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鳴前期發行的帶標點符號的《詩經》,也引起了反響,但也有反對的聲音,就是一些老古董。儒家崇尚的大同世界在三皇五帝時代,複古、崇古甚少疑古、辯古。這是理學還沒發軔,儒學從唐朝傳承而來,還雜亂無章。唯一都被認可的是仁、孝、忠、信,並沒有統一的流派。理學還沒冒頭,周敦頤還沒出生呢。
孟鳴近期被人攻訐了,說孟鳴以祥瑞進幸,褻瀆經義,其罪可誅。顯然對他的標點符號的應用進行攻訐。其實那個時代都有一群人,曲解經義,以為己用,以為自己是儒家正宗,不符合自己觀點的就視為離經叛道。其中以國子監的教授魏留行,對孟鳴攻訐最甚。孟鳴也決定出書駁斥,並在東京早報發表署名文章《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與時俱進》的文章,指出不可厚古薄今,儒家學說諸多被曲解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偽作。指出現行的《古文尚書》有一部分可能係偽作,《尚書》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後來儒家補充進去的托古作品。清初閻若璩著《古文尚書疏證》、惠棟著《古文尚書考》,辨析詳明、證據周密,讓偽書無處可躲。孟鳴引用了其中的最有利的證據,論證是偽作。他提出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躬行實踐”的理論,提出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標準,指出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孟鳴是來自千年之後的現代發達社會,儒學已經不是主流了,偉人都走下神壇的時代,所以孟鳴在大宋的一些觀點和做法是不被接受的,甚至會被視為異端。孟鳴就借助王陽明的心學,給自己貼金、撐起保護之傘。心學有三大核心命題: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首先心即理的理論是:“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這句話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你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你大腦裏的全部就構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之外,對你來說,不存在另外一個世界。或者說,另外一個所謂的客觀世界,對你來說不存在任何意義。心學並沒有否認“物”的客觀存在,隻是針對於一個特定的人來講的。比如一本書,我看到它了,那麽它就存在我的心裏,你沒有看到它,那麽它在你的心裏就不存在。但客觀上講,這本書仍然是存在的。
其次是知行合一,是心學核心中的核心,有道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隻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意思是:以知為行,認為知是行的先導,行是知的體現。知是行的開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為表裏,不可分離。知是認知,行是行動。“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所以知行其實是一迴事,即知行合一。簡單地講就是身體力行,知行合一,不可離開親身實踐而空談學問,因為知與行本身就是一個整體。隻有去實踐了,你才擁有這個知識,不去做,即使你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理論,也無法真正獲得這個知識,隻不過是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空洞無比。後世偉人提出的“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標準”也契合“知行合一”的理論。
最後就致良知了,“良知之外,別無知矣;故致良知是聖人教人第一義。”意思是:天下間沒有比良知更好的東西了。聖人要教導好別人,自己首先必須要做到致良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一個人隻要心有善念,心存良知,即使是身份卑微的凡夫俗子,也可以成為聖賢。這與佛家中“萬物皆有佛性”是一理。每個人都有良知,這源自於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要人跟隨自己的良知,如果你想“為天地立心,為萬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那就必須跟隨自己的良知,而不能以利益為第一出發點。
孟鳴就剽竊了王陽明的新學,創立出自己的新學主張,被時下的人們稱為“孟氏新學”。其實孟鳴認為天下文章一大抄,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孟鳴的文章一發表就引起了巨大的爭議,許多儒學大家加入了爭辯,《古文尚書》幾乎被認定為偽作。帶來的影響是巨大,視為圭臬的聖典就失去了光環,儒生的信仰受到巨大的衝擊,處於迷茫中。孟鳴接著又發表了一篇《儒學之使命》:其中寫出來儒學的發展曆程,從孔孟到董仲舒,從百家爭鳴到焚書坑儒再到獨尊儒術。指出來儒學的積極作用,也指出了現在儒學的局限。提出儒學的使命:“尊順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知行合一,努力達到聖賢境界。”總結為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但忠君愛國是前提。
此文一出自孟氏的北海學派產生了,竟引起了眾多讀書人的共鳴,奄然給眾人迷惘的眼前打開了一扇大門,可以做為今後的行動準則。一時間眾儒生使命感滿滿、豪情無限,竟在內心裏引之為圭臬了。魏留行之輩鴉雀無聲了。孟鳴的世界一時清淨了許多。唯一的好處是《東京早報》發行量大增,這兩期都增發了十萬份,被帶往了全國各處。
現在朝堂也不平靜,出奇地一致關注著這場儒學之爭,孟鳴寫的兩篇文章很快擺在了官家和朝中大佬的書案前,最後官家把朝中重臣、國子監名師、經學大家召集一堂,討論這場學術論戰。最後孟鳴的兩篇文章辨析詳明、證據周密,符合經義,所以可引為經典,可為圭臬。“知行合一,躬行實踐”的理論。最後被孔衍公下令引入孔府的典籍中,刻於孔廟中。
孟鳴近期被人攻訐了,說孟鳴以祥瑞進幸,褻瀆經義,其罪可誅。顯然對他的標點符號的應用進行攻訐。其實那個時代都有一群人,曲解經義,以為己用,以為自己是儒家正宗,不符合自己觀點的就視為離經叛道。其中以國子監的教授魏留行,對孟鳴攻訐最甚。孟鳴也決定出書駁斥,並在東京早報發表署名文章《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與時俱進》的文章,指出不可厚古薄今,儒家學說諸多被曲解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偽作。指出現行的《古文尚書》有一部分可能係偽作,《尚書》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後來儒家補充進去的托古作品。清初閻若璩著《古文尚書疏證》、惠棟著《古文尚書考》,辨析詳明、證據周密,讓偽書無處可躲。孟鳴引用了其中的最有利的證據,論證是偽作。他提出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躬行實踐”的理論,提出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標準,指出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孟鳴是來自千年之後的現代發達社會,儒學已經不是主流了,偉人都走下神壇的時代,所以孟鳴在大宋的一些觀點和做法是不被接受的,甚至會被視為異端。孟鳴就借助王陽明的心學,給自己貼金、撐起保護之傘。心學有三大核心命題: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首先心即理的理論是:“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這句話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你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你大腦裏的全部就構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之外,對你來說,不存在另外一個世界。或者說,另外一個所謂的客觀世界,對你來說不存在任何意義。心學並沒有否認“物”的客觀存在,隻是針對於一個特定的人來講的。比如一本書,我看到它了,那麽它就存在我的心裏,你沒有看到它,那麽它在你的心裏就不存在。但客觀上講,這本書仍然是存在的。
其次是知行合一,是心學核心中的核心,有道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隻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意思是:以知為行,認為知是行的先導,行是知的體現。知是行的開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為表裏,不可分離。知是認知,行是行動。“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所以知行其實是一迴事,即知行合一。簡單地講就是身體力行,知行合一,不可離開親身實踐而空談學問,因為知與行本身就是一個整體。隻有去實踐了,你才擁有這個知識,不去做,即使你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理論,也無法真正獲得這個知識,隻不過是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空洞無比。後世偉人提出的“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標準”也契合“知行合一”的理論。
最後就致良知了,“良知之外,別無知矣;故致良知是聖人教人第一義。”意思是:天下間沒有比良知更好的東西了。聖人要教導好別人,自己首先必須要做到致良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一個人隻要心有善念,心存良知,即使是身份卑微的凡夫俗子,也可以成為聖賢。這與佛家中“萬物皆有佛性”是一理。每個人都有良知,這源自於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要人跟隨自己的良知,如果你想“為天地立心,為萬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那就必須跟隨自己的良知,而不能以利益為第一出發點。
孟鳴就剽竊了王陽明的新學,創立出自己的新學主張,被時下的人們稱為“孟氏新學”。其實孟鳴認為天下文章一大抄,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孟鳴的文章一發表就引起了巨大的爭議,許多儒學大家加入了爭辯,《古文尚書》幾乎被認定為偽作。帶來的影響是巨大,視為圭臬的聖典就失去了光環,儒生的信仰受到巨大的衝擊,處於迷茫中。孟鳴接著又發表了一篇《儒學之使命》:其中寫出來儒學的發展曆程,從孔孟到董仲舒,從百家爭鳴到焚書坑儒再到獨尊儒術。指出來儒學的積極作用,也指出了現在儒學的局限。提出儒學的使命:“尊順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知行合一,努力達到聖賢境界。”總結為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但忠君愛國是前提。
此文一出自孟氏的北海學派產生了,竟引起了眾多讀書人的共鳴,奄然給眾人迷惘的眼前打開了一扇大門,可以做為今後的行動準則。一時間眾儒生使命感滿滿、豪情無限,竟在內心裏引之為圭臬了。魏留行之輩鴉雀無聲了。孟鳴的世界一時清淨了許多。唯一的好處是《東京早報》發行量大增,這兩期都增發了十萬份,被帶往了全國各處。
現在朝堂也不平靜,出奇地一致關注著這場儒學之爭,孟鳴寫的兩篇文章很快擺在了官家和朝中大佬的書案前,最後官家把朝中重臣、國子監名師、經學大家召集一堂,討論這場學術論戰。最後孟鳴的兩篇文章辨析詳明、證據周密,符合經義,所以可引為經典,可為圭臬。“知行合一,躬行實踐”的理論。最後被孔衍公下令引入孔府的典籍中,刻於孔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