之孩童而與霸王也!
慈在此奉勸將軍,應善待討逆之子,如若不然,慈打破江東之日,將軍一脈,盡皆誅除,勿謂言之不預!
太史慈敬獻!”
“反了!反了!放肆!放肆!這賊子如何敢爾!”
孫權拔起長劍將那幾案砍了個七零八落。
兀自不解氣,便將手中長劍在屋中亂砍,刹那間,本來幹淨整潔的屋子變得支離破碎。
他平生最恨江東之人拿孫策之死做文章,他當時隻是一個小小的郡守,為孫策戍守一方罷了。
哪有那麽大的能力去派人刺殺孫策?
再說,那時的江東雖然看起來風平浪靜,但是底下卻是波濤洶湧,孫權還指望孫策能夠憑借武勇護住江東。
這樣他就可以安享富貴,怎敢做殺兄奪地之事?
更恨人家說他不如孫策,而當年當著他麵說他不如孫策的正是孫策本人,孫權深以為恨。
現在太史慈竟然兩個都占了!
自己的三弟孫翊那也是因為脾氣暴躁,所以才被他的部將所殺,怎麽也和自己扯上了關係?
不讓自己的侄兒出去,那更是擔心有人傷了他的性命,折卻了亡兄的唯一血脈。
至於減少用度,好吧,孫權實在是編不下去了,即使是騙自己的心也騙不到。
他憤怒地將太史慈的書信撕成碎片,想了一下,還是不行,就引著火來,將其燃成了灰燼。
護衛聽得孫權在屋中大吼大叫,而後更是乒乒乓乓地響個不停,護衛們嚇壞了,還以為孫權出了什麽事,急忙衝了進去。
孫權憤怒地瞪了護衛們一眼:“都滾出去!誰讓你們進來的!都去四處看看,太史慈的家中怎麽會空無一人?
守衛是幹什麽吃的?一大家子悄無聲息地出聲竟然沒有發現?這是失職,該殺!”
孫權此刻已然氣急,開始直唿太史慈的名字了。
一眾護衛也是麵麵相覷,他們進來的時候也都懵圈了,沒想到怎麽突然之間一大家子的人就沒了呢!
現在太史將軍生死未卜,然而大家也知道那是說的好聽,想來應該早就死了,家人卻保護不周,這叫主公如何對眾將交代?
怪不得孫權發這麽大的火!可是他們卻哪裏知道孫權因何而發火!
“數落孤的不是,還敢威脅孤!幾十萬大軍已經被孤擊敗,太史慈你竟然還敢揚言蕩平江東,真是好大狗膽!
孤若見你,必然將汝碎屍萬段,以報今日之辱,更為報公績被殺之仇。”
此時的孫權早已被憤怒衝昏了頭腦,卻沒想到太史慈如果投降曹操的話為什麽曹操戰敗之前投降呢?
那個時候江東投降曹操的可謂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即使作為曹操的內應,又為何不在大戰開始前向曹操戳破黃蓋的詐降之計呢?
難道隻為了讓淩統中個埋伏?一個將領罷了,好香的嗎?和整個江東比一個淩統算個什麽呢!
隻要冷靜下來細細思考一番,就知道這封信根本站不住腳。
或者更為直接的,拿著這封信交給和太史慈最熟悉的將領看看是不是太史慈的筆跡不就可以分辨出來真假了。
但諸葛亮的險惡用心就在這裏。
他信中所寫的內容就是要讓孫權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再加上先入為主的心思,孫權已經認定了這封信是太史慈所寫,日後即便冷靜下來,周瑜等將也抱有懷疑態度前來問詢。
那孫權也隻能一口咬定太史慈就是投降曹操了。
即使日後太史慈出現在劉備軍中,那也是從曹操手中俘虜而來,與孫權何幹?
而對於太史慈來說,這就是徹底斷了他迴江東的後路。
想想如果當初曹操能有諸葛亮如今這般睿智,何愁留不下關羽?*(注)
孫權悲痛而去,憤怒而歸,須臾,護衛們便拿了北門的守門軍士來言道:“稟主公,這軍士言曾看到太史將軍將軍出城。”
那軍士不知道發生了何事,看到孫權麵色陰沉,急忙跪拜道:
“主公,屬下不知,太史夫人言帶太史公子出城踏青,並令下人服侍,屬下便沒敢多問,放其出城了。”
孫權沒有多問,隻是揮了揮手,護衛已明其意,當下將其推出階外,斬訖報來。
張昭當時在城中,見之便進前問孫權道:“不知守門軍士所犯何事?為主公斬了?”
孫權看著張昭,太史慈信中的內容又驀然湧上心頭:“子布、子綱冒犯天顏,威逼將軍降曹……”
剛壓下去的無名火又竄了上來,衝著張昭大喝道:“犯了何事?太史慈降曹了,還殺了淩公績,那守門軍士瞎了狗眼,
竟然將太史慈的家眷都放出了城,你說他犯了何事?你說該不該斬他!”
張昭嚇了一跳,平時這個主公都是喜怒不形於色的,而且耳根子還比較軟。
今天這是怎麽了?剛打了一個大勝仗,不應該可喜可賀的嗎?
即使淩統被殺,太史慈生死不知也不應該衝我發這麽大的火吧?
等等!
吳侯他說什麽?
太史慈降曹了?
怎麽可能?如今江東可是剛剛打敗了曹操!他怎麽可能降曹!
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太史將軍平生為人昭卻是熟知,勇猛無雙,心懷忠義,更是討逆將軍留給主公的大將,怎麽可能降曹?還請主公明鑒。”
“心懷忠義!是對伯符的忠義,而非對孤的忠義吧!”
孫權的聲音很冷,但卻一字一句說的很清楚。
往救家人,招兵買馬,從此,揚州遂平,慈亦因此敗於討逆,然卻心服口服,遂以討逆以驅使,此討逆之能也!
將軍領江東之時又是何等年歲?比討逆當初之境遇何如?卻為何反不如討逆?更不如討逆之看顧家人之德也?
故慈有言:將軍相比討逆,如蠟燭與明月爭輝,將軍相比丞相,更如繈褓之孩童而與霸王也!
慈在此奉勸將軍,應善待討逆之子,如若不然,慈打破江東之日,將軍一脈,盡皆誅除,勿謂言之不預!
太史慈敬獻!”
“反了!反了!放肆!放肆!這賊子如何敢爾!”
孫權拔起長劍將那幾案砍了個七零八落。
兀自不解氣,便將手中長劍在屋中亂砍,刹那間,本來幹淨整潔的屋子變得支離破碎。
他平生最恨江東之人拿孫策之死做文章,他當時隻是一個小小的郡守,為孫策戍守一方罷了。
哪有那麽大的能力去派人刺殺孫策?
再說,那時的江東雖然看起來風平浪靜,但是底下卻是波濤洶湧,孫權還指望孫策能夠憑借武勇護住江東。
這樣他就可以安享富貴,怎敢做殺兄奪地之事?
更恨人家說他不如孫策,而當年當著他麵說他不如孫策的正是孫策本人,孫權深以為恨。
現在太史慈竟然兩個都占了!
自己的三弟孫翊那也是因為脾氣暴躁,所以才被他的部將所殺,怎麽也和自己扯上了關係?
不讓自己的侄兒出去,那更是擔心有人傷了他的性命,折卻了亡兄的唯一血脈。
至於減少用度,好吧,孫權實在是編不下去了,即使是騙自己的心也騙不到。
他憤怒地將太史慈的書信撕成碎片,想了一下,還是不行,就引著火來,將其燃成了灰燼。
護衛聽得孫權在屋中大吼大叫,而後更是乒乒乓乓地響個不停,護衛們嚇壞了,還以為孫權出了什麽事,急忙衝了進去。
孫權憤怒地瞪了護衛們一眼:“都滾出去!誰讓你們進來的!都去四處看看,太史慈的家中怎麽會空無一人?
守衛是幹什麽吃的?一大家子悄無聲息地出聲竟然沒有發現?這是失職,該殺!”
孫權此刻已然氣急,開始直唿太史慈的名字了。
一眾護衛也是麵麵相覷,他們進來的時候也都懵圈了,沒想到怎麽突然之間一大家子的人就沒了呢!
現在太史將軍生死未卜,然而大家也知道那是說的好聽,想來應該早就死了,家人卻保護不周,這叫主公如何對眾將交代?
怪不得孫權發這麽大的火!可是他們卻哪裏知道孫權因何而發火!
“數落孤的不是,還敢威脅孤!幾十萬大軍已經被孤擊敗,太史慈你竟然還敢揚言蕩平江東,真是好大狗膽!
孤若見你,必然將汝碎屍萬段,以報今日之辱,更為報公績被殺之仇。”
此時的孫權早已被憤怒衝昏了頭腦,卻沒想到太史慈如果投降曹操的話為什麽曹操戰敗之前投降呢?
那個時候江東投降曹操的可謂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即使作為曹操的內應,又為何不在大戰開始前向曹操戳破黃蓋的詐降之計呢?
難道隻為了讓淩統中個埋伏?一個將領罷了,好香的嗎?和整個江東比一個淩統算個什麽呢!
隻要冷靜下來細細思考一番,就知道這封信根本站不住腳。
或者更為直接的,拿著這封信交給和太史慈最熟悉的將領看看是不是太史慈的筆跡不就可以分辨出來真假了。
但諸葛亮的險惡用心就在這裏。
他信中所寫的內容就是要讓孫權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再加上先入為主的心思,孫權已經認定了這封信是太史慈所寫,日後即便冷靜下來,周瑜等將也抱有懷疑態度前來問詢。
那孫權也隻能一口咬定太史慈就是投降曹操了。
即使日後太史慈出現在劉備軍中,那也是從曹操手中俘虜而來,與孫權何幹?
而對於太史慈來說,這就是徹底斷了他迴江東的後路。
想想如果當初曹操能有諸葛亮如今這般睿智,何愁留不下關羽?*(注)
孫權悲痛而去,憤怒而歸,須臾,護衛們便拿了北門的守門軍士來言道:“稟主公,這軍士言曾看到太史將軍將軍出城。”
那軍士不知道發生了何事,看到孫權麵色陰沉,急忙跪拜道:
“主公,屬下不知,太史夫人言帶太史公子出城踏青,並令下人服侍,屬下便沒敢多問,放其出城了。”
孫權沒有多問,隻是揮了揮手,護衛已明其意,當下將其推出階外,斬訖報來。
張昭當時在城中,見之便進前問孫權道:“不知守門軍士所犯何事?為主公斬了?”
孫權看著張昭,太史慈信中的內容又驀然湧上心頭:“子布、子綱冒犯天顏,威逼將軍降曹……”
剛壓下去的無名火又竄了上來,衝著張昭大喝道:“犯了何事?太史慈降曹了,還殺了淩公績,那守門軍士瞎了狗眼,
竟然將太史慈的家眷都放出了城,你說他犯了何事?你說該不該斬他!”
張昭嚇了一跳,平時這個主公都是喜怒不形於色的,而且耳根子還比較軟。
今天這是怎麽了?剛打了一個大勝仗,不應該可喜可賀的嗎?
即使淩統被殺,太史慈生死不知也不應該衝我發這麽大的火吧?
等等!
吳侯他說什麽?
太史慈降曹了?
怎麽可能?如今江東可是剛剛打敗了曹操!他怎麽可能降曹!
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太史將軍平生為人昭卻是熟知,勇猛無雙,心懷忠義,更是討逆將軍留給主公的大將,怎麽可能降曹?還請主公明鑒。”
“心懷忠義!是對伯符的忠義,而非對孤的忠義吧!”
孫權的聲音很冷,但卻一字一句說的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