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1


    羅空離開衡山時曾有誓言,“逢山拜廟,見寺參佛,遇難救難,隨緣度人。”因此四人也不騎馬,一路步行,苦行七天來到衡水。羅空道:“衡水有座寶雲寺,寺內有座寶雲塔,建於宋代,內供佛像,遠近聞名,我們就在衡水暫住一晚,明日一早前去參佛。”世安道:“也好,大家也都走累了。”


    經過七天地疲勞旅行,斯仁早有怨言,一路上喋喋不休,叫苦喊累的,阿拉太也覺得如此行走非長久之計,但礙於世安情麵,也沒有將話明說出來。


    晚上住在旅館裏,這是一間大房,房內剛好有四張床鋪,熱心的店家送來開水和茶葉,世安為每人泡了一杯茶,待茶涼後,阿拉太和斯仁端起茶杯一飲而盡,羅空卻不喝,從自己的包裹裏取出一塊布,將布套在空壺裏,找店家拿來一壺涼水倒入壺中,水滿後將布的四角拎起,讓布中的水慢慢浸過流入壺中。羅空將布放在水中衝洗幾下再擰幹收迴,又將裝滿涼水的壺送到店家那兒,請店家燒開後再送來泡茶。


    羅空怪怪的舉止讓阿拉太、斯仁和世安大惑不解。


    “大師,你這是幹什麽?”斯仁問。


    羅空專注於自己的這一切,沒有注意到三人的詫異,斯仁這麽一問,再才抬頭,發現三人眼神怪異,忙解釋道:“佛經中說,一缽水中有四萬八千蟲子,生喝此水,跟殺生毫無二別,故而菩薩戒中二十八輕戒裏就有一條‘飲有蟲水戒’,出家人喝水應當飲用無蟲的水,否則就是殺生,我用布過濾水,將可能存在的蟲子濾掉,使其不入壺中,然後用水衝洗,將布上的蟲子洗迴水裏,送他們重返家園。”


    羅空平淡地解釋,似拉家常,可阿拉太、斯仁、世安三人卻大受震撼。斯仁道:“大師,如你所言,我斯仁豈不是天天殺生?”羅空道:“阿彌陀佛,豈止是你,眾生造下無邊罪業卻不自知,可悲、可憐、可歎!”斯仁本有怨言要吐,今見羅空如此慈悲,滿肚子的苦水也不好意思倒了。


    羅空照例拿出一本《地藏菩薩本願經》輕誦起來,店主送來開水,世安為羅空泡了一杯茶放在桌上,隨手輕輕地翻開羅空放在桌上的另一本《佛說三世因果經》,也專心地看著。阿拉太好奇,湊近羅空想聽聽他在念什麽,隻聽他誦道:


    慈因積善,誓救眾生,


    手中金錫,振開地獄之門,


    掌上明珠,光攝大千世界,


    ……


    阿拉太又來到世安這邊,隻聽世安輕聲念道:


    眾生自悟自度,哪見佛度眾生。


    淨心便是淨土,正直便是佛尊。


    阿拉太悄聲問世安:“隻聽說佛度眾生,怎麽又道‘眾生自悟自度’?如果自悟自度,那還要佛幹什麽?”世安也不明白:“我也不懂,在少林寺三年,我就沒讀過經書,整日隻知道練武,曾記得王善道長說過,少**僧不念佛經,很可能會走火入魔,武術越高,魔性越強,對人世危害越大,如今別人叫我們魔王,莫非我們已經入魔了?”


    這時羅空誦完經文,端起茶杯喝茶,阿拉太趁機問道:“大師,可否向您請教?”在醫館時,阿拉太借請教為名企圖戲弄羅空,但這次卻是真誠求教開示。羅空喜道:“你有心求佛,可喜可賀。”


    “經上說‘眾生自讀自悟,哪見佛度眾生’這與‘佛度眾生’不是自相矛盾?”阿拉太問道,世安也專注地等待羅空講解。


    羅空道:“所謂佛度眾生,其實是指佛傳授佛法給眾生,無明眾生按照佛留下的方法去做,自修、自悟、自度,隻要有恆心,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即可斬斷煩惱,獲得解脫。所以,雖名為佛度,實為自度呀。”


    羅空說完,又自念道: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時度此身。


    羅空道:“人生短暫,世人看不清一切皆是虛妄,爭名奪利,失卻真心,不見佛性,到頭來全是一場空。”


    阿拉太又問:“大師,極樂世界看不見摸不著,既然人生短暫,何不及時行樂?”


    “諸法皆空,樂也不實。所謂至喜不喜,至樂不樂,隻有看破紅塵,尋迴本心,方能得到不喜之喜,不樂之樂,這才是真正的喜樂。”


    阿拉太問道:“那如何才能成佛呢?”


    羅空道:“空中見**非色,色裏見空方成佛!”


    阿拉太聽不明白,更問道:“如何色裏見空?常誦經文,勤拜菩薩可有功德?”


    羅空道:“心中無佛即是佛,一心求佛難成佛!”


    2


    寶雲寺規模不大,卻是衡水名刹。羅空、阿拉太、斯仁、世安四人在寺內各處參拜後,又來到高達十餘丈的寶雲塔下。寶雲塔又名“擎天柱”,內供佛像,羅空等人禮拜完畢後已是晌午,四人離開寶雲寺準備迴城。


    剛出寺門,斯仁就喊肚中饑餓,羅空道:“世安,我包裏帶來三個饅頭,取來給斯仁吃吧。”“我不吃我不吃,又幹又硬的,我還是迴到城裏去吃飯。”斯仁一聽要給自己饅頭吃,趕忙擺手推卻。


    世安早已摸出一個饅頭,見斯仁不要,就順手遞給羅空,羅空接了,世安又取出一個遞給阿拉太,阿拉太本也餓了,但是看了看饅頭,又沒了食欲,搖頭不要,世安隻得將饅頭又放迴包裏。


    說來也巧,羅空剛剛吃完饅頭,就見路邊有一衣衫襤褸的乞婦,正有氣無力地敲著一戶人家的門,許久不見有人開門,老婦顯得極度失望。羅空趕緊讓世安取來剩餘的兩個饅頭,拿著饅頭走向老婦,老婦人見羅空送來食物,眼睛一亮,接過饅頭連說謝謝,一邊大口大口地吃著饅頭,一邊喜滋滋地走了。


    羅空蹲下腰撿起一小塊饅頭皮,在地上左看右看,將饅頭皮輕輕放在路邊的草叢裏,然後繼續前行,邊走邊歎氣。世安問道:“大師為何哀歎?”斯仁笑對阿拉太道:“大師真奇怪,將饅頭皮撿起來又丟下,不是浪費力氣麽!”


    羅空邊走邊說:“我悔不該吃了那個饅頭,不然的話,就可以多給老婦人一個,這個饅頭對我來說並非急需,可她饑餓難忍,一個饅頭對她來說彌足珍貴。”羅空搖頭自責,然後又看看斯仁,說道:“剛才那老婦吃得太急,掉了一小塊饅頭皮,我想無需多久,定會有成百上千的螞蟻聚集,但路中間人來人往,如果行人不慎一腳踩下,必定死傷無數,豈不造孽?我將饅頭皮放到路邊草叢裏去,讓螞蟻既可享受美食,又無被踩死的危險,還可以避免行人無端造業,怎能是浪費力氣?”


    活佛一語,三魔汗顏。


    3


    四人一路南下,先後參拜了清河縣千年古寺隆興寺、道教名觀玉皇宮、聊城華嚴寺、濮陽皇覺寺、清豐關爺廟、東明聖賢寺、長垣銅塔寺、天寧寺等,其中還應邀在清河隆興寺、東明聖賢寺與眾僧探討佛經,開壇講法。經過二個月的長途跋涉,終於來到開封大相國寺門口。


    大相國寺是一座名刹,羅空自然不能錯過,大相國寺方丈淨修法師也是一位得道高僧,法名取自《妙法蓮花經》中:“淨修梵行,恆為諸佛之所稱讚。”淨修法師早聞南方活佛羅空大師立下誓言:“逢山拜廟,見寺參佛,遇難救難,隨緣度人。”今羅空從北而來,路經開封,必會來大相國寺參禪,因此兩月前就吩咐寺內眾僧,如有羅空大師進寺參佛,務必速速通報。


    羅空等四人進寺而來,世安幫助羅空請香、上香,隨同羅空參拜諸佛、菩薩、羅漢,阿拉太和斯仁則跟在後麵這裏看看,那裏摸摸,偶爾也拜拜,一副好奇的樣子。


    寺內首座無相大師見來了個僧人,仔細打量一番,見來者精神飽滿,氣度不凡,因此上前問話:“大師哪裏來?是何德號?”羅空趕忙迴禮道:“衡山羅空,路過貴寺,特來參佛。”無相大喜:“果真是了,敝寺方丈淨修法師一直盼著活佛前來說法。”無相吩咐小僧趕快去通報方丈,轉身又道:“活佛請後堂用茶。”羅空見說,遂帶阿拉太三人隨無相來到後堂落座。


    不一會,方丈淨修來了,羅空站起來與淨修相互施禮,淨修說:“羅空大師在南方廣布佛法,不僅自己修心修佛,又不忘度化世間眾生,真是佛門楷模,老衲在大相國寺三十多年,從來是自己修學,未曾到寺外給俗家人傳道布法,與大師比起來,實在是慚愧。”


    羅空忙說:“方丈過獎了,貧僧對佛法領悟還很膚淺,哪比得上大師?”


    淨修道:“大師謙虛了,當前世風日下,民心浮躁,盜賊蜂擁而起。開封是中原腹地,常遭盜賊侵擾,百姓多災多難。老衲早就聽說當今中國有東儒方青、南佛羅空、西道王善、北法曹印,四人持度罪金牌教化百姓,度罪撫民,製定善法,救黔首於水火,可欽可敬。作為佛門中人,老衲對大師極是敬仰,兩月前,聽聞大師在京城受到皇上嘉獎,並南歸衡陽,老衲就一直盼著大師能來大相國寺開壇講法,今日有幸,果遇大師,不知大師可遂老衲心願否?”


    羅空聽淨修如此誇讚自己,心感不安,忙說道:“方丈繆讚,讓羅空惶恐。羅空這次出遊,本意就是要與佛門同道探討佛理,普及佛法,教化眾生,造福百姓,既然方丈有命,羅空敢不遵從?”


    淨修大喜,忙叫來寺內高僧及班首、監院、知客、僧值、衣缽等一一與羅空相見,又教眾僧準備法會事宜,再請羅空四人參觀大相國寺各處殿宇,到了晚上,安排四人在僧房住下,凡所需生活物品,都讓小僧具備齊全送來。


    斯仁摸了摸小僧送來的被子、毛巾、洗手盆、茶具等物品笑道:“這大相國寺果然大度,不像先前那些寺廟小家子氣。”


    阿拉太道:“聽說大相國寺乃皇家寺院,擁有田產千傾,不缺錢花,當然大氣了。”


    斯仁道:“我們在此多住些時日。”


    羅空聽了二人對話,歎道:“說起來也是不公,皇家寺院擁地千傾,財大氣粗,勝過鄉間地主,而那些破落小寺,僧人衣不遮體,食不果腹,佛門中尚且不公,何況俗世之間呢!”


    斯仁道:“大師,既然如此,你何不留在大相國寺,還迴那衡山窮廟裏去幹什麽?”


    羅空笑道:“出家人豈能貪戀身外之物?我隻是感歎世道不公而已,並非嫌棄衡山寺院貧窮。”


    4


    經過七天的精心準備,羅空在大相國寺的弘法大會終於準備周全,全寺二百多僧眾、開封僧道司官員,以及精忠嶽廟、無梁廟、虎丘寺、天爺廟、孟薑女廟等寺廟僧侶以及佛教信眾等共約五百餘人參會。阿拉太、斯仁、世安也在聽眾中落座,聆聽羅空講法。


    淨修法師道:“素聞大師擅作佳聯,今日盛會非同一般,老衲意欲請大師賜聯一副,不知意下如何?”羅空道:“方丈有命,豈敢不從。”略加思索後,書下一聯:


    此心非心證菩提


    諸相空相見如來


    淨修大喜,無相大師讚不絕口,二人當即命人掛上,台下眾人見了,無不歡喜。


    已時一到,法會開始,淨修方丈請羅空登壇,羅空緩步上台,佛儀雍雅,全場肅然。


    這次大相國寺為羅空安排了三場講法,為期三天,分別講解《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法華經》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羅空佛音繞梁,洪亮悠遠: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


    羅空在台上講了二個時辰,按照方丈安排,講法完畢,眾人可向活佛請法,由羅空一一釋疑解惑。一年輕僧人站起來雙掌合十,口稱阿彌陀佛,恭敬言道:“大師,經文中說,佛弟子修行修成了外道,甚至修成了魔,請問這是為什麽?”羅空答道:“修成外道和魔,皆是二因,一是錯把意識心當成本心,無始無明。二是雖識本心,但不知開發,修行方法有誤,即便再努力,也決難成正果。”


    又一僧人問道:“經上說,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這是何意?”羅空迴道:“修行切忌心身不一,若身入佛門,心不入道,即便天天敲鍾念經,經文倒背如流,亦難領悟佛法真諦,與不聞佛法毫無二別,所以說心不修行,讀經與不讀經都是一樣的。”


    又一老僧請教:“人在黑屋之中,睜眼是黑,閉眼亦是黑。人若閉眼,點燈是黑,關燈亦是黑。黑屋點燈,人又睜眼,方見滿屋皆亮。請問大師,眾生見亮,是燈亮還是眼亮?”羅空迴道:“燈發光而顯色,眼睛見色,起作用的是眼而非燈。眼將色傳達給心,心受之而光明,起作用的是心而不是眼。故而不是燈亮,不是眼亮,是心亮了。”


    5


    “大哥、二哥,原本打算保護大師迴衡山後,我們兄弟三人在南方共謀大事,但世安跟隨大師數月以來,眼見耳聞,受教匪淺,決意遁入佛門,出家為僧,還望大哥二哥體諒。”


    一路上,阿拉太見世安與羅空形影不離,總擔心他會遠避紅塵遁世而去,不想今日果然。


    斯仁更是驚得目瞪口呆,半響才明白過來。斯仁摸摸世安額頭,確認他並非病中胡言亂語,不解地道:“你真是糊塗,這麽好的武功,不到江湖上吃喝玩樂圖個自在,偏偏要做和尚?”


    阿拉太也勸道:“世安,如果舍不得遠離大師,我們可到衡陽城中去打拚一番,那樣,隨時可以去山上探望大師。”


    世安對斯仁道:“武功好有什麽用?我自學武歸來,武功帶給我的,除了殺人外別無他用。”轉身又對阿拉太道:“在江湖上行走多年,我雖不懼歹人,可內心裏卻時時苦惱,羅空大師手無縛雞之力,卻無牽無掛,無有恐怖,大師超凡脫俗,一心救贖天下蒼生,令人敬仰,小弟意欲追隨,萬望大哥成全。”


    世安說完,站起來向阿拉太、斯仁鞠躬。


    阿拉太趕緊扶起,無不惋惜地道:“世安,你和斯仁是我最好的兄弟,大哥真是舍棄不下。”


    世安道:“還望大哥不要責怪小弟無情。”


    當初大興安嶺山下有言在先,世安到中原後若要另尋他路,阿拉太絕不強留,阿拉太不好食言,隻得道:“你心意已決,大哥多說無益,隻能依你了,以後我和斯仁常來看你。”


    阿拉太聲音哽塞,眼睛濕潤,欲罷不能。斯仁也舍不得三弟,呆呆地看著世安,心痛如絞。


    世安又將自己所剩的幾十兩金子送給阿拉太道:“這些金子是數年前唐海大哥相送,我本打算用他度過餘生,現在看來用不著了,大哥二哥拿去用吧。”


    阿拉太如何肯收,堅決將金子推了迴去,世安道:“我既入空門,當一身空空,豈有攜金帶銀皈依佛祖的?”阿拉太聽這一說,隻得收了。


    次日一早,羅空和世安就要啟程前往許昌開元寺,臨行之前,羅空對阿拉太道:“你、斯仁和世安都是誤入歧途之人,可惜你和斯仁久迷未醒,日後你二人自會明白我言不虛。今日一別,我們各奔東西,望你二人改惡從善,休要再打打殺殺。如果哪天信了我今日之言,望速來衡山歸真。”


    阿拉太道:“跟隨大師數月,阿拉太受益匪淺,阿拉太雖然慧根淺薄,無緣佛門,但一定謹記大師教誨。”


    羅空問:“你們打算到何處去?”


    阿拉太想了想說:“我想先去一趟承德寧城,然後再作計算。”


    “寧城?北方兵荒馬亂,寧城更是大清國與我大明朝爭雄鏖兵之地,你去寧城何為?”


    “寧城有個**寺,我想去看看。”


    羅空聽了,笑笑地點了點頭,一臉的欣慰,道:“你稍等一會,我去去就來。”羅空迴到僧房內取出筆墨,匆忙寫了一封信裝好,返迴道:“既然你要去**寺,就請你到後,將此信交給報恩法師,如果尋不著他,你就將信拆開。”


    阿拉太大以為奇,正準備問,羅空又道:“我和世安該啟程了,你們多加保重。”羅空將信交與阿拉太,與世安背起行李踏步而去,阿拉太和斯仁依依不舍地望著二人項背,直到蹤影盡無。阿拉太哀怨言道:“原以為我們三兄弟可生死相伴,未曾想這麽快就散了,世事無常,果然不假!”


    6


    行徑馬市,阿拉太和斯仁買了兩匹快馬,背上行李從北門出城,斯仁道:“大哥,如今不再跟隨那老和尚了,我們輕鬆自在,當去南方好好逍遙些日子,為何又要返迴北方,莫非還想著那**寺裏的貢品?”見阿拉太不迴答他,隻顧往前走去,斯仁策馬追上又問:“怎麽了大哥?”阿拉太道:“前幾日在包公祠遊玩,看見一副對聯,上麵寫著‘知恩投報是德,有恩不報非人。’我在**寺遇難,是寺內一老僧救了我,大哥若將此事忘了,豈不成了非人的畜生?兄弟,你我去一趟**寺,謝過救命之恩後,再無牽無掛的浪跡天下,豈不快哉。”斯仁大喜:“好,等我們玩夠了,再去衡山找世安消遣消遣,說不定那時他忍受不了清規戒律,又想著跟我們下山了呢。”阿拉太也笑道:“對,我們去衡山,帶個貌若天仙的姑娘,看他動心不動心,哈哈。”


    阿拉太和斯仁一路說笑,走了一個多月,繞過京城來到寧城。阿拉太和斯仁到了**寺前,見寺內僧人在門口支起大鍋,正在為過往乞丐施舍稀粥,一長排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人,手捧著空碗,排成長長的隊伍,焦渴地等待著施舍。斯仁道:“奇怪了,稀粥有什麽好吃的,怎麽這麽多人排隊討要?”


    正說著,突然聽到有人唿道:“斯仁大哥!”斯仁朝人群一看,驚道:“多俊傑?”斯仁下馬來到多俊傑身邊,多俊傑正好領了一碗稀粥,隨斯仁和阿拉太走到偏僻處。斯仁問:“你怎麽也離開唿倫貝爾了?”多俊傑道:“大哥有所不知,你走後,大金國滿人要與漢人交戰,在我們蒙古草原上到處抓人當兵,部落首領說我很能喂馬,將我推薦給滿人,他們強行將我押到錦州城外,後來趁滿人與漢人混戰之機,我騎上一匹最好的馬跑到寧城投奔姑姑來了。唉,不想這裏也遭軍士搶奪,百姓饑寒交迫,今天聽說**寺施舍稀粥,我特地從三十裏外趕來領取。”


    斯仁見多俊傑可憐,取出一錠銀子給他道:“兄弟,拿著迴去吧。”


    多俊傑謝過之後正要離開,斯仁又喊道:“兄弟,斯琴可好?”多俊傑一聽,頓時臉露悲傷神色,道:“大哥,斯琴妹妹她,死了。”斯仁大怒,一把抓住多俊傑怒目而視,問道:“你說什麽?”多俊傑哭喪著道:“半年前,斯琴妹妹被寶音那個畜生給奸殺了。”


    提到寶音,斯仁明白了,雙手慢慢放開多俊傑,癡呆地立著不動。寶音拖欠森格爾高利錢,被斯仁打得死去活來,寶音曾揚言要報複斯仁,斯仁一笑了之,並不放在心上,沒想到自己離開唿倫貝爾後,他竟然真的報複了。


    阿拉太亦是大怒,問道:“寶音如今何在?我迴海拉爾剮了他。”多俊傑道:“寶音自知罪業深重,跑去大金當兵,聽說已經戰死了。”


    斯仁朝多俊傑擺擺手,多俊傑捧著稀粥走了。斯仁癱坐在地上,目光呆癡,任由阿拉太如何勸解,斯仁隻是不言不語,就像木頭人一般。


    如果沒有阿拉太的三條計策,斯仁定然跟著森格爾吃香喝辣,絕不至於走到今日的窘境,想來想去,阿拉太不禁捶胸頓足,悔不當初。


    眼見天色已晚,那些施舍稀粥的僧人也收拾著鍋碗瓢勺準備迴寺,再不進寺找報恩法師和救自己的老和尚,寺門就要關閉了。阿拉太對斯仁道:“兄弟,你就在此等我,我進寺去,一會兒出來找你。”


    阿拉太進入寺內,也請了幾支香在寺內各處上香,完畢後,阿拉太想先將信交給報恩法師,然後再側麵向報恩法師打聽那天晚上的事,希望問出救自己的老和尚來,畢竟自己和斯仁、世安做了不光彩的事,不便於直接詢問。


    恰好一個二十多歲的和尚經過眼前,阿拉太作揖詢道:“小師父,我是報恩大師的朋友,請問他在哪裏?”小和尚道:“報恩法師?我們寺內沒有什麽報恩法師。”


    奇怪,怎麽會沒有此人呢?羅空那老和尚怎麽搞的,捉弄我阿拉太不成?


    “小師父,藏經閣東邊的僧房裏住的是哪位大師?”阿拉太想,既找不見報恩法師,那就先打聽出救自己的恩人。小和尚道:“那是客房,專供遊方僧人住宿的。”阿拉太“哦”了一聲,再問道:“去年冬月時可有遊方僧人來過?”小和尚想了想道:“去年冬月?好像南佛羅空大師那個時候在我們這兒講法,他就住在藏經閣東側的客房裏。”


    阿拉太驚得目瞪口呆,突然想起羅空交待若尋不著報恩法師,就由自己拆信,阿拉太急忙抽出信來展開一看,隻見信上寫道:


    報恩法師親啟:你一進精誠醫館通鋪病房,我就認出你了。那日我在**寺講法,晚上巧遇你被壓石佛之下,如將你交與眾僧,難免有性命之憂。我知你們雖然大鬧佛門,罪業深重,但也是因饑餓所迫,情有可原,故而救你出去。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今日既往**寺報恩,足見你心中已生善念,為我佛法可度之人,因此唿你為‘報恩法師’。你和斯仁不論走到哪裏,萬望切記:人天路上,作福為先。生死海中,念佛第一。羅空拜上。


    阿拉太大驚,反複看了好幾遍,仰天長歎道:“得遇活佛,十世因緣,今生不度,更待何時?”


    出了寺門,見斯仁呆呆地坐在地上,阿拉太道:“兄弟,快起來,我們走吧。”


    斯仁抬頭問:“大哥,羅空老和尚常給死人做法事,他胡亂念一通就能超度亡靈?”


    阿拉太未想到斯仁會問這個不著邊際的問題,敷衍道:“也許是吧。”


    “會不會是騙人的?”


    “不會,我們未見大師收過別人一分一文呀,若是騙人,哪有不收錢的。”


    “走,咱們迴去,請老和尚為斯琴做一趟法事,她活著時,我這哥哥沒照顧好,死了,我不能讓她再受罪了,”斯仁一骨碌地爬了起來。


    阿拉太道:“也好,我也正欲尋他。”


    “你尋他作甚?”


    阿拉太將信交給斯仁看,斯仁大驚道:“啊?原來救你的老和尚就是羅空?”


    阿拉太點點頭,兄弟倆二話不說,騎上馬日夜兼程地往南趕,僅月餘時間就到了衡山腳下的花石鎮。此時天黑,二人找了家飯店飽吃了一頓,正準備付錢去找客棧,誰知銀袋裏空空如也,阿拉太道:“不好,銀子被偷了。”斯仁迴想一下,罵道:“定是方才鎮外看馬戲時被偷的,他娘的,我就說那四個猴精猴精的家夥為什麽總挨著我們,原來他們是賊。”


    二人懊悔著,可飯店的夥計卻等得有點不耐煩了。


    “喂,小二,你們這鬼地方怎滿街是賊,我兄弟倆有的是錢,卻被偷了個一幹二淨的,也罷,此事與你無關,怪你不得,你且寬等幾日,待我抓了賊要來銀子再付你飯錢。”斯仁罵罵咧咧地妄想混過這頓飯錢,可人家飯店夥計也不傻,聽了這無厘頭的話,冷冷地道:“客官,我們飯店可施舍流落他鄉的乞丐,卻容不得南來北往的潑皮。”斯仁大怒:“你說誰是潑皮?”夥計道:“你若不是,自將飯錢付來。”


    阿拉太知道如今沒了銀子,須盡快脫身的好,遂拉起斯仁道:“饒什麽舌,趕緊去抓那四個偷錢賊。”又對夥計道:“你莫急,我們去去就迴,絕不少你銀子。”


    二人出了飯店要溜,忽然間冒出數個少年攔住去路,夥計喊道:“給我往死裏打。”眾少年得令,一個個擼起拳頭就要打人,卻被阿拉太、斯仁一頓痛打,個個哭爹喊娘的亂竄。夥計見今日遇著兩個刺頭了,唬得掉頭跑了。


    阿拉太和斯仁哈哈大笑,正要離去,忽聽一人吼道:“哪裏的蠻子敢來我店裏惹事。”迴頭一看,見店夥計帶著一粗漢自衝過來,夥計指著阿拉太、斯仁道:“就是他二人。”那粗漢一邊走一邊罵,順手操了一把椅子砸向斯仁。


    斯仁一拳打飛了椅子,迎上去與那粗漢拳來交往的鬥了起來。阿拉太站在傍邊觀戰,見那粗漢武藝與斯仁不相上下,不禁暗自稱奇,遂向旁人打聽,一老者迴道:“你二人怎敢惹石虎?他姐夫乃花石鎮第一財主,他自幼學武,號稱花石鎮武狀元,名下弟子七八十個,縣衙捕頭都唿他為師兄,你們惹了他,不死也要脫三層皮。”


    阿拉太想,此人既是花石鎮一霸,在鎮上想必朋友不少,如此鬥下去,總會有人幫他,不如盡快將他製服,我與斯仁也好安然脫身。於是,阿拉太猛然出手偷襲,將武狀元石虎一拳打倒,斯仁抓住時機撲上去壓在石虎身上,正要揮拳痛打,卻不料被石虎一腳踢中後腦,身子一歪,石虎趁機又爬了起來。


    阿拉太見狀,又撲向石虎,石虎抵擋不住,隻得連連後退,複被斯仁從背後一掌推翻,方欲站起,又被阿拉太一腳踢倒。


    經過反複折騰,石虎終於力竭,阿拉太見他無力再戰,正想拉斯仁脫身,豈料斯仁正在火上不肯罷休,衝上去朝著石虎的腦袋一陣亂拳,直接將這花石鎮武狀元送上了黃泉。


    阿拉太見出了人命,趕緊拉著斯仁落荒而逃,在深山裏躲了一天,次日轉入另一小鎮,隻見滿街的告示,走近一看,正是捉拿自己和斯仁的海捕文書,唬得二人遑急急地離去,再也不敢在人前露臉。


    7


    世安隨羅空又行走了兩個多月,終於迴到衡山上封寺。


    一入寺門,羅空道:“世安,你決心入我佛門了嗎?”


    世安道:“大師,弟子已斷俗念,誠心皈依,萬望剃度。”


    羅空搖頭道:“一路走來,我見你誦經精進,可常常心不在焉,卻是為何?”


    世安大急,辯解道:“弟子了卻生死,萬念俱灰,一心向佛,並無二心,望大師明察。”羅空盤腿坐下,閉目不語,深入禪定,世安見了,也在旁邊盤腿打坐,靜靜地等候大師答應。


    良久,羅空睜開眼道:“世安,你誦一段經文來聽聽,切記,誦經時須一心一念,勿生他想。”世安大喜,打開《金剛經》,輕聲誦讀起來。可說來也奇怪,雖說專心在意,心裏麵卻不時閃現出丹女的音容笑貌,世安強掩飾著內心的雜念,順利地誦完經文。


    剛合上書,就聽得羅空輕歎一聲後吟道:


    參佛了道悟生殺,口念彌陀心念她。


    青牛背上心不靜,菩提樹下悔當年。


    世安大驚,急要辯解,隻見羅空搖頭道:“千餘年來,出家人不問世事,一心修道,與紅塵隔絕,然羅空看來,如此出家,未免太過自私了。世安,你一身本領,或許以後能為天下蒼生做更多的事。你要記住,心中有善,無論在家出家,都是修道,心中無善,終日拜佛誦經也成不了正果。”


    “可是,大師……”


    羅空道:“你心地淳樸,若是流落江湖,必遭惡人利用,依我看,你先入我佛門,做個俗家弟子,日後天下蒼生需要你時,你可挺身而出,可好?”


    世安雖然有點失望,但總算是有了一個歸宿,應承道:“世安全聽大師安排。”


    羅空知道他心有不甘,又開導道:“切記,度天下需先救天下,阿彌陀佛!”


    羅空帶世安來到大雄寶殿,讓世安拜佛,世安放下行李包裹跪地欲拜,突然聽到喊聲:“且慢,還有我們。”羅空和世安扭頭一瞅,隻見阿拉太和斯仁搶步進來,阿拉太在世安左邊跪下,斯仁在世安右邊跪下,阿拉太道:“大師,我和斯仁、世安三人幹過許多惡事,被人稱為三魔,如今發誓改惡從善,拜入佛門,望大師收留。”


    世安大喜,問道:“大哥、二哥,你們怎麽來了?”斯仁道:“我們在上封寺等了大師和你七八天了。”


    羅空亦喜,合掌道:“阿彌陀佛,今日三魔拜佛,乃上封寺千古未有之喜事,善哉,善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笏劍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惟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惟福並收藏笏劍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