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浩此人李大人應該是知道的,他是戰力最強的鎮永軍第一師師長,正率領二十艘蒸汽機戰船駛來江寧。以蘇浩跟陸記三兄弟的情份,李大人以為,他此番前來會有何動作?”
李冒決定借勢威脅一下李敢,出一出心中的惡氣。
“李大人,說得直白一些,蘇浩已在大周和南漢兩國身上發泄了一通,獨獨對大唐還保持著隱忍沒有出手,這可不是好事。”
“以三兄弟對他的縱容,就算那蘇浩在江寧捅下天大的簍子,陸記都會全力維護。還有,蘇家老爺幾年前死於亂兵之手,保不準蘇浩將這事記在大唐的賬上,這可是滅家之仇。而蘇浩又是少年心性,做起事情來沒有顧忌,江北的鄂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對蘇浩的行事狠辣,李敢多有耳聞。
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隻兩年的時間,便已成長為一個令人不得不重視的對手,其手下所掌的精兵,一向是陸記和鎮永軍的先鋒。
更令李敢忌憚的是,陸記出產的先進裝備,都是率先在蘇浩所部列裝,可以說是充當著陸記的忠實打手。
而陸記的三兄弟,對蘇浩的愛護有目共睹。
李冒如此之說,並不完全是恐嚇,隻是將一個事實擺在了麵前。李敢觀摩過鎮永軍那次操演,那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
也正是在那次軍演後,李敢不得不正視鎮永軍,越是正視他就越是死心,知道這樣的強軍不是他所能直麵的。
李敢雖然有武人的思維,可一點兒也不簡單。
在確認無法戰勝鎮永軍後,他想到的不是爭一個天下無敵,而是退而求其次。
想著好歹與鎮永軍有些淵源,能大量裝備更先進的火器,至少在對上鎮永軍以外的軍隊時,有一戰之力就行。
所以,李敢這才有了給李冒的密信,並且一改之前要封殺鎮永軍的策略,尋求雙方有限度的合作。
“李院長,之前雙方的種種齟齬,何不就此翻過,畢竟楚南和鎮永軍並沒有實際止的損失,反而造成了今天的局麵。”
“從結果上來看,還是楚南和鎮永軍得了實惠。此次請院長來江寧商議,李某也是承擔了很大的壓力。要不是宮裏有意和解,李某也不敢私自與院長溝通,還望院長多多理解,我想這也是雙方願意看到結果。”
李敢沒有更好的理由推脫 ,這時隻能打起悲情牌。
是啊,楚南抓住了朝廷的把柄,一波操作下來,趁機成立了自決的政權,又從西贛大規模移民。
這些實實在在的好處,朝廷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做什麽也沒發生,這已是默認了理虧於人,總得要給朝廷一點顏麵吧。
“唉,李大人,不是我咄咄逼人,而是軍中的情緒不好安撫啊。”
李冒故意重重地長歎一聲,似乎很是為難地說道。
“也罷,我就將李大人的難處和朝廷的意思,再向楚南通報一次,希望陸少峰院長也能理解。隻是後麵的商談,還請李大人也考慮到李某的難處,不要讓我難做才是。”
李冒正準備裝模作樣地叫機要員過來,這時客廳外麵卻傳來一聲報告,正是隨行的機要員有要事稟報。
等得知是楚南發過來的電文後,李冒滿是狐疑地猜測,會發生什麽事情。
待草草地看過電文,李冒苦笑著對李敢說道。
“李大人,麻煩事還真是一波接一波地不斷,我倆在這裏想著如何滅火,哪知外麵的大火已燒起來了。”
李冒並沒有複述電文的內容,很大主地直接讓李敢自己去看。
李敢好奇地接過,隻掃了一眼,已是臉色大變,此時也顧不得形象地開口大罵起來。
“直娘賊的,這是哪個蠢貨搞出來的蠢事,這不是特意讓李某難堪嘛。隻憑區區數十艘木船,就想將鎮永軍的蒸汽機戰船困住,那還要我談什麽鳥事。”
罵過之後,李敢才自知失言,道一聲“慚愧”後又趕緊為自己分辯,說道。
“李院長,此事李某真不知道,想必是某些人私下所為。等李某迴去調查清楚後,定會給李院長一個解釋。”
不管李敢是做戲還是發乎於真心,李冒像是六月天喝了冰鎮的酸梅汁一樣地舒坦,想睡覺就有人送來枕頭。
電文的內容很簡單,蘇浩所率船隊,在江寧城外三十公裏的采石磯遭到了一支戰船的圍堵,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水戰,鎮永軍戰船全殲這支挑釁的船隊。
電文在通報這事後,還指示李冒要加強自身的防衛,等待政務院的下一步指令。
之後過了不到五分鍾,蘇浩也發來電文,通報最新的消息。
除了通報不算激烈的戰況外,蘇浩還提議,從最壞處著眼,他已命令艦隊做好準備,可以隨時攻取最近的唐軍水營,以此為基地隨時接應李冒。
最令李冒沒有把握的是,蘇浩在電文最後好心地提及,若是形勢急轉直下,他的艦隊還能直取江寧城下,炮轟江寧城以掩護李冒撤退。
對蘇浩的提議,李冒隻能當成是一片好心,心裏卻很是懷疑,這可能是蘇浩在跟楚南演一出雙簧,當下裝做也是心急地說道。
“李大人,朝廷是什麽意思,莫不是想不宣而戰,看來李某的人身安全都難以保證。若是這樣,李某也隻能馬上出城,待鎮永軍的艦隊真正地兵臨城下後,雙方再談不遲。”
說罷,李冒對侍衛長下令,讓自己的衛隊做好突圍的準備。然後又接過侍衛長遞過來的一支手槍,做出一副拚死反抗的架式。
“李院長,莫要衝動。事情還在可控的範圍,其中定然有什麽誤會,還望李院長稍安勿躁,給李某半天調查的時間。”
本想看李冒表演完後,再坐下來談一談的李敢,見他強行加戲,隻得配合地拉住李冒。他對李冒的品性很是了解,哪裏不知李冒是借機要壓自己一頭呢。
可形勢比人強,之前還說到蘇浩可能心有怨念而想將事情鬧大,現在有了這麽好的借口,李敢是絲毫不懷疑,他真的會來一個炮轟江寧城。
“唉,李大人,李某個人安危不足掛齒,可江寧城百姓的生死事大。怎麽說江寧城有有李某這麽多的親朋故舊,對當今的皇上,李某也是打心裏敬仰的。我是真的擔心,那蘇浩為了一已私怨而做出不可控的事情來啊。”
又是一番看似發自肺腑的表演後,李冒將所有的鍋都甩給了蘇浩。然後兩人草草地談了幾句,便將滿臉黑線的李敢送出小院。
這次李冒居然送到了客店的門口,轉過身來便壓抑不住內心的歡喜,叫來機要員準備直接跟蘇浩聯係。
江寧城外三十公裏處的采石磯。
蘇浩頗為遺憾地看著李子強發過來的電報,對一邊滿是期待的蘇大柱說道。
“蘇大柱,就是你小子多事,非得要向軍長報告。依少爺我的本性,先將前麵的水營打下來再說,這叫先斬後奏,你知不知道?”
“少爺,不是我多事,而是陸院長有交待,不能擅自擴大衝突。再說,那個水營還剩下幾條船,大部分都已沉到江底了,占不占又有什麽不同呢。”
蘇大柱一麵擺出討好的神色,一麵拉出陸少峰的大旗來堵蘇浩的嘴。
在出發之前,陸少峰確實對他有過命令,有進一步擴大行動的想法時,要先報告給李子強。
“什麽少爺不少爺的,叫師長。你那點心思我還不了解,縣官不如現管,信不信我把你這個團長換一個位置啊。三哥也真是的,我又不是小孩了,至於嘛。”
蘇浩對陸少峰沒辦法,隻得拿蘇大柱來撒氣。自己特意小題大做搞出來的事情,就這麽被扼殺在初始階段,心裏已是不爽到了極點。
“少爺,噢不,是師長。師長,我看還是見好就收吧,迴去這個報告還不知道怎麽寫呢。本來就是我們挑起來的,總不能欺騙軍長和陸院長吧。”
蘇大柱苦著臉,以自己這位少爺跳脫的性格,寫報告的事情肯定會落在他的頭上。一個不小心,就是欺瞞上級,他可沒有那個膽子。
“你怕什麽,一切有本師長擔著。我跟你說,別看軍長說得嚴厲,其實他也想搞出一些事情來呢。再說,我這是為大哥出一口惡氣,這還隻是收了一點利息,多大的事啊。”
事情還真是蘇浩主動挑起來的,這一路上他就謀算著該如何借機生事。
這一支船隊出行,無論是周軍還是唐軍的水軍,都是遠遠地躲開了,沒有給蘇浩找到半點的機會,一路上都是順風順水。
眼看就要到江寧城外,蘇浩情急之下,隻得對這處的水營發難。他將船隊分成了兩支,讓前麵的商船和部分戰船無害地通過。
本來堅守著水營不出的唐軍,以為楚南船隊已通過了,便放出幾艘快船出來打探消息。
哪知蘇浩在後麵還埋伏了十來艘船隻,見到唐軍出了水營,便下令全速前進。
唐軍的快船躲閃不及,便跟有意衝撞的蒸汽機輪船撞了個正著。
蘇浩怎能放過這個刻意掙來的機會,一番跋扈的表演過後,激起了唐軍將領的血性,便令水營裏的大部分戰船出動,要圍困這十來艘船隻。
“你還苦著臉做什麽,我跟你說,我這一招還是從大哥那裏學來的呢。”
見蘇大柱還是一副苦逼的模樣,蘇浩開導他說起從趙誌偉那兒聽來的一個案例。
某一支軍隊,為了找到開戰的機會,便借口丟失了一隻雞,要到對麵防守的軍營裏去找,這樣就有了借雞生事的典故。
“所以說,借雞生事就是這麽來的,你想想,大哥為什麽給我講這個典故?”
蘇浩狡黠地眨眨眼,恨不得罵一聲蘇大柱是個豬頭,隻要達到了目的,有誰會關心過程是否完美呢。
“師長,你這麽說我就明白了。要不到江寧城外後,我們去城裏找一找丟了的那頭豬吧。一頭豬可比一隻雞值錢多了,沒道理不去城裏找一找的。”
蘇大柱自以為開了竅,馬上想到一個更妙的法子。
“我看你就是一頭豬,還要跑到城裏去找豬呢,那不上送貨上門讓別人去宰殺啊。就我們這幾百人,跑到江寧城去生事,不是去找死是做什麽?真以為唐軍也是豬啊,到時人家來一招關門打狗,你往哪裏跑去?”
李冒決定借勢威脅一下李敢,出一出心中的惡氣。
“李大人,說得直白一些,蘇浩已在大周和南漢兩國身上發泄了一通,獨獨對大唐還保持著隱忍沒有出手,這可不是好事。”
“以三兄弟對他的縱容,就算那蘇浩在江寧捅下天大的簍子,陸記都會全力維護。還有,蘇家老爺幾年前死於亂兵之手,保不準蘇浩將這事記在大唐的賬上,這可是滅家之仇。而蘇浩又是少年心性,做起事情來沒有顧忌,江北的鄂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對蘇浩的行事狠辣,李敢多有耳聞。
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隻兩年的時間,便已成長為一個令人不得不重視的對手,其手下所掌的精兵,一向是陸記和鎮永軍的先鋒。
更令李敢忌憚的是,陸記出產的先進裝備,都是率先在蘇浩所部列裝,可以說是充當著陸記的忠實打手。
而陸記的三兄弟,對蘇浩的愛護有目共睹。
李冒如此之說,並不完全是恐嚇,隻是將一個事實擺在了麵前。李敢觀摩過鎮永軍那次操演,那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
也正是在那次軍演後,李敢不得不正視鎮永軍,越是正視他就越是死心,知道這樣的強軍不是他所能直麵的。
李敢雖然有武人的思維,可一點兒也不簡單。
在確認無法戰勝鎮永軍後,他想到的不是爭一個天下無敵,而是退而求其次。
想著好歹與鎮永軍有些淵源,能大量裝備更先進的火器,至少在對上鎮永軍以外的軍隊時,有一戰之力就行。
所以,李敢這才有了給李冒的密信,並且一改之前要封殺鎮永軍的策略,尋求雙方有限度的合作。
“李院長,之前雙方的種種齟齬,何不就此翻過,畢竟楚南和鎮永軍並沒有實際止的損失,反而造成了今天的局麵。”
“從結果上來看,還是楚南和鎮永軍得了實惠。此次請院長來江寧商議,李某也是承擔了很大的壓力。要不是宮裏有意和解,李某也不敢私自與院長溝通,還望院長多多理解,我想這也是雙方願意看到結果。”
李敢沒有更好的理由推脫 ,這時隻能打起悲情牌。
是啊,楚南抓住了朝廷的把柄,一波操作下來,趁機成立了自決的政權,又從西贛大規模移民。
這些實實在在的好處,朝廷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做什麽也沒發生,這已是默認了理虧於人,總得要給朝廷一點顏麵吧。
“唉,李大人,不是我咄咄逼人,而是軍中的情緒不好安撫啊。”
李冒故意重重地長歎一聲,似乎很是為難地說道。
“也罷,我就將李大人的難處和朝廷的意思,再向楚南通報一次,希望陸少峰院長也能理解。隻是後麵的商談,還請李大人也考慮到李某的難處,不要讓我難做才是。”
李冒正準備裝模作樣地叫機要員過來,這時客廳外麵卻傳來一聲報告,正是隨行的機要員有要事稟報。
等得知是楚南發過來的電文後,李冒滿是狐疑地猜測,會發生什麽事情。
待草草地看過電文,李冒苦笑著對李敢說道。
“李大人,麻煩事還真是一波接一波地不斷,我倆在這裏想著如何滅火,哪知外麵的大火已燒起來了。”
李冒並沒有複述電文的內容,很大主地直接讓李敢自己去看。
李敢好奇地接過,隻掃了一眼,已是臉色大變,此時也顧不得形象地開口大罵起來。
“直娘賊的,這是哪個蠢貨搞出來的蠢事,這不是特意讓李某難堪嘛。隻憑區區數十艘木船,就想將鎮永軍的蒸汽機戰船困住,那還要我談什麽鳥事。”
罵過之後,李敢才自知失言,道一聲“慚愧”後又趕緊為自己分辯,說道。
“李院長,此事李某真不知道,想必是某些人私下所為。等李某迴去調查清楚後,定會給李院長一個解釋。”
不管李敢是做戲還是發乎於真心,李冒像是六月天喝了冰鎮的酸梅汁一樣地舒坦,想睡覺就有人送來枕頭。
電文的內容很簡單,蘇浩所率船隊,在江寧城外三十公裏的采石磯遭到了一支戰船的圍堵,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水戰,鎮永軍戰船全殲這支挑釁的船隊。
電文在通報這事後,還指示李冒要加強自身的防衛,等待政務院的下一步指令。
之後過了不到五分鍾,蘇浩也發來電文,通報最新的消息。
除了通報不算激烈的戰況外,蘇浩還提議,從最壞處著眼,他已命令艦隊做好準備,可以隨時攻取最近的唐軍水營,以此為基地隨時接應李冒。
最令李冒沒有把握的是,蘇浩在電文最後好心地提及,若是形勢急轉直下,他的艦隊還能直取江寧城下,炮轟江寧城以掩護李冒撤退。
對蘇浩的提議,李冒隻能當成是一片好心,心裏卻很是懷疑,這可能是蘇浩在跟楚南演一出雙簧,當下裝做也是心急地說道。
“李大人,朝廷是什麽意思,莫不是想不宣而戰,看來李某的人身安全都難以保證。若是這樣,李某也隻能馬上出城,待鎮永軍的艦隊真正地兵臨城下後,雙方再談不遲。”
說罷,李冒對侍衛長下令,讓自己的衛隊做好突圍的準備。然後又接過侍衛長遞過來的一支手槍,做出一副拚死反抗的架式。
“李院長,莫要衝動。事情還在可控的範圍,其中定然有什麽誤會,還望李院長稍安勿躁,給李某半天調查的時間。”
本想看李冒表演完後,再坐下來談一談的李敢,見他強行加戲,隻得配合地拉住李冒。他對李冒的品性很是了解,哪裏不知李冒是借機要壓自己一頭呢。
可形勢比人強,之前還說到蘇浩可能心有怨念而想將事情鬧大,現在有了這麽好的借口,李敢是絲毫不懷疑,他真的會來一個炮轟江寧城。
“唉,李大人,李某個人安危不足掛齒,可江寧城百姓的生死事大。怎麽說江寧城有有李某這麽多的親朋故舊,對當今的皇上,李某也是打心裏敬仰的。我是真的擔心,那蘇浩為了一已私怨而做出不可控的事情來啊。”
又是一番看似發自肺腑的表演後,李冒將所有的鍋都甩給了蘇浩。然後兩人草草地談了幾句,便將滿臉黑線的李敢送出小院。
這次李冒居然送到了客店的門口,轉過身來便壓抑不住內心的歡喜,叫來機要員準備直接跟蘇浩聯係。
江寧城外三十公裏處的采石磯。
蘇浩頗為遺憾地看著李子強發過來的電報,對一邊滿是期待的蘇大柱說道。
“蘇大柱,就是你小子多事,非得要向軍長報告。依少爺我的本性,先將前麵的水營打下來再說,這叫先斬後奏,你知不知道?”
“少爺,不是我多事,而是陸院長有交待,不能擅自擴大衝突。再說,那個水營還剩下幾條船,大部分都已沉到江底了,占不占又有什麽不同呢。”
蘇大柱一麵擺出討好的神色,一麵拉出陸少峰的大旗來堵蘇浩的嘴。
在出發之前,陸少峰確實對他有過命令,有進一步擴大行動的想法時,要先報告給李子強。
“什麽少爺不少爺的,叫師長。你那點心思我還不了解,縣官不如現管,信不信我把你這個團長換一個位置啊。三哥也真是的,我又不是小孩了,至於嘛。”
蘇浩對陸少峰沒辦法,隻得拿蘇大柱來撒氣。自己特意小題大做搞出來的事情,就這麽被扼殺在初始階段,心裏已是不爽到了極點。
“少爺,噢不,是師長。師長,我看還是見好就收吧,迴去這個報告還不知道怎麽寫呢。本來就是我們挑起來的,總不能欺騙軍長和陸院長吧。”
蘇大柱苦著臉,以自己這位少爺跳脫的性格,寫報告的事情肯定會落在他的頭上。一個不小心,就是欺瞞上級,他可沒有那個膽子。
“你怕什麽,一切有本師長擔著。我跟你說,別看軍長說得嚴厲,其實他也想搞出一些事情來呢。再說,我這是為大哥出一口惡氣,這還隻是收了一點利息,多大的事啊。”
事情還真是蘇浩主動挑起來的,這一路上他就謀算著該如何借機生事。
這一支船隊出行,無論是周軍還是唐軍的水軍,都是遠遠地躲開了,沒有給蘇浩找到半點的機會,一路上都是順風順水。
眼看就要到江寧城外,蘇浩情急之下,隻得對這處的水營發難。他將船隊分成了兩支,讓前麵的商船和部分戰船無害地通過。
本來堅守著水營不出的唐軍,以為楚南船隊已通過了,便放出幾艘快船出來打探消息。
哪知蘇浩在後麵還埋伏了十來艘船隻,見到唐軍出了水營,便下令全速前進。
唐軍的快船躲閃不及,便跟有意衝撞的蒸汽機輪船撞了個正著。
蘇浩怎能放過這個刻意掙來的機會,一番跋扈的表演過後,激起了唐軍將領的血性,便令水營裏的大部分戰船出動,要圍困這十來艘船隻。
“你還苦著臉做什麽,我跟你說,我這一招還是從大哥那裏學來的呢。”
見蘇大柱還是一副苦逼的模樣,蘇浩開導他說起從趙誌偉那兒聽來的一個案例。
某一支軍隊,為了找到開戰的機會,便借口丟失了一隻雞,要到對麵防守的軍營裏去找,這樣就有了借雞生事的典故。
“所以說,借雞生事就是這麽來的,你想想,大哥為什麽給我講這個典故?”
蘇浩狡黠地眨眨眼,恨不得罵一聲蘇大柱是個豬頭,隻要達到了目的,有誰會關心過程是否完美呢。
“師長,你這麽說我就明白了。要不到江寧城外後,我們去城裏找一找丟了的那頭豬吧。一頭豬可比一隻雞值錢多了,沒道理不去城裏找一找的。”
蘇大柱自以為開了竅,馬上想到一個更妙的法子。
“我看你就是一頭豬,還要跑到城裏去找豬呢,那不上送貨上門讓別人去宰殺啊。就我們這幾百人,跑到江寧城去生事,不是去找死是做什麽?真以為唐軍也是豬啊,到時人家來一招關門打狗,你往哪裏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