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是衝突也對,不過不是移民跟本地居民的衝突,而是現有惠民的政策跟移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些衝突。”


    杜專員斟酌著用詞,為的是更好地說明衝突的本質。


    政務院今年對楚南農戶,給予了稅賦上的減免外,還鼓勵自行開墾種植。對新開墾的田地,不但全部減免三年稅收,還有資金上的墾荒補助。


    供銷總社還以很低的價格,向農戶出售、出租新式的農具和農機,因而開墾的速度大大加速。


    在某些適宜種植的地方,原居民與新來的移民都開始跑馬圈地,不管今年能不能開墾完工,都想先占下來再說,這是衝突之一。


    另一衝突則是,一些家裏勞動能力不足的原住民,眼紅移民能分到磚瓦房屋,還能由生產大隊統一安排勞動,是另一種形式上的汗勞保收。


    這些農戶算計一下後發覺,與其自家單幹,不如加入生產隊更合適。


    原住民的理由也很充分,他們是楚南的主人,沒道理比移民受到的優待還少。


    “唉,這就是農民式的精明吧,不過也可以理解。”


    這個情況,陸少峰還第一次聽說,等杜專員說明原委後,也禁不住哂然一笑。


    “這其實已反映出我們的政策,在實施過程中還有許多需要調整的地方。為了吸引移民,我們出台了許多的措施,包括為移民提供統一的住房。相比之下,本地居民優越的心理沒有得到滿足,或者說是不夠,自然而然地就生出這些矛盾來。”


    “另外,如何保障家裏沒有精壯勞力,或孤寡老人、未成年人的生計,政務院的工作確實有不到位之處。”


    “老杜,不管楚南再怎麽發展,民眾的生活如何富足,總會有一些弱勢群體需要幫助。迴去後我會找相關的部門,出台一些政策。你在潭陽專區,不妨先行動起來,摸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社會保障體係。”


    “以後會如何,我們還無法估計。但楚南是我們的家鄉,無論如何不能出現大量衣食無靠的人,這是我們的底線。”


    杜專員不知道陸少峰為什麽在民生政策上,總是強調楚南是家鄉這一個理由。當下也隻能理解為,三兄弟都是從外海迴歸的,對故土有出乎尋常的熱愛。


    船隊行到陽州,陸少峰饒有興致地先到大湖裏轉了一圈。看著碧波蕩漾的湖麵,水天一色,感歎不已後又乘興令船隊開到大江之上。


    六七月的大江,正是江水洶洶的時節,不由他聯想出一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般的情懷。


    最終,陸少峰還是沒有忍住,悠悠地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哈哈,少峰好文采。一句千古風流人物,想必是少峰此刻的真情寫照。以前隻是偶聽得少峰的幾句佳作,今日雖隻得三兩句,足也可見少峰不但文采斐然,胸中似有無盡韜略。我等就靜待後麵的佳句,也期盼少峰能一展胸中抱負。”


    杜專員拍起馬屁來也是沒有文人的下限,聽了陸少峰有感而發,以為後麵會有一篇妙文而出,卻見遲遲沒有下文,遺憾之際,他趕緊著出聲圓場。


    “慚愧,慚愧,隻是偶有所感地胡謅幾句,哪裏談得上什麽文采。看到這滾滾的江水向東而去,少峰以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如今天下大爭,正是我等全力施為的時候。老杜,我們任重而遠啊。”


    在陽州又待了兩天,陸少峰才打道迴永陵,而蘇浩則率領著二十艘輪船,風風火火地順江而下。


    與此同時,先期到達江寧城的李冒,正忙得不亦樂乎。與之前他來江寧公幹時不同,這次他是帶著勝利者的姿態而來,有跟朝廷一眾高官平等對話的底氣。


    李冒並沒有急著先去拜會任何一名官員,到江寧的當天,他出席了由江寧幾大商號聯合組織的宴請,在許下了眾多的商貿好處後,李冒關起門來不再外出,而是靜待願者上鉤。


    這一手讓江寧城聽其言、觀其行的許多官員都摸不著頭腦,本以為李冒會馬不停蹄地進行一番斡旋的,沒想到他來了這麽一出。


    李冒一路上想得很透,楚南組織的大規模移民,就是在給大唐慢慢地放血,不是疾病卻能讓大唐喪失部分元氣。


    時間在楚南這邊,自己到江寧來已做出必要的姿態,便不再有上趕著討價還價的道理。隻要他穩穩地不動,主動權就會牢牢地抓在手中。


    終於在第四天的時候,隨行的侍衛長前來報告說,李敢投了名帖前來拜會。


    做為楚南參政院院長,李冒也有一套侍從室班子。


    根據文件規定,他的日常安保跟陸記三兄弟一樣。這次出使江寧,還特意加強了隨行的護衛,人數近兩百人。


    有這兩百裝備精良的鎮永軍護衛著,李冒的膽氣很足,何況還有蘇浩的一支大編隊隨後跟來。


    侍衛長知道李冒有些小心思,通報之時已安排戰士們打起精神,將客店的這個獨院警衛得密不透風般的嚴實。


    以前李敢來訪,李冒至少要迎至客廳的門外。這次他擺起架子沒有出門,而是令侍衛長到小院的門口相迎,擺明了是讓李敢分辯出雙方身份上的差距。


    這也是做給朝廷看的,他李冒是楚南職位最高的四人之一,朝廷若是真心想達成合作,就應該讓更有份量的官員來商談。


    果然,李敢跟著侍衛長一進小院,沒看到李冒在門外迎接時,臉色微微一變。


    再看院裏院外這些站得筆挺、全身武裝的士兵,李敢心裏暗罵一句“老小子”外,還得趕緊調整好情緒。


    “報告,李敢大人求見。”


    侍衛長也是一個妙人,帶著李敢行到客廳門外時,原地立正並大聲報告。這一出由侍衛長自行加碼的插曲,讓屋內的李冒頓時舒爽得輕飄了幾分。


    “哈哈,李大人快請進。侍衛長,李大人又不是外人,用不著這麽正式地報告的。”


    李冒看似對侍衛長的報告有些不滿,實則是做戲做全套,配合著侍衛長將戲演完。


    “是,首長。”


    侍衛長敬一個軍禮後,將門關上,然後站得遠遠地保持警衛姿態,一套動作猶如行雲流水般順滑。


    落座後兩人客套幾句,本以為李敢會提到西贛西移民之事,李冒為此打了好幾個腹稿。可李敢壓根兒不提這一茬,就好像不知道這件事一般。


    “李院長,之前跟你在信中談起購買軍火之事,不知楚南方麵是什麽個意見?”


    李敢的話裏大有講究,叫李冒一聲院長,表明他對楚南的現狀是承認的。但他不提政務院隻提楚南,也是提醒李冒,楚南還是一個地方政權。


    李敢的這點花腔沒逃過李冒的眼睛,李冒迴應道。


    “李大人,在來江寧之前,我跟政務院陸院長有過商量。陸院長的意見是,此次什麽都可以談,也希望能談成。但在商談之前,朝廷應就襲擊立法院趙誌偉院長一事,給出合理的解釋和交待。此外,對三國瓜分楚南的協議,朝廷也要給楚南民眾一個交待。”


    李冒表現得很強勢,一開口就是要朝廷的交待。說這話時,李冒偷偷地瞥了一眼侍衛長的方向。


    他說這番話,侍衛長肯定能聽到,用不了多久,關於這次會談內容的秘密電文,就會放在李子強和陸少峰的案頭。


    “李院長,李某此次前來,隻是談軍購的事情。之於剛才李院長所提的兩個要求,李某可以向朝廷通報。但這是朝廷大臣們的事情,李某隻是一個武人,不便於發表意見。”


    李敢將事情一推了之,說這話時,心虛地不敢對視李冒的眼光。


    “李大人如此說,雖是實情,但本人不敢苟同。軍購既是軍事,與政事也是分不開的。不解決我提的兩個要求,就是我們商定下來軍購的事情,也不會順利完成。鎮永軍軍心和楚南的民意,不可違啊。”


    李冒故作歎息狀,然後似是很為難地道。


    “李大人切莫輕視了鎮永軍的決心,我倆同僚數載,又是同源同宗,有些事情我還得看在先人的麵上提醒一下大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見了,趙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芝山大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芝山大公子並收藏再見了,趙宋最新章節